变动成本法-教案

合集下载

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课件

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服务业
变动成本法
适用于服务业中按项目或订单收费的 情况。通过将与项目或订单直接相关 的变动成本进行核算,有助于更好地 预测和控制项目或订单的成本。案例 :某软件开发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 将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成本进行核算, 以确定每个项目的利润贡献和定价策 略。
标准成本法
适用于服务业中需要制定服务标准并 控制服务成本的情况。通过制定标准 服务成本,将实际服务成本与标准成 本进行比较,有助于发现服务过程中 的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案例:某酒 店采用标准成本法,通过比较客房清 洁、餐饮服务等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 ,发现服务过程中的浪费问题,并采 取措施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零售业中商品种 类多、间接费用占比重较大的情况。 通过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具体的商品上 ,能够更准确地核算商品总成本,有 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案 例:某电商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将 间接费用按商品类别进行分配,更准 确地核算了每种商品的进货总成本, 优化了商品定价和库存管理策略。
03
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 行决策和成本控制。
04
突破了传统成本法的局限,能够更好地反 映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
计算与分类
计算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主要包括资源动因 分析和作业动因分析两个步骤。资源 动因分析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上 ,作业动因分析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 产品或服务中。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业可以分为 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增值作业和非 增值作业、主要作业和支持作业等。
作业成本法
适用于服务业中服务种类多、间接费 用占比重较大的情况。通过将间接费 用分配到具体的服务活动中,能够更 准确地核算服务成本,有助于提高决 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案例:某会计 师事务所采用作业成本法,将间接费 用按服务活动进行分配,更准确地核 算了每种服务的成本,优化了服务定 价和服务组合决策。

成本会计之变动成本法教学课件PPT

成本会计之变动成本法教学课件PPT

P完>P变 P完>P变 P完<P变
三、在产量和销售量都变化的情况下,两种成 本计算方法对利润表的影响 :
例:某公司最近3年生产丙产品的单价200元,单位变 动性生产成本140元,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12 000元, 年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10 000元,产销量资料如下:
摘要
期初存货量(件) 本期生产量(件) 本期销售量(件) 期末存货量(件)
(2)按完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某公司传统式利润表
摘要
第一年
第二年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生产 期末存货
毛 利:
50 000 29 167
0 35 000
5 833
20 833
50 000 29 833
5 833 30 000
6 000
20 167
期间成本:
销售管理费用 小计
5 000 5 000
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
由前述分析得到:两种方法在同一会计期间营业利润
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存货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转移引起 的,则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确定可由变动成本法确定 税前利润简化计算如下:
完全成本法 第2年税前利润
0 24000 1000件 8000
3000元
完全成本法 第3年税前利润
应用的基础:企业全部成本按成本性态分 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产品成本构成: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所消耗的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确定损益: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例 :某企业经营A产品,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 动性生产成本20元,单位变动性销管费4元,全 年固定性制造费用18 000元,全年固定性销售及 管理费5 000元,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 量:1 500件、销售1 200件、存货300件。试计 算企业年税前利润。

管理会计项目三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项目三变动成本法

1.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和营业利 润的计算举例
【例】程宇公司目前只生产一种产品——一款女式风衣, 投产后第2年的生产量为2,500件,销售量为2,000件,期 末存货量为500件,单价800元/件,当期发生的有关成本 资料如下所示:
直接材料
250,000元
直接人工
100,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
(3)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 献。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 列作期间成本,所以在一定产量条件下, 损益对销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这在客观 上有刺激销售的作用。产品销售收入与 变动成本的差量为贡献毛益,而以贡献 毛益减去期间成本就是利润。不难看出, 变动成本法强调的是变动成本对企业利 润的影响。
其特点是: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 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成 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 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有 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而 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2)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 上存在着差异性。变动成本法认为产品 的成本应该在其销售的收入中获得补偿, 而固定性制造费用由于只与企业的经营 有关,与经营的“状况”无关,所以应 该在其发生的同期收入中获得补偿,与 特定产品的销售行为无关。
项目三:变动成本法
任务1 变动成本认知
陈文浩 教授
任务1 变动成本法认知
变动成本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矛盾日趋尖锐,市场竞争不断激 化,企业管理层要求会计能提供更科学、更有用的管理 信息,以便于加强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
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总成本
直接材料
3.计算销售产品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 理费用+变动财务费用

变动成本法教案.docx

变动成本法教案.docx
章节
名称
第二节变动成本法
教学
目的
1.了解变动成本法基本原理、优缺点;
2.掌握两种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利润计算及比较。
教学
重点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
教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点
1.两种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
2.两种成本法下利润计算;
3.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
教学
内容
1.初步认识变动成本法;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
4.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
课时
分配
6课时
教学
过程
【旧课复习】
1.成本按照性态分类,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引申)将两种成本分类结合,可以分成四种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生产成本即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包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包括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
【新课导入】
经理的困惑
四.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优点
1、鼓励企业当局提高产品产量的积极性
2、符合传统成本概念,便于直接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1、符合费用与收益相配比原则
2、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3.1 学习指导3.1.1学习目标1.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区别。

2.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表的编制。

3.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分期损益的影响。

4.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5.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3.1.2学习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特点、各自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1.3学习难点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与缺点,特别是变动成本法便于进行本量一利分析,有利于进行销售预测的优点。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企业内部业绩考评。

但注意它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另外,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

另一个难点是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和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错综复杂,一个企业、一个车间、一种产品往往同时采用或者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

3.2练习题3.2.1名词解释1.变动成本法3.2.2单项选择题2.完全成本法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

A.销售毛利B.税后利润C.税前利润D.边际贡献3.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5.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法下与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

A.-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C.-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6.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7.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 )。

教学设计 变动成本法

教学设计 变动成本法

教学设计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用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的方法之一,它主要侧重于变动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变动成本法认为,只有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成本才是需要计入产品成本中的,而固定成本应该在期间费用中体现。

本文将从变动成本法的内涵、特点、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首先,变动成本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相关的可变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二是将与产品生产和销售无关的固定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其中,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而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销售费用。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管理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变动成本法的特点主要包括灵活性强、决策导向明确、符合成本行为特征等。

与全成本法相比,变动成本法更加灵活,因为它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区分开来,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企业。

同时,由于变动成本法主要关注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可变成本,因此它能够更加明确地指导管理者进行决策,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变动成本法符合成本行为特征,即在短期内,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可变成本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使得变动成本法更加适合于短期经营决策。

再次,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有很多,主要包括产品成本计算、定价决策、特许经营决策、临时经营决策等。

在产品成本计算中,变动成本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价格策略。

在定价决策中,变动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最低接受价格,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价格,以实现最大利润。

在特许经营决策中,变动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评估特许经营的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选择特许经营的对象。

在临时经营决策中,变动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评估短期经营决策的盈利能力,以及评估是否应该接受临时订单等。

最后,变动成本法虽然有着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3章 变动成本法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3.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

3.3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
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变动成本法的 理论依据及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具 体应用;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 算损益的过程;通过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比较,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 限性。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 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 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 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 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 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其特点是: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 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 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 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 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 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为了较全面地说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 损益的影响,再举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同
例3-4 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3 年的产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销售量分别为 500件、400件和6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20 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16 000元 ,且全部为固定成本。与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 数据: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50元,固定性制造 费用为10 000元(完全成本法下每件产品分摊 20元,即10000/500)。
2.连续各期销量相同而产量不同。
例3-5 仍假设该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 3年的销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产量分别为 500件、600件和400件。其他条件与前例相同

管理会计(第三版)第03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三版)第03章变动成本法
• 没有分解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不便于进行预测、决策、预算等。
3
政策解读:国家政策:去库存。
探讨政策中蕴含的管理会计思维及政策的深远意义,提高学生的法治 道德修养。哲理:万物之都是普遍联系的本章知识归纳
•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按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产品成本包括变动部分:变动直接材料、变动直接人 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将固定制造费用列入期间费用,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 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完全成本法强调制造费用补偿的 一致性
• 变动成本法强调毛利对企业利润 的作用
重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固定制造费用的不同处理
变动成本法利润的形成
“贡献式损益”计算思路: 销售收入
- 变动生产成本 - 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 期间成本
=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利润的形成
“毛利式损益”计算思路: 销售收入
• 完成成本法反映生产产品发生的全部耗费,确定产品实际成本和损益,主要是为 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和评价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构成、期末存货 所包含的成本、利润表的格式和损益计算等方面。
一、变动成本法应用举例
例【3-5】:理解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损益计算的不同(生产量小于销售量 的情况)
五、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 变动成本法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要 求。
• 完成成本法反映生产产品发生的全部耗费,确定产品实际成本和损益,主要是 为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
六、应用的对象不同
• 变动成本法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名称第二节变动成本法教学目的1.了解变动成本法基本原理、优缺点;2.掌握两种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利润计算及比较。

教学重点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2.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1.两种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2.两种成本法下利润计算;3.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内容1.初步认识变动成本法;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3.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4.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

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过程【旧课复习】1.成本按照性态分类,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引申)将两种成本分类结合,可以分成四种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生产成本即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包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包括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

【新课导入】经理的困惑2014年3月12日某医院工业公司财务科长根据本公司各企业的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经理室。

经理对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企业情况颇感困惑:一个是专门生产输液原料的甲制药厂,另一个是生产制药原料的乙制药厂。

甲制药厂2012年产销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2013年该厂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广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但报表上反映的利润2013年却比2012年下降。

甲制药厂利润表2012年2013年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费用(混)净利润库存资料(单位:瓶)期初存货数本期生产数本期销售数期末存货数单位售价单位成本其中:材料(变)工资(固)燃料和动力(变)制造费用(固)1,855,0001,272,00085,000498,00016,00072,00053,00035,0003524743102,597,0002,088,744108,000400,25635,00050,40074,20011,2003530.1175.71314.40乙制药厂情况则相反,2013年市场不景气,销售量比2012年下降,但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上几项经济指标除资金外都比上年好。

被经理一提,公司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是他将这两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拿出来进一步研究。

甲制药厂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分别为288,000元和720,000元,销售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

其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下降原因时,认为这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固定费用未能得到充分摊销所致。

乙制药厂利润表2012年2013年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固)净利润库存资料(单位:瓶)在产品期初存货数本期生产数本期销售数期末存货数单位售价单位成本其中:材料(变)工资(固)燃料和动力(变)制造费用(固)1,200,0001,080,00030,00090,00010012,00012,00010010090501510151,100,000964,70030,000105,30010013,00011,0002,10010087.705013.851013.85以上为乙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其中工资和制造费用两年均约为180,000元,销售成本也采用后进先出法。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上升原因时,认为这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多交利润、保证国家利润不受影响,全厂职工一条心,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产节支的结果。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1、甲制药厂和乙制药厂的分析结论对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公司财务科长,你将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向你的经理解释?一、初步认识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并将固定生产成本及全部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收入中全额扣除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解释】1、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2、期间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成本性态分析完全成本法: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图2-1 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构成管理费用直接人工总成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图2-2 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构成【解释】区别在于固定制造费用划分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计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写计入期间成本。

【深入理解】1、讲解P31页例题2-72、课堂练习教学资源库P5(1)(2)(三)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成本不同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当期销货成本: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解释】归根结底都是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差值为该部分产品对应固定制造费用。

【深入理解】1、讲解P32页例题2-82、课堂练习教学资源库P5(3)(四)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方法不同利润=收入—费用(成本) 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成本=产品成本+期间成本总成本产品成本期间成本非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1.变动成本法(1)计算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注: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管理费用(2)计算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注: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完全成本法(1)计算销售毛利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注:销售成本=单位产品成本x销售量=起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计算税前利润税前利润=销售毛利-期间成本【深入理解】1、讲解P33页例题2-92、课堂练习教学资源库P5(4)(五)利润表的格式不同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完全成本法:职能式利润表贡献式利润表项目金额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合计:税前利润职能式利润表项目金额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毛利减:期间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期间费用合计:税前利润(六)适用范围不同完全成本法:财务会计系统变动成本法:管理会计系统三、两种成本法下产生差异的规律及相互转换1.两种成本法下计算分期经营产生差异的规律条件营业利润产量>销量(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变动<完全产量<销量(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变动>完全产量=销量(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变动=完全【原因】当产量>销量(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时,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制造费用为当期已销产品对应部分,比当期发生额小;而变动成本法扣除的是本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比完全成本法扣除的多,因此利润较小。

2.两种成本法下计算税前利润的相互转换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起初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解释】将完全成本法利润与变动成本法对比,可以发现利润差异产生的原因为变动成本法期初期末产品中所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

与变动成本法相比,完全成本法期末产品吸收固定制造费用,导致扣除部分较少,因此加上期末吸收部分;而期初产品释放固定制造费用,导致扣除的固定制造费用增加,从而利润减少,所以减去期初释放部分。

四.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优点1、鼓励企业当局提高产品产量的积极性2、符合传统成本概念,便于直接编制对外财务报表1、符合费用与收益相配比原则2、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3、有利于企业短期决策4、促进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5、简化成本核算程序缺点1、不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2、不便于进行预测、决策分析1、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2、成本计算不精确3,、不能适应长期决策需要课后作业P37- P39课后练习二、三第一次作业某企业经营A产品,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的产销量及成本、费用资料如下: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期初存量0 300 100本期生产量1500 1200 1000本期销售量1200 1400 1000期末存货量300 100 100A产品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2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18,000元,全年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5,000元。

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分别用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企业三年的利润,并分析说明不同成本计算法利润差异产生的原因。

课后反思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学习时稍显吃力。

尤其是两种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及利润差异产生的原因,需要循序渐进,通过数次讲解及不断练习加以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