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构训练
2022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语文版) 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题 题组训练(含解析)

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思路题题组训练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背水的日子(节选)桃花怀念背水的日子。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沿上常年绿树葱郁。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犹如天际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安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背水,要早晨去。
那时,井边好吵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1.文章第一段格外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猛烈的阅读爱好。
解析对此类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它和标题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点题作用?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是总领全文,是引出下文,还是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它对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有何作用?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依据这些逐项对比,不难概括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林清玄在全部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亮,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凉爽滑润,也是玉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的确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记叙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1.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3)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如《最后一课》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4)以一事为线索的。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5)以实物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羚羊木雕》一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羚羊木雕”展开的。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有一些文章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
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就是文章的线索。
(7)以人物某一特征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背影”作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8)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2.线索是结构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手段,为了作品结构的完整统一,一篇作品的主要线索只能有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
实际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内容、情节极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重线索。
中考作文行文结构与段落的训练

中考作文行文结构与段落的训练一、引言中考作文作为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在中考作文中,行文结构和段落的组织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行文结构和段落的训练,以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行文结构的训练1. 文章整体结构在中考作文中,文章应该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用于阐述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而结尾则用于概括全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主题句的运用在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中,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
主题句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该段落的主要内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
通过训练,我们可以提高写作时的主题句把握能力,使之更加准确、精炼。
3. 衔接词的运用为了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更加连贯,我们需要合理运用衔接词。
比如,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来连接不同段落,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更加清晰。
三、段落的训练1. 总分段落总分段落是中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段落结构。
即首先给出一个总的概述,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
这种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2. 递进段落递进段落是在总分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分析。
每一段都紧密衔接前一段的内容,并且逐渐推进观点的发展。
递进段落的使用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使思路更加连贯。
3. 对比段落对比段落是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特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优缺点,或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来突出自己的立场。
对比段落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四、结尾段的训练结尾段是整篇文章的收尾部分,可以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
在中考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训练结尾段的写作能力:1. 总结全文结尾段应该对文章内容进行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可以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2. 提出建议在结尾段中,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者展望未来的发展。
考点十九 - 梳理论证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专项训练

(三)找到自己的“燃”点(2019·淄博) 宋威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 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 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 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 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 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甲】 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 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 断的力量。
②“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 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 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 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 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有作家写道:“你不可 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 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 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 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 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 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 相悖。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 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丙】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 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 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 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 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 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 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语文阅读理解的结构化思维训练

语文阅读理解的结构化思维训练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考察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更考验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
而结构化思维,作为一种高效的思考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理解中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将复杂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
在阅读理解中,运用结构化思维就像是给我们的思维装上了导航,能够让我们在文章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
当我们拿到一篇阅读材料时,首先要有整体感知的意识。
这就如同我们走进一个陌生的房间,先大致看一下房间的布局和主要摆设。
我们要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每段的关键语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体裁。
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来进一步梳理文章的结构。
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小块,方便我们一口一口地品尝。
对于记叙文,我们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来划分;议论文则通常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分层;说明文多是按照事物的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组织。
在划分好段落层次后,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信息。
这些关键信息就像是珍珠,串联起来就能构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比如,文章中的中心句、过渡句、关键词等,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标注,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比如,是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还是分总结构?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转折关系?理解了这些逻辑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细节往往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这些细节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为了更好地训练结构化思维,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
三年级小学生篇章连贯训练

三年级小学生篇章连贯训练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篇章连贯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让文章表达更加清晰流畅。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进行三年级小学生篇章连贯训练吧。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
在写作之前,让学生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确保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其次,要培养学生合理使用连接词语。
连接词语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衔接段落的作用,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等。
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使用这些连接词语,使文章段落之间衔接自然,逻辑清晰。
另外,要注重段落间的过渡。
段落间的过渡是篇章连贯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或句子来实现,比如“因此”、“由此可见”等。
训练学生在段落之间进行过渡,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连贯。
此外,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逻辑清晰才能写出连贯的文章。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逻辑思维训练题目,让他们进行思考、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篇章连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才能写出更加流畅的文章。
可以布置一些写作练习题目,让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的训练,相信三年级的小学生们在篇章连贯方面会有明显的提高。
只要持之以恒,不断练习,他们一定能够写出更加连贯、清晰的文章,展现出自己优秀的写作能力。
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在写作中不断进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学风采。
愿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书写出精彩的篇章!。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结构题练习题及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结构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结构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文章结构,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推测。
下面是一道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题目: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回答问题。
Astronomy is the study of celestial objects, such as stars, planets, comets, and galaxies, as well as the phenomena that occur outside Earth's atmosphe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umans have been fascinated by the night sky and have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Today, astronomy i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that combines observation,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to unlock the secrets of the cosmos.One of the main tools used in astronomy is the telescope. Telescopes magnify distant objects, allowing astronomers to observe them in greater detail. The invention of the telescope in the 17th century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astronomy, enabling scientists to discover new celestial bodies and phenomena.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is another subject of study in astronomy. Astronomers have observed that galaxies are organized into clusters, which in turn form superclusters. These superclusters are interconnected by vast cosmic filaments, creating a "cosmic web" that spans the entire universe.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the universe is a major focusof research in astronomy.In addition to stud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astronomers also investigate the lifecycle of stars. Stars are born from clouds of gas and dust, and they go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before eventually running out of fuel and dying. The death of a star can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black hole or a supernova explosion, both of 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space.Overall, astronomy is a fascinating field of study that encompasses awide range of topics, from the study of distant galaxies to the lifecycle of stars. Through observation,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astronomers strive to unravel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and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ur place in the cosmos.问题:What is the main focus of research in astronomy?答案解析: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作文训练第二讲 纵式结构

作文训练第二讲纵式结构简介本文将介绍纵式结构在作文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纵式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可以使作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纵式结构的定义纵式结构是指在作文中使用递进的思维方式和段落结构,依次展开论点或论证。
每个段落都围绕着主题叙述,通过有条理的安排使文章内容更加严谨。
纵式结构的优势1. 逻辑清晰: 采用纵式结构可以使文章逻辑更加清晰明了。
每个段落都专注于一个观点或主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文章的思路。
逻辑清晰: 采用纵式结构可以使文章逻辑更加清晰明了。
每个段落都专注于一个观点或主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文章的思路。
2. 层次分明: 纵式结构能够将文章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呈现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论点。
这种层次分明的结构使文章整体更加有条不紊,读者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层次分明: 纵式结构能够将文章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呈现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论点。
这种层次分明的结构使文章整体更加有条不紊,读者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 增强阅读体验: 纵式结构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有序的展开论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为文章增添了诱人的张力和引导性。
增强阅读体验: 纵式结构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有序的展开论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为文章增添了诱人的张力和引导性。
纵式结构的实例下面是一个纵式结构在作文中的实例,以前提、讨论、结论三个段落为例:1. 前提: 对于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必要的背景描述和前提条件引入。
前提: 对于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必要的背景描述和前提条件引入。
2. 讨论: 在前提的基础上,逐个叙述各个论点或观点,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每个论点或观点都围绕着主题进行展开,逐步加深读者的理解。
讨论: 在前提的基础上,逐个叙述各个论点或观点,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每个论点或观点都围绕着主题进行展开,逐步加深读者的理解。
3. 结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前面的观点,并得出结论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结构训练
-----《在这不寻常的春天里》
教学目的:学习给记叙文合理安排结构
教学重点:如可安排记叙文的结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确立了好的中心、选择了好的材料,是不是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呢?——那可不一定。
有一个人,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这是中心),买了名牌的衣帽鞋袜和装饰品(这是材料),可是,他把衬衣穿到毛衣的外面,鞋穿反了,帽子带歪了,把胸章别到了裤兜外……结果别人看他不仅不漂亮,反而感到他很可笑。
为什么?因为他把穿着打扮的顺序搞乱了,一点条理也没有。
写作文也是一样,也要讲究顺序、条理,应当让人读起来清楚、明白,感到脉络分明、言之有序。
所以,在构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给文章安排一个好骨架(结构)。
让我们先来读一篇例文吧!
童年趣事
你也许知道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吧! 它就座落在我的家乡——灌县的小镇上,我的许多童年趣事就发生在这里。
每次回到家乡,一走下汽车,那浓烈的汽油味便随即消逝在清新的空气中。
这里虽没有大城市繁华的街市和灯火辉煌的夜景,却有幽静迷人的田园风光,有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间小路;虽没有鲜花盛开的圆型街心花园,却有曲折的山路,有随风摇动的苍翠的松林……
这里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寸土地都埋藏着我童年的趣事:春天,田边开满了白色的野茶花,我和小伙伴们便拿着剪子,剪下一束束的茶花,把自己心爱的小花瓶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夏天,我们女孩子儿们虽不敢像男孩子那样,在浪中嬉闹,却也能光着脚丫,手提小篮儿,在沙滩上寻觅好看的石子和贝壳。
这样,我们又能在男孩子面前炫耀一番了;秋天,这里会举办盛大的清明会,人们都以各种方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艺人们舞着龙灯,耍着猴戏,在路边招揽游人。
这时,也是小孩们最高兴的时候。
因为这时候便可向家里人要上点钱,到路边买上一碗碗辣豆花和玉米面饼什么的,或是跟随着父母去看热闹了;冬天,春节到来,各家各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都杀鸡宰鹅,摆上丰盛的酒菜。
小孩儿们却并不被令人眼花缭乱的佳肴所吸引,偏对地上厚厚的积雪着了迷,顾不上大人们端着饭碗又追又喊,只管在一边堆雪人儿,打雪仗。
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夏日到房后的小河边去钓鱼。
尽管钓鱼好像不是女孩子干的事,可看着哥哥钓,心里也怪痒痒的。
于是,我便乘他那股高兴劲,央求起来。
不想哥哥竟真的把那从不肯放下的鱼杆递给了我。
接着,他把拖鞋放在靠近水边的阶梯上,在河边玩起水来。
看着哥哥走远,我立即坐下来,急忙拿出放在罐头盆里的蚯蚓,笨手笨脚地套在鱼钩上。
线放在河里后,我坐在那儿,想到鱼被我钓起时,哥哥和小伙伴们一定会惊呆的情景,心里又欢喜又紧张。
嗨,我今天可得争口气! 手握鱼杆等了好久,却不见鹅毛浮子往下沉,我不由得四下张望……忽然,我只觉得手一沉,不由得失声叫嚷起来:“哥,快来呀!钓上了!钓上了!”哥哥光着脚从远处跑过来,我慌忙提起鱼杆,是一个蓝色的东西。
仔细一看,原来是只拖鞋。
我气极了,没想到第一次钓鱼就在大伙儿面前出丑。
于是想把它重新抛到河里,哥哥大声叫起来:“别丢!那是我的鞋!”幸亏我手快,把鱼杆收了回来,“你可真有本事啊,没钓着鱼,倒是钓了只鞋。
”哥哥一边取下拖鞋,一边说,我真是哭笑不得。
当伙伴们分发战利品时,我不免有些眼馋。
哥哥向我空空的鱼篓里“支援”了两条,紧接着伙伴们都纷纷
把自己的鱼,装进了我的鱼篓。
我看了看伙伴们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脸,犹豫地说:“我可是一条也没钓着呀。
”“你不是钓了只拖鞋吗? ”机灵的“瘦猴”说:“要不是你给钓起来,你哥回家准挨骂! ”……至今仍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我第一次钓鱼得来的战利品——一只拖鞋。
现在,虽然我远离家乡,但我的心却时常伴随着她。
因为我早已把我的心,连同童年的趣事深深地埋在了故乡的泥土中。
讨论:
1、这篇作文的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这篇作文的整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琢磨一下,如果把原文的顺序改成1—4—3—2—5段排列,有什么不好?
这篇例文的结构是很有条理的,好的文章都应当有一个好的结构。
有的按照时间顺序写,有的按照空间顺序写,有的按照逻辑顺序(比如由浅到深、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等)写,有的按照事物的发生、发展顺序写。
看一看所有好的作文,哪一篇是杂乱无章、结构混乱的呢?没有吧!
二、方法指导
怎样才能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呢?今天我们只重点练习3个要点,更多的方法,随着同学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会逐渐掌握的,大家不要太着急。
第一点:要想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就要首先练习安排好段落的顺序。
下面的两段描写都有毛病,找出毛病改写,使其“康复”。
1、他(肖像描写)
他,高高的个头,一双眼睛整天笑着。
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和“吹了风”没有两样。
它的脚上,经常穿着时髦的旅游鞋,走路像水上漂。
方面大耳,一脸福相。
他最爱穿西装,打红领带,很有气派。
2、担水(场面描写)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劳动。
主要任务是担水,解决学校断水的问题。
因为学校水管坏了。
一些身强力壮的同学肩挑手提直向学校食堂奔去,女同学们身体较弱却也不甘落后,提的题,抬的抬。
劳动场面是热闹的。
那桶子的磕碰声,说话声,就像一曲动听的歌。
担水的路上像刚下过小雨似的湿漉漉的。
池塘边,又是一番景象,班主任老师帮同学们打水,同学你帮我,我帮你,看来还是一个生龙活虎、相互帮助的场面。
第二点:要练习在作文构思阶段写出写作提纲,然后再作文。
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编写提纲。
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
所以说,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
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
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还可进一步修改。
编写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
由于文体的不同,提纲的写法也应有所区别。
如: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起架子,并体现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文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
第三点:是一个具体的结构技巧,叫“春夏秋冬顺序法”。
本讲例文《童年趣事》就采用了这个技巧,作者先概括记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趣事,然后详细叙述夏天的一个故事,使得文章有面有点,点面结合,有略有详,详略结合,全面而又深刻地记叙了整个童年
阶段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意思。
这个方法,适用于记叙在时间上跨度大、空间上范围广的事情,可以使文章写得透,又写得全,再加上好的语言,文章就可能写得生动、实在。
三、实战演练
请以《在这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要合理有序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注:也可写景《我心目中的春》)
2、方法指点
过渡: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A、由环境转到这件事需要过渡。
B、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C、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D、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照应: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
叙事中的照应
三种情况:
A、文题照应。
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B、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C、前后照应。
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3、温馨提示:
文章限定了文章的感情基础,是快乐的、积极向上的,不少同学一写家庭类的作文不是家长沉迷于麻将就是不理解子女,这点需要特别小心;文章交代了人物要素,只写母女之间、父子之间均为不妥。
家庭琐事数不胜数,所以还要注意选取那些有价值的事情,要能够从这件事情折射出社会的某个方面,以小见大的反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