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
南昌的红色故事

南昌的红色故事
南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城市,这里有许多红色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昌起义。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南昌的红色故事。
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暴动,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南昌起义旨在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自由民主的新政权。
南昌起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朱德、贺龙、陈毅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家参加,共有3000余人参加了起义。
起义者获得了火力控制,控制了南昌城内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形成了自己的红色实力。
二、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暴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武装斗争的道路。
南昌起义将共产党内情报工作和武装力量有效结合,揭开了武装革命的序幕,对于中国革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南昌红色旅游景点
南昌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有许多具有红色革命历史意义的景点,成为了中国的红色旅游胜地。
南昌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江西省革命博物馆、南昌起义纪念馆等。
在南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精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南昌的红色故事,让我们直接接触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历程,是中国历史上难忘的一笔。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
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
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依中央原定方针转兵广东,相机夺取广州,再次北伐。
起义军自8月3日起先后撤离南昌,经江西瑞金、会昌,转进福建长汀、上杭,于9月下旬到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
随即被优势敌军击散,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了东江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4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南昌起义的故事

南昌起义的故事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第一次武装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至8月5日,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军长蔡廷锴、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等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率部官兵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毛泽东、朱德等。
南昌起义的宣言中写道,“为了消灭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我们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的目标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转变。
其次,南昌起义激励了全国各地的革命武装斗争,为中国共产党争取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南昌起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南昌起义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斗争是艰苦的,但只要有正确的领导和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南昌起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南昌起义的故事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中,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遗产。
南昌起义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斗争是艰苦的,但只要有正确的领导和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南昌起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南昌起义的故事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中,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遗产。
南昌起义

(2)撤离南昌
革命胜利后的形势:国民党反动派一边通缉起义人,一边加 紧清党。蒋介石、汪精卫从南京、武汉、广州等地纠结大量 军队反扑武昌。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和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 打着“整套叛逆”的旗号,分别从赣东、赣南进逼南昌。此 外,唐生智等部以及粤桂军阀也奉命向南昌进发,革命形势 岌岌可危。 南昌革命军的决定:经前敌委员会和军事参谋团商讨分析, 决定为保存革命力量,撤离南昌,取道赣东南下,经寻乌入 粤。 最终撤离南昌:8月3日——8月5日,起义军分批撤离南昌, 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南挺进,打到广东去。
国共合 作破裂, 国民革命 失败。
2.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 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清党”。随后不久, 汪精卫集团即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了疯狂 的大屠杀。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二、起义目的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 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 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 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 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 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 行二次北伐搜索。
(3)起义军南进和井冈山会师
南进
8月3日—8月5日,起义军先后从南昌东郊集结出发,取到赣东到广东去,途经抚州、宜黄、 广昌、石城,于8月19日占领瑞金城。发现了钱大钧部3个师的兵力和黄绍竑部约7个团的 兵力,遂发起了会昌战斗。是役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在此之前,起义军左翼总指挥蒋廷 锴在行至进贤县时趁乱清理了共产党脱离,并率部折往赣东北,脱离了起义军。并且,因 起义军撤离南昌是比较仓促,再加上酷暑远征,因而减员较重。在8月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 力为改道东进,再延福建长汀、上杭南下。9月22日,起 义部队占领了广东大浦县三河坝。朱德率部留守三河坝。周恩来、叶挺、贺龙、刘伯承等 率主力继续南下广东,于9月23日占领了潮州、汕头。在汤坑之战中起义军主力失败。周 恩来、叶挺、聂荣臻3人转移到了香港。主力军余部1300余人进入了海陆丰地区。不久后, 在10月1日开始的三河坝战役中,朱德部寡不敌众,失败向潮汕撤退。10月5日在饶平县 境内同从潮汕突围出的数百人回合。 10月中旬朱德、陈毅率起义军经过大埔、蕉岭和峰市,到达福建武平,从福建武平退入赣 南到达安远天心坪,后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了约800人的起义军,参加了湘南起义。 但失败了。 1928年4月28日,德、陈毅率起义军到达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主席带领的湘赣边秋 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南昌起义

三 起 义 经 过
八月三日至七日,起义军按原定计 划相继撤离南昌,准备进入广州省, 发展革命力量
沿途与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激战,损 失惨重,主力又遭受重创
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 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 1928年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
叶挺: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 导人之一,所在的国民革 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 为“铁军”,参与指挥南 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 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 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 国民党扣押,拒绝蒋介石 的威逼利诱,写了著名的 《囚歌》; 抗战胜利后,叶 挺获救后被中国共产党重 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 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 王若飞等在返回延安途中, 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反动派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 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
二
起义目标
1.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 杀政策,唤醒人民。 2. 表明中共要把中国革命 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3. 联合国民党左派,挥师 南下,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 北伐
三 起 义 经 过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等的领 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按计划,第20军第1、2师向旧藩台,牛行 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 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 首战告捷
• 贺龙(1896-1969),中 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 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 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 常, 湖南桑植人。 他在 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 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 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 出了重要贡献, 贺龙是中 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 位卓越领导人勋章、一 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 放勋章。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键入文字]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3 年7 月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 日的建议,决定8 月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 月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1927 年周恩来领导的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 年4 月12 日和7 月15 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1。
八一南昌起义

❖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 国革命,中共中央于8月7号召开紧急会议, 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 义的领导,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政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阐述了 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枪 杆子里出政权。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 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 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井岗山会师
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
朱德
贺龙
叶挺
刘伯承
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 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 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
❖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 石集团不合作, 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 于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 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 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 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 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 共产党人。
起义意义
❖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 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 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 战争的开始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 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 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 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 统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义
❖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 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指1927年8月1日,中国江 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
南昌起义历史课件PPT (1)

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 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 了重大的贡献。
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 把中国革命进行到 底的坚定立场。
南昌起义是中国 共产党直接领导 的带有全局意义 的一次武装起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 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 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是创建人民军队的 开始。
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南昌起义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原因是什么?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 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 月12日进行改组。
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 分国民革命军,恢复革命根据地,然 后举行新的北伐。
南昌起义中的领导人
周
朱
贺
叶
刘
恩
伯
来
德
龙
挺
承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 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 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 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全歼守军
3000余人
缴获各种枪
5000余支(挺)
缴获大炮数门
子弹70余万发
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 革命精神。
历史 背景
起义 原因
起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 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 裂”。
从1927年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1927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扩 大会议,决定在一个月内召开全体会议, 讨论分共。
政变中牺牲的烈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
首战告捷
三
八月三日至七日,起义军按原定计 划相继撤离南昌,准备进入广州省,
发展革命力量起义 经沿途与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激战,损 失惨重,主力又遭受重创
过 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
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
1928年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 叶挺: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 导人之一,所在的国民革 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 为“铁军”,参与指挥南 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 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 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 国民党扣押,拒绝蒋介石 的威逼利诱,写了著名的 《囚歌》; 抗战胜利后,叶 挺获救后被中国共产党重 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 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 王若飞等在返回延安途中, 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建军节
感知历史
感知历史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军旗升起的地方
四 起义的结果
在客观上敌人过于强大, 主观上没有与农民运动 相结合
孤军南下, 想要建立 革命根据 地
失败
两次分兵,不 能集中兵力, 成为敌人各个 击破的目标
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枪,标志着中共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
扩大群众基础,打击了国民党反动 派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 贺龙(1896-1969),中 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 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 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 常, 湖南桑植人。 他在 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 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 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 出了重要贡献, 贺龙是中 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 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 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 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 放勋章。
二 起义目标
1.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
杀政策,唤醒人民。
2.
表明中共要把中国革命
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3.
联合国民党左派,挥师
南下,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
北伐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等的领
三 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起 按计划,第20军第1、2师向旧藩台,牛行 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义
经 过
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 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 朱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朱德同志先后担任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 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司令,并在党内担 任重要领导职务。身经百 战,历尽艰险,功勋卓著, 在每一个重大关头都发挥 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 是“人民的光荣”。这是 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 高评价。
第三章 第二节
南昌起义 人民军队的建立
董晶磊
南昌起义
也称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 暴动”,“南昌兵变”。是1927年8月1 日,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 刘伯承、贺龙等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 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 序幕。
一 起义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 反动派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 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