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习题精选(三)

合集下载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程序
“五疑”教学过程设计
灵感修改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立体图形的特点。
请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
过程要求:
(1)我们已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回顾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3)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从图形的面、棱、顶点等方面来描述其特点(出示立体图形配合说明)。
三小结:
通过观察物体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立体图形的特点。
请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
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练习设计
通过观察物体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册
板书设计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
教学反思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市中区中兴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单元:1 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
课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刘兵
执教教师
宋彬李丽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与同学交流。
(5)教师提供表格,帮助整理大小关系;
③面的形状

顶点
圆柱
圆锥
底面
侧面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5 角以及角的度量-章节测试习题(3)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5 角以及角的度量-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题文】上午9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答案】105°【分析】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3个大格,且加上时针多走的30分钟的角度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钟面角:钟面被分成12大格,每大格为30°;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2.【题文】下列图形中有哪些角?请用适当的方法把图中的角表示出来.【答案】∠1,∠2,∠3,∠α,∠BAD.【分析】先找到图中角的顶点,再找到角的两边,从而找到角,以各顶点为切入点,把角表示出来即可.【解答】图中所有的角为∠1,∠2,∠3,∠α,∠BAD.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角的定义,也考查了角的表示,除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外,也可用数字或希腊字母来表示,但需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3.【题文】(1)用10倍放大镜看30°的角,你观察到的角是_______.(2)用10倍放大镜看50°的角,60°的角,你观察到的角是______,______.由(1),(2),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把你的结论让同学们进行验证,看是否正确.【答案】(1)30°(2)50° 60°角度不变.【分析】(1)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用10倍放大镜看30°的角,你观察到的角是 30°,故答案为:30°.(2)用10倍放大镜看50°的角,60°的角,你观察到的角是50°,60°,故答案为:50°,60°.(3)由(1),(2),得到的结论是在放大镜下角度不变,放大镜只有把图形放大,但不能把角度放大.4.【题文】某人晚上六点多钟离家外出,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10°,回家时发现时间还未到七点,且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10°,请你推算此人外出了多长时间?【答案】此人外出40分钟【分析】根据时针每分钟走0.5°,分针每分钟走6°,设6点x分外出,时针从6点整开始走过的角度为0.5x度,分针走过的角度为6x度,进而得出180+0.5x-6x=110,求出x;设6点y分返回,因为返回时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又是110°,所以有 6y-(180+0.5y)=110,求出y,y-x即为外出了多长时间.【解答】解:设6点x分外出,因为手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10°,所以180+0.5x-6x=110,解得x=,所以此人6点分外出;再设6点y分返回,因为返回时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又是110°,所以6y-(180+0.5y)=110,解得y=,所以此人6点分返回,-==40(分钟),答:即此人外出共用了40分钟.5.【题文】如图,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AOB=40°,∠CO′D=140°,若这辆汽车向右拐,则需拐多大角度的弯?若这辆汽车向左拐,则需拐多少角度的弯?【答案】向右拐需要140°弯,向左拐需要40°弯【分析】以汽车正在行驶即图中箭头方向为正前方,则汽车向右拐时,拐过的角为∠AFE,汽车向左拐时,拐过的角为∠CFE.【解答】解:如图,汽车向右拐时,拐过的角为∠AFE=140°,即向右拐需要140°弯;汽车向左拐时,拐过的角为∠CFE=40°,即向左拐需要40°弯.6.【题文】计算下列各题:(1)77°42′+34°45′(2)108°54′-79°32′(3)175°16′39″-47°30′÷6+4°12′50″×3(4)33°15′16″×5-(90°3′-57°11′44″)【答案】(1)112°27′(2)29°22′(3)180°9′(4)133°25′4″【分析】当进行减法计算时,按先秒再分最后度的运算顺序,当不够时向前一位借1;当进行加法和乘法时,度、分、秒分别计算即可;当进行除法时,按先度再分最后秒,每级有余数时,余数移到下一级. 运算最后都要化简,使分和秒小于60.【解答】解:(1)77°42′+34°45′=111°87′=112°27′;(2)108°54′-79°32′=29°22′;(3)175°16′39″-47°30′÷6+4°12′50″×3=175°16′39″-7°55′+12°38′30″=187°55′9″-7°55′=180°9″;(4)33°15′16″×5-(90°3′-57°11′44″)=165°75′80″-32°51′16″=133°24′64″=133°25′4″.7.【题文】如图,以B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以D为顶点且小于平角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答案】图中以B为顶点的角有∠ABD,∠ABC,∠DBC共3个;以D为顶点且小于平角的角有∠ADE,∠ADB,∠BDC,∠EDC共4个.【分析】考查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则以点B为顶点的角有3个,分别为∠ABD,∠ABC,∠DBC;以D为顶点且小于平角的角有∠ADE,∠ADB,∠BDC,∠EDC共4个.【解答】图中以B为顶点的角有∠ABD,∠ABC,∠DBC,共3个;以D为顶点且小于平角的角有∠ADE,∠ADB,∠BDC,∠EDC,共4个.8.【题文】平面测量时,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这种表示方向的角,在测绘、航海中经常用到.如图,OA表示北偏东2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北偏西50°;(2)南偏东10°;(3)西南方向(即南偏西45°).【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定义和画法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9.【题文】如图,OA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 南偏东25°;(2) 北偏西60°.【答案】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方位角,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OB表示南偏东25°,OC表示北偏西60°,10.【题文】如图,用字母A、B、C表示∠α、∠β.【答案】∠CAB或∠BAC表示∠α;∠CBA或∠ABC表示∠β.【分析】图中角的表示有多种,一个大写英文字母;三个大写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希腊字母,择其适合者解答.【解答】解:∠CAB或∠BAC或∠A表示∠α;∠CBA或∠ABC表示∠β.11.【题文】小亮利用星期天搞社会调查活动,早晨8:00出发,中午12:30到家,问小亮出发时和到家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各为多少度.【答案】出发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20°,回到家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65°.【分析】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8点整时,时针指到8上,分针指到12上,8:00时针和分针夹角是4份.找出中午12:30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解答】解:早晨8:00,时针和分针夹角是4份,每份30°,故4×30°=120°.∵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钟表上12时30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以看成时针转过12时0.5°×30=15°,分针在数字6上.∵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12时30分钟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6×30°-15°=165°.故出发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20°,回到家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65°.方法总结: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12.【题文】请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答案】∠α∠ABC ∠ACB ∠ACF【分析】图中角的表示有多种,一个大写英文字母;三个大写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希腊字母,择其适合者填表.【解答】解:由图可知,∠ABE=∠α,∠1=∠ABC,∠2=∠ACB,∠3=∠ACF.13.【题文】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B点为顶点的角;(2)写出以ED为边的角.【答案】(1)∠ABD,∠ABC,∠DBC ;(2)∠AED,∠ADE,∠BED,∠CED,∠BDE,∠CDE【分析】(1)观察可得:以点B为顶点角共有3个;(2)观察可得:以DE为边的角共有6个;【解答】解:(1) 以点B为顶点角有:∠ABD,∠ABC,∠DBC(2) 以DE为边的角有:∠AED,∠ADE,∠BED,∠CED,∠BDE,∠CDE 14.【题文】在8点与9点之间,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时刻是几点几分?【答案】8点分.【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环形跑道问题,把一圈看作是60个单位长度,分针与时针相距20个单位长度,时针在前,分针在后,时针每分钟走个单位长,分针每分钟走一个单位长,两针同向而行,何时时针追上分针.【解答】解:时针每小时转动360÷12=30°,每分钟转动30÷60=0.5°,分针每分钟转动360÷60=6°;设经过x分钟分针与时针重合,则有:6x﹣0.5x=240,解得:x=分钟;即8点与9点之间,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时刻是8点分.15.【题文】若时钟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问时针、分针各转过多大的角度?【答案】分针,时针各转过150°、12.5°.【分析】(1)若时针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共经过25分钟,时针一小时即60分钟转30°,一分钟转动0.5°,分针一小时转360°,一分钟转6°,据此作答.【解答】解:分针转过的角度:(360°÷60)×(55﹣30)=150°时针转过的角度:(360°÷60÷12)×(55﹣30)=12.5°,∴分针,时针各转过150°、12.5°.方法总结:时针一小时即60分钟转30°,一分钟转动0.5°,分针一小时转360°,一分钟转6°.记住这一结论,并结合钟表的图形解决这类问题就不会出错.16.【题文】如图所示,五条射线OA、OB、OC、OD、OE组成的图形中共有几个角?如果从O点引出n条射线,能有多少个角?你能找出规律吗?【答案】从一点引出n条射线,则共有个角.【分析】分别找出以OA为始边的角的个数,以OB为始边的角的个数,以OC为始边的角的个数,以OD为始边的角的个数,然后进行求和得出答案;根据前面找角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引出n条射线,则角的个数为:1+2+3+4+…+(n-1)=个.【解答】解:引出5条射线时,以OA为始边的角有4个,以OB为始边的角有3个,以OC为始边的角有2个,以OD为始边的角有1个,故当有5条射线时共有角:4+3+2+1=10个;如果引出n条射线,有个角;17.【题文】将下列各角用度、分、秒表示出来.(1)32.41°;(2)75.5°;(3)()°.【答案】(1)32°24′36″(2)75°30′(3)5′【分析】根据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所以用度、分、秒表示时,先将度的小数部分乘以60转化为分,若分有小数,继续将分的小数部分乘以60转化为秒.【解答】解:(1)∵0.41×60=24.6,0.6×60=36,∴32.41°=32°24′36″;(2)∵0.5×60=30,∴75.5°=75°30′;(3)∵×60=5,∴()°=5′.18.【题文】上午9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答案】105°【分析】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3个大格,且加上时针多走的30分钟的角度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19.【题文】下列图形中有哪些角?请用适当的方法把图中的角表示出来.【答案】∠1,∠2,∠3,∠α,∠BAD.【分析】先找到图中角的顶点,再找到角的两边,从而找到角,以各顶点为切入点,把角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图中所有的角为∠1,∠2,∠3,∠α,∠BAD.20.【题文】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小岛A出发,甲船沿北偏西20°的方向以4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乙船沿南偏西80°的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半小时后,两船分别到达B,C两处.(1)以1cm表示10海里,在图中画出B,C的位置;(2)求A处看B,C两处的张角∠BAC的度数;(3)测出B,C两处的图距,并换算成实际距离(精确到1海里).【答案】(1)详见解析;(2)80°;(3)实际距离约23海里.【分析】(1)格局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方位角的度数,结合图形即可求得∠BAC的度数;(3)量出BC的图距,即可求得实际距离.【解答】解:(1).(2)∠BAC=90°-80°+90°-20°=80°.(3)约2.3cm,即实际距离约23海里.。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版6.2.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练习(含答案)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版6.2.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练习(含答案)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版6.2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练习(含答案)1.填空。

(1)一长5cm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²。

(2)在长40cm、宽6cm的长方形铁皮上剪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cm。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cm,高是4cm,面积是()cm²,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²。

(4)在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圆和长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5)一个圆的周长是50.24cm,它的半径是()cm,面积是()cm²。

(6)一个环形的内圆直径是10cm,外圆直径是16cm,它的面积是()cm²。

(7)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下图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9)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1小时后,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cm,分针扫过的面积是()cm²。

(10)一个底为4cm的三角形,面积是24cm²,这个三角形的高是()cm。

2.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2)如下图,在平行线之间的五个图形,它们的面积都相等。

()(3)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89平方厘米。

()(4)半圆的周长是它所在圆周长的一半。

()(5)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6)如左图,A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大于B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3.选择。

(1)两个圆的直径之比是2:3,它们的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

①2:3 ②8:27 ③4:9 ④1:9(2)如果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

①一定相等②不一定相等③一定不相等(3)如下图,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①甲比乙长②乙比甲长③一样长④不能确定(4)甲和乙的涂色部分的面积相比()。

①甲>乙②甲<乙③甲=乙(5)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8cm和12cm,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5cm。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练习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练习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练习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图形?列举几种常见的图形,如三角形、圆形、矩形等。

2、图形的属性包括哪些?简要介绍每个属性的含义及其在图形认识与测量中的应用。

3、解释“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面积”的概念,并给出计算方法。

4、什么是图形的比例?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给出两种常见的比例尺形式。

二、问题解答5、有一个矩形,长为6cm,宽为4cm。

求该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51、有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cm。

求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511、有一个圆,半径为3cm。

求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5111、在一个比例尺为1:100的图纸上,测量一个实际长度为10m的物体,那么在图纸上的长度是多少?三、实践操作9、给你一个任务,需要测量并计算以下图形的面积: (a) 一个不规则的土地; (b) 一个圆形的游泳池; (c) 一块矩形的稻田。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解决?91、在一个比例尺为1:500的地图上,标注并测量一个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你需要哪些工具和软件?如何操作?四、思考与探索11、在实际生活中,图形认识与测量的应用有哪些?列举三个实例。

111、思考:对于一个复杂的图形,如何准确地测量其面积?介绍一种或多种方法。

1111、探索:在网络上搜索并了解有关三维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知识和技术,对比与二维图形的异同点。

通过本次练习题,旨在加深对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活和生产。

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填空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填空题)

绝密★启用前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填空题)题号一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70小题,共700分)1.如图若以长方形的一条宽为轴旋转一周后,甲乙两部分所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10分)2.测量土地,一般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如果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用测或测.(10分)3.橡皮擦一端对齐的尺子刻度是1刻度,另一端对齐4厘米,橡皮擦长度为厘米(10分)4.我会填。

1元硬币厚约2汽车每小时行驶约78小学生身高约130建筑物高约8(10分)5.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10分)6.量一量,想一想。

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从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10分)7.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10分)8.请你先以A为顶点画一个70°的角.再以B为顶点画一个20°的角,组成一个三角形.最后以AB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三角形.(10分)9.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是正方形,是长方形,是圆,是三角形。

(10分)10.(2014·湖北武汉)小明用6个棱长为a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是22a2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10分)11.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个正方形。

(10分)12.用四根小棒做出一个正方形如图:,对这个正方形沿一角挤压,挤压后,变成这是形,它和正方形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10分)13.我会数也会涂。

涂一涂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个个个个(10分)14.赵云如何移动才能靠近曹操?(10分)15.观察七巧板。

其中三角形有5个,1个,还有1个,一共有个图形。

(10分)16.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10分)17.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面积最大,面积最小.(10分)18.一张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的图形是形,它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10分)19.数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项复习卷(五):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量的计量(三) 北师大版(含解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项复习卷(五):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量的计量(三) 北师大版(含解析)

北师大版2020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复习卷(五):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量的计量(三)一、填空。

(共23分)1.时针走1大格是________时,分针走1小格是________分,秒针走1小格是________秒。

2.红领巾上有________个角,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3.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较小角。

________角________角________角4.分针指向11,时针即将指向5,这时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

5.用手捏住一个长方形框架的对角,然后向两边拉,它的________变了,________不变,所形成的图形是一个________形。

6.下边的图形,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

7.填上适当的单位。

(1)小明每天晚上睡9________。

(2)妈妈的身高是16________,小丽的身高是140________。

(3)一幢四层楼的高度是15________。

(4)学校操场宽100________,10个这样的操场共宽1________。

(5)小华跳绳15下大约用了12________。

(6)飞机每时飞行约800________。

8.按要求排一排。

(1)35秒6分6时49分3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0米4千米38分米1000毫米100分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飞机起飞时是,降落时是,中间经过了________时________分。

10.按照下面的规律画一画。

(1)________ ________(2)________ ________(3)________ ________11.钟表上,3时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较小角是________角;8时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较小角是________角。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长和宽的比是3∶2,长和宽分别是( )cm和( )cm。

2.问题:观察这两种相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不同?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的垂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一数下面图形内部一共有( ) 个角。

4.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比是( )。

5.下图是一张纸折起来后所形成的图形。

已知∶1=40°,∶3=( ),∶2=( )。

6.字母N、O、M、U、S、H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____,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字母是____,有两条对称轴的字母是____。

二、判断题7.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

( )8.在美术本上画了一栋50米高的房子,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1∶50。

( )9.圆和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10.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1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 )12.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13.一个三角形三内角度数的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三、作图题14.分别画两条直线,使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另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

15.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135°的角,请标出折痕,折痕用虚线表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1.14.49.6【分析】将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长和宽的和。

将这个和除以(3+2),求出一份长和宽的长度,从而利用乘法分别求出长和宽。

【详解】48÷2÷(3+2)=24÷5=4.8(cm)长:4.8×3=14.4(cm)宽:4.8×2=9.6(cm)所以,长和宽分别是14.4cm和9.6cm。

小考总复习五: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小考总复习五: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小考总复习五: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关注百度文库马老师的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练习一一、选择题1.信封里面装了一张纸,亮亮把它抽出了一部分(如图),原来这张纸的形状可能是( )。

①平行四边形②长方形③三角形④梯形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2.把右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若A在下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在上面B.B.E在上面C.F在上面D.D在上面3.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邻边的长分别是8 cm和12cm,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5 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A.40 B.60 C.96 D.40或604.如图所示,这个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形状相同。

A.正面和右面B.正面和左面C.正面和上面D.右面和左面5.如图,∠3是三角形ABC的一个外角。

已知∠1=25°,∠2=100°,那么∠3=( )°。

A.25 B.75C.100 D.125二、填空题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 cm,宽是6 cm,它的面积是( )cm2。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 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cm2。

3.在一个边长是10 cm的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cm2。

4.一个正方体水池,棱长为3.4米,这个水池占地( )平方米,最多可以装( )升水。

5.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平行于底面截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了45.12 cm2,原来这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积是( )cm2。

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和是72 cm3,圆锥的体积是( )cm3,圆柱的体积是( )cm3。

7.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的线段。

9.用圆规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厘米,画得的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习题精选(三)
一、填空题
1.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_,面动成______。

2.几何图形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正方体有____个顶点,_____个面,_____条棱。

4.经过一点可以画____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____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____条直线。

5.如图,A,B,C,D为直线上的四个点,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以C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

6.如图,有线段______条,它们是_____;图中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有_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

7.18.32°=____度____分______秒。

8.15°26′30″+41°21′30″=______。

9.40°32′×2=_______。

10.38°52′的余角等于_________,76°15′34″的补角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为()
2.下面的三视图是什么立体图形()
A.三棱锥
B.三棱柱
C.圆锥
D.圆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1)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2)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3)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4)数轴是一条射线,因为它有方向
A.1
B.2
C.3
D.4
4.若AC=AB,那么点C与AB的位置关系为()
A.点C在AB上
B.点C在AB外
C.点C在AB延长线上
D.无法确定
5.用一副三角板(两块)可以做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共有()个。

A.11
B.6
C.4
D.13
6.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
B.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C.一个角的余角不小于它的补角
D.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的差等于90°
三、解答题
1.如图,P是线段AB上的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cm,BP=6cm,求线段MN的长。

2.如图,已知点O是直线AD上的点,∠AOB,∠BOC,∠COD三个角从小到依次相差25°,求这三个角的度数。

3.甲同学从A出发向北偏东75°方向走10m到达B处;乙同学从A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15m至C处,那么AC,AB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答案:
一、
1.线面体
2.点、线、面、体
3.8612
4.无数一三
5.62射线CD,射线CB
6.6;AC,BC,AB,AD,BD,CD;7;∠ACD,∠BCD,∠ACB,∠A,∠B,∠ADC,∠CDB
7.18;19;12
8.56°48′
9.81°4′
10.51°8′103°44′26″
二、
1.A
2.C
3.B
4.D
5.A(提示:都是15°角的倍数)
6.D
三、
1.简解:AP=AB-BP=16-6=10cm
MN=AM-AN=AB-AP=8-5=3cm
2.解:设∠AOB为x°,∠BOC为(x+25)°,∠COD为(x+25+25)°
∴x+x+25+x+25+25=180∴x=35
∴∠AOB=35°,∠BOC=60°,∠COD=85°
3.如图可知为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