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50例临床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50例临床分析
[6] 明飞,张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 老年学杂志,2017,37(4):937-938. (收稿 2019-01-12)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50例临床分析
潘国选
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中牟 451450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5-12—2018-12间在中牟县人民医院接受
观察组 30 0(0.00) 1(3.33) 5(16.67) 10(33.33) 14(46.67)
Z值
2.222
P值
0.026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可迅速
因脑水肿并发脑疝[4]。急诊实施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 的脑代谢指标及 GCS评分,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至关重要。传统骨瓣开颅术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常规术式,但因骨窗面积较小且位置比较靠前(多为 额颞顶部),减 压 能 力 有 限,故 难 以 彻 底 清 除 坏 死 的 脑 组织而影响血肿的清除和脑部血液循环恢复,导致减压 不彻底,效果尚不理想[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骨窗大、
[2] 王首杰,高国栋,秦 怀 洲.标 准 去 大 骨 瓣 开 颅 减 压 术 治 疗 重 型 颅 脑 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J].神 经 损 伤 与 功 能 重 建,2014,9(6):498- 500.
[3] 李光亮.不同术式 治 疗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合 并 脑 肿 胀 的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J].临床研究,2015,23(11):76-77.
为保证治疗效果,需注意:(1)及时行 CT和 MRI 检查确诊,在未发生脑疝及脑干损伤时手术。(2)围术 期做好脱水、利尿等降颅内压措施,术中应缓慢减压,以 防发生急性脑膨出和迟发性血肿。(3)规范操作,注意 保护正常的脑组织伤。 4 参考文献

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颅脑外伤是一种因间接外界暴力和直接外界暴力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颅骨骨折、脑震荡、头皮损伤和颅内出血等,常表现为头晕、意识模糊、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病发后若不及时治疗,易使病情逐渐恶化,不仅对身体重要器官造成损伤,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残疾、死亡[1]。

目前,临床上治疗颅脑损伤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可有效稳定颅内高压,控制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相比于传统额骨瓣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为此,本次研究将对颅脑外伤疾病患者给予开颅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

参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4~55岁,平均(36.27±3.46)岁;试验组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6.59±3.28)岁。

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参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额骨瓣治疗;试验组则给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先对患者采取等渗盐水、吸氧、常规止血等治疗,确保患者机体处于稳定状态,后注射甘露醇,以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确保通气顺畅。

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姿势,给予全身气管插麻。

在患者颧弓上耳屏1cm 左右至耳郭边上缘方向行手术切口,直至顶股正中线。

然后以正中线切口方向逐渐延伸于患者前额发际内侧,并在其正中线约2cm 实行颅骨孔洞,对患者游离骨瓣11~15cm 左右,使其颞窝与蝶骨平台完全暴露。

将患者硬膜外积血清除干净,剪开颞部与额颞顶部硬膜,让额叶、颞叶、颅中窝和顶叶部分暴露。

最后将患者淤血及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并置入引流管。

术后对全部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及高压氧治疗。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血肿完全清除,且无术后后遗症表示显效;血肿全部清除,术后有轻微后遗症表示有效;血肿无清除,病情具有加重趋势表示无效。

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7 4・
中国 2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o l , N o v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2 2
对较低 , 而且操作相对较为方便 , 早期 的肠外营养组制剂只能 够单 纯的促使肠道的蠕动 , 使肠粘膜分泌 , 同时还能增加肠道
持方式 。
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 2 0 1 3 ( 2 ) : 9 1 — 9 3 .
开颅 手术 治疗 重症 颅脑外 伤 患者 的 临床 效 果观 察
孟伟 陈新 成 吴 自成 袁 小瓦 盖 广超 何 小罗
【 摘要 】 目的 探究颅 脑外伤患者用 开颅 手术治疗后 的临床 效果。方法 选取 6 0 例在本 院接受 治 疗并符 合手术条件 ( 如幕 上血肿 > 3 0 r r d 、中线 结构移位 > 1 c m 、脑干受压 、环池 消失等 ) 的重症颅 脑外 伤患者 , 按其意愿分 为两 组 , 其 中实验 组 3 O 人 给予 开颅手术治疗 ; 其余 3 O 名患者进行常规 的内科 治疗 为 对照组 。观察 并 比较两 组患者 的临床疗效 。结果 实验 组的总有 效率 ( 9 0 . 0 o 嘲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总有 效率 ( 6 0 . 0 0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o 5 ) 。结论 运用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 脑外伤患者有较好 的疗 效 , 减 少了并发症 的发生 , 可 以在 临床上推 广运用。 【 关键词 】 开颅手术 ; 重症颅脑外伤 ; 临床效果观察 颅脑外伤是脑 外科 的一种 常见疾病 , 是指受 到外 界暴力
1 . 3 疗效 评定标 准 显 效标准 : 治疗后 患者 的主要临床
枢 神经受 损等 表现 , 并且全 身脏器 都有不 同程度 的损伤 …。 江苏省新沂市人 民医院特选取 2 0 0 6年 以来 的 6 0名运用 两种 不同治疗方法 的患者 的临床 资料进行分析 , 其报告结果如下 。

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6 mo n t h s ,t h e b o d y r e c o v e y r s c o r e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p r e s s u r e i n p a t i e n t s wa s o n a d o w n wa r d t r e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1 d ,3 d ,7 d . Th r e e p a t i e n t s d i e d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6 . 0 0 %; Go o d r e c o v e y r i n 2 4 c a s e s ,a c c o u n t i n g or f 4 8 . 0 0 %; Mo d e r a t e d i s a b i l i t y i n 1 6 c a s e s , a c c o u n t i n g or f 3 2 . 0 0 % ;S i x c a s e s o f s e v e r e d i s a b i l i t y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1 2 . 0 0 %,
Me t h o d s S e l e c t e d 5 0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 e n t b i l a t e r a l c r a n i o t o m y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v e r e b r a i n t r a u ma a s r e s e a r c h S U b j e c t s 。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c r a n i o t o m y b i l a t e r a l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v e r e t r a u ma t i c b r a i n i n j u r y .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经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经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经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方面的效果。

方法对50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进行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

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在治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36.0%,对照组为20.0%,在死亡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为4.0%,对照组为16.0%,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也大大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为21.33%,对照组为42.76%。

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能够明显提高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可以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推广使用是势在必行的。

标签: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临床疗效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十分恶劣的影响,包括损伤头部软组织,脑及颅骨[1]。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显示,该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死亡残疾率也居高不下[2]。

因此,对于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就显得很有意义。

本研究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就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相比较,科学,客观地评价二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二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50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2~67岁,平均年龄(40.35±4.87)岁,由于车祸导致损伤的有24例,由于从高处坠落致损伤的有11例,由于遭到打击引起损伤的有9例,其他原因的有6例。

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CS),3~5分的有32例,6~8分的有18例,在手术前保证全部患者评分≤8分。

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

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治分析。

12例行非手术治疗,38例行开颅手术,行气管切开20例。

术后予以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脑神经营养药、改善微循环、脑亚低温保护、处理合并症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结果本组存活39例,经3个月~1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11例,病死率22%。

结论入院时间、GCS、原发疾病、并发症、合并症等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针对该病的特点,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颅脑损伤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治疗相对困难,残死率高。

笔者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

其中车祸伤20例,跌伤12例,打击伤8例,坠落伤5例,其他原因损伤5例。

开放伤l7例,闭合伤3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8例。

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根据GCS评分3~5分12例,6~8分38例。

头颅CT检查示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8例,脑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9例,弥漫性索损伤3例,颅骨骨折7例。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瞳孔、意识变化,适时动态地复查头颅CT,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

12例行非手术治疗,38例行开颅手术,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及碎裂脑组织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等,行气管切开20例。

术后予以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脑神经营养药、改善微循环、脑亚低温保护、处理合并症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2 结果按格拉斯哥积分(GOS)判定疗效:本组存活39例,经3个月至1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11例,病死率22%。

3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系指伤后GCS评分≤8分,且持续6 h以上的严重创伤,是目前创伤致死最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时间阶段内诊治的3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均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并利用格拉斯哥GCS昏迷指数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机体状况,统计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患者开颅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3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经过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提高至12.56±3.18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73±1.54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11.7583,P=0.0000);术后追踪随访12个月,其中9例(24.32%)病患恢复良好,10例(27.03%)为中度残疾,9例(24.32%)属于重度残疾,6例(16.22%)保持植物状态,3例(8.11%)患者死亡;在手术治疗期间3例患者伴有脑积水症状,2例并发脑脊液外漏,1例并发脑膨出,并发症率为16.22%。

结论: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率低,减少死亡风险,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开颅手术;重症;颅脑外伤;疗效【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078-02当前国内经济、物质、生活的变化发展,其基础建设、道路交通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引发的意外事故不断增多,而颅脑作为人体特殊生理结构,在遭受外力暴力损伤后,可导致机体脑部震荡或颅骨骨折现象,引起颅内血液淤积诱发异常性颅内高压[1];这一症状将直接造成患者头晕、恶心、头部疼痛,严重者可导致昏迷、意识不清、神经功能障碍等现象,病情发展迅速,致残致死率极高,预后不良等恶劣后果。

当前临床中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众学者推荐手术处理,即利用手术介入性操作在短时间内控制颅脑出血,稳定颅脑高压,其中最为常用开颅术式即为大骨瓣开颅术[2]。

本文通过对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时间阶段内诊治的3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均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探讨总结手术治疗特点及注意事项,保证手术质量与安全性,现将报告如下。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3临床研究67我院为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价值,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对我院自收治的13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男74例,女64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36.9岁;致伤原因:58例患者为交通伤,39例患者为高空坠落伤,30例患者为钝器伤,11例患者为其他,将其分为传统组,共71例(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和大骨瓣组,共67例(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大骨瓣组:患者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

1)选择切口:自患者弓上耳屏前1cm ,切开方向沿耳廓上方向后直到顶骨正中线,然后再从正中线切至前额发际下;2)钻孔:以CT 检查结果为依据,对血肿位置进行定位,行颅骨钻孔并适当扩大,将硬脑膜适当切开,清除部分血肿,适当降低颅内压;3)游离骨瓣:骨瓣大小在14×12cm 左右;在游离顶骨骨瓣时,需在正中线矢状窦位置旁开2cm ,防止损伤失状窦;咬除颞部颅骨,并平颧弓;4)放射状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或毁损脑组织;5)对术前即有脑疝或术中有脑膨出的患者,行硬脑膜扩大修补;6)术后给予患者常规防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预防感染等治疗。

传统组:患者采用额骨瓣或颞骨瓣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处理同大骨瓣组。

对两组患者在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对比。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江 春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分为传统组(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共71例和大骨瓣组(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共67例;传统组患者采用额骨瓣或颞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大骨瓣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及死亡率进行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大骨瓣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手术前后GCS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第2、4、6天的颅内压数值。

结果:手术前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4.6±1.2)分,手术后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12.61±0.9)分,手术前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50例患者的临床生存率为88%(44/50);术前及术后第2、4、6天的颅内压测定患者的颅内压分别为(35.3±5.1)mmHg、(23.0±2.9)mmHg、(18.9±3.2)mmHg、(15.6±4.3)mmHg;手术后发生脑脊液外漏2例(4.0%),颅内感染1例(2.0%),脑积水1例(2.0%),外伤性脑膨出1例(2.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颅内压可快速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视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理想方法。

标签:重型颅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临床疗效;颅内压;并发症
重型颅脑外伤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的严重脑部创伤性疾病的总称,患者一般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者甚至瞳孔散大,呼吸紊乱,接近死亡[1]。

由于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压迅速升高、病情急,若治疗或减压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后遗症。

故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要积极进行有效的手术减压。

本研究以在我院进行开颅手术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开颅手术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43.6±5.2)岁;50例患者中因交通意外致伤者15例,高空坠落致伤者16例,暴力致伤者8例,摔伤者6例,其他原因致伤者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0min~9h,平均(3.3±1.8)h;手术前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6±1.2)分,其中3~6分40例,7~8分10例;一侧瞳孔扩大21例,双侧瞳孔扩大29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其中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伴脑挫伤18例,伴脑干损伤及脑水肿10例。

排除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实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先给予等渗盐水、止血、全血等急救措施,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跳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呼吸畅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甘露醇减低颅内高压。

通过胸片和腹部B超检查患者腹部有无致命性损伤。

所有患者急诊CT,全麻后进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依据CT结果选择合适切口,迅速
建立静脉通道,调节双楹电凝功率,切口,去骨瓣,清除血肿及脑坏死组织细胞,硬膜下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包扎。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所有患者脱水、抗炎、补液、止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GCS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第2、4、6天的颅内压数值。

颅内压数值通过腰穿测定。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患者恢复日常工作能力,CT检查结果阴性,为恢复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可基本自理,但有部分神经障碍,CT检查显示基本好转,为中度残疾;患者日常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但意识清醒,CT 检查显示部分好转,为重度残疾;持续昏迷成植物状态为植物生存;失去生命体征为死亡[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判断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GCS评分和临床疗效
手术前所有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4.6±1.2)分,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12.61±0.9)分,手术前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50例患者的临床生存率为88%(44/50)。

2.2 术前及术后第2、4、6天的颅内压
术前及术后第2、4、6天的颅内压测定患者的颅内压,结果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手术后发生脑脊液外漏2例(4.0%),颅内感染1例(2.0%),脑积水1例(2.0%),外伤性脑膨出1例(2.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治愈率会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显著降低。

而颅内压升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降低颅压,解除患者脑组织受压状态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

目前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外科手段,且已得
到广泛应用,研究证明其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面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具有绝对优势[3.4]。

本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颅内压可快速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视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淑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1,02(06):123.124.
[2] 张旭春,吴恒刚,陈东海.重型颅脑外伤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01):156.157.
[3] 陈东甫.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00.100.
[4] 左健.不同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0):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