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五大症候群

1.发热呼吸道症候群
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A组链球菌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
病毒: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
2.腹泻症候群
细菌: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小双节RNA病毒
寄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隐孢子虫
3.发热伴出疹症候群
细菌:链球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伯氏疏螺旋体等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小DNA病毒B19 登革热病毒肠道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
4.发热伴出血症候群
细菌:鼠疫杆菌脑膜炎奈瑟菌钩端螺旋体猪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立克次体等
病毒:汉坦病毒登革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
5.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细菌:脑膜炎奈瑟菌 b型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隐球菌等
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寄生虫:弓形虫囊虫疟原虫(脑型疟疾)。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6 鉴别诊 断
流感 嗜血杆 菌肺 炎的诊 断 主要依 据 临床症 状与体 征 、X 线 表 现及 痰 培养 分 离 出流 感 嗜血 杆 菌 。 由于流 感 嗜血 杆 菌
本病病 理过 程虽与一 般细 菌性肺 炎类似 ,但大 多数伴有 不 同程 度 的肺泡壁 破坏 。HIb引起 的感染 以儿 童多见 ,主要 呈 现大 叶 性实 变 ,部 分 为 支气 管 肺炎 改 变 ;75% 的病 例 可 出现胸 腔积 液 , 以肺 泡 炎症 为 主 ,支气 管 壁 与肺 泡 间质 炎性病 变较轻 。患 者有肺泡 毛细血 管扩 张充血 ,肺 泡壁水肿 , 肺 泡 内有大量 中性粒 细胞 、红细胞 、纤维 素渗 出液及 细菌 。
2 生理病理
4.1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 普 遍增 高 ,通 常为 (15~ 30)×109/L。有 时伴 淋
巴细胞 的相对或 绝对升 高 ;重症 患者 的 白细胞 总数 可减少 。 4.2 采 用 对 流 免 疫 电 泳 、 胶 乳 凝 集 、 协 同 凝 集 和
ELISA检 查脑 脊液 、血 液和浓 缩 的尿 液 中的 HI特异 抗 原磷 酸 聚核糖 基核糖 醇 ,均 可辅助 临床诊 断 …。 4.3 病原学检查
5 诊 断
虽然 部分病 例可根 据病史 和 临床表 现疑为 流感 嗜血杆 菌 感染 ,但 必须通 过实验室 检查 确诊 。诊断 依据有 以下 几项 。
流感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根据《Bergy’s鉴定细菌学手册》第九版(1994)记载,嗜 血杆菌属列为群5中的亚群3,其中和临床有关的有9个种即:
• 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 • 副流感嗜血杆菌(H .parainfluenzae) • 溶血嗜血杆菌(H .haemolyticus) • 副溶血嗜血杆菌(H .parahemolyticus) • 杜克嗜血杆菌(H .ducreyi) • 埃及嗜血杆菌(H .aegyptius) • 嗜沫嗜血杆菌(H .aphrophilus) • 副嗜沫嗜血杆菌(H .paraphrophilus) • 迟缓嗜血杆菌(H .segnis) 代表菌: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
• 绝大多数Hib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 家。在这些国家,肺炎死亡居多。Hib 脑膜炎使15%至35%的存活者患有终 身残疾,例如精神发育迟滞或耳聋。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为本菌的主 要毒力因子)
2.菌毛 :具有黏附和定植于细胞的作用 3.内毒素 :本菌为脂寡糖(LOS)致病作 用尚不清楚
4.IgA蛋白酶能水解SIgA,可降低黏膜局部免 疫力。
所致疾病
声明:
无荚膜菌株为上呼吸 道正常菌群成员
临床症状
肺炎
成年患者多为已有慢性呼吸 系统疾患者,甚至表现为大 叶性肺炎。半数胸膜受累, 但发生脓胸者少见。80%为有 荚膜的b型菌引起。预后取决 于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病 死率可达30%以上。
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 以上由本菌引起。临床表现、 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 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 10%~20%。
防治原则
• 预防:
o 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疫苗 • 有效保护率93%
汕头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研究

了耐药性分析 , 以指导临床合 理使用抗 生素 , 现报 告如下。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菌株来 源 2 2 1 株流感 嗜血杆菌和 2 0 5株 肺 炎 链 球 菌 菌 株 由汕 头 市 中心 医 院 、汕 头 大 学 医 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汕头大学 医学 院第二 附属 医院 微 生 物 室提 供 。所 有 菌 株均 分 离 自 2 0 1 1 年 1 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 1 8岁 以上 确 诊 C A P患 者 的 合 格 下 呼 吸 道标 本 , 且剔 除 同一 患者 的重 复 菌株 。菌 株利 用 商 品化 菌 种 保 存 管 一 3 O℃ 保 存 。 由汕 头 市 中 心 医 院集 中菌 株 作 复 检 和药 敏 测定 。 1 . 2 试剂与仪器 5 %羊血平板 、 嗜血杆 菌分 离平 板 ( H I N巧克力平板 ) 、 H T M 药敏培养基购 自广东
高耐 青霉 素( P R S P )为 3 3 . 7 %, 青 霉素 中介 肺 炎链球 茵 ( P I S P ) 为1 9 . O %, 头孢噻肟 、 头孢 曲松 和氯 霉素耐 药 率较低 , 为1 7 . 1 % ~2 2 . O %. 3种 氟喹 喏 酮类 、 泰利霉素和 2种碳 青霉烯 类等抗 茵药物 的耐 药率 <1 0 %, 全部
菌株对 万古霉 素和利奈唑 烷敏感 , 红 霉素和 四环素 的耐 药率最 高为 9 4 . 1 %和 9 5 . 1 %。2 1 1 株 流感嗜 血杆 菌 中B 一内酰胺酶 阳性 1 0 1 株 ,产酶率 为 4 7 . 9 %,其 对氨苄 西林 、复方新 诺 明的耐 药率最 高分 别是 5 1 . 7 % 和 8 0 . 1 %. 对 阿莫 西林/ 棒酸、 头孢 呋辛 、 三代 头孢 、 环 丙沙 星、 左氧 氟 沙星、 阿奇 霉素 和氯霉 素耐 药率 <1 0 %, 未 出现 亚胺培 南耐 药株 。结论 :本地 区肺 炎链 球 茵对 青霉素 的耐药率和 流感嗜血杆 菌产酶率 明显偏 高, 氨 苄 西林 和复 方新 诺明 已不适 于本地 区成人 C A P的经验 治疗 ,而氟喹诺 酮类及 三代 头孢 菌素等常 用抗 生素
不需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

肺炎 社区获得性 正常宿主 肺炎链球菌、病毒、支原体 吸入性 口腔内正常的需氧菌和厌氧菌 儿 童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酒精性 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 医院获得性 吸入性 口腔厌氧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金 葡菌 中性粒细胞减少者 真菌、革兰氏阴性需氧菌、 金葡菌 AIDS 真菌、假单胞菌、肺孢子虫、军团菌诺卡菌
•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咽扁桃体炎 • A.普通感冒 • 定义:为病毒感染引起,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鼻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原体,其他病原体包括冠状病毒、 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和肠病毒。 • 治疗:无需使用抗菌药物,药物对症治疗,非甾体抗炎药、 口腔或鼻内的减充血药、抗组胺药及止咳药可用于治疗。 • 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 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 注:鼻分泌物呈黏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 炎,无需使用抗生素,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考虑细菌感 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的同时,加用抗生素。
• 6.轻、中度腹泻 • 定义:腹泻为24小时内排3次及以上稀便或排血 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腹泻分为3型:日常活动 不受限为轻型(不成形便≤3次/天,相关症状轻微), 剧烈活动受限制为中型(不成型便≥4次/天,可伴 全身症状);日常活动受限为重型(不成形便≥6次/天, 和(或)体温≥38.3℃,里急后重,血便或便中有白细 胞)。轻、中度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 病毒通常引起轻至中度腹泻。 • 治疗:通常具有自限性,轻度腹泻仅采用液体治疗, 中度腹泻首选治疗方案为止泻和补充液体
流感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是流感嗜血杆菌旳简称,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
是一种没有运动力旳革兰氏阴性杆菌。
嗜血杆菌是1892 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旳瘟疫中发现。
嗜血杆菌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生物。
流感嗜血杆菌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旳病因,但直至1933 年,当发现流行性感冒旳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
不过,流感嗜血杆菌仍是会导致其他不一样种类旳病症。
因其稀少旳基因体,流感嗜血杆菌是第一种排列全数基因体,而又能自由生存旳生物。
它旳基因体包括了1,830,140 旳DNA 碱基对及1740 个基因。
流感嗜血杆菌旳基因排序计划由基因组研究所筹划,于1995 年完毕及刊登于《科学》杂志上。
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所需旳V 因子为NADH,X 因子为血红素,凝血因子V 和X 均为肝脏产生旳球蛋白。
流感嗜血杆菌需要Х、Ⅴ两种因子,Ⅹ因子是高铁血红素,Ⅴ因子是辅酶Ⅰ或辅酶Ⅱ,两者为细菌呼吸所必需. 比较常见旳需要V 因子和X 因子旳细菌是嗜血杆菌属旳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软下疳旳病原体)、副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嗜泡沫嗜血杆菌、副嗜泡沫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等.我们一直在用英国Oxoid 企业旳V 因子、X 因子、V+X 因子纸片,尚有Optochin 纸片,质量很好旳。
Chocolate II Agar 第二巧克力琼脂生长因子(growthfactor)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朴旳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旳有机物。
它旳需要量一般很少。
广义旳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 旳分枝或直链脂肪酸,以及需要量较大旳氨基酸;而狭义旳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生长因子虽是一种重要旳营养要素,但它与碳源、氮源和能源不一样,并非任何一种微生物都须从外界吸取旳。
痰培养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性分析

趋势 。 为 了指 导 临 床 合理 用药 , 有 效 控 制感 染 . 现
对我院 2 0 0 6年 至 2 0 1 2年 痰标 本 中分 离 到 的 S P n 和H i n的耐药性 进行 分析 。 报道 如下 。
1 . 4 . 2 统 计 学分 析 采 用 WHO N E T 5 . 6软 件进 行 数
素 和 耐利 奈 唑 胺 的 菌 株 结 论 大 多 数 抗 菌 药 物仍 对 S P n和 Hi n保 持 较 高 的抗 菌 活 性 . 但 作 为 常 规 用 药 的青 霉 素 和 头 孢 类抗
菌 药 物 的 耐药 率 已超 过 3 0 %. 故仍 需 加 强 监 测 。 关键词 : 肺炎链球菌 : 流感 嗜血 杆 菌 ; 耐药性 : 药 敏 试 验
纸片、 X 因子 、 V 因子 、 V + X 因子 、 O p t o c h i n药 敏 纸 片. 均 购 自英 国 o x o i d公 司 : 各 种培 养 基 均 购 自郑 州瑞 贝特 生物有 限公 司 l - 3 质 控 菌 株 大 肠 埃 希 菌( A T C C 2 5 9 2 2 1 、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康 人 群 的鼻 咽部 少 量定 植 . 属 于条 件致 病 菌 . 其 常
引起 急性 中耳炎 、 鼻窦炎、 慢 性 气 管炎 急 性发 作 和 社 区获得 性 肺炎 等 急性 呼 吸道 感染 .也 是小 儿 脑 膜炎 和菌 血症 的常见致 病 菌 。近年 来 , 由于抗 菌药 物 的不规 范使 用 . S P n和 Hi n的耐 药性 逐渐 呈 上升
.
4 4 8 .
塞
墼匿主 Q 1 生 Q 箜 鲞箜 塑 墨 卫
!
堕 ! 丛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病情说明指导书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概述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类原发性感染,也可引起继发性感染,造成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通常冬季带菌率较高,发病也增多。
可引起发热、头痛、咳嗽、鼻塞、面部疼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流感嗜血杆菌是婴幼儿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主要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引起脑膜炎、肺炎和血流感染等。
流感嗜血杆菌亦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英文名称:Hemophilus influenzae。
其它名称:流感杆菌感染。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头痛、呕吐、喘鸣、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局部肿胀、压痛、易激惹、鼻塞、脓性分泌物、面部疼痛。
主要病因:感染流感嗜血杆菌。
检查项目: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痰培养检查、X线检查、CT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分泌物传播,家属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发病特点三、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病因病因总述:为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所致,其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分泌物进行传播。
基本病因:1、流感嗜血杆菌的性质本菌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干燥时也易死亡。
在干燥痰中存活时间不超过48小时。
仅少数流感嗜血杆菌具有多糖荚膜,根据多糖的不同,分为A、B、C、D、E、F6个型,其中B型荚膜株致病力最强,常引起侵袭性疾病,B型菌株荚膜的多核糖基核糖醇磷酸酯(PRP)具有抗吞噬、抗补体的作用,因而增强了它的毒力。
无荚膜菌株称非典型流感嗜血杆菌,侵袭力虽较B型为弱,但常定植于黏膜表面,和中耳、鼻窦等处的病变有关。
2、流感嗜血杆菌所导致的感染(1)人是流感嗜血杆菌的唯一宿主,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带菌率可有很大差异,儿童带菌率往往高于成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3% 2% 7% 3% 1% 2%
12%
· Î Ñ×Á´ Çò ¾ú
Á÷и ÊÈ Ñª ¸Ë ¾ú
½ð ÆÏ ¾ú
GNB
Æä Ëû Ö ²¡ ¾ú
Ö§Ô Ìå
ÒÂ Ô Ìå
65%
ÊÈ · Î ¾ü ÍÅ ¾ú
2.50 20.00 22.50
苯唑西林
0.062
4
17.50 22.50 40.00
氨苄西林
0.016
0.5
0.00 20.00 20.00
头孢唑啉
0.125 >256 25.00 0.00 25.00
头孢呋辛
0.016
1
0.00 12.50 12.50
头孢噻肟
0.008 0.125 0.00
2.50
青霉素MIC, μg/ml+ 0.12-1
中介
2
耐药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10
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治疗
高水平耐药(MIC> 2.0g/ml) 或耐药高危因素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新喹诺酮类
菌是苛养性细菌,它们生长需要特殊的生长 因子,如流感嗜血杆菌需X、V因子,肺炎链 球菌需要5%羊血等。 • 呼吸道其他快生长细菌的覆盖使分离率非常 低。在常规细菌室须建立苛养菌分离程序才 可以提高苛养菌的分离率。
04.12.2019
12
肺炎链球菌检测低
-苛养菌分离现状
• 五家三甲医院实验室常规方法鉴定的正确率
社区获得性肺炎
-致病菌状况和治疗指南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04.12.2019
04.12.2019
1
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组成 • 耐青霉素肺链全球流行趋势 • 各种抗生素对耐青霉素肺链的敏感性 • 耐青霉素肺链的实验室检测 • 各权威机构CAP的治疗指南 • 临床常见抗生素药动学/药效学特点以及主要药
万古霉素,亚胺培南。
04.12.2019
PRP和DRP危险性:
•年龄大于65岁 •近3个月内接受过-内酰胺类 抗生素治疗 •免疫抑制性疾病 (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 •多种内科疾病并存 •儿童在日间护理中心
2001年 ATS CAP治疗指南 11
肺炎链球菌检测率低的原因
-目前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
• 送检不及时 • 由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
– 流感嗜血杆菌
85%
– 肺炎链球菌
95%
– 卡他莫拉菌
66%
• 十家基层实验室肺炎链球菌分离率调查
全年分离率
实验室数
3-5株 2-3株 1-2株 0株
3家 1家 1家 5家
04.12.2019
13
美国胸科学会 对病原学诊断的评价
• CAP病原体相对单纯,1966-95年间122篇英文文献 Meta分析表明成人CAP中肺链占65%,流感杆菌12%,非 典型病原体12%,病毒3%。除病毒外,抗生素治疗大 多有效,治疗失败主要归咎于宿主因素和治疗不及时;
2.50
头孢曲松
0.008 0.125 0.00
0.00
0.00
万古霉素
0.5
1
0.00
-
0.00
红霉素
0.125 >256 40.00 2.50 42.50
环丙沙星
1
16
45.00 20.00 65.00
氧氟沙星
2
16
15.00 7.50 22.50
司帕沙星
0.25
16
15.00 5.00 20.00
9% 13.3% 58 - 79%
04.12.2019
8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李家泰,Allan J Weinstein, 杨敏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表 1. 肺炎链球菌对所测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药物
MIC(mg/L)
百分率 (%)
50
90 耐药 (R) 中介 (I) R+I
青霉素
0.016
0.5
曲伐沙星
0.25
4
15.00 0.00 15.00
莫西沙星
0.125
8
15.00 0.00 15.00
敏感 (S) 77.50 60.00 80.00 75.00 87.50 97.50 100.00 100.00 57.50 35.00 77.50 80.00 85.00 85.00
04.12.2019李家泰等, 中华医学杂志2001. 81 (1) : 8~16 (98~99菌株)
效学参数 • 不规范的给药方式给临床所带来的危害
04.12.2019
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状况
04.12.2019
3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最 主要的感染类型。在美国,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是第六位导致死亡的原因,约占14% [1]。
• 早期及时正确选择抗感染药物是挽救生命的关 键。
• 根据我国2000年对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监测,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 他莫拉菌
04.12.2019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 Vital Statis染致病菌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²¡ ¶¾
²» Ã÷
04.12.2019
5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
1% to 5% or no reliable data
5% to 20%
10% to 20%
More than 20%
Steele RW. J Resp Dis. 1995;16:624-633.
各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4.12.2019
France Spain USA UK Italy
7
耐药肺炎链球菌——亚太地区
青霉素耐药性
TMP-SMZ耐药 红霉素耐药
新加坡 台湾 韩国 印度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香港 韩国
53% 71% 89% 56% 62%
9
罗氏芬对耐药的肺炎莲球菌保持高度敏感
药物
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钠 头孢曲松钠 头孢吡肟 头孢呋新 (肠道外) 头孢呋新(口服) 头孢唑肟 头孢罗奇 头孢泊肟 头孢他定
Cefactor 头孢克肟
04.12.2019
≤0.06 敏感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