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范文.
2016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

后狂欢时代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辅以时下高科技,只要轻触屏幕,各类信息推送便会在顷刻间纷至沓来,动动手指,便可通过各种弹幕、评论区对被媒体曝光的、被史料记载的他人的生活评头论足——这便是21世纪初人类生活的常态,厌倦生活常规的人们似乎乐在其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刷朋友圈。
依靠科技的帮助,周围人及远方亲朋好友的生活无一不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人人都沉浸在分享与被推送、评论与被评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仿佛评价他人生活已成为每日生活的一个日常项目——的确有人沉迷其中,当人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人们究竟想从中获得什么?不可否认的是,仰仗于科技发明,当下人们进行评价的成本与所应付出的代价越来越低廉,人们个个皆可隐藏在屏幕背后,变成戴着面具的“隐形人”,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即可便能开启肆无忌惮的狂欢,而摘下面具回归日常生活,又可恢复成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现代生活越发新鲜刺激,由此引发的人类娱乐需求的无限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仅仅评价亲朋好友的生活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窥私欲,于公众人物首当其冲成为人们的娱乐消费对象。
2016年2月29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小李子”冲击奥斯卡成功。
顷刻间,无数段子手探出脑袋,浮出社交平台的海面,网络平台瞬时被各色人等的无形“口水”所吞没。
多少人在闲暇之余满口“小李子”亲昵地唤着——讽刺的是,当你细问“小李子”究竟姓甚名谁,往往会换来一阵尴尬的语塞;当你细究莱昂纳多在其艺术道路上究竟付出过哪些努力,究竟做过哪些开拓与改变,最终换来的多半是插科打诨与话题转移。
在这样的后狂欢时代,他人的生活确实更容易进入他人视野,然而人们所热衷的评价所起到的效果更像一盒快速炸开的爆米花,极具爆炸性、时效性,却毫无意义,并会极快地被下一波“口水”所淹没。
所以,当我们戴上面具,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圣人的姿态对他人进行评价指摘,以小人的做派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肆无忌惮的窥视时,网络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评价的正向作用真正起效了吗?还是说,这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中,我们只是进行了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早已忘却我们在社会中作为公民应承担的责任?我们究竟为何陷入“评价他人生活”的泥淖无法自拔?难道真是为科技发达所累?恐怕在这场狂欢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寻找对他人生活的看法一致的同道中人吧——人世间孤独的人,需要在网络上获得认同。
2016高考作文上海

2016 高考作文上海2016高考作文·上海:谈谈“评价他人的生活”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的生活轨迹各不相同。
面对他人的生活,我们总会不自觉地给出评价。
而关于“评价他人的生活”,我有着自己的感悟和故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书。
不远处,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歌手正在弹唱,他的歌声悠扬动听,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
这时,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士走了过来,她对身边的同伴说:“这种人真是懒,年纪轻轻不去找份工作,在这里卖艺,真是浪费生命。
”听到这话,我心中不禁为那位流浪歌手感到不平。
他或许有他的苦衷,或许这是他追求梦想的方式。
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价他的生活呢?于是,我决定去了解这位流浪歌手的故事。
我走到他身边,递上一瓶水,微笑着说:“你的歌声很好听,能聊聊你的故事吗?”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便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他曾经是一名企业员工,但因为热爱音乐,毅然辞职追求梦想。
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放弃过对音乐的热爱。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评价他人的生活是多么武断和片面。
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却忽略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追求梦想的勇气。
那位流浪歌手的生活,虽然在我们看来不够光鲜,但对他来说,却是最真实、最有意义的存在。
回想起自己,也曾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迷茫。
高中时,我热爱文学,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然而,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认为这个梦想不切实际,劝我放弃。
在他们的评价声中,我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
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相信,只有我自己才最清楚我想要的生活。
评价他人的生活,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而真正的人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人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给出评价。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不再轻易评价他人的生活。
我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倾听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发现,这个世界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变得更加精彩。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精选

三一文库()〔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精选〕
▲【作文题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
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
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
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
第1页共4页
刚柔并济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
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
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
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
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
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
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
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
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
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
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
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
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
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
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
那份骨子里的坚
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
刻刻遵循。
24。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篇一: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2016浙江高考作文题作文题目二选一。
1、材料作文:亚马逊创始人JeffBezos在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上讲到: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2、作文题目:《互联》篇二:上海2016高考作文预测题上海2016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范文4篇)【上海高考作文预测一】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放弃无用物,换取新境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先提出“断舍离”生活概念的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
她将瑜伽中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
她认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特别是收纳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
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它不仅是一种高效能的整理术,更是一种令人生清爽、轻装上路的哲学境界。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放弃无用物,换取新境界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
她将瑜伽中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
她认为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的清爽轻装的新境界,不禁令人为之一振。
放弃,是一种清新的境界。
美好的红尘之所以被世人讨厌,是因为世人不知取舍,将有用、无用之物聚在身边,给自己造成无法承受的负担。
正如山下英子所说:放下心中的执念,对物品进行取舍。
即放弃无用之物,换来了精神的清爽清新。
201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5篇

201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5篇2016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场优秀作文展示及点评评价的巨浪一个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
我们都是茫茫生命之海中的浪花,时时刻刻被一旁的生命拍打,也无可避免地拍打着其他生命。
对他人的评价,自古以来就是与人类群体的生命共同存在。
人类之所以靠如芦苇般脆弱的皮囊却仍然顽强的活着,只因思想的存在。
思想则汇聚成力量,使人具有发声的欲望,不断发生乃构成评价,评价也就成了人类思想的有形产物。
评价他人的生活,也许正是人们表达发言欲望的一种方式。
自己的价值观得到聆听,从而获得存在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人生活愈发容易存在于公众视野中,同样地更多人渴望通过评价他人的生活,以加入这场互联网大狂欢。
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也许就造就了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
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的泛滥,这是有些许责任感的人都不愿看到的现象。
不经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会引起一些低级追求的是风行。
冯友兰曾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等,前两等皆是人天生能得到的。
不经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来自于第二等“功利境界”。
由于这些评价来得快——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过程,一有发言欲望便直接抒发,因而就显得粗鄙而幼稚。
网络世界的开放平等更使这种廉价的评价有了滋生的土壤。
于是一定程度上这种评价成了一股巨浪,掀起了人们追求物欲的浮躁之风。
然而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并非一切浮躁追求的根本来源。
如今人们广泛遵守着道德和法律准绳,这些何不是依据前人无数评价而渐渐形成的呢!现代科技也许使得廉价的评价更易浮于人世间,但仍旧有些许富有思维价值的评价需我们珍重。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与他人的评价不无关系。
2016年上海市满分作文

2016年上海市满分作文2016年上海市满分作文【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知者不言,知者须言上海一考生人类,从本源而言,是居动物,思想的发展出现了社会。
人从一个客观实在的动物变成了其他人心中主观存在的映像,评价必然存在。
中国古代的阶级社会中,政治上的上位者,知,而不言。
自古以来虚心纳谏并不因此而愠的贤君毕竟是少数。
因此,古代的大臣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他们知,而不言。
而那些思想上的智者,他们不言,因为他们无意去相争,犹如将士看小儿打架,他们智,而不言。
然而中国古代的小市民,生活在凡世之中,他们的言论无足轻重,他们随意而言,不用顾忌些什么。
而现代,互联网等的发展,使人们随意发表言论的自由度大大增加,责任的追究也变得愈发困难。
这么一种随意言论,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的劣根性就这么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这个时代被放大了。
现代网络言论的自由化,责任追究的困难化,使得人们个体而言发表言论的随意程度大大增加,随意发表言论的劣根性在个体上被放大了;而社交网页在生活中所占的的比重的增大,使得舆论的煽动力大大增强,随意言论的劣根性在效果上被放大了。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评价与言论似乎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周濂曾言,现代社会有一些笑而不语者,而这些笑而不语者,周濂评价他们为:至于那些笑而不语者,我猜想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早就洞彻了社会现实的丑陋、有限人生的无聊以及世俗权力的愚蠢。
这么一种自认为我更倾向于用其另外一句话形容,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
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却需要一个更加高效的言论环境,也需要有人站出来,以更有力的言论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社会如此,对于个人更是如此。
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

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篇一:2016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作文范文版)2016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2016上海高考满分作文(8篇)

2016上海高考满分作文(8篇)1.半夜沉思夜半醒来,静静的思考下自己,感觉自己真难得需要静一静了。
近年来,渐渐发现,自己的功利心是越来越重了。
自己总希望凡事有个好的结果。
没有好结果感觉没了做事的动力。
在这烦躁、浮夸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没了清心,没了拂面而过的清风。
有时,想写篇文章却也屡屡无疾而终。
曾经怀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诗词了,只得叹曰:吾才至此,尽矣!仔细回顾近年来的自己,发现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功利主义充斥了整个心扉。
放下自己的心,慢慢发现,在前进的道路上,背负的不再是奋斗、努力这些加油剂,而是功利这沉重的石块。
在前行的道路上,时刻被功利驱使着。
偶尔,心中的圣贤之气,士人之风刮来,使内心很矛盾,很痛苦。
发现自己不再是读书人,没有了浩然正气,赤子之心逐渐被灰尘所湮没。
忽然发现自己成了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随着捡的东西越来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来越重,难以前行。
当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动了,便会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来,而千辛万苦捡的东西便会霍然消失。
婆罗门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佛曰:放下,勘破,自在。
人上之路,每个人都背负很多布袋,当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负担就越重,甚至有时难以前行。
功利之人,当有一天功利消失,便发现没了功利自己也就没了前进的动力,逐渐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一个人有了广阔的胸襟,便不会被身边的布袋所缠绕,又何来烦恼;没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东西所羁绊。
人生百年,何其短暂,何须要让自己变得如此沉重。
超然物外方为圣贤,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诗书,有何等悠闲!傲立于高山之巅,抚琴一曲,弄箫断玉,卧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2.刚柔并济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
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