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节能导线选择研究

合集下载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研究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研究

line.
KEY
WoIuDS:elec乜.oma印etic env的nmental
factor'士800kV
DC仃ans觚ssion
Iine,UHV
摘要: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 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就如何准确计算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 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 磁环境参数,本文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为 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磁环境参数,士800kv直流输电线路,特高压
ref.erential suggestion to也e desi星咀and operation of UHVDC
Syst锄.The elec订oma印edc p甜锄eterS,such
line锄d廿le innuence
as
ill_tensi吼ma虮etic丘eld m∞si戗mdio hne疵rences锄d
optjmization of conductor’s height.n is
be批een
conductorS姐d廿le
si盟ific锄t
to calculate the
elec廿om矩咀etic朗viro衄ental
elec仃ic field
f缸tor of士800kV U}ⅣDC仃ansmission line accur鼬ely'wllich c蛆Dmvide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 的计算研究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研究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研究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研究摘要:电位转移是带电作业的重要环节,它是指作业人员通过导电手套或其他工具在距离带电体一定距离时迅速进入或者退出等电位的过程。

电位转移过程中,由于人与导线间的电场畸变,空气间隙会出现放电现象,形成的脉冲电流和暂态能量非常高,若防护不当会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为有效保障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行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时,电位转移特性分析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800kV;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流体力学模型;电场计算引言随着目前我国经济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方式可提高线路走廊的单位面积的输送容量,减少了线路走廊及综合造价的需求。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一种新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其导线的布置、绝缘子的配置以及杆塔的结构都是具有比较新型的特点的,而这些新型特点的问题就会给线路的运行维护及带电作业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运维部门需要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的输电线路相关的塔型及结构特点,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的最小安全距离和带电组合的间隙进行分析,并且为线路杆塔的设计技术提供了相应的参数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建成以后带电作业的技术方面的相关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测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空间离子流、合场及电位转移的脉冲电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建立了±800kV特高压的直流输电线路关于带电作业的安全与防护的措施。

1物理仿真模型1.1可行性分析由于人与导线间的电场产生畸变,当电位转移距离较小时,作业人员导电手套或者手持的电位转移棒尖端处会出现放电现象,并在极短时间内由流注放电发展为电弧放电。

这一过程产生的暂态能量会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带电作业人员在距离导线0.5m左右处进行电位转移时都会发生放电现象。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的研究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的研究
A而
电 安技 力全 术
第2 20 第0 ) l 0年 l 卷(1 期
±f 0 V直流输 电线路带电 l Ok 作业方法的研究
王 卫
( 中国南方 电网超 高压输 电公司曲靖局 ,云南 曲靖 6 5 0 ) 5 0 0
[ 摘
要]探讨在 ± 8 0 V直 流输 电线路 开展 带 电作业 的方法 ,实践 了2种 等 电位作 业人 员进 出± 8 0 0k 0
缘承力 工具 ( 绝缘 传递绳 、绝缘 主牵 引绳 ) 的有效 绝
缘长度 不小于 7 3 . m。
2 作业人员 安全防护
经查 图纸得知 ,实际线路 上导 线对 横档最 小距
实现 ±8 0 V 流输 电线路带 电作业的关 键是 0 直 k 解决 等电位作业 人员的 防护 问题 , 即保证 作业 人员
展 ±8 0 V直 流输 电线 路带 电作业 , 0k 能在 线路发生 缺陷时及 时处理 ,又不受 电网运行方 式的影响 ,因
而能大大提高 供 电可靠 性 ,更好地为 客户提供优质
服务 ,保证 电网安 全稳 定运行 。 2 0 —1- 7 中国南方 电网超 高压输 电公司 曲 09 0 2 , 靖局成功开 展 了 ±8 0 V楚穗直 流线路 的等 电位带 0 k
其他牵引方 式 ,由下 而上利用 电位转移杆 代替手进 行 电位转移 ,进 入带 电导 线 。作业 人员 出 电场的过 程 与此相反 。作业人 员进 出 电场过程 如 图 1 所示 。
()从塔身 与横档连接 处进 出电场 2 等 电位 作 业 人 员在 塔 身 与横 档 连 接 处乘 坐 吊 篮 ,利 用滑车组 或其他牵 引方式 , 由塔身侧 至导线
电作业 ,使 ±80 V直 流特高压 线路的等 电位带 电 0k

±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

±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

2009年7月高电压技术第35卷第7期·1525·LIYong—weiProfessorZHOUKangSeniorengineer李勇伟1960一,男,教高长期从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周康1973一,男,高工从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研究工作LILiProfessor李力1964~,男,教高长期从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何江1978一,男,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从事架空输电线路结构设计工作HEJiangEngineer收稿日期2009—06—18修回日期2009—06—30编辑卫李静国网电科院电器所监造世界首台特高压电抗器新产品完成出厂试验2009年6月,由国网电科院高压电器所监造的世界首台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单相单柱式320Mvar/1000kV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一次性通过全部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技术协议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国网公司专家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乌克兰扎布洛热变压器研究所(VIT)的专家及代表共同见证了该电抗器的绝缘试验。

国网电科院高压电器所派出专家组和局放试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和试验见证,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j该电抗器采用单柱结构,相比已投入运行的同等容量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该电抗器体积、损耗和运输重量大大减小。

该产品在局部放电控制、局部过热控制、振动噪音抑制和铁芯饼制作等方面使用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其性能水平领先于国际同类产品。

高压电器所监造组针对新产品采用了新的结构,相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

在对该电抗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全过程严格质量监督的同时,高压电器所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监造能力和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积累了新经验。

±800 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作者:李勇伟, 周康, 李力, 何江, LI Yong-wei, ZHOU Kang, LI Li, HE Jiang作者单位:李勇伟,周康,LI Yong-wei,ZHOU Kang(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100011), 李力,LI Li(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成都,610021), 何江,HE Jiang(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200063)刊名:高电压技术英文刊名:HIGH VOLTAGE ENGINEERING年,卷(期):2009,35(7)被引用次数:3次参考文献(15条)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20082.DL/T 5092-1999 110~50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9993.Q/GDW 2009±800kV直流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送审稿) 20094.DL/T 1088-2008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限值 20065.Q/GDW 182-2008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20086.Q/GDW 181-2008±500 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20087.EPRI HVDC transmission line reference book 19938.吴光亚.郭贤珊.张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污秽外绝缘设计及配置研究 20079.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00 kV级直流工程高海拔设备外绝缘特性研究 200710.重庆大学直流特高压覆冰地区线路绝缘子的选择研究 200811.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内过电压研究 20071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00 kV级直流工程过电压及绝缘配合的研究 200713.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800 kv级直流输电系统工程设计研究(线路部分)-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配合研究200814.Q/GDW 102-2003 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200315.Q/GDW 178-2008 10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2008引证文献(3条)1.杨熙.左玉玺.王劲武.王育路.王中阳.施荣.廖晋陶.范传杰.彭宗仁750 kV四分裂耐张塔跳线和导线表面电场分布[期刊论文]-电网技术2013(10)2.傅观君.王黎明.关志成.张欢架空输电线路分裂导线扭转刚度及舞动机理分析[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13(5)3.郑晓冬.邰能灵.杨光亮.涂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7)本文链接:/Periodical_gdyjs200907002.aspx。

对±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

对±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
1.总体设计思路
±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总体设计首先考虑其安全性,其次是其施工可行性,最后是其适应性。在相关要求下,具体进行设计时应注意极导线选择、铁塔选型、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地线选择、绝缘子选择等。如在选取极导线时,要注意输送容量、机械特征、工程成本等,பைடு நூலகம்于直流电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与交流电输电线路不同,设计时要加以考虑,同时海拔高度方面也会带来一些影响,设计时也应注意。
3.铁塔选型
通常来说,铁塔选取为自立式铁塔较为合适,因为拉线塔虽然能够减少塔重,但是占地面积过大,会对机械化耕种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自立式铁塔的应用更为广泛。在直立式铁塔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塔型:其一是水平直线塔,其极导线呈水平排列,地线的保护角要小于零,呼称高度在36m-57m之间,主要应用于平地;其二是垂直直线塔,其极导线呈垂直排列,呼称高度与水平直线塔相同,主要应用于拥挤地区;其三是耐张塔,其极导线成水平排列,呼称高度在30m-48m之间。
在完成初步设计并给定了极导线选择、铁塔选型、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地线选择、绝缘子选择等标准后,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方案可行性和实际运行的效果。模拟实验通过计算机进行,观察指标为电磁干扰、输电效率、安全水平三个方面,变量指标为极导线位置、铁塔高度、线路对地距离、地线防雷能力、绝缘子类型[2]。
实验共进行12次,第1-3次实验,保持固定铁塔高度(30m)、线路对地距离(25m)、地线防雷能力(整体防雷系统)、绝缘子类型(瓷绝缘子),调整极导线的位置为15m、20m、25m,结果表明,极导线位置越远,线路的电磁干扰越弱,安全水平维持稳定,输电效率略有下降;第4-6次实验,保持固定极导线位置(20m)、地线防雷能力(整体防雷系统)、线路对地距离(25m)、绝缘子类型(瓷绝缘子),调整铁塔高度,结果表明,铁塔高度会带动线路对地距离的变化,高度越高,电磁干扰越弱,输电效率稍微提升,安全水平降低;第7-9次实验,保持线路对地距离(25m)、固定铁塔高度(30m)、绝缘子类型(瓷绝缘子),调整地线防雷能力,分别采用整体防御系统、单独防雷系统、无防雷系统,结果表明,整体防雷系统可以较好的提升安全水平,但对于电磁干扰、输电效率没有影响;第10-12次实验,保持固定铁塔高度(30m)、固定极导线位置(20m)、地线防雷能力(整体防雷系统)、绝缘子类型(瓷绝缘子)、调整线路对地距离分别为10m、15m、25m,结果表明,线路对地距离越近,电磁干扰越大,安全性越低,传输效率不受影响。由于绝缘子类型相对固定,没有进行调整实验。综合实验结果,设计±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时应遵循上文所述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定。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1. 引言1.1 概述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旨在满足两省区之间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该工程涉及建设一条直流输电线路,连接陕西省和河南省,并采用特高压直流技术进行电力传输。

本文将对该工程进行可研工作,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建议。

1.2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陕西省和河南省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的交流输电存在较大损耗和限制,在满足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上存在困难。

因此,引入特高压直流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建设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以实现两地之间快速、稳定、低损耗的大容量输电。

1.3 目的与意义本篇可研报告旨在对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从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该工程的实施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可以促进两省区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此外,该工程还能够推动特高压技术在我国电网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工程概况:2.1 项目范围: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项跨越陕西省和河南省的电力输送项目。

该工程将建设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起点位于陕西省某地,终点位于河南省另一地。

预计全长约XXX公里。

2.2 技术参数:该工程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以下技术参数:- 电压等级:±800kv- 频率:50Hz- 输送容量:YYY兆瓦- 输电距离:XXX公里- 转换站数量:ZZ个- 直流线路型式:单回线2.3 技术特点:(1) 高电压等级:采用±800kv的特高压直流技术,相较于传统交流输电系统,具有更低的传输损耗和更大的传送功率。

关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通常认为当电压超过±800KV以上时,被认为属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电压,和交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中的特高压输电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以及输电距离远等多种优势,这也使得输电线路对±800KV的EHDC输电有着更高的要求。

而在此基础上,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进行具体分析线路架设施工技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有利于更好地满足±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的使用要求,这对特高压直流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特高压引言:±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通常被应用于大型基地的设备供电中,同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既能有效促进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又能防止输电距离过长造成的电能功率损耗等问题。

所以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架线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灵活的应用分析,有助于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

一、±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架设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一)设备安装中的难点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施工中,设备安装通常有三个难点:交叉点、悬挂块和牵引张力。

首先,在大多数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交叉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实际的线路安装中,需要交叉连续的带电线路,才能实现对承力索给予相应的考验。

[1]并且只有在承力索完全满足架设线路所需的承载力以及控制力的要求下,才能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

其次是挂块问题,由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质量比较大,用普通块难以有效承担线路巨大的质量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会给线路的传输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于安全隐患,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体情况,采用综合计算竖向承载力,这有利于计算出滑车的承载需求,并在架线牵引时使用较大的牵引力,还能做到对滑车挂设等方式的有效承载,以此确保相关线路质量参数满足要求,实现滑车具备有效的挂设方式。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研究现状分析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研究现状分析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e l i v e wo r ki n g o f a : 8 0 0 kV UHVDC t r a n s mi s s i o n l i ne .
Ke y wo r ds :  ̄8 00 kV ul t r a hi g h vo l t a g e d i r e c t c u r r e nt ;l i v e wo r k i n g;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a l ys i s ; i ns u l a t o r d e t e c t i o n
±8 O o k v 特 高压直流线路带 电作业研究现状分析
电工电气
பைடு நூலகம்
( 2 0 1 3 No . 1 1 )
产 品 与 应 用
±8 0 0 k V 特 高压 直流线路 带 电作 业研 究现状分析
颜 才升 ,赵华忠 ,张富春 ,陈浩 ,袁新 星
( 1 中国南方电 网超 高压输 电公 司广州局 ,广 东 广州 5 1 0 6 6 3 ;
0 引 言
路 带 电作 业提供 了依据 和参考 。 关键 词: ±8 0 0 k V特高压直流 ;带 电作业 ;现状分析 ;绝缘子检测 中图分类号 :T M 7 2 6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3 1 7 5 ( 2 0 1 3 ) 1 卜0 0 2 5 — 0 4
YAN Ca i — s h e n g , ZHAO Hu a — z h o n g , ZHAN G Fu — c h u n , CHE N Ha o , YUAN Xi n . x i n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节能导线选择研究
发表时间:2015-12-03T16:52:06.1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5年4期供稿作者:郭瀚
[导读]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分布格局,按照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将西南水电、西北火电、西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各类形式的电能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

郭瀚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663)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节能导线的分类,并以假设±800kV线路模型为例,对各种节能导线与普通钢芯铝绞线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利用节能导线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推广及节能导线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节能导线;特高压直流输电;型线;年费用法
0引言
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使用新能源。

我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分布格局,按照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将西南水电、西北火电、西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各类形式的电能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

预计未来15年内我国需要建设的直流输电工程超过30 项,输送总容量超过1.5 亿千瓦[1-4]。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节能导线的选择。

本文以±800kV直流输电线路模型为例,对各种节能导线与普通钢芯铝绞线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广及节能导线的合理建议。

1节能导线选择.
目前国内节能导线主要分为软铝类节能导线、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中强度铝合金绞线、高导电率硬铝类节能导线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软铝绞线更适宜在老、旧线路改造中应用,以充分发挥其高运行温度的优势。

在施工条件较好的新建线路中,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特强钢芯软铝绞线也勉强可以采用。

但总体来说,软铝类节能导线更适合解决增容问题,并不适宜在新建的输电线路工程中推广应用。

铝合金芯铝绞线(圆铝和型铝)、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钢芯高导电率硬铝绞线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施工和运行方便性、通用设计匹配性三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目前国内产能和制造水平也可满足工程招标要求,因此适合在新建线路中全面推广。

2导线型式选择
根据系统方案的要求,综合考虑电流密度以及电磁环境等因素,选用的截面为6×630。

根据截面,选择了前文所述3种类型节能导线与钢芯铝绞线进行比较,分别为: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中强度铝合金绞线。

其中铝合金芯铝绞线分别考虑圆线结构和型线结构。

鉴于目前国内硬铝单线生产水平,高导电率硬铝分别选取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的61.5%IACS(L1)硬铝和可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62.5%IACS(L3)硬铝,所选参比的节能导线型式详见表2.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a)荷载方面,节能导线水平荷载基本相同;除铝合金芯型铝绞线JL1X/LHA1-575/210的垂直荷载较钢芯铝绞线略有增加外,其余线型垂直荷载较钢芯铝绞线相当或较低;中强度铝合金绞线JLHA3-675和铝合金芯型铝绞线JL1X/LHA1-575/210的额定拉断力均较常规的钢
芯铝绞线JL/G1A-630/45大。

(b)弧垂和塔高方面,从上表拉重比那栏数据可以看出,中强度铝合金绞线JLHA3-675的弧垂性能最好,铝合金芯型铝绞线
JL1X/LHA1-575/210的弧垂性能较差,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JL3/G1A-630/45的弧垂性能与钢芯铝绞线基本相同;铝合金芯圆铝绞线JL1(3)/LHA1-465/210的弧垂特性较钢芯铝绞线略差。

2.2电气特性分析
①电流密度方面,输送额定容量5000MW时,参比各线型的实际电流密度处于0.58 A/mm2~0.83A/mm2,小于参考的经济电流密度;
②输送能力方面,参比各导线方案在温度70℃时均能满足系统输送功率5000MW时载流量的要求;③传输效率方面,所有参比线型的传输
效率均在97.0%以上,表现出极好的传输效率;④导线表面最大场强、地面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
数均表现出随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所有参比线型的电磁环境指标均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2.3经济型分析(年费用)
采用目前最为常用和有效的综合评比方法—年费用法对各参比线型进行综合经济比较,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分别计算了电价为0.3元/度、0.4元/度、0.5元/度、0.6元/度时各线型方案的年费用,结果如下:
(a)节能效益比较,各节能导线与普通钢芯铝绞线6×JL/G1A-630/45相比,型线结构的铝合金芯铝绞线节能效果最为显著,负荷利用小时数从4000h~5000h时,经济运行年限内每公里线路节能总量分别达162.5~243.9万度,节能效益十分显著;
(b)年费用比较,为便于比较分析和说明,特将630mm2系列线型6×JL/G1A-630/45、6×JL1/LHA1-465/210、6×JL3/LHA1-
465/210、6×JLHA3-675、6×JL3/G1A-630/45、6×JL1X/ LHA1-575/210依次编号为线型①、线型②、线型③、线型④、线型⑤、线型⑥;各线型方案的年费用按优劣顺序排序汇总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电价较低或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较小时,线型⑥—6×JL1X/LHA1-575/210年费用最优。

3节能效益评估
①经济效益,当电价为0.3元/kWh,损耗小时数τmax=3000h,若推广应用铝合金芯型铝绞线6×JL1X/LHA1- 575/210达到1000km,则每年可减少线路损耗分别为14774.33万kWh和8130万kWh,每年可分别节约4432.3万元和2439万元;当电价为0.3元/kWh,损耗小时数
τmax=3000h,若推广应用铝合金芯圆铝绞线6×JL3/LHA1-535/240达到1000km,则每年可减少线路损耗9396万kWh,每年可节约2818.8
万元。

可见,采用节能导线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②社会效益,如果推广应用铝合金芯型铝绞线6×JL1X/LHA1-660/240(线型Ⅵ)或6×JL1X/LHA1- 575/210(线型⑥)达到1000km,则每年可减少线路电能损耗分别为10332.7万kWh和5408.3万kWh,折合标准煤分别为3.32万吨和1.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为8.69万吨和4.5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分别为280吨和1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250吨和150吨;如果推广应用铝合金芯圆铝绞线
6×JL3/LHA1-535/240达到1000km,则每年可减少线路损耗6747.3万kWh,,折合标准煤2.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8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60吨。

4.小结
①当系统输送容量越大、最大负荷年损耗小时数越多、电价越高时,节能导线的经济性越明显;
②当电价较低或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较小时,630mm2系列的线型⑥—6×JL1X/LHA1-575/210年费用最优。

③在负荷损耗小时数和电价较高时,节能效益占比较大,经济性的优越型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张文亮,陆家榆,鞠勇,等.±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选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7(9):1-6;
【2】Q/GDW 145-2006.±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控制值[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陆家榆,鞠勇.±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J].中国电力2006,39(10):37-42;
【4】王小凤,周浩.±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研究[J].高压电器,2007,43(4):109-121.
【5】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S].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6】GB 50790-2013.±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7】EPRI.Bipola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study between.±600kV and ±1200kV:Corona studies,Phase 1,EL-1170[R].USA:EPRI,1979;
【8】EPRI.Bipola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study between ±600kV and ±1200kV:Corona studies,Phase 2,EL-2794[R].USA:EPRI,1982;
【9】 Sarma M P.Corona performance of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M].Baldock:Research Studies Press Ltd,2000;
【10】张文亮,吴维宁,胡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我国电网的发展[J].高电压技术,2003,29(9):16-18,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