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资料

合集下载

直流输电系统保护(HVDC protection)

直流输电系统保护(HVDC protection)

直流输电系统保护(HVDC protection)直流输电系统保护(HVDC protection)指检测发生于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开关场,或整流逆变两端交流系统的故障,并发出相应的处理指令,以保护直流系统免受过电流、过电压、过热和过大电动力的危害,避免系统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直流输电保护的特性要求直流输电系统保护除了与交流继电保护一样,应能满足快速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还应特别注意其抗电磁干扰和抗暂态谐波干扰的性能、双极系统中两个单极的保护必须完全独立等特性;直流保护应为多重化配置,并应具有很强的软、硬件自检功能。

因此,新建的直流工程多采用微机型数字式直流系统保护。

直流输电系统保护通常分为如下保护分区:À换流站交流开关场保护区,包括换流变压器及其阀侧连线、交流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及其连线、换流母线;Á换流阀保护区;Â直流开关场保护区,包括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及其相关的设备和连线;Ã中性母线保护区,包括单极中性母线和双极中性母线;Ä接地极引线和接地极保护区;Å直流线路保护区。

各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应是重叠的,不允许存在死区。

直流输电系统保护的特点是与直流控制系统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直流系统的异常或故障工况,通常首先通过控制的快速性来抑制故障的发展,例如,直流控制可在10mS左右将直流故障电流抑制到额定值左右;又如,当换相电压急剧下降时,直流控制将自动降低直流电流整定值以避免低压大电流的不稳定工况或故障的发展。

而且,根据不同的故障工况,直流保护启动不同的直流自动顺序控制程序,某些保护首先是告警,如果故障进一步发展,则启动保护停运程序。

直流系统保护停运的动作,首先是通过换流器触发脉冲的紧急移相或投旁通对后紧急移相,使直流线路迅速去能,然后闭锁触发脉冲并断开所联的交流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或进一步断开其它的交、直流场设备,如果需要与交流系统隔离,则进一步跳开交流断路器。

直流输电系统的保护

直流输电系统的保护

2. 直流系统保护组
(1) 直流欠电压保护:直流系统的后备保护;保护通过测量直流电压或 直流电流,并结合触发角α,检测直流线路上的低电压故障。
(2) 线路开路试验监测:检测线路开路试验期间,本站直流场和直流 线路的接地故障;工作原理是:如果直流电流超过一预先设置值或者直 流电压没有按预期地上升,表明有接地故障发生。当交流侧电流过大时, 保护也会动作。保护动作闭锁换流器。
选择性
直流系统保护分区配置,每个区域或设备至少有一个 选择性强的主保护,便于故障识别;
可以根据需要退出和投入部分保护功能,而不影响系 统安全运行;
单极部分的故障引起保护动作,不应造成双极停运; 仅在站内直接接地双极运行方式时,某一极故障才必 须停运双极,以避免较大的电流流过站接地网;
任何区域或设备发生故障,直流保护系统中仅最先动 作的保护功能作用;本极的关于极或双极部分的保护 无权停运另外的极;
(2) 大触发角监视:检查和限制主回路设备在大触发角运行时所 受的应力。用大角度监测功能,计算因特殊要求增加触发角 和关断角时,在主回路设备上增加的应力。大角度保护根据 阀阻尼电路、阀避雷器和阀内电抗器的理论模型计算换流器 最大允许的功率损耗。当大角度运行时,如果超过晶闸管的 功率损耗限制值,同时具有较高的Udi0,大角度监测将在一 定延时后,向分接开关发出降低Udi0的指令,并给出告警信 号。若晶闸管阀上的应力进一步增加,大角度监测在一定延 时后闭锁换流器。
时,换流器交流侧电流大于直流侧电流的故障现象作为保护的判据。 动作策略:快速地检测故障并且不投旁通对,立即闭锁换流器。 (2) 换相失败保护 保护目的:减少因交流电网扰动和其它异常换相条件造成的逆变器换相失
败次数;保证直流系统设备的安全。 工作原理:根据交流侧电流大幅度降低,同时直流侧电流大幅度增加的故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PPT课件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PPT课件

这篇文章发表后,正弦波立
即在电气工程领域得到应用
。 论文中提出,正弦交流电路如同直流电路一样,电压和电流有效值之比为一
常数,称之为阻抗;因此,在线性电路中是遵守欧姆定律的。他从电气参数
计算上说明了采用正弦函数波形交流电的理由。
10/25/2019
22
传统的直流输电系统
10/25/2019
23 23
10/25/2019
28
传统的直流输电系统
传统直流输电系统是建立在发电和配电均为交流电基
础上的。
传统直流输电是先将送端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由
直流输电线路送到受端,再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送 入受端的交流电网。
传统直流输电系统经历了汞弧阀换流器和晶闸管阀换
流器两个阶段。
10/25/2019
2929
网;二是当两个相同工作频率的交流电网联网形成更大的交流电网后,受 到系统运行稳定性差和短路容量增大等限制。
3.在电缆输电方面,由于电缆电容远大于架空线路,电缆电容的充放电电
流产生很大损耗,严重限制了电缆输电距离和效率。
在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更为合理,且比
交流输电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运行特性。因而,直流输电重新被人 们重视。
机或电动机的故障退出与重新接入以及运行调整,极大地提高了
可靠性。
4台 3kV/300kW
发电机
输电线路16km
避雷器
避雷器
总电压12kV、电流100A
2台 1kV/100kW
电动机
1台 3kV/300kW
电动机 2台
500V/50kW 电动机 2台
3kV/300kW 电动机
典型的 Thury串联 系统

高压线路保护

高压线路保护

高压线路一.纵联保护,是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本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纵联保护构成了高压线路保护的全线速动主保护 纵联保护分类(一) 按保护通道形式进行分类1. 高频保护是以输电线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护;通道连接方式分为“相-相”制通道 、“相-地”制通道 ;专用收发讯机采用“相-地”制通道;复用载波设备采用“相-相”制通道。

2. 微波保护是以微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护。

3. 光纤保护是以光纤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护。

4. 导引线保护是以辅助导线或导引线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护,目前已基本停止使用。

纵联保护分类(二)1.方向纵联保护基本原理为比较线路两端的功率方向,可采用载波通道、微波通道、光纤通道道。

2. 方向纵联保护包括纵联方向保护及纵联距离保护。

常用的方向元件包括工频变化量方向、正序故障分量元件、零序方向元件、方向阻抗元件等。

3..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原理为比较线路两端各端电流的幅值 及相位 ;采用光纤通道或微波通道。

方向纵联保护-工作方式1-专用闭锁式如上图所示,当线路发生区内k2点故障时,两侧纵联保护均启动, 通过收发讯机向对侧发闭锁信号;两侧纵联保护在收到闭锁信号 (确认时间为5~8ms )后,两侧纵联保护的正方向停信元件均动作,立即停止向对方发送闭锁信号;各侧纵联保护在收 不到闭锁信号(确认时间为5~8ms)后,出口跳闸切除区内故障。

MNMN如上图所示,当线路发生区内k1点故障时,两侧纵联保护均启动,通过收发讯机向对侧发闭锁信号;两侧纵联保护在收到闭锁信号(确认时间为5~8ms)后,M侧纵联保护的正方向停信元件动作,立即停止向对方发送闭锁信号,但N侧纵联保护的正方向停信元件不会动作,继续向对侧发送闭锁信号;因此区外故障纵联保护不会动作。

•远方启信逻辑保护未起动时,收到对侧闭锁信号, 开关合位则立即发信10s; •位置停信:开关处于跳位,收信后停信160ms;•其它保护三跳停信:保护启动,收到开入,停信200ms;•定时通道自检本侧保护启信,200ms后停信。

电力系统对各种电压等级线路保护的配置要求

电力系统对各种电压等级线路保护的配置要求

电力系统对各种电压等级线路保护的配置要求电力系统的线路保护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种电压等级的线路都有相应的配置要求。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要求: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配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载保护:对于高压输电线路,必须设置过载保护,以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线路设备。

常见的过载保护装置有电流保护装置、热继电器等。

2.短路保护:高压输电线路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必须能够迅速切除故障电路,以防止电流过大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短路保护装置包括短路保护继电器、跳闸器等。

3.接地保护:高压输电线路的设备和绝缘体故障时,可能会导致接地电流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

因此,必须设置接地保护,迅速切除故障电路。

接地保护装置主要有接地保护继电器、接地刀闸等。

4.过电压保护:在雷电等过电压情况下,高压输电线路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过电压,同时需要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及时切除故障电路。

常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有避雷器、过电压继电器等。

二、中压配电线路保护配置要求:中压配电线路是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供应到终端用户的环节,其保护配置要求如下:1.过载保护:中压配电线路需要设置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线路设备。

常见的保护装置有电流保护装置、热继电器等。

2.短路保护:中压配电线路在发生短路故障时,需要迅速切除故障电路,以防止电流过大造成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

常见的短路保护装置有短路保护继电器、跳闸器等。

3.接地保护:中压配电线路的设备和绝缘体故障时,可能会导致接地电流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

因此,中压配电线路需要设置接地保护装置,及时切除故障电路。

常见的接地保护装置有接地保护继电器、接地刀闸等。

4.过电压保护:中压配电线路在雷电等过电压情况下,需要承受一定的过电压,并设置相应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及时切除故障电路。

常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有避雷器、过电压继电器等。

三、低压配电线路保护配置要求:低压配电线路一般是从变压器到用户的电缆、线缆等,其保护配置要求如下:1.过载保护:低压配电线路需要设置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线路设备。

天广直流输电系统线路行波保护介绍

天广直流输电系统线路行波保护介绍
Ab t a t Ba e n t e a t me c o v o tp o e t n wh c su e st e man p oe t n o i e f u t n Tin Gu n sr c : s d o h r i h i t fwa ef n r tc o ih i s d a i r tc o fDC l a l i a - a g r i h i n HVDC a s s in s se tn miso y tm,a d c mb n d wi h a se tr c r e n a a i i e f u t t e a t n p o e s o v r n r n o ie t tet h r n i n e o d r a d d t n DC l a l h ci r c s fwa e fo t n , o
性能好 等优 点 ,是 目前发 达 国家作 为高 电压 、大 容 量 、长距 离送 电和异步 联 网的重要 手段…。近年来 , 随着天广 、贵 广直流 输 电系统 的相继 投产 ,直流 输 电工程在 我 国南方 电网发 挥 了越 来越 重要 的作用 。 但是 ,直流线 路距 离长 、跨越地 区 的情 况 复杂 ,运 行经验 证 明,属于 较易 出现故 障 的设备 。因此 ,直 流线路 保护 的正确 动作与 否 ,对 于整 个 电网 的正常 运行起着 非 常重要 的作用 L J 2。
检 测直流线路故障。最后还讨论 了行 波保护在运行 中曾出现的问题 。
关键 词 :直流输 电; 线路故障; 行 波保护
I t o u t n o v r n r t c i n i a - a g HVDC a s iso y t m n r d ci f o wa ef o t o e t Ti n Gu n p o n t n m sins se r

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运行与保护控制技术

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运行与保护控制技术

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运行与保护控制技术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HVDCT)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技术,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交流输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好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的工作原理、保护控制技术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是一种将直流电与交流电相结合的输电方式。

它通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在输电过程中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实现电能的传输。

与传统的交流输电相比,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具有以下优势。

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减少输电损耗。

传统的交流输电系统存在电流损耗和电压损耗,而HVDCT系统则可以减少这些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HVDCT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由于直流电的稳定性较好,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频率波动,降低电力设备的故障率。

此外,HVDCT系统还具有较小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对环境和周围设备的影响较小。

为了保证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护控制。

保护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对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终端设备进行监测和保护,实现对系统的安全控制和故障检测。

保护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频率保护和故障检测等方面。

电流保护是HVDCT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控制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输电线路中的电流进行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和隔离电流异常,以防止电力设备的过载和短路。

电压保护主要是通过对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电压进行监测和保护,确保电压的稳定和安全。

频率保护则是对系统的频率进行监测和保护,避免频率异常导致的设备故障。

故障检测是保护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混合多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HVDCT系统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中,HVDCT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输电损耗,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此外,HVDCT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大型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与控制保护装置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与控制保护装置
39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硬 件构造
40
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旳特点
• 2. 新增功能 • 适应多种运行方式 • 单个换流器投退控制 • 直流融冰控制
41
单个换流器旳投退控制
42
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旳特点
• 3. 技术进步 • WINTDC 云广 • DC800 向上 • 主机采用高性能计算机 最新Intel双核处理器,
关量信号 •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用于串行传
播模拟量信号
23
葛站保护分区
24
直流保护区域划分(大地回线)
25
控制保护软件
• ABB技术 • 由MACH2 系统功能块编程,生成图形文献。
• 简朴旳点击、拖动、放下即完毕。再通过编 辑,生成对应代码,下载到对应存储器中。
Converter unit firing
control
Voltage measuring
system
Id
5
葛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6
三常直流工程龙泉站直流控 制保护系统框图
7
国内常规直流控 制保护设备
• 两种类型旳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 ABB、南瑞、四方

MACH 2系统
• SIEMENS、许继

4.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 统与控制保护装置
• 4.1 常规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与控制保护 装置
• 4.2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与控制保护装 置旳特点
1
换流站二次设备
1. 运行人员控制和SCADA系统 2. 直流控制 3. 直流保护 4. 交流保护 5. 通信系统 6. 调度自动化 7. 能量计费系统 8. 暂态故障录波器 9. 直流线路故障定位器 10. 站主钟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前沿知识讲座 课题名称: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探讨 学校名称: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电气1012 姓 名:万明贵 学 号:2010118508233 指导教师:赵四洪 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探讨 摘要 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我处及其线路保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直流线路故障的特点,对各种保护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行波保护作为HVDC系统线路保护的主保护符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特征并具有绝对的优越性,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压直流输电近年来在世界上得到了讯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总容量达50GW左右。其中,在我国相继建成了100KV舟山海底电缆送电工程、500KV葛上直流输电工程、500KV天广直流输电工程,以及正在建设的三峡直流输电工程。因此,如何提高直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压直流线路保护则是直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有必要对直流线路保护的主保护-行波保护的原理与保护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行波保护 1 HVDC系统故障特征及其线路保护 1.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应用 现代直流输电技术普遍采取交流-直流-交流的换流方式,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之所以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是因为它和交流输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同样截面的导线能输送更大的功率,并且有功损耗更小; (2)直流输电能迅速精确地实现多目标控制,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3)流只有正负两极,输电线路结构简单,而且当输电距离大于交直流输电等价距离时直流线路更节省投资; (4)每根导线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回路运行,并且可以采用大地或海水作回路; (5)直流线路在稳态运行时没有电容电流,沿线电压分布比较平衡,并且没有集肤效应; (6)电缆线路可以在较高的电位梯度下运行; (7)直流输电的两端交流系统之间有存在同步运行稳定问题; (8)可以联络两个不同频率的交流系统,联络线上的功率易于控制。 目前,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海底电缆输电、两个交流系统的互联、大城市地下输电、减小短路容量、配合新能源输电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直流线路故障过程 直流架空线路发生故障时,从故障电流的特征而论,短路故障的过程可以分为行波、暂态和稳态三个阶段。 1)初始行波阶段 故障后,线路电容通过线路阻抗放电,沿线路的电场和磁场所储存的能量相互转化形成故障电流行波和相应的电压行波。其中电流行波幅值取决于线路波阻抗和故障前瞬间故障点的直流电压值。线路对地故障点弧道电流为两侧流向故障点的行波电流之和,此电流在行波第一次反射或折射之前,不受两端换流站控制系统的控制。 为了研究行波对直流线路故障的影响,首先我们对行波传播理论进行研究:在图1中,当一个正弦电压源施加到传输线时,电压会沿线路分布参数等效电路蔓延。然而,由于分布电容和电抗器的存在,电压或电流对这些储能元件不能突然改变,总是有一个充电和放电过程。分布电感将建立磁场和而分布电容将建立电场。在导线周围的空间,电场和磁场的能量是相同。“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的传播过程实际就是电磁场的能量传输过程。 电压和电流行波之间的关系以及输电线路的参数,均可用波动方程表示: 00

uiLxtiuCxt







(1)

上式又可写成 22

0022

220022

uiLCxtiuLCxt







(2)

图1 分布式参数等值电路及单行波传输 在方程(1)和(2), L0是每线长度的电抗,单位的H /公里, C0是每单位长度的电容,单位为F /公里; ü我所代表的位置,这是电压和电流 从故障点的x公里。上述方程的一般解公式(达朗贝尔解):

12

12

()()1[()()]xxuututvvxxiututzcvv

 (3)

(3)式中LC为波阻抗 1vLC表示行波传输速度 1xutv表示向前传输的前行波 它的物理意义是随着时间增大,前行波沿正方向远离故障点 1xutv



表示向后传输的后行波 根据指定的故障情况下,一个特殊的解决方案可以得到

波动方程。(四)在图2所示,初始行波产生故障的额外电压源。假设故障发生在t0 ,叠加的电压源是:1sinkfFetewt(4) 行波故障分析 以简单单相无损耗线路为例,假定故障发生在1F处,如图2(a)所示,根据叠加原理,故障处等同于两个幅值相同而相位相反的电压源串联,该电压源的幅值与短路前的电压幅值是相同的,由此故障后的网络便可分成两个网络的叠加,一个是故障前的正常负荷下的网络(如图2c所示),另一个是故障附加网络(如图2d所示)。故障行波便由故障附加网络的电压源产生。

图2叠加理论图解电路 A.负荷行波 电力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电力系统中传输线路来传输的,假定母线M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则有式

()/2FSuZi

()/2RSuZi(5a)

相应的电流行波的式 ()/2FSuZiZ

()/2RSuZiZ(5b)

其中Z表示波阻抗,图2(c)中,故障前正常网络中行波就是负荷行波。 B.故障行波16 A)初始行波

如图2(d)所示,初始行波由附加电压源产生,假定故障在0t时刻发生,则故障分量电

压源为1sinkfFetewt 其中fe是故障分量电压源幅值,1F为其相角。 波头可定义为故障电压行波初始值,并用`ftthu表示 `

01sinftthfFuewt

(7) 波头是一个突变信号,即阶跃响应,若用频域分析,可看出波头包含大量高次谐波分量,因此,波头又被称为初始故障电压行波高频波,暂态电压初始行波高频分量可以表示为`fttpu

`

1sinfttpfFuewt

(t>t0)

故障瞬间相角

01fFwt (9)

故障后在附加电压源相角从0到180变化中`ftthu的极性将和`fttpu保持相同 这是故障电压行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2)暂态阶段 经过初始行波的来回反向和折射后,故障电流转入暂态阶段。直流线路故障电流主要分量有:带有脉动而且幅值有变化的直流分量(强迫分量)和由直流主回路参数所决定的暂态振荡分量(自由分量)。在此阶段,控制系统中定电流控制开始起到较显著的作用,整流侧和逆变侧分别调节使滞后触发角增大,抑制了线路两端流向故障点的电流。 3)稳态阶段 最终,故障电流进入稳态,两侧故障电流提供的故障电流稳态值被控制到等于各自定电流控制的整定值,两侧流入故障点的电流方向相反,故障点电流为两者之差,即为电流裕额△Id。 1.3 高压直流线路保护的要求与配置 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一方面可以利用桥阀控制极的控制来快速地限制和消除故障电流;一方面由于定电流调节器的作用,故障电流与交流线路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对直流线路故障的检测,有能依靠故障电流大小来判别,而需要通过电流或电压的暂态分量来识别。 然而,系统中运行的绝大多数继电保护都是反映于后稳态工频信息而动作的,例如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流和功率方向改变、测量阻抗减小等故障信息。并且这类保护依靠的是稳态工濊量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数据窗)来获取,限制了微机保护动作的速度;电流互感器饱和造成二次传变电流失真,使得微机保护中的计算值与实际故障电流的差别很大,从而引起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工频距离保护不能正确区分线路区内故障和系统振荡。可见,依赖工频量信息的传统保护已经不能适应超高压长距离直流输电的需要了。因此,一种基于故障态信息的新原理保护---行波保护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行波保护作为高压直流线路保护的主保护,它是利用故障瞬间所传递的电流、电压行波来构成超高速的线路保护。由于暂态电流、电压行波不受两端换流站的控制,其幅值和方向皆能准确反映原始的故障特征而有受影响,可见其可靠性是很高的。而且,同基于工频电气量的传统保护相比,行波保护具有超高速的动作性能,其保护性能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系统振荡和长线分布电容等的影响。 另一方面,相比于交流系统,在直流系统中行波保护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在交流系统中,如果在电压过零时刻(初相角为0°)发生故障,则故障线路上没有故障行波出现,保护存在动作死区;直流系统中不存在电压相角,则无此限制。其次,交流系统中电压、电流行波的传输受母线结构变化 的影响圈套,并且需要区分故障点传播的行波和各母线的反射波以及透射波,难度较大;由于高压直流线路结构简单,也不存在上述问题。 目前,高压直流线路保护普遍以行波保护(traveling wave protection)作为主保护,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从故障点到两端换流站会分别反射不同的故障电压、电流行波,据此可以检测故障。行波保护动作时,将起动直流线路故障恢复顺序控制(整流侧),即按预先设定的次数,按一定的去游离时间,全压起动或降压起动故障的直流极;若经重起动后仍不成功,将闭锁两端阀组。 同时,高压直流线路保护采用低电压保护(low voltage protection)、斜率保护(derivative and level protection)、纵差保护(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等作为行波保护的后备保护。

2 行保护的分类与HVDC发展动向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基于多种原理的行波保护,按照有无通道分,主要有两类:有通道保护和无通道保护,如表1所示:

目前,高压直流输电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我国和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一样,正在现有的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由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为了突出重点,下面简要介绍直流输电的几个主要发方向以及研究课题: 1)输电参数越来越高。目前民办上运行参数最高的巴西伊泰普(Itapu)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参数已经达到:±600KV,3150MW,783km。 2)基于串联电容换相的换流器技术。 3)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 4)研制高参数大容量可控硅元件,改进换流阀的机、电、热各方面的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