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论文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物理基础教学更要注重技能的训练。
以下是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1永磁体是在外加磁场去掉后,仍能保留一定剩余磁化强度的物体。
要使这样的物体剩余磁化强度为零,磁性完全消除,必须加反向磁场。
使铁磁质完全退磁所需要的反向磁场的大小,叫铁磁质的矫顽力。
钢与铁都是铁磁质,但它们的矫顿力不同,钢具有较大的矫顿力,而铁的矫顽力较小。
这是因为在炼钢过程中,在铁中加了碳、钨、铬等元素,炼成了碳钢、钨钢、铬钢等。
碳、钨、铬等元素的加入,使钢在常温条件下,内部存在各种不均匀性,如晶体结构的不均匀、内应力的不均匀、磁性强弱的不均匀等。
这些物理性质的不均匀,都使钢的矫顿力增加。
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均匀程度愈大,矫顽力愈大。
但这些不均匀性并不是钢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的或已达到的最好状态,为使钢的内部不均匀性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要进行恰当的热处理或机械加工。
例如,碳钢在熔炼状态下,磁性和普通铁差不多;它从高温淬炼后,不均匀才迅速增长,才能成为永磁材料。
若把钢从高温度慢慢冷却下来,或把已淬炼的钢在六、七百摄氏度熔炼一下,其内部原子有充分时间排列成一种稳定的结构,各种不均匀性减小,于是矫顽力就随之减小,它就不再成为永磁材料了。
钢或其他材料能成为永磁体,就是因为它们经过恰当地处理、加工后,内部存在的不均匀性处于最佳状态,矫顽力最大。
铁的晶体结构、内应力等不均匀性很小,矫顽力自然很小,使它磁化或去磁都不需要很强的磁场,因此,它就不能变成永磁体。
通常把磁化和去磁都很容易的材料,称为“软”磁性材料。
“软”磁性材料不能作永磁体,铁就属于这种材料。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21前言一个成功的学术研究绝对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努力之上得来的,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量。
”物理科学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无数的实验基础上的。
初中物理实验科技小论文1

物理科技小论文
物理学是一种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对物理的学习很有帮助。
学习好物理对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用处,能解释一些以前我不能解释的问题,同时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安全意识。
比如、我们坐过火车的同学都知道,车站上车点都有一安全线。
为什么呢?
因为飞快的火车有一个安全距离,当我们在公路上步行时,不宜靠中太近,除了害怕离线的车会撞到之外。
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原因。
就是很有可能身边的空气将我们“推”向汽车而发生意外。
为什么这么说?当车飞快的从我们身边开过的时候,对周围的空气造成了影响:使它们的速度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上面的推倒易知:速度过快造成周围空气的压强减小,在汽车周围形成一个压强差,在车周围的事物就容易被“压”到车下。
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步行要尽量的靠边走。
这是我学习运动学后在老师指导下了解的一点小常识。
学习了物理知识让我知道物理的世界真的好伟大。
3年级下册小实验作文

3年级下册小实验作文
3年级小实验——水的表面张力
今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的。
听说水分子之间有一种互相拉扯的神奇力量,能让水面变得像橡皮膜一样有弹性。
我很好奇,决定动手试试。
我准备了一个透明玻璃杯、一些清水、几枚硬币和一些回形针。
首先,我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清水,直到水面几乎与杯口齐平。
接下来,我拿出硬币,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令我惊讶的是,硬币竟然像小船一样浮在了水面上,而没有沉下去。
接着,我拿出了回形针。
我想,这回形针这么重,一定会让水溢出来的。
可是,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地放在水面上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水面像是有了一层看不见的薄膜,回形针竟然也浮在了水面上,而且水面并没有溢出来。
我兴奋地继续往水面上放回形针,直到放了好多枚,水面才开始微微颤动。
最后,当水面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的回形针时,水才终于溢了出来。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亲眼看到了水的表面张力。
原来,水分子之间真的有一种互相拉扯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水面变得有弹性,像一张薄膜一样托住硬币和回形针。
我觉得科学真的很神奇,以后我还要做更多的小实验,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
初中物理小论文(通用10篇)

初中物理小论文(通用10篇)初中物理小论文(通用10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小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小论文篇1事实上,我是一个物理白痴。
只是一直没承认而已。
物理课上,当老师正在唾沫横飞地解说着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我趴在桌子上,将头仰到45度时,发现黑板上的粉笔灰正以每秒1CM的速度往下掉,根据公式着这个粉笔颗粒在自由落体运动后做了多少功,恩,是W=8.9J。
可是当时还是不会做这道题。
这是一次期中考试,下午考物理。
考场上,我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再次证实一个事实,那就是:我是一个物理白痴。
后来物理白痴决定认真学习物理。
于是,物理白痴坐在了万恶的物理课堂里。
班级的生活是快乐的,我坐在第二排,每当上物理老师的课时,物理白痴都会极其认真的听讲,极其认真的做笔记,极其认真的摆弄着左右手,只不过他找电流我看手表。
所以,我崭新的物理生活还是值得歌颂的,除了卷子上那片如太阳般耀眼的红色海洋。
然而,没有一个物理老师会欣赏或注意一个物理白痴,即使那物理白痴也很想学好物理,我用语文安慰物理,然而我的语文最好也只不过85分。
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桌子上厚厚一摞卷子。
我用最快的速度把物理试卷压在最下面,这时,我前面的同学泪流满面地问我:“怎么办,我无力只考了90分。
”在那一瞬间,我听到心里那片“哗啦哗啦”的声音,我知道,那叫“心碎了”,很痛很痛。
直到后来,我想我也许逃不开物理了。
因为网上的朋友告诉我,她们也学物理的,因为她们在海关工作的时候,是需要算每个集装箱的重力,对地面的支持力,及风雨的阻力等,要保证不会砸死人也不会摔坏,这也是竞争的条件嘛。
之前,无力白纸还在嘲笑正在学习物理的男男女女们,因为物理在将来有什么用,我不能再看见前方有帅哥时,计算他的速度,以及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也不能将沙滩上金灿灿的沙子变成金灿灿的黄金;更不能幻想,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将可爱的玻璃变成永恒的钻石。
物理小论文范文(通用10篇)

物理小论文范文〔通用10篇〕物理小论文范文〔通用10篇〕物理小论文篇1不知怎么的,今天我突然想起了他,我的物理老师。
也许是马上就要新增化学一科,情形与一年前相仿。
一年前,升初二了,于是课程表中增加了“物理”一科。
从此“语数外鼎力,政史地生拉分”的场面被彻底打破了。
还记得第一节物理课。
第一任物理课代表是个武侠迷,课前他将物理老师的名字——“龙凤”写在黑板上,而且还是繁体的,他说这样写更有大侠风范。
也是,他的名儿也挺有武侠意味的。
上课后,我发现龙老师是位新来的老师,而且没有物理老师那种魁梧严肃的“固然形象”,并且还很瘦,矮。
自我介绍后,他便谈起物理这们学科:“有的同学说物理很难,其实不然。
物理非‘无理’,‘勿理’也。
”众皆哗然。
最后,他给我们布置了第一项物理作业:写一篇题为《物理随想》的短文。
随想,我们认为随想就是“随意想,想什么写什么”。
于是稀里糊涂地些好就交了。
几天后,作业发下来了,他说:“你们八班的很有趣儿嘛。
”众所周知,巴蜀地区的人受四川话的影响,说普通话就夹着一口川味,美其名曰:“川普。
”龙老师本来就不是这地方的人,来这儿后又受影响,其语言甚为搞笑,集三种“精华”于一体,谓之“杂普”。
我班同学上课异常“活泼”,龙老师肯定招呼不过来,于是大呼一声:“再闹,再闹就站到‘盒’板上去。
”众人不明,然后哄堂大笑。
假如逮到“典型”,其必曰:“你懂完咯呵!”还是大笑……进入电学学习后,知识点变得抽象,很难懂。
又一次单元考试,拿到卷子后,很多看不懂……可想而知,全班成绩不佳。
发卷评讲时,龙老师说:“这次考试有几个不及格的。
”众暗喜。
“不过是以十为单位的。
”众打击ed by him。
“但是,这次考试是竞赛的难度,所以只当测试练习。
”众释然。
不过龙老师擅长总结知识难点来巧记,什么“物近像远像变大”“左手力右手流”,就这样,枯燥的定理就被轻轻松松地掌握了。
龙老师是个有趣的人,所以他和学生的关系很好。
不仅数学、物理的问题可以问他,就算到办公室去摆弄那些物理器材他都会笑笑了之。
振动原理在生活的应用论文

振动原理在生活的应用论文1. 引言振动原理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振动原理在几个具体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原理和效果。
2. 手机的震动功能手机的震动功能是振动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在手机中安装一个小型的电机,利用振动原理来实现手机的震动功能。
当手机收到短信、电话或其他通知时,电机会被激活并产生振动,通过震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提示。
这种振动提示不仅方便了用户,在会议或其他场合时也不会打扰他人。
3. 电动牙刷电动牙刷的震动功能也是振动原理的应用。
在电动牙刷中,一个小型的电机产生高频的振动,通过牙刷刷毛的运动来清洁牙齿。
这种高频震动可以更好地清除牙齿表面的污垢,比传统牙刷更有效。
同时,电动牙刷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清洁体验,不需要用户用力刷洗,减轻了手部的负担。
4. 洗衣机的振动控制洗衣机的振动控制是振动原理在家居电器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在洗衣机的运转过程中,由于容量不同、衣物分布不均等因素,会产生震动和噪音。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影响,洗衣机通常采用振动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洗衣机的振动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马达的转速和方向,以达到最佳的洗涤效果和稳定性。
5. 音叉音叉是振动学中经典的实验工具,同时也是在音乐教育和听力测试中常见的工具。
音叉的本质是一个机械谐振子,当使其振动时,会产生特定的频率。
这些频率可以用来调音乐器、检测听力和研究声学特性。
音叉的应用范围广泛,从音乐演奏到科学实验皆可见其身影。
6. 电子钟电子钟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也运用了振动原理。
在电子钟中,通常会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来产生稳定的振动,这个晶体的压力变化会引起电荷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被放大后驱动计时电路,进而产生精确的时间显示。
因此,振动原理为电子钟的准确计时提供了基础。
7. 结论振动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手机的震动功能到洗衣机的振动控制,再到音叉和电子钟等工具的设计,都离不开振动原理的支持。
中学生实验小论文4篇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作文频道XX特整理了中学生实验小论文4篇,欢迎阅读参考,也希望大家平时能多动手尝试。
分子势能之谜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实验,书上说这是一个谜题,其实可以用现在的物理学已有的知识来解释。
原题是这样的,用一条透明的塑料管,在管子的一头接上一个漏斗,并将其接在1m左右的支架上,将另一头接在一个圆柱体物体上,并绕5~6圈,注意不可以折管,要保持管的畅通,更值得注意的是,漏斗一端的水平高度大于另一头出口的高度,然后从漏斗的那一头放进水。
会发现,漏斗一端的水平很高时,远高另一端的水平线,水竟然不会从另一端流出来。
这个实验以谜题的形式刊登在书上,大家都认为很难解释这个实验,其实在这个实验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螺旋管中的空气。
假如没有空气,将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解释这个实验,要从气体压缩的知识入手,我们知道气体压缩产生了内能,而内能是由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组成的。
压缩气体使分子间的距离减少,水管中水的重力对气体做功,一部分表现为分子动能,以热量的形式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另一部分以分子势能的形式存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高水平的水就不能穿过带有空气的螺旋管,当然气体的分子势能也有限,当具有更高的重力势能的水可以从中通过。
分子势能在自然条件下恢复需要能量,假如没有分子势能,气体将被无限压缩,而不会恢复原来的体积这并不符合实际的现象。
这在工业,生活上很有应用价值的。
保证管道运输的压力足够,必须排尽管道中的气体,才能保证运输的顺利。
分子势能还广泛运用在汽车上有人们熟知的安全气囊,还有气囊悬挂系统,气囊起到一个反冲的作用,从微观意义上讲,就是压缩做功与分子势能的转化。
在小的时候我曾玩了一个游戏,在一个空的玻璃瓶中,放入一个点燃的鞭炮,瓶不会破,而在一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加入水,再放入一个鞭炮,瓶就会破,当然这样很危险,希望大家不要模仿。
当时只是好玩,并不知道其原理,水的分子势能变化小,气体变化大,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明了,分子势能起缓冲作用。
关于初中物理论文精选3篇

关于初中物理论文精选3篇物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它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物理学,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理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次在厨房煮菜时,我不小心把胡椒粉和盐混在了一起。
这时,我想到了三种方法来分离它们。
首先,我尝试了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分离它们,但是很快就放弃了。
然后,我尝试了把它们倒入有孔的小盒子,但是这种方法也没有成功。
最后,我想到了用摩擦起电的方法来分离它们。
我用小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搓了又搓,使它能够产生静电,然后将汤勺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胡椒粉就被吸到了汤勺上。
这个方法真是神奇,我成功地将混合在一起的胡椒粉和盐分离了!在研究物理时,我们应该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学好物理,我们需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研究方法。
演示实验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演示实验的改革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二、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在研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论文
摘要: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更加联系实际,更加贴近生活。
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普通的日常用品都可以成为命题的素材。
现以近几年利用身边的小物品设计实验的中考题为例,探讨如何开拓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
例1请你用大塑料可乐瓶制成一种物理实验器材,并简述制作过程及用它所演示的物理现象。
解析:塑料可乐瓶具有透明、易开孔切割、瓶壁较薄等特点,虽软却很有弹性,同时又有较大容积。
利用它可做以下实验:
①取一塑料可乐瓶,在瓶子的侧面距瓶底的不同高度上,用小铁钉钻几个小孔,然后往瓶内装满水。
通过实验探究可发现,从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演示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的现象。
若在可乐瓶体同一平面的不同方向上,用小铁钉钻很多小孔,然后往瓶内装满水,可看到水从不同的小孔向各个方向喷出,这证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公务员之家
②往塑料可乐瓶内装半瓶水,在瓶底用铁钉钻一小孔,可看到水从孔中喷出。
若这时让塑料瓶自由下落,可看到水不再向外喷出。
这就验证了水的失重现象。
例2利用注射器,你能做哪些实验?
解析:注射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若能开动脑筋,利用它“活塞能拉动”、“封闭一部分气体”等特点也能做不少物理实验。
①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会感到很费力。
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就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②拿一支注射器,把活塞推到底部,用手指将前端小孔堵住,把活塞拉到注射器的中部。
然后,把注射器浸人水中,移开手指,就会看到水进人注射器内部。
这就验证了抽水机的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例3给你一张纸,适当添加一些辅助器材,你能做哪些实验?
解析:纸对同学们来说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然而利用它却能做许多物理实验,你想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吗?
①找一铁块,将它放在纸上,迅速地拉动纸片,可看到铁块保持静止,此实验可验证铁块具有惯性。
若慢慢地拉动铁块,可使它由静止变为运动,因为铁块受到了摩擦力作用,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用一张纸与装满水的杯子,可做水和纸不掉落的“覆杯”实验,从而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③用纸做一个纸锅,加人适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虽然水会沸腾,但纸锅却不会烧坏,这验证了水在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却保持在沸点不变的结论。
例4若你手中有一根钢锯条,你能利用它做实验验证哪些结论?
解析:钢锯条在力学实验中经常遇到,认真思考可发现它能验证如下结论:
①将钢锯条拨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若在振动的钢锯条旁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会发现烛焰在摇晃,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②用力按锯齿,手会感到疼,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若用力按钢锯条,可将钢锯条压弯或折断,这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③将钢锯条向前抛出去,钢锯条能继续向前飞行,这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用力推桌面上的钢锯条,能使它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5给你一支削好的圆铅笔,请用它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
解析:这是一道很好的培养同学们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开放型实验题,现将答案收集整理如下:
①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头,两手指压痕深浅不同,说明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也会感觉到疼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用细铁丝绕在铅笔的一端或将图钉压人铅笔的一端,使之竖直漂浮在水或其他液体中,根据铅笔浸人液体中的深度,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③将细铁丝密绕在圆铅笔上,然后用尺测出n圈细铁丝的总宽度D,则可求出细铁丝的直径d=D/n
④将一小灯泡、电池和铅笔芯用导线串联起来,让导线的一端与铅笔芯的一端接好,另一端在铅笔芯上滑动,以改变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短,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改变,此实验能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例6请利用一只氢气球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解析:节日里氢气球价格便宜,随手可取,自己动手做一做,一定有不少收获。
题目提供的是氢气球,可根据氢气球“轻”、“软”、“内有氢气”等特征设计物理实验。
如:
对于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要注意分析题中提供的物体的特点,从力、热、光、电等方面思考。
同时还要注意平时多观察一些现象和多做一些简单的探索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