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路由交换基础知识学习笔记-服务质量相关
华为交换机路由器学习资料

华为交换机路由器学习资料~~~~~~~~~~PCA login:root;使用root用户password:linux;口令是linux# shutdown -hnow;关机# init;关机#logout;用户注销#login;用户登录#ifconfig;显示IP地址#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netmask> ;设置IP地址# ifconfig eht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down ;禁用IP地址# route add 0.0.0.0 gw<ip>;设置网关# route del 0.0.0.0 gw<ip>;删除网关# route add default gw<ip>;设置网关# route del default gw<ip>;删除网关#route;显示网关# ping<ip>;发ECHO包# telnet<ip>;远程登录----------------------------------------交换机命令~~~~~~~~~~[Quidway]discur;显示当前配置[Quidway]display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配置[Quidway]displayinterfaces ;显示接口信息[Quidway]display vlanall ;显示路由信息[Quidway]display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Quidway]superpassword;修改特权用户密码[Quidway]sysname;交换机命名[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0/1 ;进入接口视图[Quidway]interface vlanx ;进入接口视图[Quidway-Vlan-interfacex]ip address 10.65.1.1 255.255.0.0 ;配置VLAN的IP地址[Quidway]ip route-static 0.0.0.0 0.0.0.010.65.1.2 ;静态路由=网关[Quidway]rip;三层交换支持[Quidway]local-user ftp[Quidway]user-interface vty 04 ;进入虚拟终端[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password ;设置口令模式[S3026-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 ;设置口令[S3026-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3 ;用户级别[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0/1 ;进入端口模式[Quidway]inte0/1;进入端口模式[Quidway-Ethernet0/1]duplex{half|full|auto} ;配置端口工作状态[Quidway-Ethernet0/1]speed{10|100|auto} ;配置端口工作速率[Quidway-Ethernet0/1]flow-control;配置端口流控[Quidway-Ethernet0/1]mdi{across|auto|normal} ;配置端口平接扭接[Quidway-Ethernet0/1]port link-type {trunk|access|hybrid} ;设置端口工作模式[Quidway-Ethernet0/1]port access vlan3 ;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Quidway-Ethernet0/2]port trunk permit vlan {ID|All} ;设trunk允许的VLAN[Quidway-Ethernet0/3]port trunk pvid vlan 3 ;设置trunk端口的PVID[Quidway-Ethernet0/1]undoshutdown ;激活端口[Quidway-Ethernet0/1]shutdown;关闭端口[Quidway-Ethernet0/1]quit;返回[Quidway]vlan3;创建VLAN[Quidway-vlan3]port ethernet 0/1 ;在VLAN中增加端口[Quidway-vlan3]porte0/1 ;简写方式[Quidway-vlan3]port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4 ;在VLAN中增加端口[Quidway-vlan3]port e0/1 toe0/4 ;简写方式[Quidway]monitor-port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 ;指定镜像端口[Quidway]port mirror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 ;指定被镜像端口[Quidway]port mirror int_list observing-port int_type int_num ;指定镜像和被镜像[Quidway]descriptionstring ;指定VLAN描述字符[Quidway]description;删除VLAN描述字符[Quidway]display vlan[vlan_id];查看VLAN设置[Quidway]stp{enable|disable};设置生成树,默认关闭[Quidway]stp priority4096 ;设置交换机的优先级[Quidway]stp root{primary|secondary} ;设置为根或根的备份[Quidway-Ethernet0/1]stp cost200 ;设置交换机端口的花费[Quidway]link-aggregation e0/1 to e0/4ingress|both ; 端口的聚合[Quidway]undo link-aggregatione0/1|all ; 始端口为通道号[SwitchA-vlanx]isolate-user-vlanenable ;设置主vlan[SwitchA]isolate-user-vlan <x> secondary <list> ;设置主vlan包括的子vlan[Quidway-Ethernet0/2]port hybrid pvid vlan <id> ;设置vlan的pvid[Quidway-Ethernet0/2]port hybridpvid ;删除vlan的pvid [Quidway-Ethernet0/2]port hybrid vlan vlan_id_list untagged ;设置无标识的vlan如果包的vlan id与PVId一致,则去掉vlan信息. 默认PVID=1。
华为路由交换基础教案

华为路由交换基础教案教案标题:华为路由交换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华为路由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华为路由交换的基本配置和管理。
3. 掌握华为路由交换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华为路由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定义和区别b. 路由表和交换表的作用和构建方式c. 路由协议和交换协议的种类和特点2. 华为路由交换的基本配置和管理a.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和参数b. VLAN的创建和配置c.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接口配置和管理d.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和应用3. 华为路由交换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a. 路由器和交换机故障的常见类型和原因分析b. 使用命令行界面(CLI)进行故障排查和诊断c.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固件升级和备份d.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监控和优化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华为路由交换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华为路由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讲解。
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使用华为路由交换设备进行基本配置和管理操作,加深理解。
5. 故障排除:提供一些常见故障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教学资源:1. 华为路由交换设备(模拟器或实际设备)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3. 实际案例和故障场景4. 命令行界面(CLI)模拟软件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单选题、多选题或简答题的测试。
2.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华为路由交换设备配置和管理任务。
3.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
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案例和故障场景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华为交换机配置基础知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交换机提供了一个菜单驱动的控制台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你可以使用“Tab”键或箭头键在菜单和子菜单里移动,按回车键执行相应的命令,或者使用专用的交换机管理命令集管理交换机。不同品牌的交换机命令集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品牌的交
换机,其命令也不同。使用菜单命令在操作上更加方便一些。
大的寻址能力和出色的稳定性,为需要高带宽的应用程序提供了解决办法,同时也解决了网络智能化问题,它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的发展。毫无疑问,LAN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并在今天广泛的流行起来。
LAN交换技术概述
在LAN网中使用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减少网络的阻塞,同时,交换技术能够加快数据的移动速度,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以太网中由于采用CSMA/CD协议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网络的瓶颈。LAN交换机的内在功能类似于网桥,通过跟踪每一个端口发来的帧的源地址,检查帧的目的地址来选择路由。LAN交换机每一端口能够存储的地址数量决定了它支持的工作站和支持拥有许多工作站的局域网段的能力。若交换机每一端口只能支持一个地址,它相当于端口交换设备;若每一端口支持多个地址,它相当于段交换设备。除了按交换方法外,LAN交换机还可以分为“直接通过”和“存储转发”。直接通过技术就是在LAN交换机读到帧的目的地址后,直接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进行交叉连接。这种交换具有最小的延时和等待时间。
sn
网络技术入门:太网交换机基础知识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华为路由交换由浅入深系列(二)静态路由、浮动路由、默认路由配置以及华为路由协议优先级总结

华为路由交换由浅入深系列(二)静态路由、浮动路由、默认路由配置以及华为路由协议优先级总结掌握目标一、配置设备名称与IP地址:二、配置静态路由三、配置浮动路由用于备份四、配置默认路由五、了解华为不同路由协议的优先级一、配置设备名称与IP地址:R1:<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sysname R1[R1]interface g0/0/1[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202.100.1.1255.255.255.0 quit[R1]interface g0/0/2[R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202.100.2.1255.255.255.0quit[R1-GigabitEthernet0/0/1]int lo0 =====创建环回接口[R1-LoopBack0]ip add1.1.1.1255.255.255.255[R1-LoopBack0]quit[R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interface =====显示接口信息#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202.100.1.1255.255.255.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202.100.2.1255.255.255.0#interface NULL0#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1.1.1.1255.255.255.255R2:[R2]interface g0/0/1[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202.100.1.2255.255.255.0 [R2-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0[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202.100.3.2255.255.255.0 [R2-GigabitEthernet0/0/0]int lo0[R2-LoopBack0]ip ad2.2.2.2255.255.255.255[R2-LoopBack0]quitR3:[R3]int g0/0/2[R3-GigabitEthernet0/0/2]ip add202.100.2.3255.255.255.0 [R3-GigabitEthernet0/0/2]int g0/0/0[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202.100.3.3255.255.255.0 [R3-GigabitEthernet0/0/0]int lo0[R3-LoopBack0]ip add3.3.3.3255.255.255.255<R1>ping-c2202.100.1.2=====ping两个数据包PING202.100.1.2:56data bytes,press CTRL_C to breakReply from202.100.1.2:bytes=56Sequence=1ttl=255time=10ms Reply from202.100.1.2:bytes=56Sequence=2ttl=255time=1ms---202.100.1.2ping statistics---2packet(s)transmitted2packet(s)received0.00%packet lossround-trip min/avg/max=1/5/10ms<R1>ping-c2202.100.2.3PING202.100.2.3:56data bytes,press CTRL_C to breakReply from202.100.2.3:bytes=56Sequence=1ttl=255time=20ms Reply from202.100.2.3:bytes=56Sequence=2ttl=255time=10ms---202.100.2.3ping statistics---2packet(s)transmitted2packet(s)received0.00%packet lossround-trip min/avg/max=10/15/20ms<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Route Flags:R-relay,D-download to fib------------------------------------------------------------------------------Routing Tables:PublicDestinations:11 Routes:11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1.1.1/32Direct0 127.0.0.0/8Direct0 0 D 127.0.0.1127.0.0.1127.0.0.1LoopBack00 D InLoopBack0InLoopBack0InLoopBack0GigabitEthernet0127.0.0.1/32Direct0 127.255.255.255/32Direct0 202.100.1.0/24Direct0 0 D0 D 127.0.0.1 0 D 202.100.1.1二、配置静态路由[R1]ip route-static 3.3.3.3 255.255.255.255 202.100.2.3 ===添加静态路由[R1]ip route-static 202.100.3.0 255.255.255.0 202.100.2.3[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Static 代表静态路由,60 代表静态路由优先级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13 Routes : 13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1.1.1/32 Direct 03.3.3.3/32 Static 60<R1>ping -c 1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10 ms0 D 127.0.0.1 LoopBack0 0 RD 202.100.2.3 GigabitEthernet0<R1>ping -c 1 202.100.3.3PING202.100.3.3:56data bytes,press CTRL_C to breakReply from202.100.3.3:bytes=56Sequence=1ttl=255time=10ms三、配置浮动路由用于备份配置备份静态路由,当R1与R3之间链路出现故障时,可走R2。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路由交换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实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路由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路由表以及路由选择算法等内容。
一、路由器的概念和功能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转发和传输。
它通过查找目标地址并根据路由表进行转发选择,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路由器在网络中起到了连接各个子网和传输数据的关键作用。
除了传输数据包的功能,路由器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网络地址转换(NAT)、QoS(Quality of Service)等。
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路由器可以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
QoS功能可以根据网络连接的需求,为不同的数据流分配带宽和优先级,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
二、交换机的概念和功能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另一种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
它可以根据MAC地址识别数据包的目标设备,并将数据包仅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端口,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交换机具有避免网络冲突、提高网络性能、实现安全隔离等功能。
通过避免网络冲突,交换机可以避免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碰撞,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通过提高网络性能,交换机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满足用户对网络性能的需求。
通过实现安全隔离,交换机可以将网络分割成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控制。
三、路由表的概念和作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路由器所知道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每个路由表条目包含了目标网络的网络地址、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用于选择下一跳路由器的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表的作用是指导路由器在传输数据时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器通过查找目标地址,并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进行转发选择,将数据包沿着最佳路径传输到目标地址所在的网络。
路由表的更新是由路由选择协议来完成的,路由选择协议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动态地更新路由表信息。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5
2.5 习题
第3章 OSPF
3.1 OSPF的 1
基本概念
3.2 LSA及特 2
殊区域
3 3.3 OSPF协
议特性
4 3.4 配置及实
现
5
3.5 习题
第4章 IS-IS
4.1 IS-IS概 1
述
4.2 IS-IS的 2
基本概念
3
4.3 协议特性
4 4.4 配置及实
现
5
4.5 习题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内容提要
03 致谢 05 第2章 RIP
目录
02 序 04 第1章 路由基础 06 第3章 OSPF
07 第4章 IS-IS
目录
08 第5章 路由重分发
09
第6章 路由策略与 PBR
010 第7章 BGP
8.2 VLAN
8.3 实现VLAN之 间的通信
8.4 MUX VLAN
8.6 企业交换网 络
8.5 VLAN聚合
8.7 习题
第9章 以太网安全
9.1 MAC地 1
址表的配置及 管理
2
9.2 接口安全
3 9.3 MAC地
址漂移与应对
4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DHCP
Snooping
5
9.5 习题
第10章 STP
0 3
6.3 FilterPolicy
0 4
6.4 IP前 缀列表
0 6
6.6 习题
0 5
6.5 PBR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一、路由基础知识1.1 路由的概念路由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
路由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路由器根据规则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传输数据包,这些规则可以是基于多种因素,如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或者其他由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
1.2 路由的作用路由的作用是建立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通过路由器,数据包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和转发,实现全网的通信。
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传输路径。
路由器会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者最终目的地。
这一过程涉及路由协议、数据包封装、解封装等多个步骤。
1.4 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用于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重要依据,路由表记录了目的网络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根据路由表来进行转发决策。
1.5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和学习的规定。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而动态路由则是路由器之间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
1.6 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根据其作用范围和用途可以分为边界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分布式路由器等。
边界路由器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核心路由器则用于承载大量数据流量的高速转发,分布式路由器则用于连接不同子网的数据传输。
二、交换基础知识2.1 交换技术的概念交换技术是指通过交换设备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交换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交换、交换机、交换网络等。
2.2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交换设备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数据交换可以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多种形式。
2.3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交换网络数据包的设备。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分发,是局域网中重要的数据交换设备。
路由与交换技术

5.6练习题
5.1.1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 5.1.2传统VLAN间路由环境 5.1.3单臂路由与路由器子接口环境
5.2.1传统VLAN间路由的配置 5.2.2单臂路由与路由器子接口环境的配置
5.3.1三层交换概述 5.3.2三层交换机与VLANIF接口环境 5.3.3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的配置
7.3本章总结 7.4练习题
7.1.1 OSPF简介 7.1.2 OSPF的邻居表、LSDB与路由表 7.1.3 OSPF消息的封装格式 7.1.4 OSPF报文类型 7.1.5网络类型 7.1.6路由器ID 7.1.7 DR与BDR
7.2.1 OSPF的邻居状态机 7.2.2链路状态消息的交互 7.2.3路由计算 7.2.4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6.4.1 RIPv2的基本配置 6.4.2配置RIPv2路由自动汇总 6.4.3配置RIPv2路由手动汇总 6.4.4配置RIPv2下发默认路由 6.4.5配置RIPv2认证 6.4.6 RIP公共特性的调试
6.5.1信息交互 6.5.2链路状态协议算法
7.1 OSPF的特征
7.2单区域OSPF的原 理与基本配置
读书笔记
这是《路由与交换技术》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路由与交换技术》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1.1交换网络
1.2交换机的 基本设置
1.3本章总结
1.4练习题
1.1.1共享型以太网与冲突域 1.1.2交换机简介 1.1.3交换型以太网与广播域 1.1.4交换机的数据帧转发方式 1.1.5企业园区网设计示例
1.2.1速率与双工 1.2.2 MAC地址表 *1.2.3 MAC地址泛洪攻击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质量相关1 QoS(Quality of Service)1.1 传统端到端⽹络的通信质量问题1.1.1 传统IP⽹络⽆区别地对待所有报⽂1.1.2 传统端到端⽹络设备依据先⼊先出(FIFO)原则分配报⽂转发所需资源1.1.3 基于以上两点,关键业务的通信质量⽆法保障(语⾳延迟、视频卡顿等)。
1.2 影响⽹络通信质量的因素1.2.1 ⽹络带宽:⽹络传输的最⼤带宽由传输路径上的最⼩链路带宽决定(瓶颈)1.2.2 ⽹络时延1.2.2.1 端到端⽹络时延等于路径上所有时延之和1.2.2.2 单个设备的时延包括:传输时延、串⾏化时延、处理时延、队列时延1.2.3 抖动:每个报⽂的端到端时延不⼀样,导致这些报⽂不能等间隔到达⽬的端。
1.2.4 丢包:1.2.4.1 丢包可能在所有环节中发⽣(处理过程、排队过程、传输过程)1.2.4.2可⽤于衡量⽹络的可靠性。
1.3 改善⽹络通信质量的⽅案1.3.1 尽⼒⽽为服务模型(Best-Effort)1.3.1.1 措施:增⼤⽹络带宽升级⽹络设备(增强数据处理能⼒)1.3.1.2 典型类型:FIFO(先进先出)1.3.2 综合服务模型(Integrated Service Model,现⽹少⻅)1.3.2.1 含义:使⽤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协议通过信令(signal)预先通知⽹络预留所需特定服务质量(带宽、时延等)1.3.2.2 优点:可以为某些特定业务提供带宽、延迟保证1.3.2.3 缺点:实现较复杂⽆流量发送时仍然独占带宽要求端到端所有节点都⽀持并运⾏RSVP1.3.3 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简称DS,⽬前应⽤最⼴泛)1.3.3.1 ⼯作过程:在⽹络⼊⼝对报⽂的分类,完成对报⽂的标记。
根据标记,将其映射成本地对其定义的服务等级值。
根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值进⼊相应的缓存队列,根据队列间的调度机制,实现不同的转发服务。
1.3.3.2 优点:充分考虑IP⽹络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将复杂的服务质量保证通过报⽂⾃身携带的信息转换为单跳⾏为,从⽽⼤⼤减少了信令的⼯作。
2 报⽂的分类与标记2.1 分类依据:依据不同链路类型传输的不同类别的报⽂,且其⾃身所含有的标识QoS优先级的的字段值来分类。
2.2 简单流分类2.2.1 VLAN TAG中⽤于标识QoS服务等级的PRI字段(取值范围0~7)2.2.2 MPLS标签信息中⽤于区分数据流量服务等级的EXP域(MPLS报⽂的CoS域,相当于IP⽹络的ToS域。
)(取值范围0~7)2.2.3 IPv4报⽂的IP-Precedence字段(取值范围0~7)2.2.4 IPv4报⽂的DSCP字段值(对IP-Precedence字段的扩充,取值范围0~63。
其中DS指Differentiated Services。
)2.2.5 缺点:不够精细化2.3 复杂流分类2.3.1 含义:根据五元组(源地址、⽬的地址、源端⼝号、⽬的端⼝号、协议号)等报⽂信息对报⽂进⾏精细的分类。
2.3.2 缺省应⽤于⽹络的边缘位置。
2.3.3 分类依据链路层(各项可任意匹配)VLAN内/外层Tag的802.1p源/⽬的MAC地址IP层(各项可任意匹配)IP-Precedence源/⽬的IPv4地址TCP/UDP源端⼝TCP/UDP⽬的端⼝协议号2.4 报⽂的标记2.4.1 why:端到端部署QoS时,如果每台设备都对报⽂进⾏分类,将会耗费极⼤的设备处理资源,⽽对报⽂进⾏标记,下游设备只需识别标记即可提供差分服务。
2.4.2 where:⼀般在DS边界(如SW)节点对标记进⾏识别并提供差分服务2.4.3 下游设备可以选择接收上游设备的分类结果,也可以根据⾃⼰的分类标准对报⽂重新分类。
2.4.4 语⾳电话、视频终端等设备⼀般发送的报⽂都携带设备默认标识的优先级值,若要通过⾃定义的值来提供差分服务,可通过remark操作对报⽂进⾏重新标记。
3 拥塞管理与拥塞避免3.1 拥塞发⽣的主要场景速率不匹配:报⽂从⾼速链路进⼊设备,再由低速链路转发出去。
汇聚问题:报⽂从多个接⼝同时进⼊设备,由⼀个没有⾜够带宽的接⼝转发出去。
3.2 拥塞可能会引发的负⾯影响增加了报⽂传输的时延和抖动。
过⾼的延迟会引起报⽂重传。
⽹络的有效吞吐率降低,造成⽹络资源的损害。
加剧耗费⼤量的⽹络资源(特别是存储资源),不合理的资源分配甚⾄可能导致系统陷⼊资源死锁⽽崩溃。
3.3 拥塞管理的过程根据报⽂所携带标记对应的LP(Local Priority 本地优先级)值与队列索引号的对应关系表,来实现将不同的报⽂送⼊不同队列。
根据队列调度机制实现不同队列报⽂的差分转发。
3.4 常⻅队列调度机制3.4.1 FIFO(First In First Out 先进先出)优点:实现机制简单且处理速度快,开销⼩。
缺点:不能有差别地对待优先级不同的报⽂。
3.4.2 PQ(Priority Queuing 特权队列)四个队列:⾼优先队列、中优先队列、正常优先队列、低优先队列,每个队列报⽂发完才进⼊下⼀队列。
优点:对⾼优先级的报⽂提供了优先转发。
缺点:低优先级队列可能出现“饿死”现象,即⾼优先级队列中持续有报⽂等待发出,较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迟迟不能得到发送。
3.4.3 WRR(Weighted Round Robin 加权循环调度)优点:避免了PQ调度的“饿死"现象。
缺点:基于报⽂个数来调度,容易出现包⻓尺⼨不同的报⽂出现不平等调度;低时延业务得不到及时调度。
3.4.4 WFQ(Weighted Fair Queuing 加权平均队列)WFQ对报⽂按流特征进⾏分类,对于IP⽹络,五元组和ToS相同的报⽂属于同⼀个流,对于MPLS⽹络,具有相同标签和EXP域值的报⽂属于同⼀个流。
每⼀个流被分配到⼀个队列,该过程称为散列,采⽤HASH算法⾃动完成。
优点:可完全按照权重分配带宽;⾃动分类,配置简单。
缺点:低时延业务仍得不到及时调度;⽆法实现⽤户⾃定义分类规则。
3.4.5 PQ+WFQ调度过程:先按PQ⽅式优先调度Queue7~5队列中的报⽂流,全部调度完毕后再以WFQ⽅式调度Queue4~0队列中的报⽂流。
优点:可保证低时延业务得到及时调度;实现按权重分配带宽等。
缺点:⽆法实现根据⽤户⾃定义灵活分类报⽂的需求。
3.4.6 CBQ(Class-based Queueing 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调度过程:先根据IP优先级或者DSCP优先级、⼊接⼝、IP报⽂五元组等规则对报⽂进⾏分类,然后让不同类别的报⽂进⼊不同队列。
对于不匹配任何类别的报⽂,会送⼊系统定义的缺省类。
三类队列EF队列:满⾜低时延业务AF队列:满⾜需要带宽保证的关键数据业务BE队列:满⾜不需要严格QoS保证的尽⼒发送业务3.5 拥塞避免3.5.1 Tai Drop 尾丢弃:当某⼀队列已经被装满时,传统的处理⽅法是将后续发往该队列的报⽂全部丢弃,直到拥塞解除。
3.5.2 缺点3.5.2.1 引发TCP全局同步TCP全局同步:对于TCP报⽂,如果⼤量的报⽂被丢弃,将造成TCP超时,从⽽引发TCP慢启动,使得TCP减少报⽂的发送。
当队列同时丢弃多个TCP连接的报⽂时,将造成多个TCP连接同时进⼊拥塞避免和慢启动状态以调整并降低流量,此为TCP全局同步现象。
多个TCP连接发往队列的报⽂同时减少,⽽后⼜会在某个时间同时出现流量⾼峰,如此反复,使⽹络资源利⽤率低。
TCP全局同步解决⽅法: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 早期随机检测)RED通过随机地丢弃数据报⽂,避免多个TCP连接同时降低发送速度,从⽽避免了TCP全局同步现象。
RED为每个队列的⻓度都设定了阈值⻔限,并规定:当队列的⻓度⼩于低⻔限时,不丢弃报⽂。
当队列的⻓度⼤于⾼⻔限时,丢弃所有收到的报⽂。
当队列的⻓度在低⻔限和⾼⻔限之间时,开始随机丢弃到来的报⽂。
(⽅法:为每个到来的报⽂赋予⼀个随机数,并⽤该随机数与当前队列的丢弃概率对⽐,如果⼤于丢弃概率则报⽂被丢弃。
队列越⻓,报⽂被丢弃的概率越⾼。
)3.5.2.2 引起TCP饿死现象原因:尾丢弃⽆法对流量进⾏区分丢弃现象:队列被装满时,后续发往该队列的TCP报⽂将进⾏尾丢弃,并造成windowsize减⼩,TCP流量整体减⼩,⽽UDP流量不减,反⽽可能占满整个队列,造成TCP饿死现象。
3.5.2.3 ⽆差别地丢弃:可能导致⼤量⾮关键数据被转发,关键数据被丢弃。
3.5.3 尾丢弃解决⽅法:WRED(Weighted Random Early Detection 加权早期随机检测)基于RED,对每⼀种优先级都能独⽴设置报⽂的丢包⾼⻔限、低⻔限及丢包率,在⼀定程度上避免了尾丢弃带来的所有缺点。
4 流量监管与流量整形4.1 流量监管(Traffic Policing)典型应⽤:监督进⼊⽹络的某⼀流量规格,把它限制在⼀个合理的范围内,并对超出部分的流量进⾏“惩罚”。
意义:对接收或发送的流量进⾏限速控制,限制进⼊⽹络的突发流量,为⽹络提供基本的QoS保证。
⽅式:通常使⽤承诺访问速率CAR(Committed Access Rate)来限制某类报⽂的流量。
优点:可实现对不同类别的报⽂分别进⾏限速。
缺点:当链路空闲时,造成带宽浪费造成较⾼的丢包率,且丢弃的流量可能要进⾏重传。
4.2 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典型应⽤:当⽹络中上游接⼝带宽资源⼤于下游时,容易在下游⽹络形成拥塞,可在上游的出接⼝配置流量整形,使上游出接⼝发送的流量与下游⼊接⼝接收的能⼒相匹配。
意义:限制流出某⼀⽹络的某⼀连接的正常流量与突发流量,使这类报⽂以⽐较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是⼀种主动调整流量输出速率的措施。
优点:可实现对不同类别的报⽂分别进⾏限速。
部分超出规格的报⽂不直接丢弃,⽽是进⾏缓存,待链路空闲再发出去。
缺点:可能会增加延迟和抖动需要较多的设备缓冲资源以上内容整理于幕布⽂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