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价值评估案例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支持环境资源保护2015-12-29 10:25:00 来源:央广网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10点发布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王旭光介绍,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民事案件50331件,其中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2595件。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贵州、山东、江苏、福建等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法院共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5件。
最高法今天发布的十起典型案例中,有三起是环保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包括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全国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诉谢知锦等四人破坏林地民事公益诉讼案;还包括中华环保联合会诉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诉储卫清、常州博世尔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等土壤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
其余七起是公民诉环境污染企业环境侵权案,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
典型案例包括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判断、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确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受理和审理等问题,还包括在普通环境侵权诉讼中界定环境侵权案件范围、适用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把握环境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和证明标准、合理准确界定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以及专业技术问题的判断方法等问题,通过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正确认定侵权责任,运用科学手段固定证据,及时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解决了实践中环境侵权案件的审判误区。
典型案例显示,2008年7月29日,谢知锦等四人未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擅自扩大采矿范围,采取从山顶往下剥山皮、将采矿产生的弃石往山下倾倒、在矿山塘口下方兴建工棚的方式,严重毁坏了28.33亩林地植被。
2014年7月28日,谢知锦等人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被判处刑罚。
资产评估案例各种实例

企业价值评估案例一案例S 公司是1994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台湾S 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于英属百慕大群岛之J 公司100%控股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
S 公司位于K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2200万美元,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陶瓷制品、美术陶瓷、精密陶瓷。
2001年9月,S 公司董事会决议将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遂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S 公司所拥有的整体资产进行评估。
评估人员根据S 公司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经济背景,结合特定的评估目的和评估方法的特点,选择收益法进行评估,并确定评估基准日为2001年8月31日。
具体的评估过程如下: 一、收益法适用性判断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是资产的购买者为购买资产而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不会超过该项资产未来所能带来的期望收益的折现值。
收益法的计算公式:评估值=未来收益期内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即:()()∑=+++=ni n i i r r Rr R P 111 式中:P :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值; i R :未来第i 年企业的预期收益;R :n 年后企业的年等额预期收益; r :折现率;n :预期收益年限。
评估人员从企业总体情况、本次评估目的和企业前3年财务报表分析三个方面对本评估项目能否采用收益法作出适用性判断。
1、总体情况判断根据对S 公司历史沿革、所处行业、资产规模、盈利情况、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以后,评估人员认为本次评估所涉及的S 公司整体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被评估资产是经营性资产,产权明确并保持完好;企业具备持续经营条件;(2)被评估资产是能够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收益的整体资产,表现为企业营业收入能够以货币计量的方式流入,相匹配的成本费用能够以货币计量的方式流出,其他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也能够以货币计量,因此企业整体资产的获利能力所带来的预期收益能够用货币衡量。
(3)被评估资产承担的风险能够用货币衡量。
湖泊环境价值评估报告

湖泊环境价值评估报告1. 概述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体,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湖泊环境价值评估是为了全面了解湖泊的生态功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湖泊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评估某一湖泊的环境价值,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湖泊生态环境价值评估2.1 生态功能湖泊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其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碳循环调节等。
通过水质净化功能,湖泊能够净化来自附近地区的污染物,维持水域生态平衡。
湖泊生物多样性维护也是生态功能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助于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观赏、旅游等价值。
碳循环调节能力使湖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稳定气候系统。
2.2 生态景观湖泊的生态景观是其环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的景观美是人们欣赏湖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湖泊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
湖光山色、湖泊植物和动物组合的生态景观,有助于提高湖泊环境价值和吸引游客。
2.3 生态服务湖泊通过提供各种生态服务,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湖泊作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通过提供灌溉、供水等服务,支持农业、家庭和工业用水。
湖泊还为渔业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周边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此外,湖泊还为人类提供旅游、休闲和健康等多种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湖泊环境价值评估方法湖泊环境价值评估需要采用综合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湖泊的生态功能、景观和生态服务。
以下是常用的湖泊环境价值评估方法:3.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来获取湖泊环境价值的方法。
通过采样水质、采集生态数据、测量景观指标等,从实际情况出发,准确获得湖泊的环境价值信息。
3.2 间接评估法间接评估法是通过人工估算和经济计算等方法,将生态功能、景观和生态服务转化为经济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直接量化的湖泊环境价值。
3.3 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评估法相结合,通过多种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湖泊的各个环境价值因素。
企业价值评估案例

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价值评估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经营、市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为投资决策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在本文中,将以某公司为例,对其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从公司的财务状况入手,这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在本案例中,某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净利润率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的资产规模逐年扩大,而负债水平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综合来看,从财务状况来看,该公司具备较高的企业价值。
其次,我们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
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在本案例中,我们发现该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销售额稳步增长。
同时,公司的管理团队稳定,员工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这些都表明公司在经营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有望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最后,我们将对公司的市场前景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市场前景和行业环境是企业价值评估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本案例中,我们发现该公司所处的行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市场需求旺盛,而且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同时,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积极投入,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对其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望实现更大的企业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某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企业价值。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该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对于管理者来说,也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实现更大的企业价值。
杭州法院发布2020年度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杭州法院发布2020年度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1.06.03•【分类】其他正文杭州法院发布2020年度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杭州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深化生态环境司法治理的杭州实践。
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杭州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坚持人民至上、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和最严密法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司法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伪造资质,违法回收并露天焚烧装修废物,触犯三罪被告人郑某某污染环境案【基本案情及裁判结果】被告人郑某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在明知是危险废物且没有处置资质的情况下,采取私刻公章,编造危险废物处置联单等虚假资料的方式,以每吨3000-3700元不等的价格,多次回收浙江某装饰有限公司、布业公司的废胶水、沾染过废胶水的布料、包装桶、装有废胶水的塑料桶、铁桶等废物,并运至淳安县临岐镇夏中村瑶源自然村等地,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进行露天焚烧,非法处置共35余吨,涉案金额达11.04万元。
焚烧期间被人发现,后郑某某将剩余废胶水桶运走并丢弃在淳安县老潭唐线文昌垃圾填埋场山脚下。
淳安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郑某某违反国家规定,倾倒、处置有毒物质共计35余吨,涉案金额达 11万余元,严重污染环境,且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企业印章,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52000元。
宣判后,郑某某未提出上诉,公诉机关未提起抗诉。
【典型意义】因处置危险废物的要求、成本较高,一些不法分子为非法获利,舍身犯险,通过私刻公章,编造虚假资料的方式假冒有处置资质者,向生产企业收取较高处置费用,回收危险废物后,却不按规定处置,随意焚烧、丢弃,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估价案例分析

第四章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估价本章关键词资源有价值论;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机会成本法;替代价格法;影子价格法案例分析案例1. 森林资源的估价—以吉林省磐石市三棚镇三道沟林场为例森林资源价值包括森林中的木材、动植物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以及森林的生态、观赏、旅游价值。
不过森林的价值目前基本上仍是木材的价值,木材价值即林价可以由宜林地的地租加上有关的补偿费用来计算。
1、宜林地地租。
林租的确定和地租的确定一样是以劣等地为基准的,劣等宜林地的所有者要取得绝对地租,由于优等宜林地效益更高,因而优等宜林地所有者还要取得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归宜林地所有者所有;2、营林成本这是经营森林时付出的成本包括a. 造林费、种苗、整地、栽植、幼抚、施肥等费用,b.经营费,护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费用,c.管理费,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科研、社会负担及工资等费用,由于森林资源周期较长还要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3、营林的利税,营林也获取收益和缴纳税金;4、其他费用,包括林木生产中的各种损失,如森林火灾、虫灾、冻害等不可抗拒的损失。
林价也可以由市场价值来计算,森林可以有限地或无限地采伐下去(以一个可永续的开采速度来进行开采,即开采速度低于或等于生长速度),将未来的收益折现即为现在的林价:V=∑=+n iir Ri1)1/((有限年限)(4-21)V=∑∞=+1) 1/(iirRi(永续采伐)(4-22)例如:2001年,因林场承包纠纷,吉林省磐石市三棚镇大一步村村民李奔河和村委会请评估机构对三道沟林场林木价值进行评估。
吉林市华伦会计师事务所森林资产评估业务部,接受磐石市林业局的委托,对该争议的林分进行了林木资产价值评估。
(1)评估林分概况及有关参数被评估林分位于吉林省磐石市三棚镇大一步村三道沟经营场的2.5公顷原退耕地上。
1990年春季,承包人用一年生长落叶松苗以1m×1.2m的造林规格营造成功落叶松纯林,评估时(基准日2001年9月30日)林龄为11年,属幼龄林。
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应用案例

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应用案例简介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综合了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学科,旨在寻求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个生态经济学原理成功应用的案例,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1.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强调将资源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最小化,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下是一个循环经济应用的案例:•垃圾分类与再利用:某城市推行了垃圾分类制度,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别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可回收物经过再次加工,产生新的产品或用于能源生产,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水资源循环利用:一个工业园区实施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
通过采集和处理工业排放废水,经过处理后得到清洁水源,用于再次生产和灌溉,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抽取。
2. 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提供的各种对人类社会具有价值的服务,如水源供应、土壤保护和气候调节。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对经济的贡献。
以下是一个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的案例:•湿地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某地区的湿地被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湿地提供了水源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旅游资源等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森林经济与碳汇:一个国家将森林作为碳汇进行保护和管理,并通过评估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计算出森林的经济价值。
这种价值评估的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森林经济政策,促进可持续的林业发展。
3. 环境税收与经济激励环境税收是指通过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者征收税费来鼓励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措施。
以下是一个环境税收与经济激励的案例:•碳排放税与清洁能源发展:某国家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税款,并将税款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
这项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同时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塑料袋税与减少塑料污染:一些城市对塑料袋征收环境税,引导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
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与应用

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与应用
1. 内涵法:通过分析和评估生态环境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的价值来估算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
例如,通过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空气净化等生态服务的价值来估算森林的经济价值。
2. 替代成本法:通过比较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所需的成本与替代品的成本来估算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
例如,比较修复湿地与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来估算湿地的经济价值。
3. 生产函数法:通过生态环境对经济生产的影响来估算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
例如,通过分析湿地对渔业产值的影响来估算湿地的经济价值。
4. 市场价格法:通过市场交易中获取到的价格信息来估算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
例如,通过分析森林木材销售的市场价格来估算森林的经济价值。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进行环境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优化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也可以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通过定量评估湿地对水资源保护的价值,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典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计量——以西双版纳勐腊自然保护区为例摘要:本文以西双版纳勐腊自然保护区为例,引用多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结果,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 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对其生产木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改良土壤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净化大气效益、减轻水旱灾效益、游憩效益、保护野生生物效益、防治病虫害效益等10种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进行计量,为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及云南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计量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benefit for Mengla Nature Reserve inXishuangbanna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perennial measur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from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water conservancy and meteorologic departments,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ecosystem service benefits of Mengla Nature Reserve in Yunnan Province, using the methods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en benefits are calculated including forest produc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melioration, micro-climate improvement, air purification, flood and drought abating, forest recreation, wild living things protection and plant diseases prevention. All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Reserv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and the mode sele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Xishuangbanna; Nature Reserve; ecosystem services; benefits; assessment前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主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和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有机多样性,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其内涵可以包括物质的合成与生产、涵养水源、持水保土、净化空气、降解有毒有害物质、调节气候、产生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减轻自然灾害等。
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1]。
虽然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已意识到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认识到雅典人对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井的干涸。
在中国风水林的建立与保护也反映了人们对森林保护村庄与居住环境作用的认识。
在美国,George Marsh也许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的人。
他在“Man and Nature”一书中记载: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在地中海地区“广阔的森林在山峰中消失,肥沃的土壤被冲刷,肥沃的草地因灌溉水井枯竭而荒芜,著名的河流因此而干涸。
”Marsh也意识到了自然生态系统分解动植物尸体的服务功能。
同时他还指出,水、肥沃的土壤,乃至我们所呼吸的空气都是大自然与其生物所赐予的。
以后直到Aldo Leopold才开始深入地思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认识到人类自己不可能替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指出:“土地伦理将人类从自然的统治者地位还原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
在这个时期,Fairfield Osborn研究了生态系统对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他指出,只要我们注意地球上可耕种及人类可居住的地方,就可以发现水、土壤、植物与动物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条件,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Vogt是第一个提出自然资本概念的人,他在讨论国家债务时指出,我们耗竭自然资源(尤其土壤) 资本,就会降低我们偿还债务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生态系统概念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与了解,并为人们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科学基础。
自70年代以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始成为一个科学术语及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分支。
在文献中首次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Service”一词,并列出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环境服务”功能,包括害虫控制、昆虫传粉、渔业、土壤形成、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洪水控制、物质循环与大气组成等方面。
稍后,Holdren 和Ehrlich论述了生态系统在土壤肥力与基因库维持中的作用,并系统地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会怎样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以及能否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问题。
并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快慢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企图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已丧失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尝试是昂贵的,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失败的。
随着这些文章的引用,后来出现了自然服务功能一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一术语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1]。
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于1991年组织了一次会议,主要讨论怎样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并使这一课题逐渐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新热点。
美国生态学会组织了以Gretchen Daily 负责的研究小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形成了能反映当前这一课题研究最新进展的论文集[1]。
本研究对西双版纳勐腊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主要生态服务效益,如:木材生产效益、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良土壤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森林净化大气效益、减轻水旱灾效益、游憩效益、保护野生生物效益和病虫害防治效益等10种效益进行价值计量。
为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及云南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向东分别座落在勐腊、勐海、景洪三个县(市),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等五个子保护区组成。
保护区总面积242,510 h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2.9%,其中核心区面积107,424 hm2,缓冲区面积72602 hm2,实验区面积62484 hm2,是以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目的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种、特有种比例大。
有各种野生动物2100余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亚洲象、印支虎、绿孔雀等109种;森林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个植被类型,已发现的高等植物计40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56种。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
在整个地球的北回归线沙漠带上,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
勐腊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即东经101°22′至101°50′30″、北纬21°25′30″至21°53′之间,总面积92583 hm2、其中核心区36395 hm2、缓冲区33487 hm2、实验区22801 hm2,地处勐腊版图的东南方向,东面与老挝国接壤,涉及勐腊县的5个乡镇,分别为瑶区瑶族乡、勐伴镇、磨憨镇、关累镇、勐腊镇,其中勐伴镇全镇都坐落于保护区内。
勐腊子保护区最低海拔700 m,最高海拔为2007 m,以高山深沟的差异结合当地的纬度,而形成主要以保护热带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热性竹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等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整个子保护区以北纬21°35′30″为分割线,可分为东西两片,西片以瑶区、补蚌和勐远的三角区域,东片以勐伴镇曼宴村、补蚌、磨憨镇曼庄村到中老边境以内的区域;东西两片都是以热带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热性竹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的森林生态系统。
勐腊保护区内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整个区域内都可以看到参天古木和垂帘般的热带森林;还可以进入保护区充分体验保护区内的原始民族风情和感受回归大自然,充分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据勐腊县农业局、农经站, 全县耕地40.5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3.81%; 保护区面积为240.12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22.6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腊子保护区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别为:热带雨林3558.5 hm2,热带季雨林1880 h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9415.1 hm2,落叶阔叶林101.5 hm2,暖性针叶林26.4 hm2,竹林885.4 hm2,经济林74.4 hm2[2]。
2. 评估方法综合多个学科的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多年来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结果,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 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如: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市场价值法等),计算西双版纳勐腊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主要生态服务效益。
3. 西双版纳勐腊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效益计量3.1 木材生产效益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应用公式[3]:V1=PS/dT(M-C) (1)式(1)中:V1为森林生产木材的效益值(元·a-1);P为森林平均生产力(t·hm-2a-1);S 为森林面积(hm2);d为林木的平均密度(t·m-3);T为出材率63%,M为每m3木材平均销售价(400元);C为每m3木材平均生产成本费(70 元)。
计算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腊子保护区森林年平均木材生产效益值为:V1=19.91×93944/0.45×63%×(400-70)元·a-1=8.64×108元·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