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章节测试题
2023年超星尔雅社会史研究导论新版题库及答案

绪论(一)1.基督教在唐朝时传入中国旳名称是()。
AA.大秦景教B.尊经C.西仪东正教D.奥思定教2.当使用近代社会史这个概念时, 往往还牵扯到了()旳有关内容。
DA.民族B.文化C.经济D.政治3.中国旳宗法制度定型于()。
B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4.现阶段中国近代史重要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个阶段。
√5.基督教传教士大规模在两广地区登陆重要是从明朝初年开始旳。
×1.对于历史学来讲, 求真、求善和求美旳关系是()。
DA.求真和求善是求美旳基础B.求美和求善是求真旳基础C.求美是求真和求善旳基础D.求真是求善和求美旳基础2.历史研究不停出现新旳研究领域和研究措施重要是为了处理现实状况相对于历史学家()还存在局限性与缺陷。
CA.目前认识和研究目旳B.研究老式和研究目旳C.目前旳认识和终极追求D.研究老式和终极追求3.西方文化史研究是指对历史所进行旳()。
CA.文化分析B.文化分析、文化批评C.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D.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文化重构4.中国现阶段大量旳文化史研究其实质是在研究思想史或学术史。
√5.《魏书》由于参杂了大量作者自身旳思想和情感, 因此被称为“秽史”。
√1.()是还原历史唯一旳中介与桥梁。
BA.文物B.史料C.遗迹D.文学2.下列事件中, 不也许记载在《资治通鉴》中旳是()。
AA.牧野之战B.秦朝一统天下C.张骞出使西域D.开凿隋唐大运河3.下列史书中, 从形式角度来说, 更易于理解旳是()。
CA.《三国志》B.《史记》C.《资治通鉴》D.《汉书》4.不一样于其他流派, 后现代史学强调史料最重要旳特性是客观旳, 非人为旳。
×5.历史学家只能永远位于求真旳道路中, 无法到达求真旳目旳。
√绪论(四)1.孔子由于鲁哀公狩猎过程中家臣打伤了()视为乱世将要开始旳标志。
BB.麒麟C.金龙D.白虎2.司马光认为周朝三家分晋旳罪魁祸首是()。
社会史试题库(整理)

中国社会史试题库名词类士人:可以把士人定义成古代社会的“书生”或“读书人”,“他们以研习儒学经典为手段,以参予政治为最佳生活选择,以道德修习和实现‘内圣外王’理想为最佳人生设计,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载体,他们以学习和传播儒学知识作为自己的基本生存方式”。
“天子建国”:“天子建国”的周天子,处于社会第一等级的地位,他分封诸侯,拥有王畿的土地、人民和武装、是名义上全国土地、臣民的主人,但是他没有直接治理全国人民和征收赋税的权力,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他在全国实行政治、军事、经济的统治权。
他拥有祭祀王室宗庙的权力,是姬姓大宗主,以宗子的地位巩固他对同姓诸侯的统治权。
贵族官僚(秦唐):秦唐间官制,相当复杂,有爵位(皇子、皇女、皇亲,功臣的封爵)、勋(荣誉称号,带有品级性)、职事官(负责行政、财务、司法、监察、教育、军事官员)、散官(有职称之官,不理实事)、品(官员的品级制度),秩(库禄、食邑)各方面的详细规定,历朝也有不同,但相同的原则是文武分途,不似周代诸侯集文武于一身。
除了乱世之外,重视文官、以文官治国。
但各朝开国之初,武将立功疆场,助建天下,封以世爵,文官亦多获封。
秦唐间实行文官制,文官管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事务。
大小宗法制:宗法制度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馀子孙为小宗。
天子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称大宗;余子对天子为小宗。
诸侯之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余子对诸侯为小宗。
卿、大夫、士、庶人,皆准此。
采邑:按照西周的大小宗法制,周天子是大宗,其所封的同姓诸侯,有王的兄弟和族人,它的兄弟是小宗。
作为周王室的小宗的诸侯受封,其诸侯地位一般地说传给嫡长子,余子不得继承。
诸侯国内需要有管理人,于是封余子为卿、大夫,授给他们土地,称为“采邑”。
(P212)弟子员:汉唐间各朝设立学校,学生多有免役权,自成一个等级。
读书,做弟子员,成为一种身份,即免役的身份,后补官吏的地位。
服徭役是平民应尽的义务,甚至于官僚家属都要承担,而学生可免,因此使他们异于常人,成为特别等级。
中国社会学史题库28-0-8

中国社会学史题库28-
0-8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古代丧葬风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风貌?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服饰的社会性。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的婚嫁仪式与程序。
/ 约会专家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娱乐生活的价值取向。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察世”的价值取向。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中国传统信仰习俗的特点。
问题:
[填空题]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一直遵循()的传统,以稻麦为主,兼吃杂粮。
其食用方式有()、()、()。
问题:
[填空题]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习惯的用餐方式是()。
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库答案

社会思想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
中国社会思想史定义: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和继承或斗争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范围:①关于社会起源问题②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问题③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规律问题④社会制度及其功能问题⑤关于社会问题的揭露与解决方案的设计⑥个人与社会问题⑦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⑧文化的性质与功能问题⑨地理人口与社会现象问题⑩社会理想和社会进步问题。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特殊性:①中国社会思想在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如何调整封建社会中阶级关系方面较为突出。
②特别重视人的问题,人本主义色调特别浓重。
③往往与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纠缠在一起。
④中国社会思想家对社会演变的兴趣特别浓厚。
⑤比较完整的有体系的社会理想较之西方相对缺乏。
⑥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农民战争,其中反映出的社会理想也很多。
神话和传说形式保留下来的社会思想具有什么特点?①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
②各不相关、没有系统。
③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
④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的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⑤不能忽略其保留下的社会思想,应重视其对后来的思想家的思想形成的启迪作用。
试评西周宗法制的社会学意义:①周代的宗法制反映在周代统治阶级思想中,社会权力继替标准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阶级等级、名分观念看的比血缘观念更重要。
②宗法制建立说明在周代统治阶级思想中已意识到要对生活实行有效控制,必须有一套社会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必须“名分”分明。
③在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社会继替的原则是由身份到契约或能力的发展过程。
中国社会思想史 考试题

中国社会思想史导论一.中国社会思想的特征?1、特别重视维护、调控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其方法主要是软控制。
如儒家——软控制;道家——自控;法家——硬控制。
2、中国社会思想史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3、中国传统思想没有陷入到宗教神学的迷雾之中,而是特别注重现实人的问题。
4、早熟性。
中国社会思想在秦以前已经形成较成熟固定的体系,此后的思想流派都是在原典时期的思想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发挥。
如新儒家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
5、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理想社会模式——复古色彩。
唐虞三代之治。
6、社会批判思想比较发达。
秦以后中国是专制的集权统治,言路不畅。
中国没有宗教,缺少终极意义的价值裁判。
二.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分期?早期社会思想多见于神话传说中。
在本课程中,主要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春秋战国即原典时期,中国社会思想实现了体系化。
核心:“人的自觉”。
与西方社会思想史作一简单比较。
第二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核心:一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中宇宙图式的建立,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二是,魏晋玄学使得儒学改变了存在的形式。
第三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核心是理学的呈现。
第四时期:晚清民国时期(1840-1949年)。
核心: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西方文明东来改变了整个的社会秩序。
孔子一.创立儒家思想体系的历史贡献(仁在德政教化的社会意义)?第一,整理古代文献,奠定中华文化根基。
《诗》、《书》、《易》、《礼》、《春秋》等典籍,经孔子之手删定,得以保存下来。
第二,创立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第三,创立儒家学派,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孔子自身,已由贵族下降而为平民,较之当时贵族中的贤士大夫,可以不受身份的束缚,容易站在‘一般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换言之,由贵族系谱的堕落,可以助成他的思想解放。
”第四,应该区别两个孔子,分别加以评价。
“圣人出而黄河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二、社会规范思想:“重礼”与“贵仁”?(论述题:结合韦伯的评述)从总体上看,孔子的思想体系主要由“重礼”、“贵仁”两个方面组成。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第二章题库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具有简单类比和混沌性思维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是()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生殖崇拜2、“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与“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的对立反映了()A、天命观的动摇B、对天命意志的绝对崇拜C、天命转移论D、人文意识的觉醒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的是()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C、“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D、“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5、“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A、天人合一B、天人相分C、天人相胜D、天人相制6、作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诞生标志的是()A、早期的天命观B、早期阴阳说C、早期五行说D、元气说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8、五行思想首次明确提出是在()A、《诗经•大雅》B、《尚书•洪范》C、《易传•系辞》D、《礼记•礼运》9、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我国最早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的宗教产生于()A、炎黄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10、最早明确区分天道与人道,认为人只应索求人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思想家是西周末春秋初的()A、史伯B、伯阳父C、子产D、叔兴11、伯阳父的“阴阳之序”说认为()。
A.阴阳二气就是物质性的天地之气,是万物的本原B.由阴阳二气的对立斗争产生出八卦,由八卦演生出天地万物C.阴阳二气的斗争和对立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即规律D.阴阳二气分别体现了天的刑罚和恩德12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A、太极阴阳论B、原子论C、佛教缘起论D、五行论二、名词解释题1、阴阳三、简答题1、简述周公“制礼”的哲学意义。
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型

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型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名词解释1.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贫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焉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礼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社会。
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2.绝地天通:断绝(天地相分,人神不扰。
这是一种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这为儒家的礼制提供了依据,也为法家提供了根基,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体系,为远古先民的历史提供了思想治世的基础。
)百度解释3.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4.小国寡民:小国寡民:老子代表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提出了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
老子的理想社会,实际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社区。
整个社区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但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安慰富足。
人们文化不高,生活简单,既用不着机械,也用不着文字。
他们不识不知,全听自然的支配。
5.小国寡民社会的构想,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特征,也表现了他们在大风大浪中消极退避的心理状态。
老子设计了一个理想的乐园,作为他们企图逃避现实斗争的思想避难所。
虽然老子所构想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是在受到当时流传的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的启发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但他并不是要拉历史倒退,回到原始氏族社会去。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到,这是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痛苦生活的折射。
虽然从根本上说,他说消极的,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之下,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中国社会学史》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当代中国社会学》⼀书的作者是?()() A.费孝通 B.吴⽂藻 C.李达 D.孙本⽂2、对建国前中国早期社会学作系统总结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郑杭⽣、李迎⽣的《中国社会学史新编》3、下列哪本著作是孙本⽂先⽣于建国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社会学史的著作?()()A.《社会学原理》B.《社会学发凡》C.《当代中国社会学》D.《社会学ABC 》4、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第⼀部专史是?()()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C.孙本⽂的《当代中国社会学》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5、社会学界于下列哪⼀年出版了两部中国社会学史同名专著?()()A.1984年B.1987年C.1998年D.1990年6、将中国社会学史划分为“发轫期、萌芽期、幼苗期、成长期与改⾰期”的是下列哪位学者?()()A.李剑华B.蔡毓骢C.杨堃D.韩明谟7、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C.孙本⽂的《当代中国社会学》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8、群学”概念来源于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A.庄⼦B.孟⼦C.⽼⼦D.荀⼦9、国⼈始⽤“社会学”正式译名翻译出版的第⼀部外国社会学著作是?()()A.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B.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C.季廷史的《社会学提纲》D.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10、西⽅社会学著作直接传⼊中国的开端是?()()A.严复在《直报》上发表《原强》⼀⽂B.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贬愚篇”与“倡学篇”C.康宝忠教授在北京⼤学讲授社会学D.章太炎先⽣翻译⽇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书11、西⽅社会学作为⼀门整体的理论体系初传中国始于?()()A.严复在《直报》上发表《原强》⼀⽂B.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贬愚篇”与“倡学篇”C.康宝忠教授在北京⼤学讲授社会学D.章太炎先⽣翻译⽇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书12、在中国社会学史上,被誉为西⽅社会学初传中国第⼀⼈的是?()()A.严复B.梁景超C.章太炎D.梁启超13、《群学肄⾔》⼀书是由下列哪位学者翻译的?()()A.康宝忠B.严复C.梁启超D.章太炎14、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整本翻译出版的第⼀部外国社会学著作是?()()A.《中国⼈⼝论》C.《群学肄⾔》D.《中国乡村与城市⽣活》15、中国⼈⾃授社会学始于哪⼀年?()()A.1916年B.1906年C.1907年D.1910年16、在中国⾃办⼤学中讲授社会学的第⼀⼈是?()()A.孙本⽂B.吴⽂藻C.康宝忠D.章太炎17、中国⾼等学校中所进⾏的最早的社会调查是?()()A.葛学溥指导学⽣在杨树浦地区的东部所开展的社会调查B.步济时所主持的关于北平⼈⼒车夫的⽣活与⼯作状况的调查C.清华学校社会科学系教授狄特莫指导学⽣所做的关于北京百姓⽣活的调查D.燕京⼤学社会学系的教授⽢博所主持的北京社会调查18、中国⾼等学校设置的第⼀个社会学系是?()()A.齐鲁⼤学社会学系B.上海圣约翰⼤学社会学系C.沪江⼤学社会学系D.燕京⼤学社会学系19、现代中国第⼀份关于社会研究的期刊是?()()A.《新社会》B.《社会学界》C.《社会学刊》D.《社会学研究》20、中国⼈⽤社会学观点研究中国社会⽣活的最早⼀部社会学著作是?()()A.《中国⼈⼝论》B.《中国乡村与城市⽣活》C.《家庭进化论》D.《北京的⾏会》21、在我国,最早把社会学作为⼀门系统的知识学科与职业,并专门培养此类⼈才的⾼校是?()()A.上海圣约翰⼤学22、中国最早设置社会学系的⾃办⼤学中是?()()A.厦门⼤学B.上海⼤学C.云南⼤学D.南开⼤学23、中国第⼀代社会学者之中,主要致⼒于开展犯罪社会学研究的是?()()A.李达B.孙本⽂C.严景耀D.费孝通24、下列哪个研究机构因进⾏社区实地研究⽽著名?()()A.云南⼤学社会学研究室B.华西⼤学边疆研究所C.清华⼤学国情普查研究所D.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25、《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书的作者是?()()A.李达B.孙本⽂C.李景汉D.许德珩26、中国的第⼀位社会学博⼠是?()()A.朱友渔B.章太炎C.雷洁琼D.晏阳初27、创⽴中国第⼀个社会学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的社会家是?()()A.余天休B.李达C.雷洁琼D.晏阳初28、中国第⼀代社会学者之中,主要致⼒于开展⼯业社会学研究的是?()()A.严景耀29、下列哪个研究机构因进⾏⼈⼝普查研究⽽著名?()()A.云南⼤学社会学研究室B.华西⼤学边疆研究所C.清华⼤学国情普查研究所D.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所30、解放前中国⼈⼝与劳⼯问题的专家是?()()A.陈达B.李达C.李景汉D.许德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学史》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康有为在广州兴办了( ),其教学计划列有群学课程。
选项:
A:自强学堂
B:万木草堂
C:长兴学舍
D:时务学堂
答案: 【长兴学舍】
2、单选题:
本课程所指的中国社会学发轫时期是( )
选项:
A:1898—1910
B:1891—1910
C:1900—1911
D:1898—1911
答案: 【1891—1910】
3、单选题:
严复所译的《群学肄言》出版于( )。
选项:
A:1900年
B:1903年
C:1899年
D:1902年
答案: 【1903年】
4、单选题:
李剑华明确表示中国社会学开端的标志是( )。
选项:
A:天演论
B:群己权界论
C:盛世危言
D:群学肄言
答案: 【群学肄言】
5、判断题:
中国社会学史的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过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6、单选题:
最早讨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的学者是( )。
A:李剑华
B:严复
C:蔡玉骢
D:阎明
答案: 【李剑华】
7、判断题:
西方社会学是对当时市民社会所出现的深刻危机的不同回答的产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卢卡奇和葛兰西是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9、判断题: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时,意思是说历史进程中的种种物质基础不重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判断题:
传统绝不是一种来自过去的僵死的遗产,而是被看作一种“超越时间而共有相同问题和关怀的思想共同体”。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冯桂芬的代表作是( )。
选项:
A:盛世危言
B:大同书
C:校邠庐抗议
D:天演论
答案: 【校邠庐抗议】
2、单选题:
郑观应的代表作是( )。
选项:
A:校邠庐抗议
C:盛世危言
D:群学肄言
答案: 【盛世危言】
3、单选题:
我国最早提出“群学”一词的学者是( )。
选项:
A:康有为
B:郑观应
C:谭嗣同
D:严复
答案: 【康有为】
4、单选题:
谭嗣同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是对( )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选项:
A:傅兰雅
B:梁启超
C:黄宗羲
D:严复
答案: 【黄宗羲】
5、单选题:
章炳麟于1902年翻译了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著作( )。
选项:
A:天演论
B:社会学
C:社会学导言
D:群学肄言
答案: 【社会学】
6、单选题:
章炳麟的进化思想的立足点是( )的道德和思想。
选项: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孟子
答案: 【荀子】
7、单选题:
严复1903年翻译的《群学肄言》一书的作者是( )。
选项:
A:斯密
B:斯宾塞
C:达尔文
D:赫胥黎
答案: 【斯宾塞】
8、单选题:
严复借助( )的观点来校正赫胥黎。
选项:
A:岸本能武太
B:康有为
C:斯宾塞
D:达尔文
答案: 【斯宾塞】
9、多选题:
洋务运动时期的现代化运动有以下局限性( )。
选项:
A:局限在器物层面
B:认识不足
C:片面的或局部的改革
D:没有政治变革
答案: 【局限在器物层面;
认识不足;
片面的或局部的改革;
没有政治变革】
10、多选题:
严复吸收赫胥黎的天演论中进化论观点,是为了( )。
选项:
A: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B:反对听天由命
C:唤起国人自强不息、与天争胜的意识
D:激励国人团结奋斗,以救亡图存、保国保种
答案: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反对听天由命;
唤起国人自强不息、与天争胜的意识;
激励国人团结奋斗,以救亡图存、保国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