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CART细胞治疗ppt课件

在此之后,针对复发和难治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CAR-T细 胞免疫治疗便迅速受到全球淋巴瘤相关专家和制药公司的关注 和跟进。
[1]徐晓军,赵海招,汤永民.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述
1.1 CAR-T细胞概念 T细胞是人体内发挥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效应细胞,其作用 的发挥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in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限制。 然而, 肿瘤免疫编辑的过程会使MHC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下 降,破坏抗原加工过程, 降低肽段免疫原性。这样长期形成的 免疫逃逸机制, 能使肿瘤细胞成功躲避T细胞攻击, 肿瘤快速增 殖。 而人体内另一种特异性淋巴细胞B细胞的抗原受体及其分泌 的抗体可以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图1 嵌合抗原受体结构示意图[2]
[2]陈杰 ,王宇环 ,罗成林 ,王慧琴 ,罗晓玲.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介绍及抗肿瘤临床应用.
2. 分子结构——嵌合抗原受体的演化
第一代CAR由单链抗体通过跨膜区域与胞内信号传导区(ITAM)相连, ITAM通 常为CD3ζ或FcεRIγ。但第一代CAR设计的信号域是单一的信号分子,而肿瘤细 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减弱或缺失,所以CAR修饰的T细胞( CAR-T细胞) 虽然能 识别肿瘤细胞,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第二信号”,CAR-T细胞难以充分活化,在体内 存在时间短,临床效果有限 。只能引起短暂的T细胞增值和较低的细胞因子分泌 ,不能提供长时间的T细胞扩增信号和持续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2. 分子结构——嵌合抗原受体的演化
第二代CAR的胞内信号转导区引入了共刺激分子CM1, 主要为CD28分子。依照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需要共刺激信号。
[1]徐晓军,赵海招,汤永民.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述
1.1 CAR-T细胞概念 T细胞是人体内发挥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效应细胞,其作用 的发挥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in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限制。 然而, 肿瘤免疫编辑的过程会使MHC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下 降,破坏抗原加工过程, 降低肽段免疫原性。这样长期形成的 免疫逃逸机制, 能使肿瘤细胞成功躲避T细胞攻击, 肿瘤快速增 殖。 而人体内另一种特异性淋巴细胞B细胞的抗原受体及其分泌 的抗体可以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图1 嵌合抗原受体结构示意图[2]
[2]陈杰 ,王宇环 ,罗成林 ,王慧琴 ,罗晓玲.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介绍及抗肿瘤临床应用.
2. 分子结构——嵌合抗原受体的演化
第一代CAR由单链抗体通过跨膜区域与胞内信号传导区(ITAM)相连, ITAM通 常为CD3ζ或FcεRIγ。但第一代CAR设计的信号域是单一的信号分子,而肿瘤细 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减弱或缺失,所以CAR修饰的T细胞( CAR-T细胞) 虽然能 识别肿瘤细胞,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第二信号”,CAR-T细胞难以充分活化,在体内 存在时间短,临床效果有限 。只能引起短暂的T细胞增值和较低的细胞因子分泌 ,不能提供长时间的T细胞扩增信号和持续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2. 分子结构——嵌合抗原受体的演化
第二代CAR的胞内信号转导区引入了共刺激分子CM1, 主要为CD28分子。依照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需要共刺激信号。
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ppt课件

1
+ 掌握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定义 及原理。
+ 熟悉LAK、TIL、CD3AK、CIK、CTL 细胞 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2
+ 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或AIT)是指 向肿瘤患者转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 胞(特异性的和相对特异性的)直接杀伤肿 瘤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达 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18
+ CD3AK细胞是指用特定的抗CD3 McAb激发免 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 表达和分泌,从而产生的可有效攻击肿瘤 的杀伤细胞,故称之为抗CD3 McAb激活的 杀伤细胞(anti-CD3 McAb activated killer cells, CD3AK)。
19
20
+ CD3AK细胞中含有高比例的CD3+细胞和 CD56+或CD57+细胞。
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K)
IL-2 病人外周淋巴细胞
(体外)
激活
回输
病人
5
+ 只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性; + 基本无毒副作用; + 不依赖荷瘤者免疫功能; + 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 + 无免疫抑制作用。
6
+ LAK细胞的异质性 + LAK细胞表面存在多种与肿瘤识别相关的
16
+ TIL来源:①手术切除或活检的瘤体组织; ②癌性胸水、腹水中淋巴细胞;③转移淋 巴结。
+ TIL 体外激活:(1)白介素系统 ; (2) TNF-α与IL-2的协同作用;(3) TIL与 自身瘤细胞、自身淋巴细胞共同培养; (4) 淋巴因子基因转导TIL ;(5) 双功能抗体 导向TIL 。
+ 掌握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定义 及原理。
+ 熟悉LAK、TIL、CD3AK、CIK、CTL 细胞 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2
+ 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或AIT)是指 向肿瘤患者转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 胞(特异性的和相对特异性的)直接杀伤肿 瘤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达 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18
+ CD3AK细胞是指用特定的抗CD3 McAb激发免 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 表达和分泌,从而产生的可有效攻击肿瘤 的杀伤细胞,故称之为抗CD3 McAb激活的 杀伤细胞(anti-CD3 McAb activated killer cells, CD3AK)。
19
20
+ CD3AK细胞中含有高比例的CD3+细胞和 CD56+或CD57+细胞。
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K)
IL-2 病人外周淋巴细胞
(体外)
激活
回输
病人
5
+ 只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性; + 基本无毒副作用; + 不依赖荷瘤者免疫功能; + 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 + 无免疫抑制作用。
6
+ LAK细胞的异质性 + LAK细胞表面存在多种与肿瘤识别相关的
16
+ TIL来源:①手术切除或活检的瘤体组织; ②癌性胸水、腹水中淋巴细胞;③转移淋 巴结。
+ TIL 体外激活:(1)白介素系统 ; (2) TNF-α与IL-2的协同作用;(3) TIL与 自身瘤细胞、自身淋巴细胞共同培养; (4) 淋巴因子基因转导TIL ;(5) 双功能抗体 导向TIL 。
生物科技的免疫治疗课件

免疫治疗的未来 展望和发展趋势
免疫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等 基因编辑技术, 可以精准地编 辑特定基因, 治疗遗传性疾
病和癌症。
免疫细胞治疗: 利用免疫细胞, 如CAR-T细胞 等,可以精准 地攻击癌症细 胞,提高治疗
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通过抑 制免疫检查点, 可以激活免疫 系统,治疗癌 症和其他免疫
免疫治疗在其他 疾病治疗中的应 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 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免疫治疗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病原体,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肿瘤免疫治疗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肿瘤免疫治疗需要克服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机体的免疫 应答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需要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免 疫细胞疗法到现在的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经历 了数十年的探索和发展。
免疫细胞疗法:通过激 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 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 肿瘤的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 过抑制免疫检查点的活 性,激活免疫细胞,增 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 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免疫治疗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免疫治疗主要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疗法、免疫调节剂、 肿瘤疫苗等
免疫治疗应用领域: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CART细胞免疫疗法PPT课件

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常见肿瘤类型及其特点
实体瘤
01
具有明确的肿块,可通过影像学手段检测,如肺癌、乳腺癌等
。
血液系统肿瘤
02
起源于血液、淋巴系统或骨髓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
等。
转移性肿瘤
03
由原发部位扩散至其他器官的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
性。
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胞的再生和修复。
03
探索CART细胞与干细胞疗法的结合,共同发挥治疗
作用,提高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 展,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精
准度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 提升。
未来CART细胞免疫疗法有望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形 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A
B
C
D
成本高昂
CART细胞免疫疗法涉及个性化定制,生 产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
技术瓶颈
CART细胞制备、扩增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仍存在技术瓶颈,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疗效提升
通过改进CART细胞设计、优化基因编 辑技术等方式,提高CART细胞的疗效 和持久性。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仅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
个体化抗原选择
根据患者肿瘤细胞的基因测序结果,选择特 异性抗原作为CART细胞的靶点。
T细胞活化与扩增
T细胞来源
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或使用异体T细 胞。
T细胞活化
通过抗原刺激或基因工程手段使T细胞活化,表 达特异性受体。
疗成本、提高CART细 胞的持久性和安全性、以及 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免疫排 斥反应等。
常见肿瘤类型及其特点
实体瘤
01
具有明确的肿块,可通过影像学手段检测,如肺癌、乳腺癌等
。
血液系统肿瘤
02
起源于血液、淋巴系统或骨髓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
等。
转移性肿瘤
03
由原发部位扩散至其他器官的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
性。
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胞的再生和修复。
03
探索CART细胞与干细胞疗法的结合,共同发挥治疗
作用,提高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 展,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精
准度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 提升。
未来CART细胞免疫疗法有望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形 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A
B
C
D
成本高昂
CART细胞免疫疗法涉及个性化定制,生 产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
技术瓶颈
CART细胞制备、扩增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仍存在技术瓶颈,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疗效提升
通过改进CART细胞设计、优化基因编 辑技术等方式,提高CART细胞的疗效 和持久性。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仅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
个体化抗原选择
根据患者肿瘤细胞的基因测序结果,选择特 异性抗原作为CART细胞的靶点。
T细胞活化与扩增
T细胞来源
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或使用异体T细 胞。
T细胞活化
通过抗原刺激或基因工程手段使T细胞活化,表 达特异性受体。
疗成本、提高CART细 胞的持久性和安全性、以及 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免疫排 斥反应等。
细胞免疫治疗(医学PPT课件)

肝功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检查日期
ALT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578.5 584 11.6 15.8 398.5 正常值 265.9
AST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253.3 407.7 16.5 14.5 132.2 61.5 133.6
13
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时机与方案
联合治疗意义
手术后联合DC/CIK 1. 快速恢复传统治疗手段造成的免疫损伤; 2. 特异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防治转移与复 发;
放疗联合DC/CIK 3. 增强放化疗敏感性,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 4. 抵抗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化疗联合DC/CIK 5. 对放化疗耐药的肿瘤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6. 支持骨髓功能衰竭后的免疫重建;
11
治疗前应做哪些检查项目?
治疗流程
1、血常规、凝血、传染四项为必须检查。 2、肝功、肾功、心电图临床检查; 3、影像学、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检查;
细胞免疫治疗的流程?
申请治疗 --- 完善相关检查 --- 临床会诊 --外周血采集(约0.5小时)--- 细胞培养(12天)--细胞回输(约15天)--- 疗效随访(1-3个月)
肝功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ALT 34.4 35.2 848.8 45.5 467 69.9 189.9 正常值 58.9 40.5 50 正常值
AST 31.3 32.7 567 35.7 160.9 38.5 74.6 正常值 35.9 28.3 42 正常值
CIK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优势
免疫细胞治疗 PPT课件

AIL与CIK培养方法比较
50 ml外周血
PBMC
A培养法: B培养法:
A培养法(传统CIK):
DI:IFN-γ1000U.ml-1
D2:OKT3 mAb.100ng. ml-1 、IL-2 1000U. ml-1、PHA 100ug.ml-1 B培养法(AIL):
DI:IFN-γ
二、DC细胞
DC细胞寻找肿瘤细胞的“雷达”
DC又称树突状细胞。 它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 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 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 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经临床研究的 结果显示,DC细胞可促使患者T细胞 增殖分化,还可激活B淋巴细胞,全 面启动抗体免疫系统产生高效而特异 的抗肿瘤效应,帮助重建肿瘤患者对 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 DC细胞的功能如同“雷达”,通过在 体内随着血液全身各处主动搜索、识 别肿瘤细胞,并把信息传递给免疫活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 ,一方面清除细菌、病毒等外来 异物,另一方面清除体内衰老的 无功能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 。一个人身上每天有数万亿个细 胞在复制,在复制中,约有万分 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细胞会出现 差错,也就是说,每天约有50100万个细胞可发生突变。有的 突变细胞进一步变为癌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理论
an evolutionary necessity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mechanism for eliminating or inactivating such potentially dangerous mutant cells and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is mechanism is of immunological character.”
免疫治疗 checkmate 032 PPT课件

59
67 33
50 49 1
92 7 1
33 67 0
Nivo+Ipi (n=95)
65.0(41-91) 51
63
67 33
42 57 1
95 4 1
28 71 1
Matthew D , et al. ASCO 2017 Abstract 8503
Nivolumab±Ipilimumab治疗晚期SCLC
ORR:客观反应率;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
Matthew D , et al. ASCO 2017 Abstract 8503
CheckMate 032:Nivo±Ipi用于晚期SCLC CheckMate032 I/II期研究设计—非随机队列
SCLC患者 接受过一线及以上含铂方案(随机队列之前接收过1或2次治疗)
免疫药物治疗SCLC的疗效预测因素及优化管理
Hellmann MD, et al. 2017 ASCO Abstract 8503.
Nivolumab±Ipilimumab治疗SCLC
正在进行之中的III期研究
随机 1:1:1 随机 1:1
CheckMate 451:研究设计 • 当前入组患者
关键入组标准 •ED-SCLC •1L PLT-CT治疗4个周 期后获得持续的 SD/PR/CR •无症状性CNS转移 •既往治疗的毒性消 退至≤1级 •ECOG PS≤1
未进行PD-L1筛选
非随机队列
Nivo 3mg/kg IV Q2W (n=98)a
Nivo 1mg/kg+Ipi 3mg/kg IV Q3W*4周期
(n=61)b
随机队列
随机3:2
Nivo 3mg/kg IV Q2W (n=147)
67 33
50 49 1
92 7 1
33 67 0
Nivo+Ipi (n=95)
65.0(41-91) 51
63
67 33
42 57 1
95 4 1
28 71 1
Matthew D , et al. ASCO 2017 Abstract 8503
Nivolumab±Ipilimumab治疗晚期SCLC
ORR:客观反应率;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
Matthew D , et al. ASCO 2017 Abstract 8503
CheckMate 032:Nivo±Ipi用于晚期SCLC CheckMate032 I/II期研究设计—非随机队列
SCLC患者 接受过一线及以上含铂方案(随机队列之前接收过1或2次治疗)
免疫药物治疗SCLC的疗效预测因素及优化管理
Hellmann MD, et al. 2017 ASCO Abstract 8503.
Nivolumab±Ipilimumab治疗SCLC
正在进行之中的III期研究
随机 1:1:1 随机 1:1
CheckMate 451:研究设计 • 当前入组患者
关键入组标准 •ED-SCLC •1L PLT-CT治疗4个周 期后获得持续的 SD/PR/CR •无症状性CNS转移 •既往治疗的毒性消 退至≤1级 •ECOG PS≤1
未进行PD-L1筛选
非随机队列
Nivo 3mg/kg IV Q2W (n=98)a
Nivo 1mg/kg+Ipi 3mg/kg IV Q3W*4周期
(n=61)b
随机队列
随机3:2
Nivo 3mg/kg IV Q2W (n=147)
高中生物细胞免疫ppt课件

05
CHAPTER
细胞免疫的应用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疫苗的研发需要了解病原体的抗原特性、免疫原性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机制,通过选择合适的疫苗佐剂、免疫途径和接种方案,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器官移植是治疗某些严重器官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将器官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以替代病变器官的功能。
VS
细胞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效应细胞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能够直接杀伤靶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在感应阶段,抗原被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再呈递给T细胞;在反应阶段,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的识别导致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在效应阶段,活化的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效应细胞来清除抗原。
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CAR-T细胞疗法和PD-1抑制剂等治疗方法,都是基于细胞免疫的原理来设计。这些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06
CHAPTER
总结与复习
细胞免疫的基本概念
细胞免疫是生物体通过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防御机制。
掌握细胞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细胞免疫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02
CHAPTER
细胞免疫基础知识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线,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CHAPTER
细胞免疫的应用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疫苗的研发需要了解病原体的抗原特性、免疫原性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机制,通过选择合适的疫苗佐剂、免疫途径和接种方案,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器官移植是治疗某些严重器官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将器官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以替代病变器官的功能。
VS
细胞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效应细胞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能够直接杀伤靶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在感应阶段,抗原被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再呈递给T细胞;在反应阶段,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的识别导致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在效应阶段,活化的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效应细胞来清除抗原。
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CAR-T细胞疗法和PD-1抑制剂等治疗方法,都是基于细胞免疫的原理来设计。这些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06
CHAPTER
总结与复习
细胞免疫的基本概念
细胞免疫是生物体通过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防御机制。
掌握细胞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细胞免疫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02
CHAPTER
细胞免疫基础知识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线,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病例二
收费明细
医保范围
❖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肾癌、 肺癌
第二部分 乙肝细胞免疫治疗
流行特点和严重性
➢目前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3.5亿人; ➢我国现乙肝病毒携带者9千万以上,占全世界的1/3; ➢约1/4携带者处于活动性肝炎,推测我国有2-3千万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癌患者死亡人数
治疗患者情况——疗效评估
治疗后1个月评价疗效 针对可测量病灶,采用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测 量病灶大小(双径测量),按WHO规定的评定肿瘤近期疗 效标准,即以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为依据进行评价, 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SD)和进 展(PD)。
治疗患者情况—治疗后1个月疗效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CIK细胞的作用机制CIK细胞
10
DC/CIK细胞治疗的适应症
✓ 手术后的患者:适用于术后不愿化疗、术后基本情况较差不能忍受化疗的 患者,如肺腺癌,胃癌、结肠癌、食道癌等消化道肿瘤、肾透明细胞癌、 恶性黑色素瘤,可防止肿瘤转移复发。
✓ 手术及放疗后的患者:如肺鳞癌、宫颈癌、胰腺癌、喉癌、头颈部肿瘤。 ✓ 手术及化疗后的患者:如卵巢癌。 ✓ 手术及放、化疗以后的患者:如小细胞肺癌、乳腺癌。 ✓ 放化疗后的患者:如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除外)。 ✓ 骨髓移植后或化疗缓解后的患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 对于很多放、化疗无效或不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单独使用DC/CIK免疫治
在30万到50万。
乙肝治疗的现状和困境
耐药
其他
1.잠재 고객
1. 拉米夫定 1-5年:14%、38%、49%、 67%、69%
2011年Ralph Steinman获得诺贝 尔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树突 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 用”。
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的作用
细胞分选
诱导DC细胞
肿瘤抗原
抗原负载
DC 细胞成熟
临床疗效监测
细胞回输
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细胞
8
CIK细胞的概念
CIK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核细 胞(PBM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 后获得的一群对肿瘤细胞有高度杀伤能力的异质细胞。
疗,仍然有效且无毒副作用。 ✓ 癌性胸、腹腔积液患者。
12
病例入选标准
1. 心功能正常。 2. 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肿瘤患者; 3. 选择DC治疗时,建议获取自体的肿瘤组织,使用多肽作为
抗原负载,必须HLA-A2配型阳性; 4. 生活基本自理,卡氏(KPS)体力状况评分标准60分以上; 5. 预计生存期至少大于3个月;
14
不良反应及护理
❖ 细胞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寒战、发热、乏力。 ❖ 发热常常出现在治疗后4~8 h,体温一般38 ℃左右,发热
在2~4 h 内常可缓解,不需特殊处理。对体温超过39 ℃ 的患者可用退热药解除症状。 ❖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个别患者可见皮疹 等过敏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可缓解症状。 ❖ 尽量避免应用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1860年,德国的解剖学家Paul Langerhans发现树突状细胞,当时 称为Langerhans细胞
1973年,Ralph Steinman正式鉴定 和定义树突状细胞
1992年Steinman建立了应用GMCSF从小鼠骨髓中大规模培养制备DC 的方法
LOGO
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
生物治疗中心 2014.6
第一部分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非 被特 动异 免细 疫胞
毒 性
主特 动异 免细 疫胞
毒 性
肿瘤生物治疗起源和现状
LAK TIL
Lymphocyte activating killer cells
IL2 1982 Rosenberg, NCI
CD3AK
CD3 activating killer cells IL2, CD3 Mab
15
肿瘤综合治疗
16
治疗患者情况——一般状态改善
完成回输后4周进行评估(204例) ❖ 卡式评分增加 ❖ 疼痛程度减轻 ❖ 食欲及睡眠的改善 ❖ 胸腹水减少
治疗患者情况——一般状态改善
❖ KPS评分增加≥20分者 76例(37.2%,76/204) ❖ 疼痛减轻≥50% 68例(33.3%,68/204) ❖ 食欲、睡眠改善者55例 ❖ 胸腹水减少17例(17/23)
13
治疗前应做哪些检查项目?
治疗流程
1、血常规、凝血、传染四项为必须检查。 2、肝功、肾功、心电图临床检查; 3、影像学、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检查;
细胞免疫治疗的流程?
申请治疗 --- 完善相关检查 --- 临床会诊 --外周血采集(约0.5小时)--- 细胞培养(12天)--细胞回输(约15天)--- 疗效随访(1-3个月)
治疗后1个月,204人次,其中83人次联合化疗 ❖ CR 1例 ❖ PR 56例 ❖ SD 92例 ❖ PD 49例 ❖ Dead 6例 疾病控制率为=(1+56+92)/204=73.0% 有效率=57/204=27.9%
❖ 患者吴某,男, 62岁,肺癌脑转 移。
❖ 治疗经过: ❖ 全脑放疗
+3DCRT + 恩度 ❖ GP方案联合恩 度化疗6周期 ❖ 全部治疗后半年 肺部原发灶PR ,脑转移瘤CR 。 ❖ 继续DC-CIK细 胞免疫治疗后2 个月: ❖ 评价CR
CIK
Cytokine inducing killer cells IL2, CD3 Mab, IFNg, IL1a
1991 I.G. Schmidt-Wolf, Stanford
DC
Dendritic cells IL4, GM-CSF, TNFa Pulsed with tumore Ag 1992 R. Steinman, Rockfelle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