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线施工工艺.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技术方案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表3-76导线种类10kV居民区非居民区1kV以下铝绞线352516~25钢芯铝绞线2516~2516~25铜绞线1616直径3.2~4.0mm2.1.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2.1.6螺栓:2.1.6.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 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工艺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工艺一、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1.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2导线:(1)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3)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4)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1.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3)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4)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1.4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1.5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3)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4)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5)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1.6螺栓:(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3)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1.7其它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
2、主要机具;2.1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手锤、钢锯、刀锯,细钢丝刷等。
2.2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全带、手推车等。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输电线路施工可分为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大部分。
工艺流程可分为现场调查、备料加工、复测分坑、基础施工、材料运输、杆塔组立、导线及避雷线架设、接地装置、线路防盗、分项工程检查、竣工验收和资料移交等12个环节。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现场调查、备料加工、复测分坑3个环节。
1.现场调查工程公司(处)在接受输电线路施工任务后,应了解有关设计的图纸及工程概算,并进行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沿线自然状况、地形、地貌、地物、自然村的分布,居民风俗习惯及劳动力情况;沿线运输道路及通过的桥梁结构、交叉跨越结构;材料集散转运的地点及仓库;生活医疗设施及地方病情况;指挥中心及施工驻地的选择等。
填写表格,编写调查报告。
根据现场调查内情况、施工力量及工程实际状况,公司(处)应确定施工方案,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制定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出施工综合进度的安排,制定劳动力供应计划,提出并落实材料及加工订货计划。
2.备料加工现在施工单位都以效益为中心,人工费用所占比例也较大,如果工器具、材料跟不上而造成窝工,其损失十分大。
虽然现在基本上不是买方市场,但各厂的产品质量、价格、工期、技术水平、售后服务有一定差距,要经过仔细比较,货比三家。
需要加工的部件,也要及早落实材料,整理好图纸,落实好加工单位。
制定好物资供应计划,按各施工阶段及时将材料加工统一平衡分配到施工队,应规定出物资、材料和加工供应时间表。
3.复测分坑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由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中的现场选线定位工作,通常邀请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共同参加,以便对线路走向等重要问题共同研究,选择合理的线路方案。
施工人员从施工角度提出具体意见。
(1)、交接桩。
设计单位在线路设计完毕交付施工时,除交给设计图纸外,还应将选定的线路桩位及走向,向施工单位人员逐桩交代清楚。
施工人员在“交接桩”工作中应认真负责,详细了解桩位情况。
架空线路和杆上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架空线路及杆上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架设及杆上设备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原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钢筋混凝土电杆:2.1.2.1表面平整光滑,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2.1.2.2放置于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应无纵横裂缝。
2.1.2.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2.1.3 导线:2.1.3.1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股及破损等缺陷。
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3.2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3.3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1所示数值。
22.1.4 预制混凝土底盘,卡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2.1.5 绝缘子:2.1.5.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组合处压接紧密牢固,铁件镀锌完整良好。
2.1.5.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5.3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1.6 横担、M型抱铁、U型抱箍,拉线及中导线抱箍,杆顶支座抱箍,拉板、挂板、连板、线夹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2.1.6.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无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6.2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镀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2.1.7 钢绞线:2.1.7.1不应有松股、扭劲、硬弯、断裂及磨损等缺陷。
2.1.7.2镀锌良好,无锈蚀现象。
2.1.7.3最小截面不应小于25mm2。
2.1.8 镀锌铁丝:不应有死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镀锌良好,不应锈蚀;拉线主线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4.0mm ,缠绕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3.2mm 。
2.1.9 拉线棒:不应有死弯、断裂、砂眼、气泡等缺陷;镀锌良好,不应锈蚀;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 。
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施工工艺工法

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施工工艺工法1.1 概述导线架设是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
导线架设及驰度调整对整个电力架空线路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杆距较小,悬挂点较多,因此通常采用人工的方法架设。
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方,可以采用绞磨机牵引的方法架设。
在跨越架空管线时,需要搭设跨越架,以保护既有管线及所架设的导线。
1.2 工艺原理35kV电力架空线路杆距小,悬挂点多,同时导线截面小、重量轻等特点,因此在每一根电杆上挂设滑轮,在架线过程中悬挂导线,避免导线与地面、杆体或其它障碍物发生磨擦。
在导线架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牵引或张力牵引的方法。
对于山区大跨距的线路,可以通过牵引绳、绞磨机牵引架设。
在跨越架空管线时,需要搭设跨越架,以确保导线不与被跨越导线发生摩擦。
2 特点电力杆(塔)上悬挂放线滑轮,采用人工牵引或张力牵引放线。
工艺简捷,适合35kV以下线路施工。
3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的导线、架空地线架设及调整。
4 主要引用标准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标准:《铁路电力施工规范》(TB)、《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和《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
5 施工方法电力杆(塔)上悬挂放线滑轮,采用人工牵引或张力牵引放线法。
6 施工工艺及关键工序6.1 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架线准备、支线盘起、锚导线展放、紧线驰度调整、下锚导线固定、安装结束。
6.2 操作要点6.2.1 架线准备对所需架设的耐张段的路径进行施工调查,详细踏勘施工环境,确认跨越河流、公路、村庄、建筑物等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取的施工措施、方案,以及需要与相关的单位配合的办法、措施。
2在牵引过程中,注意导线的张力,避免过度张力导致导线断裂或是杆塔倒塌。
同时,也要注意护线人员的安全,确保他们不会被导线绊倒或是受到其他伤害。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工艺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工艺安装工艺要求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 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 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 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⑵、两杆坑深宜一致。
4、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土块应打碎。
⑵、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 30mm 应历夯一次。
⑶、松软土值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⑷、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设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 培地高度应超出地面 300mm。
二、电杆组与绝缘子安装1、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⑵、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 1/2。
⑶、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⑷、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2、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
期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紧线后不应向受力倾斜。
3、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预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⑵、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处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预螺母相平。
⑶、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 2 个。
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对立体结构: 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⑵、对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内由向外,单面克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 或按统一方向;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外线架设施工工艺流程

外线架设施工工艺流程
1.前期准备
-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交通状况、障碍物分布等情况。
-设计方案:依据供电需求和勘查结果,设计线路路径、杆塔布置、导线型号、绝缘等级、防雷保护措施等。
-报批手续:办理施工许可、用地审批等相关手续。
-施工材料准备:采购电线、电杆、金具、绝缘材料、拉线等物资,确保材料合格且充足。
2.基础施工
-定点定位:按照设计图纸实地定点,标记电杆位置。
-开挖基础坑:挖掘电杆基础坑,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
-安装电杆:将电杆立起,校正垂直度,安装底座和卡盘,并稳固电杆。
3.架线施工
-组装金具:在地面完成横担、绝缘子串等金具的组装。
-杆上作业:采用安全带等防护措施,将组装好的金具安装到电杆上。
-放线:利用张力机等设备,沿设计线路路径逐段放线,铺设导线。
-接续与固定:进行导线的接头制作与搭接,确保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然后用线夹将其固定在绝缘子上。
4.附件安装
-安装防雷设施:安装避雷器、接地装置等防雷系统。
-安装线路标识:按规定设置线路标志牌、警示标识等。
5.验收与调试
-线路验收:进行线路外观检查、电气特性测试、安全距离检查等。
-通电试验: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等电气试验,确认线路具备送电条件。
-送电开通:完成所有验收和调试工作后,进行正式送电运行。
6.后期维护
-记录归档:整理施工资料,绘制竣工图,建立设备档案。
-巡检维护:定期进行线路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

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或质检员) 接受人(施工班组长)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卡
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或质检员) 接受人(施工班组长)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卡
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或质检员) 接受人(施工班组长)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卡
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或质检员) 接受人(施工班组长)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卡
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或质检员) 接受人(施工班组长)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卡
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或质检员) 接受人(施工班组长)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张力放线 导线从安装在线轴车的导线盘上放出,经过张力机,通过蛇皮 套、旋转连接器与走板连接起来,走板又通过旋转连接器与牵 引绳连接起来,而牵引绳穿过中间杆塔的放线滑车,其另一端 经过牵引机,到牵引绳卷车,形成一个完整的力的传递体系。 牵引绳盘在牵引机的大轮上。当牵引机转动时,通过摩擦将牵 引力传递给牵引绳,牵引力又经过诸多的放线滑车、连接器、 走板传递给导线。导线盘在张力机的大轮上,导线又受到大轮 传递来的摩擦阻力,于是导线就带上一定的张力。 因此,在整个放线的过程中导线都始终处于架空状态。从而避 免了导线与地面的摩擦
紧线施工 紧线前的准备
1.安装临时拉线: 2.为了防止在紧线过程中横担变形、杆塔倾斜,故应在耐张杆塔受力的 反方向设置临时拉线进行补强处理; 3.选择弧垂观测档; 4.检查导(地)和紧线设备人员分工;
5.在紧线之前,须对工器具进行质量检查和尺寸校核,然后根据不同的 紧线方式进行场地的布置
紧线施工工序 1.收余线 2.看弛度,画印 3.安装耐张线夹及绝缘子串并完成挂线操作 4.弧垂检查与调整
弧垂观测
• • • • 弧垂的观测与计算,是线路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掌握其常用的观测方法及弧垂的简单计算: 用弧垂观测板观测的有等长法和异长法; 用经纬仪观测的有角度法和平视法
1、绝缘子和金具安装 2.耐张杆塔的附件安装 附安装
3.直线杆塔的附件安装
附件的安装主要就是指绝缘子、连接金具、保护金具、 跳线及间隔棒的安装。在通过螺栓将金具与导线固定 时,须缠绕铝包带,这里需要注意缠绕的质量要求。 安装时须注意尺寸误差须满足规程要求。
谢 谢
聆 听
架线施工工艺
1布线 2.搭设跨越塔 • 放线前准备 3.绝缘子串组装
4挂悬垂绝缘子串及滑车
5.设置临时拉线
6.通讯联络
• 放线方法
人力牵引
机械牵引
导线损伤处理:
1.用0#砂纸磨光损伤处 2.用缠绕修补处理 3.用补修管处理 4.用开断重接处理
导线地线的连接方式 液压 爆压 嵌压 对导地线的连接主要是压接,它又分为钳压、液压和爆压; 钳压适用于小线径导线,而液压则适用于大线径的连接,爆 压的适用范围要广些。 爆压的工艺复杂,危险性高些,其对爆炸材料的贮藏与加工 就比较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