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

(1+17%)-600]×25% = 491.03元; ❖税后净利润:-535.9 - 491.03 = -1026.93元。 ➢ 由此可见,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最优,
方案二次之,方案三最差。
▪ 3、折旧筹划不一定要使用加速折旧法。 (1)对企业所有者而言 (2)对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 (3)在亏损企业 (4)对企业经营者而言
2022/3/23
税务筹划
13
案例四 撰稿人怎样纳税更合算
▪ 1、作为晚报的正式记者,与报社存在雇佣关系, 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10000-2000)*20%-375=1225元
9
▪ (3)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之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年折 旧率
各年折旧额、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如下:
2022/3/23
税务筹划
10
项目
折旧 额
折旧方 法
直线法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27 27 27 27 27
合计 135
2022/3/23
税务筹划
5
案例二 加工方式的税收筹划
▪ 一、总经理方案:自行加工完毕后销售
▪ ①应缴消费税:8000×56%+10000×0.003=4510 (万元)
▪ ②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4510×(7%+3%)=451 (万元)
▪ ③税后利润:(8000—1000-1700-4510-451) ×(1-25%)=254.25(万元)
-7000÷(1+17%)×17%=435.9元;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报告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税务筹划对于企业和个人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以下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展示税务筹划的思路和方法。
案例一:企业所得税筹划某制造企业 A 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为 5000 万元,成本费用为 3500 万元,利润为 1500 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筹划前,A 公司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1500×25% = 375 万元。
筹划思路:1、加大研发投入。
A 公司投入 500 万元用于新产品研发,根据相关税收政策,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额为 500×75% =375 万元,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企业所得税。
2、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A 公司所在地区有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企业积极申请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得税税率降至 15%。
筹划后,A 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 1500 375 = 1125 万元。
若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为 1125×15% = 16875 万元,相比筹划前节省 375 16875 = 20625 万元。
案例二:个人所得税筹划_____是一位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年度劳务报酬收入为200 万元。
筹划前,_____需要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为 200×(1 20%)= 160 万元,对应税率为 40%,速算扣除数为7000 元,应纳税额为 160×40% 07 = 633 万元。
筹划思路:1、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_____注册成立个人独资企业 B,将劳务报酬转变为企业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享受核定征收政策,核定利润率为 10%。
应纳税所得额为 200×10% = 20 万元,对应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 105 万元,应纳税额为 20×20% 105 = 295 万元,相比筹划前节省 633 295 = 6035 万元。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税务筹划是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各项税务政策,合理调整经营结构和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提高税收效益的一种管理手段。
本文将分享两个成功的税务筹划案例,并总结经验和启示。
1. 成功案例一:公司重组获取税收优惠某公司A在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的计划中,发现原有的股权结构和组织形态并不适应新的战略发展要求。
经过综合分析,公司A决定进行股权重组。
首先,公司A成立了全资子公司B,并将原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和相关资产转移到子公司B名下。
通过资产转移,公司A实现了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分离,为未来的拆分和整合奠定了基础。
接着,公司A对股权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部分无关股东,减少了合伙人数量,并更加明确了各股东的股权比例。
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A的治理效率,还能减少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最后,公司A利用重组的机会,主动申请了税务优惠政策。
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税务规划,公司A成功获得了一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此外,公司A还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确保操作的合规性。
这个案例的成功经验在于,公司A在重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税务政策和税务优惠,通过重新调整资产和股权结构,实现了企业的战略布局和税务优化的双赢。
2. 成功案例二:合理利用税收抵免实现节税某企业B是一家创新科技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推出具有技术壁垒的新产品。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B面临着巨大的研发成本和资金压力。
为了降低企业B的税负,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B积极利用税收政策的抵免措施。
首先,企业B有效利用了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政策,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进而降低了应纳税额。
其次,企业B充分利用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通过申报认定,企业B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并享受了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此外,企业B还积极申请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以增加更多的税收优惠。
税务筹划案例学习实际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案例学习实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介绍税务筹划是指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调整企业经营和组织结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等手段,降低企业税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税收优化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税务筹划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案例一:跨国公司的税务筹划某跨国企业A在中国设立子公司B,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B的税负逐年增加。
为了降低税负,公司A决定进行税务筹划。
解决方案:1. 制定合理的管理费用分配方案:公司A可以将一部分管理费用转嫁给公司B,将管理费用作为公司B的成本,以降低公司B的利润总额,从而减少所得税负担。
2. 合理规划利息支付安排:通过在母子公司之间设定合理的利息支付安排,将利润从高税率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地区,以降低整体的税负。
3.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中国的税收政策,积极申请适用于公司B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
4. 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公司A所在国家的税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优化全球税务负担。
三、案例二:个人所得税筹划某高收入个人C在纳税前期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以降低个人税负。
解决方案:1. 合理规划工资和奖金收入:个人C可以与雇主协商,在工资和奖金支付方面采取灵活的方式,如分拆成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合理利用个税免征额度等方式,以降低个人所得税负。
2. 合法合规利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结合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积极申请适用于个人C的个税优惠政策,减少个人所得税负。
3. 合理规避遗产税:通过合法合规的遗产规划,包括生前财产转移、赠与等方式,降低遗产税负担。
4. 合理安排个人资本与债务结构:优化个人资产配置,通过负债方式,如住房贷款等,以降低个人资本所得税税负。
四、案例三: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某企业D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重组,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税务筹划。
解决方案:1. 合理利用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的税务优惠政策:结合相关税收政策,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等方式,合理规划企业D的组织结构和资本布局,以实现税务优化和降低税负。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1)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1)税务筹划是企业在税收政策的允许下,通过合法的方法降低税负的行为。
下面通过一个税务筹划案例来分析如何合理地进行税务筹划。
案例描述:XX某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于2018年在某市场开设了一家新公司,目标是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双重增长。
该公司选择在法律和税务方面进行规范的建设,通过税务筹划降低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同时,新公司拥有较高的营业成本,但由于税负较高,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下面是该企业进行的税务筹划:第一步:选择适合的税务筹划方式企业可以采取合理的税务筹划方式来降低税负。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普通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增值税税负;选择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等。
在此案例中,企业选择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第二步:合理对待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税务筹划中的重要依据。
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企业可以合理的调节营业成本和税收节支。
例如,通过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可以合理调节折旧成本,减少税收负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提高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财务成本等,实现减税的目的。
在此案例中,企业选择了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式来降低税负。
通过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折旧成本,从而减少税收负担。
第三步:合理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税负,提高利润水平。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现金流,降低财务成本,进行分红或股息等方式提高投资回报率,从而降低税负;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借贷等方式来解决经营资金短缺,减少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等。
在此案例中,企业通过优化现金流,降低财务成本,实现分红或股息等方式提高投资回报率,从而降低税负。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税务筹划方案,该企业成功地降低了税负,提高了企业利润水平,实现了经营目标。
这也充分证明了税务筹划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与优化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与优化税务筹划是指通过合法手段,根据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和优化企业经营行为,以降低企业纳税负担,提高企业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的税务筹划案例,探讨税务筹划的优化方法和实施效果。
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市场稳定经营多年,但由于税负过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不足。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税务筹划,优化企业税收结构,提高盈利水平。
二、案例分析1. 资本结构优化公司原有的资本结构主要是以股本和利润留存为主,导致税负偏高。
为此,公司决定采取合理财务管理手段,进行资本结构优化。
首先,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债务融资来降低税负。
借助债务融资可以减少股东的权益,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其次,公司可以利用外部投资者,引入战略性投资。
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可以作为股本金注入,减少公司的自有资本,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最后,公司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将利润留存转化为资本金,并以此作为未分配利润的投入,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通过这些优化手段,公司可以有效减少税负,提高盈利能力。
2. 地区选择优化由于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公司可以考虑进行地区选择优化,以降低税负。
首先,公司可以将生产基地迁移到税收优惠政策较好的地区,如自由贸易区或经济特区。
通过迁址,公司可以享受当地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其次,公司可以选择设立多个分公司,分散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地区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进行优化。
例如,将公司的研发中心设立在科技创新型城市,可以享受更多的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地区选择优化,公司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税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3. 跨国税务筹划如果公司具有跨国经营业务,可以通过跨国税务筹划来优化税负。
首先,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国家间的税收协定和双重税收避免协定,进行合理安排。
通过利用双重税收协定的相关规定,降低跨国业务的税负。
其次,公司可以运用跨国转移定价的手段,调整跨国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实现税收的优化。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务筹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设备购置税务筹划某制造业企业计划购置一批价值 500 万元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企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直接购买设备;二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取设备。
如果直接购买设备,根据相关税收政策,企业可以在购置当年一次性扣除设备价款的一定比例作为成本,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假设该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 万元,设备购置可扣除 50%的价款,即 250 万元。
那么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将减少为 750 万元,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将减少 250×25% = 625 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若选择融资租赁方式获取设备,租赁期为 5 年,每年支付租金 120万元。
根据税收政策,融资租赁的租金可以在支付当年全额扣除。
在租赁的前 5 年,每年企业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120 万元,相应的企业所得税每年减少 120×25% = 30 万元。
5 年累计减少企业所得税 150万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短期内,直接购买设备一次性扣除的税收优惠更明显;但从长期来看,融资租赁方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减少企业的税负。
最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资金状况、现金流需求以及长期发展规划等因素。
案例二:某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务筹划某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创新。
在税务筹划方面,企业充分利用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
根据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
假设该企业当年研发费用为 300 万元,其中 100 万元形成无形资产,200 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税务筹划案例评析报告

税务筹划案例评析报告税务筹划案例是指在税法的框架内,通过合理利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避税筹划手段,来减少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从税务筹划案例的背景、策划目的、实施步骤、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评析。
本案例中的企业为一家小型制造业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较小。
同时,企业面临较高的税负压力,需要寻求税务筹划的方式来减轻税负,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的策划目的是通过合理利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具体包括减少企业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收负担。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仔细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税务问题和优化空间。
然后,结合税法的规定和相关经验,制定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
最后,按照方案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系统的税务调整和合规操作。
通过上述的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通过巧妙利用税法规定的折旧费用和研发费用的优惠政策,企业成功减少了所得税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
其次,通过合理设置税务优惠区域,在特定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企业成功降低了增值税税率,减少了增值税负担。
总体而言,企业通过税务筹划取得了明显的税负减轻和经济效益提高的效果。
在评估效果时,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比筹划前后的企业税负率和利润水平的数据,可以客观评估税务筹划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充分评估税务筹划的综合效果。
总之,税务筹划案例是一种有效的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
通过合理利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避税筹划手段,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各项税收负担,增加盈利能力。
但同时也需合法合规,充分评估筹划的风险和效果,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7%)-600]×25% = 491.03元; ❖税后净利润:-535.9 - 491.03 = -1026.93元。 ➢ 由此可见,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最优,
-7000÷(1+17%)×17%=435.9元;
➢ 赠 送 2000 元 商 品 视 同 销 售 , 应 纳 增 值 税 : 2000÷(1+17%)×17%-1400÷(1+17%)×17% =87.18 元;
➢ 合计应纳增值税:523.08元
15.11.2020
.
3
➢ 个人所得税:
2000÷(1-20%)×20%=500(元)
15.11.2020
.
8
案例三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税收筹划
▪ 1、(1)直线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折旧 年限
▪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二年: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15.11.2020
➢ 税后净利润:267.52- 619.23 = -351.71元
15.11.2020
.
4
3、购物满10000元返回现金2000元 ❖增值税:10000÷(1+17%)×17%-
7000÷(1+17%)×17%=435.9(元); ❖个人所得税:500元(计算同上) ❖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00÷(1+17%)- 7000
▪ ②丰收公司支付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城建税及教育 税附加: 3504.55 ×(7%+3%)=350.46(万元)
▪ ③丰收公司销售时不再缴纳消费税,税后利润为: (8000 -1000 -1700- 3504.55 -350.46)× (1-25%)=1083.74(万元)
◆经比较,方案三为最优方案。
45 36 27 18
9
合计 135 135
135
15.11.2020
.
11
项目
应纳税 所得额
折旧方 法
直线法
第1年
23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23
23
23
2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倍余额 递减法
年数总和 法
应纳所 直线法 得税额
双倍余额 递减法
年数总和 法
0 5 5.75 0 1.25
4
28.4 41.3 41.3
14
23
32
41
5.75 5.75 5.75 5.75
1
7.1 10.325 10.325
3.5 5.75 8 10.25
合计
115 115 115 28.75 28.75 28.75
15.11.2020
.
12
▪ 2、选择加速折旧法,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 好处。
▪ 3、折旧筹划不一定要使用加速折旧法。 (1)对企业所有者而言 (2)对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 (3)在亏损企业 (4)对企业经营者而言
- 600 = 254.7(元) ➢ 应缴所得税:254.7×25% = 63.68(元) ➢ 税后净利润:254.7-63.68 = 191.02(元)
15.11.2020
.
2
2、购物满10000元赠送价值2000元的商品(成本 1400元)
➢ 增值税:
➢ 销 售 10000 元 商 品 应 纳 增 值 税 : 10000÷(1+17%)×17%
方案二次之,方案三最差。
15.11.2020
.
5
案例二 加工方式的税收筹划
▪ 一、总经理方案:自行加工完毕后销售
▪ ① 应 缴 消 费 税 : 8000×56%+10000×0.003=4510 (万元)
▪ ②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4510×(7%+3%)=451 (万元)
▪ ③税后利润:(8000—1000-1700-4510-451) ×(1-25%)=254.25(万元)
.
9
▪ (3)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之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年折 旧率
各年折旧额、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如下:
15.11.2020
.
10
项目
折旧 额
折旧方 法
直线法
双倍余 额递减
法 年数总
和法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27 27 27 27 27 60 36 21.6 8.7 8.7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15.11.2020
.
1
案例一 销售激励方式的税收分析
1、8折销售,价值10000元的商品的售价为8000元 ➢ 增值税:8000÷(1+17%)×17%-7000÷(1+17%)
×17% = 145.3(元) ➢ 企业所得税: ➢ 利润额 =8000÷(1+17%)-7000÷(1+17%)
▪ ③税后利润:(8000-1000-680-792-1020- 3790-379)×(1-25%)=254.25(万元)
15.11.2020
.
7
三、财务总监方案:委托加工的消费品收回后 直接对外销售
▪ ①丰收公司向受托方支付其代收代缴消费税: ( 1000+1700+10000×0.003 ) / ( 1-56% ) ×56%+10000×0.003 =3504.55(万元)
15.11.2020
.
13
案例四 撰稿人怎样纳税更合算
▪ 1、作为晚报的正式记者,与报社存在雇佣关系, 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10000-2000)*20%-375=1225元
➢ 企业所得税:
➢ 利润额=10000÷(1+17%)-7000÷(1+17%)- 1400÷(1+17%)-500-600=267.52元;
➢ 应 纳 企 业 所 得 税 : [10000÷ ( 1+17% ) +2000÷(1+17%) - 7000÷ ( 1+17% ) - 1400÷(1+17%)- 600]×25%=619.23(元);
15.11.2020
.
6
二、销售总监方案:委托加工的消费品收回后,
继续加工成另一种应税消费品
▪ ① 丰收公司向受托方支付其代收代缴消费税、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 1000+680 ) / ( 1-30% ) ×30%× ( 1+7%+3% ) =720+72=792(万元)
▪ ② 丰收公司销售卷烟后,应缴纳消费税: 8000×56%+10000×0.003-720=3790(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790×(7%+3%) =37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