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作业..()

合集下载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扩展基础:对于土质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扩大基础的底面积来增加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桩基: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桩基有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3. 挤密法:对于地基土质较松散的情况,可以采用挤密法进行处理。

挤密法是将混凝土直接注入地基土层中,利用混凝土的密实性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土石方加固: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或存在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或石料,以均匀分布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处理剂:地基处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可以改良地基土质的物理特性,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地基处理剂有石灰、水泥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合理施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砂卵石垫层)专项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砂卵石垫层)专项施工方案

碎石桩顶砂卵石垫层专项施工方案1.适用范围本管段DK168+400~DK170+100、DK177+650~DK177+630及DK179+400~DK179+520、DK199+200~DK200+000段路基基底均设置碎石桩处理, 碎石桩顶铺设0.5m厚砂卵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80KN/m的土工格栅。

本专项方案为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碎石桩顶砂卵石垫层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碎石桩顶砂卵石垫层的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对施工图纸认真进行的审核,确定施工的技术参数、范围人员、机械等问题,熟悉规范,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认真核对施工图纸,确定碎石桩施工完成并经检验验收合格。

机械、材料等准备到位。

对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及时的清除。

3.施工方法及要求3.1施工准备碎石桩施工完成之后,桩顶1.0m范围长度的桩体是松散的,密实度较小,在施工砂卵石垫层前,采用自重15t以上压路机对碎石桩施工完毕的区域进行碾压使之密实,然后再铺设砂卵石垫层。

5.2施工工艺与流程(1)工艺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标高、桩位放样→桩机就位、调整垂直度→成孔→加料→拔管→桩管下压→拔管→桩机移位。

(2)施工工艺:a.平整场地,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路基两侧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b.桩机就位、调整垂直度,使钻机垂直度偏差在1%之内;c. 锤击成孔按隔排跳打进行,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

开始成孔阶段要轻击慢沉,打入设计深度后,立即关闭油门,桩管停滞1min后开始缓慢均速地拔锤。

d.提升内管往外管内装入卵石,放下内管至外管内的卵石面上,提升外管与内管平齐,锤击内外管压实卵石。

e.加料时应停机加料,并注意提升速度,防止因提升过高而出现断桩或颈缩现象,每提升2米投料1次;f.桩孔内的卵石灌入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也可估算,估算时按设计桩孔乘以充盈系数确定。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灌注桩法。

灌注桩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

它通过钻孔、注浆、成孔、钢筋搭接和灌浆等工序,将混凝土灌注到孔中,形成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灌注桩法不仅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二、土石方处理法。

土石方处理法是通过对地基土石进行开挖、填筑、夯实等工序,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质较松的地基,可以通过填筑夯实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土石方处理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三、搅拌桩法。

搅拌桩法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将水泥、砂、砾石等材料与地基土进行搅拌,形成搅拌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搅拌桩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四、地基加固法。

地基加固法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地基加固法包括加固桩、土钉墙、悬浮桩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选择。

地基加固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希望本文介绍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地基处理(碎石桩)专项施工 方案

地基处理(碎石桩)专项施工    方案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地基处理(碎石桩)专项施工方案1.适用范围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所属管段设计起至里程为DK156+122~DK200+000,共计43.878km,其中多处为湿软性地基,为了消除其湿软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对该段进行了专门的地基处理设计,管段内前后地基处理有类型有:碎石桩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强夯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地基处理等。

本管段DK168+400~DK170+100、DK177+650~DK177+630及DK179+400~DK179+520、DK199+200~DK200+000段路基基底均设置碎石桩处理, 碎石桩顶铺设0.5m厚砂卵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80KN/m的土工格栅。

碎石桩桩径0.5m,桩间距为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施工范围为两侧坡脚线以内。

其中DK1 DK168+400~DK170+100段桩长6m,共计29256根;DK177+650~DK177+630及DK179+400~DK179+520段桩长4~7m,共计23795;DK199+200~DK200+000段其中DK199+200~DK199+600桩长5.0m,DK199+600~DK200+000桩长6.0m,共计11888根。

本专项方案为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碎石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碎石桩的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对施工图纸认真进行的审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的技术问题,熟悉规范,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认真核对施工图纸,收集现场的施工数据并和施工图对照,如有不一致的地方及时更正。

对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及时的清楚,并处理好和当地的用地关系。

3.施工技术要求(1)先施两侧的桩,然后再施工中间的桩。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郑州市江山路拓宽改造项目道路、雨污水工程地质处理(灰土挤密桩)处理方案一、情况说明江山路扩宽改造工程K13+870—K14+100段为原黄河河道支流.方向为(南北)经现场开挖探坑勘察主机动车道中东中西25米范围内,地下1。

5米以下为胶泥土层厚度为(20-50cm)淤泥层厚度为(3m —4m),现提出处理方案。

路基基底均设置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灰土挤密桩桩顶标高控制为道路路基顶标高,桩深控制为6米。

灰土挤密桩桩径0.4m,桩间距为1.2m,呈等边三角形布臵,处理范围为两侧道路红线范围中东西18米布设,每行25根共165行(4125根)本段K13+025处原污水坑以片石处理不必做灰土桩处理需减少225根.实际灰土桩为3900根,总长度为23400米。

灰土挤密桩试用范围:1、试用与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

可处理地基深度为5-15m2、地基含水率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

不宜用灰土挤密桩法。

桩体材料的作用:(1)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一定体积比例(2∶8或3∶7)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上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由于石灰内带正电荷钙离子与带负电荷粘土颗粒相互吸附,形成胶体凝聚,并随灰土龄期增长,土体固化作用提高,使土体逐渐增加强度.在力学性能上,它可达到挤密地基效果,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沉降均匀和沉降量减小.(2)桩体作用在灰土桩挤密地基中,由于灰土桩的变形模量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灰土的变形模量为E0=29~36MPa,相当于夯实素土的2~10倍),荷载向桩上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内土中的应力,消除了持力层内产生大量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的不利因素。

此外,由于灰土桩对桩间土能起侧向约束作用,限制土的侧向移动,桩间土只产生竖向压密,使压力与沉降始终呈线性关系。

工艺参数的确定: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的使用要求,正确选用施工参数,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上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加固、改良和处理三大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大类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加固类地基处理方法。

1. 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指在地基中打入桩,通过桩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加固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搅拌桩、静压桩等。

2. 地基灌浆,地基灌浆是指将水泥浆或其他浆料注入地基中,填充地基中的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3. 地基加固梁,在地基表面或地基下方设置加固梁,通过加固梁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二、改良类地基处理方法。

1.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变土体的性质,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振实法、加固法、冻结法等。

2. 沉降控制,对于地基沉降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沉降控制措施,如设置沉降监测点,及时采取补偿措施等。

三、处理类地基处理方法。

1. 地基排水,对于地基中存在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土体加固,对于松软的土体,可以采取土体加固措施,如填土加固、植物加固等,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3. 地基防护,在地基表面设置防护层,如防水层、防腐层等,保护地基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改良和处理三大类,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措施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地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地基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专项施工方案一、目的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砂卵石换填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砂卵石换填的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

二、编制依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路基工点设计图》《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路基设计通用图》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管段DK178+630~DK178+950、DK199+106~DK199+200,该段属于浅层软弱土和不均匀地基,路基基底采用砂卵石换填进行基底处理,处理范围根据西平施路01-16的换填要求和断面尺寸进行处理(见附图)。

四、材质要求换填材料采用卵石土,要求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全重的50%,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级配应良好,不含织物残体,垃圾等杂质.五、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施工放样为保证换填路堤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性,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并用红油漆标明里程桩号,并测出纵断面高程及横断面高程。

为保证地基有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填料摊铺到基坑边缘无法用机械压实的时候,采用小型压路机或人工处理压实,并用白灰撒成两条明显的填筑边线。

2、施工工艺与流程路基位于浅层软弱土、填土或不均匀地基上时,设计采用挖除换填砂卵石土进行地基处理。

首先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再测设路基中线桩、边线桩,用白灰作明显的轮廓线标志,并且按实测中桩及边桩的数据绘制施工图交现场指挥人员,按图施工。

其次,疏干地表水,清除树根、杂草。

最后根据试验结论,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换填料取料地点。

按施工时测量放出的边桩范围,用机械将浅层软土换填区域挖除,为了避免开挖时对坑底土层的扰动,保留有20cm厚的土层不挖去,待换填前再人工清理,如底部起伏较大,应挖成阶梯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排水通畅(基底做成不小于4%的横坡),并且保证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加固或处理的一系列工程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工程是指对地基进行挖填、平整、加压等处理,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石方工程可以通过挖土填方来填平地基,也可以通过加压来增加地基的密实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排水、固结、加固等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震性。

二、地基灌浆。

地基灌浆是指通过向地基注入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以填充地基中的空隙,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地基灌浆可以采用单管灌浆、双管灌浆、压浆等方式进行,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能。

三、土石混凝土桩。

土石混凝土桩是指将混凝土桩打入地基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石混凝土桩可以分为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静压灌注桩等类型,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型和施工方式。

四、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加固梁、加固板、加固带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钢板加固、预应力加固等方式进行,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能。

五、地基处理材料。

地基处理材料包括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改良剂、地基加固材料等,可以通过添加、混合、覆盖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材料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式。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以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基处理例题1:某独立基础尺寸为1.5×1.2m2基底埋深为1.0m,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252KN,其他资料如图4.1.1-1,现拟采用1.0m厚的灰土垫层进行处理,灰土重度为19.8KN/m3。

(1) 垫层底面处自重应力值为:(A)36KPa; (B)37.8KPa; (C)39.6KPa ; (D)40KPa;(2)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值为:(A)44.1KPa; (B)55.1KPa; (C)64.2KPa ; (D)72.6KPa;(3) 垫层底面处径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载值为:(A)100KPa; (B)108KPa; (C)115KPa ; (D)120KPa;(4) 下卧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A)满足; (B)不满足;(5) 垫层底面尺寸不宜小于:(A)1.7×2.0m2; (B) 1.8×2.1m2; (C) 2.5×2.2m2; (D)2.6×2.3m2;解:(1) 垫层底面处(2.0m)自重应力p cz:(2)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p z:基础底面处的自重应力p c: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 k:灰土垫层厚度z 为1.0m ,基础宽度b=1.2m,z/b=1/1.2=0.83>0.5,取压力扩散角θ=28°。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p z :(3) 垫层底面处径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z :根据规范3.0.4条,取ηb =0,ηd =1.0(4)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下卧层验算满足要求。

(5) 垫层底面尺寸:垫层底面宽度'b :垫层底面长度'l :垫层底面尺寸不宜小于23.26.2m ⨯。

答案:(1) (B); (2) (A); (3) (B); (4) (A); (5) (D)。

例题解析:1. 确定垫层厚度z 时可分2种情况,a. 当软弱层厚度较小时,应全部换垫,z 应取基础底面软弱土层底面的深度;b. 当软弱下卧层较厚时,应根据az cz z f p p <+的原则确定z 。

一般情况下,z 不宜小于0.5m ,也不宜大于3.0m 。

2. 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时,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对条形基础,只考虑宽度方向的应力扩散,扩散后的应力分布宽度为θztg b 2+;对于矩形基础,在长度及宽度2个方向的应力扩散均应考虑,扩散后的应力分布面积为)2)(2(θθztg l ztg b ++。

3. 附加应力在垫层中的扩散角与垫层材料的性质及垫层厚度z与基础短边宽度b的比值有关。

a.当z/b<0.25时,除灰土θ=28°外,其余材料均取θ=0(必要时由试验确定);b.当z/b>0.5时,θ按z/b=0.5取;c.当0.25<z/b<0.5时,θ值可按线性内插取值。

4.垫层底面厚度'b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θ≥。

'+b2z t gb5.当垫层标高超出原地面,或垫层材料的重度高于天然土层重度时,应考虑其附加荷载的影响。

案例模拟题1:某均质粘性土场地中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2.0m,埋深1.5m,基础线荷载为500KN/m,土层天然重度为19KN/m3,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采用2.0m厚的粗砂垫层,垫层重度18/m3,场地中地下水埋深为4.0m。

按规范JGJ79-2002计算:(1) 垫层底面处自重应力值p cz为:(A)28.5KPa; (B)30KPa; (C)66KPa ; (D)66.5KPa;(2)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值p z为:(A)116KPa; (B)116.7KPa; (C)250KPa ; (D)251.5KPa;(3) 垫层底面处径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载值f ak为:(A)187KPa; (B)196KPa; (C)196.5KPa ; (D)200KPa;(4) 下卧软土层承载力验算结果为:(A)满足; (B)不满足;(5) 垫层底面宽度不宜小于:(A)3.5m; (B)3.7m; (C) 4.1m; (D)4.3m;(6) 如基坑边坡放坡坡度为1:0.5垫层顶面宽度宜为:(A)4.8m; (B)5.3m; (C) 5.8m; (D)6.3m;案例模拟题2:某均质淤泥质土场地中有一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0m×2.0m,埋深为 1.5m,荷载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顶面受到上部结构的荷载为800KN,基础与地基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土层重度为3γ,承=19m/KN载力特征值为45KPa,如采用砾砂土做垫层,垫层厚度为:(A)1.5m; (B)2.0m; (C) 2.5m; (D)3.0m;案例模拟题3:某均质细砂土场地,土层重度为18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05Kpa,地下水埋深为4.0m,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埋深为 1.0m,底面尺寸为2.5m ×2.5m2,荷载为F=1800KN,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厚度为2.0m,垫层为碎石,重度为20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计算:(1) 垫层底面处自重应力值为:(A)50KPa; (B)54KPa; (C)60KPa ; (D)64KPa;(2)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值为:(A)70.3KPa; (B)78.3KPa; (C)82.3KPa ; (D)96.3KPa;(3) 垫层底面处径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载值为:(A)145KPa; (B)150KPa; (C)155KPa ; (D)160KPa;(4) 下卧验算结果为:(A)满足; (B)不满足;(5) 垫层底面尺寸宜为:(A)4.41m; (B)4.61m; (C)4.81m; (D)5.01m;(6) 如基坑开挖时放坡角为1:0.75垫层顶面尺寸宜为:(A)5.56m; (B)6.31m; (C)7.06m; (D)7.81m;4.1.2 预压法例题4:某建筑场地为淤泥质粘土场地,固结系数s cm c c v h /10223-⨯==受压土层厚度为15m ,采用的袋装沙井直径为70mm ,袋装沙井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1.5m ,深度15m ,沙井底部为隔水层,沙井打穿受压土层,采用预压荷载总压力为120Kpa ,分2级等速加载如图 4.1.2-1所示,如不考虑竖井阻和涂抹的影响:(1) 加荷后100天受压土层之平均固结度为:(A)0.75; (B)0.80; (C)0.86 ; (D)0.90;(2) 如使受压土层平均固结度达到90%,需要()天(从开始加荷算起):(A)110; (B)115; (C)120 ; (D)125;解:1. 确定参数α,β:压缩土层发生竖向和向内径向排水固结,且竖井穿透受压土层,按JGJ79-2002规范第5.27条表5.2.7,可取222248,8H c Fnd c v e h πβπα+==。

砂井采取等边三角形布置,有效排水圆直径为:井径比n :=2.826×10-7(l/s) =0.02442(l/d)28πα==0.812. 计算加荷100天时的竖向平均固结度t U -:第一级加荷速率α/107/701KPa q ==第二级加荷速率α/105/502KPa q ==3. 计算使平均固结度达到90%时的时间t :把上式化简后得:答案:(1)(C );(2) (B)。

例题解析:1.改进的高木俊介公式比较复杂,分级加载情况下,T i ,T i -1的取法如例题所示。

2. α,β的取值应根据排水固结条件按表5.2.7取值。

3. 如给定时间t ,可计算t 时刻的平均固结度t U -,如给定某时刻的平均固结度t U -,可求达到该固结度的时间t 。

案例模拟题4:某建筑场地为淤泥质粘土层,固结系数为s cm c c v h /105.223-⨯==,受压土层厚度为10m ,袋装沙井直径为70mm ,沙井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1.4m ,深度10m ,沙井底部为透水层,沙井打穿受压土层,0预压荷载压力为100Kpa ,一次等速施加,加载速率为每天10Kpa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1)井径比为:(A)19; (B)21; (C)22 ; (D)22.6;(2) 参数α,β为:(A)0.81,0.0369; (B)0.81,0.0251; (C)1,0.0369 ;(D)1,0.0251;(3) 加荷后50天受压土层之平均固结度为:(A)0.80; (B)0.84; (C)0.90 ; (D)0.94;(4) 如使受压土层平均固结度达到90%,需要()天(从开始加荷算起):(A)57; (B)62; (C)67 ; (D)72;例题5:条件同例题4,水平向渗透系数k h =1.5×10-7cm/s,砂料渗透系数k w =3×10-2cm/s,涂抹区土的渗透系数s cm k k h s /103518-⨯==,涂抹区直径d e =150mm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1)沙井纵向通水量q w 为:(A)1.154cm 3/s; (B)1.168 cm 3/s; (C)1.179 cm 3/s;(D)1.188 cm 3/s;(2) 参数α,β为( )(1/d ):(A)1,0.00928; (B)1,0.00947; (C)0.81,0.00928 ;(D)0.81,0.00947;(3) 加载后100天受压土层之平均固结度为:(A)0.43; (B)0.55; (C)0.67 ; (D)0.75;(4) 如使受压土层平均固结度达到70%,需要加载()天(从开始加荷算起):(A)102; (B)112; (C)122 ; (D)132;解:1.沙井纵向通水量q w : 2.参数α,β: 3. 加载后100天受压土层之平均固结度:4. 受压土层平均固结度达到70%所需要时间t :上式整理得:12.2698 t e β-⨯=3.6答案为:(1)(A );(2) (C);(3)(A ); (4) (D)。

例题解析:1. 该例题为考虑井阻影响及涂抹影响情况下加荷平均固结度的计算。

2. 注意F n ,F r ,F s 的计算方法。

案例模拟5某建筑场地为淤泥质土场地,淤泥质土厚10m ,其下为泥岩,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为s cm k h /105.227-⨯=,固结系数为s cm c c v h /100.223-⨯==,采用沙井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袋装沙井直径为70mm ,砂料渗透系数为s cm k s /105.027-⨯=,取s =3,沙井按三角形布置,间距1.4m ,深度10m ,沙井底部为透水层,沙井打穿受压土层,预压荷载压力为80Kpa ,一次施加,加载速率为每天8Kpa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1)沙井纵向通水量q w为:(A)1.145cm3/s; (B)1.154 cm3/s; (C)1.163 cm3/s;(D)1.117 cm3/s;(2)系数F为:(A)7.023; (B)7.223; (C)7.423 ; (D)7.623;(3) 参数α,β分别为:(A)1,0.00900; (B)1,0.00928; (C)0.81,0.00900 ;(D)0.81,0.00928;(4) 加载后80天受压土层之平均固结度为:(A)0.4; (B)0.5; (C)0.6 ; (D)0.7;(5) 如使受压土层平均固结度达到80%,需要加载()天:(A)136; (B)146; (C)156 ; (D)166;案例模拟6:某场地资料如下:(1)0~2m: 淤泥质粘土γ=19KN/m3 e0=1.32(2)2~4m: 淤泥γ=19KN/m3 e0=1.63(3)4~8m: 软塑粘土γ=19KN/m3 e0=0.95(4) 8m以下为密实粗砂场地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处理,堆载值为80Kpa,经验系数取1.2,固结度达90%时地基的竖向沉降值为():(A)543mm; (B) 489mm; (C) 434mm ;(D) 380mm;4.1.3 强夯法6.2.1表6.2.1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