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合集下载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护理查房PPT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护理查房PPT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高风险 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是主要高风险
人群。
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定期监测健康状况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日常护理要点
确保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定期监测患者体温及呼吸状况,记录变化。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营养与水分管理
提供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并确保患者有充足 的水分摄入。
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与教育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理解病情 。
教育患者及家属关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此时需加强防控措施,监测患者症状变化。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症状有哪些?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及咽喉 痛等。
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及胸痛等不适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如何进行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痰 培养)进行确诊。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风险 。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尤其是公共场所。
定期通风,减少空气中
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进行治 疗。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避免耐药发生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辅助治疗
可以使用雾化吸入、物理降温等辅助疗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舒适度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观察与随访
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确保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持续得到适当的支持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健康宣教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健康宣教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状和影 响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状和影响
常见症状
感染后可能出现咳嗽、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
严重时可导致肺炎或脑膜炎,症状可能迅速 加重。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状和影响 高风险人群
幼儿、老年人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易感 染。
及时接种疫苗可提供有效保护。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状和影响 影响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 至危及生命。
早期治疗与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风险。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
一般建议在婴幼儿时期接种,以确保获得长期免 疫。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预防措施之一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 对症治疗
可使用退烧药和止咳药来缓解症状。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避免不必要 的副作用。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 住院治疗
严重感染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在医院中,医生会提供更专业的照护和支持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公众教育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社区活动和宣传材料,提高公众对流感嗜血 杆菌的认识。
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中耳炎和脑膜 炎。
流感嗜血杆菌是什么?
分类
流感嗜血杆菌分为多种类型,其中B型(Hib)最 为常见。
Hib感染在儿童中尤为严重,但疫苗的普及大大降 低了其发病率。
流感嗜血杆菌是什么? 传播途径
该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的咳嗽或打喷 嚏可将其传播给他人。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有效减少传播风险。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护理PPT课件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护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 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 措施
环境清洁:保持医疗环境的清 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传播的 机会。
结论
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 ,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应遵循相应的护理 要点,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措施也非常重 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加强卫生意 识,减少感染的风险。
流感嗜血杆菌 感染护理PPT课

目录 引言 流感嗜血杆菌简介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要点 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措施 结论
引言
引言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 菌感染病原体,它可以引起严 重的感染及并发症,并对患者 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课件旨在介绍流感嗜血杆菌 感染的护理要点,帮助护士提 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隔离:对于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患者,立 即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穿戴 适当的防护装备等。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 要点
护理: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 包括正确的清洁伤口、定期更 换敷料、监测病情等。
预防流感嗜血 杆菌感染的措

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 措施
卫生:保持良好Leabharlann 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等。
流感嗜血杆菌 简介
流感嗜血杆菌简介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 有非常高的传染性。
它常见于皮肤和黏膜,尤其是鼻和喉部 ,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
流感嗜血杆菌简介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状包括 发热、头痛、喉咙痛等。
流感嗜血杆菌 感染的护理要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护理 要点
诊断:及早进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诊 断,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免疫学检测、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免疫电泳、直接涂片检查、CT检查1.病原学检查(1)涂片直接检查肺炎患者的痰,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化脓性感染病灶处脓性分泌物,均可做涂片染色检查,如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有助于诊断。

(2)细菌培养由b型流感杆菌所致的会厌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而流感杆菌脑膜炎等感染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等表现并无不同,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由血液、脑脊液中及局部分泌物中查到病原菌;以免疫化学方法鉴定新分离菌的荚膜肿胀反应及从上述体液、浓缩尿等标本中检查荚膜物质,这些也可作为佐证。

咽培养和痰培养则不能除外为带菌所致,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

(3)对流免疫电泳(CIE)合肥市1990~1992年对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和CIE检测Hib抗原发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8/60),CIE阳性率为90%(54/60);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阳性率5.0%(3/60),b型流感嗜血杆菌CIE检测阳性率51.7%(31/60)。

(4)细菌核酸检查已有人在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够稳定,仍在研究中。

(5)免疫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用反向血凝试验检测细菌抗原,比细菌培养更快获得结果。

(6)其他检查依据患者感染部位可选择进行X线拍片、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肺炎者X线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

2.血象血白细胞轻症者可在正常范围,重症者则可增高达10×10/L以上,中性可占80%以上。

3.脑脊液检查与其他化脓菌引起者相似,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达1000×106/L以上,多核细胞占多数。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课件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 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 ,由于细菌越来越多地对抗生 素产生抵抗力,因此只有严重 的咳嗽症状或肺炎才需要使用 抗生素。
治疗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对症治疗:如发热和喉咙痛等症状可以 通过退烧药和止痛药来缓解。
监测病情:一旦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应 及时接受医生的监测和治疗,以防止疾 病恶化。
高危人群
年龄:5岁以下的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 人更容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感 染流感嗜血杆菌,例如患有糖尿病、艾 滋病或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
高危人群
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较差、拥 挤的环境或没有得到良好保健 的城市居民更易感染流感嗜血 杆菌。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洗手:保持手部卫生非常重要。经常洗 手可以有效防止流感嗜血杆菌的传播。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流感 嗜血杆菌感染。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疾病。
预防措施
避免亲密接触:减少与感染流 感嗜血杆菌的人密切接触,特 别是在感染期间。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家庭和工 作环境的卫生,定期清洁空气 滤器和通风系统,可以减少细 菌的滋生。
预防措施
合理补充营养:均衡的饮食和多种维生 素等营养素的摄入,可以增强身体的免 疫系统,降低患病几率。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 防课件
目录 简介 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简介
简介
流感嗜血杆菌介绍:流感嗜血 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会引 起一些严重疾病,如鼻窦炎、 中耳炎和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传染方式:流感 嗜血杆菌通常通过空气传播, 例如打喷嚏或咳嗽时,细菌会 进入周围环境中,并被其他人 吸入。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科普宣传PPT课件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科普宣传PPT课件

谢谢观看
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烧药和止痛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提高舒适度。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 定期复查
治疗后应定期去医院复查,确保感染已完全治愈 。
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误区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误区 认为只在冬季流行
许多人认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只在冬季流行,实 际上,全年都有发生风险。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避免人群聚集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如需外出,佩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感染后,医生通常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开具抗 生素进行治疗。
重要的是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 对症治疗
这种细菌通常在健康人中存在,但在免疫系统较 弱的人群中可能引发严重感染。
什么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传播途径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 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什么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是感染的高 危人群。
他们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肺炎、脑 膜炎等。
及时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接种疫苗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和相关细菌 感染。
尤其是高危人群应优先接种。
如何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使用酒精消毒液,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 口鼻。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influenzae),嗜血杆菌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过去被误认为是流感病原体,但实际致病范围很广。

除呼吸道病变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膜炎、女性生殖道感染、蜂窝织炎等。

它不仅是婴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也是成人感染的病原体之一。

根据不同的生化反应,流感嗜血杆菌可分为六种生物型:Ⅰ、Ⅰ、Ⅰ、Ⅰ、Ⅰ和Ⅰ。

致病者多为Ⅰ、Ⅰ、Ⅰ和Ⅰ类型。

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性,有荚膜菌可分为a、b、c、d、e和f6个血清型。

b致病性最强,其次是e和f。

根据细菌外膜蛋白(OMP)也可分为不同的亚型。

有荚膜的人比没有荚膜的人更致病。

已知荚膜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或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它是毒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流感嗜血杆菌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它们的荚膜可以帮助它们抵抗无免疫寄主体的吞噬作用,而不触发补体介导的裂解。

没有荚膜的菌株侵略性较小,但会诱发炎症等疾病,如厌炎。

无荚膜菌多引起继发性感染,可继发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支气管炎的患者。

感染后可产生抗荚膜特异性抗体而获得保护性免疫力。

不同部位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如下。

1、肺炎成人患者多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甚至大叶性肺炎。

一半的胸膜受累,但脓胸很少见。

80%为有荚膜的b型菌引起,但也有一些患者是由无荚膜菌引起的。

预后取决于患者原有的健康状况,死亡率可达30%以上。

2、脑膜炎婴儿化脓性脑膜炎60%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上升了6倍。

过去,成年人的发病率很低1%~3%,但近几年发病率也在上升,有报道已经达到20%。

大多数成年人都有原发性病变,如鼻窦炎、肺炎、会厌炎等,特别容易发生在头部创伤或脑脊液泄漏,致病菌多为b型菌。

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与其它化脓性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死率为10%~20%。

3、会厌炎患者多为身体健康、发热、咽痛的年轻人,由于局部严重肿胀会导致呼吸道堵塞,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健康宣教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健康宣教
02
喉咙痛:咽部疼痛、 吞咽困难,可能伴 有声音嘶哑等症状
03
06
皮疹:皮肤出现红 斑、丘疹、水疱等 症状,可能伴有瘙 痒、疼痛等症状
05
乏力:全身无力, 可能伴有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症状
04
鼻塞:鼻腔堵塞, 可能伴有流涕、打 喷嚏等症状
严重后果
01
引发肺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导致 肺炎,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和 02 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摄入: 0 3 降低患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 0 4 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Hale Waihona Puke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01
流感嗜血杆菌 主要通过空气 传播
02
感染者咳嗽、 打喷嚏、说话 或呼吸时产生 的飞沫中含有 流感嗜血杆菌
03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04
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降 低感染风险
05
出现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症状 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 治疗
药物治疗
01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用于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02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03
抗炎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等,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
03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心 理压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0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 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康复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注意个人 卫生,勤洗手,
保持室内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较广泛地寄居于正常人上呼吸道。

通常以冬季带菌率较高,发病也增多,对人类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也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本病遍布世界各国,在小儿中每年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引起的严重病例至少300万例,死亡40~70万例。

以4个月~18个月龄儿童发病率最高,3个月以下的婴儿和6岁以后的儿童发病减少。

在发达国家内由Hib引起的病例,以脑膜炎多见,在发展国家内该菌常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可引起约200~300万例肺炎。

Hib偶联菌苗从90年代起被列入常规儿童免疫计划以后,在西欧、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内由Hib引起的病例明显地减少了。

至今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和新独立国家内很少见到有关人群感染Hib的监测报道,亚洲国家尚未将Hib偶联菌苗列入常规的计划免疫。

一、病原
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Hib)简称流感杆菌,又名费佛氏杆菌(Pfeiffer ' s bacillus),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大小为0.8~1.5mm×0.3~0.4mm,两端钝圆。

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呈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可呈短链。

在陈旧培养物中呈多形性,有长杆状或丝状体。

本菌无动力、无芽孢,粘液型菌株有荚膜。

Hib为需氧菌,培养较困难,由于该菌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

“X”因子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可耐高温。

“V”因子存在血液中,耐热性较差。

在血液
中“V”因子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75~100℃,5~10分钟,抑制物被破坏后才被18~24小时,菌落微小,无色,透明似露珠,48小时后形成灰白色较大的菌落、圆形、透明。

如以Hi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巧克力琼脂平皿上培养,由于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
的“V”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Hib的生长,故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Hib的菌落较大,距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Hib的菌落越小。

此称为“卫星现象”。

这一特点有助于对此菌的鉴定。

由于有些标本如痰,有大量杂菌生长,对Hib的分离培养影响较大,在巧克力琼脂平皿内加入该菌可耐受的抗生素(每毫升巧克力琼脂内加万古霉素50mg,杆菌肽30mg,氯林可霉素1mg)可提高本菌的分离率。

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应用型特异性免疫血清作荚膜肿胀试验或其它血清学试验,可以将Hib分成6个(a、b、c、d、
e、f)血清型。

其中b型对婴幼儿的致病性最强,且最多见,f型次之。

二、临床表现
(一)化脓性脑膜炎 较多见,危害最大,其发病率仅次于流脑。

在未实施Hib偶联菌苗预防之前,美国CDC曾报道,当流脑散发时,由Hib所引起的脑膜炎在细菌性脑膜炎中占第一位,多数病例发生在2个月到2岁之间,成人病例较少。

常并发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及宿主抵抗力下降时。

多数患者具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常见流涕,咳嗽等,经数日或1~2周方出现脑膜刺激征。

(二)会厌炎 会厌部红肿,吞咽不适,有时发生呼吸困难。

(三)肺炎 大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成人病例则常有慢性呼吸道感染。

(四)心包炎 Hib肺炎常并发心包炎。

(五)败血症、咽炎、中耳炎、急性结膜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

实验诊断
虽然有些病例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疑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但必须通过实验检查方可确诊。

此杆菌感染时病人血液白细胞大多增高,通常为15×109/L~30×109/L,重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可减少。

采取病人脑脊液、血液和穿刺抽取液进行细菌培养予以确诊。

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胶乳凝集,协同凝集和ELISA检查脑脊液、血液和浓缩的尿液中Hib的特异抗原磷酸聚核糖基核糖醇(Polyribosyl ribitol phosphate,PRP),均可辅助临床诊断。

三、治疗 
以往治疗Hib感染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但近年来报道对此药物耐药的菌株逐年增多。

氯霉素的疗效仍较好,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疗效也较好,不过价格较昂贵。

经正确治疗后大部分病儿第五天退热。

一般治疗26~36小时可见疗效,如体温下降,症状好转,血液白细胞恢复正常。

多数主张疗程10~12天。

四、传染源 病人和鼻咽带菌者为传染源。

健康人鼻咽部带菌率可高达60~80%。

带菌可持续数日或数月。

五、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流感杆菌由鼻咽部侵入血流,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也可由中耳炎和乳突炎等引起脑膜炎。

六、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新生儿由母体抗体被动免疫,3个月~3岁儿童的抗体水平最低,对该菌最易感。

成人可为无症状带菌者,其发病多有免疫缺陷。

七、发病时间 全年均有发病,夏季极少。

一家中同时有两个小儿患病
者,文献中屡有报道。

八、控制措施
在兄弟姐妹或在托儿机构中出现首例病人后有时亦可再出现新病例,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采取化学药物预防,口服利福平可清除带菌,20mg/Kg ,每日一次,服4日为一疗程。

每日最大剂量为600mg~900mg,孕妇不宜用。

对Hib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肌肉注射Hib偶联菌苗。

芬兰赫尔辛基于70年代后期在0~4岁儿童中Hib脑膜炎的发病率为43/10万。

注射上述菌苗后到1991年发病率降为0。

Hib的PRP可与4种蛋白载体(变异性白喉杆菌蛋白-Oligosaccharide-CRM197 protein,HbOC、白喉杆菌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s,D、脑膜炎双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Outer membrane protein compound,OMPC和破伤风杆菌类毒素-Tetanus toxoid,T)偶联,分别构成4种类型的偶联菌苗:PRP-HbOC、PRP-D、PRP-OMPC和PRP-T。

目前至少有25个国家将Hib偶联菌苗列入儿童的免疫计划。

Hib偶联菌苗免疫的程序表
菌苗初免月
龄初免次数加强免疫月

免疫间隔
PRP-HbOC 2 ~ 6 3 次18 ☆ 2 个月☆间隔时间
已达
7 ~ 11 2 次18 ☆ 2 个月 2 个月,加
强免
12 ~171 次18 ☆疫可提早到
15
18 ~
59
1 次--个月龄注射PRP-OMPC
2 ~ 6 2 次12 2 个月
7 ~ 11 2 次18 ☆ 2 个月
12 ~
17
1 次18 ☆-
18 ~
59
1 次--
PRP-D ★18 ~ 1 次--★仅适用于
5918 PRP-T 2 ~ 6 3 次14 ~ 18 2 个月~ 59 月龄
儿童
Hib偶联菌苗价格较昂贵,限制了它在发展国家内应用,因此有人报道了一种经济的接种方案,即是给婴儿接种1/2或1/3三针全剂量的Hib偶联菌苗,借此替代常规3针全剂量免疫的接种方案。

以替代方案接种后91%~%的婴儿仍可达到保护性抗体的浓度(>0.15mg/ml),与3针全剂量的接种方案所产生的结果相似。

若采用替代的接种方案可减少菌苗接种的费用,以利于在发展国家中推广应用Hib偶联菌苗。

九、灾害影响
各种自然灾害对Hib在人群中播撒以及提高人群的感染率皆可以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如果出现旱灾,气候干燥,尘土飞扬,有利于Hib在人群中扩散,又由于干旱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为Hib侵入人体打开门户,使人群中Hib的感染率升高。

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和地震将会造成大量房屋倒塌、灾民居住条件拥挤,卫生环境又差,此时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这些疾病特别对儿童和老人的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导致Hib感染率升高而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