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病理学 (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和发展过程的科学。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学变化等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进展规律。
2. 组织学 (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的学科。
它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来了解组织的组成和变化过程。
3. 形态学 (Morphology)形态学是研究事物形态、结构和大小等方面的学科。
在病理学中,形态学研究疾病时对病变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大小等进行描述和分析。
4. 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s)病理变化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组织和细胞发生的异常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包括细胞的增生、萎缩、坏死、变性等,以及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等。
5. 细胞学 (Cytology)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异常变化的学科。
它通过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来了解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异常情况。
6. 病理诊断 (Pathological Diagnosis)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变组织或细胞的检查和分析,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发展程度的过程。
通过病理诊断,医生可以帮助确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7. 炎症 (Inflammation)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或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渗出、增生和炎症细胞的聚集等。
8. 肿瘤 (Tumor)肿瘤是指细胞非正常增殖所形成的新生物体。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恶性肿瘤生长快速,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9. 癌症 (Cancer)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
它是由于机体细胞的遗传变异和异常增殖而形成的一类疾病。
癌症可以发生于几乎任何组织和器官,其生长速度快且有侵袭性。
10. 标本 (Specimen)标本是指从患者身体中取得的组织、器官或细胞等样本。
在病理学中,医生通过对标本的检查和分析来进行病理诊断。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1、假性肥大:实质细胞萎缩,间质结缔组织与脂肪细胞增生,造成器官与组织体积增大。
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细胞体积增大,使该器官组织体积增大。
3、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使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4、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得细胞由于适应环境改变而被另一种分化成熟得细胞所代替得过程.5、细胞水肿:又称水变性,细胞内水钠聚集过多,引起细胞体积重大,胞浆疏松,透明淡染。
6、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与四氯化碳中毒时,干细胞水肿,严重者细胞肿大如圆球状。
7、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外其她细胞浆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8、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在严重贫血时,常在心内膜下,尤其就是左心室乳头肌处出现红黄相间得条纹,如虎皮斑纹。
9、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在HE染色情况下,细胞外间质或细胞质内出现易红然、均质、半透明、无结构得玻璃样物质。
10、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细动脉持续性痉挛,使内膜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细胞下凝固成均匀红染玻璃样物质。
11、脂褐素:积蓄于包浆内得黄褐色细微颗粒,本质为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得细胞器碎片残体。
12、病理性钙化:在病理情况下,骨与牙以外得组织内有固体钙盐得沉积. 13、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在变性坏死得组织中或异物内。
14、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障碍,血钙与/或血磷升高,钙盐沉积于未受损得组织中。
15、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16、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分解、液化而呈液体状,有时还形成含有液体得腔。
17、干酪样坏死:结核病时,坏死区脂质较多,颜色带黄,质地松软,状似干酪。
18、坏疽: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出现不同程度得腐败性变化,腐败菌在分解坏死组织得过程中产生大量得硫化氢,并与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得铁离子结合,形成硫化亚铁,致使坏死组织臭而发黑。
19、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她异物血凝块血栓及渗出物等得过程。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1:栓塞:在循环着的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其随血流运行至某组织或器官,而引起相应大小血管腔阻塞的过程。
2:渗出:炎症灶内血管中的血液成分(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3: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4、MSOF:即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主要是指患者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复苏后,在短时间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系统、器官相继或同时发生功能衰竭。
5、结核结节:由中央的干酪样坏死物,周围大量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外周少量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样病灶6: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和其它异物的过程。
7:梗死:由于动脉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8:肉瘤:是指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9: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10:桥接坏死:相邻的两个肝小叶之间或肝小叶与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相互连接的坏死带。
1;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血淤积在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使局部组织和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
2:肉芽组织: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所构成的,其间含有不等量炎细胞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3: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若久治不愈则可能转变为癌。
4;肺心病:由各种严重肺疾病、胸廓畸形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种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为主的心脏病。
5:应激:机体受到各种强烈或有害的刺激后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
1、梗死: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动脉血流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2、蜂窝织炎:为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
3、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4、风湿小体:为由中央的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成团的风湿细胞及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所构成的一种梭形小体。
5:氮质血症:是指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血尿素氮和血浆肌酐水平增高。
病理学名词解释

38. 病理性核分裂象:是异常的核分裂象,包括不对称性、多级性及顿挫性核分裂象。起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9. 生长分数:指肿瘤细胞群体中进入增值阶段(S期+G2期)瘤细胞在瘤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40.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种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41. 恶病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出现极度消瘦、严重贫血、无力和进行性全身衰竭状态。
42. 副肿瘤综合征:由于肿瘤的产物(如异位激素)或异常免疫反应(如交叉免疫)或其他原因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皮肤及肾脏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称为副肿瘤综合征。但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上述途径间接引起,故称副肿瘤综合征。
22. 漏出液:由于单纯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液体成分从血管内溢出,溢出的液体即漏出液。
23. 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向着刺激物所在的部位所做的定向移动。这种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
24. 炎症介质:是指由细胞或体液中产生的参与炎症反应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的功能,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6.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积蓄,称为玻璃样变。
7. .凝固性坏死:坏死细胞蛋白凝固,组织保持原有的轮廓,肉眼观为灰白、灰黄色的坏死,多见于心、肾、脾等器官。
8.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在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处出现的红黄相间的条纹,似虎皮斑纹
9. 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或其他异物的过程。
炎性假瘤:由于组织的炎性增生形成的一个肿瘤样团块,常发生于眼眶和肺。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名词解释1.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实质是细胞数减少,细胞体积缩小。
2. 肥大:实质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引起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3. 化生(metaplasia):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
4. 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鳞状上皮。
5。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由于心肌血管分布的原因,造成心肌内不同部位缺氧程度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不一样,重者呈黄色.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称虎斑心。
6。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7。
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
8. 坏死: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9. 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比较结实的凝固体,称为凝固性坏死。
10. 液化性坏死:有些坏死组织被酶分解成液体状态,并可形成液体囊腔称为液化性坏死。
11。
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菌引起的坏死,由于组织分解较彻底,并含较多脂质,因此坏死组织微黄色,质软似奶酪,不易吸收。
12。
坏疽(gangrene):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13。
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由新生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的过程.14。
凋亡(apoptosia):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不发生质膜崩解,结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5 . Mallory小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浆内的红染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16 . 水变性: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的实质细胞胞浆.表现弥漫性细胞肿大,胞浆淡染,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成囊泡状。
病理学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成为萎缩。
2、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肥大。
3、增生: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过程称为化生。
5、变性:细胞可逆性损伤的形态改变称为变性。
6、脂肪变性:是指非脂肪细胞的胞质内出现明显脂滴。
7、玻璃样变性:是指纤维结缔组织间质、细动脉壁或细胞内在HE 染色切片中呈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又称透明变性。
8、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9、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是指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由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消亡过程,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10、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并半有炎症细胞浸润。
11、充血:由于动脉血液流入过多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量增多,称动脉性充血或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12、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13、心衰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14、虎斑心:是指心脏脂肪变性时,脂肪变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看起来,脂肪变的心肌呈黄色,与正常的心肌的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的斑纹,称为虎斑心。
15、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形成的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6、出血:是指血液自心血管腔溢出到体外、体腔或组织间隙。
17、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18、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液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19、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所发生的以预防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
20、感染:由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通常称为感染。
21、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和细胞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完整版)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1.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2.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3.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5.再生: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来修复组织缺损的过程。
6.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7.病理性钙化:骨.牙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钙盐沉积。
8.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9.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和细胞成分, 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10.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11.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12.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
如果体液积聚在体腔则称为积水。
13.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
14.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又称静脉性充血。
15.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16.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7.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18.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19.溃疡: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完全溶解吸收时,发生在皮肤粘膜的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织缺损,浅者称为糜烂;深者称为溃疡。
20.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21.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22.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病理学名词解释

1. dysplasia :上皮异乎寻常的增生,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 核大浓染, 核浆比f,排列较乱,极向消失。
分轻、中、重三级。
2. carcinoma in situ:癌变仅限于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波及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非典型增生T原位癌T浸润癌。
3. parenchyma :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
(肿瘤的实质)4. atypia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间的差异。
5. Differentiation :由幼稚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分化)6. Anaplasia :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异型性显着,来源难定,高度恶性。
7. heterogeneity :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由附加基因突变造成。
8. polymorphism :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的差别,异型性大,难确定组织来源。
9. metastasis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10. Krukenberg tumor :胃癌破坏胃壁侵及浆膜后,种植转移到卵巢,表现为双侧卵巢受累,镜下见富于粘液的印戒细胞癌弥漫浸润和间质反应性增生。
原发癌也可为其他消化道粘液癌。
11. carcinosarcoma :同一肿瘤中既有癌又有肉瘤成分。
12. proto-oncogene :正常细胞内存在的一类促进细胞分裂、阻止其分化并有潜在致癌或促癌作用的基因群,如ras、myc 基因等。
13. tumor suppressor gene; anti-oncogene: 正常基因组中存在的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并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群:如Rb、P53、P16、APC、WT-1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栓。
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栓塞embolus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栓子embolus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成为栓子,引起的血管栓塞称为血栓栓塞。
空气栓塞air embolism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空气栓塞。
脂肪栓塞fat embolism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embolism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造成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
梗死infaction由于血管腔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引起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一般由动脉阻塞引起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发生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梗死灶贫血、苍白,故称为贫血性梗死。
也称白色梗死(white infarct)。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infarct 发生于有双重血液供应或侧支循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梗死,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呈暗红色,故称为出血性梗死。
也称红色梗死(red jinfarct)。
第四章? 炎症中文名英文名释义炎症inflammation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mediator炎症介质指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渗出trans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的过程叫渗出。
机制: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液exudate炎症时渗出到血管外的液体叫渗出液。
漏出液transudate由于瘀血等血液循环障碍,漏出到血管外的液体称漏出液。
炎性水肿inflammatoryedema炎症时过多的液体渗出并聚积于组织间隙称炎性水肿。
趋化因子chemokines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质称为趋化因子。
趋化作用chemotaxis白细胞向着趋化因子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叫做趋化作用。
炎细胞inflammatory cell炎症过程中,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
炎性浸润inflammatory cellinfiltration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由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
白细胞附壁Leukocyticselection 靠边的白细胞通过内皮细胞与白细胞表面的黏附因子相互识别、相互作用而粘附于血管壁上,称为白细胞附壁。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白细胞游出并到达炎症灶,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的过程,称为吞噬作用。
炎性增生Inflammatoryproliferation指炎症区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组织周围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的增生。
变质性炎alterativeinflanmmation以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生轻微的炎症称为变质性炎。
渗出性炎exudativeinflanmmation以渗出为主要病变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
浆液性炎serous 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的炎症称为浆液性炎。
inflanmmation纤维素性炎fibrinousinflanmmation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原为其特征的炎症称为纤维素性炎。
假膜性炎inflanmmation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和坏死的粘膜组织等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附着在粘膜表面形成假膜,故称假膜性炎。
绒毛心?发生于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不断搏动,渗出的纤维蛋白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脏表面,称绒毛心。
化脓性炎purulentinflammation炎症局部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
化脓ecpyesis化脓性炎症病灶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溶解液化的过程称化脓。
脓细胞?脓液中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脓液pus化脓所形成的液状物,呈灰黄或黄绿色。
含有大量脓细胞、溶解液化的坏死组织、细菌菌落及少量浆液。
脓肿abscess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蜂窝织炎phlegmonousinflammation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称蜂窝织炎。
疖furuncle毛囊、皮脂腺及附近组织发生的脓肿。
痈carbuncle多个疖融合在皮下组织,筋膜组织中形成许多互相沟通的脓肿。
出血性炎Hemorrhagicinflammation血管受损严重,渗出物中常伴有大量红细胞漏出的炎症称为出血性炎。
增生性炎Proliferativeinflammation指炎症局部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而变质、渗出轻微的炎症称为增生性炎。
炎性肉芽肿granulomatousinflammation在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
炎性息肉Inflammatorypolyp 粘膜慢性炎症时,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发生局限性增生而形成带蒂的肿块,突出于粘膜表面称为炎性息肉。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pseudotumor指炎症性增生时形成境界清楚的瘤样肿块称为炎性假瘤。
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入血但全身无中毒症状,仅从血液中可查到细菌称为菌血症。
毒血症toxemia细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
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相应病理变化,称为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pyemia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症,伴全身小血管多发性小脓肿。
第五章? 肿瘤中文名英文名释义肿瘤tumor, neoplasm机体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性增生?肿瘤细胞的异常增生,表现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分化成熟的能力和相对无限制性生长。
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上和组织机构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病理性核分裂?恶性肿瘤细胞核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有丝分裂象,称病理性核分裂。
膨胀性生长Expansile growth肿瘤细胞生长时,随着肿瘤体积的逐渐增大,有如逐渐膨胀的气球,将四周组织推开或挤压称为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表面的肿瘤,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蕈状或菜花状的肿物。
这种生长方式称为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Invasive growth瘤细胞分裂增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内,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的生长方式称为浸润性生长。
转移metastasis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恶病质cachexia是指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所出现的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身体衰竭的状态。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 某些内分泌和非内分泌系统肿瘤,因肿瘤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癌carcinoma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肉瘤sarcoma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癌肉瘤carcinosarcoma肿瘤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时,称为癌肉瘤。
癌症cancer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TNM分期法TNMclassification 恶性肿瘤的国际分期法,分别用TNM及0、1、2、3等数字来表示原发肿瘤、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lesion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
非典型性增生dysplasia,atypicalhyperplasia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已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早期浸润癌Microinvasivecarcinoma癌细胞浸润生长侵入固有膜或粘膜下的表层(<5mm),称为早期浸润癌。
临床期浸润癌?中、晚期浸润癌,癌细胞浸润生长达固有膜下5mm以上,临床上开始出现症状和体征。
癌巢?癌细胞排列成片块状、条索状或腺管状结构称癌巢。
癌珠(角化珠)carcinoma pearl鳞癌癌巢中央出现层状角化物,称为癌珠。
尤文肉瘤Ewing sarcoma指起源于骨髓的间充质结缔组织,以小圆细胞为主要结构的原发恶性骨肿瘤。
霍奇金氏病Hodgkin disease又名淋巴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性的淋巴组织肿瘤。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称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
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各种方法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