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南水河一河两岸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说明书01
我国城市滨水地区防洪景观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
4 结语
在绍兴举 行的“ 国名人故 居保护和利用论坛 ” ,0多位文 全 上 4 物和城建专家欣喜地发现 , 绍兴在古城 保护 中将 名人故居保 护发
尽 少工程 投资等 目的。然 而 , 从景 观方 面看 , 以上措施 的采用 或多 地的高程应在满足 3年 ~5年一遇 防洪要 求 的前 提下 , 可能 降 或少都会 损害河道的景观价值 。曲折 、 自然 的河 道代表着 富有生 低滩地 高程 , 以加 大行洪 断面 , 增强亲 水性 。滩 地 布置应 以平地 命 和变化 , 给人 以 良好 的视觉 感受 。为 了保 留河道 的景观 价值 , 或缓 坡为主 , 于游 人散步 、 便 放风筝等游憩 活动。 维修用 旧青砖 , 面涂刷 用纸筋 灰。据统 计 , 7个历史 街 区和 古城保 护的方 向。名人保护论坛认 为 , 兴 的古城 保护走 出了保 墙 在 绍 在发 展 中保 护 , 在保 护中发展 。从鲁 迅故 相关 遗迹 的修 复过程 中 , 使用 的全都 是 旧瓦 、 旧石板 、 旧木 料 、 旧 护 与发展 共生 的模式 ,
济的不断发展 , 人们 对河 道的治 理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了防洪 防洪安 全前 提下 , 除 允许 局部 淹没 , 做到 有防有放 。考 虑 河道景观 保安之 外 , 开始关 注水域 的生态 系统 , 以及河 流的 自然 景观 。因 后 , 道的 占地 可能增 加 , 河 但河 道的 占地综合 利用价值提 高 , 并不
中图分类号 : 87 Tv 7 文献标识码 : A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

ZHUHAI URBAN PLANNING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8 年 2 月
目录
1 总 则 ..............................................................................................................1 2 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规划 ..............................................................................2
7.3 地下空间竖向布局...............................................................................132 7.4 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133 7.5 地下空间附属设施...............................................................................133 8 特殊控制地区 .............................................................................................135 8.1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135 8.2 珠海北站 TOD 地区...............................................................................135 8.3 航空新城核心区...................................................................................135 8.4 西部生态新区.......................................................................................136 9 生态保护与历史传承..................................................................................138 9.1 生态保护...............................................................................................138 9.2 文化遗产保护.......................................................................................141 10 规划检验与规划条件核实 ..........................................................................144 10.1 规划检验...............................................................................................144 10.2 规划条件核实............................................................................................................................................................150 附录 B 名词解释................................................................................................151 附录 C 风貌管理规定 ........................................................................................162 附录 D 住宅建筑间距控制.................................................................................166 附录 E 计算规则................................................................................................167 附录 F 住宅建筑面宽控制.................................................................................179 附录 G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表......................................................................180 附录 H 工程管线平面间距控制 .........................................................................185 附录 I 工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控制 ..........................................................186 附录 J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分项调整系数 ...................................187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规划文本规划文本目录第 1 章总则 (201)第 2 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202)第 3 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203)第 4 章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204)第 5 章主城区生态健康游憩系统规划(康体绿道) (205)第 6 章主城区绿地分类规划 (206)第7 章主城区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208)第8 章树种规划 (209)第9 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209)第10 章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210)第11 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210)第12 章主城区分期建设规划 (211)第13 章规划实施措施 (214)第14 章附则 (215)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规划文本第 1 章总则第1条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强珠海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把珠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增进市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法令等文件编制此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对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专项规划的深化和完善,作为珠海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第3条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全国生态保护纲要》●《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建设部[2004]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设部,建城[2000]106号)●《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城建[2001]192号)●《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1999年)●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GDPG-003)●广东省:《环城绿带规划指引》(GDPG-004)●珠海市城市相关规划文件●《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珠海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珠海市珠港新城总体规划》●《珠海市城市生态规划》●《珠海市绿地系统规划(1993-2000)》●《珠海市唐家湾地区分区规划(2005)》●《珠海市金湾区整合规划与研究(2004)》●《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2005-2020)》第4条规划范围与期限●本次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市域、主城区两个层次。
广水一河两岸信息摘要

2011年10月12日,北起三里河桥、南至九里河大桥的应山城区“一河两岸”工程正式启动。
该工程采用BT模式建设,全长约2.7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21.5万平方米,以“自然、生态、人文”为总体设计理念,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绿化、护坡、景观及配套设施,总投资近6亿元。
道路工程共规划了9条。
应山河以西有8条:应山大道全长2150米,主车道两侧各宽15米,非机动车道两侧各宽6米,中央10米宽绿化带,另外两侧各6米宽绿化带;在车行桥与九里河桥之间有一条长870米、宽7米的沥青砼路面沿河景观路;双桥路长800米,主车道宽20米;5条连接各地块的区间道最小宽度为7米,最大宽度为12米,确保居民出行便捷。
应山河以东有一条主干道,全长2526米,道路总宽30米,车行道宽20米,两侧各分布5米宽的人行道。
桥梁工程有两项。
人行桥梁上部结构采用6跨21.5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预制吊装、后桥面连续,桥梁全长129米,桥宽12米。
车行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5+60+35米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梁全长130米,桥面宽32米,两侧各留1米供桥梁悬索桥景观部分吊杆使用。
位于车行桥下游约350米处的翻板坝工程,全长113米,坝顶宽6.6米,共16扇翻板闸门,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翻板坝闸门原理独特,结构简单,自动启闭,自控水位,运行安全。
湖北广水“一河两岸”城市综合体概况“一河两岸”城市综合体规划位于广水市应山城区,以已经建成通车的应山大道为主轴,以应山大道两侧沿线和应山河两岸为有机组织部分,以建设“宜居之城,繁荣之城,山水之城,和谐之城“为目标,为广水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城市新名片。
应山大道连接广水市中心城区和广水南部麻竹高速公路,是广水市南部城市交通的重要孔道。
在广水总规中,将广水中心城区划分为北部的应山旧城公建居住综合服务组团和南部的城南物流商贸综合组团。
沿飞跃路、应广大道一部分和应山大道将形成广水重要的城市发展轴。
南湾湖项目设计

设计目标
1.特色鲜明、可记忆的城市意象
2.充满活力、混合使用的公共中心
3.适宜步行与交往的街道与广场
设计目标
4.多样化、资源型的居住环境
5.连接山水的开放空间与景观网络
6.完善、便利的公共设施与服务
设计目标
7.高质量、多元化的水环境
8.生态友善的绿色之城
9.可持续的宜居之所、低碳之城
用地规划
车行交通
天际形态
天际形态
天际形态
指标
4 一期详细设计
核心场所——山水生态绿廊
核心场所——水景生活广场
街道设计
社区中心大道
街道设计
滨水景观大道
街道设计
景区林荫道
活主街
街道设计
邻里生活街道
街道设计
滨水步行道
街道设计
山景花街
低碳设计
基地鸟瞰
上位规划
总规
上位规划
控规
区域分析
区域交通
区域分析
区域开放空间
项目愿景
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与方法, 塑造带有都市山水环境特色的、城市街区式的资源型景观社区 以及具有高品质居住环境和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宜居之城
设计目标
我们期望把这里建成 一个融合当代新城开发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的经验 具有高品质社区环境与理想城市结构的宜居之城
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文本(20090503)

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08~2020)文本与图集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保局二OO九年五月委托单位: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主持: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副教授)报告编制:李耀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王颖(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周劲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讲师)何智远(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周雪玲(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南燕(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马涛(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技术顾问:李适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领导小组组长:毛东信副组长:熊豪品潘明成员:陈金华贾建红吴纯德吴锡汉梁玉昭王淳麦驱海曲波陈长才卢晓波陈永章邵英贤廖中和王泽俊詹林刘荣茂叶建勋刘重阳《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参加工作人员珠海市环境保护局梁玉昭张勇黄汉鹏苏锦顺侯小凤李慧毕冬静湛福祥关群顺洪国荣钟浩文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修编背景 (1)二主要修编依据 (1)三区划范围 (4)四调整原则 (4)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一地理概况 (5)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5)三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 (6)第三章海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7)一海域水质现状评价 (7)二入海河口水质现状评价 (7)三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 (8)第四章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10)一现有海洋功能区划概况 (10)二现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0)三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 (12)第五章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 (17)一管理措施 (17)二对策建议 (18)附件..................................................................................................................... - 19 -一附表............................................................................................................. - 20 - 二附图............................................................................................................. - 20 -第一章总则一修编背景《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已于1999年7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颁布实施,该功能区划将珠海市近岸海域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共18个功能区(见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附图1: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图)。
城市滨水地区水系工程规划研究

预排 到 的最低水 位 ; () 2 常水 位 : 排水 区可 以正 常排 水 时的 内水 位 值, 此水位 排水 区排水 顺 畅 ; ( ) 高 水 位 : 水 区非 正 常 情 况 下 的水 位 3最 排
值, 此时雨 水 管 网呈 淹没 出流状 态 , 水 能力 有 所 排
降低 ; ( ) 水位 : 4涝 排水 区非 正 常 情 况 下 的水 位 , 此 时城 区排 水管 网排水 能力 极低 , 区开始渍 水 . 城 最低 水位 、 常水 位根 据 规划 区 场地 竖 向设计 、
确定 .
() 1 最低 水位 : 降雨 发生前 排 水 区 内水 位 可 以
图 l 江 门市 滨 江 新 区水 系平 面 规 划 图
Fg 1 Wa r yt l nn i i gA e , a g e i i. t s m p n igi Bn a ra J n m n Ct es e a n jn i y
体 目标提供 有利的保 障. 系水体规划需要 充分考虑 土地利 用 、 水 场地 竖 向、 市景观 、 城 防洪排涝 、 污染防治等 水
方 面之 间的 关 系 , 合 协 调 规 划 水 系平 面 、 系竖 向 、 系运 行 、 污 染 防 治 措 施 等 , 能 达 到 滨 水 地 区 的 水 系 综 水 水 水 才
作者简介 :邵高峰(9 0一) 男 , 18 , 工程师. - i gs2 0 @ 13 ci Ema :fh0 2 6 o l n
第 4期
邵 高 峰 : 市滨水 地 区水系工 程规 划研 究 城
6 3
区防洪 ( ) 准 和排 涝 标 准 按 照 《 东 省 防 洪 潮 标 广 ( ) 准和 治涝标 准》 定执 行. 沙河 防洪 标准 潮 标 规 天
珠海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规范

12 交通设施12.1 道路12.1.1 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2.1.2 标准12.1.2.1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宜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5%-25%。
计算道路面积时,道路两侧绿化带及道路内宽度在8米以上的道路绿化用地不计入在内。
12.1.2.2 各级道路的规划指标宜符合表12.1.2.2的规定。
道路网规划指标表12.1.2.2(2)珠海大道含辅道道路宽度为140米。
12.1.3 准则12.1.3.1 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应与用地性质及土地开发的强度相协调。
12.1.3.2 道路红线宽度除满足交通需求外,还应满足市政管线敷设的需要。
12.1.3.3 规划道路应考虑防洪潮水位、文物古迹和地质条件等限制因素。
12.1.3.4 高速公路的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城市用地规划的要求,且不宜穿越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12.1.3.5 高速公路应与城市道路系统合理衔接,其规划应与国家和省级公路规划相协调。
12.1.3.6 快速路宜全部或部分封闭,并设置中间分隔带。
快速路两侧宜设辅道,通向快速路的路口应设置在辅道上;行人及非机动车应与机动车交通完全隔离,并配套相应的隔离设施及立体横穿设施。
12.1.3.7 快速路、主干路及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快速路及主、次干路应进行交通专项设计。
12.1.3.8 主、次干路上行人及非机动车应与机动车交通分离。
12.1.3.9 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与路段及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相匹配。
12.1.3.10 平面交叉口的渠化、信号灯以及立体交叉口的设置应结合道路网和交通组织综合考虑。
设置立体交叉口时,应对立交形式进行综合分析。
12.1.3.11 步行交通设施应系统规划,并应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以行人的流量和流向为依据,因地制宜并结合建筑功能的实际需要,组成地上、地面和地下的步行交通系统,为行人提供安全、畅通、方便及舒适的步行空间。
12.1.3.12 步行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并设置盲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综合分析研究
珠海区位图
珠海在亚洲的区位
项目背景
编制背景
南水河一河两岸滨水地区位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配套生活区北部, 处于高栏港经济区的门户位置。随着高栏港经济区港口和港后工业区建 设的不断做大做强,南水河地区的生活配套区开发建设已迫在眉睫。为 了使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开发有一个整体城市规划设计文件作为管理依 据,一河两岸地区的开发建设更为科学合理,将高栏港经济区建设成珠 海市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区,珠海市规划局组织开展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工 作。 专栏:珠海概况
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 西岸, 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北距 广州市140公里。珠海市陆海总面积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8平方 公里,共拥有146个岛屿,享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珠海市共有常住人口 100多万人,是广东侨乡之一。珠海市现辖香洲区(中心城区)、金湾区、斗门 区3个行政区。设有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临港工 业区、横琴经济开发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五个经济功能区。 珠海市位于珠三角将形成“一脊三带五轴”的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发展 脊梁副轴,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区域性副中心,西岸都市区的 中心城市,将成为珠三角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和生态核心,其地位仅次于广 州、深圳。珠海利用高栏港区的发展,提升西部,改善西部交通条件,增强 西部对外辐射作用。 珠海市位于南部滨海功能拓展带,依托机荷高速、港珠澳大桥、西部沿 海高速等交通干道,以及规划的沿海高速铁路,香港向东部延伸的沿海公路 通道等,构筑连接埝平半岛-大亚湾—大鹏湾—深圳—香港—澳门—珠海— 新会—台山,向东连接潮汕都市圈并辐射闽东南,向西经港茂都市圈并辐射 广西、海南的南部拓展轴。 如今,珠海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努力增创新优势,提高人的整体素 质,把引进的重点转移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项目上,把经济 建设重点转移到西部地区,致力于建设道路、港口,发展高科技企业。这一 阶段又使特区经济建设推向更快的速度发展。 珠海,享有众多荣誉与优质资源: ——卫生城市 ——园林城市 ——双拥模范城 ——珠海是百岛之市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城市 ——珠海港是全国二十个沿海主枢纽港之一
区域层次范围
核心层次范围
1.1.3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年)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珠海西部沿海城市带发展战略规划》 《港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2006-2010年) 《珠海市港区新城分区规划(2006-2020) 》 2007.8.30 《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 (2005审批稿) 《南水河一河两岸滨水地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珠海市南水镇已报批的相关项目图纸 国家、广东省、珠海市相关规范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要求
1.2.2
经济发展——临港产业、发展迅猛
(1)优势:高增长,后发强 穩固产业基础:临港产业初步形成,企业如石化产业的BP,旅游产业的中旅海泉湾、御温泉等大型龙头 企业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启动, 带动产业链互惠效应. 加上基本基础设施如现有电厂和天然气的充 足提供,产业可以稳步发展。同时旅游业也得到很大发展,现已开发海泉湾、御温泉、万盛俱乐部等中高 档的休闲场所,并拥有宝镜湾摩崖石刻、金台寺、张世杰墓等一些旅游景点 。 (2)不足:速度慢,竞力弱 珠海自1988年建市以来,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显著扩大,但发展速度明显低于珠三角地区,到目前为止, 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支柱性产业和企业群,投资也乏力,制约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就制约了城市 的建设。旅游景点分散,规模小, 缺乏系统联系,与邻近地区雷同。
大
1.4.2 建筑——现代为主、参差不齐、风格各异
现状建筑现代形式为主,风格各异,基本为多层及小高层建筑,没有高层及超高层建筑。 各种性质与用途的建筑交替分布;厂房占较大比例,质量较好。其余建筑为住宅、公建、质 量参差。立面效果较杂乱,风格、色彩、广告位、空调位等没有统一设计。
7 8 9 6
海
5
3
珠
?
规划区域范围
如何优化
?
如何改善
道路交通分析图
生态环境分析图
5
1.4
场地解析
道
1.4.1 整体景观——城乡二元、景观混合、条件良好
珠港大道全段及珠海大道西南段主要呈城市景观,沿路两侧建筑质量、绿化较好;珠海 大道东北段主要呈沿公路城乡二元近郊混合景观,村庄、厂房、民宅、城市建筑交杂共生, 整体景观较混乱,不连续。 南水镇为纪念香港李锦记公司第二代掌门李兆南先生而建立的李兆南纪念学校,是镇内 较著名的景观。 大箕湾现状存有景观良好的湿地。
珠4 港
1珠港大道
2珠港大道
2
大
1
道
3珠海大道
4珠海大道
5珠海大道
6南港路
7南水镇建筑
8李兆南纪念学校
9大箕湾湿地 6
1.4
场地解析
珠海市港区新城分区规划现状用地汇总表
序 号 用地代码 R R2 1 其中 R3 R4 C 2 其中 C3 GIC GIC1 GIC2 3 其中 GIC4 GIC5 GIC7
规划区域范围
规划区域范围
1.3.2 区域功能——港-区-城一体、配套生活区
珠海西部城市带定位为以高栏港及临港产业区为主要经济支柱,港-区 -城一体,以旅游生态、营运总部为特色,结合生活商务的综合性滨海新城。 西部沿海的城市中心区位于金湾区平沙海泉湾,是西部沿海中心城市中 最具有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服务和带动整个珠海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 区;是区域性企业总部的聚集地和商务中心。 南水河一河两岸地区是紧紧围绕高栏港经济区、平沙镇东南部工业园区 提供生活、休闲、商贸等配套服务的配套生活区。
核心层次范围
1.4.3 土地利用——工业为主、集约度低、配套不佳
根据07年8月的《珠海市港区新城分区规划》,现状用地中非城市建设用地占绝大部分,可建设用地约为现 状用地的20%。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67%,住宅小区包括社区居民点、产业工人小区,企业自建的零散职工 宿舍等,规模小,开发方式以组团或组团以下为主,配套设施不全,绿地缺乏。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60%,包括南水镇工业区和精细化工区两部分。 商业服务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24%,主要为组团和小区级别,包括旧村和职工宿舍内部或周边 自发形成小规模的超市、市场、沿街商店等日常基本生活服务设施。 政府社团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38%,主要是南水镇政府一级的学校、医院、文化中心等。 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占79.07,占现状用地中最大比例。
土地使用规划图(2007年) 西部城市发展与珠海市城镇关系
4
1.3
规划区区位分析
1.3.1 区位条件——南北主轴南、港区组团北
规划区南北位于连湾山与南水山之间,东临鸡啼门水道入海口西连珠海 大道,处在高栏港区的北部,在《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主城 区—组团新城—中心城镇—小城镇的城镇体系。规划区属于港区组团的生活 居住区。《珠海西部沿海城市带总体战略及发展规划研究》定位为“一心、 两轴、两区、三组团”中三组团之一的南水镇的生活服务中心地带。到2030 年,整个西部沿海城市带人口规模为85万至91万人,其中南水镇15万人。
1.2.5
空间战略——西进中拓、和谐发展
由主城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带动向西区推进,实现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西进”,道路网络规划“八纵六 横”格局;影响西部的主要包括:金琴路-珠海机场-高栏港、珠海大道、中山南部-珠峰大道、粤西沿海 高速公路、平东路-高栏港口第二通道、和珠港大道。铁路规划包括南北向广珠铁路货运线及东西向广珠 客运线。 梳状的空间结构,形成东、中 、西三带;主中心在东部,次中心在中部;东部以行政文体、商业旅 游、房产业、综合服务、高新科技为主;西部以港口物流、临港产业、现代农业为主;并强调与香港、澳 门的合作分工。
规划范围示意
B内容
区域层次 (1)提供国内外与本区域区位条件和性质职能相近的滨水地段发展的成功范例,对本区域作比较 研究。 (2)结合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西部沿海城市带规划对本区域的要求,从区域层次提出完善规划 功能等方面的修改意见,对未规划的片区可以提出概念性的总体功能布局方案。 (3)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珠海大道以东、南水大道以西的片区提出规划功能修改及改善生活环境 品质等方面的建议。 核心层次 (1)根据南水河两岸的实际特色,按照保护生态和亲水性的原则,提出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功能布 局和城市设计理念。 (2)塑造滨水城区的风貌特点。要求设计单位围绕如何突出南水河滨水带这个主题进行规划设计 研究, (3)组织顺畅便捷、安全的水、路交通及观光系统。 (4)对南水河一河两岸滨水地区的道路、建筑高度等的空间关系进行综合研究,提供竖向、空间 控制构想和建筑指引。 (5)对滨水景观带提出详细的规划设计指引。
1.3.4 生态环境——山水田之间、存污染隐忧
规划区外部为山、水、田等绿色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景观条件独特。 但内、外部都是大型产业区,现状区内没有公共绿地,缺乏必要的居住与工 业之间的防护带以及南水沥入海口的防护林。居住小区内部绿地不足,道路 绿化未成系统。城市外围植被、山体绿化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必须强化规 划区的生态安全, 规划区域范围
1.2.4
功能定位——基础产业基地,城市次极中心
在新形势下,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珠海主城区为综合服务功能,珠海市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核心, 座 落于东岸的主城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珠海西部为基础产业基地,以深水港建设条件和 良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条件为依托,重点发展两个以石化、钢铁等原材料为主的临港基础产业基地及下 游重型制造业发展地区。以高栏港为依托,以珠海金湾区为核心,并向江门银洲湖、台山南部扩散的基础 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