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LGJ导线选型

线路LGJ导线选型

按经济输送容量选择导线:导线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按线路的最终输送容量校验,并满足“N-1”准则要求。

26.12295

.03515.1732.181203mm COS JU P S e =???==? 式中:S —导线截面(mm 2);

P —送电容量(kW );

U e —线路额定电压(kV );

J —经济电流密度(A/mm 2)

按2020年最大负荷计算,经济电流密度按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4000时对应的值为1.15,计算出导线截面为122.6mm 2。考虑到农场以后的负荷发展和“N+1”准则要求,导线型号选为计算截面相邻上一档导线,即选用截面为150mm 2,导线选为LGJ-150

输电线路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的选择

输电线路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计算 河北兴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荣生 最大使用应力=计算拉断力×新线系数×40%÷导线截面积 年平均使用应力=计算拉断力×新线系数×年平均系数÷导线截面积 实际使用应力=计算拉断力×新线系数÷安全系数÷导线截面积 一、已知条件见下图 该图为JL/G1A-240/30导线35kV输电线路的双联耐复合绝缘子串组装图。根据GB/T 1170-2008国家标准《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JL/G1A-240/30的额定拉断力为75.19kN,由于线路导线上有接续管、耐张管、补修管,而使得导线的计算拉断力降低,故设计使用的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其实际额定拉断力95%;根据2009年5月编制的“河北省南部电力系统污秽区分布图”该线路处于Ⅳ级污秽区,其线路标称电压爬电比距为3.2~3.8cm/kV。试选择该线路的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机械强度及电气强度。 二、计算依据 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2.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 1170-2008; 3.《110kV~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三、计算 1.导线最大使用张力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第5.2.3“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大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40%”的要求,JL/G1A-240/30的导线最大使用张力为 75.19kN×95%×40%=28.572kN。 2.绝缘子及连接金具的机械强度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第5.36.1 ”。 “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应按下式验算:kFkF U 2.1合成绝缘子的额定破坏机械强度的选择: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一、线路路径的选择与杆塔的定位 1 路径选择应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新技术,必要时可采用地质遥感技术,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条件、运行和施工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比较,使路径走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并尽量减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应尽量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 路径选择应考虑对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 5 路径选择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 6 应根据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统一规划进出线,两回或多回路相邻线路通过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段时,应统一规划。规划中的两回或多回同行线路,在路径狭窄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 7 耐张段长度,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两分裂导线线路不宜大于10km;三分裂导线及以上线路不宜大于20km。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耐张段长度可适当延长。在耐张段长度超出上述规定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应适当缩短。 8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9与大跨越连接的输电线路,应结合大跨越的选点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二、导线与避雷线的选择 1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宜按照系统需要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也可按系统输送容量,结合不同导线的材料进行比选,通过年费用最小法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应满足电晕、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要求。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采用现行国标中钢芯铝绞线外径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可不必验算电晕。 3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允许最大输送电流与陆上线路相配合,并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 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80%时间,80%置信度,频率0.5MHz 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输电线路导线补强

输电线路导线补强作业指导书 1规范性引用文件 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Q/CSG10005—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2支持文件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3 安全及预控措施 3.1 工作前向调度部门办理停电许可手续并办理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3.2 工作负责人工作前与调度联系,在得到值班调度员许可工作的命令后方可开始工作。3.3 作业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向参加工作的所有人员宣读工作票并交待现场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点。 3.4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认真核对工作线路的名称和杆号,防止误登带电线路杆塔。 3.5 登杆塔前,作业人员应认真检查杆塔各受力点是否牢固,无问题后方可攀登。雨、雪天进行登杆,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3.6 作业人员登杆前应核对线路标记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工作地段两端挂好接地线后,方可工作。验电前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验电必须使用合格的相应电压等级的专用验电器进行,验电时需设专人监护并戴绝缘手套。 3.7 现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杆塔上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构件上,防止从杆顶脱出或被锋利物损伤,并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3.8 杆上人员传递工具及材料时,必须使用绳索传递,应防止工具及材料坠落伤人,杆下防止行人逗留。 3.9 主要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控制措施控制人序号主要危险 点 1 人身触电1、现场踏勘,如邻近带电体不能满足施工 全体工作人员 安全要求则办理停电手续;2、若同杆双回 架设线路另一回不需停电,则需要采取防止 导线风摆的措施,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带电侧 的横担,必要时增设塔上监护人。 2 高空坠物1、工具、材料使用传递绳索。2、杆上人 杆上工作人员 员将工具放在工具包内 3 高空坠落1、登杆塔前应检查杆塔各受力点是否牢固, 杆上人员 无问题后方可攀登;2、登杆塔前应检查登 杆工具和安全带,是否完好;3、攀登软梯、 铁塔时应保持三点着力;4、杆上工作时应 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带

常用电缆种类及选型计算方法

电缆种类及选型计算 电缆种类及选型计算 一、电缆的定义及分类 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我国的电线电缆产品按其用途分成下列五大类: 1.裸电线 2.绕组线 3.电力电缆 4.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 5.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的基本结构: 1.导体传导电流的物体,电线电缆的规格都以导体的截面表示 2.绝缘外层绝缘材料按其耐受电压程度 二、工作电流及计算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 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三相 I=P÷(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 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 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 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 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 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 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

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牟俊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武汉市,430072)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导线受环境、材质、输送容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导线? 关键词: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经济电流密度 0引言 在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导线的选型至关重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本是导线与杆塔结合的艺术,目前国家电网提出打造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对目前导线产品的多样性,每种产品优缺点不同,我们需要根据输送容量和线路环境因素,选择经济适用的导线。 1、导线的选型原则 送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长期在旷野、山区或湖海边缘运行,需要经常耐受风、冰等外荷载的作用,气温的剧烈变化以及化学气体等的侵袭,同时受国家资源和线路造价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设计中特别是大跨越地段,对电线的材质、结构等必须慎重选取。 选定电线的材质、结构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 ⑴导线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但考虑国家资源情况,一般不应采用铜线。

⑵导线和地线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振性能。 ⑶导线和地线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抗氧化能力。 ⑷选择电线材质和结构时,除满足传输容量外还应保证线路的造价经济和技术合理。 2、导线截面的选择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应根据事故情况下的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机械强度和电晕进行校验。必要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对110KV 及以下线路,电晕往往不成为选择导线截面的决定因素。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所用的输送容量,应考虑线路投入运行后5~10年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在计算中必须采用正常进行方式下经常重复出现的最大负荷。但在系统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应注意勿使导线截面选的过小。 导线截面的计算公式为 S =cos φ3J U P e (1~1) 式中 S ——导线截面,mm 2 P ——输送容量,kw U e ——线路额度电压,kv J ——经济电流密度,A/ mm 2 cos φ—功率因素

25.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1、导线的选型原则 送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长期在旷野、山区或湖海边缘运行,需要经常耐受风、冰等外荷载的作用,气温的剧烈变化以及化学气体等的侵袭,同时受国家资源和线路造价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设计中特别是大跨越地段,对电线的材质、结构等必须慎重选取。 选定电线的材质、结构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 ⑴导线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但考虑国家资源情况,一般不应采用铜线。 ⑵导线和地线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振性能。 ⑶导线和地线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抗氧化能力。 ⑷选择电线材质和结构时,除满足传输容量外还应保证线路的造价经济和技术合理。 2、导线截面的选择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应根据事故情况下的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机械强度和电晕进行校验。必要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对110KV及以下线路,电晕往往不成为选择导线截面的决定因素。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所用的输送容量,应考虑线路投入运行后5~10年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在计算中必须采用正常进行方式下经常重复出现的最大负荷。但在系统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应注意勿使导线截面选的过小。 导线截面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导线截面mm2

P ——输送容量kw U e ——线路额度电压kv J ——经济电流密度A/ mm 2 cos φ—功率因素 经济电流密度可以在《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选择经济电流密度中查取。 2)按电晕条件校验导线截面 随着我国运行电压不断升高,导线、绝缘子及金具发生电晕和放电概率增加, 220KV 及以上电压线路的导线截面,电晕条件往往起主要作用。 导线产生电晕会带来两个不良后果:①增加了送电线路的电能损失;②对无线电通信和载波通信产生干扰。 关于电晕损失,若直接计算出送电线路的电晕损失,其优点是数量概念很清楚,缺点是计算繁琐。目前已很少采用这种方法。现在趋向于用导线最大工作电场强度E m (单位为KV/cm )与全面电晕临界电场强度E 0之比值来衡量,E m / E 0的比值不宜大于80%~85%。 试验表明:当E m / E 0=0.8时,起始电晕放电;当0.9<E m /E 0<1时,有 较大的电晕放电;当E m /E 0>1时,则全面电晕放电。 关于电晕对载波通信的干扰,主要是对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来衡量(取三相导线的中间相)。 关于电晕对无线电的干扰,在无线电收、发设备离开送电线路一定距离后,干扰讯速衰减,如距边线60m 以外,干扰电平仅剩下5%,所以实际上可以认为没有问题。 关于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截面,武汉高压研究所推荐:导线表面电场强度与全面电晕电场强度的比值为0.8时,海拔不超过1000m ,一般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这些最小直径列于表2中。

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选型的比较与分析

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选型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针对110kV输电线路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在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建设导则》的基础上,对导线结构及型号进行了全面应用研究,通过对导线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进行详细的比较与分析可知,JLHA3-335导线的工作性能优于其它型号导线,因而为本线路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110kV线路;电气特性;机械特性;JLHA3-335 1.引言 合川思居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线路起于大石110kV变电站110kV 出线构架,止于110kV合高线开断π接点。线路由西北向东南走线,新建线路长约2×12.9km,导线截面为2×300mm2。全线均位于合川区境内,沿线高程:260~320m;沿线地形地貌:丘陵地形100%。沿线地质:土30%,松砂石30%,岩石40%,无不良地质情况。 架空输电线路由导地线、绝缘子串、杆塔、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导线承担传导电流的作用,是电能传输的介质。导线在架线线路工程一般占本体投资的30%左右,又导线的选型决定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绝缘子和金具强度的选型。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导线的选型。现在我国及国外大多数架空输电线路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钢芯铝绞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型节能导线,其具有更好的输电性能和机械特性。对于导线选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现目前正推广使用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和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三种节能导线。在导线的选型过程首先明确线路传输容量,其次因不同型号的导线输电性能不同,根据传输容量合理选择不同型号导线的截面,最后根据所选择的导线作出技术经济性能分析,确定导线型号。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导线的制造情况,在满足电气性能和机械特性要求的前提下,对不同型号的导线从表面电场强度、电晕、地面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等计算和校核,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JLHA3-335型铝包钢芯铝绞线作为本工程导线选型。 2.导线结构及型号选择 2.1 导线截面及分裂根数 根据系统资料,本工程每回线路应保证极限输送功率150MW,正常运行输送功率按75MW考虑,结合收资情况的要求,本工程导线推荐选用双分裂300mm2的规格组合,能够满足系统输送功率的要求,电流密度约0.55~1.35A/mm2。 2.2 导线分裂间距选取

输电线路的基本知识线路

输电线路的基本知识线路 一、送电线路的主要设备: 送电线路是用绝缘子以及相应金具将导线及架空地线悬空架设在杆塔上,连接发电厂和变电站,以实现输送电能为目的的电力设施。主要由导线、架空地线、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组成。 1.导线:其功能主要是输送电能。线路导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机械强度,耐振动疲劳和抵抗空气中化学杂质腐蚀的能力。线路导线目前常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为了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减少电晕、降低对无线电通信的干扰,常采用每相两根或四根导线组成的分裂导线型式。 2.架空地线:主要作用是防雷。由于架空地线对导线的屏蔽,及导线、架空地线间的藕合作用,从而可以减少雷电直接击于导线的机会。当雷击杆塔时,雷电流可以通过架空地线分流一部分,从而降低塔顶电位,提高耐雷水平。架空地线常采用镀锌钢绞线。目前常采用钢芯铝绞线,铝包钢绞线等良导体,可以降低不对称短路时的工频过电压,减少潜供电流。兼有通信功能的采用光缆复合架空地线。 3.绝缘子:是将导线绝缘地固定和悬吊在杆塔上的物件。送电线路常用绝缘子有:盘形瓷质绝缘子、盘形玻璃绝缘子、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1)盘形瓷质绝缘子:国产瓷质绝缘子,存在劣化率很高,需检测零值,维护工作量大。遇到雷击及污闪容易发生掉串事故,目前已逐步被淘汰。 (2)盘形玻璃绝缘子:具有零值自爆,但自爆率很低(一般为万分之几)。维护不需检测,钢化玻璃件万一发生自爆后其残留机械强度仍达破坏拉力的80%以上,仍能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遇到雷击及污闪不会发生掉串事故。在Ⅰ、Ⅱ级污区已普遍使用。 (3)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具有防污闪性能好、重量轻、机械强度高、少维护等优点,在Ⅲ级及以上污区已普遍使用。 4.金具 送电线路金具,按其主要性能和用途可分为:线夹类、连接金具类、接续金具类、防护金具类、拉线金具类。 (1)线夹类: 悬式线夹:用于将导线固定在直线杆塔的悬垂绝缘子串上,或将架空地线悬挂在直线杆塔的架空地线支架上。 耐张线夹:是用来将导线或架空地线固定在耐张绝缘子串上,起锚固作用。耐张线夹有三大类,即:螺栓式耐张线夹;压缩型耐张线夹;楔型线夹。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DOC)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一侧有相变化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逆流时: 并流时:

导线选型

国产25mm2及以下的布电线共有八种规格。 即1、1.5、2.5、4、6、10、16、25(mm2) 导线截面与直经的关系 截面S=1 1.5 2.5 4 6 10 16 25(mm2) 直径D=1.13 1.37 1.76 2.24 2.73×1.337×1.70 7×2.12 导线截面与直经的计算:S=R2π(半径的平方×3.14) 负荷电流的估算: 三相电动机1KW≈2A 单相220用电1KW≈4.5A 单相380用电1KW≈2.5A 根据负荷电流、敷设方式、敷设环境选用导线 选用导线口诀: 10下5;百上2; 25、35,4、3界; 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半。 既10mm2以下导线每1mm2按5A计算;100mm2以上导线每1mm2按2A计算;25mm2导线每1mm2按4A计算;35mm2导线每1mm2按3A计算;70~95mm2导线每1mm2按2.5A计算; 穿管、温度八、九折;穿管暗敷设时导线载流量打八折;环境温度大于35℃时导线载流量打九折;

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半;因为口诀是铝线计算的在使用绝缘铜线时,按加大一档截面的绝缘铝线计算;使用裸导线时,按相同截面绝缘导线载流量乘1.5。 选型实例 例1:负荷电流33A,要求铜线暗敷设,环境温度按35℃。试算:设,采用6mm2的橡皮铜线(如:BX-6),据口诀,可按10mm2绝缘铝线计算其载流量,为10×5=50A;暗敷设,50×0.8=40A;环境温度按35℃时,40×0.9=36>33A。故可以使用。 例2:负荷电流66A。要求铝线暗敷设,环境温度按35℃试算:设,采用:16mm2的塑铝线(如BLV-16)。据口诀,16×4=64A。暗敷设,64×0.8=51.2A<66A。改选25mm2的塑铝线(如BLV-25)。据口诀,25×4=100A。暗敷设,100×0.8=80A。环境温度按35℃时,80×0.9=72A>66A。可以使用。 几种固定要求的导线截面: 1.穿管用绝缘导线,铜线最小截面为1mm2;铝线最小截面为 2.5mm2。 2.各种电气设备的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除外),虽然电流很小,但为了保证二次线的机械强度,常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铜线。 注意!按口诀选线仅适用于给设备做接线时使用。因为口诀所示的电流密度,仅保证导线自身的安全,至于导线末端有多大的电压降、有多大的线路损耗不在考虑之内。 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用的导线,常使用截面为2.5mm2的绝缘铜线。

输电线路导线补强(铝线和预绞丝绑扎)

输电线路导线补强(铝线和预绞丝绑扎)作业指导书 1规范性引用文件 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Q/CSG10005—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2支持文件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3 安全及预控措施 3.1 工作前向调度部门办理停电许可手续并办理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3.2 工作负责人工作前与调度联系,在得到值班调度员许可工作的命令后方可开始工作。3.3 作业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向参加工作的所有人员宣读工作票并交待现场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点。 3.4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认真核对工作线路的名称和杆号,防止误登带电线路杆塔。 3.5 登杆塔前,作业人员应认真检查杆塔各受力点是否牢固,无问题后方可攀登。雨、雪天进行登杆,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3.6 作业人员登杆前应核对线路标记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工作地段两端挂好接地线后,方可工作。验电前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验电必须使用合格的相应电压等级的专用验电器进行,验电时需设专人监护并戴绝缘手套。 3.7 现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杆塔上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构件上,防止从杆顶脱出或被锋利物损伤,并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3.8 杆上人员传递工具及材料时,必须使用绳索传递,应防止工具及材料坠落伤人,杆下防止行人逗留。 3.9 主要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序号主要危险 控制措施控制人 点 1 人身触电1、现场踏勘,如邻近带电体不能满足施工 全体工作人员 安全要求则办理停电手续;2、若同杆双回 架设线路另一回不需停电,则需要采取防止 导线风摆的措施,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带电侧 的横担,必要时增设塔上监护人。 2 高空坠物1、工具、材料使用传递绳索。2、杆上人 杆上工作人员 员将工具放在工具包内 3 高空坠落1、登杆塔前应检查杆塔各受力点是否牢固, 杆上人员 无问题后方可攀登;2、登杆塔前应检查登 杆工具和安全带,是否完好;3、攀登软梯、 铁塔时应保持三点着力;4、杆上工作时应 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带 4 他人伤害1、设立安全标志、围栏或派专人看守2、 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现场及施工线路通道严禁非工作人员 进入或逗留

导线截面选择

从配电变压器到用电负荷的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种形式。无论室内或室外的配电导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是一样的。 10.3.1选择导线截面的原则: 1.电力电缆缆芯截面选择的基本要求: (1)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按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 (2)最大短路电流作用时间产生的热效应,应满足热稳定条件。 (3)连接回路在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4)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或35kV以上高压电缆,当符合上述条件时,宜选择经济截面,可按“年费 用支出最小”原则。 (5)铝芯电缆截面,不宜小于4mm2。 (6)水下电缆敷设当需缆芯承受拉力且较合理时,可按抗拉要求选用截面。 导线截面的选择应同时满足机械强度、工作电流和允许电压降的要求。其中导线承受最低的机械强度的要求是指诸如导线的自重、风、雪、冰封等而不致于断线;导线应能满足负载长时间通过正常工作最大电流的需要;及导线上的电压降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电压降。一般公用电网电压降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5%。 电力电缆为何发生电压降,什么场合考虑电压降? 电力电缆电压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可忽视,在购买时一定要考虑压降问题,否则有可能发生不能正常启动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我想大家都不想看到,既然都不想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购买时考虑降压是必要的。 1.电力线路为何会产生“电压降”? 英语中,“Voltage drop”就是电压降,“drop”是“往下拉”的意思。 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5%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例如380V的线路,如果电压降为19V,也即电路电压不低于361V,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当然我们是希望这种压力降越小越好。因为压力间本身是一种电力损耗,虽然是不可避免,但我们总希望压力降是处于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2.在哪些场合需要考虑电压降? 一般来说,线路长度不很长的场合,由于电压降非常有限,往往可以忽略“压降”的问题,例如线路只有几十米。但是,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有些用户在电力线路配置问题上往往只是很在意如何选用电缆(型号,规格),而往往忽略、忽视了电缆压降的问题。一旦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时方才发现:或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而到这种情况出现时就会显得非常被动。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事先考虑电压降的问题呢? 首先,较长电力线路需要考虑压降的问题。所谓“长线路”一般是指电缆线路大于500米。其次,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压降。例如,有些电力设备对电压有要求,当压降超过了设备许可范围,设备就无法启动。还有就是电缆用于驱动重要的机械设备,当电压低于某一数值时,设备虽仍可运转,但因是处于“低电压”状态,时间长了会损坏设备。如果设备价格昂贵,或者设备损坏后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时,就必须事先关注压降的问题。 电力电缆芯截面选择不当时,造成影响可靠运行、缩短使用寿命、危害安全、带来经济损失等弊病,不容忽视。电缆缆芯持续工作温度,关系着电缆绝缘的耐热寿命,一般按30~40年使用寿命,并依据不同绝缘材料特性确定工作温度允许值。当工作温度比允许值大时,相应的使用寿命缩短,如交联聚乙烯工作温度较允许值增加约8℃,对应载流量增加7%,则使用寿命降低一半。电缆缆芯持续工作温度,

1.输电线路基础知识

模块1 输电线路基础知识 【模块描述】本模块主要介绍输电线路的基础知识。通过概念描述和图例讲解,使学员能够认知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及附属设施等元件。 【正文】 一、输电线路的构成 输电的通路由电力线路、变配电设备构成。 输电线路从结构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类。 构成架空输配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导线、避雷线(简称避雷线)、金具、绝缘子、杆塔、拉线和基础、接地装置等,如图。 134 6 7258 9 -横担;2-横梁;3-避雷线;4-绝缘子;5-砼杆; 6-拉线;7-拉线盘;8-接地引下线;9-接地装置; 10-底盘;11-导线;12-防振锤; 9 8 11 12

二、各部件作用及分类 (一)、导线 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用的金属线,由于导线常年在大气中运行,经常承受拉力,并受风、冰、雨、雪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空气中所含化学杂质的侵蚀。因此,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目前在输电线路设计中,架空导线和避雷线通常用铝、铝合金、铜和钢材料做成,它们具有导电率高,耐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耐振、耐腐蚀性能强,重量轻等特点。 现在的输电线路多采用中心为机械强度高的钢线,周围是电导率较高的硬铝绞线的钢芯铝绞线,如图0-2所示。钢芯铝绞线比铜线电导率略小,但是具有机械强度高、重量轻、价格便宜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压输电线。钢芯铝绞线由于其抗拉强度大,弧垂小,所以可以使档距放大。 钢芯铝绞线按其铝、钢截面比的不同,分为正常型(LGJ )、加强型(LGJJ )、轻型(LGJQ )三种。在高压输电线路中,采用正常型较多。在超高压线路中采用轻型较多。在机械强度高的地区,如大跨越、重冰区等,采用加强型的较多。 铝合金线比纯铝线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大致与钢芯铝绞线强度相当, 但重量 6 758 9 7 8 -避雷线;2-双分裂导线;3-塔头;4-绝缘子; 5-塔身;6-塔腿;7-接地引下线;8-接地装置; 9-基础;10-间隔棒;

伺服电机选型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选型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选择的时候,首先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功率的选择。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如果电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损坏,甚至电机被烧毁。 2。如果电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 也就是说,电机功率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正确选择电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 P=F*V/100 (其中P是计算功率,单位是KW,F是所需拉力,单位是N,V是工作机线速度m/s) 此外.最常用的是采用类比法来选择电机的功率。所谓类比法,就是与类似生产机械所用电机的功率进行对比。

具体做法是:了解本单位或附近其他单位的类似生产机械使用多大功率的电机,然后选用相近功率的电机进行试车。试车的目的是验证所选电机与生产机械是否匹配。 验证的方法是:使电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机的工作电流,将测得的电流与该电机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 如果电功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与铭脾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上下相差不大,则表明所选电机的功率合适。如果电机的实际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低70%左右.则表明电机的功率选得过大,应调换功率较小的电机。 如果测得的电机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大40%以上.则表明电机的功率选得过小,应调换功率较大的电机。 实际上应该是考虑扭矩(转矩),电机功率和转矩计算公式。即T = 9550P/n 式中: P —功率,kW;n —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T —转矩,Nm。

导线型号中字母的含义

《导线型号中字母的含义》 TJ硬铜线。TY圆铜线。LJ铝绞线。LGJ钢心铝绞线。LGJQ轻型钢心铝绞线。LGJJ加强型钢心铝绞线。PVC架空绝缘铜导线。PLVC架空绝缘铝导线。JV架空聚氯乙烯绝缘铜导线。JLV架空聚氯乙烯绝缘铝导线。BX棉纱编织橡皮绝缘铜导线。BLX棉纱编织绝缘铝导线。BXF氯丁橡皮绝缘铜导线。BLXF氯丁橡皮绝缘铝导线。BV聚氯乙烯绝缘铜导线。BLV 聚氯乙烯绝缘铝导线。BXR棉纱编织橡皮绝缘软铜导线。BVR棉纱编织聚氯乙烯绝缘软铜导线。BXS棉纱编织橡皮绝缘双绞软铜导线。 导线BX、BV、BLV、BVV型号中字母的含义(1)第一个字母“B”表示布线。 (2) 第二个字母“X”表示橡皮绝缘,“V”表示聚氯乙烯型料绝缘线。 (3) 第三个字母“V”表示塑料护套。 (4) 型号中不带“L”为铜线,带“L”为铝线. 字母代号及其意义 类别、用途导体绝缘内护层特征铠装置外护层 N-农用电缆L-铝线芯V-聚氯乙烯H-橡套CY-充汕0-无0-无 V-聚氯乙烯塑料绝缘电缆X-橡皮F-氯丁橡皮护套D-不滴流1- 1-纤维层 X-橡皮绝缘电缆Y-聚乙烯L-铝套F-分相护套2-双钢带2-聚氯乙烯套 YJ-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Q-铅套P-贫油干绝缘3-细圆钢丝3-聚乙烯套 ZQ-纸绝缘电缆V-聚氯乙烯P-屏蔽4-粗圆钢丝 Y-聚乙烯套Z-直流

2. 型号、名称和使用范围: 型号名称使用范围 铜芯铝芯 VV VLV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在室内、管道内、隧道内 VV VLV 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在室内、管道内、隧道内 VV22 VLV22 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缆敷设在地下,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VV23 VLV23 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缆 相关搜索:聚氯乙烯.导线.护套

按经济输送容量选择输电线路导线截面

摘要:导线是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元件之一,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导线截面大小直接影响有色金属的消耗量。如何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积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导线截面积,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中国解放初期没有自己的标准,是按前苏联的标准选择经济电流密度。中国在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及认识的提高,两次颁发了经济电流密度。使电力设计工作者有标准可依,使之更接近客观实际情况。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经济电流密度;导线截面选择 导线是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元件之一,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导线截面选择过大,不仅增加有色金属的消耗量,而且还显著地增加线路的建设投资。导线截面选择过小,则运行时在线路中的电压和电能损耗加大,使电能传输受限和运行经济性变差。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根据电晕,机械强度和事故情况下的发热条件进行校验。必要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超高压线路,电晕往往是选择导线截面的决定因素,应进行选择导线截面的技术经济专题论证。 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时,一般考虑线路投入运行后5~10年的输送容量,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在进行系统设计、系统专题论证(如电站接入系统,向大用户供电,联网专题等)时,一般是先按输送容量,根据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然后可按照具体条件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最后确定导线截面。 故在一定的输送容量条件下,经济电流密度是选择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的基本依据。本文主要是论述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问题,并根据中国1987年修订后颁布的经济电流密度,编制了在不同电压等级(6 kv、10 kv、35 kv、110 kv、220 kv),不同利用小时数(2 000 h ~7 500 h),不同输送容量情况下查选导线截面的简易表。以供在电力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专题论证中初选导线截面时使用。 1中国在不同时期所采用和颁布的导线经济电流密度

10kV导线选型以及压降计算

1、导线选型: 导线的选择原理是采用经济电流密度法计算得到的。 计算步骤为: (1)、通过Φ= cos 3u e P I 计算得出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流I(安) (2)、通过T=年最大负荷年最大电量 计算得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3)、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后查取经济电流密度J (4)、通过J I S =计算得出最大载流截面积S (mm 2)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载流截面积S (mm 2)及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安),与典设中相应型号导线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确定最终选用的导线型号。(具体分析说明见分项内容) P 表示有功功率(即负荷预测目标年的负荷) Ue 表示 额定电压 Φcos 表示功率因素(0.85及以上)

2、线路末端压降计算 钢芯铝材质虽然是较为理想的导电材质,但是随着供电半径的增加,以及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型号不同,影响了后期在线路上产生的损耗的大小,即产生的压降的大小。因此需要对线路的压降进行计算校验,以便后期可以有效的节能降损。 计算步骤为: 2.1. (1)收集导线长度L ,所选的导线截面积S (2)预测导线后期的最大有功功率P (3)通过100 1U SC PL U ?=?计算得出电压降 (4)通过U2=U1-ΔU 计算得出线路末端电压 (5)通过%100sin co s co s %2?+=?)X (R U P U e φφφ 计算得出压降百分比(一般规定10千伏线路压降百分比允许范围是±7%P-有功功率(千瓦) L-线路长度(km ) S-所选导线截面积(mm 2)

C-当为三相四线时,铜导线为83,铝导线为50;当为单相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2.2 (1)收集导线长度L ,所选的导线截面积S (2)预测导线后期的最大有功功率P (3)通过%100sin cos cos %2?+= ?)X (R U PL U e φφφ计算得出压降百分比 (4)通过U2=U1-ΔU 计算得出线路末端电压 一般规定10千伏线路压降百分比允许范围是±7%) R X 参考附表

伺服电机的选型计算方法

伺服电机的选型计算方法
2012-4-17 10:51:00 来源:kingservo
1、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性能比较
步进电机作为一种开环控制的系统, 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目前国 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 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 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 运动控 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 虽然两者在控制方 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就二 者的使用性能作一比较。 一、控制精度不同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 1.8°、0.9°,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 为 0.72 °、0.36°。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通过细分后步距角更小。如山洋公司 (SANYO DENKI)生产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步距角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为 1.8°、 0.9°、0.72°、0.36°、0.18°、0.09°、0.072°、0.036°,兼容了两相和五相混合 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以京伺服(KINGSERVO) 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为例,对于带标准 2500 线编码器的电机而言,由于驱动器内部采 用了四倍频技术,其脉冲当量为 360°/10000=0.036°。对于带 17 位编码器的电机而言, 驱动器每接收 131072 个脉冲电机转一圈,即其脉冲当量为 360°/131072=0.0027466°, 是步距角为 1.8°的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的 1/655。 二、低频特性不同 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 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 一 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 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 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 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 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 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 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 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 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三、矩频特性不同 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 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 所以其最高工 作转速一般在 300~600RPM。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 2000RPM 或 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四、过载能力不同 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以京伺服 (KINGSERVO)交流伺服系统为例, 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 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 矩的三倍, 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步进电机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 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 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 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 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五、运行性能不同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 摘要:导线选型是输电线路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导线选型的结果 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研究 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 路导线选型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 引言 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是电力系统合理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线型号的合理选择。能够使输电 线路建设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的目的。 1新型导线介绍 一直以来,我国输电线路导线仍以技术成熟、价格相对较低的钢芯铝绞线为主,国内近年来陆续建成的特高压交直流线路普遍釆用大截面钢芯铝绞线。相对 于传统的钢芯铝绞线,新型导线在特高压方面应用比较少。目前新型导线主要有 中强度全铝合金导线、高强度全铝合金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耐热铝合金绞线 系列、钢芯软铝绞线系列、高导电率硬铝型线、钢芯铝合金绞线、碳纤维合成芯 铝绞线、间隙型钢芯铝合金绞线、锡包殷钢芯铝合金绞线。 2新型导线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型导线与普通导线相比,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往往缺乏运行 的经验,某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尚未暴露出来。例如:全退火软铝绞线的架设技术 问题,由于全退火铝十分柔软,所以在施工架设线路时容易划伤导线,出现潜在 的缺陷几率增加;殷钢导线虽然具有比较好的热膨胀性能,但是殷钢中镍的含量 很高,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大量的用于输电线路比较浪费国家金属资源;碳纤维 复合芯是一种热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其长期物理化学性能取决于树脂基体材料 的性能,因此其长期性能有待工程实践验证。所以,对于新型导线要持谨慎态度,不宜大面积推广,应当先以试点的方式积累运行经验。并注意数据的积累和运行 中的监视,总结经验。 3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方法 3.1导线总截面积和导线型号 经济电流密度的选择对导线选型意义重大,我国现行经济电流密度为1956年电力工业部参考苏联经验颁布的经济电流密度标准,已经不适应如今的电力工业 建设。按照标准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3000-5000小时,经济电流密度为 1.15A/mm2。本文釆用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方法估测模拟建设线路的经济电流密 度为0.8-1.0A/mm2。本文的模拟线路额定电流4687.5,按照老的设计标准铝截面 为4076mm2,按新方法设计铝的总截面积在左右4688-5860mm2,导线选型时铝 截面增大612-1784mm2。 3.2导线分裂根数和分裂间距 本文分析模拟建设线路的极导线釆用6分裂,间距为450mm,子导线截面在861-97.16mm2之间的方案以满足电磁环境指标。釆用6分裂以上方案会导致极 导线机构过于复杂,风荷载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运行维护困难,6分裂以下方 案造成子导线截面超1000mm2,截面过大,生产难度提高,价格上涨,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分裂间距在电气特性与抑制导线次档距震荡取平衡值,并兼顾国内 设备制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