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3.点立体的作用
(1)通过集聚视线而产生心理张力
(2)引人注意、紧缩空间
(3)产生节奏感和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 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 效果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1. 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产生线和方 向的效果.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点虽小,但它通过位置的变化,则可以 产生不同的感觉,变成对整体具有强烈影响的布局。
线的立体构成表现:
攀岩的藤蔓长椅
美国史密森学会Kogod 庭院的“浮云屋顶”。
垂直构成
交叉构成
回旋构成
框架构成
框架构成 是独立线框的刚性空间组合。分为平面线框、立体线框和由 平面线框插成的立体线框。组合方法有重复、渐变(求心、 扩展)、自由组合。
曲线构成
缠绕构成
单元线材的构形—线材的排列 节点构造,相邻两根线材间的上
• 立体构成中的点不仅有位置、方向和形状,而 且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 意因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 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 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2.点立体的视觉特征
点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和集聚的作用。在造 型活动中,点常用来表现强调和节奏。
• 第一节 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奇妙的自然形态吧, 这是大自然所完成的“立体构成”作业。
(一)来自宝岛台湾的礼物─野柳海岸的女王头像
(二)爱尔兰的“巨人之路”
(三)美国的“波纹岩”
(四)洪都拉斯的“大蓝洞”
二、人工形态
经过人工制造出来的形态,都属于人工形态 。
2、生长感的表现:旺盛的生命力 是由形态的自身生长来体现的。

5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5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a、色的对比调和 b、形的对比调和 c、质的对比调和
34
六、联想与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事物引领思 维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种观念上的再 造和创造自然形象的心理能力。
意境是人们对形态外观认识的心理要求, 即感情需要,是长期观察生活的综合结果。
五、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物体垂直或水平中心线为轴,其形态上下或左右对应,又称 均齐。
对比形的积聚
对比形的积聚更为自由,主要是 平衡感觉;
对比的范围有:形状、大小、动 静、垂直等;
可以以中轴线为依据,也可以从 各方面看来都是自由的、均衡的形体;
31
调和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在组织或结合时,各要素无论是部分与部分之间, 或部分与整体之间都能相互协调而达到统一与和谐的美感; 包括两立统 一规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 的一个总原理。
[统一] 统一的形式法则的功能在于将造型的各个要素统整化,使得整体
的造型要素彼此产生关联而形式富有秩序,产生单纯而和谐的美感;
20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行起伏、交错、 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变化。
在触、味、听和心理的错觉。 在立体构成和雕塑装置中,同样也可以让错觉感 发挥其魔幻般的魅力。比如:利用光影、重叠、 视点变动、空间进深、静止和运动等这些手段都 能产生错视。
6.色彩感
立体造型中的色彩不同于色彩绘画和色彩构成设计,它是在普通的色彩学基础之上,因 为它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要受到空间环境、光影效果、工艺技术、材质本身等多方面的制约 影响。
27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要素。对比要 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 与紫等。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展开全文《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设置目的: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

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

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技能要求: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立体构成形式美

立体构成形式美

的印象有关。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指同一现象有规律地周期
反复或交替。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是内节 奏和韵律产生的。节奏在艺术中通过音、 形、色诸元素以时间性、变化性来体现。
表现节奏感的关键是控制度,以渐变构
成节奏韵律美是更为强烈鲜明的形式,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 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对比在立体构成中
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
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 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
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
求获得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 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万神庙(罗马)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马)
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在立体构成中,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
杂的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 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 右或多面均齐就称之为对称。对称形
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
规律性。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平衡是指形体的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
相同或相近。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尺度 比例一词源自数学上的定义,在立体构 成中它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
体数量上的比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
感。 形体的比例不单存在于外部形态, 而且存在于内部空间。 形体尺度的把握和选择往往与人对尺度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一、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以“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效果形成视觉上的张力,使原有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同时也增强了形体对人的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对比是形式美感重要的生动语言,它可改变形怂的呆板,造成富有生气、活泼、动感的造型,在对比中原有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地保持要素间的差异性。

可以说,形态构成缺乏对比就没有活力,失去运动感。

对比在立体构成中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求获得统一。

形态构成一味强调对比,势必走向认识上的绝对化,不可能从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表现,构成的作品从整体上看是杂乱无章、矛盾重重、支离破碎、毫无整体性的,不可能把人的视觉和触觉带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这就是说,艺术作品的表现不仅需要量,也需要质才能实现形态构成的价值,需要设计师协调统一形态构成的各个要素。

事实上,方体形态的构成往往包含着不同的要素。

根据一个立体形态的实际有目的性地去创造,其多元化的要素必须体现形式上的统一,既要设计新颖的外观,又要将形态的外观与内部结构、空间、形状、体积统一。

如同建筑一样,要体现平面与立面的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立体构成从许多方面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1.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不同形状和体量的形态构成使形体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反映这种关系最典型的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

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最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与调和。

几何原理的形式美感不仅从它本身得到体现,还在其他艺术中、建筑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原理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丰碑。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古罗马大角斗场。

立体构成美学原则

立体构成美学原则

立体构成美学原则立体构成美学原则天涯问答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之一构成1、立体构成的起源:但是“构成主义”中的“构成”一词与我们要谈的“构成”有很大区别。

构成”的源流,首先是来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包豪斯”(Bauhaus)设计师20世纪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立体构成的概念特征及作用: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

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

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十大家居布置的美学原则1、比例与技巧原则要点:圣。

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

”比例是物与物的相比,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相对度量关系,在美学中,最经典的比例分配莫过于“黄金分割”了;尺度是物与人(或其他易识别的不变要素)之间相比,不需涉及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上的印象来把握。

应用技巧:比例是理性的、具体的,尺度是感性的、抽象的。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在立体空间中,通过组合和排列不同的几何形状和体块,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形态。

它涉及到空间的分割、比例的协调、线条的流动以及体块的平衡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 平衡:体块的分布要均衡,不要让某一方过于重或过于轻。

2. 对称:通过将镜像相互对称的体块放置在空间中,创造出稳定和谐的形态。

3. 不对称: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体块的组合,创造出有趣、富有变化和动感的形态。

4. 接近黄金分割:通常将立体空间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分割,能够营造出美感和和谐感。

5. 流线型: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曲线,创造出优雅、动态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6. 空虚和实体: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体块间的空隙和间隔,创造出层次感和深度感。

7. 对比:通过将不同形状、尺寸、材质或颜色的体块相互组合,创造出对比和冲突,增强立体空间的吸引力。

8. 节奏:利用重复、循环、间隔等手法,创造出有序、连贯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设计目的进行灵活的运用和组合,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立体构成。

第三章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高等课资)

第三章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高等课资)

专业应用
5
二、均衡
均衡是指形态不对称,但因量的感觉相似而形成的平衡现象,是形态的各造型要素和 物理量给人的综合感觉。均衡是一种力学的平衡形式,应从形体物理上的重心平衡与心 理上的视觉平衡加以理解。如果说对称是一种严肃、庄重、有条理的静态美,那么均衡 则是打破静止局面,追求一种活泼、轻松的富于动感的美。
立体构成
专业应用
1
本章导读
在立体构成中,造型的素材或材料本来是零散、杂乱的,只有 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才能形成具有视觉美感的样 式,这种规律就是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在立体构成中都适用,立体构成中形 式美法则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只是考虑心理、知觉上的美感,更注重 将立体空间感建立在材料、加工、组构等物质基础上,所以说,立 体构成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理性艺术活动。
专业应用
6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
一、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二、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四、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专业应用
7
对比是指立体形态的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使个性更鲜明、 更强烈,同时也增强了形体对人的感官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对比可以改 变形态的呆板无趣,形成富有生气、活泼、动感的造型。
专业应用
25
(二)材料质地
不同的材料质地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的稳定与轻巧感觉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材料表面的肌理;二是材料密度。
(三)形体分割
专业应用
16
二、渐变韵律
构成中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渐次发展变化称为渐变韵律。如形态在大小、方向、位 置、厚薄等方面的渐变。渐变韵律能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自然扩张和收缩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对比和调和
.....
出处罗丹《上帝之手》
我不知道为什么罗丹选择这样的主
题,也许因为上帝创造了人类本身。

第一感觉是惊讶,手的出现太唐突
了,而仔细看了后,涌起的是对大师的
一种肃然起敬,发现了对生命真实存在
的敬畏。

粗糙的底座,凹凸不平的表面
凭空伸出一只手,洁白而富有温柔的光
泽,细腻而自然,每一个关节都是那么
的清楚,一对相爱的男女身体交织在一
起,全然不知他们被轻轻地握着。

强烈
的质地的对比,富有深邃的寓意,透出
的是无论形式还是内容的统一,所有无
关的细节全部被去掉,目光的焦点集中
在了手上,从而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和真
实感。

底座材料的朴实无华和乳白色大
理石的圆润风韵,给每一个观者不同的
心理感受,与大师静静的进行对话。

节奏和韵律
.....
出处美国城市雕塑选《时间》
想起了一首很喜欢的
歌:王菲的《流年》,很符
合这幅作品给我的感觉,的
确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永恒
的东西。

这幅作品依然很简单,一
个类似涡旋状的主体,没有
什么复杂的装饰,连材料也
是最普通的石头,甚至说有
点死板,却使人得到了一丝
流动的印象,简单的重复节
奏,恰到好处从开始到结
束,在让人产生亲近的同
时,嘎然而止,不至于因为
过多而厌烦,留给无尽想象
的余地。

没有谁能扳动时间
的开关,它始终按照它的步
伐前进,简单的变形,恰当
的解释了内涵。

它的韵律就
像一条潺潺的小溪,自在的流畅,不为谁停留,在每一片轻轻转动的石片中透出,仿佛时间在转动,每一分,每一秒。

稳定和轻巧
.....
出处欧洲城市雕塑展《无题》选这幅作品,吸引我的是它与后面远处建筑群的和谐与统一,相同的金属般的质感,骄傲的立在水泥森林中,由于远近的不同而显出参差感,它们站在那里而不孤独。

三个大型的支架,在上方汇交于一点,造成稳定的三角支撑体,加强了雕塑本身的牢固和安全的感觉,透出庄重肃穆的气质。

然后调皮的在顶端伸出一个圆形的盘,小巧的样子使整个造型变的活泼而富有个性,对称的像针一样的扁平体,插向空中。

在达到视觉稳定的同时,又体现出心理的运动轻巧的变化感,于是整个雕塑具有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