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舌象舌苔的特点
中医之舌头看病症大全 ( 转)

中医之舌头看病症大全正常人的苔色是“滋润的。
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滋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
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
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
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
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
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
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
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
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
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
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
舌苔的十种形态 舌苔对应的身体问题

舌苔的十种形态舌苔对应的身体问题舌苔,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人的健康状态,与舌苔的不同形态紧密关联。
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大夫总会要求我们伸出舌头,通过舌苔的状态来判断我们身体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舌苔,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那么,不同的舌苔形态都隐藏了些什么样的信息呢?一、舌苔的十种形态舌苔发白舌苔发白,是阳气不足、脾胃虚寒的表现。
多伴有畏寒、体冷、手脚冰凉的症状。
此类人群会较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的症状,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
这样的人,在冬天要格外注意保暖。
有胃疼症状的人,可用干姜、荜茇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
舌苔发黄舌苔黄腻,是湿热的表现,主症在肝和脾。
若还伴随了容易口渴的症状,则说明肝火过旺,进而影响了脾胃的调和与胆汁的排泄,从而引发口臭、口苦。
另外,肝开窍于目。
肝火过旺,通常会引起两目干涩、视力减退。
建议可以吃点滋阴、健脾、养肝的食物,如猕猴桃、绿豆、葡萄、木耳等。
舌苔发红舌苔发红,多伴随着便秘、舌苔厚、舌边尖红、小便赤黄的症状,是胃火过盛的缘故。
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故出现口臭、舌苔发黄、肠道失润、大便干结。
此时可以服用大黄、黄连、黄芩、山栀之类中药清热泻火,在饮食上需忌酒、忌辛辣热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舌苔发黑中医认为,舌苔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
有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
如果平时有较严重的胃病,观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经常熬夜,抽烟过多,也会容易引发黑苔的出现。
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现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则只是暂时的现象,不必担心。
花剥舌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式样”的形态,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样的形态叫做“地图舌”。
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需及时就医。
舌头诊查案例

舌头诊查案例以舌头诊查案例为题,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舌头疾病,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和颜色变化,以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
以下是十个案例,每个案例对应一种不同的舌头疾病。
1. 案例一:舌苔厚白,舌体胖大,患者口干口苦,舌脉浮数。
这是一种常见的舌胖滑腻的病象,可能是由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
2. 案例二:舌体红绛,舌尖稍尖,舌下静脉瘀紫,患者口苦口干,舌脉弦数。
这是一种热盛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肝胆火旺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心脏功能。
3. 案例三:舌体淡红,舌苔薄白,患者口淡口干,舌脉弦细。
这是一种气虚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脾胃功能和血气情况。
4. 案例四:舌体紫红,舌苔黄腻,患者口苦口干,舌脉涩数。
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湿热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肾脏功能。
5. 案例五:舌体红绛,舌苔黄燥,患者口苦口干,舌脉弦滑。
这是一种肺热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肺火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肺功能和心脏功能。
6. 案例六:舌体淡白,舌苔薄白,患者口淡口干,舌脉细弱。
这是一种气虚血弱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和气血不足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脾胃功能和血气情况。
7. 案例七:舌体红绛,舌苔薄黄,患者口苦口干,舌脉弦滑。
这是一种肝胆火旺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心脏功能。
8. 案例八:舌体淡红,舌苔薄白,患者口淡口干,舌脉细弱。
这是一种气虚血弱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和气血不足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脾胃功能和血气情况。
9. 案例九:舌体红绛,舌苔黄燥,患者口苦口干,舌脉涩数。
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湿热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肾脏功能。
10. 案例十:舌体紫红,舌苔黄腻,患者口苦口干,舌脉涩数。
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湿热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肾脏功能。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质地、湿度等特征,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舌诊入门基础知识的
详细介绍。
一、舌头的形态
1.舌头的大小:正常情况下,舌头大小适中,不过大也不过小。
2.舌头的形状:正常情况下,舌头呈现略微弯曲的形状,两侧对称。
3.舌头的厚度:正常情况下,舌头的厚度适中,不过厚也不过薄。
4.舌头的质地:正常情况下,舌头的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二、舌头的颜色
1.淡红色:表示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
2.暗红色:表示热毒内盛,热病等。
3.深红色:表示血热,血瘀等。
4.苍白色:表示气血不足,阳虚等。
5.青紫色:表示气滞血瘀,寒凝等。
三、舌头的湿度
1.湿润:表示体内阴液充足,体质健康。
2.干燥:表示体内阴液不足,体质虚弱。
四、舌头的苔
1.白苔:表示体内湿气重,消化不良等。
2.黄苔:表示体内湿热重,热毒内盛等。
3.黑苔:表示体内湿热重,热毒内盛等。
以上就是舌诊入门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舌头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观察。
2.观察时应保持光线充足,舌头清洁。
3.观察时应注意舌头的形态、颜色、湿度、苔等特征。
4.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舌诊的基础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健康。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
一.舌神(一)有神(荣舌)【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二)无神(枯舌)【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
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
第一章 舌尖上的疾病信号-可打印

第一章舌尖上的疾病信号第一节气血两虚一秒钟确定舌质颜色要看准看舌诊共分四步:舌质的颜色、舌体的形状、舌苔、舌下静脉。
生命全息论1、通过人体局部的变化特征,能反映出全身的情况,如手诊、面诊、脉诊以及今天要学习的舌诊。
2、舌诊反映的是体内脏腑、气血的变化,通过对于舌象的观察,能诊察出体内相应脏腑及气血的异常变化,继而起到诊病、防病的作用。
一、舌头颜色∶1、淡红舌∶健康人或患病未伤及气血的患者。
2、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及气血两虚症,表现为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手足不湿、便溏。
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白”颜色偏淡,淡粉色)3、红舌∶见于血热症患者。
表现为心烦、睡眠质量差,手足心烦热、身上多发毛囊炎等,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律失常、头痛;还容易引起多种炎性疾病,比如咽喉炎、结膜炎、胆囊炎等。
4、紫色(暗)∶多见于体内血瘀严重的患者。
可表现为腰痛、肢体麻木、头痛、头晕、手脚发凉、胃痛、心绞痛。
5、青色∶多见于肝病、寒证。
表现为酒精肝,睡眠质量差、头痛或头晕、女性痛经、男性前列腺问题影响性功能。
第二节裂纹舌到底是何原因舌体要看清二、舌体形状1、胖大舌齿痕∶脾虚湿气大,水湿充填舌体。
多表现为便溏、困倦、乏力、饭后易困。
如果不及时调理也会引发心脑的供血不足以及肠道疾病。
2、裂纹舌∶①生理性多见于先天禀赋问题,没有太大临床意义,但提示胃部容易发生疾病。
(生理性∶裂纹没有规律“两边、中间”都有)(病理性∶裂纹有规律“两边”没有,“中间”有)②病理性多见于精血亏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精血亏虚∶可见腰疼腰酸、健忘、精力不足、困乏、掉头发多,多由熬夜、房事过度、思虑过多、用脑过度引起。
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引发心脏疾病或风湿骨病,男性还会影响到性功能。
B.脾气亏虚∶脾气亏虚,不能吸收营养物质生成精血,导致精血亏虚,同时体内水湿代谢失常形成水湿,撑裂舌面。
可见饭后易困,健忘、精力及体力不足。
观察舌头查病 观舌问诊

观察舌头查病观舌问诊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一种心态!懂点健康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舌头是人体健康的放大镜!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舌头的秘密!一、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
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
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二、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
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
"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
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
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
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
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
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三、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舌诊与肝病辨治

性肝硬化病人 。淡 红舌基本属于 正常, 这在 不少肝炎病毒携带 者 肝 硬 化 病 人 再 原 有 舌 象 的基 础 上 渐 而 出现 红 绛 光 剥 舌 , 往 是 肝 往 中出现 , 明病情稳定 , 说 毒热 征象不 明显, 病人 常无任何不适 。淡 功能高度损害的表现, 可视 为肝 昏迷 的先兆 。总之 , 红舌 , 绛舌只
临床辨证复杂 , 症状 多变 , 而舌象的变化则有一 定的规律可循 , 因 炎、 慢性 活动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病人 。红绛舌根据其红色程 此 , 究舌诊对肝病 的辩证和治疗有很 高的价值 。笔者 多年 来在 度 不 同又 分 为 红 舌 和 绛 舌 。红 舌 是较 淡 红 舌 为 深 的 , 至 呈 鲜 红 研 甚
临 床 上 非 常 重 视肝 病 诊 治过 程 中 舍 诊 的 研 究 , 一 定 体 会 。现 就 色 , 有 因血 得 热 则行 , 盛 则 气 血 沸 涌 , 体 脉 络 充 盈 , 色 呈鲜 红 。 热 舌 故 肝 病 从舌 诊 中的表 现 及 其 对 用 药 的指 导 作 用 论述 如下 。 绛 舌 , 红 色 更 深 的 红 色 , 绛 舌 必 兼 红 , 红 末 必 绛 , 绛 舌 较 较 但 而 故
白舌 , 色 较 正 常 人 的淡 红 色 浅 淡 , 至 全 无 血 色 , 舌 甚 由于 阳 气 不 是 程 度 的 区别 , 红绛 舌 辨 别 虚 实 关 键 是 舌 苔 有 无 , 液 多 少 。红 绛 津 黄 病 红 无 说 足, 生化阴血的功能减弱, 推动血液运行 的力量亦衰 , 致使血液不 舌 , 腻 苔 表 示 邪 正 抗 争 , 多 实 ; 绛 舌 , 苔 , 明 正 不 胜 邪 , 能充 分 营 运 于舌 质 中 , 故舌 色 浅 淡 。主虚 征 和 寒 征 , 与肝 病 的病 阴津 已亏 , 多虚 实 夹 杂 , 这 病 以虚 为主 , 多难 治 , 后 极 差 。 病 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炎病人舌象/舌苔的特点
中医传统的舌诊除应掌握舌的脏腑分部外,其基本要领是气病察苔、血病察质;察舌苔以知邪之深浅,望舌质而知脏腑的虚实。
舌的两侧属肝胆分野,因此当更注意望舌之两侧。
根据大量临床资料的报道、肝炎患者的舌质大都有淤暗之色、其中最常见的有淡暗舌,暗红舌与暗紫舌。
少数患者出现红维舌和鲜红舌。
谈暗舌多属肝血不足兼淤或脾气湿而肝血郁滞,多见於慢活肝或肝硬化者。
暗红舌主肝经血热兼有血淤,多见于急性肝炎热毒炽盛或慢活肝病情活动明显者。
某些肝硬化者出血前红绛明显,可能与高凝状态出血有关。
暗紫舌多属气虚或阳虚,血行无力、气血淤阻,多见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可同时伴见肝脾肿大质硬、肝掌、蜘蛛痣等体征。
舌色鲜红、舌体薄瘦少苔者,主阴虚内热,多见於慢性迁延型及活动型患者,或久服苦燥伤阴之药者。
舌中呈现小红点者为出血征象。
常见于血小板降低,伴见口腔粘膜,皮肤先后出现瘀斑者,与血液“低凝状态”时的出血情况相类似。
另有一些患者舌的两侧出现淤暗色的条纹,称之为“肝瘿线”的,则多发现肝癌。
舌体胀大而尖红,两边出现红色芒刺者,伴见脉弦大而涩或弦数有力,则提示病势正在发展。
从舌苔上看,可见薄白、薄黄、薄腻、黄腻、白腻及无苔。
一般而言,黄腻苔明显者多为急性肝炎,迁延性或活动性慢性肝炎病情活动不稳定,湿热亢盛的患者,也有部分喜好饮酒的肝炎、肝硬变患者。
白腻苔多为脾湿内阻、痰湿相合者,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
一般来看,慢性肝炎患者大部分舌苔为簿白,薄黄或薄腻,厚腻的只占1/3。
某些热重于湿的患者,舌苔亦可见白腻之象,用清热利湿法舌苔往往不易退去,而用清热解毒配以通腑消导则舌苔退得较快。
舌苔在根部较厚的,届下焦湿热痰浊;在中部的为痰湿中阻,在偏侧的属肝胆湿热。
舌边尖有齿印的主虚象,但应结合舌色、脉象、肝功能及体征全面分析,方可确定。
通过舌苔大家可以自己大体判断自己的病情,但是不能代替专业正规的诊断方式,肝炎患者应该定期体检,找专业的肝病专家咨询病情,然后给出治疗方案,以免不对症治疗,耽误治疗时机,目前中国肝病防治中心已经推出了在线远程诊疗服务,有任何问题可以拨打我们中心的热线:400-611-1368进行咨询,或者在线联系我们。
原文地址:/html/201210/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