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合集下载

五大症候群

五大症候群

1.发热呼吸道症候群
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A组链球菌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
病毒: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
2.腹泻症候群
细菌: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小双节RNA病毒
寄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隐孢子虫
3.发热伴出疹症候群
细菌:链球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伯氏疏螺旋体等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小DNA病毒B19 登革热病毒肠道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
4.发热伴出血症候群
细菌:鼠疫杆菌脑膜炎奈瑟菌钩端螺旋体猪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立克次体等
病毒:汉坦病毒登革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
5.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细菌:脑膜炎奈瑟菌 b型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隐球菌等
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寄生虫:弓形虫囊虫疟原虫(脑型疟疾)。

肺炎的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

肺炎的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

.由于大气环境的恶化,可吸入微浮尘颗粒,的增加,导致肺病发病率的增加,以下为大家介绍关于肺炎的病理生理极其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其中以Ⅲ型致病力最强。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荚膜,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链球菌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若呼吸道的排菌自净功能及机体的抵抗力正常时,不引发肺炎。

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

大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临床表现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病程7~10天。

(一)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

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二)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三)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

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四)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

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五)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

医学专题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

医学专题儿童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

抗生素 敏感%
青霉素 头孢噻肟 红霉素 氯霉素 SXT 四环素 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
94.29 100.0 0.93 95.4 8.3 12.0 2.8 100
中介%
3.81 0.0 0.0 2.8 1.9 8.3 0.0
0.0
耐药%
1.90 0.0 99.1 1.9 89.8 79.6 97.2
0.0
72.55 100 98.04 100 91.20
33.33
0.0 0.0 0.0 0.0 1.96
0.0
247株流感嗜血杆菌的荚膜型别(02年)
型别
株数
不定型
153
可分型
94
a1
b1
c5
d 85
e0
f2
百分比 61.9% 38.1% 0.4% 0.4% 2.0% 34.4% 0% 0.8%
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机制
中介(%) 3.3 2.6 0.7 0.0 0.0 0.0 9.9 1.3 2.6
0.0 3.3 2.0
0.0
耐药(%) 22.4 2.6 0.0 0.0 0.0 0.0 7.2 65.8 13.5 0.0 20.4 0.7 0.0.
75株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感情况(08年)
抗生素 氨苄西林 头孢克洛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呋辛 AMC 克拉霉素 SXT 65.3 氯霉素 氧氟沙星 四环素 利福平 亚胺培南
二、病原菌分布及变迁
病原类型: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 感染,混合病原感染等,有地区差异。
我国情况:自下呼吸道感染小儿分离的细 菌学病原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杆菌等。但各种病毒肺炎的总发病率 有增多趋势 。

流感嗜血杆菌的生化鉴定

流感嗜血杆菌的生化鉴定

流感嗜血杆菌的生化鉴定流感嗜血杆菌(Hib)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可引起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败血症和肺炎。

准确鉴定Hib对于感染的适当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生化鉴定是鉴定Hib的重要方法,它利用细菌的代谢特性来将其与其他相似的细菌区分开来。

培养和菌落形态Hib通常在血琼脂(BA)上培养,形成光滑、圆形、灰白色的菌落。

在巧克力琼脂(CA)上,Hib菌落可能出现卫星现象,即在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细菌周围生长时呈现增强生长。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用于确定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Hib在革兰氏染色中呈革兰阴性,表明其细胞壁含有脂多糖而不是肽聚糖。

血平板溶血Hib不能在外周血细胞上产生溶血,这意味着它不能破坏红细胞。

因此,在血琼脂上培养时,Hib菌落周围不会出现溶血环。

氧化酶试验氧化酶试验用于检测细菌产生氧化酶的能力,氧化酶是一种参与电子传递链的酶。

Hib不产生氧化酶,因此在氧化酶试验中呈阴性。

卡他拉酶试验卡他拉酶试验用于检测细菌产生卡他拉酶的能力,卡他拉酶是一种分解过氧化氢的酶。

Hib产生卡他拉酶,因此在卡他拉酶试验中呈阳性。

尿素酶试验尿素酶试验用于检测细菌产生尿素酶的能力,尿素酶是一种分解尿素的酶。

Hib不产生尿素酶,因此在尿素酶试验中呈阴性。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试验DNase试验用于检测细菌产生DNase的能力,DNase是一种降解DNA的酶。

Hib产生DNase,因此在DNase试验中呈阳性。

糖发酵试验糖发酵试验用于检测细菌发酵不同糖类(如葡萄糖、乳糖和蔗糖)的能力。

Hib发酵葡萄糖但不发酵乳糖或蔗糖。

硫化氢产生Hib不产生硫化氢,因此在硫化氢产生试验中呈阴性。

综合生化鉴定综合生化鉴定结果用于鉴定Hib。

典型结果如下:革兰氏阴性血平板溶血阴性氧化酶阴性卡他拉酶阳性尿素酶阴性DNase阳性葡萄糖发酵阳性,乳糖和蔗糖发酵阴性硫化氢产生阴性准确的生化鉴定对于区分Hib与其他相关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莫拉氏菌属至关重要。

肺炎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肺炎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肺炎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A解析: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

虽然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也可以引起肺炎,但它们在所有肺炎病例中所占比例较小。

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A. 肺炎链球菌B. 流感嗜血杆菌C. 肺炎支原体D. 肺炎衣原体答案:A解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它在所有CAP病例中约占一半。

其他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但它们所占比例较小。

3.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A. 肺炎链球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肺炎支原体答案:B解析: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主要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

铜绿假单胞菌也是HAP的常见病原体,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常见。

二、多选题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增加肺炎的风险?A. 吸烟B. 酗酒C. 免疫系统抑制D. 慢性肺部疾病答案:ABCD解析:吸烟、酗酒、免疫系统抑制和慢性肺部疾病都是增加肺炎风险的因素。

吸烟和酗酒可以损伤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抑制使机体更易感染,慢性肺部疾病则可能破坏肺组织的防御机制。

5. 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A. 发热B. 咳嗽C. 胸痛D. 呼吸困难答案:ABCD解析: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最常见的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且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三、判断题6. 所有肺炎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

答案:错误解析:并非所有肺炎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

轻症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疗,而重症患者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

7. 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类型的肺炎。

答案:错误解析:肺炎疫苗主要针对肺炎链球菌,可以预防由该细菌引起的肺炎。

然而,它不能预防由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炎。

四、简答题8. 描述肺炎的诊断流程。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和治疗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和治疗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和治疗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引起,较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

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发热和体重下降。

持续性咳嗽是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这种咳嗽通常持续时间长,超过4周以上。

咳嗽的程度和频率会逐渐增加,尤其在夜间和清晨更为明显。

咳嗽时可能伴有咳痰,痰的性状通常为黄绿色,粘稠坚固。

部分患儿呼吸困难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呼吸急促、气喘和胸闷是其主要表现。

部分患儿还伴有发热,体温常超过38.5摄氏度。

长期咳嗽和呼吸困难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首选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等。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结合患儿病情、耐药性和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通常治疗时间为10-14天,但根据病情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辅助治疗主要包括蒸汽吸入、饮食调理和充足的休息。

蒸汽吸入可以缓解呼吸道的炎症和充血,减轻咳嗽和呼吸困难。

患儿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恢复身体抵抗力。

饮食调理方面,患儿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进营养吸收和身体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自用抗菌药物是不可取的,患儿服药期间应有医生指导,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家长应加强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等,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复发。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发热和体重下降。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抗生素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式。

辅助治疗主要是蒸汽吸入、饮食调理和充足的休息。

家长应注意不要自行使用抗菌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同时加强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复发。

病例分析——肺炎

病例分析——肺炎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炎一、概念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药物因素等。

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

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啰音,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出现相应改变。

二、分类(一)按解剖学或影像学分类1.大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肺泡,经肺泡间孔(Cohn孔)蔓延至邻近肺泡,直至整个肺叶或肺段。

影像学表现为肺渗出性阴影,通常不累及细支气管。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呈整叶肺实变。

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典型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多数仅表现肺段或亚肺段的渗出和实变。

2.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

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

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

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病变位于肺泡壁及其支持组织,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条索状及网织状阴影,其间可散布有密度增高的小点状阴影。

(二)按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莫拉菌等。

此外,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于细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的细胞内病原体军团菌常被统称作“非典型病原体”,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以儿童最常见,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3.真菌性肺炎大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引起肺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毛霉菌。

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如免疫抑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重危患者。

4.寄生虫性肺炎(肺寄生虫病)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均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课件

《流感嗜血杆菌》课件
针对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研究也在进行中,未来有望通过疫苗接种来 预防感染。
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血液、痰液、脑脊液等标 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流感嗜血 杆菌,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 治疗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 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病变情况, 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测
01
02
03
培养法
将采集的标本接种于特定 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 察菌落的形态和染色特性 ,进行菌种鉴定。
新型抗生素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新型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等 也被用于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联合用药
为了增强疗效并降低耐药性,有时会采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联合治 疗。
支持性治疗
补液治疗
对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 ,需要大量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免疫支持
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给予免疫增强剂或输 注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抵抗力。
呼吸支持
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吸氧或使用呼吸 机辅助呼吸。
新药研发与治疗进展
新型抗菌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研究的深入,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如新一代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除了传统的联合用药外,目前还研究了一些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性。
疫苗研究
免疫学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检测血清中流感嗜血杆菌 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感 染的辅助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直接检测标本中的流 感嗜血杆菌核酸,具有快 速、敏感的优点。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流感嗜血杆菌感 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Participating ABCs Areas 2007年ABC系统的参与单位
Total Population总人口数: ~39.4 million
Oregon Minnesota
New York
Connecticut
California
Colorado
Maryland Tennessee Georgia Texas
使用PCV-7 的国家
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接种率
86.4% 74.4% 43.1%
63.4% 67.3%
除亚洲外所有的地区接种率>60% ;亚洲为43% 77.6%
Hausdorff W. Clin Infect Dis 2001
使用中或开发中的肺炎链球菌疫苗
疫苗 包括的血清型 状况
PCV7
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
• • • • 最重要的毒力因子 抵抗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 具抗原性 免疫学差别较大很少有交叉反应
– 40 serogroups (e.g., 19) 40个血清群 – 90 serotypes (e.g., 19A, 19C, 19F) – 90个血清型(如19A, 19C, 19F )
• • • • 婴儿和< 2 岁的儿童 > 65岁老人 患有慢性病或免疫抑制( HIV )的人 一些种族和宗教团体
– 非裔美国人 – 阿拉斯加土著/美国印第安人
• 长期监护患者 • 酗酒,吸烟,哮喘(+/-)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PCV7 )
• 包括已知的90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中7种血 清型多糖/寡糖(4, 6B, 9V, 14, 18C, 19F, 23F) • 结合到一种无毒的白喉毒素变体上 • 2000年美国引入到常规儿童免疫程序
Whitney CG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5 Aug;24(8):729-30
在儿童中的直接效果
<5 岁儿童中侵袭型疾病率, 1998/99-2005
Overall PCV7 type
Incidence per 100,000 发病率 1/100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98
65-79: 34 (14,56) 50-64: 43 (23,65) 18-49: 29 (14,4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Year 年
Key message: Overall declines in IPD do not appear to be related to PPV23. 关键信息:IPD整体的降低未显示与PPV23有关 CDC, Unpublished, 2006 *Includes types included in PPV23 but NOT PCV7
– 主动监测 –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应用研究 – 预防和干预试点项目的实施和评估
ABCs概况
6种细菌病原监测
– – – – – – 流脑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 B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目前有10个ABCs站点 • 总人口数约3.94千万 为专业研究提供基础设施
– 在细菌表面形成亲水凝胶,抗原性和免疫性明显 – 最重要的毒力因子
肺炎链球菌的剖面图
荚膜 血清型
看家基因亲缘关系
抗性基因杀菌剂敏感性
Mode of transmission 传播模式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of healthy children and adults – occasional outbreaks 常可在健康儿童和成人的上呼吸道被找到-偶尔爆发
从CDC到哨点的ABCs反馈机制
• 每月
– 电子信息包
• 总结表 • 实验室结果
– 电话会议
• 年度
– 监测报告 – 监测官员会议 – 哨点视察
2006年ABCs报告的例数
流脑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 B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CA CO
16
9
48
30
212
128
133
118
132
279
CT
Gambia (9v) Invasive disease, VT Pneumonia, X-ray confirmed All-cause hospital admission All-cause mortality
67 (19-88)
77 (51-90) 37 (27-45) 15 (7-21) 16 (3-28)
New M或流感嗜血杆菌必须分离自正 常的无菌部位 • 病例患者必须是在各病原监测区域内居住
分离和数据收集
• 细菌性样品在参比实验室收集并发送到CDC实验 室或者与检测相关的实验室 • 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通过当地监测人员汇总并发 送到CDC • CDC匹配实验室数据与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
美国引入PCV7 前的肺炎链球菌疾病负担
疾病严重性
脑膜炎
侵袭性
降低
菌血症
肺炎(住院治疗)
非侵袭性
中耳炎
Prevalenc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MMWR. 1997;46:1-24.
肺炎链球菌疾病是小于5岁儿童首要的疫苗可预防的死 亡原因
4 6B 9V 14 18C 19F 23F
Licensed
PCV9 PCV10
PCV11 PCV13 PPV23
PCV7 + 1 5 PCV9 + 7F
PCV10 + 3 PCV11 + 6A 19A PCV13 – 6A + 2 8 9N 10A 11A 12F 15B 17F 20 22F 33F
GA MD MN NM NY OR
10
18 15 15 6 7 37
47
70 84 98 32 47 54
275
375 445 361 128 192 81
98
146 159 170 125 58 63
442
662 463 635 338 276 150
TN
Total
11
144
45
555
257
257
Dropped ~2008
? ~2010 Licensed
PCV =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PV =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CV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PPV = 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临床实验
血清型替代
VT VT VT VT VT VT
+
VT VT
所有年龄组中侵袭性疾病发病率, 1998/99-2005 非-PCV7型
35
Incidence / 100,000 发病率 /100,000
30 25 20 15 10 5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Year 年 2003 2004 2005
• 每年有高达100万小于5岁儿童因肺炎链球 菌病死亡 • 每年有高达190万小于5岁儿童因急性呼吸 系统感染(ARI)死亡
按年龄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发病率和病例死亡率,美 国,1998
Case fatality ratio病例死亡率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Incidence / 100,000 发病率 /100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CDC, Unpublished, 2006
Year 年
>18岁成人中侵袭性疾病率,1998/99-2005 PCV7 血清型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内容
CDC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部门概况 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性病源的主动核心 监测 • 肺炎
肺炎链球菌 – 流感嗜血杆菌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 性疾病部呼吸道疾病分部
细菌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分部
• 远景
– 呼吸系统疾病分部致力于为预防呼吸系统细菌性 疾病提供全球公共卫生指导
70
>80: -84% (-88,-79) 65-79: -81% (-85,-76) 50-64: -75% (-79,-69) 18-49: -84% (-84,-76)
Incidence / 100,000 发病率 /100,00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成人中的间接效果
什么是群体免疫(间接效果)
易感群体
群体免疫:部分接种群体
x
x
x
>18 岁成人中侵袭性疾病发病率,1998/99-2005 所有血清型
140
>80: -40% (-47,-32) 65-79: -32% (-39,-25) 50-64: -14% (-22,-5) 18-49: -34% (-39,-29)
• 使命
– 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技术,在人群中预防与呼 吸系统细菌相关的疾病、死亡,及长期影响并在 社区控制细菌耐药性
呼吸系统疾病分支所作的细菌研究
• 流感嗜血杆菌
A群链球菌 • 军团菌
肺炎链球菌
• B群链球菌
主动细菌性核心监测( ABCs)概况
新发传染病项目网络
• CDC和10个州卫生局及协作者的以人口为基础的网络 • 协作者:学术机构、当地卫生局、感染控制从业者、其他联邦机构 • 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