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基础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附习题)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附习题)

误区 计算加权平均数时漏掉权 二八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如下:八(1)班55人,平 均分 81分;八(2)班40人,平均分90分;八(3)45 人,平均分85分;八(4)班60人,平均分84分.求 年级平均分. 错解:x 81 90 85 84 =8(5 分)
4
正解:x 81 55 90 40 85 45 8460 =84.(6 分)
2.加权平均数中的“权”对计算结果 有什么影响?
3.能把这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推 广到一般吗?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
w2,…,wn,则
x=
x1w1+x2w2 + L +xnwn w1+w2+ L +wn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 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确定,计 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 成绩看,应录取谁?
6+4
此时乙将被录取
2.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 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 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 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 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解: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
95 20%+90 30%+8550% =88.5(分) 20% 30% 50%
即样本平均数是1672.
用寿命合适吗?
因此,可以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
命大约是1672h.
1.例3中各组的“数据”和“权”怎么确定? 2.总结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一般步骤. 3.某次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如图,试根据统计图中
的信息,求这次测试的平均成绩.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平均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平均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平均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9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60%、30%、10%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 A .85.5分B .90分C .92分D .265分【答案】B【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可以求得小王的成绩,由题意可得,小王的成绩是:9560%8030%9010%9060%30%10%⨯+⨯+⨯=++,故选B .2.我省某市五月份第二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111、96、47、68、70、77、105,则这七天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数是 A .71.8B .77C .82D .95.7【答案】C【解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因此(111+96+47+68+70+77+105)÷7=82,故选C .3.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将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由原先按3∶5∶2计算,变成按5∶3∶2计算,总分变化情况是 A .小丽增加多B .小亮增加多C .两人成绩不变化D .变化情况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当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按3∶5∶2计算时, 小亮的成绩是90375551274.7352⨯+⨯+⨯=++,小丽的成绩是60384572274.4352⨯+⨯+⨯=++,当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按5∶3∶2计算时,小亮的成绩是90575351277.7352⨯+⨯+⨯=++,小丽的成绩是60584372269.6352⨯+⨯+⨯=++, 故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由原先按3∶5∶2计算,变成按5∶3∶2计算, 小亮的成绩变化是77.7-74.7=3,小丽的成绩变化是69.6-74.4=-4.8,故小亮成绩增加的多,故选B . 4.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5天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是A .30吨B .31吨C .32吨D .33吨【答案】C【解析】由折线统计图知,这5天的平均用水量为∶3032362834325++++=(吨),故选C .5.某同学用计算器计算30个数据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 .3.5B .3C .-3D .0.5【答案】C【解析】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的一个数据105输入成15,即少加了90; 则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90330=-,故选C .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8个数x 1,x 2,46,41,43,39,37,34的平均数为40,则x 1+x 2=________. 【答案】80【解析】121(464143393734)408x x +++++++=,∴x 1+x 2=80,故答案为:80. 7.小青在八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如果学期总评成绩根据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是__________分.【答案】84.2【解析】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为∶86×10%+90×30%+81×60%=84.2(分),故答案为∶84.2. 8.某校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举办了艺术周活动,八年级一班的合唱成绩如下表∶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余下数据的平均分是__________. 【答案】9.5分【解析】去掉一个最高分9.9分,一个最低分9.2分,余下数据的平均分为9.29.329.639.72769.512328+⨯+⨯+⨯==+++(分).故答案为:9.5分.9.若两组数x 1,x 2,…,x n ;y 1,y 2,…,y n ,它们的平均数分别为x 和y ,那么新的一组数∶x 1+y 1,x 2+y 2,…,x n +y n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 【答案】x +y 【解析】由题意知,121()n x x x x n=+++,121()n y y y y n=+++.所以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122331212111()()()n n n n x y x y x y x y x x x y y y x y nn n++++++++=+++++++=+.故答案为:x +y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0.设一组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m ,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 (1)12333n x x x +++,,…,; (1)12222n x x x ,,…,. 【解析】设一组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m ,即12nx x x x m n+++==…,则12n x x x mn +++=…. (1)∵12n x x x mn +++=…,∴123333n x x x mn n ++++++=+…,∴12333n x x x +++,,…,的平均数是33mn nm n+=+. (2)∵12n x x x mn +++=…, ∴122222n x x x mn +++=…,∴1222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2mnm n=. 11.一种什锦糖果是由甲、乙、丙三种不同价格的糖果混合而成的,已知甲种糖果的单价为9元/kg ,乙种糖果的单价为10元/kg ,丙种糖果的单价为12元/kg .(1)若甲、乙、丙三种糖果数量按2∶5∶3的比例混合,则混合后得到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才能保证获得的利润不变?(2)若甲、乙、丙三种糖果数量按6∶3∶1的比例混合,则混合后得到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才能保证获得的利润不变?【解析】(1)1×20%×9+1×50%×10+1×30%×12=10.4(元). 要保证混合后的利润不变,这种什锦糖果单价应定为10.4元. (2)1×60%×9+1×30%×10+1×10%×12=9.6(元). 要保证利润不变,这种什锦糖果单价应定为9.6元.12.学校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八(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它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根据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若按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校运动会∶艺术获奖∶劳动卫生=3∶2∶3∶1∶1比例,对各班的得分重新计算,比较出大小关系,并从中推荐一个得分最高的班级作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解析】设k 1,k 4,k 8顺次为3个班的考评分,则 k 1=0.3×10+0.2×10+0.3×6+0.1×10+0.1×7=8.5, k 4=0.3×10+0.2×8+0.3×8+0.1×9+0.1×8=8.7, k 8=0.3×9+0.2×10+0.3×9+0.1×6+0.1×9=8.9,因为k 8>k 4>k 1,所以推荐八(8)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13.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污损的下表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几个球的人数情况∶同时已知,进球3个以上(包括3个)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以下(包括4个)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 【解析】设投进3个球的有x 人,投进4个球的有y 人,由题意得,3452 3.5(2)01122734 2.5(127)x y x y x y x y ++⨯=++⎧⎨⨯+⨯+⨯++=++++⎩, 整理,得6318x y x y -=⎧⎨+=⎩,解得93x y =⎧⎨=⎩.故投进3个球的有9人,投进4个球的有3人.14.某校举办八年级学生数学素养大赛,比赛共设四个项目: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魔方复原,每个项目得分都按一定百分比折算后记入总分.下表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得分情况(单位∶分).(1)比赛后,甲猜测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魔方复原这四项得分分别按10%,40%,20%,30%折算记入总分.根据猜测,求出甲的总分;(2)本次大赛组委会最后决定,总分为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学生获一等奖.现获悉乙、丙的总分分别是70分、80分,甲的七巧板拼图、魔方复原两项得分折算后的分数和是20分,问∶甲能否获得这次比赛一等奖?【解析】(1)由题意,得甲的总分为∶66×10%+89×40%+86×20%+68×30%=79.8(分).(2)设趣题巧解所占的百分比为x,数学运用所占的百分比为y,由题意,得20608070 20809080x yx y++=⎧⎨++=⎩,解得0.30.4 xy=⎧⎨=⎩,∴甲的总分为∶20+89×0.3+86×0.4=81.1>80,∴甲能获一等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20.1.1 平均数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20.1.1 平均数 同步练习

20.1.1 平均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如下,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度.A. 41B. 42C. 45.5D. 462.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A. 6.7元B. 6.8元C. 7.5元D. 8.6元3.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9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60%、30%、10%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A. 85.5分B. 90分C. 92分D. 265分4.宾馆客房的标价影响住宿百分率,下表是某宾馆在近几年旅游周统计的平均数据:在旅游周,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价应选()A. 160元B. 140元C. 120元D. 100元5.湖南省201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是这样统计成绩的:综合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小红姐姐的笔试成绩是82分,她的竞争对手的笔试成绩是86分.小红姐姐要使自己的综合成绩追平竞争对手,则她的面试成绩必须比竞争对手多()A. 2.4分B. 4分C. 5分D. 6分6.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A. 甲B. 乙、丙C. 甲、乙D. 甲、丙7.在计算四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下列各组数可以作为权数的是()A. -0.2,0.1,0.4,0.7B. ,0,,C. ,,,D. 0.2,0.7,0,0.28.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0分、85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A. 255分B. 分C. 分D. 分二、填空题9.小亮本学期数学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绩分别是88分、82分、90分和90分,各项占学期成绩的百分比分别为30%、30%、35%、5%,则小亮的数学学期成绩是__________分.10.若数据3,2,m,5,9,n的平均数为3,那么m和n的平均数是______.11.甲、乙、丙三人分别投资50万元、30万元、20万元成立一个股份公司,一年后亏损了12万,甲提出每人承担4万元的损失,你认为这个提议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12.某学生7门学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80分,其中3门学科的总分是78分,则另外4门学科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________.1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 83 78 75乙73 80 85 8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则甲的得分为_________,乙的得分为__________,应该录取__________.14.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2,则数据2x1+3,2x2+3,2x3+3,2x4+3的平均数是___.三、解答题15.(8分)某公司招聘人才,对应聘者分别进行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其中甲、乙两人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3∶5∶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最后成绩,若按此成绩在甲、乙两人中录用一人,谁将被录用?16.某公司欲聘请一位员工,三位应聘者A、B、C的原始评分如下表:应聘者仪表工作经验电脑操作社交能力工作效率A 4 5 5 3 3B 4 3 3 5 4C 3 3 4 4 4(1)如果按五项原始评分的平均分,应聘用谁;(2)如果按仪表、工作经验、电脑操作、社交能力、工作效率的原始评分分别占10%,15%,20%,25%,30%综合评分,谁将被聘用?为什么?17.体育课上,全班男同学进行了100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某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测试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5秒,“-”表示成绩小于15秒.-0.8 +1 -1.2 0 -0.7 +0.6 -0.4 -0.1问:(1)这个小组男生最优秀的成绩是多少秒?最差的成绩是多少秒?(2)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3)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18.2019年3月1日,某园林公司派出一批工人去完成种植2200棵景观树木的任务,这批工人3月1日到5日种植的数量(单位:棵)如图所示.(1)这批工人前两天平均每天种植多少棵景观树木?(2)因业务需要,到3月10日必须完成种植任务,你认为该园林公司是否需要增派工人?请运用统计知识说明理由.19.个体户王某经营一家饭馆,下面是饭馆所有工作人员在某个月份的工资;王某3000元,厨师甲450元,厨师乙400元,杂工320元,招待甲350元,招待乙320元,会计410元.计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计算出的平均工作能否反映帮工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去掉王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后一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帮工人员的收入吗?根据以上计算,从统计的观点看,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20.设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m,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参考答案1.C【解析】由题意可得:(度).故选C.2.B【解析】由题意可得:(元).故选B.3.B【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可以求得小王的成绩,由题意可得,小王的成绩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4.B【解析】试题解析:设客房的总数是a,A. 160元:a×63.8%×160=102.08a (元);B. 140元:a×74.3%×140=104.02a (元);C. 120元:a×84.1%×120=100.92a (元);D. 100元:a×95%×100=95a (元);104.02a>102.08a>100.92a>95a;所以B(140元)时收入最高.故选B.5.D【解析】解:设小红姐姐的面试成绩为x分,她的竞争对手的面试成绩是y分,则82×0.6+0.4x=86×0.6+0.4y,解得:x-y=6,故小红姐姐的面试成绩比竞争对手多6分.故选D.6.C【解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分别计算成绩,然后判断谁优秀即可.解:由题意知,甲的总评成绩=90×50%+83×20%+95×30%=90.1,乙的总评成绩=98×50%+90×20%+95×30%=95.5,丙的总评成绩=80×50%+88×20%+90×30%=84.6,∴甲、乙的学期总评成绩是优秀。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

次.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解析:本题中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 项成绩的权分别是 __5_0_%___、___4_0_%__、___1_0_%___
选手A的最后得分是:
85 ×50%+95 ×40%+95 ×10% 50%+40%+10%
=90
√选手B的最后得分是: 95 ×50%+85 ×40%+95 ×10% =91
=88.5
归纳权的形式

1、比值的形式
2、百分比的形式
如 3:3:2:4 如 20%,30%,50%
本节课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权:数据的重要程度 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不同比重数据的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第一步:数据分别乘以相应的权作为分子;
第二步:所有的权相加作为分母; 第三步:将分子除以分母
布置作业
自行阅读教材 P111—113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 两名应试者各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
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85 78 85 73

73 80 82 83
(1)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 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应该录用谁?
答:因为_x__乙__>__x_甲 __,所以__乙___将被录取.
典例评析
例1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
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
制计,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

专题数据的分析(常考知识点分类专题)(基础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数据的分析(常考知识点分类专题)(基础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20.5 数据的分析(常考知识点分类专题)(基础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知识点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 一组数据,有4个数的平均数为20,另外16个数的平均数为15,则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A. 16B. 17.5C. 18D. 202. 思政课上,某小组的2023全国“两会”知识测试成绩统计如表(满分10分):成绩78910频数1342则该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 )(单位:分)A. 8.2B. 8.3C. 8.7D. 8.9★【知识点二】利用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做出决策3. 实验中学举行了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7名评委为某选手的打分如表(满分10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取平均值为最后得分,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为()分数8.308.509.009.50频数1312A. 8.24B. 8.65C. 8.80D. 8.924. 某商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表所示,如果鞋店要购进100双这种女鞋,那么购进24厘米、24.5厘米和25厘米三种女鞋数量之和最合适的是()尺码/厘米2222.52323.52424.525销售量/双12512631A. 20双B. 33双C. 50双D. 80双★【知识点三】众数与中位数5. 样本数据1-,4,7,a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同,则a的值是( )A. 4-或2或12B. 2或5或12C. 4-或2D. 2-或126. 荸荠口感脆甜,营养丰富,黄岩院桥素有“店头荸荠三根葱”的美誉.某校兴趣小组对50株荸荠的叶状茎生长度进行测量、记录,统计如下表:株数(株)712238叶状茎长度45.646.546.947.8(cm)这批荸荠叶状茎长度的众数为( )A. 45.6B. 46.5C. 46.9D. 47.8★【知识点四】利用众数与中位数做出决策7. 从小到大的一组数据-1,1,2,x,6,8的中位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 2,4B. 2,3C. 1,4D. 1,38. 2012年5月份,齐齐哈尔市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31,35,30,31,34,32,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A. 32,31B. 31,31C. 31,32D. 32,35★【知识点五】方差、极差与标准差9. 一个样本有20个数据,其中最小值为61,最大值为70,若取组距为2,则可分为( )A. 5组B. 6组C. 7组D. 8组10. 某小组五位同学参加某次考试(满分20分)的平均成绩是16分,其中三位男生成绩的方差为6,两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17分、15分,则这五位同学成绩的标准差为()B. 2C.D. 6A.★【知识点六】利用方差做出决策11. 某校队有A ,B ,C 三位短跑运动员,下表是三人最近10次百米赛跑的成绩平均分以及方差,如果现在要推荐一位运动员参加区级比赛,你认为最合适的运动员是( )ABCx1320'''1305'''1305'''2s 2.16.40.9A. AB. BC. CD. 无法确定12. 某鞋店对某款女鞋一周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尺码353637383940销售量(双)618331221根据上表信息,该店主决定下周多进一些37码的鞋子,影响店主进货决策的统计量是( )A. 众数B. 中位数C. 平均数D. 方差二、填空题★【知识点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3. 已知数据a ,b ,c 的平均数为8,那么数据123a b c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14. 面试时,某人的基本知识、表达能力、工作态度的得分分别是85分,80分,88分,若依次按20%,30%,50%的比例确定成绩,则这个人的面试成绩是______分.★【知识点二】利用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做出决策15. 某公司招聘人才,对应聘者分别进行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其中甲、乙两人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表:(单位:分),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1:3:1的比确定每人的最后成绩,被录用的是_________.应聘者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甲859080乙95809516. 某公司招聘,甲、乙两位候选人面试和笔试成绩如表所示.若面试与笔试成绩按6和4的权计算每人的平均成绩,从两人的成绩看,公司录取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候选人面试笔试甲9284乙9086★【知识点三】众数与中位数17. 小王统计了一周家庭用水量,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那么这周用水量的众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18. 已知3、2、n的平均数与2n、3、n、3、5的唯一众数相同,则这8个数的中位数是______.★【知识点四】利用众数与中位数做出决策19. 如图是容容前三次购买苹果单价的统计图,第四次又买的苹果单价是a元/千a___________.克,发现这四个单价的中位数恰好也是众数,则20. 家鞋店对上周某一品牌女鞋的销售量统计如下:尺码/厘米2222.52323.52424.5销售量/双1251173该鞋店决定本周进该品牌女鞋时多进一些尺码为23.5厘米的鞋,则影响鞋店决策的统计量是_____.★【知识点五】方差、极差与标准差21. 一组数据2,3,4,7,a,3,5,1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__.22. 如果有一组数据-2,0,1,3,x的极差是6,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知识点六】利用方差做出决策23. 甲、乙、丙、丁四名短跑运动员进行百米测试,每人5场测试成绩的平均数x (单位:秒)及方差2s(单位:秒2)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x1010.110102s2 1.6 2.5 1.5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__.24. 某校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取一名成绩稳定的同学去参加数学竞赛,已知五次模拟测试中统计所得的信息为x甲=115,S甲2=12,x乙=115,S乙2=36,则应选择____参加竞赛.三、解答题25. 某校有3600名学生,为了解全校学生的上学方式,该校数学兴趣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的主要上学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只能从以下六个种类中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1)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其中选择D类的人数有 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E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 的度数,并补全C对应的条形统计图;(3)若将A、B、C.D.E这四类上学方式视为“绿色出行”,请估计该校选择“绿色出行”的学生人数.26. 小明随机抽取了某校八年级部分学生,针对他们晚上在家学习时间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本次抽取的八年级学生晚上学习时间的众数是小时,中位数是小时;(3)若该校共有600 名八年级学生,则晚上学习时间超过1.5 小时的约有多少名学生?27. 某校为了解初中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单位:h),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___________,图①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Ⅱ)求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Ⅲ)根据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若该校共有800名初中学生,估计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的学生人数.28. 在本学期某次考试中,某校八⑴、八⑵两班学生数学成绩统计如下表:分数5060708090100八⑴351631112班人数八⑵251112137班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八⑴班平均成绩为_________分,八⑵班平均成绩为________分,从平均成绩看两个班成绩谁优谁次?____________________2.八⑴班众数为________分,八⑵班众数为________分.从众数看两个班的成绩谁优谁次?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八⑴班的方差大于八⑵班的方差,那么说明什么?专题20.5 数据的分析(常考知识点分类专题)(基础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知识点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题答案】【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依题意,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1420161516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2题答案】【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该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详解】解:由表格可得,该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7183941028.7134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频数分布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知识点二】利用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做出决策【3题答案】【答案】C 【解析】【分析】去除一个最高分,取出一个最低分之后,只剩下五个数据,依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计算可得.【详解】解:该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8.5039.009.508.805⨯++=.故选:C .【点睛】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公式,注意要去掉一个8.30,一个9.50.【4题答案】【答案】B 【解析】【分析】求得销售这三种鞋数量之和为10,是30的三分之一,故要购进的这三种鞋应是100的三分之.【详解】根据题意可得:∵销售的某种女鞋30双,24厘米、24.5厘米和25厘米三种女鞋数量之和为10,∴要购进100双这种女鞋,购进这三种女鞋数量之和应是100333≈ ,∴购进100双这种女鞋,购进这三种女鞋数量之和最合适的是33双,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清题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知识点三】众数与中位数【5题答案】【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列方程求解.对于a 的取值分情况讨论:①1a ≤-;②17a -<<;③7a ≥.【详解】①当1a ≤-时,平均数为()11474a -+++,中位数为32,故可得:()1314742a -+++=,解得:4a =-.②当17a -<<时,平均数为()11474a -+++,中位数为42a +,故可得:()1414742a a +-+++=,解得:2a =.③当7a ≥时,平均数为()11474a -+++,中位数为112,故可得:()11114742a -+++=,解得:12a =.综上所述,a 可取4-或2或1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于a 的值要分情况讨论.【6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详解】解:在这组数据中,46.9出现23次,次数最多,∴这批荸荠叶状茎长度的众数为46.9,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四】利用众数与中位数做出决策【7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先利用中位数的定义求出x 的值,再根据众数的定义和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详解】解:∵一组数据-1,1,2,x ,6,8的中位数为2,∴x =2×2-2=2,2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22686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平均数及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8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详解】解: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30、31、31、31、32、34、35,∴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4个数为:31.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1,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1.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1,众数是31.故选B .★【知识点五】方差、极差与标准差【9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先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再根据组数=极差÷组距,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最小值为61,最大值为70,即极差是70619-=,则组数是925÷≈(组).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表,掌握组距、分组数的确定方法: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是解题的关键.【10题答案】【答案】B【分析】设三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a 、b 、c ,可求得3位男同学考试分数的平均数,再由三位男生的方差为6,求得这个学习小组5位同学考试分数的方差,从而求得标准差.【详解】解:∵两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17分、15分,∴两位女生的成绩的平均数是()1715216+÷=(分),∴三位男生成绩的平均数是16分.三位男生的方差2221[(16)(16)(16)]63a b c =⨯-+-+-=,222(16)(16)(16)18a b c ∴-+-+-=,∴这个学习小组5位同学考试分数的方差222221[(16)(16)(16)(1716)(1516)]5a b c =⨯-+-+-+-+-1(1811)5=⨯++4=,∴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标准差,计算标准差需要先算出方差,标准差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注意标准差和方差一样都是非负数.★【知识点六】利用方差做出决策【11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比较平均数和方差进行选择即可.【详解】解:A ,B ,C 三位短跑运动员中B 和C 的平均数最小且相等,A ,B ,C 三位运动员中C 的方差最小,∴综合平均数和方差两个方面说明C 成绩既高又稳定,∴最合适的人选是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数据特征并根据题意进行决策,理解平均数和方差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2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各种统计量的含义与性质进行选择即可【详解】A 、众数是最多的数,它代表了销量最好,故符合题意;B 、中位数是指排好序后最中间的数,对进货没有指导意义,故不符题意;C 、平均数是所有尺码的平均销售量,反映整体水平,也不能做进货指导,故不符题意;D 、方差反映的是波动水平,不能做进货指导,故不符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理解与应用,理解这些概念是关键.二、填空题★【知识点一】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3题答案】【答案】10【解析】【分析】根据数据a ,b ,c 的平均数为8,求出24a b c ++=,进而求出123a b c +++,,的平均数为10.【详解】解:∵数据a ,b ,c 的平均数为8,∴8324a b c ++=⨯=,∴12312324630a b c a b c +++++=+++++=+=,∴123a b c +++,,的平均数13003==.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熟悉掌握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4题答案】【答案】85【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这个人的面试乘积为85208030885017244485⨯+⨯+⨯=++=%%%,故答案为:85.【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知识点二】利用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做出决策【15题答案】【答案】甲【解析】【分析】分别求出三个人的加权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甲的成绩85190380187131⨯+⨯+⨯==++分;乙的成绩95180395186131⨯+⨯+⨯==++分,∴乙的成绩<甲的成绩,∴被录取的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求法.【16题答案】【答案】甲【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甲、乙两位候选人的加权平均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甲的平均成绩为:(92×6+84×4)÷10=88.8(分),乙的平均成绩为:(90×6+86×4)÷10=88.4(分),因为88.8>88.4,所以甲将被录取.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熟练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三】众数与中位数【17题答案】【答案】①. 1 ②. 1【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根据统计图可知用水量为1的天数为3天,最多,故这周用水量的众数是1;将这周用水量按从小到大排列为:0.5,1,1,1,1.5,1.5,2,∴这周用水量的中位数是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为众数;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为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18题答案】【答案】3.5【解析】【分析】先求出n的值,再求出中位数,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求这组数据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详解】∵2n、3、n、3、5有唯一众数∴2n、3、n、3、5这组数中的众数为3∵3、2、n的平均数与2n、3、n、3、5的唯一众数相同∴3、2、n的平均数为3∴4n=∴这8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一次是:2、3、3、3、4、4、5、8∴这8个数的中位数是343.52+=.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求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概念,进行数据分析.★【知识点四】利用众数与中位数做出决策【19题答案】【答案】8【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利用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到a的值.【详解】由统计图可知,前三次的中位数是8,∵第四次又买的苹果单价是a元/千克,这四个单价的中位数恰好也是众数,a=时,中位数是8.5,众数是9,不合题意;∴当9a=时,中位数是8,众数是8,符合题意;当8a=时,中位数是7,众数是6,不符合题意;当6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0题答案】【答案】众数【解析】【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销量大的尺码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解:鞋店最关心的应该是某一尺码鞋子的销售量最多,在统计量中也就是众数,所以影响鞋店决策的统计量是众数,故答案为:众数.【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五】方差、极差与标准差【21题答案】【答案】4.25【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x 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定义求出这组数的方差即可.【详解】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234735148a +++++++=⨯,解得7a =,∴这组数据为2,3,4,7,7,3,5,1,∴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222222124234442745414 4.258s ⎡⎤=-+⨯-+-+⨯-+-+-=⎣⎦.故答案为:4.25.【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平均数,掌握公式正确求解计算是解题关键.【22题答案】【答案】4或-3##-3或4【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求解.分两种情况:x 为最大值或最小值.【详解】解:∵3-(-2)=5,一组数据-2,0,1,3,x 的极差是6,∴当x 为最大值时,x -(-2)=6,解得x =4;当x 是最小值时,3-x =6,解得:x =-3.故答案为:4或-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极差的定义,正确理解极差的定义,能够注意到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知识点六】利用方差做出决策【23题答案】【答案】丁【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比较成绩的好坏,根据方差比较数据的稳定程度.【详解】甲、丙、丁的平均数较小,丁的方差<甲的方差<丙的方差,∴丁比较稳定,∴成绩较好状态稳定的运动员是丁,故答案为:丁.【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24题答案】【答案】甲【解析】【分析】比较两人的平均数和方差,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反之,方差越大,成绩越不稳定.【详解】解:∵x甲=x乙=115,S甲2=12<S乙2=36,∴甲、乙的平均成绩相同,但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应该选择甲同学参加竞赛,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熟悉它们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题答案】α=︒,答案见解析;(3)3456人.【答案】(1)450,72;(2)36【解析】【分析】(1)用A的人数除以A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得总的学生数;用D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乘以总的学生数即得D的学生人数;(2)用100%减去A、B、C、D、F所占的百分比,得到E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再乘360°,即得到E类对应的圆心角;用20%乘以总的学生数即得到C类的学生数;(3)用3600×4%即得到F类学生的人数,再用3600减去F类学生数即可.【详解】解:(1)用A的人数除以A占总人数的比值:162÷36%=450(人),故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450人,其中D类的人数有:450×16%=72(人).故答案为:共有460人,D类的人数有72人.(2)E类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36%-14%-20%-16%-4%=10%,故E类对应的圆心角为:10%×360°=36°,C类学生为:20%×450=90(人),如下图所示:α=︒.所以36(3)3600名学生中,F类所占的人数为:3600×4%=144(人),故选择“绿色出行”的学生人数为:3600-144=3456(人),所以该校选择“绿色出行”的学生人数为3456(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两个统计图要结合看,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的掌握统计图所代表的每一部分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26题答案】【答案】(1)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见解析;(2)2,2;(3)晚上学习时间超过1.5 小时的约有450名学生.【解析】【分析】(1)先由1小时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乘以2.5小时对应百分比求得其人数,用2小时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百分比;(2)根据人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2小时和2.5小时人数所占百分比之和可得.【详解】(1)分别由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知:1小时的人数为2人、所占百分比为5%,∴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2÷5%=40人,∴2.5小时的人数为40×30%=12人,2小时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8100%45% 40⨯=,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2)2小时出现的次数最多,是18次,因此众数是2小时,把这4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0、21位的数都是2,因此中位数是2小时,故答案为:2,2;(3)晚上学习时间超过1.5小时的学生约有600(30%45%)450⨯+=(人)答:晚上学习时间超过1.5 小时的约有450名学生.【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7题答案】【答案】(Ⅰ)40,25;(Ⅱ)平均数是1.5,众数为1.5,中位数为1.5;(Ⅲ)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的学生人数约为720.【解析】【分析】(Ⅰ)求得直方图中各组人数的和即可求得学生人数,利用百分比的意义求得m;(Ⅱ)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求得平均数,然后利用众数、中位数定义求解;(Ⅲ)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详解】解:(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4+8+15+10+3=40(人),m=100×1040=25.故答案是:40,25;(Ⅱ)观察条形统计图,∵0.94 1.28 1.515 1.810 2.13 1.54815103x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在这组数据中,1.5出现了15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5.∵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棑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5,有1.5 1.5 1.5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Ⅲ)∵在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占90%,∴估计该校800名初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人数约占90%.有80090%720⨯=.∴该校800名初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约为72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28题答案】【答案】【答题空1】80【答题空2】80【答题空3】70【答题空4】90【答题空5】(2)班成绩好【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即可比较;(2)求出两个班成绩的众数,根据众数的大小即可比较;(3)根据方差的特征即可回答.【详解】(1)八(1)班平均成绩为:503605701680390111001280351631112⨯+⨯+⨯+⨯+⨯+⨯=+++++(分);八(2)班平均成绩为: 502605701180129013100780251112137⨯+⨯+⨯+⨯+⨯+⨯=+++++(分);从平均成绩看两个班成绩一样.(2)八(1)班70分的有16人,人数最多,众数为70(分);八(2)班90分的有13人,人数最多,众数为90(分);从众数看两个班的成绩八(2)班成绩优.(3)八(1)班的方差大于八(2)班的方差,说明八(1)班的学生成绩不很稳定,波动较大.【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众数的求法以及方差的意义.加权平均数:若n 个数x 1,x 2,x 3,…,x n 的权分别是w 1,w 2,w 3,…,w n ,则112212......n nnx w x w x w w w w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平均数同步测试(2022年最新)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平均数同步测试(2022年最新)
∴PE=PF,∠1=∠2,
在△AOP与△BOP中,

∴△AOP≌△BOP,
∴AP=BP,
在△EOP与△FOP中,

∴△EOP≌△FOP,
在Rt△AEP与Rt△BFP中,

∴Rt△AEP≌Rt△BFP,
∴图中有3对全等三角形,
故答案为3.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如图,AB=AD,要证明△ABC与△ADC全等,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1.某市为了解高峰时段从总站乘16路车出行的人数,随机抽查了10个班次乘该路车人数,结果如下:
14,23,16,25,23,28,26,27,23,25.
(1)计算这10个班次乘车人数的平均数;
(2)如果16路车在高峰时段从总站共出车60个班次,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在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该路车出行的乘客共有多少?
4.如图,AC=BC,DC=EC,∠ACB=∠ECD=90°,且∠EBD=42°,则∠AEB=_____.
【答案】132° .
【解析】
试题解析:∵∠ACB=∠ECD=90°,
∴∠BCD=∠ACE,
在△BDC和△AEC中,

∴△BDC≌△AEC(SAS),
∴∠DBC=∠EAC,
∵∠EBD=∠DBC+∠EBC=42°,
【答案】4
【解析】
∵FD⊥AO于D,FE⊥BO于E,
∴∠ODF=∠OEF=90°,
①加上条件OF是∠AOB的平分线可利用AAS判定△DOF≌△EOF;
②加上条件DF=EF可利用HL判定△DOF≌△EOF;
③加上条件DO=EO可利用HL判定△DOF≌△EOF;

2020最新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第1课时 平均数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考试专用)

2020最新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第1课时 平均数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考试专用)

20.1.1 第1课时平均数知识点1 算术平均数1.7名学生的体重(单位: kg)分别是40,42,43,45,47,47,5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44 B.45 C.46 D.472.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选手小明的评分如下表:若比赛的计分方法如下: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 )A.9.56分 B.9.57分C.9.58分 D.9.59分3.[2018·株洲]睡眠是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充足的睡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小强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本班三名同学某天的睡眠时间分别为7.8小时,8.6小时,8.8小时,则这三名同学该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________小时.4求该同学这五次投实心球的平均成绩.知识点2 加权平均数5.[2018·无锡]某商场为了了解A产品的销售情况,在上个月的销售记录中,随机抽取了5天A则这5天中,A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 )A.100元 B.95元 C.98元 D.97.5元6.[2017·聊城]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某商场将5 kg奶糖、3 kg酥心糖和2 kg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已知奶糖的售价为每千克40元,酥心糖的售价为每千克20元,水果糖的售价为每千克15元,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 )A.25元 B.28.5元C.29元 D.34.5元7.[2018·桂林]某学习小组共有学生5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得85分,2人得90分,1人得70分,在这次测验中,该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为________分.8.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所得.若某同学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85分,则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________分.9.[2018·宜宾改编]某校拟招聘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三名教师笔试、面试成绩如下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求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10.[2018·淮安]若一组数据3,4,5,x,6,7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是( ) A.4 B.5 C.6 D.711.[2018·重庆]某企业对一工人在五个工作日里生产零件的数量进行调查,并绘制了如图20-1-1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在这五天里,该工人每天生产零件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个.图20-1-112.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单位:环)如下表所示,已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环,那么成绩为9环的人数是13.如图20-1-2是根据今年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跳绳的成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跳绳考试,根据该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得这些同学跳绳考试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个.图20-1-214.[2018·日照]某校招聘教师一名,现有甲、乙、丙三人通过专业知识、讲课、答辩按照招聘简章要求,对专业知识、讲课、答辩三项赋权5∶4∶1,请计算三名应聘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拓广探究创新练冲刺满分15.某班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答辩与民主测评,A,B,C,D,E五位老师作为评委,对“演讲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全班50名同学参与了民主测评,结果如下表所示:演讲答辩得分表(测评分=“好”票数×2分+“较好”票数×1分+“一般”票数×0分;综合得分=演讲答辩分×(1-a)+民主测评分×a(0.5≤a≤0.8).(1)当a=0.6时,甲的综合得分是多少?(2)当a在什么范围内时,甲的综合得分高?当a在什么范围内时,乙的综合得分高?教师详解详析1.C [解析] 平均数为(40+42+43+45+47+47+58)÷7=322÷7=46.2.C [解析] 去掉一个9.8分和一个9.4分,然后计算剩余五个数的平均数,所以小明的最后得分=9.5+9.7+9.8+9.4+9.55=9.58(分).故选C.3.8.4 [解析] 根据题意得(7.8+8.6+8.8)÷3=8.4(时), 则这三名同学该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8.4小时.4.解:该同学这五次投实心球的平均成绩为:x =10+15(0.5+0.2+0.3+0.6+0.4)=10+0.4=10.4(m).5.C [解析] A 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90×110+95×100+100×80+105×60+110×50)÷(110+100+80+60+50) =(9900+9500+8000+6300+5500)÷400 =39200÷400 =98(元).6.C [解析] 根据题意得:(40×5+20×3+15×2)÷(5+3+2)=29(元),即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29元.故选C.7.84 [解析] x -=15(2×85+2×90+1×70)=84(分),故该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为84分.8.88 [解析] 90×3+90×3+85×43+3+4=88(分).9.解:∵甲的综合成绩为80×60%+76×40%=78.4(分),乙的综合成绩为82×60%+74×40%=78.8(分),丙的综合成绩为78×60%+78×40%=78(分),∴被录取的教师为乙,其综合成绩为78.8分.10.B [解析] ∵3+4+5+x +6+76=5.∴x =5.故选B.11.34 [解析] 由图可知这组数据是36,34,31,34,35,故x -=15(36+34+31+34+35)=15×170=34.因此答案为34.12.313.175.5 [解析] 22%×180+27%×170+26%×175+25%×178=175.5(个). 14.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70×5+85×4+80×15+4+1=77(分);乙的平均成绩为90×5+85×4+75×15+4+1=86.5(分);丙的平均成绩为80×5+90×4+85×15+4+1=84.5(分).因为乙的平均成绩最高,所以应录取乙. 15.解:(1)甲的演讲答辩得分=90+92+943=92(分),甲的民主测评得分=40×2+7×1+3×0=87(分),当a =0.6时,甲的综合得分=92×(1-0.6)+87×0.6=36.8+52.2=89(分).(2)∵乙的演讲答辩得分=89+87+913=89(分),乙的民主测评得分=42×2+4×1+4×0=88(分),∴乙的综合得分=89(1-a)+88a.由(1)知甲的综合得分=92(1-a)+87a.当92(1-a)+87a>89(1-a)+88a时,a<0.75.又∵0.5≤a≤0.8,∴当0.5≤a<0.75时,甲的综合得分高;当92(1-a)+87a<89(1-a)+88a时,a>0.75.又∵0.5≤a≤0.8,∴当0.75<a≤0.8时,乙的综合得分高.。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第1课时 平均数练习 (新版)部编本人教版【经典练习】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第1课时 平均数练习 (新版)部编本人教版【经典练习】

20.1.1 第1课时平均数知识点1 算术平均数1.7名学生的体重(单位: kg)分别是40,42,43,45,47,47,5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44 B.45 C.46 D.472.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选手小明的评分如下表:若比赛的计分方法如下: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 )A.9.56分 B.9.57分C.9.58分 D.9.59分3.[2018·株洲]睡眠是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充足的睡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小强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本班三名同学某天的睡眠时间分别为7.8小时,8.6小时,8.8小时,则这三名同学该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________小时.4求该同学这五次投实心球的平均成绩.知识点2 加权平均数5.[2018·无锡]某商场为了了解A产品的销售情况,在上个月的销售记录中,随机抽取了5天A则这5天中,A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 )A.100元 B.95元 C.98元 D.97.5元6.[2017·聊城]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某商场将5 kg奶糖、3 kg酥心糖和2 kg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已知奶糖的售价为每千克40元,酥心糖的售价为每千克20元,水果糖的售价为每千克15元,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 )A.25元 B.28.5元C.29元 D.34.5元7.[2018·桂林]某学习小组共有学生5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得85分,2人得90分,1人得70分,在这次测验中,该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为________分.8.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所得.若某同学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85分,则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________分.9.[2018·宜宾改编]某校拟招聘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三名教师笔试、面试成绩如下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求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10.[2018·淮安]若一组数据3,4,5,x,6,7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是( ) A.4 B.5 C.6 D.711.[2018·重庆]某企业对一工人在五个工作日里生产零件的数量进行调查,并绘制了如图20-1-1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在这五天里,该工人每天生产零件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个.图20-1-112.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单位:环)如下表所示,已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环,那么成绩为9环的人数是13.如图20-1-2是根据今年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跳绳的成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跳绳考试,根据该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得这些同学跳绳考试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个.图20-1-214.[2018·日照]某校招聘教师一名,现有甲、乙、丙三人通过专业知识、讲课、答辩按照招聘简章要求,对专业知识、讲课、答辩三项赋权5∶4∶1,请计算三名应聘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拓广探究创新练冲刺满分15.某班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答辩与民主测评,A,B,C,D,E五位老师作为评委,对“演讲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全班50名同学参与了民主测评,结果如下表所示:演讲答辩得分表(测评分=“好”票数×2分+“较好”票数×1分+“一般”票数×0分;综合得分=演讲答辩分×(1-a)+民主测评分×a(0.5≤a≤0.8).(1)当a=0.6时,甲的综合得分是多少?(2)当a在什么范围内时,甲的综合得分高?当a在什么范围内时,乙的综合得分高?教师详解详析1.C [解析] 平均数为(40+42+43+45+47+47+58)÷7=322÷7=46.2.C [解析] 去掉一个9.8分和一个9.4分,然后计算剩余五个数的平均数,所以小明的最后得分=9.5+9.7+9.8+9.4+9.55=9.58(分).故选C.3.8.4 [解析] 根据题意得(7.8+8.6+8.8)÷3=8.4(时), 则这三名同学该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8.4小时.4.解:该同学这五次投实心球的平均成绩为:x =10+15(0.5+0.2+0.3+0.6+0.4)=10+0.4=10.4(m).5.C [解析] A 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90×110+95×100+100×80+105×60+110×50)÷(110+100+80+60+50) =(9900+9500+8000+6300+5500)÷400 =39200÷400 =98(元).6.C [解析] 根据题意得:(40×5+20×3+15×2)÷(5+3+2)=29(元),即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29元.故选C.7.84 [解析] x -=15(2×85+2×90+1×70)=84(分),故该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为84分.8.88 [解析] 90×3+90×3+85×43+3+4=88(分).9.解:∵甲的综合成绩为80×60%+76×40%=78.4(分),乙的综合成绩为82×60%+74×40%=78.8(分),丙的综合成绩为78×60%+78×40%=78(分),∴被录取的教师为乙,其综合成绩为78.8分.10.B [解析] ∵3+4+5+x +6+76=5.∴x =5.故选B.11.34 [解析] 由图可知这组数据是36,34,31,34,35,故x -=15(36+34+31+34+35)=15×170=34.因此答案为34.12.313.175.5 [解析] 22%×180+27%×170+26%×175+25%×178=175.5(个). 14.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70×5+85×4+80×15+4+1=77(分);乙的平均成绩为90×5+85×4+75×15+4+1=86.5(分);丙的平均成绩为80×5+90×4+85×15+4+1=84.5(分).因为乙的平均成绩最高,所以应录取乙. 15.解:(1)甲的演讲答辩得分=90+92+943=92(分),甲的民主测评得分=40×2+7×1+3×0=87(分),当a =0.6时,甲的综合得分=92×(1-0.6)+87×0.6=36.8+52.2=89(分).(2)∵乙的演讲答辩得分=89+87+913=89(分),乙的民主测评得分=42×2+4×1+4×0=88(分),∴乙的综合得分=89(1-a)+88a.由(1)知甲的综合得分=92(1-a)+87a.当92(1-a)+87a>89(1-a)+88a时,a<0.75.又∵0.5≤a≤0.8,∴当0.5≤a<0.75时,甲的综合得分高;当92(1-a)+87a<89(1-a)+88a时,a>0.75.又∵0.5≤a≤0.8,∴当0.75<a≤0.8时,乙的综合得分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8D.102.(5分)一列数4,5,6,4,4,7,x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为()A.4B.5C.6D.73.(5分)某区“引进人才”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吴老师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吴老师的总成绩为()分.A.85B.86C.87D.884.(5分)小明要去超市买甲、乙两种糖果,然后混合成5千克混合糖果,已知甲种糖果的单价为a元/千克,乙种糖果的单价为b元/千克,且a>b.根据需要小明列出以下三种混合方案:(单位:千克)甲种糖果乙种糖果混合糖果方案1235方案2325方案3 2.5 2.55则最省钱的方案为()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三个方案费用相同5.(5分)数据60,70,40,3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40B.50C.60D.7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某校九年级甲班40名学生中,5人13岁,30人14岁,5人15岁.则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7.(5分)西安市某一周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35,33,36,33,32,32,37,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是℃.8.(5分)如果数据3、2、x、﹣3、1的平均数是2,那么x的值是.9.(5分)某校生物小组7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到3件,3人每人采集到4件,2人每个采集到5件,则这个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件.10.(5分)小辉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为90分,语文得了86分,英语得了91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他的数学成绩应该为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各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丙三个小组各项得分如下表:小组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甲918078乙817485丙798391(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按照研究报告占40%,小组展示占30%,答辩占30%,计算各小组的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12.(10分)下列各数是1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82,83,78,66,95,75,56,93,82,81先估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成绩,由此检验你的估值能力.13.(10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培训.三个培训段的考试成绩如表:现要选拨一人参赛:甲乙丙代数858570几何928083综合758590(1)若按三次平均成绩选拔,应选谁参加?(2)若三次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应选谁参加?(3)若三次成绩按20%,30%,50%计算,应选谁参加?14.(10分)数据x1,x2,x3,…,x n的平均数是a,数据y1,y2,y3,…,y n的平均数是b,探讨:(1)数据x1+x2+…+x n+y1+y2+…+y n的平均数;(2)数据x1+10,x2+10,…,x n+10的平均数;(3)数据2x1+3y1,2x2+3y2,…,2x n+3y n的平均数;(4)由上面的探讨,总结出一般规律.15.(10分)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788573乙73808283(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平均数》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8D.10【分析】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即已知这几个数的和是7×5,则可求出m+n,这样就可得到它们的平均数.【解答】解:∵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3+5+7+m+n=7×5,∴m+n=35﹣3﹣5﹣7=20,∴m,n的平均数是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5分)一列数4,5,6,4,4,7,x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为()A.4B.5C.6D.7【分析】根据平均数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数据4,5,6,4,4,7,x的平均数是5,∴(4+5+6+4+4+7+x)÷7=5,解得x=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及运用,熟记计算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5分)某区“引进人才”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吴老师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吴老师的总成绩为()分.A.85B.86C.87D.88【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吴老师的综合成绩为90×60%+85×40%=88(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4.(5分)小明要去超市买甲、乙两种糖果,然后混合成5千克混合糖果,已知甲种糖果的单价为a元/千克,乙种糖果的单价为b元/千克,且a>b.根据需要小明列出以下三种混合方案:(单位:千克)甲种糖果乙种糖果混合糖果方案1235方案2325方案3 2.5 2.55则最省钱的方案为()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三个方案费用相同【分析】求出三种方案混合糖果的单价,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方案1混合糖果的单价为,方案2混合糖果的单价为,方案3混合糖果的单价为=.∵a>b,∴<<,∴方案1最省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求出各方案混合糖果的单价是解题的关键.5.(5分)数据60,70,40,3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40B.50C.60D.70【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某校九年级甲班40名学生中,5人13岁,30人14岁,5人15岁.则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4.【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该班所有人数的总岁数,然后除以总学生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4(岁),答: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4岁;故答案为:14.【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13,14,1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7.(5分)西安市某一周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35,33,36,33,32,32,37,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是34℃.【分析】先求出这7天总的最高温度和,再除以7天,即可得出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解答】解: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是=34(℃),故答案为:34.【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8.(5分)如果数据3、2、x、﹣3、1的平均数是2,那么x的值是7.【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数据3、2、x、﹣3、1的平均数是2,∴=2,解得:x=7,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求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9.(5分)某校生物小组7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到3件,3人每人采集到4件,2人每个采集到5件,则这个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4件.【分析】运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这个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4(件).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5分)小辉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为90分,语文得了86分,英语得了91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他的数学成绩应该为93分.【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三科的总成绩,从而可以求得数学成绩.【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他的数学成绩为:90×3﹣(86+91)=93(分),故答案为:93.【点评】本题考查算术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数学成绩.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各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丙三个小组各项得分如下表:小组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甲918078乙817485丙798391(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按照研究报告占40%,小组展示占30%,答辩占30%,计算各小组的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分析】(1)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1)∵==83,==80,==84,∴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为:丙、甲、乙;(2)甲:91×40%+80×30%+78×30%=83.8,乙:81×40%+74×30%+85×30%=80.1,丙:79×40%+83×30%+91×30%=83.5,∴甲组成绩最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12.(10分)下列各数是1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82,83,78,66,95,75,56,93,82,81先估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成绩,由此检验你的估值能力.【分析】把超过80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90的部分用负数来表示,然后再根据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估计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0分.把他们成绩超过80的部分记作正数,不足80的部分记作负数.这10位学生的分数分别记为:+2,+3,﹣2,﹣14,+15,﹣5,﹣24,+13,+2,+1.80+(2+3﹣2﹣14+15﹣5﹣24+13+2+1)÷10=80﹣0.9=79.1.答:这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9.1,我估计的分值与此很接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均数,有理数的加法、正负数,引入正负数进行简便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10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培训.三个培训段的考试成绩如表:现要选拨一人参赛:甲乙丙代数858570几何928083综合758590(1)若按三次平均成绩选拔,应选谁参加?(2)若三次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应选谁参加?(3)若三次成绩按20%,30%,50%计算,应选谁参加?【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平均数,进一步判定即可求解;(2)三次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求出加权平均数后判断即可;(3)三次成绩按20%,30%,50%的比例计算求出加权平均数后判断即可.【解答】解:(1)(85+92+75)÷3=84,(85+80+85)÷3=83,(70+83+90)÷3=81,∵84>83>81,∴若按三次平均成绩选拔,应选甲参加;(2)85×+92×+75×=25.5+27.6+30=83.1,85×+80×+85×=25.5+24+34=83.570×+83×+90×=21+24.9+36=81.9∵83.5>83.1>81.9,∴若三次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应选乙参加;(3)85×20%+92×30%+75×50%=17+27.6+37.5=82.1,85×20%+80×30%+85×50%=17+24+42.5=83.570×20%+83×30%+90×50%=14+24.9+45=83.9∵83.9>83.5>82.1,∴若三次成绩按20%,30%,50%计算,应选丙参加.【点评】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14.(10分)数据x1,x2,x3,…,x n的平均数是a,数据y1,y2,y3,…,y n的平均数是b,探讨:(1)数据x1+x2+…+x n+y1+y2+…+y n的平均数;(2)数据x1+10,x2+10,…,x n+10的平均数;(3)数据2x1+3y1,2x2+3y2,…,2x n+3y n的平均数;(4)由上面的探讨,总结出一般规律.【分析】(1)由题意得出x1+x2+x3+…+x n=na,y1+y2+…+y n=nb,再依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x1+y1+x2+y2+…+x n+y n)÷n=(na+nb)÷n可得答案;(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知x1+10,x2+10,…,x n+10的平均数为×(x1+10+x2+10+…+x n+10),据此可得.(3)把2x l+3y1,2x2+3y2,2x3+3y3…2x n+3y n的平均数的式子用a和b表示出来即可;(4)一般规律为:mx1+ny1,mx2+ny2,…,mx n+ny n的平均数为ma+nb.【解答】解:(1)∵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a,数据y1,y2,…y n的平均数为b,∴x1+x2+x3+…+x n=na,y1+y2+…+y n=nb,∴数据x1+y1,x2+y2,…x n+y n的平均数为(x1+y1+x2+y2+…+x n+y n)÷n=(na+nb)÷n=a+b.(2)数据x1+10,x2+10,…,x n+10的平均数为×(x1+10+x2+10+…+x n+10)==a+10;(3)∵x1,x2,x3,…,x n的平均数是a,数据y1,y2,y3,…,y n的平均数是b,∴(2x1+3y1+2x2+3y2+2x3+3y3+…+2x n+3y n)÷n=[2(x1+x2+x3+•+x n)+3(y1+y2+y3+…+y n)]÷n=2a+3b.(4)由以上可得mx1+ny1,mx2+ny2,…,mx n+ny n的平均数为ma+n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本题说明了一组数据若是由两组数据的和或倍数组成,则数据的平均数是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和或倍数.15.(10分)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788573乙73808283(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85+78+85+73)=80.25,=×(73+80+82+83)=79.5,∴应录取甲;(2)∵==79.5,==80.4,∴此时应录取乙.【点评】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