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___全面清晰
医学寄生虫学课堂笔记 复习资料

医学寄生虫学课堂笔记复习资料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一、形态1.成虫头节:吸盘,顶突及小钩成节:生殖器官分布与带绦虫相似孕节:子宫充满虫卵2.虫卵与带绦虫类似3.棘球蚴:囊壁、囊内含物、棘球蚴液囊壁:角皮层:较厚,乳白色,半透明生发层:较薄,有细胞结构,由此向内长出内含物内含物:原头蚴:生发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圆形的虫体生发囊:生发层直接发育形成的小囊,内壁长出原头蚴子囊:可由母囊的生发层直接长出,也可由原头蚴或生发囊进一步发育形成。
棘球蚴液:囊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内含多种蛋白,有抗原性棘球砂:原头蚴、生发囊、子囊从生发层中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砂二、生活史终宿主:犬狼等食肉动物。
每个原头蚴发育一个成虫中间宿主:人、食草性动物:牛羊马骆驼棘球蚴的寄生部位:肝肺脑感染阶段:虫卵侵入途径:经口三、致病损害程度视棘球蚴的寄生部位、体积大小和数量多少而定。
1 机械压迫棘球蚴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造成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引起脏器的机械性压迫症状寄生在肝脏肝组织萎缩,压迫消化器官、胆道、胸腔寄生在肺脏肺不张、咳嗽、咳血、呼吸急促、胸痛。
偶尔咳出大量囊液寄生在颅内头痛、呕吐、癫痫寄生在骨内破坏骨组织、容易骨折寄生在眼部严重者可致失明2 继发性棘球蚴病棘球蚴一旦破裂,原头蚴、生发层碎片,生发囊、子囊在污染的部位可发育为新的棘球蚴。
3. 过敏反应囊壁破裂,大量囊液溢出,可产生过敏反应,诱发过敏性休克。
4 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如出现食欲减退、消瘦和发育障碍等症状四、流行棘球蚴病是人兽共患病,主要在我国西部、北部广大牧区。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终宿主与中间宿主常形成比较固定的动物间循环关系链森林型犬、狼和鹿之间畜牧型广泛分布,犬和偶蹄类家畜之间我国主要是犬/绵羊循环型,也有犬/牦牛循环型——棘球蚴病为什么主要在牧区流行?1 牧区传染源多犬和狼感染较重,其粪便中虫卵污染环境和草原。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整理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整理(主要从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流行、防治上分析)一、绪论1、医学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寄生: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从中获利,而另一方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受益一方称寄生物,受害一方称宿主。
宿主分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的成虫能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被感染的动物可成为寄生虫病的传染源,这些动物起着储存和保护宿主的作用,称保虫宿主。
6、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和必要的条件。
寄生虫发育到某个特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体,并完成其生活史,此阶段称感染期。
7、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作用(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作用、免疫病理损伤。
8、寄生虫病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传染源:指体内有寄生虫生长、繁殖并能排出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即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
10、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医学蠕虫二、第一章:线虫:1、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胆道蛔虫及肠梗阻。
①形态:成虫呈长圆柱形,前段钝,后端尖细,形似蚯蚓,前端有三个突起的唇瓣,呈品字形,唇瓣内缘具细齿,咬附肠粘膜造成阶段性腹痛。
雌虫长20-35cm,尾端尖直;雄虫长15-31cm,尾部向腹面弯曲。
受精虫卵呈宽椭圆形,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厚,无色透明,内含一椭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两端有半月形空隙;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较受精卵大,蛋白质膜及卵壳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屈光颗粒。
②生活史:成虫→虫卵→(温、湿、暗土中)→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成虫←小肠←胃←咽喉←气管←肺←右心←肝←小肠壁静脉/淋巴管←小肠寄生部位:人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称蛔蚴穿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引起肺组织损伤,幼虫移行至肺部,③致病作用:性肺炎。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与人类或动物共生的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会寄生于宿主的身体内部,从而摄取宿主的营养而生存,并给宿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因此,对医学生和相关专业人士来说,对寄生虫学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一、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按寄生的位置可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包括肠道寄生虫、血液寄生虫、肝脏寄生虫等,而外寄生虫则包括螨类、虱类、跳骚蚤类等。
根据形态,寄生虫又可以分为线虫、原虫、原角虫和多节虫等不同类别。
二、常见寄生虫及其病原学特点1. 肠道寄生虫:最常见的包括蛔虫、钩虫、蟾蜍虫等。
它们通过宿主的消化道进入体内,引发腹部疼痛、腹泻、贫血等症状。
2. 血液寄生虫:常见的有疟原虫、血吸虫等。
这些寄生虫通过被媒介的方式进入宿主体内,引发高热、贫血等症状。
其中,疟原虫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寄生虫之一,导致全球大量感染者和死亡。
3. 肝脏寄生虫:包括包虫和弓形虫。
包虫病是一种由包虫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严重时危及生命。
弓形虫是一种原虫,可以通过感染孕妇引发胎儿畸形,对婴儿的发育有重大影响。
三、寄生虫与人体的免疫反应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后,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
宿主的免疫系统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试图摆脱寄生虫的侵袭。
然而,寄生虫拥有多种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机制,使得人体的抵抗能力受到挑战。
四、寄生虫的预防和控制针对不同种类的寄生虫,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对于肠道寄生虫,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鱼、生肉等可能受到污染的食物,定期清洗蔬菜水果是必要的。
对于血液寄生虫,防蚊虫叮咬是关键,使用蚊帐、蚊香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疟疾等寄生虫传播的发生。
此外,科学合理地使用驱虫药物也是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五、寄生虫与传染病控制许多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后会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在传染疾病控制中,对寄生虫的检测、防治和监测都是不可缺少的工作。
医学寄生虫学整理重点

医学寄生虫学整理重点和生活史似蚓蛔线虫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成虫体长约20-40厘米,呈白色或淡黄色,外形像蚯蚓。
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人类感染似蚓蛔线虫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如生蚝、生鱼片等。
似蚓蛔线虫的卵可经粪便排出,若排出的卵进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孵化成为幼虫,幼虫再被摄食进入人体,完成生活史。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内,通过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其寄生会导致宿主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状。
同时,宿主的免疫系统也会对似蚓蛔线虫产生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并不能完全消除寄生虫。
三.预防和治疗预防似蚓蛔线虫感染的关键在于避免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守医生的指导,避免食用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以免再次感染。
1.成虫的形态为长圆柱形,类似蚯蚓,活着时呈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
头部较尖细,尾部较钝圆。
雌虫比雄虫大,长20-35cm,尾部直;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2.蛔虫的虫卵有三种类型:受精卵、未受精卵和感染期虫卵。
受精卵宽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
感染期虫卵是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的幼虫,盘曲在壳内。
生活史方面,蛔虫的生命周期是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寄生部位是人的小肠,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蛔虫的幼虫会引起蛔蚴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而成虫则会掠夺营养和破坏肠粘膜影响吸收,引起超敏反应和并发症(如肠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等问题。
蛔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有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或沉淀法。
造成蛔虫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蛔虫的生活史简单,雌虫产卵量大,人们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惯,以及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等。
大学医学寄生虫复习资料-~寄生虫总结完整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寄生虫总结阅读笔记:红色部分:历年考题涉及的内容红色部分:历年考题中比较重要的内容蓝色部分:是课上老师强调的比较重要的内容蓝色部分:是老师强调的重要的概念or是历年考试的大题例题黑色部分:了解就可以的内容(为了保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黑色部分:原理,概念,专用名词和标题等等绿色部分:备注灰色部分:貌似大课没有讲,实习课时候讲过考试的时候有的题型会是英文的,本总结里面用的都是中文,所以最好尽可能的掌握总结中出现过的英文名词。
根据历年考试经验,题目大多出自于应试指南,所以该练习册很有参考价值。
总体上寄生虫内容还是比较少的,用两三天的时间复习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加油,祝考出理想的成绩~第一节总论1.Notes on the Powerpoint1. 医学寄生虫学分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2. TDR、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种寄生虫病: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4. 概念:寄生现象(parasitism):两种生物间共同生活的三种方式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均获益片利共生(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无益也无害寄生(parasitism):一方获利,称寄生虫(parasite);一方受害,称宿主(host)宿主的分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强调是脊椎动物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非正常宿主,蠕虫感染宿主能存活但不能发育寄生虫的分类:按寄生部位: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按寄生生活时间:永久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按寄生宿主: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生活史: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即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过程。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篇总论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是研究医学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发育、繁殖规律以及寄生虫的发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的学科。
寄生虫生物学寄生关系名解:共生(symbiosis):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学现象。
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关系中得益的一方。
如果该种生物是动物,则称之为寄生虫。
宿主(Host):在寄生关系中被寄生而受害的一方。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
感染阶段 (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生活史中有多个发育阶段,只有某一(些)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一(些)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生活史类型:①直接型生活史:在外界土壤中直接发育至感染期,一个宿主。
②间接型生活史:在中间宿主内发育至感染期,几个宿主。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必考)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缺损或低下时,虫体大量增殖,致病性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 ( intermediate host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蓄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寄生虫不仅在人体寄生,又可感染某些脊椎动物,并完成与人体相同的生活阶段,感染的脊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起保虫和储存的作用。
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转续宿主( paratenic host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生存,但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处于幼虫阶段,当此幼虫有机会侵入其适宜宿主体内后,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重点总结一、寄生虫的分类:1.细胞分类法:原生动物和绦虫属于原核生物,线虫属于真核生物。
2.绦虫:包括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猎人绦虫等。
3.线虫:包括丝虫、蛔虫、钩虫、蝇蛆等。
二、寄生虫的形态学:1.细胞:原足动物类寄生虫的细胞具有真核细胞器。
2.器官:绦虫具有顸肢、颈部、节片等外部结构;线虫具有口部、消化道、生殖器官等器官。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1.直接生活史:生活史中寄生虫只经历一种寄主。
2.间接生活史:寄生虫在生活史中经历多个寄主。
四、寄生虫的传播和传染:1.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通过疾病的源头与病原体传入人体。
2.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通过食物、昆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3.人与环境之间的传播:通过污染的饮用水、土壤等途径传播。
五、寄生虫的临床表现:1.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疟疾、阿米巴痢疾等。
2.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猪肉绦虫病、包虫病等。
3.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等。
六、寄生虫的诊断:1.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寄生虫病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组织检查等。
七、寄生虫的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寄生虫感染较重或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八、寄生虫的预防:1.个人防护:如勤洗手、避免生食等。
2.环境改善:如改善饮食卫生、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等。
以上是医学寄生虫学复习的重点总结,包括寄生虫的分类、形态学、生活史、传播和传染、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医学寄生虫复习(重要笔记)

医学寄生虫复习重点(重要笔记)(一)总论1、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宿主关系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共生(symbiosis):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学现象包括共栖、互利共生、寄生。
3、寄生(parasitism):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4、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繁殖力及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的寄生虫5、宿主类别:①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②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③保虫宿主:有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种类的脊椎动物。
④转续宿主6、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直接型、间接型。
7、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⑴机械性损伤:①直接损伤组织;②堵塞腔道;③压迫组织;④破坏寄生的性别⑵化学毒物作用和免疫病理损害⑶夺取营养8、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lzing immunity):即寄生虫感染后仅能诱导部分的保护性免疫,但不能消除体内全部寄生虫;当用药物清除体内的原虫后,适应性免疫也就逐渐随之消失,又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
9、为什么寄生虫能够生存在具有免疫力的机体内而不被清除?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有些寄生虫在免疫的宿主体内生存、发育和繁殖,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攻击。
⑴抗原变异⑵分子模拟⑶免疫抑制⑷寄生部位的隔离10、感染期(infectIve stage):寄生虫生活史中能感染人体的阶段称为感染期11、世界范围内5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中国5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12、机会致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卡氏肺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13、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 borne parasitic diseases):指由于吃了寄生虫感染阶段的食物而感染的一类寄生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 五大寄生虫病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 √
血吸虫病 √
丝虫病 √
锥虫病
利什曼病 √
钩虫病
寄生虫的寄生现象 寄生关系 parasitism
1.互利共生 Mutualism 双方均收益并且相互依赖——白蚁和鞭毛虫
2.片利共生 Commensalism 一方获益,一方无害——齿龈内阿米巴
3.寄生 Parasitism 一方获利,一方受到损害
4. 吸虫比较
特殊形态 特点
生活史
中间宿主
特殊宿主 终宿主 感染方式
致病性
诊断
流行病学 防治原则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ermani (肺吸虫)
一对分支状 睾丸 子宫和卵巢 并列分布
雷蚴分为 母、子雷 蚴
·第一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川卷螺(毛蚴) 食肉哺乳动 ·第二中间宿主: 物 溪蟹、蝲蛄(尾蚴) 转续宿主:
链状带绦虫,囊尾蚴
溶组织性阿米巴,四核包囊 丝虫,丝状蚴
疥螨
前鞭毛体
旋毛形线虫,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四核包囊
丝虫,蚊
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
蛔虫、蛲虫、鞭虫
By blancocow
医学蠕虫
一·吸虫
1. 形态特征 背部扁平,两侧对称,无体腔,虫体不分节 有口、腹吸盘,消化系统不发达 生殖系统极为发达,多为雌雄同体 虫卵大多有卵盖,其内为卵细胞和卵黄细胞,或毛蚴
寄生虫与宿主关系 宿主 1.终宿主 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 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 寄生的宿主 3.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见名词解释 4.转续宿主 Paratenic host,见名词解释 寄生虫 体内体外、永久性暂时性、专性兼性、机会致病
仅见于我国
1. 注 意 饮 食 健康 2.吡喹酮、阿 苯达唑
雌雄异体 无 雷 蚴 、 中间宿主:钉螺(毛 保虫宿主: 人(肠系 经皮肤和粘 1.尾蚴致病:尾蚴性皮炎
1. 粪 便 检 流行于水网型、 1. 二 管 一 灭
日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日本血吸虫
雄虫白色粗 短,有抱雌 沟 雌虫深褐色 细长
猪
人(肺) 经口:囊蚴
虫体移行及代谢产物,造成 机械性或化学损害。 ·脓肿期 ·囊肿期 ·愈合期
粪便检查 虫卵
主要分布于山 区丘陵,中间宿 主的分布地区 (东三省)
1.注意饮食、 粪便管理 2.吡喹酮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肝吸虫)
一对树枝状 分支睾丸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虫卵) ·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虾(尾蚴)
1.直接型生活史 2.间接型生活史
生活史类型
寄生虫的侵入途径(人体)
经口
经皮肤
经胎盘
接触
通过医学节肢动物
肠、肺、肝吸虫,囊蚴 猪带绦虫(囊尾蚴、虫卵) 血吸虫,尾蚴 刚地弓形虫,速殖子 阴道毛滴虫:滋 蚊传疟原虫
似蚓蛔线虫,虫卵
牛带、细粒棘球绦虫(卵) 钩虫,丝状蚴 疟原虫
养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
3. 重要疾病致病机理 1) 钩虫所致的贫血 a) 钩虫吸血: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伤口血液不易凝固 b) 慢性失血:①利用口囊吸血,顺消化道排出;②咬附伤口渗血;③钩虫经常变换咬附位置,新旧伤口持续失血;④过敏性肠粘膜损伤,大出血 c) 钩虫寄生造成巡航粘膜出血溃疡,导致宿主营养吸收功能障碍 d) 与宿主营养、健康状况相关 2) 丝虫所致的急性期炎症反应 幼虫蜕皮液,幼虫和成虫的代谢分泌物,死虫分解物等,引起局部及全身变态反应
囊蚴阶段 胞蚴分为 母、子胞 蚴 生活史有
蚴)
牛、鼠、羊 等
膜静脉) 膜钻入:尾 蚴
2.童虫移行治病 3.成虫致病:血管炎 4.虫卵致病:虫卵肉芽肿 5.免疫复合物肾病 6.异位寄生(常见肺和脑)
查虫卵 2. 毛 蚴 孵 育法 3. 环 卵 沉 淀试验
山区丘陵型、湖 沼型地区
(灭钉螺) 2.加强保护 3.吡喹酮
虫卵内成熟 毛蚴分泌可 溶性虫卵抗 原(SEA)
巨噬细胞吞 噬和处理
将抗原信息 呈递给T淋 巴细胞,使 淋巴细胞致
敏
致敏淋巴细 胞再次接触 抗原,释放 多种细胞因
子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 胞、纤维母 细胞聚集于
虫卵周围
形成虫卵肉 芽肿
肝脏肿大、 硬变
结肠肠粘膜 坏死
By blancocow
保虫宿主: 人(肝胆 经口:囊蚴
猫狗
管内)
1.胆道炎症、胆石症 2.与原发性肝癌相关
粪便检查 虫卵
亚 洲 国 家 和 地 1.注意饮食、
区,日本、广州、 粪便管理
台 湾 等 地 较 严 2.吡喹酮、阿
重
苯达唑
一对高度分 雷 蚴 分 为 ·第一中间宿主:
人 或 猪 经口:囊蚴 营养不良,肠梗阻等
粪便检查 亚洲国家和地
布氏姜片吸虫 支睾丸
母 、 子 雷 扁卷螺(毛蚴)(小肠)ຫໍສະໝຸດ 虫卵区,湖北省感染
Fasciolopsis buski
蚴
·植物媒介:
率最高
(肠吸虫)
菱角、荸荠、茭白
(尾蚴)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enimus
skrjabini
与卫氏并殖吸虫类似,但人为转续宿主
皮肤/内脏幼虫移行症,皮肤 型常见
皮下组织 包块结节 活检。
2. 基本生活史 卵(egg)→毛蚴(miracidium)→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囊蚴(metacercaria)→成虫(adult) 生活史复杂,包括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需要水环境 第一宿主均为淡水螺类
3. 重要疾病致病机理 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是虫卵沉积在肝、结肠形成的 1) 特点: a) 虫卵多成簇沉积,肉芽肿体积大 b) 肉芽肿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心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 c) 虫卵周围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 2) 形成机制:
世代交替
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最常见 COPT
By blancocow
二·线虫
1. 形态特征 两侧对称,圆柱形,体不分节,原体腔 有完整的消化道 雌雄异体。雌虫双管型双子宫;雄虫单管型单子宫。
2. 生活史 1) 基本生活史为虫卵、幼虫、成虫三阶段 卵(egg)→孵化→幼虫(larva)→蜕皮 2 次→感染期幼虫→蜕皮 2 次→成虫(adult) 2) 蜕皮是幼虫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旧角皮层在蜕皮液的作用下溶解破裂 3) 根据有无中间宿主可分为 a) 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又称土源性线虫,主要为肠道寄生虫。 如,毛首鞭形线虫、蛲虫、蛔虫、钩虫 b) 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又称生物源性线虫,主要为组织内寄生虫 如,丝虫、旋毛形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