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童的画阅读答案
《盲童的画》阅读附答案

盲童的画在中国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幅盲童的画儿。
每个来到画前的人,都会细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其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
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儿,透过这张画儿,他们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他画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露出红红的脸,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树,那树准是葱绿葱绿的,上面栖息着无数的鸟,鸟儿唱着悦耳的歌,他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奏;他画小溪,那小溪准是清澈见底,他曾在溪里洗过手,水是那么清凉;他画小屋,屋里准是充满着亲切的细语,温暖的笑声。
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可是,他心灵上的色彩,他听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他是个盲童啊,他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儿,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
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他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该是多么不容易呀!人们正是从这没有色彩的图画上,看到了他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简单的构图中,听到了他听到过的声音。
谁都能理解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1、用词语概括盲童所画的画儿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 2、盲童的画儿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
3、联系第4自然段的内容,写出盲童为什么画出这样一幅画。
______________。
4、“可是,他心灵上的色彩,他听到的声音,怎画得出来呢?”这句话是_______句。
这样表达是为了___________。
5、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写出第5自然段中画“__________”语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太阳、小屋、小溪、树 2、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 3、因为盲童看不见,只能有这些美好的想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盲童的画在色彩缤纷的少年儿童画展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极其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画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间小屋,小屋前有淙(cóng)淙的流水,好像还有一棵树。
寥(liáo)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设想一下孩子拿起画笔时的心情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火红的脸,射出炽(chì)热的光芒,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她画一棵树,葱绿的颜色,上面栖(qi)息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曲;她画一条小溪,那青色的溪流,她曾用手指触摸过,有一阵清凉的感觉;她画一间小屋,这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是多么美好的情境啊!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上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只能画出这样一幅简单的画。
就是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对于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来说,能够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然而,从这没有色彩的画面上,人们已经看到她心灵上的色彩;在这线条极其简单的构图上,人们还听到并感受到了她所感觉到的声音。
谁走过这幅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的美丽生命正在祖国温馨的阳光和花丛中生长着;一颗坚强的、不畏困难的心在向我们微笑。
这盲童的画上原来也有丰富的色彩啊!——何况,看这幅画的人们更愿意为它添上各种鲜艳的颜色呢!1.盲童的画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过盲童画前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是( )A.盲童的画上应该有丰富的色彩,盲童画不上去,看画的人会给它加上去的。
B.盲童虽然看不到颜色,但她对世界有美好的想象,有丰富的感受,她的画反映了她心灵上的美好感受,表达了她坚强的意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
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
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
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
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
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
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
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
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
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
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
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
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________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语文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语文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鸟趣几年前,家里的糯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
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
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
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
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搂水珠。
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
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
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反映这一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2.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___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感动于“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______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积累了哪些含有鸟名的成语和古诗句?写在下面短横线上。
(1)含有鸟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鸟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投进了漳河。
1.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是()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伯送一个漂亮的.B.西门豹既相信河伯会娶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延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2.联系全文想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A.安排周密B.乔装打扮C.假戏真做D.讲究策略3.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A.足智多谋B.讲究策略C.相信科学D.迷信二、课外阅读。
五月的秧苗小时候,我常跟着叔公到地里去干活。
叔公扛着锄头,到地里去清垄,我背着草筐,跟在叔公的背后,捡拾叔公清除下来的杂草。
五月的天,已很有些热。
无遮无拦的天空下,火辣辣的太阳光,毫不留情地照射着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天已有很多日没有下雨了,地里旱得很,还没长到我小腿弯高的玉米苗,全都晒得蔫蔫的,有些叶子都打起了卷。
即使这样,叔公清垄还很仔细,他不仅把秧苗周围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还在每棵秧苗周围深深地划拉上几锄,仿佛嫌秧苗根下的水分还蒸发得不够似的。
我不解,便问:“秧苗都旱成这样了,为啥不浇水,还要再划拉上几锄?”叔公笑着回答说:“傻孩子,知道吗,有钱难买五月旱。
这五月的秧苗,正是扎根的时候,这时旱一旱它,给它松松土,秧苗的根就会尽力往深处扎伸,去找水分。
表面看起来,秧苗蔫蔫的,一点儿也不翠绿茂盛,但秧苗的根却会因此扎得深,扎得牢固,一旦到了六月的雨季,秧苗就会迅速地往上蹿个子,即使遇到狂风暴雨,秧苗也不会倒伏减产。
而且,由于秧苗在土壤里根系扎得深,分布广,吸收的营养成分也多,结的果实——玉米也会特别大……”听了叔公的话,我不由得恍然大悟。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带答案)一、课外阅读。
特殊的点名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
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
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
面对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
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您给我们点个名吧!”沉默打破了。
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再给我们点一次名吧!”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
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肖石、温天立、张颖……”他大声呼点着。
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来又端正坐下。
“马国政!”“?”同学们蒙了。
“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经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掌声立即掀起,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和(______)两种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场面描写 C动作描写 D.景物描写2.下课了,为什么同学们“谁也没有动”?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最后一自然段中,为什么“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文中马教授“捧起花名册”中的“捧”改成“拿”可以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马教授为什么要点出自己的名字?从这里你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一、课外阅读。
花瓣飘香①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②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③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④“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⑤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⑥“摘花瓣做什么呀?”⑦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些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⑧“你爸爸呢?”⑨“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⑪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女孩摘带露水的花瓣是因为自己喜欢。
(____)②小女孩摘花瓣想寄给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
(____)③小女孩摘花瓣想让生病的妈妈早日好起来。
(____)④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不想让生病的妈妈生气。
(____)3.根据短文内容和提示填空。
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时间),一个__________(人物)为了让自己生病的妈妈_______(起因),在__________(地点)摘下_________________(经过),想让_______________(结果)的故事。
4.文中“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
【优质文档】盲童的画阅读答案6年级-精选word文档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盲童的画阅读答案6年级篇一:阅读短文《盲童的画》盲童的画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
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
寥(liáo)寥几笔,勾画出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
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好像透过这张画,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给这篇短文加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复杂——()痛苦——()3.用“ _____”画出盲童的画的内容。
4.这幅画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答案:1.盲童的画2.简单幸福3.第2自然段。
4.没有色彩、线条极为简单。
可以看出盲童是一个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生活的孩子。
(意思对即可)篇二:六年级上册阅读练习题《盲童的画》《种瓜小唱》《笼中之鸟》《阳光地带》《巴西龟》《心灵之灯》六年级上册阅读练习题(一)盲童的画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
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
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心地看着这幅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
他们不单是看这幅画,透过这幅画,他们好像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童的画阅读答案
导读:盲童的画阅读答案
在中国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幅盲童的画儿。
每个来到画前的人,都会细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其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
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儿,透过这张画儿,他们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他画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露出红红的脸,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树,那树准是葱绿葱绿的,上面栖息着无数的鸟,鸟儿唱着悦耳的歌,他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奏;他画小溪,那小溪准是清澈见底,他曾在溪里洗过手,水是那么清凉;他画小屋,屋里准是充满着亲切的细语,温暖的笑声。
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可是,他心灵上的色彩,他听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他是个盲童啊,他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儿,这
么疏疏落落的几笔。
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他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该是多么不容易呀!
人们正是从这没有色彩的图画上,看到了他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简单的构图中,听到了他听到过的声音。
谁都能理解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
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题目:
1、用词语概括盲童所画的画儿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
2、盲童的画儿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
3、联系第4自然段的内容,写出盲童为什么画出这样一幅画。
______________。
4、“可是,他心灵上的色彩,他听到的声音,怎画得出来呢?”这句话是_______句。
这样表达是为了___________。
5、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写出第5自然段中画“__________”语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太阳、小屋、小溪、树
2、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
3、因为盲童看不见,只能有这些美好的想象。
4、反问句。
表达了盲童画画的艰辛,以及过于常人的毅力,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
5、略
6、抒发了作者对盲童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对残疾人的爱护。
【盲童的画阅读答案】
1.盲童的画教案
2.活动的画阅读答案
3.《索画》的阅读答案
4.《画晴》阅读答案
5.《灶头画》阅读答案
6.壁画阅读及答案
7.画痴阅读答案
8.《画信》阅读答案「精选」
上文是关于盲童的画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