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疾病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王君(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江西赣州34000)[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选取020年1月~022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黄疸新生儿7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6天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改善效果、黄疸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25)。

治疗后第3、6天,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2.25),黄疸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2.25),且黄疸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2.2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提升黄疸改善效果,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胆红素;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21-5639(2222)24-2453-23dcl:12.3299/j.imu.1721-5939.0525.64.618Curotive effech of cumbinep Troditionai Chinese MePicinr and Westers MePicinr on nevnatai taundiccWANG Jun(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Naudang District,Gauzhox City,Jiangxi Pwviuce49040,Chino)[AbsUocS]Objective0v aualyze the thewpexPc edect of OraOiPosoi Chisese Mediciue combisaUos with Westers Mediciue os seosatoi jaimdice.Methodt75cases of jaunedee seosates treated is our hospital from Jauuaw2013to June2020were selected and divideX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kerent treatment methohs.Amosg them,39cases is the costroi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s medicise,while39cases is the stuP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yrate)OraOihosoi Chinese Medicise and Westers Medicise.BihruPis level,improvement of jaundice,Jisappearasce Owe of jaundice and occurrence of ahverse reactioss were ohsew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s the3rd and6th day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kUs O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is children with bihruPis level compaksos,there was so smUsticaUy significaut dikerence(P>0.45).3,6days after treatment,the stuPy group with the bihruPis levels were lower than costroi group(P<0.45),jaundice,iwpwve ed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e costroi group(P<0.45), and jamdice disappeor Pme and iscidence of ahverse reactioss are lower than the costroi group(P<0.45).Conclusion Ohe com­bisaUos of OraOitiosoi Chinese Medicise and Westers Medicise is the treatment of seosatoi jaundice cau edectively reduce the bihruPis dveU endasce the effect of jaundice impwvemesW shoWes the Owe of jaundice wywssWs and reduce ahverse reactioss.[Key wo O s]Treatment combisaUos of OraOihosoi Chinese Medicise and Westers Medicise;Neonatal janndice;BihruPis;Adverse reactioss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除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外,还有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43。

蓝光照射实验报告

蓝光照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比不同照射方式(间隙照射和持续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出生在同一时间段的新生儿,其中男婴30名,女婴20名,平均出生体重为3.2kg。

所有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黄疸程度为轻度至中度。

2. 实验分组将5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

实验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3. 实验分组治疗(1)实验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 将新生儿放置在蓝光箱内,箱内光源波长为425~475nm。

② 每日照射时间为12小时,分早晚各6小时。

③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新生儿安全。

(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光照、药物治疗、喂养等。

4. 实验观察指标(1)黄疸程度:通过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评估黄疸程度。

(2)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黄疸程度改善情况。

(3)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发热、皮疹等。

三、实验结果1. 黄疸程度改善情况实验组治疗后,新生儿黄疸程度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显著。

对照组治疗后,黄疸程度也有所改善,但效果不如实验组。

2. 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过程中,有3名新生儿出现轻微腹泻、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有5名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实验结论1.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黄疸程度,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2. 间隙照射和持续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间隙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3.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4例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4例相关因素分析

病, 继 发神 经系统 损害 , 引起 脑瘫 、 癫痫 等后 遗症 , 给社
会 和 家庭带 来极 大 的危 害 和负担 。 本研究 发 现存 在感 染 、 为早产 儿 、 存在 G 一 6 一 P D酶
数据采 用 均数 ±标 准 差 ( ±s ) 表示 , 两 样 本 率 的 比较 采用 Y 检验, 两 样本 均数 的 比较 采用 t 检验 , 均以P <
中胆红 素水 平 升 高 导致 皮 肤 、 粘 膜 黄 染 为 主要 表 现 。
新 生儿 病理 性 黄疸 的 发 生是 多 种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常见 的病 理性 原 因包括溶 血性 贫血 、 肝脏 功能 异 常
及 胆道 疾 病 等 。新 生 儿 病 理 性 黄 疸 可 引起 胆 红 素 脑
2 新生 儿 病 理 性 黄 疸 危 险 因 素 : 所 有 感 染 患 儿 中, 病理性 黄 疸 患儿 占 2 5 . 7 1 , 早产儿 中, 病 理 性 黄
因素 , 有研 究显 示 , 在 各 种 感 染 的发 生 情 况 中 , 肺炎 占 病理 性黄疸 病 因的 1 9 . 5 E 3 3 , 巨 细胞 病 毒感 染 也 是 常 见原 因之 一 , 巨细胞 病毒 抗 体 阳性 患 者 在黄 疸 患 儿 中
8 8 8
陕西 医学 杂志 2 0 1 3年 7 月第 4 2卷第 7期
新 生儿 病理 性 黄疸 8 4例 相 关 因素 分析
湖北省 黄石 市 阳新人 民 医院 ( 黄石 4 3 5 2 0 0 ) 陈细香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引起新 生儿病理 性黄 疸 的相 关 因素 。方 法 : 选取 8 4例 病 理性 黄疸 新 生儿 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结 果 : ①8 4 例 病理 性黄 疸 患儿 中 , 早产儿占 3 6 . 9 , 感 染 因素 占 4 2 . 9 , G一 6 一 P D

204例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204例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Aca P e it ,9 5, 4: l3 t a dar 1 9 8 I8
治措施 , 避免 脑组 织损伤 的进一 步加重 。本组 资 料表 明 ,4小 2 时内 HI E组血 清 C K—B B水平达高峰 , 最高 值达 3 .9 U L 此 25 / , 后 进行性下降 , 4 至 8—7 2小 时 明显 降 低甚 至正 常 ( 常值 < 正
维普资讯
华北煤 炭 医学院学报
20 年 9 07 月第 9 卷第 5 期
J ohCi ol ei oee 07Sp,() r h aCa M d a Clg 20 et 5 N t n c l l 9
・7 63・
后 较差 , 病死率 及 出院时 神经 系统 检查 异 常率 高 , 明其 与 说 远 期神经系统后遗症 有关。所 以, 当新 生儿 尤其 是那些 出生 时
a hx []Pda e,035 ( )20 s yi J .eir s20 , 2 :7 p a tR 4
[ ] T li T, adeS So A,ta Cet ekns se zmeB o. 3 a k H lr ,ot e 1 rai iaei ny B cn v . n o cnrt n e b sia f i shxa dpeem no a sJ . et i si cr r pnl udi ap yie rtr ent [ ] a o n eo l n t e
1 临床 资 料
1 1 资料来源 .
来 源于门诊。
2 例 全部来 源 于本 院儿 科住 院治疗 的新 生 4 0
儿, 病例选择全部 为足月儿 。其 中 8 4例来源 于本院产科 ,2 10例
1 2 诊断标准 .
均符合《 实用新生 儿学》( 3版 ) 生儿病 理 第 新

168例新生儿黄疸的监测与诊疗体会

168例新生儿黄疸的监测与诊疗体会
6 . 5 5 %, 均未发 生核 黄疸 , 无 一例 脑损 伤发生 。
生的 1 9 1 3名 新 生 儿 , 其 中男 孩 1 1 3 5名 , 女孩 7 7 8 名 。体 重低 于 2 5 0 0 g的 2例 , 出生 缺 陷先 天 畸 形 的
3例 , 早产 儿 5例 , 双 胎 2对 。
3 讨 论
人 类 出生时胆 红素 产量 大于排 泄量 , 几 乎我 国所
1 . 2 监测 方 案
在 新生 儿 出生 的第 1 、 2 、 3 、 4、 5天 ,
有 足月新 生儿 都 会 出现 “ 暂 时性 胆 红 索增 高 ” , 传 统称 为“ 新 生儿生 理性 黄 疸 ” 。部 分新 生 儿 血清 胆红
能有效 预 防新 生儿黄疸 的发 生。 关 键词 : 新 生儿 ; 黄疸 ; 监测; 诊 疗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2 . 1 7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8— 7 3 3 8 ( 2 0 1 4 ) 0 1— 0 0 4 8— 0 2 新 生 儿黄 疸 是新 生 儿时 期 最 常见 的症 状 之 一 ,
生率。方 法 对 2 0 0 9年 3月_ _ 2 0 l 1 年 3月兴化 市妇 幼保健 院 l 9 1 3名新 生儿在 出生第 l 、 2 、 3 、 4 、 5天进 行 经皮胆 红素测 定 , 并按 照 2 0 0 1 年“ 新 生儿黄疸 干预推荐 方 案” 进行 干 预 。结果 共筛 查 出新 生儿黄 疸 1 6 8例 , 发 生率为 8 . 7 8 % 。其 中 1 5 7例 给 予 口服酶诱 导剂 苯 巴比妥 、 中药茵 栀黄 口服液 、 微 生 态制 剂及 蒙脱石散 治 疗 , 1 l 例 转 诊 至 新 生儿科 进 行光 疗 , 均 取得 良好 疗 效 , 无 一例 脑损 伤发 生 。结论 在新 生儿 出生 7天 内定时监 测新 生儿胆 红素水 平 , 对 高危 儿及 时进 行 干预 ,

蓝光治疗的实验报告

蓝光治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引起皮肤、眼睛等部位的黄染。

蓝光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苦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2. 分析蓝光治疗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3. 为临床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出生在同一时间段的新生儿,年龄在0-28天之间,体重在2.5-4.5kg之间,无其他疾病。

2. 实验设备:蓝光治疗仪、黄疸仪、体温计、尿常规检测仪等。

3. 实验药物:无。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5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

实验组接受蓝光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蓝光治疗仪,将新生儿衣物褪去,将其放在透明的保暖箱中,遮盖眼睛和会阴部位,在保暖箱的上下位置安装蓝光灯,对新生儿按照一定时长进行照射。

-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等。

3. 观察指标:- 黄疸指数:使用黄疸仪测量新生儿皮肤黄疸指数。

- 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新生儿体温。

- 尿常规:检测新生儿尿液中胆红素含量。

- 不良反应:观察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蓝光治疗后,黄疸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体温、尿常规等指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六、实验结论1. 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 蓝光治疗安全、有效、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七、实验讨论1. 蓝光治疗能够降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光疗使胆红素结构发生变化,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进而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长期神经预后临床研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长期神经预后临床研究

[ ] 乐杰. 1 妇产科学. 第六版. 北京: 民卫生出版社 ,0 5 9 . 人 2 0 :9 [ 杨芳. 2] 早发型重度 子痫前期的研 究进展. 中国 医药导报 ,09, (0) 20 6 3
l 5— 1 6.
[ 廖 志 琼 . 发 型 与 晚发 型 重度 子 痫前 期 的 比较 分 析 . 州 医 学 院 学 报 3] 早 广
胆 红 素 水 平
人数 智 力 缺 陷 听 力 损 失 语 言 障 碍 ( ) % ( ) % ( ) % ( ) %
运 动 障 碍 ( ) %
2 2—2 6 5x o L 4 ( 3 1 )2 2 . 7) 1 ( 5) 7 1 . 1 1 ( 2 7 ) 1 5 . i l 4 4 .4 1 ( 7 2 m / 12 (5 9 ) 0 2 .3
早 发 组 围 生 儿 情 况 明显 差 于 晚 发 组 ( 0 0 。 P( .5) 早 发 型重 度 子 痫 前 期 是 一 个 比较 特 殊 的 时期 , 发 病 时 间早 、 儿 未 成 其 胎
长期 的患者 , 通过保守治疗能够取得 比较好的效果。 新生儿预后 主要与孕周和 胎儿监 护有关 , 其中妊 娠终止 是控制 孕周 的 关键所在 , 有研究表 明,4孕周后 分娩 , 3 能够 有效降 低新生儿病 死率 。从本 组研 究 中发 现 , 发 组 新 生 儿 窒 息 率 高 、 入 NC 新 生儿 A gr 分 、 晚 转 IU, pa评 围生 儿 死 亡 等 均 优 于早 发 组 ( P<0 0 。对 于 终止 妊 娠方 法 的选 择 , 要 结 合 多 .5) 需 方 面 的 因素 , 因为 此 阶 段 的 孕 妇 已 无 更 多 的 时 间 进 行 等 待 , 产 速 度 慢 , 引 有 可 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 , 对于重度子痫 期的一般 选择剖宫产 , 本组 主要分 娩 方 式 为 剖 宫 产 , 发 组 剖 宫 产 率 为 9 .4 , 发 组 剖 宫 产 率 为 8 .9 早 07 % 晚 9 2 %

50例黄疸婴儿病因分析及临床观察

50例黄疸婴儿病因分析及临床观察

医科大学学报 ,0 7,0 2 :7 . 20 3 ( ) 12 [] 3 张海 民, 郑军华 , 国华 , 回肠新膀胱术 治疗膀胱 癌 [ ] 第二军 黄 等. J.
医大 学 学 报 ,0 7,(0) 16 . 20 8 1 :0 4
形, 术后胱容量 2 0— 3 m , 1 4 0 l容量合 理 , 是减少重吸收的重要措 施 。代谢性 酸中毒 的发 生 率 明显 降低 , 组 未 出现 电解质 紊 本 乱 。( ) 3 输尿管返流 : 本组 均采用非 乳头样 输尿管新 膀胱 再植
10 . 9 1
34 并发症及防治 .
() 1 排尿异常 : 原位 回肠新膀胱 术后接近
生理 排尿 , 但要指导患 者进行 贮尿 和排尿 功能 的训练 , 恢复 来 回肠 新膀胱的充盈感觉 和正 常 的排 尿功能 。残余尿 的测 定可
以指 导锻炼排尿功 能 , 余尿量 >10 , 留置 导尿 管 , 残 0 ml需 指导
术 , 后 常 规 行 彩 超 和 I U检 查 , 发 现 输 尿 管 返 流 。 ( ) 术 V 未 4 尿 漏 及 结 石 : 组 出现 1 贮 尿 囊 尿 漏 , 尿 囊 吻 合 时 要 仔 细 严 本 例 贮
[] 4 伊岱旭 , 尚范 , 廖 吴用样 ,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8 例 临床报告 [ ] 等. 2 J.
黄疸是婴儿 的常见 症状 和疾病 , 由多 种原 因引起 , 分 可 部 患者可 由新生儿黄疸慢 性迁徙 而来 … 。按 照血 液 中胆 红素 的 增高类型 , 可将其分 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性黄疸和 直接胆红 素增
高 性 黄 疸 两 大 类 , 由于 其 发 病 原 因 不 同 , 治 疗 方 法 及 预 后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黄疸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儿科
病症体征:败血症,胆道闭锁,核黄疸
疾病介绍: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MOL/L (1~3MG/DL)逐步上升到86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
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MOL/L(12MG/DL),早产儿不
超过255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MOL/L
(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
疸的误诊或漏诊
症状体征:
(一)病史
1、黄疸出现时间 24小时内出现共同疸者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其次再
考虑CMV等先天性感染2~3天者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除外4~7天者以败血症、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呈现黄疸者则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属可能。

2、黄疸发展迅速新生儿溶血症最最快,其次最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
闭锁发展较慢而持久。

3、粪便及尿的颜色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4、家族史家族有蚕豆病患者应考虑是否G6PD缺陷病父母有肝炎者应除外
肝炎。

5、妊娠史、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提示产时感染)、临产前母亲用药史等。

(二)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
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
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化验检查:
新生儿黄疸要做什么检查?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MOL/L
(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MOL/L(10~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凡登
白试验呈间接反应。

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鉴别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粪便有明显色素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和败血症:1.如有感染中毒表现,应进行血、尿培养。

2.如有溶血表现(网织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2~10/100白细胞),应检查母婴ABO及RH血型,抗人球蛋白
试验阳性者即为RH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呈阳性。

上述试验
阴性者或出生3、4天后始发病者应除外G6PD缺陷。

新生儿溶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持续一个月或更长,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贫血,肝脾大,母婴血型不合,严重者并发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3~4天或更晚,持续1-2周,或更长。

早期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晚期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晚期并肝细
胞性,感染中毒症状
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
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G - 6 -PD 缺乏: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长,非结合胆红素
增高为主,溶血性贫血,常有发病诱因。

新生儿肝炎: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数日~数周,持续4周或更长,以结合胆
红素增高为主,阻塞性及肝细胞性。

黄疸和大便颜色有动态变化,GPT升高,
激素可退黄。

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
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以下检查可供
参考。

1、血清胆红素多次测定逐渐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若有波动或不规则地下降
提示肝炎。

2、血清转氨酶早期明显增高考是提示肝炎。

3、其他实验室检查血清5-核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血清甲胎蛋
白>40MG/L提示肝炎;十二指肠引流液含有胆汁或胆酸可降外胆道闭锁;脂蛋白-
X(LP-X)阳性者提示胆道闭锁。

4、静注131I玫瑰红37~148MBQ(1~4CI),收集3天粪便(不能混有尿液)测每分钟计数,如>10%的注入量即可排除胆道闭锁。

5、核素肝、胆扫描静注99M锝标记的亚氨二醋酸(IDA)衍化物后扫描,
肝炎患儿的肝脏显影缓慢而肠道出现放射性浓集,胆道闭锁患儿肝显影出现快,肠道不出现显影。

6、B超可发现总胆道管囊肿,如无胆囊提示胆道闭锁。

7、肝活检肝结构基本正常,胆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胆道闭锁;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坏死、多核巨细胞易见到提示肝炎。

8、剖腹探查争取在2个月内施行,如无胆囊宜进一步探查;如有胆囊,应进
行胆囊造影,如异常则作肝门空肠吻合术(越早施行效果越好,最迟不超过3
个月)。

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有哪些?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

治疗用药: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
治疗。

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