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2章 现代混合经济)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2章  现代混合经济)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2章现代混合经济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市场、市场机制(market,market mechanism)答:(1)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劳务和资产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

它既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点,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同时也是一种市场机制。

(2)市场机制是市场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市场运行的形式和手段。

具体的说,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所决定的供给、由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运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构成经济运行的中心。

价格作为最敏感的市场信号,通过它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润和效用的影响,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那样调节着他们的经济行为。

每一种商品和劳务都有价格,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生产者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由生产者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据产品及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以及其产量、产品价格及要素投入的均衡点来决定。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构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市场机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完全的发挥,使整个经济处于最有效率的状态:厂商获得最大利润并且不存在过剩生产能力;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其效用达到最大化。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3章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3章

玉米片的供给表
玉米片的供给表 1 价格 2 供给量
(美元/盒) (百万盒/每年)
从左图可以看出来, 随着价格的下降,供 给量是越来越少的。
P
A B C D E 5 4 3 2 1
Q
18 16 12 7 0
B.1
玉米片的供给曲线
左图显示的是 单个商品的供 给曲线向上倾 斜的一般情况. 供给曲线向上 倾斜的重要原 因之一是“边 际收益递减规 律”
P D P2 Pe P1 o E2 E E1 Q S2 S0 S1
P1 D2 Pe P2 o
Q2 Qe Q1
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移动 如果需求上升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价格上升,数量上升
如果需求下降
如果供给上升 如果供给下降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只要教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 求,就能把它培养成一个经 济学家。 ——托马斯· 卡莱尔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需求表 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 需求曲线背后的因素 需求的移动 B.供给表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背后的因素 供给的移动 C.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解释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供给、需求和移民
A.1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 右图为将需求量和价格结 合起来的需求表. 在每一市场价格下,都有对 应的消费数量. 可以发现玉米片的价格的 下降,玉米片的需求量会上 升.
玉米片的需求表 (1) (2)
价格
(美元/盒) P 5
需求量
(百万盒/每 年) Q 9
A
B C D E
4 3 2 1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2、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每个价格水平下个人需求之和
3、需求曲线背后的因素
除价格外,影响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1)消费者的平均收入 正常物品(normal goods):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s):在其他条件相 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玉米片的供给表 1 价格 2 供给量
(百万盒/ (美元/盒) 每年) P A 5 Q 18
B C
D E
4 3
2 1
16 12
7 0
2、供给曲线背后的因素



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步)。 技术进步 相关物品的价格 政府政策 特殊因素
3、供给的移动

当物品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数量发 生变动时,我们称为供给的变动。 从供给曲线看:在市场的每一个价格水平,当供给的数量 增加(或减少)时,我们就说供给增加(或减少)。 P S0 S1
(market-clearing price) :即
市场出清价格
均衡价格。
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E 过剩 S 均衡价格发生在 供给曲线与需求 曲线的交点,即 E点。在这一点 上不存在短缺或 过剩。
2.均衡价格决定的数理模型



(2)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substitute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 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比如:牛 肉与猪肉 。 互补品(complement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 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比如:空 调与电能。 (3)市场规模:人口数量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14章土地、自然资源和环境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vs.nonrenewable resources)答: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供给量基本固定,或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矿物燃料,相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它们的数量可以视为固定的。

另外还有非燃料矿物资源,例如铜、银、金、石头以及沙粒。

可再生资源是其效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补充,而且只要开采和使用得当,它们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效用的资源。

例如,太阳能、耕地、河水、森林以及鱼群等都是很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2.可分拨资源和不可分拨资源(appropriable vs.inappropriableresources)答:按照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外部性,资源可划分为可分拨和不可分拨的资源。

可分拨的资源是指当厂商或消费者能够获得商品的全部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土地、诸如石油和天然气之类的矿产资源,及森林等。

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竞争性市场中,可分拨的自然资源将被有效地定价和分配。

不可分拨的资源是其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于其拥有者的资源。

不可分拨的资源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资源。

根据资源是否可分拨的属性,可以得出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当资源是不可分拨的、具有外部性时,市场参与者就不能完全获得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或收益,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和扭曲的价格。

一般说来,对于外部不经济的产品,市场会生产过度;而对于外部经济的产品,市场又会供给不足。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供给和需求的应用)【圣才出品】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供给和需求的应用)【圣才出品】

第4章 供给和需求的应用4.1 复习笔记一、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2)公式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D D D Q P E P Q ∆=⋅∆②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d d D D DQ P E P Q =⋅③计算需求的弧弹性时,两点之间的变动率既可以以起点为基础,也可以以终点为基础,还可以以中点为基础。

也就是,弧弹性公式中(,)取起点、终点与中点的坐标P D Q 都成立。

一般地,以中点为基准计算弧弹性,其公式为:()()1212/2/2D Q PE Q Q P P ∆∆=÷++(3)类型①,称为完全无弹性,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即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0D E =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

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如图4-1所示。

图4-1 完全无弹性与完全弹性②,称为无穷大弹性或完全弹性,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D E =∞此时,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需求弹性无限大,如图4-1所示。

③,称为富有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1D E <<∞格变化反应强烈,此时,需求曲线斜率为负。

这类商品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如图4-2(a )所示。

④,称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1D E =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这是一种特例,如图4-2(b )所示。

⑤,称为缺乏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01D E <<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

此时,需求曲线斜率为负。

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如图4-2(c )所示。

Removed_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Removed_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供给与需求分析(supply-and-demand analysis)答:供给与需求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将市场中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供给问题与来自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市场达到供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2.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demand schedule or curve,DD)答: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1)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答: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又称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作者:————————————————————————————————日期: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供给与需求分析(supply-and-demand analysis)答:供给与需求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将市场中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供给问题与来自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市场达到供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2.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demand schedule or curve,DD)答: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1)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答: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又称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

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适用于所有正常商品和大部分低档商品;对于一些特殊的低档物品(如吉芬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

4.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influences affecting demand curve)答: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平均收入水平、人口规模、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个人和社会的偏好,还有其他特殊因素等。

5.供给表或供给曲线(SS)(supply schedule or curve,SS)答:供给表或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1)供给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供给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供给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供给曲线。

(2)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描述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影响供给曲线的因素(influences affectingsupply curve)答: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动力是对利润的追逐,而并非是兴趣、爱好等其他原因。

因此,影响供给曲线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技术水平、投入品价格、相关商品价格、政府政策,以及其他特殊因素等。

7.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答:(1)均衡价格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或市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惟一能持久的价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不会有价格波动的倾向。

任何背离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都会在竞争的作用下,最终回到均衡价格水平。

(2)均衡数量是指市场均衡点处的商品数量。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被称为该商品市场的均衡点,均衡点上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这一数量值即为均衡数量。

8.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shiftsin supply and demandcurves) 答:(1)供给曲线的移动是指由于每一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的增减而导致的供给曲线发生向右或向左的位置移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是商品供给发生变动的几何表示。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

(2)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由于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数量的增减而导致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或向左的位置移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反映整体需求状态的变化,也是需求变动的几何表示。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9.保持其他条件不变(all other things held constant)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只考虑一种变量与决定这种变量的某种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假定其他影响该变量的因素保持不变。

在本章中,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与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规律都是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下成立的,即在假定其他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或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0.通过价格进行分配(rationing by prices)答:“通过价格进行分配”也称为价格分配,是市场机制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对社会的稀缺资源进行分配的方式。

市场机制中的价格具有调节市场供求达到均衡,从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进行配置的功能,也就是说,价格变化对资源配置具有导向作用。

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所谓合理配置资源,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既没有被闲置,也没有被浪费,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

偏离均衡点的市场价格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渐消失。

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经济资源会配置到效益好的部门或环节,从而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

二、问答题与计算题1.(1)仔细定义需求表或需求曲线。

表述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用两个你自己经历的事例说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2)定义供给表或供给曲线。

说明供给的增加意味着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把它与需求增加所意味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的移动做一下比较。

答:(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需求表或一条需求曲线表示。

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可选价格上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该函数的图形表示就是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对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相关关系的描述。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例如一些学生喜欢读小说,现在由于政府加大了打击盗版的力度,小说出版物的价格因而突然上涨,许多学生的需求量随之下降。

再比如,有人喜欢吃葡萄,但是由于该地区冬季的葡萄价格远远高于夏季,因此在冬季时这些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葡萄的购买。

(2)一种商品的供给表或供给曲线体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每单位可选价格上的商品供给数量。

也就是说,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该函数的图形表示即为供给曲线。

供给的增加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增加。

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

因此,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个价格点上会供给更多数量的商品,所以,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与供给的增加类似,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个价格点上会需求更多数量的商品。

此时,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增加的非价格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右上方移动,表示整体需求数量的提高。

2.什么因素可能增加汉堡包的需求?什么因素可能增加其供给?廉价的冷冻比萨饼对于汉堡包的市场均衡会产生何种影响?对于在麦当劳工作的青少年的工资又会产生何种影响?答:替代品(如其他糕点、曲奇、烧饼等)的价格上涨、互补品(如果酱、牛奶等)价格下降、收入增加、消费者更为喜欢汉堡包的口感等因素都会增加对汉堡包的需求。

劳动成本的缩减、租金的下降、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等因素都会增加汉堡包的供给。

廉价的冷冻比萨饼的出现可能会减少对汉堡包的需求,因为冷冻比萨饼是汉堡包的替代品。

汉堡包的价格与数量将会因为需求的减少而下降,从而对在麦当劳工作的青少年的工资产生向下的压力(工资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不能立即下调)。

3.阐明竞争市场的价格在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上稳定下来的理由。

如果市场初始价格过高或过低,描述由此发生的情况。

答: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与数量的点上,该点即为均衡点。

在均衡点上,买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

竞争市场上价格在均衡点上稳定下来的原因在于:任何背离均衡点价格的价格水平,都会通过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在竞争的作用下,最终回到均衡价格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