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S树脂-PVC抗冲改性剂生产方法

MBS树脂-PVC抗冲改性剂生产方法
MBS树脂-PVC抗冲改性剂生产方法

MBS树脂-PVC抗冲改性剂生产方法MBS树脂是在粒子设计概念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丁二烯(B) 及苯乙烯(S)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而成。在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核心是1个直径为10~100 nm的橡胶相球状核,外部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壳层。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氯乙烯(pvc)的溶解参数相近,在PVC树脂和橡胶粒子间起到界面粘接剂的作用,在与PVC加工混炼过程中形成均相,而橡胶相则以粒子状态分布于PVC连续介质中,呈现海岛结构,这种特殊结构赋予了制品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当PVC中加入5%~ 10%的MBS树脂时,可使制品的冲击强度提高4~ 15倍,同时,还可改善制品的耐寒性和加工流动性,且能够保持PVC树脂原有的光学性能,因此,MBS 树脂作为PVC树脂的抗冲改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MBS树脂的生产方法

MBS又称为透明ABS,由于两者的生产方法相似,早期许多生产厂家使用相同的工艺路线,甚至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这两种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过程日趋完善,各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略有差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丁二烯和苯乙烯作为单体在水和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进行聚合,生产丁苯胶乳(SBR胶乳),再加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液接枝聚合,得到MBS 树脂接枝胶乳(MBS树脂胶乳),最后经过凝聚、脱水和干燥处理后得到MBS粉料。在MBS树脂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SBR胶乳的合成技术、MBS胶乳的合成技术以及MBS胶乳的凝聚技术是生产的三大关键技术。

1.1丁苯胶乳的制备[1-2]

丁苯胶乳的合成,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法。为了满足抗冲击性和透明性的要求,必须控制SBR胶乳的粒径、粒径分布及交联度,同时,折光指数必须与PVC相匹配。从理论上讲,橡胶相玻璃温度越低,增韧效果越好,常选择在-40℃以下。大多数厂家在丁苯胶乳制备中,丁二烯质量分数选择大于70%,但也有厂家选用纯丁二烯胶乳。从透明性考虑,

胶乳粒径最好控制在0.1μm以下,减少光散射。但粒子直径太小不利于提高抗冲击性能。研究发现,用粒径0.01~0.08μm占50%以上的胶乳,可制得性能良好的MBS树脂。也有研究发现,粒径控制在0.12~0.16μm,或首先合成小粒径胶乳(0.05~0.15μm),然后采用扩径法使粒径增加到0.2~0.5μm,都可得到性能较好的MBS树脂。总之,许多厂家正是通过调节胶乳的不同粒径,制备出不同牌号的MBS产品。

1.2接枝胶乳的聚合

所得到的丁苯胶乳用水稀释后,加入乳化剂、引发剂,再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接枝聚合。这是制备MBS树脂最早和最成熟的方法,其特点是设备简单,聚合热容易除去,反应易控制,橡胶用量不受限制,便于制备高抗冲击产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MBS树脂生产公司均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常见的接枝过程有一步法、二步法和三步法等工艺,也可以采用连续添加的方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二步接枝法工艺,该方法可以提高制品的透明度和抗冲击强度。单体的加入方式主要有:日本吴羽公司采用的先接枝苯乙烯,后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法;日本钟渊公司采用的先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后接枝苯乙烯法;美国GE公司采用先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再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混合物,最后接枝苯乙烯的方法;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接枝方法是把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后一次性加入。中国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的接枝方式与日本吴羽公司的接枝方式类似。

橡胶相和树脂相比例不同,对MBS树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橡胶含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增加橡胶含量,因为引发中心增多,支化及终止速度亦增加,冲击强度随之提高。但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增加橡胶含量,树脂相比例相对减少,将影响MBS树脂与PVC 的相容性,反而使冲击强度降低。一般情况下,橡胶相的质量分数宜控制在45%~60%,树脂相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3∶7~7∶3。对于接枝工艺中所采用的引发体系,各个生产厂家之间也各不相同,有的采用过硫酸盐,有的采用氧化还原体系。

1.3接枝胶乳的凝聚[3-4]

凝聚过程关系到MBS树脂产品粉料的形态、粒子大小及均匀度,进而直接影响到与

PVC树脂共混的加工性能及加工工艺条件。目前的凝聚方法主要有单釜凝聚工艺、多釜连续凝聚工艺、有机连续介质凝聚工艺、种子凝聚工艺、喷流凝聚工艺以及喷雾凝聚工艺等。

单釜凝聚工艺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凝聚工艺,也是目前大多数公司在MBS树脂技术开发初期所采用的方法。目前,中国的一些中小规模生产装置上仍采用单釜凝聚工艺。其主要操作过程是将计量好的凝聚剂和水一次性加入到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再将MBS胶乳控制流速加入。所得粉体颗粒形态和粒径不易控制,200目以下的粉末和40目以上的粗料含量多,颗粒表观密度小,外貌粗糙,流动性差,易造成粉尘污染,且影响配料混合的均匀度和最终产品的性能,另外,由于是单釜液相间歇操作,MBS树脂颗粒形态和粒径不容易控制,而且处理能力小,不符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多釜连续凝聚是为了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对单釜间歇凝聚工艺进行的改进,是多个单釜的串连,水和凝聚液从凝聚釜顶部,胶乳从底部连续地以同一比例在同一时间加入第1凝聚釜中,并依次通过第2~4釜,每一釜内的酸度和温度都不一样。为了保持连续运行,防止釜内结团或凝聚不完全,首釜的胶乳含量、温度和酸度必须严格控制。与单釜凝聚相比,多釜连续凝聚所得颗粒粒径分布有明显改善,但颗粒形态,流动性和表观密度没有根本性提高。国内大规模生产企业都采用此工艺。

有机连续介质凝聚工艺由日本钟渊公司开发成功,它是利用不同密度的有机介质作为分散剂,把凝聚剂和胶乳变成微小的液滴分散在溶剂中,2种液滴由于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不同,相互碰撞发生凝聚反应,得到粉末状聚合物。该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了有机溶剂,可能会吸附在树脂表面,造成干燥过程中易燃易爆成分的增加,而且有机溶剂的使用及其回收利用将使生产成本相应增加。

喷流凝聚工艺由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开发成功,其特点是将胶乳通过多根细管喷入到凝聚剂中进行凝聚,该工艺的关键因素是细管的直径以及胶乳与凝聚剂的相对流速,所得到的树脂流动性好,表观密度大。

喷雾凝聚是日本钟渊公司开发成功的,在0.4 MPa 的压力下,将胶乳从顶部喷雾到筒形

凝聚器中,凝聚剂是20%盐酸,在0.18 MPa下以气雾状相形式喷入,2种气流碰撞发生凝聚。为了防止凝聚粒子粘附在凝聚筒的顶部和侧壁,喷入大量60℃的热水,在整个筒顶和内壁形成从上向下流动的液膜。此工艺的优点是树脂的收率为100%,颗粒全部为球形,粒径分布非常均匀,流动性很好,颗粒内部结合紧密,表观密度高。缺点是设备庞大复杂,投资大,操作条件严格,能耗高,而且凝聚剂只限于易气化的酸类(如盐酸等)。种子凝聚是日本钟渊公司开发成功的技术。

MBS胶乳以液膜状流入到含有快速回流旋转胶乳的凝聚釜中,高含量的凝聚剂以喷雾分散状加入到流下的胶乳液膜里,含有凝聚剂的微小粒子作为种子流入凝聚釜,然后凝聚剂由中心向外扩散,在粒子表面使胶乳凝聚、成长,形成球形凝聚粒子。此工艺所得颗粒的大小均匀,形状规整,流动性好,堆积密度大。由于没有凝聚胶乳返回,造成凝聚釜中水的积累,其运转连续性值得考虑。

剪切凝聚是日本旭化成公司技术。把胶乳和凝聚剂连续地加入到具有自清洁作用的卧式捏合机凝聚器中,形成糊状凝聚物,同时从另一端通入100~200℃的高压水蒸气,在凝聚器中同时完成凝聚和熟化2个工序,降低了能耗,同时大大提高凝聚器的容积效率。所得MBS树脂粉体颗粒堆积密度大,粒子大小分布均匀。

1.4接枝胶乳的干燥

脱水、洗涤后的MBS树脂(水的质量分数为35%左右)送到干燥工段。由于MBS树脂含有不饱和双键,在高温下易老化和变色。因此要求干燥过程的温度不能太高(烘箱干燥温度低于60℃),时间尽可能短。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考虑,气流管-沸腾床连续干燥法较为合理。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生产MBS树脂产品。

2 中国MBS树脂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5]

中国MBS树脂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完成MBS的中试研究,并于1993年与上海华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1套500 t/a MBS生产装置,目前生产能力达到1 500 t/a。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于1990年建成1套300 t/a MBS中试试验装置,1995年建成1套1 500 t/a生产装置。近两年,国内先后有多家生产企

业采用国内技术建成MBS生产装置,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MBS的生产厂家有1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10.1万t/a。其中,山东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MBS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5.0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49.5%。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是目前中国MBS树脂抗冲改性剂的重要研究单位,其承担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MBS树脂新牌号开发通过了专家鉴定,QIM-03、QIM-04、QIM-05新牌号MBS树脂的产品性能居国内领先地位,用作PVC制品的透明、抗冲改性剂,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近年来,中国PVC的消费量中硬制品比例逐渐提高,目前,PVC硬制品约占59.2%,其中,采用MBS 作为抗冲改性剂的硬制品约占7.5%。由于制品的用途不同,MBS的用量也有所不同。中国对MBS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004年消费量约为4.0万t,2006年达到7.6万t,2007年,进一步增加到约8.5万t,同比增长约11.8%,其中进口量约4.5万t。

MBS抗冲改性剂凭借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PVC加工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中国抗冲击改性剂消费中CPE约占65%,MBS约占24%,ACR 约占8%,其他约占2%。与全球抗冲击改性剂的消费结构(MBS用量约占45%、ACR约占40%、其他约占15%)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的PVC加工应用中,型材、管材、薄膜和片材四个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活跃,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企业竞争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高性能的助剂能够明显提高制品性能,因此,各大企业对MBS 助剂的青睐度越来越高。

MBS树脂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世界上MBS树脂的消费领域已经逐渐从原来的硬制品涵盖到半硬制品和软制品,用MBS树脂改性后的PVC可制成各种耐冲击管材,片材及软硬透明制品,所制成的透明瓶在国外用于盛装矿泉水、食用油以及化妆品容器,正在逐步取代玻璃制品和聚酯制品。如日本、德国食品包装用半硬质和薄膜材料领域对MBS树脂的消费已经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美国外墙涂料领域对MBS树脂的需求也开始大幅度增长。而在中国,MBS树脂仅仅是用于PVC透明片材、薄膜、透明瓶等领域,还有小部分用于板材和管材,其他领域的消费均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此外,随着出口贸易的日益扩大,中国的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突破其他国家

的壁垒,就要选择这些国家认可的原材料,MBS助剂是欧洲和北美地区广泛接受的一种改性助剂,因此,也日益受到国内PVC制品生产企业的重视。

基于上述因素,国内外许多大型PVC加工助剂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加速占领高性能抗冲击改性剂市场。预计到2012年,中国MBS的供应量将达到9.0~9.5万t,届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明显变化,部分中小规模生产装置将因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被淘汰。中国PVC 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刺激了中国抗冲改性剂的发展。

2004年中国PVC的表观消费量为709.0万t,2007年增加到1 026.8万t,预计2012年将超过1 350.0万t,其中,硬制品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从而进一步提高对MBS的市场需求。此外,MBS 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特种改性剂,将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考虑到其他透明制品对PVC透明制品的冲击,预计到2012年,中国市场对MBS的需求量将达到11.0万~12.0万t,届时仍有1.5万~2.0万t的缺口,MBS在中国仍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 结语

近年来,国内PVC的产量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对MBS树脂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目前中国MBS树脂行业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偏低,企业规模偏小,综合成本较高,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VC制品的发展。因此,中国MBS树脂行业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提高装置的规模化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另外,中国MBS树脂产品的牌号少,适用范围较窄,中低档产品较多,随着竞争的加剧,该类产品利润率将进一步降低,而在高端产品领域,中国目前以进口为主。因此,应该努力开发新牌号,尤其是耐侯性好、价格和利润较高的产品,以适应国内市场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类型的需要,缓解中国高档塑料制品对高端MBS树脂需求依赖进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晶.MBS树脂的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聚氯乙烯,2005,(1):6- 9,30.

[2]黄金霞,赵金德,赵阳,等.MBS树脂的生产和技术概况及其发展动态.弹性体,2005,

15(4):61-65.

[3]杨仁春,袁毅桦,高永辉.MBS胶乳凝聚方法研究进展.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13(2):42-45.

[4]李明.MBS树脂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前景.化工文摘,2007,(3):23-24,28.

[5]张丽.加快高性能MBS研发与生产,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化工信息,2007,(47):8.

MBS树脂-PVC抗冲改性剂生产方法

MBS树脂-PVC抗冲改性剂生产方法MBS树脂是在粒子设计概念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丁二烯(B) 及苯乙烯(S)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而成。在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核心是1个直径为10~100 nm的橡胶相球状核,外部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壳层。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氯乙烯(pvc)的溶解参数相近,在PVC树脂和橡胶粒子间起到界面粘接剂的作用,在与PVC加工混炼过程中形成均相,而橡胶相则以粒子状态分布于PVC连续介质中,呈现海岛结构,这种特殊结构赋予了制品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当PVC中加入5%~ 10%的MBS树脂时,可使制品的冲击强度提高4~ 15倍,同时,还可改善制品的耐寒性和加工流动性,且能够保持PVC树脂原有的光学性能,因此,MBS 树脂作为PVC树脂的抗冲改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MBS树脂的生产方法 MBS又称为透明ABS,由于两者的生产方法相似,早期许多生产厂家使用相同的工艺路线,甚至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这两种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过程日趋完善,各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略有差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丁二烯和苯乙烯作为单体在水和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进行聚合,生产丁苯胶乳(SBR胶乳),再加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液接枝聚合,得到MBS 树脂接枝胶乳(MBS树脂胶乳),最后经过凝聚、脱水和干燥处理后得到MBS粉料。在MBS树脂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SBR胶乳的合成技术、MBS胶乳的合成技术以及MBS胶乳的凝聚技术是生产的三大关键技术。 1.1丁苯胶乳的制备[1-2] 丁苯胶乳的合成,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法。为了满足抗冲击性和透明性的要求,必须控制SBR胶乳的粒径、粒径分布及交联度,同时,折光指数必须与PVC相匹配。从理论上讲,橡胶相玻璃温度越低,增韧效果越好,常选择在-40℃以下。大多数厂家在丁苯胶乳制备中,丁二烯质量分数选择大于70%,但也有厂家选用纯丁二烯胶乳。从透明性考虑,

酚醛树脂纤维的研究进展

酚醛树脂纤维的研究进展 ***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简单的介绍了酚醛树脂及其重要性能、合成原理,酚醛树脂改性的目的主要是改进它脆性或其它物理性能,提高它对纤维增强材料的粘结性能并改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条件等。最后对酚醛树脂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酚醛树脂、纤维、改性、复合材料 引言:酚醛树脂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和耐高温蠕变性能优良,价格低廉且成型加工性好,特别是其良好阻燃性及很少产生有害气体的特性,使该种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合成材料得到进一步发展,应用于塑料、复合材料、胶粘剂、涂料和纤维等各个领域。经过改性的酚醛树脂广泛应用于高尖端技术领域。所以,酚醛树脂纤维很受欢迎的。 一、酚醛树脂的简介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英文名称:phenolic resin, 简称PF。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耐弱酸和弱碱,遇强酸发生分解,遇强碱发生腐蚀。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固体酚醛树脂为黄色、透明、无定形块状物质,因含有游离酚而呈微红色,比重 1.25~1.30,易溶于醇,不溶于水,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液体酚醛树脂为黄色、深棕色液体。 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酚醛树脂具有很强的浸润能力,成型性能好,体积密度大,气孔率低,用于耐火制品,该树脂在15℃- 20℃下可保持三个月。酚醛树脂制品优点主要是尺寸稳定,耐热、阻燃,电绝缘性能好,耐酸性强,它主要应用于运输业、建筑业、军事业、采矿业等多种行业,应用广泛。在NH4OH、NaOH或NaCO3等碱性物质的催化下,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其摩尔比大于1)反应生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其反应过程如下: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使反应介质PH大于7,苯酚和甲醛首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苯酚。室温下,在碱性介质中的酚醇是稳定的,一羟甲基苯酚中的羟甲基与苯酚上的氢的反应速度比甲醛与苯酚的邻位和对位上的氢的反应速度小,因此一羟甲基苯酚不容易进一步缩聚,只能生成二羟甲基苯酚和三羟甲基苯酚。热塑性酚醛树脂(或称两步法酚醛树脂),为浅色至暗褐色脆性固体,溶于乙醇、丙酮等溶剂中,长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PVC抗冲击改性剂ACR的制备及性能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反应器设计原理实验 指导老师: 黄灵仙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PVC 抗冲击改性剂ACR 的制备及性能 实验类型: 工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丙烯酯类单体精制的基本方法。 掌握乳液聚合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乳液聚合体系的组成的特点聚合原理,观察乳液聚合的实验现象。 掌握ACR 改性PVC 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指在机械搅拌下或者剧烈震荡下,用乳化 剂使不溶或者微溶于水的单体分散在介质(如水)中,形 成乳液,在水溶性引发剂的引发下进行的聚合反应。由于 “隔离效应”作用,乳液聚合可以在不降低聚合速率的条 件下,同时获得较高的分子量,并且具有散热容易、温度 易控制、工艺简单、无污染、容易连续化生产、聚合产品 可以直接使用等优点,在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乳液聚合中,单体是以较大的单体液滴和较小的增溶胶束的形式分散在水中,由于胶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_ 学号: 日期: 图-1 乳液聚合体系示意图

束的比表面积比液滴要大百倍,更有利于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因而聚合反应不是发生在单体液滴中,而是主要发生在增溶胶束中,从而形成M/P(单体/聚合物)乳胶粒。在每个M/P乳胶粒中仅含一个自由基,因此聚合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乳胶粒子的数目。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1)成核阶段:从聚合开始到胶束全部消失,随着乳胶粒数目的不断增加,聚合反应速率递增。(2)粒子成长阶段:从胶束消失开始到单体液滴消失为止,此阶段乳胶粒数目保持恒定,单体液滴不断向乳胶粒提供单体以维持其单体浓度的稳定,聚合速率基本保持不变。(3)减速阶段:从单体液滴消失开始到聚合结束。 常规乳液聚合体系主要是由微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四部分组成。 乳化剂是乳液聚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乳化剂是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之一是使单体乳化程=成微小液滴,成为稳定的乳液。更重要的是超过某一临界浓度(CMC)以后,乳化剂分子聚集成胶束,成为引发聚合的场所。乳化剂之所以能够起到乳化作用,是因为乳化剂分子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亲油)的非极性基团组成。对同一乳化剂而言,乳化剂的浓度越大,粒径大小分布越窄,并且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型乳化剂配合使用可以使聚合物乳胶粒子粒径分布更窄。 引发剂除单一的过硫酸盐外,许多场合还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除了主还原剂外,还有副还原剂,有时另加络合剂。 因大多数乳胶体对氢离子浓度很敏感,为了使乳胶稳定,通常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pH调节剂。 共混 共混是指共同混合,使几种材料均匀混合,以提高材料性能的物理方法,工业上典型的例子是用炼胶机将不同橡胶或橡胶与塑料均匀地混炼成胶料。通过共混可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加工性能,降低成本,扩大使用范围。共混是实现聚合物改性和生产高性能新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共混产物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机械共混物、化学共混物、胶乳共混物和溶液共混物。其中以机械共混物,即通过辊筒、挤出机或强力混合器将不同聚合物溶体进行混合得到的共混物占主要地位。 共混物一般是多组分多相体系,其性能取决于所含组分的性质、形态和相界面性质。

新型PVC抗冲改性剂

抗冲改性剂Bemance?RGC-135A 性能特点 1.提升材料维卡软化点 2.优异的耐候性及加工稳定性。 3.提升PVC材料韧性(冲击强度)同时,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概述 PVC是一种脆性高分子材料,且缺口敏感,如果不对其进行增韧改性,基本无使用价值。通常,国内采用CPE对硬质PVC进行改性,它可以明显提升材料的冲击强度或韧性,然而,材料的刚性及耐热性大幅度丧失,如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及维卡软化均不同程度降低,这严重限制了材料的应用。Bemance?RGC-135A是一种新型抗冲改性剂,它为刚性苯环接枝聚乙烯后再氯化的材料,由于分子中引进了刚性官能团,Bemance?RGC-135A可提升材料刚性,且不降低冲击强度,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当Bemance?RGC-135A用于管材时,还可提升抗压性;用于型材时,还可提升焊角强度。 应用数据 Bemance?135A性能数据 国标CPE Bemance?RGC135A 拉伸强度/MPa ≥9.0 11.9 断裂伸长率/% >700 731 硬度/邵氏A ≤65 62.5 灰分/750℃≤6.0 5.5 Bemance?RCC135A应用数据 基础配方 配方1 配方2 基料PVC (SG-5)100 100 稳定剂 4 4 填充40 40 加工助剂 1 1 HST 0.6 0.6 PE蜡0.8 0.8 国标CPE 10 Bemance?RGC-135A 10

实验检测结果 试验配方配方1 配方2 拉伸强度/MPa 34.5 35.6 断裂伸长率/% 111 116 冲击强度/KJ/㎡(悬臂梁)18.60 18.23 弯曲模量 维卡软化点80.0 81.5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Bemance?RGC-135A在不降低材料冲击强度的同时,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弯曲模量,且可提升材料的维卡软化点。 建议用量 根据所需冲击强度不同,添加量有不同差别,详细使用方法请咨询本公司。产品安全性 通过SGS认证,符合欧盟环保要求。 包装和运输 牛皮纸复合袋包装;净重25±0.2kg 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高分子化学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姓名:李良伟 学号:2110912385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刘晓国

摘要:酚醛树脂是人类最早实现工业化的一类合成树脂,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由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经缩聚合成的,由于其原料价廉易得,制品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电绝缘性能好,耐热性能良好,难燃等特点,在汽车、电气、电子、钢铁和住宅等相关产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酚醛树脂也存在着缺点,即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耐热性、耐氧化性受到影响,固化后的酚醛树脂因芳核间仅由亚甲基相连,这种结构造成刚性基团(苯环)密度过大、空间位阻大、链节旋转自由度小,致使纯的酚醛树脂的耐冲击性能较差,即韧性差而显脆性。因此提高其韧性及耐热性一直以来是酚醛树脂改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现将近年来国内外酚醛树脂在增韧和耐热改性方面的主要研究及酚醛树脂合成工艺改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酚醛树脂;改性;增韧;耐热 酚醛树脂是人类最早合成的一类热固性树脂,早在1872年,化学家在实验室制得了苯酚甲醛树脂,后来,比利时的L.H.Backdand在美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1909年就在美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酚醛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其原料多、价格低,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尤其具有突出的瞬时耐高温烧蚀性能,而且树脂本身又有广泛改性的余地,制造简单,用途广泛,从生产日用的普通电器粉以发展到生产绝缘、高频、抗震、耐酸、耐湿热等十几种酚醛塑料粉,并己广泛应用在电器、仪表、航空以及国防(空间飞行器、火箭、导弹等)等国门经济的各部门。至今,酚醛树脂仍是热固性树脂中的主要产品。1醛树脂简介 酚醛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酚醛树脂具有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1]分子量(相对分子量)大,并且呈现多分散性;(2)分子结构有多样性,在不同条件下可分别制成线型、支链型和网状结构;(3)酚醛树脂处于线型和支链型结构状态,具有可溶可熔可流动的加工性,当转变为体型(三向网状)结构状态,就固化定型且失去可溶可熔和加可工性;(4)酚醛树脂如同所有高分子化合物一样不能被加热蒸发,过高的温度只能使其裂解,甚至碳化。综上可知,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酚醛树脂产品,其性能也可能是多变的。 1.1 酚醛树脂的性能 酚醛树脂特有的化学结构和大分子交联网状结构赋予了它许多 优良性能。(1)卓越的粘结性酚醛树脂卓越的粘附性首选源于其大分

几种低成本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论文题目: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处理与应用研究 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木材科学与工程_2007级 学号: 071057011 姓名:叶培沐 指导教师、职称:陆继圣教授 2010年 11 月 29 日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尿素改性酚醛树脂 (2) 2、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 (3) 2.1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 (3) 2.2梓油改性酚醛树脂 (3) 3、植物蛋白改性酚醛树脂 (3) 4、植物多酚改性酚醛树脂 (4) 4.1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4) 4.2 植物液化物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5) 5、粉状的单宁改性酚醛胶粘剂( T P F ) (6) 6、甲基葡萄糖贰母液改性酚醛树脂胶( M击一P F ) (6) 7、结论 (6) 8、参考文献 (7)

摘要:酚醛树脂胶粘剂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胶粘剂由于它具有较好的胶合强度和耐候性能在木材加工行业广泛用作室外用人造板的胶合材料。近几年来由于结构人造板的用途日益扩大, 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用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酚醛树脂使用了大量的苯酚作原料, 因而成本较高、游离酚含量较大, 这不仅提高了人造板的制造费用, 同时严重影响人造板的生产和使用环境,本文研究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改性酚醛树脂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的胶合性能,从而为不同使用要求的人造板选择合适的低成本酚醛树脂提供依据。 关键词:酚醛树脂成本进展 1 引言: 酚醛树脂(PF树脂)首先由德国化学家A.Baeyer在1872年发现的,美国科学家L H.Baekeland于1907年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1910年成立了Bake—lite公司,首次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酚醛树脂以其胶接强度高、耐水、耐热、耐磨、耐化学药品腐蚀等优点而被用于诸多产业领域,现在仍是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木材加工领域中酚醛树脂也是使用广泛的主要胶种之一,其用量仅次于脲醛树脂,特别是在生产耐水、耐候木制品方面具有脲醛树脂胶黏剂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随着人们对木制品等甲醛释放给健康造成危害的认识的提高,以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580-2001《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一人造板及 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颁布与实施,酚醛树脂胶黏剂及其胶接制品由于具有较小的甲醛释放,而必然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终取代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有力候选之一。然而,酚醛树脂胶黏剂也存在着颜色较深、固化后的胶层硬脆、易龟裂、固化温度高固化速度慢等缺点,特别是酚醛树脂的成本比脲醛树脂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酚醛树脂胶黏剂更广泛的应用。在保证酚醛树脂优良物理、化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酚醛树脂胶黏剂生产成本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国内外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 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类: 单宁类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 尿素一苯酚一甲醛共聚树脂胶粘剂 甲基葡萄糖贰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仁 三聚氰胺( 尿素) 一苯酚一甲醛共聚树脂胶粘 剂

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综述了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指出了我国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标签:酚醛树脂;改性;复合材料 酚醛树脂(PF)由酚类(苯酚、甲酚、二甲酚和间苯二酚等)和醛类(甲醛、乙醛和糠醛等)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是最早合成的热固性树脂。普通酚醛树脂由于受分子结构的限制,热稳定性和残炭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传统酚醛树脂脆性较大、交联度低、耐热性不佳、释放游离甲基和游离酚等缺陷,对酚醛树脂进行复合改性是常用的方法,以此获得性能优越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清漆、胶粘剂、涂料、模塑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耐烧蚀材料等方面。 1.酚醛树脂的结构 酚醛树脂的结构主要有线型酚醛树脂和甲阶酚醛树脂。线型酚醛树脂在加热过程中逐渐软化,温度降至常温后又变硬,即在重复加热、冷却过程中重复塑化、硬化,表现出热塑性,而不具有热硬性。甲阶酚醛树脂含有水分,为聚合度不大的线型分子混合物,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中,具有高温固化性,属可溶性热固性酚醛树脂。 2.复合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酚醛树脂反应活性低,固化反应放出缩合水,且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固化,制约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为弥补这一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在其分子链极性节点周围形成连接界面,使分子链间的键能增强,通常在酚醛树脂中引入高耐热性纳米材料,可提高其在高温下的质量保持率,降低其高温炭化率,从而使材料在高温下的基本性能得以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和增韧改性主要是通过共混或化学反应来实现。 2.1化学改性制备 酚醛树脂的化学改性是指应用化学反应改变苯酚甲醛树脂分子结构的一类改性方法,途径主要有:羟基醚化或环氧化、控制分子链交联状态的不均匀性及引进钼、硼、磷、有机硅等组分,可以提高树脂的耐热性尤其是瞬时耐高温的特性。环氧综合性能良好,能兼顾热固性酚醛树脂和双酚的优势,提高材料的粘接性与耐热性,改善树脂脆性;有机硅的耐热性和耐潮性良好,与酚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可增强酚醛树脂的耐热性与耐水性;硼元素能显著改善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耐瞬间高温性、耐烧蚀性,增强其力学性能。

PVC抗冲击改性剂

P V C 抗 冲 击 改 性 剂 综 述 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姓名:张山 学号:541004040154

PVC抗冲击改性剂综述 专业:应用化学姓名:张山年级:2010 学号:541004040154 摘要:抗冲击改性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高分子材料的低温脆化,赋予其更高的韧性。随着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硬PVC异型材,管材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建筑门窗、装饰材料、上下水塑料管材、管件上得到大量应用,但是未经改性的PVC 塑料由于抗冲击性能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在PVC树脂中加入抗冲击改性荆来提高PVC的抗冲击性能。 关键词:改性剂、PVC、抗冲击、树脂 引言:目前,可供PVC抗冲击的改性剂很多,主要有:CPE 树脂、CPVC树脂、ABS树脂、MBS 树脂、EV A树脂、NBR 树脂、ACR树脂等。这些改性剂各具特点,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为此必须根据改性剂的特点和加工的产品用途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CPE、MBS、ACR。 一、CPE抗冲击改性剂 CPE即氯化聚乙烯,由HDPE部分氯化而成由于氯原子的存在,CPE具有了柔软性及—些橡胶性能,而且使 CPB成为极性聚合物且与 PVC有相同的极性基团,增加了与PVC的相容性,因而高分子链间能保持足够大的范德华力从而提高了PVC的抗冲击性,起了增韧作用。而且CPE具有促进PVC熔融、加速塑化的功能,且随CPE用量的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塑化扭矩、平衡扭矩增大,塑化熔体的粘度加大。

二、MBS抗冲改性剂 抗冲改性剂MBS是MMA接枝丁苯胶乳后经盐析干燥而成的核-壳共聚物,用其改性PVC能提高其冲击强度和综合性能,因其与PVC折光率相近,使改性的PVC是有较好的透明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透明制品。因其含有丁二烯见光易分解老化,因此不适用于户外制品。MBS最早由罗姆哈斯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成功的,目前产量已达30万吨,占各类抗冲改性剂的首位。目前生产厂家和牌号众多。国内对抗冲MBS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才陆续在齐鲁石化和上海制笔厂实现工业化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十几个厂在生产MBS,年生产能力在4万吨,实际产量2万吨。目前国内MBS的产品质量,特别产品的稳定性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MBS不但能赋予硬 PVC良好的增韧效果和优异的透光率,同时也能改善它的加工性能,这是因为MBS在塑炼过程中缠绕PVC,相互摩擦,结果不仅促使了PVC颗粒崩解,而且与 PVC粒子粘结在一起,促进了 PVC的凝胶化,因而缩短了熔融时间,减少了物料在挤出机中的停留时间,防止了PVC分解,改善了PVC的加工性。 三、ACR抗冲击改性剂 ACR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是聚氯乙烯的新颖改性剂,发展很快。目前用作PVC改性剂的ACR基本有两类:一类用以改善硬 PVC的加工性能,属加工改性剂;另一类是用以提高PVC制

酚醛树脂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的合成树脂,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由于它原料易得,合成方便以及树脂固化后性能能满足很多使用要求,因此在模塑料、绝缘材料、涂料、木材粘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等要求的提高,具有阻燃、低烟、低毒等特性的酚醛树脂重新引起人们重视,尤其在飞机场、火车站、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设施及飞机的内部装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1]。 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比,酚醛树脂的反应活性低,固化反应放出缩合水,使得固化必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长期以来一般只能先浸渍增强材料制作预浸料(布),然后用于模压工艺或缠绕工艺,严重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为了克服酚醛树脂固有的缺陷,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的性能,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对酚醛树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酚醛树腊的韧性、提高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改善工艺性能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发出一系列新型酚醛树脂,如硼改性酚醛树脂、烯炔基改性酚醛树脂、氰酸酯化酚醛树脂和开环聚合型酚醛树脂等。可以用于smc/bmc、rtm、拉挤、喷射、手糊等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介绍了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及rtm、拉挤等酚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应用情况。 1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1.1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 工业上应用得最多的是用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它可提高树脂对玻璃纤维的粘结力,改善酚醛树脂的脆性,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降低固化速率从而有利于降低成型压力。用作改性的酚醛树脂通常是用氨水或氧化镁作催化剂合成的苯酚甲醛树脂。用作改性的聚乙烯醇缩醛一般为缩丁醛和缩甲乙醛。使用时一般将其溶于酒精,作为树脂的溶剂。利用缩醛和酚醛羟甲基反应合成的树脂是1种优良的特种油墨载体树脂。 1.2聚酰胺改性酚醛树脂 经聚酰胺改性的酚醛树脂提高了酚醛树脂的冲击韧性和粘结性。用作改性的聚酰胺是一类羟甲基化聚酰胺,利用羟甲基或活泼氢在合成树脂过程中或在树脂固化过程中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而达到改性的目的。用该树脂制成的渔竿等薄壁管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1.3环氧改性酚醛树脂 用热固性酚醛树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合物制成的复合材料可以兼具2种树脂的优点,改善它们各自的缺点,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这种混合物具有环氧树脂优良的粘结性,改进了酚醛树脂的脆性,同时具有酚醛树脂优良的耐热性,改进了环氧树脂耐热性较差的缺点。这种改性是通过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羟基及环氧基进行化学反应,以及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进行化学反应,最后交联成复杂的体型结构来达到目的,是1种应用最广的酚醛增韧方法。 1.4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 有机硅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潮性。可以通过使用有机硅单体与线性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或羟甲基发生反应来改进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采用不同的有机硅单体或其混合单体与酚醛树脂改性,可得不同性能的改性酚醛树脂,具有广泛的选择性。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与进展讲解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与进展

摘要 摘要 酚醛树脂是首个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性、高残碳率、低烟低毒、耐热、耐腐蚀、抗化学性等特性。 本文主要综述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关于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酚醛树脂改性来提高其耐热性和增强韧性,使其制品更加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如通过利用橡胶、聚砜、梓油和合成树脂等改性酚醛树脂增强韧性;通过硼、有机硅、无机钠米粒子和纤维、聚酰亚胺树脂等改性酚醛树脂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 关键词:酚醛树脂;耐热性;韧性;改性 I

Abstract Abstract Phenolic resin is plastic first into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ha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good insulation, high carbon residue rate, low smoke, low toxicity, heat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chemical resista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of phenolic resin were modified in recent years of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the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to improve its heat resistance and toughness enhancement, to make the products more to meet the growing market demand. For example through the use of rubber, polysulfone, stillingia oil, synthetic resin, and so strengthen toughness of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y boron, silicon, inorganic nano particles and fibers, polyimide resin modified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to improv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phenolic resin. Keywords: Phenolic resin ,Heat resistance ,Modification ,Toughening II

PVC抗冲改性剂及其研究_郑宁来

PVC 抗冲改性剂及其研究 郑宁来 (扬子石化公司研究院,南京210048) 摘 要 综述了我国聚氯乙烯(PVC )抗冲改性剂主要品种的性能、生产情况、市场需求及研究进展,包括聚丙烯酸酯类、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丙橡胶、纳米级复合粒子等。并从制品的改性效果,如抗冲击性、抗冲强度保持率、耐候性、透明性、加工性、与其他助剂配合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聚丙烯酸酯类是抗冲改性剂品种中最好的一类。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抗冲改性剂 研究 收稿日期:2006-08-11。 作者简介:郑宁来,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化学建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石油化工、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塑料加工应用的科研开发和信息研究工作,参与编写著作3部,发表论文40多篇,获科技成果奖14项。 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 的第4大类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管、塑料门窗、建筑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等,其主要原料是聚氯乙烯(PVC )。2005年我国PVC 产能为10.3Mt ,产量6.492Mt ,表观消费量7.92Mt ,进口1.551Mt ,出口0.125Mt ,预计2006年PVC 产能将达到14Mt 。 PVC 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其塑料异型材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室内外门窗及装饰行业,具有保温、密封、节能、隔音、成本适中等优良特性,产品自问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但PVC 型材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低温脆性、冲击强度低。因此,必须对PVC 的冲击性能加以改进。在PVC 中添加改性剂可有效地提高其韧性,但改性剂应具有如下特性: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PVC 树脂部分相容;与P VC 的粘度相匹配;对PVC 表观性能及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耐候性能良好,离模膨胀性好。 PVC 常用抗冲改性剂有氯化聚乙烯(CPE )、聚丙烯酸酯类(ACR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MB 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 S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 VA )、乙丙橡胶(E PR )等,笔者将对以上几种抗冲改性剂的生产、消费情况以及研究综述如下。 1 聚氯乙烯(PVC )抗冲改性剂品种1.1 聚丙烯酸酯类(ACR )抗冲改性剂1.1.1 AC R 生产 ACR 是丙烯酸酯类具有核-壳结构共聚物的统称。最早由美国Rohm &Haas 公司在20世 纪50年代进行研究,并使其商品化,其后法国阿 托公司、德国BASF 和HULS 公司、日本钟渊和吴羽化学公司等也先后进行ACR 的研究开发。国外生产ACR 类抗冲改性剂的厂家很多,主要有美国的Rohm &Haas 公司、Atochem 公司,日本的钟渊化学公司、吴羽化学公司、三菱人造丝公司,法国的阿托公司等〔1〕,所生产的抗冲ACR 品种牌号达几十种之多。 我国ACR 抗冲改性剂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研究工作开展较早的有北京化工研究院、山西化工研究所等。上海珊瑚化工厂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投入生产,推出的牌号是目前大家熟知的ACR201、ACR401,后来其他厂家也陆续投入生产。目前全国ACR 大小生产厂家有31家,总生产能力124.6kt /a ,ACR 的生产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即以淄博为中心的山东地区,其生产能力占50%;江苏、浙江地区占30%;黑龙江、山西等省市也有生产。我国ACR 生产厂家见表1〔1~4〕。由表1可见,威海金泓化工有限公司20kt /a ACR 、MBS 生产装置是目前我国ACR 产能最大的生产装置,技术最先进,装置全部采用DCS 自动化控制。 目前我国ACR 生产能力较大,实际产量较少,生产规模较小,高性能产品少,生产成本高。有些厂家计划扩大生产装置,盐城经济开发区、吉

PVC抗冲改性机理和新型PVC冲击改性剂的设计

【助剂】 PVC抗冲改性机理和新型PVC冲击改性剂的设计 郑小军1,赵东日2,李文贤2,肖海洋2,陈 波2 3(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2.山东日科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昌乐262400) [关键词]PVC;冲击改性剂;抗冲改性;性能;测试 [摘 要]对PV C冲击改性剂———MBS、CPE和ACR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抗冲改性机理及对PV C制品低温冲击强度、耐候性、维卡软化点、韧性的影响。从高分子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CPE和ACR 在PVC中分散所形成的制品结构。指明了传统ACR和CPE在PV C改性中所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理想冲击改性剂ACR应具有的结构特点,并设计和开发了新型冲击改性剂ACR HL-56和HL-58,通过试验对其性能与传统冲击改性剂ACR和CPE进行了比较,发现其性能远优于后者。 [中图分类号]TQ32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937(2007)03-0030-05 The impact modifying mechanism of PVC and the design of the novel PVC impact modif iers Z H EN G X i ao-j un1,Z H A O Dong-ri2,L I W en-x i an2,X I A O H ai-y ang2,C H EN B o2 (1.Xi’an jiaotong U niversit y,Xi’an710049,Chi na; 2.S handong Rike Chemical Co.,Lt d.,Changle262400,Chi na) K ey w ords:PV C;i mpact modif ier;i mpact modif ication;perf or mence;measurement Abstract:The molecular comp osition and molecular struct ure of MBS,CPE and ACR,w hich were used as t he i mpact modif ier of PV C,were analyzed,and t heir i mpact modif ication mechanism were st udied as well as t heir i nf l uences on t he low temperat ure i mpact strengt h,weat her resistence, Vicat sof teni ng p oi nt and toughness of PV C p roducts.The struct ure of PV C dispersed wit h CPE and ACR were analyzed f rom t he angle of high p olymer t her modynamic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2 tages of traditonal A CR and CPE modif iers f or PV C were i ndicated.Based on t he above analysis,t he struct ural characteristics t hat ideal ACR i mpact modif ier should have were analyzed.The novel i m2 pact modif iers A CR HL-56and HL-58were designed and developed,and t heir p 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it h t hose of traditional i mpact modif iers ACR and CPE based on experi ments,and were f ound to be better t han t hose of t he latter. 1 PVC的特点 PV 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地应用于管材、型材、板材、片材等领域。另外,PV C与聚乙烯、聚丙烯相比,也具有非常突出的缺点,例如:PV C的加工性能差、热稳定性差、低温冲击强度差、对缺口和杂质非常敏感等。 实际上,PV C的性质决定了PV C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由于热稳定性差,PV C的加工只能在低温下进行,而低温难以塑化,因此必须加大挤出机的电流强度和扭矩,同时为了弥补PV C的缺陷,PV C的配方体系中包含有稳定剂、填充剂、冲击改性剂及各种润滑剂等多种助剂,这些助剂要想与PV C以理想的状态混合均匀,仅仅靠搅拌机高速搅拌是不够的, 03No.3 Mar.,2007 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第3期 2007年3月 3[收稿日期]2007-01-09 [作者简介]郑小军(1973-),男,西安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

MBS抗冲改性剂的主要性能及其应用

MBS抗冲改性剂的主要性能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MBS抗冲改性剂的主要性能,如优异的透明性、良好的耐磨性等,并总结了其国际国內的应用情况及消费量,均反映MBS树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MBS;性能;应用 MBS(Methylmetharylate-Butadiene-Styrene)是在粒子设计概念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丁二烯(B)及苯乙烯(S)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而成。在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核心是1个直径为10nm~100mm的橡胶相球状核,外部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壳层。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氯乙烯(PVC)的溶解参数相近,它在PVC树脂和橡胶粒子间起到界面粘接剂的作用,在与PVC加工混炼过程中形成均相,予与了制品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当PVC中加入5%-10%的MBS树脂时,可使制品的抗冲击强度提高4倍-15倍,同时还可改善制品的耐寒性和加工流动性,其折光指数与PVC相近,用MBS作PVC抗冲改性剂不会影响PVC的透明性。MBS是改进PVC抗冲性能、制造透明制品的最佳材料,几乎所有的透明PVC制品都用它作为抗冲改性剂。因此,MBS树脂作为PVC树脂的抗冲击改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MBS抗冲改性剂的主要性能 MBS抗冲改性剂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良好的耐磨性、着色性和较一般的耐低温特性。其折光率与PVC相近,是用于PVC改性以制造透明制品的最佳材料。一般来说,MBS在与PVC共混时有适宜的相容性,且使共混体系的稳定性得以提高。MBS的玻璃化温度比较低,故能在一定低温限度内增进PVC的抗冲击性能。改善PVC的韧性和加工性能是MBS的另一重要性能,即提高摩擦来促进PVC的颗粒崩解和进一步凝胶化,缩短熔融时间,减少物料停留时间,防止分解,最终提高加工性能。 2 国际应用情况及消费量

酚醛树脂改性研究

酚醛树脂改性研究 高美玲 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要酚醛树脂在工业中应用广泛,但是普通的酚醛树脂脆性大,耐热性和韧性均有不足,因此限制了酚醛树脂在某些了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近5年来酚醛树脂耐热性和增韧性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机理以及研究现状,最后对酚醛树脂改性方法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酚醛树脂改性耐热性增韧性 Research of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Gao Meiling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bstract Phenolic resin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But the traditional phenolic resin is brittle, and imperfect in heat resistance and toughness,thus limiting the phenolic resin to be used in some areas. The modification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heat resistance and toughnes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re summarized.The mechanism and research status of various modified methods are summed up.Finally outlook about prospects of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are made. Keywords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heat resistance toughness 目录: 1……………………………引言 2……………………………酚醛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2.1…………………………改善酚醛树脂的耐热性 2.2…………………………改善酚醛树脂的韧性 3……………………………结语 4……………………………参考文献

ACR抗冲改性剂 pvc抗冲改性剂 KM355

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JINHASS KM-355 产品介绍 JINHASS KM-355是一类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抗冲击改性剂,用于户外硬质PVC 制品,如窗框、护墙 板、建筑批叠板、栅栏、管材和管件,及各种注塑制件。JINHASS KM-355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比其他品牌产品更易塑化,因而可以减少配方中加工助剂或者内润滑剂的使用量,经济效益显著。 JINHASS KM-355赋予制品以下优良性能: ? 最佳抗冲强度 ? 优异的耐候性能 ? 有效地促进塑化 (增加挤出量,降低加工助剂用量) ? 较低的挤出后收缩性能 基本物理特性: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值 1 外观 --- 白色粉末 2 挥发份 重量百分比 % ≤1.0% 3 粒径分布 (留在40目筛网上) % ≤2.0% 4 表观密度 g/cm 3 ≥0.40 KJ/m 2 ≥18.0(23℃) 5 简支梁冲击强度 KJ/m 2 ≥10.0(-10℃) 促进塑化性能 JINHASS KM-355 可以有效促进PVC 的塑化,使得PVC 塑化更均匀,从而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泽度和质量。图1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及相同添加份数,KM-355与国外竞争产品塑化曲线基本重合,可以相互替代;图2则显示KM-355比同类产品能更有效地促进PVC 塑化熔融,可减少配方中加工助剂的用量。 抗冲击效率 JINHASS KM-355 与PVC 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无论在室温还是-10℃均表现出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抗冲击效率均优于国外竞争对手产品和国内同类产品,如图3所示。 金合思塑料添加剂

图1. 相同添加量下KM-355和国外竞争对手产品塑化曲线对比 塑化实验配方:PVC (SG-5) 100phr/复合铅盐稳定剂 4.5phr/CaCO 3 10phr/TiO 2 4hr/抗冲改性剂 5.0phr 测试仪器: Brabender plasticorder, 测试温度:170℃, 转速:45rpm 图2. KM-355和同类产品塑化时间对比 图3. 不同温度下KM-355和同类产品的抗冲击强度对比 冲击强度测试配方:PVC (SG-5) 100phr/复合铅盐稳定剂 4.5phr/CaCO 3 10phr/TiO 2 4hr/抗冲改性剂 7.0phr 测试方法:GB/T1043.1-2008;测试条件:简支梁冲击试验仪(XJJ-5,承德金建仪器有限公司),样条厚度:4mm ,V 型缺口,尺寸:0.2R ― Jinhass KM-355 ― 国外竞争对手产品 扭矩(N m ) 料温(℃)

PVC抗冲改性剂--MBS树脂的生产技术

PVC抗冲改性剂--MBS树脂的生产技术MBS树脂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丁二烯(B)及苯乙烯(S)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的一种三元共聚物。在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内核是一个直径为10-100 nm 的橡胶相球状物,外壳是由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氯乙烯(PVC)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它在PVC树脂和橡胶粒子间起到界面粘接剂的作用,在与PVC 加工混炼过程中形成均相,而橡胶相则以粒子状态分布于PVC连续介质中,呈现海岛结构,这种特殊结构赋予了制品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当PVC中加入5%-10%的MBS树脂时,可使制品的冲击强度提高4-15倍,同时还可改善制品的耐寒性和加工流动性,且能够保持PVC 树脂原有的光学性能,因此MBS树脂作为PVC树脂的抗冲击改性剂具有广泛的前景。 1 MBS树脂的生产工艺 MBS树脂的生产过程是先以丁二烯和苯乙烯在水和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进行聚合,生产丁苯胶乳(SBR胶乳),再加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液接枝聚合,得到MBS树脂接枝胶乳(MBS树脂胶乳),最后经过凝聚、脱水和干燥处理后得到MBS树脂成品。在MBS树脂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有3大关键技术,其一是SBR胶乳的合成技术,因为SBR胶乳的粒径不但决定了MBS树脂,PVC合金的抗冲击性能,同时还决定了它的透光性能;其二是MBS树脂胶乳的合成技术,因为核--壳比、接枝率和接枝过程单体的加料顺序等对MBS树脂胶乳的凝聚和后处理、MBS树脂粉料的粒子形态及MBS树脂与PVC的相容性和光学性能等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其三是MBS树脂胶乳的凝聚技术,凝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粒度分布、颗粒规整性、流动性和表观密度以及MBS树脂在PVC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等指标。 1.1 丁苯胶乳的合成 将丁二烯、苯乙烯、引发剂和各种配制好的助剂按一定量和顺序加到聚合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下搅拌进行乳液聚合,待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后停止反应,脱除未反应的单体即可得到丁苯胶乳。对用于制备MBS树脂的丁苯胶乳有其特殊的要求。首先是丁苯胶乳中丁二烯含量要为70%-80%。以保证制得的MBS树脂在改性PVC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耐寒性和良好的加工性。为了尽量减少对MBS树脂耐寒性的影响,苯乙烯含量宜控制在25%左右。此外,丁苯胶乳必须具有一定的交联度、粒径和粒径分布。交联有利于改善产品的光学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便于加工。对于制备MBS树脂的丁苯胶乳.对其粒径及其分布均有特别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当MBS树脂中橡胶含量相同时,胶乳粒径越大,用MBS树脂改性的PVC制品抗冲击性能越好。但是粒径超过一定范围时,改性PVC制品透明度下降,而且在弯曲时易出现发白现象,因此要同时得到具有最好的抗冲击性、透明性和没有弯曲发白现象的MBS树脂,PV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