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一、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第一节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1.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

2.景别: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从各自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3.镜头: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一个镜头就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部影像。

(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

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4.决定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的因素有哪些?多种因素决定:a.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多一些;b.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相对多些;c.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的就少。

如果崇尚蒙太奇,追求戏剧性风格,所使用的镜头数就多。

第二节各种景别的拍摄及造型功能1.景别大体分五类: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2.特写:即视距最近的景。

它是影视艺术中进行细节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用来突出地表现某一细节及细节动作的。

它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绪,给这种情绪以形象性的强浓度表现。

就像音乐中的重音一样,通过给观众以较强的刺激和震撼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写:将主体的某一局部都充满画面,重视提示对象内在的动感和本质。

有利于刻画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情况。

常被用来做转场组接时的过渡画面。

3. 近景:视距较特写较远的画面,即将摄影机从特写拍摄的镜位向稍加拉开而拍下的画面。

其取景范围,就人体而言,约为人的小半身,即主要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情节和脸部表情。

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说话神态和事物的细节、质感,它是描写人物情感和事物细节的主要景别。

4. 中景:取景范围,就人体来说,一般是拍摄人的大半身,主要表现人物双膝以上的活动情形,让观众既能看清任务的神态,又能看到人物的形体动作,一般是表现人物的半身活动的。

影视编辑基础知识

影视编辑基础知识

第二节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又不断创新。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 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把蒙太奇组接技巧分为两大类:叙事蒙太奇和 表现蒙太奇。 一、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是将许多分镜头按照 逻辑或时间顺序分段排列在一起,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头自身都有一种 事态性内容,其作用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的发展。叙事蒙 太奇的技巧注重的是纪录、揭示功能。例如以下几个组接镜头:
⒊ 镜头之间的组接创造新的含义 在画面语言的表意中,两个以上镜头连接后所形成的意义要超过它们 各自基本含义之和,总而言之,1+1>2.
比如伊文思用丰盛的麦田,翻滚的麦浪的画面与挨饿的儿童的画面组 接,造成强烈对比,使画面产生强大的控诉力量。 ⒋镜头之间的组接可以自由地创造影视时空(以后详述) 镜头之间的组接可以自由地创造影视时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⒉ 镜头组接排列的顺序对画面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同我们平时说话,一个句子中词的顺序的不同排列,就会产生不同 的意义,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如“我喜欢她”,“她喜欢我”,画面语言 也是一样。
第一个组合——微笑的脸;手枪对着他;惊惧的脸。 第二个组合——惊惧的脸;手枪对着他;微笑的脸。
第一个组合给观众的印象是,这个人很怯懦,而第二个组合给人以勇 敢的印象。三个画面也就是三个视觉因素,视觉单位,只是调换了下位置, 便产生截然相反的含义。 在画面语言中,可以为了不同的意图,表达不同的思想,通过蒙太奇 的特殊表意功能对镜头进行处理安排,则会产生不同的逻辑关系。
⒉ 后退式句式 后退式句式是由近视距景别过渡到远视距景别的组接方法,即从特写近景-中景-全景,把观众的视线由局部细节引向整体环境,如学生下课回家: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基础知识

一、电影1.概念: 对电影这一概念范畴旳界定, 可以从物质和艺术两个层面进行。

物质层面, 是指根据人体旳视觉暂留原理, 运用拍照相像、记录声音等手段, 以胶片为载体记录现实事物, 通过放映将所摄录旳事物在银幕上还原为逼真旳活动影像, 以此来体现、传达一定内容和情感。

艺术层面, 是指电影艺术。

即以电影技术为手段, 通过画面、声音媒介, 在银幕空间上发明形象、再现生活并表情达意旳综合性艺术活动。

2.特性: (1)综合性, 一方面, 电影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照相等各门艺术中旳多种元素, 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旳改造, 形成电影艺术自身新旳特性。

另一方面, 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旳综合, 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旳综合, 体现为再现性和体现性旳统一。

第三, 电影是现代科技与艺术旳综合。

(2)技术性, 电影史科技发展旳产物。

科学技术旳进步, 对电影艺术旳发展、电影语言旳创新性, 甚至对电影观念旳演变, 均有重大影响。

(3)逼真性, 电影旳逼真性是指逼近生活, 而不是照搬生活成为生活旳翻版, 是要使电影艺术既能逼真地反映生活, 又能艺术地概括生活, 给观众以美旳享有和艺术旳感染力。

(4)假定性, 一方面, 电影不是对现实生活旳机械反映, 而是需要遵循各门艺术旳共同规律。

另一方面, 这种假定性体现为电影时空旳假定性、故事构造旳假定性、角色旳假定性。

(5)造型性, 电影艺术是以视觉为主旳视听艺术, 必须通过电影画面来塑造人物、论述故事、抒发感情、论述哲理。

(6)运动型, 电影艺术必须在延续旳时间中完毕其叙事功能, 通过画面旳内部运动和这些画面在运动中旳延续, 再现客观世界中旳人和事。

电影旳运动型涉及被摄对象旳运动、照相机旳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及蒙太奇剪辑导致旳运动。

3.功能(1)再现功能, 电影旳纪实特性和逼真特性使电影承当了记录历史、再现社会现实旳功能和职责。

可以记录和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旳经济、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社会旳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影视基础知识点总结

影视基础知识点总结

影视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影视产业概述1.1 影视产业的定义影视产业是指利用影像、声音和文学创作等手段,以各种艺术形式和商业模式为基础,生产和销售各类影视作品的产业。

它是一个涉及影片、电视节目、动画、游戏、音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1.2 影视产业的组成影视产业由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动画、影视配音、影视广告等多个子产业组成。

其中,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是最主要的三大板块。

1.3 影视产业的发展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娱乐需求的增加,以及科技的进步,影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影视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

1.4 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影视产业将更加多元化,包括了黑科技的运用、内容创作的多样性、IP内容的深度开发等。

同时,全球化合作将成为趋势。

第二章影视创作基础2.1 剧本创作剧本是影视作品的基础,良好的剧本有助于推动影视作品的成功。

而好的剧本通常需要包括有吸引人的故事、立体的角色、精彩的情节设计。

2.2 影视拍摄影视拍摄是指把剧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

影视拍摄包括摄影、美术、服装、灯光、道具、特效等多个方面。

摄影师在拍摄时需要考虑角度、光影、色彩等诸多因素。

2.3 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剪辑、配音、特效、音乐、字幕等。

后期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的表现。

2.4 影视编导编导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核心人才,他们负责对剧本进行解读,将剧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视听的形式。

好的编导需要具备丰富的电影知识、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创意。

第三章影视表演基础3.1 演员表演演员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他们通过表演将角色的性格、情感展现出来。

好的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表演技巧、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3.2 角色塑造角色是影视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角色的深刻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

塑造好的角色需要演员注意角色的性格特点、心理转变和行为动作等方面。

影视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入门基础知识1、景别与影片风格,景别的排列和节奏,时间,景别落差。

景别的排列形成重复,重复是风格与韵律。

2、空间:电影空间是银幕空间,不是真实空间,电影摄影机有分解空间的功能,电影导演有组合空间能力。

注意机位跳跃的幅度,机位跳跃点越多,看见和再现也就越真实。

要注意影片有多少空间形式。

有些著名的影片只有黑夜,空间也拍摄得很好。

3、机位设定:电影的核心是摄影机,戏剧舞台的核心是人,观看方式和创作方式完全不同。

4、运动:摄影机的外部运动。

目的:改变视点以及创造节奏。

运动的速度决定了画面的运动。

摄影机创造得复合运动所创造的画面视觉将是很精彩的。

摄影师是很愿意在导演的意图下进行摄影机的运动。

5、色彩:色彩是人的情绪的外化,是个人心理的外延。

要观察色彩的整体情绪基调和综合感觉。

不要单独的局部和场次的色彩。

6、光线:唯美,是与生活不一样的,自然,是靠近生活又不与生活一样。

摄影师是要在自然的拍摄中追求唯美。

摄影的肖像光是我们摄影师的看家本领。

摄影师必须控制光和使用光。

是人物造型的关键。

7、角度:角度=视点,角度等于构图。

拍摄人的时候仰拍都是比较好看的,布光混乱,中国的电视播音员全部是俯拍,肩膀做得很窄。

而欧洲的电视播音员总是仰拍5度到15度,肩膀得服装做得很宽。

8、分析对话:对话是推动情节的最好方式,对话是开放的,动作是封闭的,分析说话的状态,速度、音量,说话方式,说话与动作的关系。

9、动作:有两种情况:是环境造成的还是内容造成的。

动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

在分析影片的时候,一定要将动作与摄影机的运动分开来分析,摄影机的运动是导演的表现方式,动作上一演员的表演方式。

影视创作基础知识

影视创作基础知识

影视创作就是写一个小故事,和小说戏剧不同,要求的是一种画面感,有一种画面跃然纸上的感觉。

电影的要素:人物角色,行动,场景,冲突,对话,动作,地点,偶然事件,音乐。

电影剧本的本质: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电影的开头有这部电影的戏剧性前提,就是告诉你这部电影主要讲的什么。

它促使电影走向解决
第一幕,故事的开端,开端一般在10多分钟左右,30分钟之内。

第二幕在30分钟到90分钟之间,讲的是人物(主人公)遭遇和征服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最后达到戏剧性的要求,所谓的戏剧性的要求,就是人物获得或者达到目标。

第三幕在90到120+。

第三幕是结局,结局并非结尾,可能会留下悬念,例如《北京遇上西雅图》第一部,他们在西雅图,为什么不演他们结婚了,目的就是要为观众留下悬念,演出来就会太俗~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够称为一部影片,是因为他要解决问题。

所以结局不是结尾是解决。

解决有特殊的场景,写作要对场景进行描述,可能有对话~
第一幕结尾到第二幕开头中间,第二幕结尾到第三幕开头创造出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买就是任何一个偶然事故,情节,大事件,就是勾住动作把他转向另一个方向。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镜头的技巧(一篇)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镜头的技巧(一篇)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镜头的技巧(一篇)影视制作基础知识:镜头的技巧 11、镜头推拉技巧镜头的推拉技巧是一组在技术上相反的技巧,在非线性编辑中往往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而实现另一个的技巧。

推镜头相当于我们沿着物体的直线直接向物体不断走进观看,而拉镜头则是摄像机不断地离开拍摄物体。

当然这两种技巧都可以通过变焦距的镜头来实现这种技巧效果。

推镜头在拍摄中起的作用重点是突出介绍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的起重要俄人物或者物体,这是推镜头最普通的作用。

它可以使观众的视线逐渐接近被拍摄对象,是逐渐把观众的观察同整体引向局部。

在推地过程中,画面所包含的内容逐渐减少,也就是说,镜头的运动摈弃了画面中多余的东西,突出重点,把观众的__引向某一个部分。

用变焦距镜头也可以实现这种效果,就是从短焦距逐渐向长焦距推动,使得观众看到物体的细微部分,可以突出要表现内容的关键。

推镜头也可以展示巨大的空间。

拉镜头和推镜头正好相反。

这是摄像机不断地远离被拍摄对象,也可以用变焦距镜头来拍摄(从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部分)。

作用是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表现主体人物或者景物在环境中的位置。

拍摄机器向后移动,逐渐扩大视野范围,可以在同一个镜头内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也是为了镜头之间的衔接需要,比如前一个是一个场景中的特写镜头,而后一个是另一个场景中的镜头,这样两个镜头通过这种方法衔接起来就显得自然多了。

镜头的推拉和变焦距的推拉效果是不同的。

比如,在推镜头技巧上,使用变焦距镜头的方法等于把原来的主体一部分放大了来看。

在屏幕上的效果是景物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场景无变化,只是原来的画面放大了。

在拍摄场景无变化的主体,要求连续不摇晃地以任意速度接近被拍摄物体的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变焦距镜头来实现这一镜头效果。

而移动镜头的推镜头等于接近被拍摄物体来观察。

在画面里的效果是场景中的物体向后移动,场景大小有变化。

这在拍摄狭窄的走廊或者室内景物的时候效果十分明显。

移动摄像机和使用变焦距镜头来实现镜头的推拉效果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因此我们在拍摄构思中需要明确的意识,不能简单的将两者互相替换。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基础知识
动,景别越来越大。 • (3)摇:摄影机不动,机身作上下、左、
旋转等运动。 • (4)移(平移、横移):摄影机沿水平面作
各方面移动。 • (5)跟: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拍摄。
影视基础知识
• 8.场面调度: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 (1)演员调度:演员的运动方向、形体动作。 • (2)镜头调度: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多台摄
影视基础知识
• 四、剧本 (一)故事梗概 分场大纲 文学脚本 文
学剧本(分场景剧本) 分镜头剧本 (二)文学剧本样式 1.x地 日(夜、晨、昏、雨、雾) 内(外) 内容…… (三)人物设置 主角、对手、各自的助手、追求对象 (四)制片人、导演、大腕演员、赞助商都有权
修改剧本
影视基础知识
• 五、影视的区别 • 1.影像记录媒介:胶片;磁带。 • 2.影像转化过程:化学反应;物理反应。 • 3.影像:摄影;摄像。 • 4.放映媒介:银幕;荧屏。 • 5.放映地点:电影院;家中。 • 6.艺术水准:高雅;通俗。 • 7.表达方式:先有画面,后有声音,重视觉形
象;由广播发展而来,先有声音,后有画面, 用画面解释声音。
影视基础知识
• 六、影视评论写作的注意事项 • 1.标题:简单的《<xx>浅评》、 《<xx>评
析》、 《<xx>解读》 ;复杂的多用双标题。 • 2.故事情节的复述一定要精炼。 • 3.评论要围绕一个角度,如主题、摄影、表演
等,不要泛泛而论。 • 4.不要将演员等同于角色。
影机的位置。
• 9.轴线规律:在场面调度中,人物的行动方向 或人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位置关系构成一条无形 的轴线,摄影机的角度只能在轴线一侧180º范 围内变换,否则就是“越轴”,会造成画面上 动作方向的混乱或人物之间位置关系的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色彩知识(一)色彩模式1、 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

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

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

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

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二)图形、像素和分辨率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

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

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

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

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的,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

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

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

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三)颜色深度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四)Alpha通道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

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透明度信息。

这个8位灰度通道被称为Alpha通道。

二、视频基础(一)非线性编辑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处理通常称为非线性编辑,指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等记录设备上这一系列完整的工艺过程。

(二)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范围1970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以及与模拟视频信号的高度兼容,并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领域。

目前基于PC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有Adobe Premiere等。

(三)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NTSC制(美国,加拿大,日本等);PAL制(欧洲,中国等);SECAM制(法国等)(四)时间码视频素材的长度和它的开始帧、结束帧是由时间码单位和地址来度量的。

小时:分钟:秒:帧的形式确定每一帧的地址。

PAL制采纳的是25帧/秒的标准。

NTSC制采纳的是29.97/帧秒的标准。

早期的黑白电视使用的30帧/秒标准。

(五)扫描把二维的图像信号转换为一维的电信号。

NTSC制每帧扫描525行,每秒扫描30帧;PAL制每帧扫描625行,每秒扫描25帧。

每行扫描完成后的返回过程称为水平消隐。

每帧扫描完成后的返回过程称为垂直消隐。

扫描方式: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隔行扫描就是用一次以上的垂直扫描再现一幅完整的图像。

在电视系统中,采用两个垂直扫描场表示一帧(六)帧、帧速率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像(称之为帧)典型的帧速率范围是24~30帧/秒(七)常用的压缩编码技术:1、JPEG是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的缩写,用于压缩静态图像2、MPEG是Motion Pictures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的缩写,用于压缩动态图像。

MPEG有不同的压缩标准,VCD采用的是MPEG-1,DVD采用的是MPEG-2。

(八)常用的音频文件格式:1、声音文件,主要有:*.wav文件,是Windows平台支持的格式;*.aif/*.aiff文件,是Macintosh平台支持的格式,也被很多Windows应用程序支持;*.mp1/*.mp2/*.mp3文件,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压缩率分别是4:1,6:1-8:1,10:1-12:1;*.voc文件等。

2、MIDI文件,主要有:*.mid/*.rmi文件,只包含产生某种声音的指令,是一种音乐演奏指令序列;*.cmf文件等。

3、模块文件,即有声音数据,又包含指令序列,有:*.mod,*.s3m,*.xm,*.far,*.cmf,*.kar,*.mtm,*.it等。

(九)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1.GIF格式GIF格式(图形交换格式)形成一种压缩的8位图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目前多用于网络传输GIF格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处理256色,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图像。

2.BMP格式BMP格式是微软Windows应用程序所支持的,特别是图像处理软件,基本上都支持BMP 格式,BMP格式可简单分为黑白、16色、256色、真彩色几种格式,其中前3种有彩色映像3.JPG格式JPG是JPEG的缩写,JPEG几乎不同于当前使用的任何一种数字压缩方法,它无法重建原始图像。

4.PSD格式PSD格式是Photoshop的一种专用存储格式。

5、FLM格式FLM格式是Premiere的一种输出格式。

Adobe Premiere将视频片断输出成一个长的竖条,竖条由独立方格组成,每一格即为一帧。

6.EPS格式EPS格式是许多高级绘图软件都有的一种矢量方式,如CorelDraw、Freehand、Illustrator等软件。

对Adobe Premiere而言,主要是支持Adobe Illustrator插图软件的平滑连接。

处理静态图像的很多技术,同样使用于动态图像。

静态图像对Adobe Premiere而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素材。

7.FLC格式FLC格式是AutoDesk公司的动画文件格式,使用过3DS、3DS MAX的人一定不陌生,FLC 格式从早期的FLI格式演变而来的,是一个8位动画文件,其尺寸大小可任意设定。

实际上,它的每一帧都是一个GIF图像,但所有的图像都共用同一个调色板。

8.TGA格式True vision公司的TGA文件格式已广泛地被国际上的图形、图像制作工业所接受,它最早由AT&T引入,用于支持Taiga和ATVISTA图像捕获板。

现已成为数字化图像以及光线跟踪和其他应用程序(典型的如3DS)所产生的高质量的图像的常用格式。

为捕获电视图像所设计的一种格式,所以,TGA图像总是按行存储和进行压缩的,这使它同时也成为由计算机产生的高质量图像电视转换的一种首选格式。

三、影视术语1、场景:一个场景也可以称为一个镜头,它是视频作品的基本元素。

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摄像机一次拍摄的一小段内容。

2、字幕:字幕的意义不必多说,只要看过电视的人都见过。

其实字幕并不只是文字,图形、照片、标记都可以作为字幕放在视频作品中。

字幕可以像台标一样静止在屏幕一角,也可以做成节目结束后滚动的工作人员名单。

3、转场过渡:两个场景之间如果直接连起来的话,许多情况会感觉有些突兀。

这时使用一个切换效果在两个场景进行过渡就会显得自然很多。

最简单的切换就是淡入淡出效果,再专业一点还能让后面的画面以3D方式飞进来等等。

切换是视频编辑中相当常用的一个技巧。

4、滤镜:通过在场景上使用滤镜你可以调整影片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等5、特殊效果:就像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各种花样,比如图像变形、飞来飞去的窗口等等,利用软件的特殊效果插件你也可以很轻松地制作出来。

6、QuickTime: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系统软件扩展,可在Macintosh和 Windows应用程序中综合声音、影像以及动画。

QuickTime电影是一种在个人计算机上播放的数字化电影。

7、Microsoft Video for Windows: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影像格式,可在Windows 应用程序中综合声音、影像以及动画。

AVI电影是一种在个人计算机上播放的数字化电影。

8、Capture(获取):将模拟原始素材(影像或声音)数字化并通过使用 Adobe Premiere Movie Capture或Audio Capture命令直接把图像或声音录入PC机的过程。

四、编辑数字视频的基本工作过程(一)视频制作主要有4个过程:采集、合成、增加特殊效果和输出在Premiere中可以把各种不同的素材片断组接、编辑、处理并最后生成一个AVI或MOV 格式文件。

1、确定视频剧本和准备素材数据文件。

2、启动Premiere系统,打开剪辑(Clip)子窗口进行素材的浏览和定义,用项目(Project)窗口记录素材和以后的编辑操作。

3、将素材逐一排列在构造窗口的轨道上。

如果需要在两段素材间加切换或过渡特技,此时要将两个素材分别放置在视像的不同的A或B轨道;对静止图像要设置持续时间。

4、定义切换特技效果和参数。

5、利用剪辑(Clip)菜单中提供的滤波器对视像序列进行特技处理。

6、利用标题(Title)窗口和标题菜单生成标题文件,该文件数据包括文字和几何图形。

8、为视像配音,将声音素材片段置于建造窗口的声音轨道道上,调整效果和同步位置。

9、预演,修改和调整。

10、保存项目文件,防止意外丢失已有的操作状态。

11、编译视频(Make Movie)。

首先进行编译参量设置,而后进入编译。

生成AVI 或MOV 文件。

(二)视频采集卡:视频采集卡是将模拟摄像机、录像机、LD视盘机、电视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等输出的视频数据或者视频音频的混合数据输入电脑,并转换成电脑可辨别的数字数据,存储在电脑中,成为可编辑处理的视频数据文件。

按照其用途可分为1、广播级视频采集卡特点是采集的图象分辨率高,视频信噪比高,缺点是视频文件所需硬盘空间大。

每分钟数据量至少要消耗200MB,一般连接BetaCam摄/录像机,所以它多用于录制电视台所制作的节目。

2、专业级视频采集卡的档次比广播级的性能稍微低一些,分辨率两者是相同的,但压缩比稍微大一些。

适用于广告公司和多媒体公司制作节目及多媒体软件应用。

3、民用级视频采集卡的动态分辨率一般较低,绝大多数不具有视频输出功能。

视频采集-Rex Video:视频采集是一个将视频素材从外部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的过程。

配置DV步骤1:配置你的编码器步骤2:设置你的色度和亮度值步骤3:设置DV和视频格式步骤4:设置I. LINK连接步骤5:调节输出预卷步骤7:完成设置后,单击应用(Apply)。

四种采集方式:手动、批采集、无缝隙采集和遥控采集,批采集方式允许你浏览整个磁带,并且确定一个包括不同入点和出点的视频素材列表,批采集过程使用DV时码作为参考,而且它的每一次保存比手动采集精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