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毕业设计二

合集下载

滴灌实验报告

滴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滴灌是一种节水的灌溉技术,它通过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为了研究滴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次滴灌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滴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 分析滴灌对土壤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3. 评估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土壤、滴灌设备、温度计、湿度计、pH计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地点:选择一个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作为实验地点。

(2)实验设计:将实验地划分为3个处理区,分别为滴灌区、对照区和喷灌区。

(3)实验步骤:①滴灌区:采用滴灌设备,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保持土壤湿度在60%左右。

②对照区:不进行任何灌溉处理,保持自然蒸发。

③喷灌区:采用喷灌设备,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上,保持土壤湿度在60%左右。

④实验周期:从播种到收获,持续120天。

⑤数据记录:每10天记录一次土壤水分、养分、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水分实验结果显示,滴灌区和喷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

滴灌区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60%左右,而喷灌区和对照区土壤水分含量波动较大。

这表明滴灌技术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2. 养分利用滴灌区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对照区和喷灌区。

滴灌能够将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对照区和喷灌区由于水分蒸发和渗漏,导致养分流失较多。

3. 作物生长状况滴灌区和喷灌区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区。

滴灌区作物株高、叶片数、穗粒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区和喷灌区。

这表明滴灌技术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4. 应用前景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1. 滴灌技术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2. 滴灌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灌溉毕业课程设计

灌溉毕业课程设计

灌溉毕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灌溉原理,理解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灌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使学生掌握灌溉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灌溉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共同完成灌溉系统的设计;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IS、遥感等)进行灌溉资源调查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课程设计,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在灌溉领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灌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灌溉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灌溉方式分类及特点- 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2. 我国农业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 主要灌溉技术与设备- 灌溉水资源现状与分布- 现代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3. 灌溉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 灌溉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灌溉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 灌溉系统设计流程及案例分析4. 灌溉资源调查与分析方法- 灌溉水资源调查方法- 利用GIS、遥感技术进行灌溉资源分析- 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5.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 项目分组与任务分配- 团队协作技巧与方法- 沟通表达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灌溉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第二周:我国农业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周:灌溉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第四周:灌溉资源调查与分析方法第五周: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完成灌溉系统设计项目教材章节关联:《农业水利工程》第三章:灌溉与排水《现代灌溉技术》第二章:灌溉系统的设计《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第四章: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规划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掌握灌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玉米地下滴灌工程-毕业设计

玉米地下滴灌工程-毕业设计
靳晓斌:玉米地下滴灌工程设计
目录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1 1 基本资料..................................................................................................................... 2 1.1 当地水文经济概况................................................................................................. 2 1.2 玉米生长概况..............

某灌区工程规划毕业设计

某灌区工程规划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 I II Abstract ......................................................... I II 第一章项目区概况 . (1)1.1 项目区地理位置 (1)1.2 水资源状况 (1)1.3 气象条件 (1)1.4 地形地貌 (2)1.5 土壤与植被 (3)1.5.1土壤 (3)1.5.2植被 (3)1.6 社会经济状况 (3)1.6.1人口及劳力 (3)1.6.2土地利用现状 (4)1.6.3电力设施 (4)第二章灌区规划及灌溉制度的拟定 (5)2.1选定规划设计标准 (5)2.1.1灌溉设计标准 (5)2.1.2选择设计典型年 (5)2.2 灌区作物组成及其结构 (6)2.2.1作物组成及其连作方式 (6)2.2.2作物种植结构 (6)2.3 作物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 (6)2.3.1田间节水技术 (7)2.3.2作物灌溉定额 (7)2.3.3确定作物灌溉制度 (7)第三章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9)3.1 可供水分析 (9)3.2 水资源供需分析 (9)3.2.1灌区用水原则 (9)3.2.2灌区农业需水分析 (9)第四章灌溉渠道系统规划 (11)4.1 工程等级及设计依据 (11)4.1.1工程等级与设计洪水标准 (11)4.1.2设计依据 (11)4.2 灌区计算参数的选择 (11)4.3 水源工程 (12)4.4 渠系规划 (12)4.5 灌溉渠道布置 (12)4.5.1灌溉渠道布置的原则 (13)4.5.2灌区渠道布置 (13)4.5.3渠系布置成果 (14)4.6 计算设计灌水率 (16)4.6.1灌水率 (16)4.6.2计算公式 (16)4.6.3计算净灌水率 (17)4.6.4确定设计管概率 (19)第五章渠道设计流量 (21)5.1 渠道的工作制度 (21)5.2 推求支渠及其所属农渠的设计流量 (21)5.2.1 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21)5.2.2计算四支渠的设计流量 (22)5.2.3计算四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22)5.2.4推求其他各支渠和农渠的设计流量 (22)5.3 推求干渠设计流量 (23)5.4 计算各渠道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24)第六章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26)6.1 渠底比降计算 (26)6.2 渠道纵断面设计 (27)6.3 渠道横断面设计 (28)6.3.1横断面设计原理 (28)6.3.2计算方法 (29)6.3.3支渠横断面设计 (29)6.3.4其他支渠断面设计计算 (31)6.3.5干渠横断面的设计 (31)6.3.6渠道横断面设计成果 (32)6.3.7渠道防渗工程 (33)第七章排水沟的布置 (34)7.1 排水标准 (34)7.2 排水模数确定 (34)7.2.1地面水排水模数 (34)7.2.2 平均排模 (34)7.2.3地下水排水模数的确定 (35)7.3 地下水排水沟沟深、沟距的计算 (35)7.3.1沟深计算 (36)7.3.2沟距计算 (36)参考文献 (37)毕业论文承诺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滴灌系统典型设计课件

滴灌系统典型设计课件

环境友好
设计应考虑对土壤、地下水和生态环境的长期影 响,确保系统的环保性。
ABCD
能源效率
考虑到能源消耗,设计应优化水泵和管网的运行 ,降低能耗。
成本效益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建设和运 行成本。
设计流程
01
需求分析
明确滴灌系统的用途、灌溉面积、 水源条件等基本需求。
设备选型
根据灌溉面积、水源条件等选择合 适的水泵、滴头等设备。
05
滴灌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定期检查滴灌管道
清洗滴灌设备
确保滴灌管道无堵塞、破损或老化现象, 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
定期清洗滴灌设备,包括滴头、管道等, 以防止堵塞。
检查水源
记录维护日志
确保水源清洁,无杂质,防止滴灌系统堵 塞。
对日常维护工作进行记录,方便后续管理 。
故障排查
检查滴头是否正常出水: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滴头。
管道长度与直径
管道长度与直径的选择影响系统的水 力性能和工程造价。
03
滴灌系统典型设计
典型设计一:果树滴灌系统
总结词
果树滴灌系统是滴灌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能够根据果树生长需求,通过精 准灌溉满足果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详细描述
果树滴灌系统通常包括水源、水泵、施肥装置、过滤器、输水管和滴灌带等部分 。该系统能够根据果树的需水规律和土壤湿度,通过滴灌带将水分和养分均匀地 输送到果树的根部,避免水分流失和浪费,同时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详细描述
蔬菜温室滴灌系统结合了温室结构和滴灌技术的优点,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和精准灌溉。这种系统能够 根据蔬菜生长的需求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长环境,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滴灌工程系统设计方案

滴灌工程系统设计方案

滴灌工程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滴灌是一种有效的灌溉方式,通过管道将水滴滴落到植物的根部,提供了准确的水分供应,节省了水资源,提高了作物产量。

本文将讨论滴灌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结构、组成部分、运行原理和设计参数等内容,以期为滴灌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系统的结构滴灌工程系统主要由水源设备、管道系统、滴灌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 水源设备水源设备主要包括水泵和水源。

水泵通常是用来将水从水源抽取并供给滴灌系统的重要设备。

水源可以是河流、湖泊、水库、井水等。

水源设备的选择应考虑水的来源、水质以及对设备的供水需求等因素。

2.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水在滴灌系统内的输送通道,包括输水管道、分水管道和滴灌管道。

输水管道用于将水从水源输送至滴灌区域,分水管道用于将水分配至各个滴灌装置,滴灌管道用于将水滴灌到作物的根部。

管道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输水流量、管道材料、管道直径和管道布局等因素。

3. 滴灌装置滴灌装置是将水滴灌到植物根部的设备,一般包括滴灌箍、滴灌带、喷灌器等。

滴灌装置的选择应考虑作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类型和水分需求等因素。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对滴灌工程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设备,主要包括计时器、阀门和传感器等。

控制系统可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状态,精确控制滴灌系统的运行时间和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系统的组成部分滴灌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

1. 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水泵、管道、滴灌装置和控制器等,是滴灌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

2.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滴灌系统的配件和附件,主要包括滴灌管道连接件、过滤器、压力调节器、阀门和计量设备等,用于协助主要设备完成滴灌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四、系统的运行原理滴灌工程系统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输水、分水和滴灌。

水泵将水从水源抽取并输送至滴灌区域,经过分水管道分配至各个滴灌装置,再通过滴灌管道将水滴灌到植物的根部。

粮仓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粮仓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名称:粮仓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题目类型:毕业设计学生姓名:胡红果院(系):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1001指导教师:朱清祥辅导教师:朱清祥时间:2014年3月3日至2014年5月30日目录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I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VI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IX)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X)摘要 (XI)一前言 (1)二选题背景 (1)三方案论证 (2)四过程论述 (4)4.1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4)4.2单片机选择与介绍 (5)4.3温湿度传感器 (7)4.4接口定义 (9)4.5电路特性 (10)4.6传感器特点 (11)4.7技术参数 (12)4.8显示模块 (12)4.9LCD1602概述 (13)4.9.1LCD1602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13)4.10报警电路 (18)4.11键盘设定模块 (18)4.12稳压电路 (19)4.13电动窗户开关电路设计 (20)4.14软件设计 (20)4.15主程序模块 (21)4.16SHT10初始化流程 (22)4.17LCD初始模块 (22)4.18Keil C软件概述 (23)五结果分析 (25)六总结 (26)参考文献 (26)致谢 (28)附录 (29)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系)电信专业自动化班级11001学生姓名胡红果指导教师/职称朱清祥/副教授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滴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4年3月3日~2014年5月30日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①《.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杨广靖,任云虹,贾金元等.[J].粮食加工,2012,37(4)②《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储粮试验研究》.张洪海,孙宜忠.黑龙江粮食,2004,(4)③《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美红.山东大学,2009:32-37④《粮食仓房的保温隔热、气密性技术措施研究及应用》.王薇.[D].天津大学,2009⑤《自然通风降温实验》.胡冶冰.[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8,(2)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参考粮食行业标准,按照进行自然通风对粮仓温湿度检测的要求,设计了一具有温湿度检测和电动窗控制功能的系统。

本科毕业设计-xx农场灌溉排规划及2016亩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本科毕业设计-xx农场灌溉排规划及2016亩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本科毕业设计-xx农场灌溉排规划及2016亩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新疆农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农业水利工程班级xxx 学生姓名xxx一、毕业设计题目:xx农场灌溉排规划及2016亩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作物种植比例冬小麦(20%)棉花(20%)棉花(10.5%)苜蓿(9.5%)油料(6.2%)果园(17.8%)林地(8%)水稻(8%)渠系水利用系数:现状(0.354)规划(0.69)指定设计典型渠系(4)支(10)斗(3)农二、毕业设计应阅读的文献、资料设计规范;[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2]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4]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5]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6]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85-85)[7]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9]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10]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11]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12] 《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4] 《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15]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16] 《渠系工程抗冻膨胀设计规范》(SL23-91)[17]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参考书目;[1]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华东水利学院. 水工设计手册8 灌区建筑物.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2] 周卫平,宋广程,邵思等. 微灌工程技术.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3] 赵竞成等. 喷灌工程技术.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4] 李安国,建勋,曲强等.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5] 清华大学,河海大学等.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6] 邱秀云. 水力学. 乌鲁木齐:新疆电子出版社,2004.[7] 李炜. 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汪志农. 灌溉排水工程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9] 罗家雄等. 新疆垦区盐碱地改良.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灌溉.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11] 何龙、何勇.微灌工程技术与装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6.7[12] 顾烈烽.滴灌工程设计图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3]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4].严以绥.膜下滴灌系统规划设计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15].张志新.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三、毕业设计要点(1)、确定K农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工程级别、各建筑物的级别等;(2)、掌握灌区灌溉排水工程规划的设计思想,并对灌区规划布置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的比较;(3)、熟悉灌区灌排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渠系建筑物(桥、涵、闸)及节水灌溉工程等设计计算过程和方法;(4)、熟练绘制工程设计图纸,准确和清晰的表达设计思想和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灌毕业设计二
牛武镇大棚节水灌溉工程
1、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富县牛武镇大棚节水滴灌项目
项目地点:富县牛武镇阳畔村
项目内容:蔬菜大棚滴灌项目
项目规模:原有51棚,今年新建30棚
设计单位:富县水利工作队
供货单位:
项目资料:阳畔行政村位于牛武川水系中游距牛武镇政府以东2公里处,辖党家庄、前阳畔、后阳畔三个自然村。

前阳畔自然村依309国道两侧而居,党家庄自然村与后阳畔相邻依309国道北而居。

由于地处川道,地域狭窄,309国道公路经过此地占地,土地面积也因而偏少。

,现有客户拟种植300亩马铃薯,其中大棚14个,温室2个,其余为大田种植。

滴灌项目区具体资料如下:
(1)、项目区作物为马铃薯,作物行距为1.1米,作物种植方向为南北种植, 土壤为沙壤土
(2)、项目区内有水井2口,出水量为40方/小时
(3)、地下管道采用110mmPVC管,地上出水口为2寸
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双侧控制,控制长度为最长80米, 项目区共留有63mm出水口26个,其中大田出水口10个,大棚出水口14个,温室出水口2个
(4)、地上支管为63mmPE软管,东西铺设,辅管为32mmPE硬管,东西铺设
(5)、滴灌带选用16mm*0.2mm*300mm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滴灌带南北铺设,铺设间距为1.0-1.1米,滴头间距为0.3米,双侧最大铺设长度为80米
(6)、大棚、温室内滴灌带单向铺设,最长铺设距离为120m
2、藁城地区马铃薯滴灌项目工程设计
2.1工程设计图纸见《藁城地区马铃薯滴灌项目工程施工图》
2.2工程所需材料见《藁城马铃薯大田滴灌工程材料清单》及《藁城马铃薯滴灌项目温室大棚部分材料清单》
2.3藁城地区马铃薯滴灌项目设计内容
(1)、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由水泵,变频器,施肥器,过滤器组成
变频器采用11KW变频器
施肥器包括100L施肥罐2个,4寸施肥阀(110mm)2个
过滤器采用4寸网式+离心过滤器2套
(2)地下管道
地下管道采用110mmPVC管道,管道设计数据如下:
管道内径110mm,
壁厚 mm,
公称压力为 0.4MPa
出水量Q=(110/13)2=71.60m3/h ,
水头损失为hf=8.4*10000*Q
管道总长度L=1610m(由施工图上数据计算得知)考虑到施工时必要的损坏和备用管材,选择1700mPVC110mm管材
管件包括:
110mmPVC90°弯头、110mmPVC正三通、110mmPVC堵头、110*63*110mmPVC变径三通、110mm*63mm PVC变径直通、63mm PVC90°弯头、110mmPVC直通、63mm PVC直通、63mm*2″PVC外丝直通等
连接方式:
地下管道采用PVC胶粘接,而且需预留63mm出水口(出水口在地面以上半米左右,出水口处为PVC外丝)(3)地上管道(输水设备)
大田部分
大田部分地上支管采用63mmPE软管,管道设计数据如
下:
管径63mm,
壁厚1.1 mm,
公称压力为0.05Mpa,
出水量Q=(63/13)2=23.49m3/h
总长度L=3000m(由施工图上标注数据实际计算得知,含有施工损失及备用管材),每个出水口双侧控制,控制长度为最长80米
大田部分地上辅管采用32mmPE硬管,管道设计数据如下:
管径32mm,
壁厚2.0mm,
公称压力为0.05Mpa,
出水量Q=6.06m3/h
总长度L=3200m,(由施工图上数据实际计算得知,包含施工损失及备用管材)
管件包括:
2寸阳*2寸阴*2寸阳特种三通、63mmPVC内丝球阀、63mm*2阳螺纹承插直通、63mm承插直通、63mm*1寸
*63mm中心阳螺纹承插三通、32mm*1寸*32mm中心阳螺纹锁紧三通、32mmPVC内丝球阀、32mm堵头、32mm直通、卡环、胶圈、生料带等
连接方式:
将2寸阳*2寸阴*2寸阳特种三通、63mmPVC内丝球阀、63mm*2阳螺纹承插直通依次连接好,用钢卡和胶圈将63mmPE软管与63mm*2阳螺纹承插直通固定好,每隔大约13米(约为12根双侧滴灌带的间距,因为32mmPE管可为6根双侧滴灌带供水)左右将63mmPE软管割开,用63mm*1寸*63mm中心阳螺纹承插三通将隔开的63mmPE软管连接好,用32mmPVC内丝球阀一侧连63mm*1寸*63mm中心阳螺纹承插三通,另一侧连32mm*1寸*32mm中心阳螺纹锁紧三通,然后32mm*1寸*32mm中心阳螺纹锁紧三通两侧分别连接长6.6m(约为6根滴灌带之间的间距)的32mmPE管,并用32mm堵头堵好
(4)滴灌设备(灌水器)
大田部分滴灌设备
大田部分滴灌设备采用河北润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16mm 內镶贴片式滴灌带,滴灌带设计数据如下:
内径16mm,
壁厚0.2mm,
滴孔间距300mm,
滴头流量约为2L/H,
公称压力为0.02Mpa,
出水量大约为每160m每小时出水1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