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思维导图(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单元复习课件(共55张PPT)

23
精要回放(三)
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作__ __某__化__某_________, 有时还需读出_化__学__式__中_各_ _元__素_的__原__子__个__数__, 含有酸根的读作 ____某_酸__某_____,含有氢氧根的读作______氢__氧__化__某_______ 化 学 式 计算[以Ca(OH)2为例]:相对分子质量为___7_4____;钙、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5_∶__4__;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5_4_._1_%_______
⑥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⑨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6
精要回放(三)
[注意]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预先 __装__少_量__水___或__铺_一__层_细__沙____,这样做是为了 _防__止_反__应_生__成_的__高__温_熔__融_物__溅__落_瓶__底_,__使__集_气__瓶_炸__裂_______。 可见, 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比_较__活_泼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能和多种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学 式
②____二__氧__化_碳__由__碳__元__素__和__氧_元__素__组__成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1_个__二__氧__化_碳__分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1_个_二__氧__化__碳__分__子_由__1_个__碳__原__子__和_2_个__氧__原__子__构__成_____
16
精要回放(三)
五、燃烧 1.燃烧条件 燃烧需要具备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_温__度_达__到__可_燃__物_的__着__火_点___和___可__燃_物__接_触__氧_气__(_或_空__气__)______。
1.1身边的化学 同步课件(共49张PPT)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四)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用语
H和O 元素符号
H2O 化学式
通电
2H2O
2H2↑+O2↑
化学方程式
研究角度
宏观研究: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微观研究: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原子
研究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
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古代代化化学学
➢ 火的利用
火的利用是古代化学的开端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 陶器
➢ 青铜器(后母戊鼎) ➢ 酿酒
③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④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⑤使资源利用更加无序
⑥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帮人类打通了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道
④⑤
B.①②④⑤⑥
A.①②③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检测题2】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 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炼金术的作坊 B.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C.拉瓦锡编制了元 素周期表,使化学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疟 疾患者的死亡率
(二)化学研究的对象
已存在的物质 氧气、金刚石、
水、石墨等
物质
不存在的物质
塑料、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药等
(三)化学研究的内容 组成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结构 由水分子构成
水(H2O)
性质 转化 应用
无色无味的液体;通电后 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通电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酸和碱反应转化为水。
生活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01 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02 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01 什么是化学
02 哪些物质是用化学材料制成?哪些 活动与化学有关?
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最新)

催化剂
化合反应
不一定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性质
分子 概念 组成
小、动、有间隔
构成
构成 原子
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
H2 O2、N2、Cl2 H2O、CO2 、HCl等
分类
定义
性质 小、动、有间隔
核外电子排布
分布
元素
物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周期表
构成
结构
由原子构成 的物质
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
离子
Fe Cu Mg 、 He Ne、 C S P等
玻璃 造 纸 纺织 洗涤剂
俗名 纯碱,苏打 用途
俗名 食盐
用途
调味品,选种, 工业原料,生 理盐水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俗名 (盐可溶,前换后) 小苏打 盐的化性 盐+酸=新盐+新酸 常见的盐 有 ↓ ,↑ 或 NaHCO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治疗胃 水生成 反应物 酸过多 用途 盐 可溶 盐1+盐2=盐3+盐4 发酵粉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 CaCO3 点,发生条件 大理石,石灰 石的主要成分 化肥 看外观 闻 鉴别 加碱,有刺激性气 用途 味气体放出为铵态氮 种类 建筑材料 氮肥 肥(铵盐的通性) 补钙剂 复合肥 茎,叶生长, 注:铵态氮肥不能与 磷肥 叶色浓绿 钾肥 两种或两种 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金属的 存在形式
金银等——单质 大多数——化合物
铁的冶炼
反应原理
设备和产品 高炉——生铁 含杂质物质的
CO还原Fe2O3的 现象及注意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气处理
必须将纯物质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带入方程式计算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质量关系
化合反应
不一定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性质
分子 概念 组成
小、动、有间隔
构成
构成 原子
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
H2 O2、N2、Cl2 H2O、CO2 、HCl等
分类
定义
性质 小、动、有间隔
核外电子排布
分布
元素
物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周期表
构成
结构
由原子构成 的物质
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
离子
Fe Cu Mg 、 He Ne、 C S P等
玻璃 造 纸 纺织 洗涤剂
俗名 纯碱,苏打 用途
俗名 食盐
用途
调味品,选种, 工业原料,生 理盐水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俗名 (盐可溶,前换后) 小苏打 盐的化性 盐+酸=新盐+新酸 常见的盐 有 ↓ ,↑ 或 NaHCO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治疗胃 水生成 反应物 酸过多 用途 盐 可溶 盐1+盐2=盐3+盐4 发酵粉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 CaCO3 点,发生条件 大理石,石灰 石的主要成分 化肥 看外观 闻 鉴别 加碱,有刺激性气 用途 味气体放出为铵态氮 种类 建筑材料 氮肥 肥(铵盐的通性) 补钙剂 复合肥 茎,叶生长, 注:铵态氮肥不能与 磷肥 叶色浓绿 钾肥 两种或两种 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金属的 存在形式
金银等——单质 大多数——化合物
铁的冶炼
反应原理
设备和产品 高炉——生铁 含杂质物质的
CO还原Fe2O3的 现象及注意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气处理
必须将纯物质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带入方程式计算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质量关系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完整课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3 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页 0174页 0176页 0208页 0345页 0518页 0556页 0608页 0669页 0735页 0782页 0814页 0833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3 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页 0174页 0176页 0208页 0345页 0518页 0556页 0608页 0669页 0735页 0782页 0814页 0833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课件【完整版】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课件【完整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 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20页 0101页 0139页页 0562页 0618页 0662页 0712页 0766页 0785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4.4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62张PPT)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ppt

为整数。
感悟新知
知3-讲
如:C3H7OH+O2——CO2+H2O, 将C3H7OH 前面的化学 计量数设为1,它的1 个分子中含3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 那么在CO2 前配上“3”,H2O 前配上“4”,使C、H 原子 个数相等,得到C3H7OH+O2——3CO2+4H2O,最后配平 氧原子,右边氧原子个数为:6+4=10,左边也应为10 个 氧原子,可由“1+9”组合得到,
读化学方程式时,中间的“+”读作“和”或“与”,
不能读成“加”,“====”读作“生成”,不能读作
“等于”。
感悟新知
考向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知1-练
例1 下列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点燃
A. S+O2====SO2
点燃
B. 2CO+O2 ====2CO2
四查 条件是否漏写、错写;生成物的状态即“↑”或
“↓”是否漏标、错标
感悟新知
易错提示
知2-讲
配平时,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比。
书写反应条件时,加热用“△”表示。能用化学式的
不能用文字表示,注意“点燃≠燃烧”。
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的气体化学式右边不标
“↑”,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才能在生成的气体化
点燃
C. 2Al+O2 =====2AlO
点燃
D. 4P+5O2 =====2P2O5
感悟新知
知2-练
导引:A 没有标注反应条件,B 没有配平,C 氧化铝 的化学式应为Al2O3。
教你一招:化学方程式可反映物质的变化和“量不变” 两个方面,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如实写出反应物、生 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同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使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相等。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1.1《身边的化学》 (共15张PPT)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身边的化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 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知道怎样学习化学。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
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情境导入
这些图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这些与 我们的化学有什么关系呢?化学与家居、出行、环境、健康以及社会发展都有关 联。为了更好地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就让我们大家都来学习化学吧!
1、利用化学生产高效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2、利用化学生产新材料,以满足交通的需求。 3、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满足现代医疗的需要。 4、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离不开化学的发展。 5、航天事业更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和合成材料和高效能源。 6、当今社会发展遇到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
加醋
空白
加厨房 清洁剂
二、化学与出行
三、化学与环境、健康
1、减少和处理“三废”(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需要用到先进的化 学技术和化工产品。 2、体育场馆要用各种材料来建造。 3、西药基本上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中药也需要用化学方法加工提炼。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在现代社会里,化 学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方面,起 着不可 缺少的关键作用。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识拓展
食品添加剂的两面性:
身边的化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 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知道怎样学习化学。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
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情境导入
这些图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这些与 我们的化学有什么关系呢?化学与家居、出行、环境、健康以及社会发展都有关 联。为了更好地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就让我们大家都来学习化学吧!
1、利用化学生产高效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2、利用化学生产新材料,以满足交通的需求。 3、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满足现代医疗的需要。 4、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离不开化学的发展。 5、航天事业更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和合成材料和高效能源。 6、当今社会发展遇到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
加醋
空白
加厨房 清洁剂
二、化学与出行
三、化学与环境、健康
1、减少和处理“三废”(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需要用到先进的化 学技术和化工产品。 2、体育场馆要用各种材料来建造。 3、西药基本上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中药也需要用化学方法加工提炼。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在现代社会里,化 学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方面,起 着不可 缺少的关键作用。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识拓展
食品添加剂的两面性: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化学实验
反应前
反应时
反应后
结论
碳酸氢钠(白色固体) 固体迅速溶解, 白色固体消失
稀盐酸(无色液体) 产生大量气泡 无色气体生成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 水溶液(无色液体)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 溶镁液条((银均白为色无、色有溶液)
溶液变红 耀眼的白光;
得到红色溶 液
白色粉末
金属光泽的固体) 放出大量热
滴管(少量液体)
6、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 量筒(量液体体积)
7、夹持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坩埚钳
8、其他仪器: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石棉网、
水槽、试管刷、导管
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 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 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 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化学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广口瓶中)
(1) 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
用镊子取后放在仪器瓶口 一横二放三慢立
(2)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后转移到纸槽中
其他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1、反应容器
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烧杯、烧瓶、锥形瓶
广口瓶(固体)
→需垫石棉网
2、存放容器: 细口瓶(液体)
集气瓶(收集气体)
3、加热仪器: 酒精灯
4、分离仪器(过滤):漏斗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5、取用仪器:
镊子(块状或大颗粒固体) 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耐高温能直接用火加热,用完冷却后应立即清洗 2.热的蒸发皿应避免骤冷,防止炸裂 3.蒸发皿中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2/3,注意及时搅拌
1.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均匀受热 2.溶解固体时,应轻轻搅拌
可直接加热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
1.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1.不能用于加热 2.做物质在气体内燃烧实验时,如有高温物质生成,应预先 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入少量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察水中导管口 有无气泡冒出
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
打开瓶盖倒放,标签朝向手心
倾倒法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
液体药 品的取用
倒完液体,立即盖好瓶盖并放回原处 一倒 从细口瓶倒入量筒,液体接近所要取的体积
量取液体 二滴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滴管滴加液体
取用
三平视 读数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高大低小 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
四、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内容总图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 第二节:水的组成 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化学方程式
五、第五章燃料·············································································内容总图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不能加热
1.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2.量程选取要适当,读数时水平读凹液面刻度,仰读偏小, 俯读偏大
左物右码,镊子夹取,避免腐蚀
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
1.滴液时,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 以免玷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2.胶头滴管使用过后应立即清洗,再去吸其他药物(与滴瓶 配套试管不能滴加其他液体,用后放回) 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乳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 液体倒流,腐蚀乳胶头
七、实验完毕,按要求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分类
名称
图形
试管
用于加热的仪器
蒸发皿
加热仪器
烧杯 燃烧匙 锥形瓶 酒精灯
盛放物质的仪器
集气瓶 滴瓶
量筒
量取仪器
天平 药匙
胶头滴管
主要用途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用于少量液体蒸发、结晶 ,可直接加热 用作配置溶剂和较大量试 剂的反应容器 少量固体燃烧反应容器 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用于加热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 应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洁净的燃料——氢气 第二节: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第四节: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第一章大家 都来学化学
化学实验室之旅
化学实验室规则
连接仪器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 铁架台自上而下
药品取用
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固体药品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
编排目录
一、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内容总图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化学实验室之旅(一) 第二节:化学实验室之旅(二) 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内容总图
酒精灯 的使用
物质 的加热
滴管使用
不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酒精洒出并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洗涤玻 璃仪器
洗涤方法 干净的标准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试管夹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药品
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里
打开瓶盖要倒放
用过的试剂瓶要立即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用过药匙和镊子要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块状固体的取用
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缓立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
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
连接 仪器 装置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在容器口寒橡胶塞
先将导管一 端放入水中
检查装置气密性
再用手紧握试管
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1/4至1/3处(或中上部)
冲洗法 刷洗法 药剂洗涤法
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试管外壁应该干燥,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给试管里 物质加热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试管里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给液体加热 试管倾斜45°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给固体加热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酒精灯的使用 给试管里物质加热
洗涤玻璃仪器
洗涤方法 干净的标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判断依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判断方法 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镁条燃烧实验
符号表达式
Mg+O2 点燃 MgO
文字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1.2化学实验室之旅(二)
一、按指定座位就座,保持室内安静。
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化学实验室规则
三、实验前认真检查用品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五、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四、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则,防止意外发生。 六、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室整洁。
金属铜化学性质探究
符号表达式
Cu+O2 △ CuO
化学性质探究步骤
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
固体
三不原则 不摸 不闻 不尝
按规定用量取用
实验室化学 节约原则 药品取用规则
无要求时, 取最少量
液体取1-2毫升 固体盖满试管底
既不能放回原瓶
剩余药品处理
也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药品 取用
用于量取液体体积
用于测量物体质量 用于盛取固体药品
用于吸取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注意事项
1.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 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4.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管口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物质的构成(一) 第三节:物质的构成(二)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三)
三、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内容总图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制取氧气 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达式
1.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均匀受热 2.溶解固体时,应轻轻搅拌
可直接加热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
1.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1.不能用于加热 2.做物质在气体内燃烧实验时,如有高温物质生成,应预先 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入少量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察水中导管口 有无气泡冒出
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
打开瓶盖倒放,标签朝向手心
倾倒法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
液体药 品的取用
倒完液体,立即盖好瓶盖并放回原处 一倒 从细口瓶倒入量筒,液体接近所要取的体积
量取液体 二滴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滴管滴加液体
取用
三平视 读数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高大低小 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
四、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内容总图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 第二节:水的组成 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化学方程式
五、第五章燃料·············································································内容总图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不能加热
1.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2.量程选取要适当,读数时水平读凹液面刻度,仰读偏小, 俯读偏大
左物右码,镊子夹取,避免腐蚀
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
1.滴液时,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 以免玷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2.胶头滴管使用过后应立即清洗,再去吸其他药物(与滴瓶 配套试管不能滴加其他液体,用后放回) 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乳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 液体倒流,腐蚀乳胶头
七、实验完毕,按要求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分类
名称
图形
试管
用于加热的仪器
蒸发皿
加热仪器
烧杯 燃烧匙 锥形瓶 酒精灯
盛放物质的仪器
集气瓶 滴瓶
量筒
量取仪器
天平 药匙
胶头滴管
主要用途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用于少量液体蒸发、结晶 ,可直接加热 用作配置溶剂和较大量试 剂的反应容器 少量固体燃烧反应容器 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用于加热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 应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洁净的燃料——氢气 第二节: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第四节: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第一章大家 都来学化学
化学实验室之旅
化学实验室规则
连接仪器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 铁架台自上而下
药品取用
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固体药品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
编排目录
一、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内容总图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化学实验室之旅(一) 第二节:化学实验室之旅(二) 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内容总图
酒精灯 的使用
物质 的加热
滴管使用
不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酒精洒出并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洗涤玻 璃仪器
洗涤方法 干净的标准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试管夹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药品
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里
打开瓶盖要倒放
用过的试剂瓶要立即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用过药匙和镊子要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块状固体的取用
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缓立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
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
连接 仪器 装置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在容器口寒橡胶塞
先将导管一 端放入水中
检查装置气密性
再用手紧握试管
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1/4至1/3处(或中上部)
冲洗法 刷洗法 药剂洗涤法
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试管外壁应该干燥,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给试管里 物质加热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试管里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给液体加热 试管倾斜45°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给固体加热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酒精灯的使用 给试管里物质加热
洗涤玻璃仪器
洗涤方法 干净的标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判断依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判断方法 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镁条燃烧实验
符号表达式
Mg+O2 点燃 MgO
文字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1.2化学实验室之旅(二)
一、按指定座位就座,保持室内安静。
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化学实验室规则
三、实验前认真检查用品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五、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四、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则,防止意外发生。 六、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室整洁。
金属铜化学性质探究
符号表达式
Cu+O2 △ CuO
化学性质探究步骤
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
固体
三不原则 不摸 不闻 不尝
按规定用量取用
实验室化学 节约原则 药品取用规则
无要求时, 取最少量
液体取1-2毫升 固体盖满试管底
既不能放回原瓶
剩余药品处理
也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药品 取用
用于量取液体体积
用于测量物体质量 用于盛取固体药品
用于吸取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注意事项
1.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 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4.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管口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物质的构成(一) 第三节:物质的构成(二)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三)
三、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内容总图
思维导图分节: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制取氧气 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