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第一章_商品

合集下载

商品学概论第1章

商品学概论第1章
商品学概论
2011年1月
商品与 商品学 (第1章)
商品学概论基础理论
商品分类 商品质量与 商品
商品 商品质量监 商品 商品储运 商品、资源
与编码 质量管理
标准
检验
督与认证
包装
与养护
与环境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12章)
代表性商品介绍
食品 (第9章)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是商品质量及其变化规律。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科学实验法、现场 实验法、技术指标法、社会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 等。
实战演练——小商品大搜集
1.实战演练目标 (1)检查学生对商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整理材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了解、适应社会,以及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 2.实战演练要求 (1)学生单独(也可分组)进行调查整理。 (2)所整理资料需真实、全面,避免空泛。 (3)汇总成800字以上报告并上交。
3.实战演练内容
(1)每名学生搜集3种以上小商品,利用所学商 品学基础知识(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和商品学研 究内容等)对其进行分析,填写下表。
序号
小商品 使用价值与价值比较
研究内容
名称 使用价值价值(或价格)商品特性 商品包装 使用中应注意问题
1 2
3
4 5 ……
(2)每名学生根据所分析内容,谈一谈自己对商品的认识 和学习商品学课程的建议、计划等,写成书面材料,并上 交。
2.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是商品质量及其变化规律,这 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1、商品学已有两百余年,属于历史范畴。

2、陆羽公元780年《茶经》最早的商品学专著。

3、9-10世纪阿里。

阿德。

迪米斯基《商业之美》现存最早的商业著作。

4、18世纪德国人约翰.贝克曼首先开设课程,出版《商品学导论》,被西方称为创始人。

5、西欧,“经济学体系”的商品学。

“经济商品学”,前苏联、东欧“自然技术科学”,美国、日本、意大利“经营商品学”6、1976年10月8日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国际商品学会”德文缩写“IGWT”,会刊《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心——维也纳经济大学。

意义:商品学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巩固的地位。

第二节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个因素。

3、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前提、物质承担者。

价值从属于自然属性并从中派生。

4、生产者占用价值,不占用使用价值;消费者占用使用价值,不占用价值。

5、一切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6、商品应包括一切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

7、(问答题)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

8、核心是效用,关心是品质,竞争是特点,增值是包装,吸引是式样。

9、商品保证、运送、安装、维修属于商品整体概念中的无形产品。

第三节1、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决定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应用技术科学。

2、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中心:商品质量,线索:商品整体概念,目的:为了认识和掌握商品能够满足各种消费效用以及实现这些效用的规律。

3、人们追求商品的效用从商品的自然有用性(成分、结构、性质等)和社会适应性(时代、流行、民族、地域性)二个方面展开。

4、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从商品的效用入手。

5、作为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必须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第二,必须对他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三,必须通过等价交换让渡给他人,从而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商品学概论》课件-1.1商品

《商品学概论》课件-1.1商品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别(含义): 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3
商品
Summary and report of atmospheric simple creative work ppt template of microsomal Business ReportSummary and report
知识拓展: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信息咨询
售后三包
质量保证
品牌
包装
成分
技术培训 标志 功能效用 结构 提供信贷
式样
特性
外观
上门安装
赠送物品
免费送货
核心商品 有形商品 无形商品
8
商品
Summary and report of atmospheric simple creative work ppt template of microsomal Business ReportSummary and report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或效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
属性。
10
商品
商品的价值:
Summary and report of atmospheric simple creative work ppt template of microsomal Business ReportSummary and report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别(属性特征):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与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有使用价值
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且有价值的东西一定
是商品。
14

第一章商品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商品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8
(1)商品的本质
• 商品必须满足需要
–需要包括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 –个人的需要多样性 –需要的差异性
• 商品必须进行交换
–交换后产品转化成商品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9
自我 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020/10/8
营销管理
10
取得产品的四种途径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6
什么是假冒伪劣产品?
• 假冒产品
–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 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 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
• 伪劣产品
–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7
1.2 商品的本质及属性
• (1)商品的本质 • (2)商品的属性 • (3)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费) –动态(过去-现在-未来预测)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24
3.2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 研究内容:
–商品质量(使用价值的质) –商品品种(使用价值的量)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25
商品质量
• 定义
–指个体商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特性的总和
• 质量等级
–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程度
2020/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
商品学概论
16
2.1 使用价值的概念
• 定义
–指物能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即物的有用性
• 物的有用性由什么因素决定?
–物本身的属性 –人和社会的需要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第1章

商品学概论 第1章

2、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 • 1头羊和25公斤大米交换,25公斤大米就是 羊的交换价值,1头羊也可以与10m布、30 公斤盐交换,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怎样决定 的呢?它不是由使用价值,也不是由供求 关系决定,而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使用价值的理论:
• 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适用性:是指商品实 体的物质性所决定的,能够满足某一方面 具体需要的效用。 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适用性:商品使用价 值处于社会联系之中,并受交换制约、体 现商品使用价值被市场所接受,被社会和 他人所承认的程度。
•推销—— 推销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概念
• 天涯何处无芳草,世界何处无商品……. • 讨论:什么是商品?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粥、粉、面、饭、包、剪、?……
1.1 商品
• 商品的产生?
初期:以物易物 发展:货币
• 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段的产物,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 劳动产品。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 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学科的研究对象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 决定于物的属性 • 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 是历史的、动态的(形成、转移、实现和 消亡)、相对(负作用)的范畴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 务
• 1.3.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 规律 • 商品学研究商品的全面使用价值,应该注意把握 商品学研究商品的全面使用价值, 其以下特征: 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 其以下特征: 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 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 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性; 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 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 为地将其割裂开来

(完整版)商品学概论重点(万融版)

(完整版)商品学概论重点(万融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3.商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4.商品属性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5.价值的概念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动态的6.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7.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就决定了物对人的使用价值大小8.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9.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10.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商品人环境为系统,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11.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12.商品学产生于德国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3学会判断分类标志P1414.商品分类的作用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1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16.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属于传统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缺点: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面分类法:优点: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其可组配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复合类目并不多17分类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18.学会判断商品分类标志的类型P1919.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商品学概论 全套课件

商品学概论  全套课件
第一节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 第二节 商品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第三节 商品编码 第四节 商品条码 第五节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
第二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一节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
一、商品分类的概念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商品经济活动或其他相关活动的 全部或部分需要,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或属性 特征逐次归纳成若干个概括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直到划 分成最小单元集合体的过程。
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 平行排列。 • 面分类法的优点是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面;适 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机器处理,易于添加或修改类 目。 • 面分类法的缺点是不便于手工处理, 也无法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组配出来 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类目并 不多。
第二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二节 商品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一、商品分类的方法
(一)线分类法 • 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
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 在线分类体系中,被划分的类目,称为上位类;划分出来的下一级类目,称
为下位类。由同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所有下一级类目,彼此互为同位类。 • 上位类和下位类之间构成隶属关系,同位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见图2-1。
第二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一节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
二、商品分类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可延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 整体最优化原则 三、商品分类的作用
为政府各部门、行业和企业实施经济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 学基础;
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 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

商品学概论第0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商品学概论第0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1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商品学课程,商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和关怀,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由苏联 专家执教,招收了商品学研究生班,培养了一批商品学的师资骨干队伍。1958年之后国内 许多高等商业、财经院校创办了商品学系、商品学专业或开设商品学课程,编写了许多商 品学教材,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商品学总论》及分论共计五册,黑龙江商学院出版的 《日用工业品商品学》、《食品商品学》、《五金商品学》,由院校与商业部门共同编写 的《纺织品商品学》、《针织品商品学》、《百货商品学》、《棉花商品学》、《茶叶 商品学》等多种专业商品学。
这个阶段,我国商品学的商品质量观。
1.1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3)我国商品学的现状——商品学的全面质量观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心工作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商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现 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年来,国内商品学界广泛开展了商品学学术讨论和交流活 动。1983年以来,相继成立了若干个地方商品学会,1995年10月中国商品学会在北京 成立,同年加入国际商品学会,总部设在中国人民大学。 在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热心商品学研究的优秀人才,从事着商品学教学实践和 理论研究工作。有不少学者编写了教材,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在拓宽商品 学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了共识。他们普遍认为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商品质量应包含 商品的明确质量与隐含质量,商品的有形质量与无形质量,商品的内在质量与外在质 量,商品质量应是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和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的总和,从而使商品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商品学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这个阶 段还将不断深化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刚刚在美国普及时,好来坞也是九死一生。专家们评论,电影 业陷入困境,并不是电视的“入侵”,而是自己目光短浅,把自己限定 在“电影”的框框里。如果电影业主们高瞻远瞩,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 窠臼,把自己看成是“娱乐”行业,那么,为了满足顾客新的娱乐需求 ,除了经营电影外,他们同样可以经营电视、卡拉OK、电子游戏……又 何至于入不敷出,挣扎在衰败的边缘呢?
适销品种和经营质量相关的问题,称为经济论商品学。 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称之为融合论商品学。
第1章 关键术语
商品 商品的整体概念 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第1章 思考题
1.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 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 之间的关系。
商品
使用 价值
需求 (新需求)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3.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时,应注意把握商品使用价值以下特征:
➢ 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 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 ➢ 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 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
来。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3.2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内容体系: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 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 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
在质的方面,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商品质量的控制、 管理、保证和维护等。
识 、






特性 功能/效用
商品体

合信
格贷

证、

、退 使换
用退
说赔
明与

有形附加物
书保

无形附加物
1.1.3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 1.商品的功能/效用 商品的功能或效用是商品概念的核心。营销学
中把这种功能或效用在称之为“服务或便利”。
2.商品体 商品体是商品的核心部分,他是商品功能或
效用的载体。
如果当初铁路业主们不把自己局限于“铁路”’而认定自己是“ 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的“运输”行业,去满足顾客 新的需求,那么,汽车和飞机的出现就是一种机遇。他们同样可以购置 汽车和飞机,配合铁路,组成联运集团。如果是这样,美国的运输史将 要重写,一个巨大的“全美联合运输公司”早已耸立在美利坚大地上了 。
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学如 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
第1章 延伸阅读资料
《生产什么与卖什么》 “请问厂长,贵厂生产什么? 厂长据实回答,如:“电视机”、“ 自行车”、“化妆品”……
“请问厂长,你们卖的是什么?”“这还用说,生产什么就卖什 么嘛!”回答的话语里,含着讥讽和鄙夷,有些厌恶提问者的浅薄。
1.4.1 商品学的产生
商品学最早产生于德国 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1793—1800年编著出版了《商品学导
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商品学创始人。
1.4.2 商品学的发展
商品学传入各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个研究方向: 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角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
量,称为技术论商品学; 从社会科学、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
在量的方面,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商品品种的分类、 开发和管理等。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3.3 商品学的任务 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推动商品使用价值的发展 普及商品学知识
1.4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1.3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 3.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指在商品体上或商品体之外的必要附加物品。
▪ 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 人们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销售服务、售
前、售中、售后服务和附加利益。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1 使用价值
何为“使用价值”?
➢ 使用价值,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的本质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2 商品使用价值
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 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二重性) ➢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形式使用价值)
——商品对其生产者、经营者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却有间 接的使用价值——用来交换所需货物或货币。这就要求商品能满足 生产、流通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实际使用价值)
教材中的解释: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1.1 商品
1.1.2 商品的特征 是劳动产品
能满足人们和社会的某种需要
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 的劳动产品
1.1.3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商品球模型
质量保证

品名、商标、条码










免 费
下列哪些是商品?(Y/N)
▪ 1.自然界的水( ) ▪ 2.农民自用的锄头( ) ▪ 3.我们使用的教材( ) ▪ 4.购买的某项专利技术( ) ▪ 5.股票、证券 ( ) ▪ 6.学校发的奖学金( ) ▪ 7.过期或变质食品( )
1.1 商品
1.1.1什么是商品?
马克思对“商品”解释: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本身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一
——通过消费,商品才能最终满足其使用者需要,因而商品 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3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二重性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更全面的研究商品学。 2.避免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的价值对立起来。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3 商品使用价值
结构系统 ➢ 静态系统 ➢ 动态系统
上述两个实例说明,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繁 杂的日常事务,久而久之,不知不觉陷入了“当局者迷”的状态,只看 到眼前“生产”些什么,而忘掉了企业“惟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确”的真正目标。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对企业“惟一正确”的目标有了重新认识, 回过头来再回答本文开头那两个问题,答案就可能大相径庭了。
个物可以有用,但谁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生产的就只是使用 价值,而不是商品。
《辞海》对“商品”的解释: 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为自己消费不是为交换
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为他人生产,但不经过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商品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范畴。
请不要窃笑这些提问,正是这些貌似简单实则大有考究的问题, 不同的答案显示出人们天壤之别的商品生产经营理念。
美国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的一段话: “企业惟一正确的目标是:满足顾客需要。企业想要生产什么不 是最重要的;顾客想买什么,对产品要求如何,才是决定生产什么以 及能否盈利的关键。”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铁路运输业在美国蓬勃发展,盈利巨大 。当时铁路是华尔街大亨们的宠儿。人们竟相投入巨资,攫取暴利。 正当铁路业主们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时候,车和飞机崛起了,公路 运输和航空运输夺走了原本属于铁路营运的业务。从此,美国铁路运 输业一蹶不振,至今仍旧难以重振雄风。 美国铁路业为什么会衰败呢?专家们分析:主要是铁路业主们思 想保守,他们死死抱住“铁路”这个框框不放手,没有把随着科技进 步出现的新技术看作是一种“机遇”,而把汽车和飞机仅仅看作是“ 竞争对手”,结果理所当然地要吃败仗。
➢ 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物的 使用价值是由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案例: /kan/X7ti/XVzm?fr=/search /kan/vKku/XQZP?fr=/search
商品学概论
1
1
主要内容
章次
内容
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2
商品分类与编码
3
商品品种
4
商品质量
5
商品质量管理
6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7
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8
商品检验
9
商品包装
10 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11 商品与环境
12 商品开发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1 商品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4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