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1.《观潮》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且能给生字组两个不同的词语。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翘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与壮观,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

3、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第3、4自然段。

学习重点: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的景象。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会自学。

1、请认读下面的字,然后写两遍组一个词。

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2、我会读会写它们,还知道它们的意思。

宽阔笼罩薄雾沸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奔腾依旧恢复屹立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笼罩:屹立:鼎沸:漫天卷地:3、我会区分我会用。

men( ) hao( ) 若隐若现…闷号水天相接……men( ) hao( ) 依旧……二、认真读文,感知内容。

1、我知道课文有( )个自然段,还知道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段意请写书上)2、我读课文后,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作者观看( )的盛况。

三、小组合作,理清顺序.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 _____ ) 先讲( )的景象;( _ )接着讲()的景象;( __ )最后讲( )的景象。

由此可知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

四、分段读文,感受奇特.第二课时一、小组探究,品味奇观.1、自渎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句子中的哪些重点词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怎样读出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方法:读文画句子写感浯2、小组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听到:看到:朗读时语气应由( )到( ),语音应由( )到( ),语速应由( )到( ).二、再次探究三四自段,感受奇观1、看看写潮来之时按从()到()的顺序,抓住潮的()、()写出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导学目标•了解寓言故事《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寓意和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二、导学内容1. 故事背景《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故事,道出了一个哲理。

2. 故事情节故事中,一只个头很大、气势很大的老虎在森林里嚣张跋扈,但实际上却十分胆小、懦弱,别的动物都不把他当回事。

最后,一只小虫的一声喝斥,让这只老虎一下子就变得柔顺起来。

3. 故事寓意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外表的强大和气势并不代表内心的强大,虚张声势最终是不能长久的,真正的强者应该有内心的坚强和勇气。

4.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难点:把握故事情节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故事的意义。

三、学习任务1.仔细阅读故事《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2.整理出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写成笔记。

3.尝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

四、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讨论: 1. 你认为故事中的大老虎为什么会显得如此窝囊? 2. 小虫的一声喝斥是如何改变了大老虎的态度的? 3. 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五、拓展练习1.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并谈谈你从中学到的道理。

2.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个故事,并询问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领悟到勇气和真实力量的重要性,勇于直面内心的恐惧和挑战,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祝学习愉快!。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四(3)班李平安一、教材内容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 课时。

其中,预习模块2课时,理解内容2课时,领悟表达2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语文实践2课时,读书交流2课时,复习检测2课时。

二、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正确读写“间隔、懒惰、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袭击、空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谊,能获得“人间真情”的体验。

4.多读、多想、多体会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5.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培养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物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并学习作者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1.教师以共同生活者和伙伴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注意倾听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不随意中断,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有异于文本解析的看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得的快乐和给予的快乐”两个过程。

在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阐述见解时,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给予是快乐的”,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并加深情感体验第六组导学案20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年级上语文课导学案

四年级上语文课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3、白鹅班级姓名
预习案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4、白公鹅班级姓名
预习案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4、白公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 14、白公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16 母鸡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16 母鸡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15、猫(第二课时)达标检测案班级姓名
观察图片配一段旁白。

人教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5页全册

人教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5页全册

1 观潮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2* 雅鲁藏布大峡谷3 鸟的天堂4* 火烧云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5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6、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组别姓名小组评价7蟋蟀的住宅课时: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班级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班级四年级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4*白公鹅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5猫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15猫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6*母鸡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7长城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17长城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18.颐和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19*秦兵马俑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班级课题 20古诗两首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班级四年级课题 21搭石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23﹡卡罗纳课时 1课时班级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课时 1课时班级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1课时班级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2课时班级课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第1课时班级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第2课时班级课题 27﹡乌塔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题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新世纪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30*电脑住宅课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课时课时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知识链接:1、词语理解: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蝴蝶的家一、教材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小蝴蝶的家和小鸟的家,通过这两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蝴蝶和小鸟的家、飞行和觅食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小蝴蝶和小鸟的家的描述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1.学习小蝴蝶和小鸟的家的描述和描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了解小蝴蝶和小鸟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1.课文《蝴蝶的家》。

2.课件、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通过展示一张蝴蝶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蝴蝶长什么样子?用什么方式移动?2.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蝴蝶的了解程度。

二、新课呈现1.出示课文《蝴蝶的家》,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篇关于蝴蝶的故事。

2.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听听故事。

三、课文理解1.进行课文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课文:(1)蝴蝶的外形特征有哪些?(2)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子的?(3)蝴蝶飞行的方式有哪些?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四、学习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回想起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2.让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二、新课呈现1.出示课文《蝴蝶的家》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蝴蝶的家。

2.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蝴蝶的家。

三、拓展活动1.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齐心协力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蝴蝶的家,并写下对蝴蝶家的描述。

(2)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蝴蝶的家,并进行描述。

四、小结归纳1.教师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教材分析】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习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讲评时,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日积月累”是一首课外的古诗。

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再讲一讲;最后背一背。

“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其中30个生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积累的词语,做到会听写、会认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成长故事”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这三篇课文分别是《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

《牛和鹅》的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陀螺》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

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欢乐的童年,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本单元,要围绕两个语文要素开展教学。

第一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读书”;第二个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35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正确书写41个字,会写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3.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4.能设身处地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5.《习作》要求学生能按顺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写完后用修改符号进行改正。

6.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积累本单元成语。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能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1.《口语交际》要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感受有爱、友情的温馨。

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预习提纲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2、了解李白生平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学步骤:1、导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读好“孟、陵、辞”字音。

3、小组背诵,互相检查。

4、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5、小组解读诗意,讨论交流。

评价、引导。

学生初意:二、交流展示:诗意三、谈谈你品读到的友情检测: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2、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我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朗读中体会是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预习提纲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作者(1)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样理解送: 元二:使:安西:(2)题目的正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介绍作者:王维2、抓字眼,眀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

(2)小组汇报。

(3)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情景剧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古诗的方法学完古诗后,应该做什么?方法(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诵、唱诵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思乡送别)诗,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二、对子交流或老师抽测自学情况三、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展示一有感情地吟诵展示二如果你是作者,和同伴一起表演这首诗的依依惜别之情。

展示三交流其他描写送别的诗句四、课堂检测A、我会这课生字,再背诵这首古诗Guǎng lng go c k sh jūn zǐ()()() ( )B、默写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这首古诗描绘的是在送的情景。

诗中,。

表达了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1、搭石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朴实的心灵美。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学习难点:我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朴实的心灵美。

预习提纲1、自学生字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出示画面,激趣导入:同学们,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搭石》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

二、初读课文,和字词交朋友1、我要借助拼音先把课文认真读正确通顺,并圈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我再读课文,用“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它们。

3、我要在练习本上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新词,尤其注意:暴、惰、衡等字的正确笔画笔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颠倒词序,能正确停顿、断句。

并与同桌互相检查。

2、我能默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过程教师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这些地方让我感受到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1、在读文中我认识了生字,能读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h ngbo měngzhǎng lǎndu s yǔ pnghng山()发()()()()xitioyǒux pngwěn kzi fxi()()()()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涨:zhǎng()间:jiān()zhng() jin()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1、搭石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我要细细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3、我要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难点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预习提纲通过读课文,我能用“”画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批注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说说它美在哪里?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快乐复习:1、听写词语:山洪暴发猛涨裤子懒惰俗语平衡协调有序理所当然2、我知道“搭石”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中交流,品悟情感:1、自读感悟,寻找美: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的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通过读课文,我能用“”画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批注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说说它美在哪里?2、合作交流,欣赏美:(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 我仔细品读了第2自然段,知道这段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我从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这些词句体会到老人动作的认真细致,从而感受到老人_________优秀品质。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来,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学习过程教师活动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读了第三自然段,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我要感情朗读这段文字,读出美感来。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这段话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我认为作者不仅仅是在赞扬搭石_______的精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抑扬顿挫抒真情:这篇课文值得咀嚼回味之处很多,我很受启发。

我想感情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

我还要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呢!三、拓展延伸,发现美:罗丹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从这不起眼的搭石中看见了美的画面。

让我们一起寻找身边的美吧。

读读句子:美就在身边,美就在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在身边,。

(选择你所说的句子,将它作为开头第一句,然后围绕它写一段话。

请大家用这种句式把四、检测课文通过描绘、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情景,赞颂了搭石,同时也赞美了。

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并找到我喜欢的句子。

2、我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学习难点:我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预习提纲1、自学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人与人之间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赞赏!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海峡”指的是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我要借助拼音先把课文认真读正确通顺,并圈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我再读课文,用“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它们。

3、我要在练习本上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新词,尤其注意:湾、袭、暂等字的正确笔画笔顺。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颠倒词序,能正确停顿、断句。

达到熟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其中“生命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四、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xi y zh ku yu gu海()()()()树kung wān hui bo y 空()台()()剩()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二、反义词苍白()绽放()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我能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点难点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预习提纲1、品读三至六自然段,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把这些语句好好读一读,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2、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先考考自己:1、上节课我读了课文,积累了不少好词,我能把它们写下来:_________2、这篇课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我最佩服______。

二、走进课文,感受真情1、字里行间寻真情:(1)我仔细读了第二自然段,“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中,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知道小钱生命_____,必须进行________。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大约在________才有可能找到___有适合骨髓的人。

”通过这些词,我感受到小钱骨髓移植的__________。

(2)“同一时刻”是指_______时候,认真品读三至六自然段,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把这些语句好好读一读,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a聚焦台湾青年(先谈一谈这位台湾青年令你感动的地方。

)b聚焦李博士(再谈一谈李博士令你感动的地方。

)(3)“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