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专转本语文试卷
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诗经》分为、、三部分。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4.茅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主义巨著。
5.徐志摩是的代表人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中的句子。
6.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
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8.班固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评价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9.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游园》选自他的剧作。
10.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称号。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1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13.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14.鲁迅的杂文集是()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15.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三、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16.来丕豹、公孙友于晋。
来:1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18.辟邪说,难壬人。
难:19.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20.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四、翻译(每小题3分,共9分)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五、简答题(共10分)24.阅读《季氏将伐颛臾》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孔子的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错误观点?(1分)(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2分)(3)运用什么修辞手法?(2分)24.下面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看见的灯光。
08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山东省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考题一、填空1、诗经分为()()()三部分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3、茅盾的()是现实主义著作4、()派的徐志摩的著名抒情诗是()5、班固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指()民歌6、《惊梦》出自汤显祖的()二、选择1、以下是我国唐代边塞诗人的是A高适和岑参B杜甫和李白C王维和王昌龄D白居易和张若虚2、以下哪位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A王维B孟浩然C李白D陶渊明3、号称“短小说之王”的是A莫泊桑B契柯夫C果戈里D屠格涅夫三、字词翻译1、直不百步而(直)2、辟邪说难壬人(难)3、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四、短句翻译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矣五、简答题(一)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这句话中口子指出了冉有的什么错误思想?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这句话暗喻了哪两层意思3本段落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二)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
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心灵的灯”指什么?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3、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六、分析题1、分析《苏武传》中苏武的形象2、分析《祝福》的思想内容七、作文题目:我的幸福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8年专升本语文试卷答案

2008年大学语文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 ACBAC 6-10 CBCDB 11-15 BDBCC 16-20 CDBCD二、填空21、竟无语凝噎22、白头搔更短23、楚天千里清秋24、沙头空照征人骨2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词语解释26、存:看望、问候27、斟酒28、流逝的江水29、辽阔渺茫的样子30、做鞋靴穿四、翻译31、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要应适可而止,让百姓休养生息。
32、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消失或增长。
五、简答33、作者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批判了加强给他的“侵害、生事、征利、拒练、以至天下怨滂”的观点。
作者对论敌的反驳是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
34、“地底下”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当时,指的是领导中国人民抗日的中国共产党人。
35、《张》第二部分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有三个特点:1、注重细节描写,如南雾云的抽刀断指,引箭射塔;2、注意从人物的相互关系入手,张,许和南三个英雄相互映衬,反面人物贺兰进明对英雄人物起反衬作用;3、多处运用侧面烘托,为一座大惊,船上人指以相语.36、题目《关山月》全诗每4句为一层,前4句概括出议和后造成的悲惨景象。
然后,围绕“关山月”内外之景,三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都发生在“关山月”内外,紧扣题目,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之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六、阅读分析题37、1、在短短的诗行里,一再用“悄悄”这一叠词,表达诗人认识怕惊扰康桥的静谧,对她近乎崇拜的神圣情感。
2、重要运用比拟手法,拟人如“夏虫沉没”,拟物如“别离的笙萧”,把云彩写成了可带走的东西。
3、善于捕捉形象,把情感熔铸与形象之中,创造耐人寻味的意境,体现作者诗歌创作建筑的形式美,音乐的韵律美和色彩的绘画美,以及纤丽委婉,轻盈飘逸的诗风。
38、1、项王所唱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一个特点,每一句加“兮”字。
这种特点在古代属于楚词。
2、既表达了自己英雄末路,悲歌慷慨的本色,也表达了对虞姬深深爱恋的儿女情怀。
2008年浙江专升本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

⼀、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家”⾸位的作家是:( )A.苏轼B.王安⽯C.韩愈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B.《论语》C.《史记》D.《战国策》 3.下列⽂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丈书》 4.汉代代表性的⽂学样式是:( )A.诗B.词C.曲D.赋 5.《诗经·氓》中⽐喻⼥⼦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感伤未成年男⼦的早逝B.感伤楚国将⼠⽃志的衰败 B.⿎舞为楚国捐躯的⽃⼠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 7.“想佳⼈、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A.远远眺望B.举⾸凝望C.低头凝思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A.⾸联与尾联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乃⽽是过与?B.且尔⾔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貌的作家是:( )A.⾟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1.在《秋⽔》中,庄⼦⽤以说明“⼈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不可以语于冰 C. 曲⼠不可以语于道 D. ⼩⽯⼩⽊之在⼤⼭ 12.典故运⽤是⾟弃疾《⽔龙吟·登建康赏⼼亭》(楚天千⾥清秋)的⼀⼤特⾊,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A.红⼱翠袖B.鲈鱼堪脍C.树犹如此D.求⽥问舍 13.阅读下列句⼦,不是唐⼈作品的⼀组是:( ) A.⼀骑红尘妃⼦笑,⽆⼈知是荔枝来。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08)

17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答案)
9.已知曲线 y 2 x 3 x 4 x 5 ,则其拐点为?
3 2
1 13 答案 : ( , ) 2 2
18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
1 10. 设 函 数 f ( x ) 的 导 数 为 x, 且 f (0) , cos 2 则 不 定 积 分 f ( x )dx ?
3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答案)
2.设 函数 f ( x ) 可导,则下列式子中正 确的是( A f ( 0) f ( x ) A. lim f (0) x 0 x f ( x0 2 x ) f ( x0 ) B. lim f ( x0 ) x 0 x f ( x 0 x ) f ( x 0 x ) C. lim f ( x0 ) x 0 x f ( x 0 x ) f ( x 0 x ) D. lim 2 f ( x0 ) x 0 x )
38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
2 y x2 的 通 解 20.求 微 分 方 程 y x (计 算 题 8分 ) ,
39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答案)
20.求 微 分 方 程 y 2 y x 的 通 解 x
2
(计 算 题 8分 ) , 答案: x ln x C x y
1 21. 求曲线 y ( x 0)的切线,使其在两坐标 x 最小,并求此最小值. ( 分) 10 答案:最小值为 4, y x 2 轴上的截距之和
42
2008年专转本考试真题
22. 设平面图形 y x , y 2 x 与 由
2 2
直线 x 1 所围成 (1)求该平面图形绕 轴旋转一周 X 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2)求常数a,使直线 x a 将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与答案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A. 柳宗元B. 韩愈C. 欧阳修D. 王安石【正确答案】D第2题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A. 英国哲学家B. 英国文学家C. 美国哲学家D. 法国哲学家【正确答案】A第3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 夸张B. 拟人C. 比喻D. 叠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声声慢》中的9组叠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出色的语言技巧,而且还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国破家亡之痛。
第4题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 黛玉B. 王熙凤C. 宝钗D. 袭人【正确答案】C第5题"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 《天净沙》(秋思)C.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 《声声慢》(寻寻觅觅)【正确答案】B第6题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A. 演绎论证B. 类比论证C. 归纳论证D. 对比论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分为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7题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A. 曹操《短歌行》、《诗经·氓》B. 陶渊明《饮酒》、《汉乐府·陌上桑》C. 《汉乐府·陌上桑》、《诗经·氓》D. 白居易《杜陵叟》、《楚辞·国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歌行》是乐府诗,《饮酒》是田园诗,《杜陵叟》也是乐府诗,《国殇》是一首挽歌。
2008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大学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2.《谏逐客书》选自()A.《史记》B.《战国策》C.《国语》D.《汉书》3.《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许远所守之城是指()A.汴州B.睢阳C.徐州D.和州4.《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A.横征暴敛B.草菅人命C.好烦其令D.贪赃枉法5. 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A.杜甫B.李白C.韩愈6.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的文艺思想()A.陈言务去B.穷而后工C.气盛言宜D.胸有成竹7.“易安居士”指的是()A.李清照B.姜夔C.苏轼D.欧阳修8.《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A.慷慨激昂B.严谨犀利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9.一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关汉卿B.马致远C.张养浩D.白朴10.清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是()A.《金瓶梅》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西游记》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A.《阿Q精神》B.《狂人日记》C.《沉沦》12.鲁迅《灯下漫笔》中所谓的“第三样时代”是()A.汉族发达时期B.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C.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D.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13.在新诗创作中,提出“三美”主张的是()A.冯至B.刘半农C.胡适D.闻一多14.以下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A.徐志摩B.朱自清C.丁玲D.巴金15.采用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的小说是()A.《苦恼》B.《宝玉挨打》C.《米龙老爹》D.《婴宁》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作品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有()A.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白居易《长恨歌》C.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E.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强加于王安石的罪名有()A.征利B.拒谏C.生事D.侵官E.致怨18.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北国之秋的景物有()A.槐树B.菊花C.秋蝉D.秋雨E.枣树19.一下作品属于法国作家创作的有()A.《米龙老爹》B.《红与黑》C.《苦恼》D.《论学问》E.《麦琪的礼物》20.下列句中“且”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A.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B.言足以是且.非邪C.人相食且.尽D.人习于苟且.非一日E.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三、填空题21.万里悲秋常作客,。
08专转本真题及答案打印版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知迷不悟阴谋诡计潜移默化贻笑大方B.首屈一指宏福齐天仗义执言汗牛充栋C.利令智昏再接再厉秣马厉兵变本加厉D.蜂拥而上叹为观止一愁莫展眼花缭乱2.下列各句中“颜色”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她的“圣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
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
B.他不能忍受这样的欺骗,决定给她点颜色看看。
C.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
D.她的头发同黄牛毛一样颜色。
3.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刘校长来学校里不过几天,许多人人还不认识。
B.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
C.在《我的父亲》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D.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代的一些作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A.尽管也可是即使也因而B.虽然也可是既然也所以C.尽管并但是即使就因而D.虽然并但是如果就所以5.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体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司马迁——西汉——编年体通史B.《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C.《东坡乐府》——苏轼——南宋——词集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杂剧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四杰”之一陈子昂的代表作。
B.陶渊明是山水诗歌的开创者,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而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歌则实现了对山水与田园题材的综合运用。
C.《金瓶梅》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D.《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7.下列作品、文体、人物姓名、人物身份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记》——戏文——赵五娘——贵族妇女B.《白兔记》——戏文——李三娘——贵族小姐C.《牡丹亭》——传奇——杜丽娘——贵族小姐D.《水浒传》——传奇——扈三娘——贵族妇女8.下列人物、作品、作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虎妞——《月牙儿》——老舍B.子君——《伤逝》——鲁迅C.赵伯韬——《林家铺子》——茅盾D.高觉民——《雾》——巴金9.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陈奂生是梁晓声的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知迷不悟阴谋诡计潜移默化贻笑大方B.首屈一指宏福齐天仗义执言汗牛充栋C.利令智昏再接再厉秣马厉兵变本加厉D.蜂拥而上叹为观止一愁莫展眼花缭乱2.下列各句中“颜色”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她的“圣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
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
B.他不能忍受这样的欺骗,决定给她点颜色看看。
C.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
D.她的头发同黄牛毛一样颜色。
3.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刘校长来学校里不过几天,许多人人还不认识。
B.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
C.在《我的父亲》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D.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代的一些作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A.尽管也可是即使也因而B.虽然也可是既然也所以C.尽管并但是即使就因而D.虽然并但是如果就所以5.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体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司马迁——西汉——编年体通史B.《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C.《东坡乐府》——苏轼——南宋——词集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杂剧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四杰”之一陈子昂的代表作。
B.陶渊明是山水诗歌的开创者,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而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歌则实现了对山水与田园题材的综合运用。
C.《金瓶梅》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D.《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7.下列作品、文体、人物姓名、人物身份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记》——戏文——赵五娘——贵族妇女B.《白兔记》——戏文——李三娘——贵族小姐C.《牡丹亭》——传奇——杜丽娘——贵族小姐D.《水浒传》——传奇——扈三娘——贵族妇女8.下列人物、作品、作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虎妞——《月牙儿》——老舍B.子君——《伤逝》——鲁迅C.赵伯韬——《林家铺子》——茅盾D.高觉民——《雾》——巴金9.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陈奂生是梁晓声的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
B.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
C.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将新时期的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代表作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D.《人到中年》的作者是谌容,小说的主人公是陆文婷。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出埃及记》。
B.《红与黑》是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C.莫泊桑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等。
D.大仲马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三个火枪手》和《茶花女》等。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1.“桃红和青白色的杂花在眼前还明亮,到远处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2.古时记述一个月的某一天,用“”表示农历初一,“望”表示农历十五。
13.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说明文。
14.,小人常戚戚。
(《论语》)15.《》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16.马致远的《》是写昭君出塞题材的杂剧作品。
17.散曲分和套数两种形式。
18.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三美”是指美、音乐美、绘画美。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著名剧作家。
20.诗集《飞鸟集》的作者是印度的。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有关问题。
(共15分)大学人文精神谈片(其三)大学人文学科的职责,我以为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其科研,直接给当下的社会进步事业以智力支持,直接服务于社会;其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方法和能力,使他们获得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和自己谋生的本领。
这些,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完全必要的。
不过这只是一个层面。
对于大学来说,还有一个更高的层面,是通过学术成果向社会辐射、播散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一如上述,如果简括成一句话,就是对于社会人生的真理的坚守和追求。
这种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相通,都是对真理的追求,只是所取的对象、所用的手段不同;这种人文精神,也包含了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之点:科学也要考虑对于人的生存和幸福的价值所在,也要关切人的命运和前途。
人文精神,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一些基础的人文学科中。
如学习和研究文艺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志趣和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学习和研究了中国历史,才能真正建立深厚的、牢固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等。
这些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不直接发生实际的社会功效,但是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因而大学要坚持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具体的可直接作用社会的实际问题时,也应对其相关的基础理论、人文底蕴有所思考,甚至发掘出人文精神的新因素,而不要完全就事论事。
同理,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不能止于“技术”,而要探讨“科学”和科学精神(“科”“技”两面其实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这是大学应当有的“学术研究”,是大学不同于具体实践部门的地方,是大学需要存在的十分重要的理由。
因此,“五四”时期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经济学教授的李大钊曾说:只有学术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纪念,只有学术的建树,值得“北大万岁万万岁”的欢呼。
哈佛大学的校训说:“让真理与你为友”。
正因为学术研究是与真理为友的,而真理与天地同寿,所以真正的学者总是对学术抱着虔诚的态度甚至敬畏的心情,孜孜以求,以生命相许,不敢亵渎和冒犯,有时甚至只问是非不问功利。
追求真理,现在听起来好像有点迂执,但大学里的学者不能完全没有这种脾气。
如果对学术研究有这种真诚与虔敬,以致融入自己生命的热力,那么,不必说不会去剽窃、炒作、“包装”和粗制滥造,而且另外两种流行多年的毛病:满足于“自圆其说”和照搬外说(包括话题)而无意求真,也会被逐渐克服了。
【原文稍有修改】21.“让真理与你为友”一句属于哪种类型的论据?(2分)22.请概括文章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3分)23.作者认为“大学需要存在的十分重要的理由”是什么?(3分)24.文章最后一句是多重复句,请指出这个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关系。
(3分)25.画线句中的“是非”和“功利”分别指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有关问题。
(共15分)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天子使中贵人(按:中贵人即宦官)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其后四岁,广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行十余里,广以故得脱。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家居数岁,尝夜从一骑出,从人间田饮,还至霸陵亭。
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故李将军。
”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居无何,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太史公曰:猿臂善射,实负其能。
解鞍却敌,圆阵摧锋。
边郡屡守,大军再从。
失道见斥,数奇不封。
惜哉名将,天下无双!(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2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上山陈陈:陈述B.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所:地方C.是时会暮会:恰逢D.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拜:拜托27.“为虏所生得,当斩”中的“当”的含义是()A.应当B.判决C.相当D.建议2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杀其骑且尽;虏多且近B.已缚之上马;大军不知广所之C.故弗从;故李将军D.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以为诱骑29.下列加点词语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胡兵终怪之B.用坚其意C.即有急D.胡骑遂不敢击30.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
B.李广的卖国求荣使其最终没有逃脱被惩罚的命运。
C.霸陵尉事件揭露了李广恩将仇报的性格。
D.作者虽然对李广有褒有贬,但也流露出对赏罚不公的不满。
四、作文(共100分)31.2008年2月,东吴大学艺术学院团委组织募捐活动,筹集人民币5.2万元,寄给贵州省﹡﹡县﹡﹡希望小学,资助该校重建雪灾倒塌的校舍。
这一活动在师生中产生较大反响。
为此,学校发文予以表彰,并号召全校师生为抗灾多做贡献。
请以﹡﹡大学的名义撰写一份表彰性通报。
(30分)要求:格式规范,语言得体,题目自拟,字数300左右。
3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70分)材料一: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
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
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具。
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有人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就对新婚妻子说:“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可以坐坐。
”居里夫人提出反对意见:“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最终,他们还是没有添置任何家具。
材料二:钱钟书一生深居简出,他曾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拒领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绝做客《东方之子》。
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
事后,有人私下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没有时间,没有什么可说的。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卷全面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1分,共10分)1.答案:C【解析】A项中“知迷不悟”应为“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