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十八大以来,复兴国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而古诗词作为国学经典华冠上的明珠,更加受到重视。古诗词教学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但是,语文教材上同类古诗词编排零散、例文不足,当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仍以单篇诗词的疏通文意、背诵默写这样的传统教学为主,拓展不足,存在视角单一和碎片化的教学倾向,古诗词教学思路和方法难以创新,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是浅尝辄止。另外,虽然部编版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编排比例,但是单靠课内古诗词素材,学生的积累量也远远不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条件和学习精力下,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习大量古诗词,发挥“诗教”功能,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希冀通过研究,探索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古诗词群文教学,弥补单篇古诗词教学的局限性,增强古诗词学习的系统性、探究性、趣味性,在“一课一得”的同时,让古诗词学习的内容更丰厚,形式更灵活,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诗意天地,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群文阅读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是近年来掀起的一场教学革新运动。开始是部分小学一线教师借鉴台湾的先进教学方法,之后,这一教学法席卷整个中小学界。目前对于群文阅读教学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如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的《群文阅读:阅读方式的革新》;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黄国才老师的《“群文阅读”带来了改变的机遇》。2016年蒋军晶老师出版了《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一书,书中详细论述了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概念、理论来源以及案例分析。但是,专门针对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甚少,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研究就更加缺乏。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借鉴已有的一系列“群文阅读”的理论实践经验,将群文阅读教学法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相结合,力求探索形成古诗词“群文阅读”实践层面上的教学策略,为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本课题的创新点有:

1.分类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例如从主题、作者、体裁、意象、情感、写法、时代等多种角度选择议题,围绕议题精选“适合学情、有代表性、且具有关联性和交互性的”古诗词篇目,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2.探索科学、实用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诸如诗词比较学习法、诗词连缀学习法等,形成科学高效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对于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例如文献资料:倪文锦的《群文阅读:阅读方式的革新》,黄国才《群文阅读”带来了改变的机遇》,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章湘的《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段古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教学案例也有很多,例如:王崧舟《枫桥夜泊》课堂教学实录(以“钟声”意象为线索组文);蒋军晶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微课;孙双金《走近李白》(以作者为线索组文);《泊船瓜洲》《长相思》思乡诗课堂教学实录(以“思乡”主题为线索组文);徐文祥的《唐诗中的孤独》说课稿等,这些文献资料和课例都给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有了这些理论的积淀和基础,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路上行走得更加从容不迫。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科研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大量积累古诗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

(二)研究内容

1.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选择的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法是用议题来组合文章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议题是将古诗

词串联起来的关键,也是课堂话题展开的线索,是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分析教材中不同古诗词的特点,找到议题设计的文本切入点,力求从主题、作者、意象、情感、写法、时代等多种角度选择议题,并进行不同议题的案例呈现,对议题进行归纳。

2.围绕议题选择古诗词篇目的研究

(1)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选择篇目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制定选择古诗词篇目的基本原则。

(3)编写以议题为线索的古诗词群文读本。

3.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充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探索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形成科学高效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拟采用行动研究法,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本课题拟定研究周期为2年(2018.9~2020.9),具体研究计划及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18.9——2018.11)

认真选题,进行相关理论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对课题的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论证,完成课题申报表。

2.实施阶段(2018.12——2020.6)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培训(2018.12——2019.1)

内容:查阅、学习相关资料,组织培训。

目标:获得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

方法:文献资料法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2019.2——2019.10)

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充分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研讨。

目标:对各种议题进行归纳,制定出选文的基本原则,探索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形成科学高效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编写古诗词“群文阅读”教案集。

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第三阶段:归纳总结(2019.11——2019.12)

内容:对探索阶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文字资料。

目标:编写以议题为线索的古诗词群文读本。

方法:经验总结法

第四阶段:成果运用(2020.1——2020.6)

内容:二到六年级语文教师把研究成果投入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展示。

目标:检验成果,反思不足。

方法:行动研究法

3.结题阶段(2020.7——2020.9)

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做好有关成果的推广工作。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可为本课题的研究给予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为本课题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预计课题组培训与学习、资料查阅与打印、视频制作等费用共计2000元。

成员及分工:

1.组长:刘进婵负责课题指导与管理

2.主研:王海娟全面负责课题研究与管理

3.参研:课题组所有成员

六、课题成果形式表述

1.研究报告:“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2.教案集: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案集

3.校本教材: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读本

4.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5.实录反思集:观摩课及课例分析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倪文锦.群文阅读:阅读方式的革新[J].小学语文教学,2015,(7.8).

[2]黄国才.“群文阅读”带来了改变的机遇[J].小学语文教学,2014,(4).

[3]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章湘.群文阅读在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新课程,2018,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