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专转本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选题 3. 多选题 4. 判断题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请将每一个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十六进制的基数是___________,十六进制数A1B2C3.45 中的B的位权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十六;163解析:十六进制中,基数为16,小数点向左第一位权值为0,B在第四位所以位权就是163。

2.下图是某PC机主板的实物图,图中A位置插入的部件是___________,B位置插入的部件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PU;内存条解析:主板的基本结构。

3.在数据结构中,数据的逻辑结构通常可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

线性表属于线性结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属于非线性结构。

正确答案:树;图解析:(1)线性结构:①线性结构作为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其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②线性结构拥有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顺序表中的存储元素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链表,链表中的存储元素不一定是连续的,元素节点中存放数据元素以及相邻元素的地址信息。

③线性结构中存在两种操作受限的使用场景,即队列和栈。

栈的操作只能在线性表的一端进行,就是我们常说的先进后出(FILO),队列的插入操作在线性表的一端进行而其他操作在线性表的另一端进行,先进先出(FIFO)。

由于线性结构存在两种存储结构,因此队列和栈各存在两个实现方式。

(2)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中各个数据元素不再保持在一个线性序列中,每个数据元素可能与零个或者多个其他数据元素发生联系。

根据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层次结构和群结构。

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二维数组、多维数组、广义表、树(二煲树等)、图。

(其中多维数组是由多个一维数组组成的,所以不再是线性结构)。

4.在数据通信中,为了保证数据安全,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凯撒密码的加密思想是将每一个英文字母替换为字母表中排列在其后的第K个字母,若K=3,则明文“hello”加密后的密文为___________;若K=5,加密后得到的密文为“firns”,则明文为___________。

2019年江苏省跨地区职业学校单招二轮联考语文答案.doc

2019年江苏省跨地区职业学校单招二轮联考语文答案.doc

2019年江苏省跨地区职业学校单招二轮联考语文试卷参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C2. B3. D4. A5. D6. D7. B8. A9. B 10. C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1. B 12. A 13. D 14. C 15. C 16. D 17. B 18. C 19. C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0. D 21. D 22. D 23. C 24. B 25. B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一)26. 核心意象:金黄的稻束。

(1分)它是收获的象征,是金秋的田野里表现出的成熟的美丽。

(1分)27. 不矛盾。

说“皱”,是感叹时光流逝,母亲逐渐衰老;说“美丽”,是讴歌母亲的劳动和付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性的坚韧、伟大与无私的赞扬。

(只回答“不矛盾”不分析不得分,只有分析没有判断扣1分,分析部分意思对即可)28.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

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

(1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一切言说。

(1分)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从色彩和声音两个角度举例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9. 符合意境(2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语句通顺(1分)。

(二)30.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1分)清晨静观。

(1分)31. 和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能突出北国的秋味浓烈,(1分)从而更好地突出北国之秋令人神往,以及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和眷念之情。

(1分)32. 蓝白色是冷色,与作者闲适而稍显悲凉的心态相吻合;(1分)紫黑色也属冷色,但带悲哀、绝望的情调,作者悲而不哀;(1分)红色是暖色调,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作者心态。

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间(jiān)距字里行间间不容发居间调停B.新鲜(xiān) 鲜为人知鲜有其匹寡廉鲜耻C.禁(jìn)止弱不禁风毫无禁忌情不自禁D.本分(fèn) 分崩离析分化瓦解分外妖娆正确答案:A解析:鲜(xiǎn)为人知,鲜(xiǎn)有其匹,寡廉鲜(xiǎn)耻;弱不禁(jīn)风,情不自禁(jīn);分(fēn)崩离析,分(fēn)化瓦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茏绊脚石怨天尤人一如既往B.迄今名信片提纲挈领老成持重C.幅射照相机有恃无恐竭泽而渔D.气概座右铭满腹经纶世外桃园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汉字识记能力,B 名——明。

C 幅——辐。

D 园——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病的识别能力,A“服用”与“含碘量”搭配不当。

B 前后意思一致,不能用“相反”,删去。

C “进步与否”与“富强的标志”两方面与一方面搭配不当。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__,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_。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题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题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 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 高尔基 B.屠格涅夫 C. 契诃夫 D. 莫泊桑 参考答案:C 第2题单选 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 A. 《雷雨》 B. 《日出》 C. 《原野》 D. 《北京人》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 马致远 B. 王实甫 C. 关汉卿 D. 白朴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A. 不忍登高临远 B. 叹年来踪迹 C. 渐霜风凄紧 D. 是处红衰翠减 参考答案:A 第6题单选 《论毅力》一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 七言古诗 B. 七言律诗 C. 七言排律 D. 七言绝句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 )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以下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 ) A.柳永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轼 参考答案:B 第10题单选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中庸》 参考答案:A 第11题单选 老舍是我国现代 ( ) A.著名诗人 B.著名文艺评论家 C.著名作家 D.著名游记作家 参考答案:C 第12题单选 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 )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参考答案:B 第13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的“则”表示顺承关系的是( ) A.兵强则士勇。 B.既来之,则安之。 C.若是,则与吾业者。 D.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参考答案:B 第14题单选 描写按对象分类,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 ) A.细节描写 B.直接描写 C.心理描写 D.环境描写 参考答案:D 第15题单选 下列作品中,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散文诗是’( ) A.屠格涅夫《门槛》 B.艾青《我爱这土地》 C.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D.茅盾《香市》 参考答案:A 第16题单选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 ) A.心绪茫然 B.壮志难酬 C.前途暗淡 D.道路凶险 参考答案:B 第17题单选 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司马光强加给王安石变法的罪名是( ) A.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为 B.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C.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 D.一切不事事,碌碌无为 参考答案:C 第18题单选 茅盾参与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语丝社 参考答案:C 第19题单选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参考答案:B 第20题单选 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参考答案:B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9分。 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诗句,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21题简答 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参考答案: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第22题简答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 第23题简答 哪几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4分) 参考答案: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旬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24题简答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对“涂有饿莩”的现实,不应该归罪为年成不好,而应该是对人民施行仁政。 第25题简答 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分) 参考答案: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第26题简答 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4分) 参考答案:类比推理。“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 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两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日:“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1 第27题简答 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可否移为为官之理?扣紧课文回答。(4分) 参考答案:可以移为为官之理。因为种树之道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唐代官吏,是与此相反,政令繁多,扰民到极致。郭橐驼要求的是“有暇生产”、“生活安定”。 第28题简答 郭橐驼是怎样批评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扰民的?(4分) 参考答案:郭橐驼批评唐代官吏:“好烦其令”,令多扰民,朝令夕改,让百姓忙于应酬、接待,无暇生产。 第29题简答 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表达他不满唐代官吏的令烦扰民,他完全同意郭囊蓑对唐代官吏的批评。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9分。 阅读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第30题简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什么?(4分) 参考答案:象征革命者决心投入艰苦的革命事业。 第31题简答 “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4分) 参考答案:象征市侩主义者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 第32题简答 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表现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 阅读《我爱这土地》中的下列诗句,回答下面小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第33题简答 诗人为什么要强调“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4分) 参考答案:诗人是用假设的手法,说自己是一只鸟。当了鸟,仍然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表明诗人要用自己的诗作唤醒民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去。他要表达的是人民对侵略者的悲愤、激怒,对未来黎明的向往之情。 第34题简答 怎样理解假设与排比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诗中先运用了假设的手法,变“我”为鸟.具体抒情。然后又连用了由“这”开头的三个排比旬:“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三句诗充满了对侵略者(暴风雨)的仇恨,对被侵略者奴役、欺凌的同胞的同情,以及自己和中华民族对敌人的愤恨。排比句正是诗之精华,加强了全诗的力度。 第35题简答 诗人为什么强调“鸟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分) 参考答案:这既是假设,又是进一步的推论。用以表现“鸟”(诗人)对“土地”(祖国、人民)的永久的依恋,死了也不离开“土地”,让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第36题简答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2分) 参考答案:场面描写。 第37题简答 这段文字分为几层?各层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分为四层,每句话为一层。第一层,着眼于整体,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热闹情况。第三层,从多种感觉的角度,描写庙里的红火情景。第四层,从听觉角度,表现声响的嘈杂。

江苏省2020年专转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江苏省2020年专转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江苏省2020年专转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与详细解析【文档介绍】全WORD版,五号字,12页,字,校对精准,绝无文字错误。

答案准确,解析详细。

两个作文均有例文,是专转本难得一见的好材料。

江苏省2020年专转本考试XXX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后,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1.XXX工人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打造的国旗杆,至今依然____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XXXB.飘扬C.矗立D.伫立【答案】C【剖析】此句出自纪录片《国家记忆》第8集《升旗仪式》的解说词,原文为"矗立"。

由主语"国旗杆",很容易排除AB,D项"伫立"指人长久站立,C项"矗立"则指高耸地站着。

如果认定此处用拟人化的修辞伎俩,选D项未尝不可,并且一般而言,旗杆并不算高,用矗立也分歧适,但是此句的上下文恰巧是谈90年代XXX工人起用30多米的高旗杆的过程,故而此处刻意实际上是在渲染国旗杆高耸入云的象征意蕴,故而C 项为最佳选项。

本年度的双音节近义词辨析,难度过低。

以往均是4个近义词中角逐出1个,2020年实际上是二选一。

关于双音节近义词辨析的基本常识,请考生参阅2016年第2题的讲解。

2.能飞长程的鸟,都善于滑翔。

他们迁移的过程中,看似不断地振翅翱翔,实际上许多时间都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前进。

这样一方面消除紧张,一方面_____,以备下一次的振翅。

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正确答案:B解析:B项中加点字读音都为lì;A项中盥(guàn)洗,其余为huàm;C项中“雄关险隘”中的“隘”读音为“aì”,其余为“yì”;D项中谄(chǎn)媚,其余都为“(xiàn)。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可能感到生僻的豢养、盥洗、霰弹也都在课本中出现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伶牙利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确答案:A解析:B项应为伶牙“俐”齿;c项应为冒天下之大不“韪”;D项应为通“牒”。

本题中容易错误的有如下几项:A项中的“恰如其分”中的“分”是“职责和权利的限度”之意,与其意相同的例词有“本分”和“过分”。

“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为“靠近“之意。

C项中的“共商国是”中的“国是”是书面语,意思为“国家大计”。

这三个词用字都正确,学生容易看错。

3.下列词组中的字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备(准备)尝艰辛名副(符合)其实暴虎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 B.噤(不作声)若寒蝉明火执仗(拐杖) 大快朵颐(面颊)C.不瘟(沉闷)不火纵横捭阖(开合) 信而有征(验证)D.宵衣旰(天亮)食否(歹运)极泰来鳞次栉比(整齐的排列)正确答案:C解析:A项:备(完备)尝艰辛;B项:明火执仗(兵器);D项:宵衣旰(天已晚)食。

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A.借代、借喻、拟物B.借代、借喻、拟人C.借喻、借代、拟物D.借喻、借代、拟人正确答案:A解析:①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2019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2019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20191、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2、“敕造”中“敕”的读音是“sh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面中括号内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溺]水(ruò)竹[筏](fá)倒[毙](bì)B.保[佑](yòu)[墓]地(mù)褴[褛](lǚ)(正确答案)C.[混]杂(hùn)埋[藏](cáng)[笼]罩(lóng)D.吹[嘘](xū)[煞]白(shà)[措]施(chuò)4、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4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草木荣枯,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正确答案)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

D.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焉斯天下之民至焉则将焉用彼相矣B.如洛阳亲友如相问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正确答案)C.然填然鼓之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于则移其民于河东青出于蓝,而青于蓝7、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

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

江苏省20XX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2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2.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3.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5O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l5分。

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谜语糜烂靡丽麋鹿B.阡陌掮客扦插迁就C.诠释蜷缩得鱼忘筌痊愈D. 半身不遂随心所欲骨髓绥靖[答案]C[解析]C项音为quún,项“靡丽”音mǐ,其余mí;B项“掮客”音qián,其余qiān;D项“骨髓”音suǐ,其余suí。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长歌当哭歪风邪气明辨是非异曲同功B. 好大喜功相形见拙情不自禁冠冕堂皇C.迫不及待发扬光大宽洪大量当仁不让D. 川流不息貌合神离名副其实奇货可居[答案]C D[解析]项应为“异曲同工”,B项应为“相形见绌”,C D无错别字,估计是出题的问题。

3.下列加点字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数典忘祖(责备)居高临下(处在)同仇敌忾(愤恨)B.罄竹难书(尽)雷霆万钧(三十斤为—钧)惴惴不安(恐惧发愁的样子)C.摇曳多姿(拉)夙兴夜寐(旧的)潜移默化(暗)D. 要言不烦(扼要)殒身不恤(安抚)残羹冷炙(烤熟的肉)[答案]B[解析]项“数典忘祖”之“数”应为“说起”“谈起”;C项“夙兴夜寐”之“夙”应为“早、早上”;D项“要言不烦”之“烦”应为“烦琐”。

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②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③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借代、借喻、拟物 B.借代、借喻、拟人C.借喻、借代、拟物D.借喻、借代、拟人[答案][解析]“杜康”代指“酒”,“东风”“西风”借喻,“飞出”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 2019 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作答前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 在 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 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 15 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将答题卡 上代表改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 哲学是立千人的学间, 是人用千理解世界, 把握世界, 世界智慧之学。 在上面这

段一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认识 B. 分析 C.改造 D. 掌控 2. 下列加点的字词译义正确的一组是() A. 休戚 与共(忧愁) 钟灵敏秀(凝聚) 成人之美(成全)

. . . B. 言简意骸 (完备) 文不加点 (标点) 待价而沽 (卖出)

. . . C.笔力扛 鼎(举起) 少不更 事(改变) 学而不厌 (厌倦)

. . . D.一筹 莫展(计算) 严于律 己(约束) 不胫而走(大腿)

. .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和同学在南京南站避近,两个人一见如故,回忆起大学的青春岁月,他们感慨万千。 B. 北固山以险峻闻名,它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C.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 2019 年春节电影“ 贺岁档"炙手可热的影片之一。

D.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启发式教学方法被中国后世的教育者奉为经典。 4. 互联网是渠道的革命, 它可以传递产品和服务。 因此它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实现传递。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 互联网和金融有相似点 B. 互联网为金融插上翅膀 C.金融是一种产品和服务 D.金融和互联网相似类型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同学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聆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事迹报告很多人都表示深受感动。 B. 观众沉浸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感受着浓厚的古典主义情怀,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C.经过十多天艰苦的谈判,他们终于与另一家实力不俗的公司签订了城市地铁建设向工程。 D.随着彩技术的不断出现,未来的设计也需要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 6. 原本科学家认为当肺脏周边的组织侦测到肺里氧浓度变低时, 人就会打哈欠以吸入更多气 但胎儿已经会打哈欠了。这主要是说明 ()

A. 肺脏与打哈欠未必有必然的关系。 B. 肺脏不一定会侦测到氧气的不足。 C.人打哈欠是为了吸入更多的空气。 D. 胎儿虽然不会换气但已会打哈欠。 7. 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 A. 大作已拜读,尚有几处疑惑,专此垂询。 B. 您所奉寄的专著已经收到。我定当惠存。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B. 汉字“ 四体” 是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 C."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D.儒家“四书”是指《大学》 、《礼记》、《论语》、《孟子》。

9. 下列古代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一项 A. 仞、丈、尺、咫 C.仞、丈、咫、尺 ( ) B. 丈、仞、尺、咫 D.丈、仞、咫、尺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以“学”称呼别人是表示礼貌和尊重。 B.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姓“庖”名“丁”。 C.岳飞的号“武穆”是根据其观致来的。 D.陶渊明的“渊明”是他的名而不是他的字。 11. 下列诗句与诗句所写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 B. 白云回望台,青蔼入看无——嵩山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 12. 下列诗句的内容最有可能与古代“快递员”生活有关的一项是 ( ) A.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D.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3. 下列作家、作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孔尚任——《桃花扇》——柳梦梅 B. 曹雪芹——《红楼梦》——柳湘莲 C.王实甫——《汉宫秋》——王昭君 D.冯梦龙——《镜花缘》——李香 14. 下列小说借其人物之说出“结婚彷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来,笼内的鸟想 飞出去”的是 () A. 《边城》沈从文 B. 《围城》钱钟书

C.《离婚》老舍 D.《金锁记》张爱玲

15. 下列作者、国别、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狄更斯——英国——《双城记》 B. 马尔克斯——奥地利——《百年孤独》

C.乔伊斯——爱尔兰——《等待戈多》 D.惠特曼——德国——《草叶集》

二、阅读理解 ( 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0 分) ( 一 ) 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 16 至19题。

美育三义 ( 节选 ) 库勒首创的美育词,本义就是感性教育。 20 世纪上半叶,库勒美育理论引入我国,当 时的学者往往把它和康德美学一起论述。由于席勒继承了康德提出的人类主体意识三分法, 即知、情、意 ( 情对应于人的审美、艺术活动 ) ,再加上我国儒学中心性之学的深刻影响,他 们就直接把美育理解为“情感教育”。 把美育定位于情感教育是有其合理性的, 极具中国特 色。但是,情感教育相对于感性教育,意思虽然很相近,可是范围有所缩小。特别是“情感 教育”的提法不能标示美育的现代性意义, 即针对感性受压抑、 人性脱离自然而要求恢复人 的感性,实现人性的内在和谐。因此 , 还是提“感性教育”更符合席勒的本意,也能体现美 育话语的现代性。 20 世纪末, 伊格尔顿曾评论说 : “美学是 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审美关注 的是人类最粗俗的, 最可触知的方面, 而后笛卡儿哲 (post-Cartesian) 却莫名其妙地在某种 关注失误的过程中, 不知怎的忽视了这一点。 因此,审美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首次激动——这 种激动是肉体对理论专制的长期而无言的反叛的结果。 ”席勒提出美育正是要在理性占主导 的文化和教育中保护和发展人的感性, 使人能重新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平衡, 重建和谐完 整的人格。 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虽然也开始意识到知觉、 想象、情感、直觉等感性素质具有重 要价值 , 但对人的感性素质的研究不够,在整体上重视更不够。许多人还是停留在“文以载 道”的观念上来看待美育, 有意无意地把美育作为以艺术的形式灌输抽象道德的途径。 人们 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 总希望在生动活泼、 情意盎然的形式之中,注入某种微言大义,似 乎这才是教育的唯一追求。殊不知, 美育所追求的就是生动活泼、 情意盎然本身。 人们对于 美育的价值,总希望在“动之以情”之后 , 还有一个所谓的“晓之以理”。殊不知,美育追 求的就是“动之以情”本身。正是在那样的观念指导下,我们大、中、小学的艺术课堂里, 老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在美妙的艺术作品中发现“深刻的”、 “抽象的”道理, 最终还是把丰 富多彩的感知和想象世界无情地抹去, 似乎前者更有价值, 后者只不过是一种引子。 这种片 面追求理性的观念还得到某些心理学的支持,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 , 就是把个体心 理的成长描述为从感知到逻辑思维的发展历程。 然而,这种描述不仅不全面, 而且也仅仅是 针对认知的发展, 而非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无法提供观察个体发展的全面观点。 问题的根源 还在于教育领域的“唯智主义”以及相应的应试教育。教育绝不仅仅以发展智力为唯一目 标,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潜能。 一个人的愉快、 崇散、狂欢、痛苦、 焦急、悲哀等内心体验,个体情感的压抑或满足、敏锐或麻木、丰富或枯竭 , 对于他的生存 质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体生存的完满不仅仅在于他有道德、有智力、有健康的身体, 也不仅仅在于有财富、有权力、 有名誉, 而且还在于有丰富的情感需要和满足,有敏锐的生 存感受。一个情感麻木、 枯竭或压抑的人,即使其他方面十分富足,他的个体人格也不会有 全面的发展,其生存也不会完满、幸福。再则,我们身处一个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青年 的创造力与他们的感知、 想象、 情感、直觉等感性素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美育作为感性 教育,对于发展国民创造力、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美育作为感性教育, 并不是非理性的教育, 更不是排斥理性的教育, 美育所要发展的感 性是和理性相互协调、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感性。这是席勒美育观的深刻之处。 人的感性 固然与肉体、 生理息息相关, 但美育要发展的感性不等同于本能欲望, 也不仅仅限于感官活 动,它不脱离肉体却又超越了生理层面, 包含了精神的维度, 因此,它是一个贯通了肉体和 精神的个体性概念。 我们可以把这种感性称为“丰厚的感性”, 既有感性的丰富性, 又有人 文深度。 它是以深度体验为核心的感性素质, 蕴含着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 是与理性相互协 调、相互包含的。美育发展感性,就是既要保护和恢复天然感性的活泼生动,又要使之丰富 和提升,具体地说,就是要使感性包含认识深度、道德意识和生命境界。因此,作为感性教 育的美育与“跟着感觉走”、“过把瘾就死”的非理性文化有着质的区别。 ( 原载于《文艺研究》 2006 年第 11 期,有删改 ) 16. 文章第一段划线句中“他们”是( )

A. “当时的学者” B. 传统儒家知识分子 C.希勒和康德 D.研究心性之学的学者 17. 对于文章第二段伊格顿的话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美学是对传统哲学不重视感性的一种纠偏 B. 美学关注人的感性审美对象都是形象的 C.朴素唯物主义始终特别重视感性的作用 D.后笛卡尔哲学给予人的理性高度重视 18.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 ) A. 当前我国教育界对感性素质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B. 美育发展的感性不脱离肉体却超越本能欲望

19. 根据文章总结美育的意义。 (4 分) ( 二 ) 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 20 至 23 题。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 , 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已也。顷之,客请与予 对局, 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 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 予思益苦, 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 ; 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 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 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 弈之优劣, 有定也, 一着之失, 人皆见之, 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 各是其所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