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对联.ppt
修辞、对联

修辞(含对联题)一、比喻1/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2、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4、比喻的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二、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辨析】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比喻)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拟人)三、借代1、概念:指的是不直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
高考复习对偶修辞材料及练习PPT课件

4.借对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祥幡出石头。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楼屋,锁不住午(五)夜书生。 民国万岁(税), 天下太平(贫)。
练习: 辨识、分清对偶的形式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宁做那笔直折断的剑,不做那弯腰曲存的钩。 星移天空亮,人众智慧多。 修业勤为贵,成文意必高。 生为人民生,生生死死都伟大, 死为人民死,死死生生皆壮丽。
高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咳,我纵丧心,得一贤妇必不如此; 啐,妾虽无耻,无此鄙夫何至于斯。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真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少年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松对柏,柳对花,酸菜对苦瓜,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 禽对鸟,雁对莺,犬吠对鸡鸣,狼嗥对虎啸,鼠窜对蛇行。 黄对黑,紫对红,碧草对青松,苍颜对白发,粉蝶对黄蜂。 声对色,影对光,柳影对花香,山形对地势,曲径对回廊。 泉对石,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囿,涧谷对峰峦。 南对北,西对东,新城对故宫,江南对漠北,北雪对东风。 中对外,后对前,月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雾里对云间。
2.反对
无私无畏无邪无权术无传记无子女无分寸墓地, 有勇有德有智有胆量有伟绩有后代有亿万心碑。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成功每在劳苦日,失败多因得意时。
3.流水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不入汪洋海,焉得夜明珠。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对联的撰写技巧》课件

详细描述
对联,也称为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 特的文学形式。它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意义相 关的句子组成,是一种高度精炼、富有哲理和韵味的 语言艺术。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认为桃符可 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在桃符上题写吉祥的语句,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学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 的创作逐渐规范化,形成了严格的对仗、韵律和寓意 等方面的要求。
对联的格式与特点
总结词
对联的格式包括字数、平仄、韵律等方面的要求,通 过对仗、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传达深刻的思想和 情感。对联的特点包括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 理和韵味。
详细描述
对联在格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字数、平仄和 韵律等方面。字数要求上下两句保持一致,常见的有五 言、七言等。平仄要求上下两句声调相对,以形成音韵 和谐的效果。韵律要求上下两句末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 相近,以产生和谐悦耳的音效。此外,对联还常常运用 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传达深 刻的思想和情感。对联的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远,往 往能够引人深思,富有哲理和韵味。
在追悼亡者时,对联可以表达哀思和 怀念。
婚庆、寿庆等喜庆场合
在婚庆、寿庆等喜庆场合,对联可以 表达祝福和喜悦。
对联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01
02
03
弘扬中华文化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 语言艺术和深刻内涵,传 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
培养审美情趣
对联讲究语言美、音韵美 和意境美,能够培养人们 的审美情趣。
意境营造技巧
描绘景物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来营造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自然之美。
抒发情感
通过对情感的抒发来营 造意境,使读者感受到
度山西中考语文复习课件7.专题七 对联、修辞与仿写

返回目录
A. 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 的自己”。 B.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 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不管”“都”。 D.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 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解析】B项中“那么美好”是偏正短语,“独一无二”是并列短语,故两个短语 结构不一致。 【答案】 B
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
考 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迎新春春光明媚;辞旧岁岁月火红”,上联动词
点
3 “迎”对下联动词“辞”,上联形容词“新”“明媚”对下联形容词“旧”“火
红”,上联名词“春光”对下联名词“岁月”。
专题七 对联、修辞与仿写
返回目录
考 3. 关注上(下)联的情感特点
专题七 对联、修辞与仿写
返回目录
6. (202X山西4题2分)【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 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 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 够长成参天大树,又好像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 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联与修辞2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网上天地大 ②家中世界小,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属对成语 桃红柳绿 秋高气爽 ———— 潜移默化 ———— 情投意合
燕舞莺啼 ———— 月白风清 心照神交 海誓山盟 ————
阁对榭,第对宅。开对创,盛对衰。 德邻对仁里,兰室对玉台。莺迁对 燕贺,梁柱对栋材。畅春苑,萃锦 斋。华堂焕彩,福地生财。兴家创 业,咏志歌怀。竹径风声籁,花溪 月影筛。院有莺歌乐,门迎紫气来。 丽日光腾玉宇,华居秀毓英才。满 园芳草添诗意,十里琼花入雅怀。 伟业有成,庭院尤欣生意满;宏图 再展,层楼更上笑颜开。
对联与修辞2
反复
为了加重句子的感情色彩或为了强调指出其中的 意思。重复使用某个词、词组或句子,这种修辞 方法称为反复。例如: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 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 月影万年。 该副对联中“望”和“印”重复四次,“千古” 和“万年”反复两次。
对联与修辞2
本联从字面看,上联讲摇橹行船没有张 帆行船速度快,下联讲笛的声音没有箫的声 音悦耳。实际上本联用的是谐音双关。上联 中的“橹速”为三国时吴国的文官“鲁肃” 的谐音,“帆快”为汉初武将“樊哙”的谐 音,是讲鲁肃的能力比不上樊哙。下联中的 “笛清”为北宋武将“狄青”的谐音,“箫 和”为汉初谋臣“萧何”的谐音,是讲狄青 的能力比不上萧何。 又如:
对联与修辞2
设问
用设问的方式来代替平铺直叙的写作,是撰 作对联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或上联提出问 题,下联作答;或上下联均为设问,不出现 回答。用设问的形式写作对联,更能引起人 们的注意和思考,便于表达联意和创作意图。 例如: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又如:
对联与修辞2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有位酷爱作联的人,经常在家里吟诗作 对。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白天好似黑夜 般阴暗,他触景生情想出半边上联,他的吟 咏被隔壁邻居一位穷秀才听到,秀才便推门 而入,应声对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 西”。主人说:“借东西好商量,你得先对 上我的上联。”秀才笑道:“我刚才进门说 的,说是下联呀!”主人一想,拍手叫好。
(完整版)对联PPT课件

重重 绿
三、修改对联:
1.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
梅花扑鼻( )。
2.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春雨润物长城
( )外百花香。
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
《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四、分小组对对联,看谁对得更多更好。
春联: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联:如: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 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 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挽联:如: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如: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 龟。
请对出下联。 [1]好山好水好景 [2]知识海洋勤是岸 [3]攀高峰不怕千般苦
返回
对联的一般特点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返回
对联的一般特点
4)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
日春 耀回 长大 天地 画诗 卷行 红绿
寿福 比如 南东 山海 不长 老流 松水
返回
对联的一般特点
5)内容关联
直登岳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姓家。
可拆成一湾、溪水、绿。“一湾”是数量词, 可对“两岸”“万岭”等;“绿”是颜色常与 “红”对;而“溪水绿”就可对“荔枝” “杜鹃”“杏花”等。再将它们一组合就成功 了2、。岭南春雨迎新岁
可以对“塞北瑞雪兆丰年”“江北东风送旧 年”“河北秋风兆丰年”等。横批“风调雨 顺”“国泰民安”等。
(九)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下列一题,用原稿纸完成。
有趣的对联演示文稿PPT课件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对联的种类划分
按常规应根据对联内容广泛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来分类,现先从适应 性广来分类,对联是无事无处无时不可以贴的。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试一试
1.天对 ,雨对 , 大陆对 ,山花对 , 赤日对 。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答案1
1.天对地 ,雨对 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 苍穹 。
第三单元 第十课
4.藤对 ,豆对 ,绿叶 对 ,摘花对 ,煮酒对 。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答案4
4.藤对 蔓 ,豆对瓜 ,绿叶 对 红花 ,摘花对 采蜜,煮酒 对 喝茶 。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抢答
悲对(
①春联。②门联。③堂联。④名胜古迹联。⑤婚联。⑥寿 联。⑦交际联。⑧新居联。⑨挽联。
如果从内容广泛来分类,可分多类,现择取主要的五类叙述于下。
一、写景状物类 二、叙事咏物类 三、抒情言志类 四、格言哲理类 五、讽刺讨檄类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对联几种主要形式有: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叫流水对。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2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六修辞仿写与对联ppt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 更 是 精 神 的 导 师 ; __朋__友____ ,不只__是__顺__境__中__的__锦__上__添__花__ , ___更__是__困__境__中__的__雪__中__送__炭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 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下联:__书__写__人__生__精__彩__弘__扬__高__雅__艺__术______
10.(2019·广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散地, 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 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 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 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 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一、修辞 1.(2019·泰安中考)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幸福 自信 成长 土壤 感恩 成功”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 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将幸福的种子植根 于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树就会苗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