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篇一: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9.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__.二、选择题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12.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A.车速太快B. 车速太慢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17.牛顿第一定律是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三、作图和实验题18.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在图11—7中画出汽车受力示意图.19.如图11—8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_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图11—7—9 图11—8 图1120.如图11—9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N,量程是______N,弹簧秤示数是______N.四、简答与计算题21.人跑步时,当脚下碰到障碍物时会摔倒,这是为什么?22.重104 N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3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N?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力改变2.静止运动大小方向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惯性定律4.惯性相反北5.到达目标上方前6.等于7.500 500 5008.重力支持力地球桌面平衡力9.103 变大变小二、选择题10.D 11.D 12.C 13.B 14.D 15.D16.D 17.C三、作图和实验题18.略19.越大越快越小越慢匀速直线20.0.2 5 2.4四、简答与计算题21.因为人原来是运动的,脚下碰到障碍物时,脚受到了力被迫停止运动,由于惯性,身体的上部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摔倒.22.300 N篇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测试题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3年温州中考题)如图1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

专题13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13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13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题抓住考点学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需要学通的基础知识1.此实验让应让下车怎么滑下来?目的是什么?答: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来;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通过什么知道阻力越小,物体运动减小的越慢?答:小车运动的距离,阻力越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减小的越慢。

3.这个实验斜面有何作用?答:使小车滑下的速度相同。

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物体不受阻力,他将保持运动直线运动,并一直运动下去。

5.此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答:控制变量法转换法6.牛顿第一定律能否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答:不能,只能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出来,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7.将此实验略加修改还能做哪个实验?答:(1)将斜面长一些,增加刻度尺和秒表可以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2)保证平面的材料相同,增加一个木块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8.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题1】(2019湖北孝感)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 .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 .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 .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选填“A ”、“B ”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毛巾甲 棉布 乙 木板 丙根据考点考(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运动.【答案】(1)B (2)远(3)匀速直线运动【解析】(1)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棉布不铺在斜面上,目的是几次实验要控制斜面光滑程度一致,保证几次实验小车到达底端速度一致。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和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和物体的速度无关,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惯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力也无关,所以A、B错,D正确;由于小球具有惯性,抛出后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会继续上升,没有向上的推力,所以C错。

【考点】惯性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动静止的物体比推动运动的同一物体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B.正在行驶的两辆汽车,质量大的不易停下来,所以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C.正在行驶的两辆汽车,行驶快的不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所以将一个物体从地球搬到月球惯性要变小【答案】B【解析】惯性使物体具有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选项B正确。

【考点】惯性的概念。

4.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则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惯性的大小与A、B、C三个选项中提出的因素均无关,故此三选项都是错误的.【考点】惯性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答案】B【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实验定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到物体不受力,故不可以通过实验验证,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 正确D错误;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C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点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它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定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歼击机在空战时丢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B.两辆相同的车,速度大的后停下来,说明速度大的车惯性大C.一个物体从地球上移至月球上重力变小了,是因为惯性变小的缘故D.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受到相同的水平推力,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答案】A【解析】质量大,惯性大,惯性大小看质量,所以歼击机在空战时丢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A对。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参加冰壶比赛时的情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推动冰壶滑行,以冰面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B.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C.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冰壶运动时不受阻力D.冰壶运动越来越慢的过程中,冰壶的运动状态不变2.下列与惯性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驾驶员和乘客都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②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提高成绩,是利用自身的惯性③公交汽车突然刹车时,站立的乘客向前倾倒是由于人具有惯性④锤头松了,撞击锤柄下端锤头便套紧在锤柄上,是由于锤头具有惯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蹬地后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是因为后人和滑板车受到惯性作用B.安全带能减小因惯性对乘客造成的伤害C.快速击打棋子可以增大棋子的惯性D.撞击锤柄下端紧固锤头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在大小上越来越大,但惯性的大小却不变C.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D.小明同学从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不计空气阻力,他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套牢了,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D.乘车时必须要系安全带,是因为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客的惯性6.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小球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不同轨迹,如图所示。

其中小球运状态不变的是()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B.空中飞行着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C.发点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发点球时,足球飞出去,说明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对脚的作用力8.在进行“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将一个橙子浸没在水桶中,松手后,同学们看到橙子从水里浮出水面后又下沉一定距离,然后又再次上浮、下沉,如此往复多次后,橙子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及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及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1·岳阳中考)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D.通过甲、乙、丙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3.(2011·襄阳中考)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4.小明乘船在桂林旅游时,在船向前匀速行驶的过程中看到了远处美丽的“象鼻山”,激动地从船板上竖直向上跳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会落入船尾水中,因为船有惯性B.他会落到起跳点之前,因为人有惯性C.他会落在原起跳点,因为人有惯性D.如果起跳时船正减速运动,他有可能落入船尾水中5.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6.如图所示是一颗子弹一瞬间将水珠击穿时的情景,这一过程的瞬间水珠的上半部分由于_________仍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7.(2011·三明中考)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_____ 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________.8.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小球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相碰(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三、简答题(8分)9.(2012·福州中考)如图所示,将扑克牌盖在玻璃杯上,再把1元的硬币放在牌上,用手指迅速将扑克牌水平弹出,硬币会怎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9.如图所示的这组照片如实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水坑而倒地的过程.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此情景.四、实验探究题(9分)10.(2011·济南中考)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1)这里所说的“大量经验事实”指的是: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面滑行的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它停止运动前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通过的“推理”是:如果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到零,物体将保持这一初速度做_________,进而“抽象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2)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深刻地揭示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当年,牛顿还曾用这一方法研究过另一个问题:牛顿注意到:人们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的石块,运动一段距离后会落回地面;沿水平方向抛石块的力越大,石块的落地点就会越远.他想,如果使用一门大炮用非常非常大的力沿水平方向将石块抛出,会怎样呢?考虑到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理:石块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情提示:你可以画个图来帮助思考!)现在牛顿通过推理得出的这个结论已经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在现代通信等领域大显身手的___________.答案解析1.【解析】选D.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A说法正确;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说法正确;该实验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C说法正确;通过甲、乙、丙三次实验只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情况下物体的运动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解析】选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静止后仍有惯性,A错;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不能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而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B错;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故不能说由于惯性力的作用,C错;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正确.3.【解析】选B.由图可知,木块在小车上突然向左倾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木块原来是静止的,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木块的底部会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造成木块向左倾倒;二是向左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当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的底部会随小车一起停下,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向左运动,从而造成木块向左倾倒.所以本题选B.4.【解析】选C.小明在竖直向上跳起前,和船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他竖直跳起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以与船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他和船沿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相等,因此小明最终会落在起跳点上.5.【解析】选B.三颗炸弹在没有离开飞机前与飞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飞机静止,所以三颗炸弹在飞机的正下方.6.【解析】水珠被击穿的瞬间,水珠的上半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 答案:惯性7.【解析】由图乙可知,水向右倾斜,这说明小车此时正在做减速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烧杯随小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水会向右倾斜.答案:减速惯性8.【解析】开始时两小球随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表面光滑,两小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故不会相碰.答案:不会9.【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现象的解释.扑克牌与硬币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用力将扑克牌弹出后,扑克牌由于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而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仍停留在原处,但由于失去了扑克牌的支撑,故落到杯子里. 答案:硬币落入杯中.硬币原来是和扑克牌一起静止的,当扑克牌迅速被弹出时,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处,在重力的作用下,硬币就落入杯中了.9.【解析】分析此问题按照以下流程:先明确研究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再确定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其关联物体)受力时,这一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得出最后出现什么现象.答案:骑车人与车原来一起向前运动,当前轮陷入水坑时,前轮静止,但人与车的后半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状态,因此摔倒,自行车也翻了个筋斗.10.【解析】(1)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面滑行的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它滑行的距离就越远;如果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到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保持这一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沿水平方向抛石块的力越大,石块的落地点就会越远,由图可推理:当用足够大的力将石块抛出时,石块的速度足够大,石块将不会落回地面,而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就是这一推理结论的重要应用.答案:(1)远匀速直线运动(2)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

八年级下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下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手拉开弓B.熊猫拉弯竹子C.小明压弯跳板D.运动员罚点球2.用绳子拉着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小车速度为v时,绳子突然断开,小车将()A.做减速运动B.先加速后匀速运动C.继续做加速运动D.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3.一个物体被竖直上抛至最高点时,如果突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它将()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下落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4.在下列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静止的物体一定没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重为G,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G。

篮球在竖直上升过程受到的合力()A.小于G B.等于G C.大于G D.等于06.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总结出的()A.牛顿B.伽利略C.帕斯卡D.笛卡尔7.小阳乘坐公共汽车上学时,遇到了如下情形,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静止时,坐在车上的小阳没有惯性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汽车急刹车时,小阳会向汽车前进的方向倾斜D.汽车向左转弯时,由于惯性,小阳的身体会向左倾斜8.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9.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是()A.托里拆利实验B.伽利略斜面实验C.马德堡半球实验D.比萨斜塔实验10.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哪条路线继续运动()A.a B.b C.c D.d11.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下列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了变化,或者两者都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是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不发生变化,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答案: A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在宇宙飞船内物体不存在惯性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这一点,A、C正确;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宇宙飞船内物体仍存在惯性,和物体是否处于超、失重无关,B错;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D对.答案:ACD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就无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有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运动状态的改变不等于物体惯性的改变.“克服惯性”“惯性消失”等说法均是错误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外力作用,其惯性是不能被改变的,故B、C错.物体惯性由物体本身决定,与运动状态和受力无关,故D正确.答案: D4.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大运动就快,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停止运动;A、B、C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只有D反映了牛顿第一定律.故D正确.答案: D5.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停下,这是因为()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C.阻力的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D.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刹车停下答案: C6.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没有科学依据B.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解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之上,经过抽象思维、科学推理,把合理的假设、巧妙的构想和严密的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但现实中永远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答案:BC7.在匀速上升的气球中突然落下一个物体,在物体刚离开气球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做匀加速运动C.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解析:由于惯性,物体脱离气球后要保持原有的速度——向上运动的速度.由于物体脱离气球后只受重力作用,故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改变,会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答案: C8.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位移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解析:要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由物体的质量确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A错B正确.滑行位移应由刹车时的速度确定,因为刹车过程中,其加速度是相同的,根据v2-v20=2ax,所以车速越大,其滑行位移越大,而与其惯性大小无关,所以C对D错.答案:BC9.如右图所示,甲运动员在球场上得到篮球之后,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一方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问他应将球向什么方向抛出()A.抛出方向与奔跑方向相同,如图中箭头1所指的方向B.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前方,如图中箭头2所指的方向C.抛出方向指向乙,如图中箭头3所指的方向D.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后方,如图中箭头4所指的方向答案: C10.如右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解析:小车表面光滑,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两球都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一定不相碰,B正确.至于C、D项把质量考虑进来,是一种干扰因素.答案: B11.如右图所示,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则小球()A.可能落在A处B.可能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不可能解析:“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的意思是,释放小球时,小球和车在水平方向具有相同的速度.由于正在行驶的火车怎样运动未知,可能加速、匀速、减速,所以小球落在A、B、C处都有可能.答案:ABC12.有两辆相同的车A和B,其中A车装满货物,而B车为空车,现对两辆车施加相同的推力,则B车启动得快,A车启动得慢.则:(1)在相同的时间内,B车获得的速度比A车获得的速度________,即B车的加速度比A车的加速度________.(2)B车的运动状态比A车的运动状态________改变.(填“容易”或“难”)(3)B车反抗其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比A车________,即B车的“惯性”比A车的“惯性”________.答案:(1)大大(2)容易(3)小小13.为了行车安全,规定城市里各种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已知两个最高行驶速度是40 km/h和50 km/h,一个是小汽车的,一个是大卡车的.请你判断一下哪个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什么?解析:因为大卡车的质量比小汽车的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以改变.若大卡车用高速50 km/h 行驶,那么遇到险情时就比小汽车难停下来(相同阻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小,从运动到静止所用的时间长,滑行距离远).所以,为了行车安全,大卡车应该用较小的速度行驶.故50 km/h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答案:50 km/h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5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简答与实验)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5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简答与实验)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5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简答与实验)一、简答题(每空?分,共?分)1、问:定律中“或”能不能说成“和”?2、问:如何认识牛顿第一定律中“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和“总保持”这两个词的含义?3、问:怎样正确认识“惯性”的概念?4、甲同学说:“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性。

”乙同学说:“物体没有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没有惯性,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5、在跳远比赛时,运动员为什么不是站在起跳线处直接起跳,而是助跑一段距离到达起跳线时再起跳?6、拍打衣服时,为什么能把沾在衣服上面的尘土拍掉?7、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字句下面画上横线;8、跑步的人当脚碰到障碍物,人会怎样?为什么?9、甲同学说:“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性.”乙同学说:“物体没有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没有惯性,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这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0、在冰面上滑倒时,总是仰面朝天,而在急速奔跑中被绊倒时,却总是趴在地上,请用学过的惯性知识解释这两种现象的差别.11、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

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

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

12、漫画十分形象的表示了这位汽车驾驶员在开车时,因未使用安全带造成的严重后果。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13、今年的3月8日,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小飞人”刘翔又夺得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m栏冠军。

图28所示为刘翔当时冲刺的情况。

刘翔等运动员奋力冲过终点线后,能马上停下来吗?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并解释这一现象。

14、小丽同学在家里自己做了实验。

她将一只熟鸡蛋放在盖住水杯的硬纸板上,当她用手指突然弹击纸板时,看到纸板飞出,鸡蛋落入杯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一)
1. .如图斜面小车实验中。

(1)实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上述因素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伽利略对大量实验进行分析,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5
为__________ ,它的速度将不会__________ ,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__________ 。


种思维推理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__ 法
2.(2009恩施)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1)指出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相关因素:(注:至少指出三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有两个变量,其中自变量是
__________,因变量是小车运动的距离。

(3)想象如果图丁所示的水平板是绝对光滑的,且空气阻力为零,则小车的运动情况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2嘉兴)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
(3)怎样得到“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 (
4.(2012•梧州)小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先后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来越小,观察小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阻力和运动的关
系(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必解释错误的原
因)___________( (2)小明用正确方法做了三次实验,小车分别停在如图乙、丙、
丁所示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交流,为什么在实验中不可能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情形呢,是因为___________(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而伽利略则认为:
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
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

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
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3)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
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4)根据小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小车不受阻力,将做______运动(
6.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_______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7)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
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

请你解释这一现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的。

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8)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g=10N/kg)
答案
2. 答:(1)同一辆小车;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相同坡度的斜坡;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等 (2)水平表面的粗糙程度
(3)沿直线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3. 答:(1)在该实验中,我们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即为了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采用了让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的方法; (2)由于不同的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即不同表面对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不同而导致其滑行的距离不同,故我们据小车滑行距离的远近或小车速度减慢的快慢来比较“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根据实验可知,表面越粗糙,滑行距离越近;表面越光滑,滑行距离越远,所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不受摩擦力,即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车速度减少的快故答案为:(1)同一位置; (慢; (3)匀速直线运动(
4.答:(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用不同的力推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因此该操作是错误的; (2)棉布比毛巾光滑,小车在棉布上受的阻力比在毛巾上受的阻力小,木板比棉布光滑,小车在,木板上受的阻力比在棉布上受的阻力小,由图乙、丙、丁可知,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木板上滑行最远,在毛巾上滑行距离最近,由此可知,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由于小车在水平面上总是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受力不平衡,处于非平衡状态,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用不同的力推小车;(2)小;远;(3)小车受到阻力作用,受力不平衡
5. 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让小车从相同的高度下滑远(近) 小(大) 慢(快) 匀速直线
6. 答:(1)相同 (2)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3)小、慢 (4)匀速直线 (5)D (6)略 (7)运动惯性运动(8)2400N 1200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