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
湖北黄冈200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湖北黄冈200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水塘边的鸟窝水塘在黑夜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树。
我们和母亲来到乡下时,那棵树正长满了榆钱。
榆钱泛着淡淡的绿色,钱串似的,压弯了枝头。
后来,榆钱落了,榆叶变老,黑绿黑绿的。
知了爬到了榆树上,知了的叫声很尖长,使山里的夏天更加闷热。
夜里,塘里的青蛙“咕哇”“咕哇”地叫着,开始是一只,后来便此起彼伏。
白天,我们看见一群一群的小蝌蚪,摆着黑黑的小尾巴、摇着黑黑的大脑袋,从塘的深处游到塘的浅处,从浅处游到深处。
母亲说,蝌蚪是青蛙淘气的孩子。
秋天来了,榆树的枝丫上有了鸟窝,鸟窝一天天大了起来,小筛箩一样,母亲指给我看那鸟窝。
这是一个已经开始凉爽的傍晚,太阳红色的光辉已擦着山顶在慢慢消失,山顶有很美的晚霞,晚霞擦抹着母亲很美的脸,我发现母亲脸上流淌着一种很厚的温暖。
天气越来越凉,风也大了起来,在山坳里回旋时发着一种响声。
我望着老树枝丫上的乌窝,问母亲:“好高啊,妈妈!风一吹,要掉下来吗?”“不会的,鸟的窝垒得很结实。
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它们不会让窝掉下来的。
”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很大很深的眼睛里充满了爱怜。
我和母亲一起望着蓝天下黑黑的一团,我们一起想像那高高的温柔,我们虔诚地为它们孤独的、风雨飘摇的幸福祝福。
最可恨的莫过于男孩子。
一天,邻居家的男孩子爬到树上,用竹竿把鸟窝给捅了。
当我看见那黑魉魉的一团从丈高处往下掉时,我几乎晕了!我声嘶力竭地跑到老树下,看到的只是一团团摔散的用树枝、干草、羽毛和泥垒造的鸟窝以及几只血肉模糊的粉红色的肉团。
那是老鸟的孩子,还没有长羽!我的心被撕成了碎片!那一刻,我真想把那个男孩子推到树下的水塘里,让他死。
母亲说:“这孩子要遭报应的……”此后,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我长大后又几次来过那个山坳,我到水塘边找那棵老榆树,老榆树已被人伐掉,只剩下一个很悲凉的树桩。
乡下的树已很少,我已很难看到儿时那样的大鸟窝。
200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0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武汉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
(4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2)《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宁死不屈精神的一句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1分)(3)我们常用李商隐中的“———————,———————”来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春蚕精神、红烛品格。
(2分)3.回忆课文《范进中举》的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A、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B、范进中举后,众乡邻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c、范进中举后,他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没有发生变化。
D、范进中举前后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没有发生变化。
4.根据语境并依照画线的句子仿写。
(4分)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闻读名著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提升素养;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
5.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字。
(6分)①那时,我们是快乐的。
②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
③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
④多年以后。
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1)第②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2)第③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改为------------(2分)(3)第④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6.根据要求完成(1)(2)(3)小题。
(10分)长江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黄冈市2006十所实验中学联考语文仿真试题

""黄冈市二OO六年中考十所实验中学联考语文仿真试题命题人:黄梅县实验中学王光华一、积累与运用(16分)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tán()春水。
那又浓又翠的春色,简直是一fú()青绿山水画。
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②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在一片__________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去。
③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④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毁坏________________,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寂静进入摧毁B、映衬平静进入毁坏C、烘托平静扑入摧毁D、映衬寂静扑入毁坏3、按要求默写。
(4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李白)(2)陈水扁“废统”,并非中止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直冲与大陆关系而来,这正应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有不少表现风俗习惯的诗句,请写两例。
(课内外均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信破碎的人生才最美丽吗?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有记得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湖北省黄冈市年中考语文试卷非课改

机密★启用前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课改实验区)语文试题(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6分)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敝...日.,浩(hàn)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艰.固.的墙。
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 A 、黑黝黝的(yōu)深的峡谷。
为了寻找你,我爬上了 B 的山岭,穿过了 C 的石洞。
D 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
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
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
你从哪里飞来? E(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1)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2分)我会写(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叠词。
(2分)选项高高森森袅袅长长我会选:A. B. C. D.(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只选序号)(2分)A.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人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B.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人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C.你遭受了不幸,以致使你沉人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D.你遭受了多么大的不幸,以致使你沉人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啊?2.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
(2分)A.于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好月色……(李汉荣《山中访得分评卷人友》)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冰心《谈生命》)我会品句:3.我会填。
黄冈中学2006年春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黄冈中学2006年春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1.你熟悉下列字词吗?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耐心地给加点字注音,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
(3分)⑴追本sù源⑵长途bá涉⑶荒谬.绝伦⑷栖.息繁衍⑸鞠躬尽粹⑹无动于忠2.斟酌下列文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画线处。
(2分)(甲)夏夜,柳丝是些温寂垂悬的,在月光里睡着。
(司马中原《如歌的行板》)(乙)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鲁迅《好的故事》)(丙)我看见红色羽毛和黄色羽毛的朱鹂鸟,啄着葡萄架上的青葡萄。
美丽的朱鹂鸟常常成群的飞进院子里来……一粒粒的青色葡萄在往地上跌落,跌出碎细的。
(萧白《六月的眸光》)(丁)……沿路上都是蓬勃的,微笑着的野蔷薇,风来了,它们扭一扭腰,送一个明媚的,仿佛是在时装展览会里表演时装似的。
(张爱玲《存稿》)甲乙丙丁①帘幕②雾霭③耳语④云锦⑤睫毛⑥眼波3.名句积累。
(4分)⑴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⑶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⑷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文科综合试题选择题部分(闭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1.1—10题为地理题,共10分;11—25题为历史,共15分;26—35小题为政治,共15分。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单项选择题(满分共40分,1—25小题每小题1分,26—35小题每小题1.5分。
)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经度和纬度分别相差A.8l·、20’ B.109‘、40‘ C.40‘、109‘ D.20’、81‘2.若甲乙两图阴影面积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阴影比甲阴影内容详尽 B.②地在①地的西南方向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D.甲阴影表示的实地范围较乙阴影大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很大。
现代人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天气预报。
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天气预报只是近些年的事。
千百年来,人们出门看天,靠的是祖祖辈辈观察、积累流传下来的天气知识。
根据下列事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可能不会降雨的是<>①星星布满天②蜻蜓、燕子低飞⑧蟑螂乱飞④蜘蛛织网⑤蚂蚁搬家A.①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⑤4.可可周末想到县城附近旅游点游玩,担心天气不好去不了,晚上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后,很高兴。
请问他看到反映当地天气的符号是读右侧太阳光照图,判断回答5—6题。
5.此图显示的日期为A. 3月21日前后 B. 12月22日前后C. 6月22日前后 D. 9月23日前后6.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冬至日 B.黄冈市昼长夜短C.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D.海南岛旗杆的影子朝北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回答7—8题。
7.珠穆朗玛峰在图中哪个大洲?A.① B.② C.③ D.④8.既是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两个大洋的分界线的是A.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台湾海峡 D.白令海峡以“盛世大联欢”为主题的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 17副春联。
黄冈中学2006年春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黄冈中学2006年春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1.你熟悉下列字词吗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耐心地给加点字注音,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
(3分)⑴追本sù源⑵长途bá涉⑶荒谬.绝伦⑷栖.息繁衍⑸鞠躬尽粹⑹无动于忠2.斟酌下列文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画线处。
(2分)(甲)夏夜,柳丝是些温寂垂悬的,在月光里睡着。
(司马中原《如歌的行板》)(乙)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鲁迅《好的故事》)(丙)我看见红色羽毛和黄色羽毛的朱鹂鸟,啄着葡萄架上的青葡萄。
美丽的朱鹂鸟常常成群的飞进院子里来……一粒粒的青色葡萄在往地上跌落,跌出碎细的。
(萧白《六月的眸光》)(丁)……沿路上都是蓬勃的,微笑着的野蔷薇,风来了,它们扭一扭腰,送一个明媚的,仿佛是在时装展览会里表演时装似的。
(张爱玲《存稿》)甲乙丙丁①帘幕②雾霭③耳语④云锦⑤睫毛⑥眼波3.名句积累。
(4分)⑴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⑶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⑷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2006年秋黄冈中学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启黄初中2006年秋季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校对:吴章盛、广德鸿、黄梅、张春霞、郭珊考试时间:2006年2月8日一、积累与运用(19分)1.读准汉字: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轩.榭(xuān) 屏.风(píng) 两栖.(qī) 劫.难(qiã)B.诘.责(jiã) 畸.形(qī) 摹.画(mó) 吓.唬(xià)C.调.教(tiáo) 磨蹭.(câng) 模.样(mú) 忏.悔(chàn)D.鞭挞.(dà) 塑.造(shù) 妆奁.(lián) 迸.射(bâng)2.正确用字: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濒临褶皱文诌诌追溯消声匿迹B.归咎顷刻黝黑迁徙冥思遐想C.企盼凛洌帐篷弥漫粗制乱造D.稽首弛骋嬉戏次第五彩斑澜3.辨词用词:依据课文,请在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 )①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________。
②经过精心________,这些换核卵细胞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③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_______的作用。
④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
然后________自己病变的的器官。
A.描述照料低估替换 B.描绘照顾低估替换C.描写照看估量替代 D.描述照料估计交换4.课文揣摩:请选出对下列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故宫博物院》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B.《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情、治学严谨、无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中考试题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黑的字注音。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ǎn( )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痛疾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_____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_______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_______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___如此伟大的传奇?A.凝聚积淀写满见证B.积淀凝聚见证写满C.写满见证凝聚积淀D.见证写满积淀凝聚3.名句积累。
(1) 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 ”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3)你知道吗?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请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
(课内外不限)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4.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请结合有关课文或课外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4个成语或故事名称。
答:(1)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5.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探究结果:(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二、诗词鉴赏1.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_的悲哀;借______和______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
(1)良多趣味__________ (2) 林寒涧肃_________(3)属引凄异__________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空:文中用“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1.如何给地球降温(龙学峰)(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
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
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
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
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
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
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
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
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
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
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
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1.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第(2)段加黑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
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雨(冯剑华)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
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
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
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
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
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
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
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
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
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
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
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
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
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
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________ ,写出了她________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______ ,写出了她________ 的性格特征。
2.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
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1)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答: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答:__________________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3.奋斗的另一面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
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
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一一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
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