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中的常见几种视频传输方式介绍

合集下载

监控传输方案

监控传输方案

监控传输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监控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工商企业、政府机关、还是公共场所,都需要通过监控传输方案来保障安全。

监控传输方案是指将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特定的传输技术传送到监控中心或其他终端设备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监控传输方案: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网络传输和蓝牙传输。

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指利用电缆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其他终端设备的方案。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包括同轴电缆传输、双绞线传输和光纤传输。

1.1 同轴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传输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它通过一对同轴电缆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同轴电缆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大范围的监控系统。

然而,同轴电缆传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传输带宽受限、线路敷设不方便等。

1.2 双绞线传输双绞线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它通过一对双绞线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双绞线传输的优点是成本低、线路敷设方便,适用于小范围的监控系统。

然而,双绞线传输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且容易受到干扰。

1.3 光纤传输光纤传输是一种高带宽的有线传输方式,它通过光纤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光纤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大范围和高要求的监控系统。

然而,光纤传输的成本较高,线路敷设较为复杂。

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利用无线技术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其他终端设备的方案。

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包括Wi-Fi传输、蓝牙传输和4G传输。

2.1 Wi-Fi传输Wi-Fi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它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Wi-Fi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较远、安装方便,适用于中小范围的监控系统。

然而,Wi-Fi传输也存在带宽受限、信号穿墙能力较差等问题。

2.2 蓝牙传输蓝牙传输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方式,它通过蓝牙技术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蓝牙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较短、功耗低,适用于小范围的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各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系统各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系统各传输方式的比拟一个标准的视频监控系统,由五大局部组成:视频采集系统、视频传输系统、视频切换管理系统、视频显示系统、视频录像系统。

视频采集系统主要是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获取;视频传输控制系统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传送和控制通信;视频切换管理系统完成对图像信号的切换控制和资源分配;视频显示系统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终端设备输出;视频录像系统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长延时存储和回放。

在系统工程中,良好的视频传输设计是监控系统非常重要的一局部。

如果建立一套好的系统,选用的都是高指标、高画质的摄像机、镜头、监视器、录像机,但是没有良好的传输系统,最终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图像将无法令人满意。

根据“木桶法那么〞,最终的图像质量取决于整个系统中最差的一环,而这最差的一环往往就是传输系统。

系统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传输方式、高质量的传输线缆、专用连接头和设备、并按专业标准进展安装,才能到达理想的传输效果。

常见的几个视频传输方式见如下介绍。

同轴电缆传输图像传输最根本的方法是采用视频基带传输,即同轴电缆传输,由于同轴电缆具有价格较廉价、铺设较方便的优点,一般在小范围的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由于信号衰减的原因,使得信号的传输距离有限,因此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像信号,当传输距离到达200米左右时,图像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同轴放大器。

同轴放大器对视频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并且还能通过均衡调整对不同频率成分,分别进展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接收端输出的视频信号失真尽量小。

但是,同轴放大器并不能无限制级联,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中同轴放大器最多只能级联2到3个,否那么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并且调整起来也很困难。

因此,在监控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时,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

另外,同轴电缆在监控系统中传输图像信号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同轴电缆本身受气候变化影响大,气候不好图像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同轴电缆较粗,在密集监控应用时布线不太方便;.同轴电缆一般只能传视频信号,如果系统中需要同时传输控制数据、音频等信号时,那么需要另外布线或增加设备;.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有限,无法应用于强干扰环境;.同轴放大器还存在着调整困难的缺点。

无线视频监控的三种常见传输方式

无线视频监控的三种常见传输方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无线监控系统,主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选择何种传输方式。

目前主流的无线视频监控有3G/4G移动视频监控、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视频监控、微波(模拟微波)无线视频监控、COFDM无线视频监控、卫星无线监控。

1、3G传输2G的传输方式主要包括CDMA、GSM两种模式。

此两种模式成本较低,具备较大的覆盖面,且传输速度较快,其中CDMA理论值传输速率为153.6Kbps,在实际使用中基本可达到60~80Kbps,因此在无线监控使用中,得到不少厂商的青睐。

而基于GSM方式的GPRS,虽覆盖率则高于CDMA,但传输速率却略慢,因此在使用上仍处于下风。

3G的传输方式主要包括移动(TD-SCDMA)、电信(CDMA2000EVDO)、联通(WCDMA)运营商的3G技术接入方式,自09年起,经各运营商大力推广,已有不少监控厂家针对此方面研发相关的产品。

而3G突出的优点即高速的下载能力,理想值可达到3Kbps~1G的传输速率,目前4G设备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3G的基础上更胜一筹。

优点:大范围移动监控缺点:带宽低、月租费适合行业:适用于公交视频监控、长途客车实时监控、押钞车管理和视频监控、船舶视频监控、军事训练移动指挥、记者跟踪采访、越野赛事监控、盛会安全管理、交通抓拍等场景的视频监控系统。

2、COFDM传输COFDM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

它的实用价值就在于支持突破视距限制的应用,是一种在无线电频谱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的技术,可以对噪声和干扰有着很好的免疫力,绕射和穿透遮挡物是COFDM的技术核心。

其基本原理就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

优点:小范围移动监控、非视距、绕射缺点:频点使用需申请,带宽低,价格高适合行业:移动应急传输应用。

应用于公安、消防、交警、人防应急、城管执法、环保监控、消防应急、水利防汛、电力抢险、铁路抢险、海事执法、海监巡查、海关边防、码头监控、森林防火、油田防盗、军事侦察等领域,适合城区、海上、山地等多种复杂环境中的实时移动传输与监控。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广大工程商挺挠头的一件事,随着工程中监控设备价格的透明性和工程商竞争的加剧,信号传输部分的费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方式,对于不同场合、不同的传输距离,怎样能保证传输质量、降低费用,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在这里我们作一些介绍供参考。

一、同轴电缆传输(一)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视频基带信号也就是通常讲的视频信号,它的带宽是0-6MHZ,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一般设计时只需考虑保证高频信号的幅度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视频信号在5.8MHZ的衰减如下:SYV75-3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30dB/1000米, SYV75-5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9dB/1000米,,SYV75-7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3dB/1000米;如对图象质量要求很高,周围无干扰的情况下,75-3电缆只能传输100米,75-5传输160米,75-7传输230米;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选择的摄像机不同、周围环境的干扰等,一般来讲,75-3电缆可以传输150米、75-5可以传输300米、75-7可以传输500米;对于传输更远距离,可以采用视频放大器(视频恢复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补偿,可以传输2-3公里;另外,通过一根同轴电缆还可以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共同传输,即同轴视控传输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技术:在监控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信号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图像信号,另一个是控制信号。

其中视频信号的流向是从前端的摄像机流向控制中心;而控制信号则是从控制中心流向前端的摄像机(包括镜头)、云台等受控对像;并且,流向前端的控制信号,一般又是通过设置在前端的解码器解码后再去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受控对像的。

同轴视控传输技术是利用一根视频电缆便可同时传输来自摄象机的视频信号以及对云台、镜头的控制功能,这种传输方式节省材料和成本、施工方便、维修简单化,在系统扩展和改造时更具灵活性;同轴视控实现方法有两类:一是采用频率分割,即把控制信号调制在与视频信号不同的频率范围内,然后同视频信号复合在一起传送,再在现场做解调将两者区分开;由于采用频率分割技术,为了完全分割两个不同的频率,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带通陷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陷波器,这样就影响了视频信号的传输效果;由于需将控制信号调制在视频信号频率的上方,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这样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另外方法是采用双调制的方式,将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点,和有线电视的原理一样,再在前、后端解调。

视频监控中的常见几种视频传输方式介绍

视频监控中的常见几种视频传输方式介绍

视频监控中的常见几种视频传输方式介绍目前,在安防监控行业中用来传输图象信号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对应的传输设备分别是同轴视频放大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和光端机。

同轴电缆是较早使用,也是最传统的视频传输方式。

后来,由于远距离和大范围图象监控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监控图象质量的要求提高,监控网络中开始大量使用光纤来传输图象信号。

虽然双绞线被使用到图象监控网络中是近来的事,但双绞线的视频平衡传输技术是很早就出现了。

它也是视频传输技术的一个分支。

下面详细介绍下常见视频传输方式: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

网络摄像头的视频传输方式

网络摄像头的视频传输方式

网络摄像头的视频传输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摄像头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智能设备。

网络摄像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控家庭、办公室等地方,还可以用于远程会议、在线教育等各种场合。

而为了实现视频的传输,网络摄像头采用了多种传输方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摄像头的视频传输方式。

一、有线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是指网络摄像头通过连接网线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

这种传输方式主要有两种:模拟有线传输和数字有线传输。

1. 模拟有线传输模拟有线传输是指网络摄像头将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通过连接AV线或BNC线等方式传输到显示设备。

这种传输方式主要应用于一些老旧型的网络摄像头,其传输距离较短,且画质较为模糊。

2. 数字有线传输数字有线传输是指网络摄像头通过连接网线将数字视频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

最常用的数字有线传输方式是通过网线采用TCP/IP协议进行视频信号传输,例如常见的以太网传输方式。

这种传输方式具有传输距离远、画质清晰稳定等特点,是目前网络摄像头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输方式。

二、无线传输方式除了有线传输方式,网络摄像头还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

无线传输方式的优势在于不受距离限制,方便移动和布置。

1. Wi-Fi传输Wi-Fi传输是指网络摄像头通过连接Wi-Fi网络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

用户只需将网络摄像头连接到无线路由器或者NVR(网络视频录像机)等设备,便可利用无线网络传输视频信号。

Wi-Fi传输方式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需要移动摄像头的场合,但传输距离受限于无线信号的范围。

2. 4G/5G传输4G/5G传输是指网络摄像头通过连接4G/5G移动网络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

这种传输方式适用于需要在室外环境或者没有Wi-Fi覆盖区域使用网络摄像头的场合。

通过SIM卡或者移动热点等方式,网络摄像头可以直接使用移动网络实时传输视频信号。

三、云传输方式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云传输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网络摄像头视频传输方式。

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1. 引言视频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公共安全、交通监控、工业监控等。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采用模拟传输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主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监控传输方案,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以及混合传输方案。

## 2. 有线传输方案有线传输方案是一种稳定可靠的视频传输方式。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同轴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模拟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小范围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和电源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的优点。

### 2.2. 网线传输网线传输是一种数字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中小型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利用网线传输视频信号和电源信号,常用的协议有TCP/IP、UDP等,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 2.3. 光纤传输光纤传输是一种高速的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利用光纤传输视频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3. 无线传输方案无线传输方案是一种灵活便捷的视频传输方式。

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 3.1. Wi-Fi传输Wi-Fi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无线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小范围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利用无线局域网传输视频信号,常用的协议有802.11b/g/n/ac等,具有传输距离近、安装便捷的特点。

### 3.2. 4G/5G传输4G/5G传输是一种移动网络传输方式,适用于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通过4G/5G网络传输视频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的优点。

## 4. 混合传输方案混合传输方案是一种结合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视频传输方式。

常见的混合传输方案有以下几种:### 4.1. 有线+无线传输有线+无线传输方案将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相结合,既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

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广大工程商挺挠头的一件事,随着工程中监控设备价格的透明性和工程商竞争的加剧,信号传输部分的费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方式,对于不同场合、不同的传输距离,怎样能保证传输质量、降低费用,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在这里我们作一些介绍供参考。

一、 同轴电缆传输 (一)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 视频基带信号也就是通常讲的视频信号,它的带宽是0-6MHZ,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一般设计时只需考虑保证高频信号的幅度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视频信号在5.8MHZ的衰减如下:SYV75-3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30dB/1000米, SYV75-5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9dB/1000米,,SYV75-7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3dB/1000米;如对图象质量要求很高,周围无干扰的情况下,75-3电缆只能传输100米,75-5传输160米,75-7传输230米;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选择的摄像机不同、周围环境的干扰等,一般来讲,75-3电缆可以传输150米、75-5可以传输300米、75-7可以传输500米;对于传输更远距离,可以采用视频放大器(视频恢复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补偿,可以传输2-3公里;另外,通过一根同轴电缆还 可以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共同传输,即同轴视控传输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技术: 在监控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信号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图像信号,另一个是控制信号。

其中视频信号的流向是从前端的摄像机流向控制中心;而控制信号则是从控制中心流向前端的摄像机(包括镜头)、云台等受控对像;并且,流向前端的控制信号,一般又是通过设置在前端的解码器解码后再去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受控对像的。

同轴视控传输技术是利用一根视频电缆便可同时传输来自摄象机的视频信号以及对云台、镜头的控制功能,这种传输方式节省材料和成本、施工方便、维修简单化,在系统扩展和改造时更具灵活性;同轴视控实现方法有两类: 一是采用频率分割,即把控制信号调制在与视频信号不同的频率范围内,然后同视频信号复合在一起传送,再在现场做解调将两者区分开;由于采用频率分割技术,为了完全分割两个不同的频率,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带通陷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陷波器,这样就影响了视频信号的传输效果;由于需将控制信号调制在视频信号频率的上方,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这样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另外方法是采用双调制的方式,将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点,和有线电视的原理一样,再在前、后端解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监控中的常见几种视频传输方式介绍
目前,在安防监控行业中用来传输图象信号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对应的传输设备分别是同轴视频放大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和光端机。

同轴电缆是较早使用,也是最传统的视频传输方式。

后来,由于远距离和大范围图象监控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监控图象质量的要求提高,监控网络中开始大量使用光纤来传输图象信号。

虽然双绞线被使用到图象监控网络中是近来的事,但双绞线的视频平衡传输技术是很早就出现了。

它也是视频传输技术的一个分支。

下面详细介绍下常见视频传输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
4、
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

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

其优点是: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图像传输清晰度不错,而且完全实时;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维护费用低。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如果在大城市使用,无线电波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如果有障碍物,需要加中继加以解决,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比较严重的雨衰现象。

不过现在也有数字微波视频传输产品,抗干扰能力和可扩
展性都提高不少。

5、双绞线传输(平衡传输):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

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相对复杂、场合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

其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

其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6、宽频共缆传输:视频采用调幅调制、伴音调频搭载、FSK数据信号调制等技术,将数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

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三十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一线通”;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比较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级左右;采用75Ω同轴非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

其缺点是:采用弱信号传输,系统调试技术要求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如果干线线路有一台设备有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没图像,另外宽频调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电源供电(但目前大多监控点都具备AC220V交流电源这个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