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雕刻机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引言对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而工科类学生更应侧重于从生产的第一线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得工程技术经用性岗位的基本训练,通过毕业设计,可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实现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渡。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而扩大、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工程绘图、实验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文献、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使学生学会初步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正确指导思想、方法手段,树立做事严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解决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和机械机构的设计与计算部分,设计思路是先原理后结构,先整体后局部。
目前数控回转工作台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上,它的总的发展趋势是:1.在规格上将向两头延伸,即开发小型和大型转台;2.在性能上将研制以钢为材料的蜗轮,大幅度提高工作台转速和转台的承载能力;3.在形式上继续研制两轴联动和多轴并联回转的数控转台。
数控转台的市场分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加工中心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要求配备第四轴或第五轴,以扩大加工范围。
估计近几年要求配备数控转台的加工中心将会达到每年600台左右。
预计未来5年,虽然某些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而继续保持着较低的行业景气度外,部分装备制造业将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特别是那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振兴和发展的装备子行业。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母机,普通加工机床将获得年均15%-20%左右的稳定增长。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原理和设计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原理和设计崔旭芳1周英2(1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海湾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数控回转工作台是五轴联动的基础,它能够实现回转轴与摆动轴的两坐标定位。
在三轴联动的数控铣床上增加数控回转工作台,并通过数控改造使之成为五轴数控铣床,是扩展机床使用功能的简捷方式。
详细分析和说明了双回转工作台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电主轴作为主轴系统的核心部件,使机械结构更加简单、控制部分相应简化,并可以方便地与CAD/CAM结合,为数控机床的改造提供依据。
关键词: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原理;设计中图分类号:TU52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945(2008)06-0023-051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高档数控机床提出了急迫的大量需求。
机床制造业是一国工业之基石,它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现代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
即使是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
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象征,代表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则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状况。
2五轴联动机床简介及加工特点数控机床加工某些零件时,除需要有沿X、Y、Z三个坐标轴的直线进给运动之外,还需要有绕X、Y、Z三个坐标轴的圆周进给运动,分别称为A、B、C轴。
五轴联动机床也称五坐标机床,它是在三个平动轴(沿X、Y、Z轴的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转动轴(能实现绕X轴、Z轴旋转运动,即A轴和C轴),不仅可使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任意可控,而且刀具轴线相对于工件的方向也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可控,由此使五坐标加工工具有以下特点:a.可避免刀具干涉,加工普通三坐标机床难以加工的复杂零件,加工适应性广,如图1(a)所示。
图1五坐标加工的特点b.对于直纹面类零件,可采用侧铣方式一刀成型,加工质量好、效率高,如图1(b)所示。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引言对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重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建立对的的设计思想, 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而工科类学生更应侧重于从生产的第一线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 获得工程技术经用性岗位的基本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 可树立对的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实现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渡。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知识, 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提高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从而扩大、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工程绘图、实验研究、数据解决、查阅文献、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绪。
使学生学会初步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对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 树立做事严谨、严厉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敢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本次毕业设计重要是解决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和机械机构的设计与计算部分, 设计思绪是先原理后结构, 先整体后局部。
目前数控回转工作台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上, 它的总的发展趋势是:1. 在规格上将向两头延伸, 即开发小型和大型转台;2.在性能上将研制以钢为材料的蜗轮, 大幅度提高工作台转速和转台的承载能力;3. 在形式上继续研制两轴联动和多轴并联回转的数控转台。
数控转台的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加工中心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规定配备第四轴或第五轴, 以扩大加工范围。
估计近几年规定配备数控转台的加工中心将会达成每年600台左右。
预计未来5年, 虽然某些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而继续保持着较低的行业景气度外, 部分装备制造业将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特别是那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振兴和发展的装备子行业。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母机, 普通加工机床将获得年均15%-20%左右的稳定增长。
2024-数控机床回转工作台(全)

由于多齿啮合,啮合率高,所以定位刚 度好,承载能力强。
最小分度为360º/Z,分度数目多,适用于 多工位分度。
由于离合过程具有磨合作用,其定位精 度不断提高,使用寿命长。
缺点是鼠齿盘制造相较困难。
鼠齿盘及齿形结构如图
工作过程分为三步:
工作台抬起
工作台回转分度
工作台下降并定位锁紧
为了尽量消除反向间隙和传动间隙,通过调整偏 心环3来消除齿轮2和4啮合侧隙。
齿轮4与蜗杆9是靠楔形拉紧圆柱销5〔A一A剖面〕 来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能消除轴与套的配合间隙。
蜗杆9采用螺距渐厚蜗杆,通过移动蜗杆的轴向位 置来调节间隙。
〔图〕测蜗杆的左右两侧具有不同的螺距因此蜗杆 齿厚从头到尾逐渐增厚。 但由于同一侧的螺距是相同的,所以仍能保持正确 的啮合。 调整时松开螺母7的锁紧螺钉8使压块6与调整套松 开。 然后转动调整套11带动蜗杆9作轴向移动。 调整后锁紧调整套11和楔形圆柱销5。 蜗杆的左右两端都有双列滚针轴承支承, 左端为自由端可以伸缩以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 右端装有两个推球轴承能轴向定位。
• TK56系列数控等分转台是数控镗铣床和加工中 心的理想配套附件,可以安装于主机工作台面 上,工作时,在主机相关控制系统控制下,能 够完成以1°为基数的等分分度零件的加工。
• TK14系列数控可倾斜回转工作台,可完 成等分和不等分的角度分度工作。工作台 既可回转,又可倾斜,具有2个自由度。
数控机床回转工作台
电磁铁控制液压阀〔图中未示出〕,使压力油经 孔23进入到工作台7中央的夹紧液压缸下腔10推 动活塞6向上移动,
经推力轴承5和13将工作台7抬起,上下两个鼠齿 盘4和3脱离啮合,
〔图〕当工作台静止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
毕业设计数控回转工作台

毕业设计数控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装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本文将从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原理、结构和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原理数控回转工作台是一种带有自动旋转功能的工作台,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旋转和定位。
其原理主要基于数控控制技术,通过编程控制工作台的旋转角度和速度,实现工件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定位和加工。
二、数控回转工作台的结构数控回转工作台主要由旋转轴、驱动装置、固定夹具等组成。
旋转轴是工作台的核心部件,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工作台的旋转。
驱动装置则负责控制旋转轴的转速和方向,以实现精确的工件定位和加工。
固定夹具则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数控回转工作台的控制系统数控回转工作台的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电机、控制器、编码器等;软件部分则主要包括编程和操作界面。
通过编程操作软件,可以设置工作台的旋转角度、速度和加工路径等参数,实现对工件的精确控制和加工。
四、数控回转工作台的优势1.提高加工效率:数控回转工作台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旋转和定位,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通过编程操作,可以快速实现多种复杂形状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
2.提高加工精度:数控回转工作台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加工。
通过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和速度,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精细加工,提高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3.适用于多种工件加工: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夹具设计灵活多样,可以适应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加工。
通过更换不同的夹具和编程设置,可以实现对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五、数控回转工作台存在的问题1.设备成本高: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备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2.维护和操作难度大:数控回转工作台的控制系统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同时,对于编程等操作的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部)
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职称
专业班级
09机制本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题目
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
设
计
内 容 目 标 和 要 求
(设计内容、目标、要求、设计进度等)
1、本毕业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要掌握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掌握回转台传动、分度定位、夹紧机构的设计方法,绘制出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的零件图。通过该设计,认识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提高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绘图水平及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2013.4.22~5.5:进行中期检查;
2013.5.10前:完成毕业设计的初稿;
2013.5.15前:完成毕业设计的修改稿;
2013.5.20前:完成毕业设计的定稿;
2013.5.31前:整理毕业设计的全部资料,修改不合格的部分,合格后全部资料装订成册;通过毕业答辩的资格审查,准备毕业答辩;
2013.6.1至6.10:进行毕业答辩;
2012.11.19前:完成开题报告的初稿;
2012.11.23前:完成开题报告的修改稿;2012.11.30前定稿。
2013.2.25至3.24:进行毕业实习,在实习中要结合设计课题进行调研,收集有关资料;
2013.3.25至5.31:进行回转工作台的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回转工作台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纸,并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013.6.12前:上交所有的毕业设计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11月10日
基层教学
单位审核
院(部)
审核
2、本毕业论文应达到的内容和要求:
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

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数控回转工作台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工件的设备,常用于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上。
它具有工作台面可以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回转的能力,从而实现多种角度的工件加工。
在设计数控回转工作台的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台面结构:工作台面通常是一个平面,用于放置工件进行加工。
为了提高工作台面的刚性和稳定性,通常会采用铸件或焊接钢板的方式制作。
工作台面通常具有T型槽,用于固定工件或安装夹具,同时还可以通过液压或电机控制使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回转。
2.回转机构:回转机构是实现工作台面回转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旋转轴承、驱动装置和导向装置组成。
旋转轴承是承受工作台面重量和转动力矩的主要部件,通常选择大直径、高刚度的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驱动装置通常采用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通过减速机传动,使工作台面实现回转。
导向装置用于确保工作台面的回转轨迹准确、平稳,通常采用滑动导轨或滚动导轨。
3.固定装置:为了确保工作台面的刚性和稳定性,需要将工作台面固定在底座上。
固定装置通常通过螺栓或紧固件连接工作台面和底座,以确保工作台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满足加工要求。
4.控制系统:数控回转工作台通常需要配备一个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工作台面的回转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数控系统或PLC控制系统,通过编程控制工作台面的回转轨迹、速度和停止位置。
在设计数控回转工作台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台面的刚性、稳定性和回转精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加工需求确定工作台面的尺寸、载荷和回转角度范围。
另外,还要考虑工作台面的定位和夹紧方式,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固定。
总之,数控回转工作台的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工作台面的刚性、稳定性和回转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工件能够在不同角度下进行准确的加工。
数控回转工作台资料

在目前的机械行业当中只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镗床都应用回转工作台,并且这三种机床的使用最普遍。与其他的普通回转台相比起来,在外形上看来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有不同的驱动,一种是手动回转,而数控回转工作台是与其他的数字控制驱动结合。
图1-1闭环内部结构
1-进电机;2-主动齿轮;3-偏心环;4-从动齿轮;5-柱销;6-压块;7-螺母;8-锁紧螺钉、11-轴承盖、套筒;9-蜗杆;10-蜗轮;12、13-加紧瓦;14-压紧液压缸;15-活塞;16-弹簧;17-钢球;18-光栅;
蜗杆传动的特点:
1.结构紧凑蜗杆每旋转一周,蜗轮转过一个齿距,所以可以实现大的传动比。传动比比其他传动方式的大,所需零件数目少,不占用空间,所以结构相对紧凑。
2.冲击载荷小、传动平稳、噪声低因为蜗轮蜗杆在传动过程中是很缓慢的进入啮合然后慢慢地退出啮合的,而且齿对相对来说较多。
3.自锁由于蜗杆的螺旋线升角与当量摩擦角相比较小,所以当蜗杆传动时具有自锁功能。
转工作台主要是与立式铣床配套使用,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本次设计选择由步进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一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进行减速及传递转矩和转速,将其传递给蜗轮蜗杆机构来带动工作台进行回转加工工作。数控回转工作台与数控立式铣床结合使用可进行工件的分度和切削旋转,配合机床X、Y、Z三轴的直线运动可以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来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配合数控系统的控制,数控回转工作台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本次主要设计方向是数控铣床中的数控回转工作台,我们对主要的零件进行了结构功能设计。装配图、零件图用CAXA软件绘制。
关键词:立式铣床数控回转工作台齿轮蜗轮蜗杆
Abstract
Thedesignof the NC rotary table is mainly with vertical milling machine , Its precis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chine. The design choices the stepping motor as a power source. Level of cylindrical spur gear reduce of re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torque and rotational speed, pass it to worm and worm wheel mechanism to drive the workbench rotary processing work. NC rotary table with NC vertical milling machine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rtifacts can be dividing and cutting rotation, cooperate with X,Y,Z three axis machine tool can expand the linear motion of the machine toolprocessing range,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machine tool. With NC system, the control of NC rotary tabl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eliminating human error, and improv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The main design direction is the NC rotary table in CNC milling machi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in parts of our design.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 drawing drawn using CAXA softwa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雕刻机数控回转工作
台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回转工作台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四工位回转工作台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号
姓名何凯星
教师杨岩
2014年1月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回转工作台设计。
通过对回转工作台的设计,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不仅能够设计出数控回转工作台,而且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回转工作台的传动方案;驱动力计算及其他相关计算;步进电机的选型;零件设计;零件图的绘制与三维模型建立;绘制装配图及运动仿真。
对于回转工作台的设计,首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传动方案采用齿不完全轮传动、槽轮传动或者直接采用步进电机实现分度;然后进行各零件的设计与校核;偏心轮与机架采用螺钉连接固定不动;工作台的平衡通过止推轴承来保证;采用直线导轨以实现夹紧与工件的定出;直线导轨端部用滚动轴承;工作太平面上设计了圆孔;最后,对各零件进行装配。
关键词:回转工作台;步进电机;直线导轨;滚动轴承;建模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概述 (3)
2、回转工作台设计要求 (3)
3、设计任务 (5)
二、设计步骤
1、夹紧机构的设计 (5)
2、定位装置的设计 (6)
3、偏心轮设计 (7)
4、直线导轨的选型 (8)
5、轴承的选择 (8)
6、转动圆盘的设计 (8)
7、装配图 (9)
8、零件图的绘制 (10)
三、心得体会 (13)
四、参考文献 (15)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概述
回转工作台是检测仪器的主体部件,同时,它也是诸多设备如万能工具显微镜、坐标测量机、坐标镗、铣、磨、加工中心等重要部件或附件。
检测仪主要由一个四工位回转工作台和一个显微镜组成。
显微镜固定在机架上部的竖直杆上,回转工作台主要由回转平台、回转台主轴及夹紧定位装置组成。
工作台水平安置,台上装夹加工对象,回转运动由步进电机直接驱动。
传动部分要能自锁,消除侧隙以保证精度要求,并有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刚度,工作台上亦要有圆孔,以减轻工作台质量及材料成本。
2、回转工作台设计要求
1、性能参数
(1)主参数
工件质量:小于10g。
工件为塑料。
工件外形如下图1所示
图1
(2)运动和动力参数
主轴转速范围:小于10转/分。
检测时间:17s/件。
(3)主要结构参数
工作台宽度200mm。
3、设计要求
要有自锁功能。
传动部分要消除侧隙。
设计必须充分考虑零件加工、装配、调整、测量、维修、操作的工艺性。
4、生产条件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3设计任务
1、装配图一张。
2、画出主要零件工作图。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系统结构介绍;设计技术要求;总体结
构设计;精度刚度计算。
二、设计步骤
1、夹紧机构的设计
为实现夹紧工件与第四工位顶出工件,故设计如图2的结构,凸轮的转动带动推杆的左右运动,推杆向右运动时可将工件的夹紧,推杆向左运动时可将工件的放松与定出。
图2
但由于夹紧装置两边均是活动的,故不能保证工件夹持位置的精度。
为了保证装夹精度,所以将夹紧与定位装置设计如下图3.偏心轮转动带动直线导轨的直线运动以实现工件的夹紧与顶出。
图3
2、定位装置的设计
为了保证装夹位置的精度要求,将定位装置设计成如下图4.地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侧面限制二个自由度,相切面限制一个自由度。
定位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转动圆盘上。
定位装置上设置有一短横梁以防止工件的上翘。
图4
3、偏心轮设计
直线导轨端部设置滚动轴承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偏心轮作为推动直线导轨直线运动的源件,必须保证偏心轮与直线导轨的一直接触,所以在偏心轮上设置有槽。
其结构如下图5。
图5
4、直线导轨的选型
根据工作台的尺寸,选择MGN 12C型直线导轨。
导轨参数如图6.
图6
5、轴承的选择
滚动轴承选择型号MR106ZZ,外径10mm,内径6mm,4个。
推力球轴承外径为24mm,内经10mm,2个。
键的选择根据轴的直径10,键宽为4,高为4 ,长为10。
6、转动圆盘的设计
为了减轻工作台的质量及材料成本,在圆盘上设置有四个圆孔。
圆盘上设置有诸多螺栓空以固定直线导轨的滑块和定位装置。
结构如图7.
图7
7、装配图
8、零件图的绘制
定位装置的零件图绘制
偏心轮零件图绘制
转动圆盘零件图绘制
主轴零件图绘制
四、心得体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
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
对于课程设计,我只能说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
这就是我最好,最出色的设计。
过程我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但是结果确实意义重大的。
我付出了远比设计内容更多的毅力与决心。
而我也应该保留这份精神,继续奋斗。
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汉就是按照条条款款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没有劲的。
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
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
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
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
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两条路,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
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
感谢杨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的设计提出意见。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三周。
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
这次课程设计我得到的题目是设计一个四工位回转工作台,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
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
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设计所需要的东西都在书上了,当时自己老是想找到什么捷径来完成这次任务。
但是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
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不让的话就麻烦了。
我因为这个就吃了不少的亏,比如在我设计四工位回转工作台的装配草图时我没有太注意相关尺寸,致使我设计的偏心轮出现了较大的结构错误。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
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与应用。
五、参考文献
[1] 孙志礼,冷兴聚,魏严刚等主编. 机械设计.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2] 刘鸿文主编. 材料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 理论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4]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 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孙桓,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化学工业出版社
[7] 机械设计手册/上册,《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
[8]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中国纺织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9]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册,东北工学院《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10]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郭奇亮等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
[11] 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第二卷,汪恺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