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改性沥青施工及性能检测
改性沥青检测报告

改性沥青检测报告1. 引言改性沥青是指通过在常规沥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改性剂,以提高沥青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一种材料。
改性沥青在道路施工和维护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改性沥青的检测方法及其结果分析。
2. 检测方法改性沥青的检测主要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两个方面。
2.1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是评估改性沥青性能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黏度测试:使用黏度计进行改性沥青的黏度测试,其数值可以反映沥青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
•软化点测试:通过软化点仪测定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软化点越高,代表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越好。
•弹性恢复测试:使用弹性恢复仪检测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通过计算恢复指数来评估改性沥青的弹性变形能力。
2.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揭示改性沥青组成和结构特征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红外光谱分析:利用红外光谱仪对改性沥青进行扫描,根据红外吸收谱图确定其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从而推测其组分类型和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改性沥青的微观形貌和结构,以揭示其内部组织和形态特征。
3. 检测结果分析3.1 物理性质测试结果根据黏度测试,改性沥青的黏度为xx mm²/s,表明其流动性良好。
软化点测试结果显示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为xx ℃,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
弹性恢复测试得到的恢复指数为xx %,表明改性沥青具有较强的弹性变形能力。
3.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改性沥青中存在C=O、C-H、C-O和C-C等官能团和化学键,推测其可能是经过酸化或酯化反应改性的沥青。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改性沥青具有紧密的石墨状结构,说明其强度和耐久性较高。
4. 结论通过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适合用于道路施工。
2.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能够保持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排水性高粘度改性沥青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在掺加SBR改性剂前后的性能指标,如表3.3
25
第三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研究
所示。
表3.3 SBS改性沥青掺加SBR改性剂前后的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0.1mm
软化点(℃) 延度(15℃)/cm 韧度(25℃)/N·m 粘韧度(25℃)/N·m 60℃粘度(Pa·s) 薄膜加热质量变化率(%) 薄膜加热针入度残留率(%)
PE能够提高高温性能;PE对低温的影响一般认为是有负面影响。但有研究者却认为
PE能够改善低温性能。HESP教授还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聚乙烯对沥青低温性能的
改善。他通过实验证实了加入聚乙烯后,能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KIC,由此认为低温性 能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PE改性剂在增加低温粘度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高温时的粘度,
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临界掺量前后改性沥青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在达到临界掺量后,SBS
会在沥青中形成网络结构,从而大大改善沥青的各种性能,尤其在粘度方面明显增大很
多。
b)在沥青性质方面,SBS改性沥青的优越性:低温性能好;在常温下粘度很大,粘附
性能好,能抵抗车辙,而在高温时则粘度迅速降低,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这些性质
网络。由聚合物引起的油流动,可造成沥青胶体体系的不平衡,即能使沥青中的芳香烃
和胶质与沥青质不相容,因而导致部分或全部沥青质絮凝。道路沥青中SBS含量一般低
于6%,沥青中部分油分即可将聚合物溶胀,而沥青质由其他油分溶胀。 本研究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JTJ 052-1993)[45]的试验方
都正是人们理想中的沥青所应具有的性能。
2、 SBR
SBR对沥青软化点的改善与基质沥青的性能密切相关。基质沥青的软化点越低,软
探讨高粘度改性沥青防水层

探讨高粘度改性沥青防水层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钢箱梁桥面由于其施工速度快、自重轻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克服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很难与钢板粘结并协同变形的困难,大跨度桥梁开始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以达到桥面防水、粘结及防止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
本文以实际施工情况为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高粘度,改性沥青, 混凝土, 防水
1 原材料
1.1高粘度改性沥青
采用桥面防水粘结层专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具体检测指标如表1。
1.2集料
采用4.74~9.5mm花岗岩。
2施工工艺
2.1混凝土桥面清扫和处理
为避免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多影响防水粘结层的粘结,桥面板在保证平整的前提下应尽量使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必要时可以进行喷砂打磨处理。
在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应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彻底清洁,清除灰尘、石屑、砂粒等残留物。
2.2施工参数的确定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进行试洒布,调整各种施工参数,主要是沥青。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

加剂 A、 B: 湖北 国创 高新技 术 有 限公 司生 产 ; 稳 定
剂: 实 验室 自制 . 1 . 2 高 粘度 改性沥 青的 制备 工艺 将 一 定掺 量 的添 加 剂 A、 S B S与 基 质 沥 青 混 合置 于容 器 中 , 搅 拌 均匀 后 在 1 8 0 ℃下 用 高 速 剪 切乳 化机 剪切 1 h , 然后 在 1 7 5 C条 件下 加 入稳 定
本文以 S B S 、 添加剂 A、 添加 剂 B掺量 为 变 量 因子 , 以高粘 度改 性沥青 的 6 O℃粘度 和 1 3 5。 C粘 度 为检 测 的性 能 指 标 , 建 立 指 标 与各 因 子 之 间 的 回归方程 . 根 据 回归正 交试 验 设 计 , 对 每个 因子进 行水平 编码 , 取 Z ( S B S掺 量 ) 3 . 6 %~4 . 2 , Z : ( 添加 剂 A 掺 量 ) 3 ~5 , Z 。 ( 添加剂 B掺量 )
加 剂 B可 大 大 增 加 改 性 沥 青 6 O ℃ 的粘 度 , 而 添加 剂 A 能 有 效 的 控 制 改 性 沥 青 1 3 5℃ 的 粘 度 . 建 立 了改 性 剂
掺 兑 量 与改 性 沥 青 6 O℃ 和 1 3 5 ℃粘 度 的 数 学 模 型 并 进 行 了 方 程 拟 合 , 回归 方程 的 拟合 度分 别 为 l 1 . 0 0 7 、 7 5 . 8 5 3 , 均大于 F ( 9 , 8 ) =3 . 3 9 , 表 明在 a 一0 . 0 1 水 平 上 回 归方 程 具 有 较 好 的 拟 合 度 , 对 高 粘 度 改 性 沥 青 的 制 备具 有指 导作 用 . 关键词 : 高粘度改性沥青 ; 二 次 回归 正 交 设 计 ; 性 能 中 图分 类 号 : T Q3 l 6 . 6 3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2 8 6 9 . 2 0 1 3 . 0 2 . 0 0 5
高粘度沥青性能评价指标与标准的试验

L Lhn, N GH n S N 砌 , GQnnn Ii a G g a , U M /ga
( y La o ao y o a n a f gn e ig o h i sr f Ke b r tr fRo d a d Tr fi En ie rn fte M nity o c
a e u t B sd s d n mi t b l y n e st a 0 y l s sa r s l. e i e , y a csa i t o ls h n 4 0 0 c ce i e l me e , n c t rn o s n r h n 1 p c n p r mi i tr a d s te i g l s o mo e t a 5 e r e t l a a e s g e td a h r tra o p n g a e rc in c l s . r u g se s t e c i i fo e e - r d d fi t o/ e o r
近年来 , 水性 沥青 混合 料 以其 良好 的排 水 、 排 降
抗 在我 国北 京 、 海 、 东 等 多个 上 广 文 献标 识 码 : 噪 、 滑等路 用性 能 , A 省 市 的高等 级 公 路 和城 市 快 速 路 上 得 以广 泛 应 用 .
Vi o i au tn n ia o sa d C iei f 为 了保 证排水 性 沥青 混合 料具 有 较 好 的高 温抗 车辙 s st Ev l ai g I d c t r n rtra o c y Hih vso i dfe p at g -ic st Mo i d As h l y i
飞散损失不大于 1 %的要 求 , 青材 料 6 5 沥 0℃零 剪切
o t np it s fe o n
改性沥青三大指标标准

改性沥青三大指标标准
改性沥青是一种在沥青中添加改性剂以改善其性能的材料,其改性效果主要通过改变沥青的三大指标来体现。
这三大指标分别是软化点、粘度和弹性恢复性,它们是评价改性沥青性能的重要参数,也是改性沥青标准的核心内容。
软化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沥青变软并开始流动的温度。
软化点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改性沥青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软化点越高,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就越好。
因此,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标准是衡量其高温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
粘度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流动性,是评价其质地和粘结性的重要参数。
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改性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的涂布性和混合性能。
一般来说,粘度越大,改性沥青的涂布性和混合性就越好。
因此,改性沥青的粘度标准是评价其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弹性恢复性是指沥青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是评价其抗变形性能的重要参数。
弹性恢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改性沥青在交通载荷下的变形和损伤情况。
一般来说,弹性恢复性越好,改性沥青的抗变形性能就越强。
因此,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性标准是评价其耐久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的来说,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标准是评价其高温性能、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这三大指标的准确评价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改性沥青的性能和品质,满足不同道路工程的需求。
因此,对于改性沥青的生产和应用来说,严格遵守三大指标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和可靠性,为道路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沥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水泥混凝土接头等领域的化学材料。
然而,传统的沥青在高温、大车流高负荷等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软化、变形、开裂等问题,导致道路损坏和修补促进。
为了克服传统沥青的缺陷,学者们开始研究改良沥青的方法,其中高粘度改性沥青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备高粘度改性沥青,并分析其长期高温、大车流高负荷等极端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为改良沥青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3. 研究内容
3.1 高粘度改性剂的选择与设计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高粘度改性剂,进行设计方案,在提高沥青粘度的同时减少其软化点和黏度温度斜率,提高其抗剪切性能和稳定性。
3.2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制备
根据预先设计的配方,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高粘度改性沥青。
3.3 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测试
采用相应的实验方法,测试高粘度改性沥青在不同时刻、不同温度和不同荷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粘度、软化点、抗剪切性等指标。
4.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
4.1 成功制备出高粘度改性沥青
4.2 对高粘度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4.3 提出改良方案,为科学制定公路路面改良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5. 研究意义
高粘度改性沥青可以提高道路路面的抗剪切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效减少路面施工和维护的成本,对于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可以为沥青改良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未来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08118髙粘高弹改性沥青

验
标 准 要 求 1 ≥40 ≥50 ≥80 ≥20000 ≥260 ≥80 41
结
试 2 42 验 3
果
数 据 平均值 42 52 >90 — — — — — 单项 判定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 —
针入度(25℃,100g、5s) 延 度 (5cm/min,15℃) 软 化 点 (环 球 法) 60℃粘度 闪 点 (COC)
42
52.3
>90 — — — — — —
52.3
— — — — — —
弹 性 恢 复 粘韧性(25℃) 韧性(25℃)
≥20 ≥15
经检验: 检 验 结 论 该见证样品所检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检 验 单 位 (章)
备
注 联系方式
—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305号 电话:027-82716423
髙粘高弹改性沥青检验报告
委托编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见证单位 检验类别 产 地 0 0 0 0 0 0 样 品 来 源 代表批量 0 0 0 检验编号: 0 委托日期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委 托 人 见 证 人 使 用 部 位 0 0 0 1900年01月00日
检验依据
检
检验项目 计量 单位 0.1mm cm ℃ Pa.s ℃ % N.m N.m
批准人:
审核人:
试验人:
联系方式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305号
电话:027-827164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粘度改性沥青施工及性能检测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量日益增大以及车速的提高对路面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粘度改性沥青作为一种常用的混合料,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高粘度改性沥青在施工中的相关情况,并对其施工的质量控制及路用性能检测进行探讨。
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粘度沥青;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性能检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ur country is a growing number of highway. increasing the speed of traffic flow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asphalt is a kind of common mixture,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widely applied.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asphal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and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way-use performance test were discussed. for a similar study provide reference and the model.
keywords: high viscosity asphalt; prepar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erformance testing
中图分类号:tu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桥面铺装作为公路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高温稳定性及疲劳破坏是沥青桥面铺装中较为常见的病害。
而高粘度改性沥青具有改善道路的高温性、低温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桥面的安全性能,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养护费用。
本文通过高粘度改性沥青在桥面铺装施工中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检测。
从而寻找出有效的治理方法来保证公路的安全性。
1工程概述
某高速公路全长28.113km,其中桥长度约为5.35km,桥面铺装总面积约为18.22万m2,其桥面铺装层设计结构见表1。
表1箱梁桥面铺装层设计结构表
2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试验
1)沥青技术参数
桥面铺装中的sma层选用sbs(i-d)改性沥青,其各项指标除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表4.6.2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外,还需满足第4.6.1~4.6.10各条款中的规定。
其主要性能指标见表2。
表2sbs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与检测结果
2)集料
集料采用本地生产的辉绿岩,符合抗滑耐磨技术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表3。
表3粗集料技术要求与检测结果
3)纤维
该高速公路位于多雨地区,桥面铺装对于水稳定性要求较高,由于聚酯纤维水稳定性能较好,且在以往sma结构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同时,要求用于sma桥面铺装的聚酯纤维必须是专业生产的路用纤维,应经过抗紫外线、抗老化、抗静电等生产工艺的处理。
另外,路用聚酯纤维是添加了离散剂的专用纤维,必须具有良好的离散性,确保在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中分散均匀,其检验标准及方法为:2kg重的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取样的纤维含量应与20kg重的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取样的纤维含量相差不得超过10%,其性能满足《沥青路面用聚合物纤维》要求,其技术指标见表4。
表4 聚酯纤维技术要求与检测结果
2.2 目标配合比试验
本文选取我国钢桥面sma铺装中普遍使用的sma-13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规范》中设计要求设计矿料级配曲线,并根据马歇尔试验和析漏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
2.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sma型沥青混合料以最佳油石比6.0%为中值,其矿料级配按拟定的级配掺配后的油石质量比分别为5.7%、6.0%、6.3%。
按照《规范》规定,该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为170~185℃,压实温度为160~165℃。
混合料拌和温度选定为170℃,击实温度为165℃。
将烘干
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另置,置170℃烘箱中预热2h→倒入预热至170℃的拌和机内→加入定量的沥青(160℃)→拌和90s→加入矿粉→再拌和90s,试件双面各击75次,试件高度控制在(63.5±1.3)mm范围内。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将马歇尔试验的体积组成、稳定度和流值的检测结果与油石质量比的关系汇总。
根据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体积组成,稳定度和流值等分析,同时考虑到道路所处的气候条件及车辆渠化交通等情况,拟定sma 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质量比为6.0%。
2.4 配合比设计检验
1)冻融劈裂试验
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进行了sma-13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为91.1%,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
2)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
采用6.0%拌制的sma-13混合料按《规程》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其平均析漏损失率为0.08%,满足规范要求(规范要求≤0.1%)。
3)高温稳定性检验
采用6.0%拌制的sma-13沥青混合料按照《规程》进行了车辙试验,其动稳定度5800次/mm,满足规范3000~6000次/mm的要求。
3 施工质量控制及路用性能检测
3.1 sbs高粘度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
首先将桥面清洗干净,然后用进口沥青洒布车施工,该种沥青洒布前必须进行加热,温度达到200℃才能开始洒布,沥青洒布量为0.5~0.7l/m2,半幅桥面洒布完后,将3号碎石均匀的撒布在桥面上,碎石撒布量控制在5~7m3/km2。
3.2 sma桥面铺装的施工
1)摊铺
生产sma的摊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同。
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及纤维稳定剂,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为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禁止使用。
当路表温度低于15℃时,不宜摊铺改性沥青sma;由于沥青桥面铺装厚度为4.5cm,根据试验路的数据来确定其摊铺厚度(sma的松铺系数通常在1.15~1.20之间)。
2)碾压
sma桥面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碾压温度越高越好,摊铺后应立即压实,不得等候。
压路机应以2~4km /h的速度进行均匀的碾压,碾压按初压(1遍)、复压(2遍)、终压(1遍)三阶段进行,终压温度控制在110~130℃(实际施工时的温度范围),终压时不得振动。
在碾压过程中,可以发现混合料
能在高温状态下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而不产生推拥,碾压成型后表面有足够的构造深度又基本上不透水(经测定,sma路面构造深度在0.9~1.25之间)。
sma的碾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