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冯晟
浅析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浅析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1-11T01:58:06.56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8月16期作者:刘红军胡利业[导读] 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例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条件等。
工艺矿物学能对矿物成份进行有效检测和性质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矿物分析方法之一。
刘红军胡利业黑龙江省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161400摘要: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例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条件等。
工艺矿物学能对矿物成份进行有效检测和性质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矿物分析方法之一。
在做选矿试验研究和选矿厂设计以前对标的有用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可以确定选矿方法,选矿主要工艺流程,选矿厂设计方案,选矿设备选型等,大大提高选矿项目的成功率,大幅降低选矿生产各项成本。
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及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本文将重点分析于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性质分析;发展趋势工艺矿物学则是对诸多矿物性质的研究,从而选择矿物加工方面的最优方案进行操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分类,并根据其特性,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综合利用。
工艺矿物学使矿物加工水平大幅提升。
这些特性使得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得以形成,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还可以基于矿物的种类,对矿物元素传递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从而提高了选矿产品的质量,提高了选矿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一)辅助作用矿产加工时,矿产选择是非常关键,不同的矿产品所包含的有用矿物的含量是明显的不同,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非金属等。
这些矿产品的品位、产量、价值等因素对其立项研究的影响很大。
而且有用矿物的数量也会因环保因素而有所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矿物可以作为判断某种矿产品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依据。
矿物加工发展现状及趋势

矿物加工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查阅关于矿物加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文献,本文对于矿物加工工艺环节的发展作出综述。
分析国内选矿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异,并对矿物加工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
标签:菱铁矿磁选自动化;高频细筛磁选柱;发展趋势引言我国铁矿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平均品位只有33%,比目前世界铁矿石供应大国平均品位低20个百分点。
我国铁矿石类型多样,铁矿石的共(伴)生组分多,物质成分复杂。
据统计,全国已勘探的2034处铁矿产地中,呈单一铁矿床的1588处,以铁为主的280处,共(伴)生铁矿床166处。
多组分铁矿石常伴生有钒、钛、稀土、铌、铜、锡、钼、铅锌、钴、金、铀、硼和硫、砷等元素。
目前,国内年生产原矿石4亿t左右按全国铁矿平均品位33%、选矿平均回收率75%计,可供年产钢1亿t所需,可供年限约30年。
为了加强资源保障的安全性,提高资源勘探程度、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大力加强铁矿石采选技术攻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解决铁矿石供给的关键。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推行矿产资源全球化发展战略,在大力提高国内资源保证程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国外铁矿资源。
要以经济、安全、稳定获取大宗铁矿资源为目标,建立多来源、多方式、多渠道的境外铁矿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体系,这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发展、应用先进铁矿采选新技术不仅是为了满足提高我国铁矿资源保障程度的需要,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铁矿资源开发体系的必然选择。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铁矿资源开发体系,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在采矿过程中提高回采率,在选矿过程中提高金属回收率,更新采矿方法,改进选矿工艺,使我国品位低、粒度细、复杂共生的难选铁矿石得以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1 选矿设备的新发展1.1 高频细筛目前国内金属矿山对磨矿分级系统投人巨资实施改造,特别是破碎系统引进国外大型高效的破碎机实现多碎少磨,对于提高磨矿系统的处理能力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矿物加工与提炼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矿物加工与提炼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矿物加工与提炼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应用。
这些创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本文将从矿物加工技术和矿物提炼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其创新与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矿物加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矿物加工技术是指将原生矿石经过物理、化学或冶金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品位和纯度,从而得到所需金属的工艺过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矿物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应用。
首先,传统的矿物加工方法有许多环境和安全隐患。
例如,采用浮选法提取金属,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和大量水资源,而且产生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矿物加工技术开始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现代矿石加工技术,如低温浸出技术、生物浸出技术和电协同浸出技术等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其次,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对矿石进行分选是矿物加工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分选技术主要依赖人工的视觉和经验,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和误判率高的问题。
为了提高分选效率和准确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矿石分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近红外光谱技术、X射线透射技术和激光成像技术等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矿石进行分选和鉴别,提高了矿石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在矿物加工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采集到的矿石信息和加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加工效率。
此外,通过与数据库和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矿石加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矿物提炼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矿物提炼技术是指将经过加工处理的矿石中的有用金属,通过化学和冶金方法,分离和纯化出来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对高纯度金属需求的增加,矿物提炼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应用。
首先,传统的冶金提炼方法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得到高纯度金属,耗时且成本较高。
工艺矿物在选矿工艺中的应用探究

工艺矿物在选矿工艺中的应用探究工艺矿物学主要对矿物质、岩石以及矿石的成分、构造和形成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形成过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将许多矿物质原料处理工艺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解决,尤其是将会大大改进传统的选矿工艺。
在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经济中所取得的一切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提高采掘工业的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想使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更加深入,能够更加深入、综合的处理矿产资源,就必须要加强工艺矿物学的研究。
1 工艺矿物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工艺矿物学的本质是对于地球化学以及岩石进行研究的学科方法。
具体来说工艺矿物学是一种将岩石学、矿物学与工艺研究的工程学结合起来的,研究脉石和有用矿物质、矿床、矿物的组成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其中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工艺矿物学对于结构构造、矿物生成顺序、矿物世代关系、矿物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矿物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的方面也都进行了研究。
并且工艺矿物学也逐渐应用于选矿工艺中,在选矿方面工艺矿物学主要负责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矿物在选矿过程中的行为。
综上所述,工艺矿物学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矿石以及矿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这种矿物质之间的化学物理关系与选矿工艺之间的关系。
第二,各种矿物质表面的性质以及其工艺特性。
第三,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质组成、矿石元素在矿物质中的存在状态以及分配规律的研究,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预测出选矿的理论指标。
第四,深入分析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物质的粒度组成以及矿物质的解离度分析。
第五,在选矿过程中矿物质的行为以及对选矿产品的矿物学分析。
通过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在制定选矿工艺流程的工作中,工艺矿物学起到了提供数据资料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选矿的需要,深入研究了矿物与选矿基础理论、矿石的性质以及选矿的关系。
2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方法众所周知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在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工作中由于矿物的种类繁多,导致对矿物进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有害杂质的含量比较高。
矿物加工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

矿物加工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第一章矿物加工技术的概述矿物加工技术是指将矿石经过选别、粉碎、浮选、磁选、重选、脱水等工艺步骤加工成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属或非金属矿产品的技术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矿物加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发展,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选矿技术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章矿物加工技术的新进展2.1 全自动浮选技术全自动浮选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浮选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自动化浮选操作和优化装置的运行。
相对于传统的浮选技术,全自动浮选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控制精度高、质量稳定等优点。
2.2 新型磁选技术新型磁选技术是指采用高梯度磁场和特殊的磁头设计,使磁选效果更为高效和精确。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磁选机械,如磁滚筒、磁板和磁块等,可用于选别各种矿石。
2.3 智能脱水技术智能脱水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实现对脱水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智能脱水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能够提高脱水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3.1 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金属矿物加工技术是指对金属矿物进行选别、提纯、加工成品的技术过程。
在金属矿物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有浮选技术、磁选技术和重选技术等。
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黄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的加工生产。
3.2 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是指对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石英、滑石等非金属矿物进行提纯、加工成品的技术过程。
在非金属矿物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有浮选技术、重选技术和磁选技术等。
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建筑材料、陶瓷材料、塑料材料、催化剂和磁性材料等的生产。
3.3 环保型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环保型矿物加工技术是指采用新型的矿物加工设备和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实现绿色矿场和资源循环利用。
环保型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浅谈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浅谈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长,对于高品质、高效率的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工艺矿物学作为一门关于从原始石英到市场可销售产品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阶段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规划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知识体系,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其在难处理金矿领域内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其潜力。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应用;发展趋势引言矿物加工是将矿石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冶金过程,提取出有用矿物和附带资源的过程。
而工艺矿物学作为矿物学与矿物加工的结合,研究矿石中的矿物特性、结构与性质,探索矿物加工的科学方法和技术途径,对于提高矿石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1矿物加工应用工艺矿物学的现状1.1 辅助作用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通过对矿石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的选矿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对矿物组成和特性的深入了解,可以确定最佳的加工流程和条件,从而提高选别效率和产品品质。
工艺矿物学还能够帮助识别和处理有害杂质。
在一些复杂的矿产资源中,常常存在着与有价元素相伴随的有毒或无用元素。
通过工艺矿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地鉴定这些杂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去除或降低其含量,以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在新型矿产资源开发中,如海底沉积物、深海多金属结壳等方面,由于缺乏充分了解其成因和特性的经验数据,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更大挑战。
而借助工艺矿物学手段对这些新型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可以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指导作用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矿石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为加工过程中的操作参数提供准确的指导。
例如,在选别过程中,根据不同矿物的密度、颜色、形态等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选别方法和设备,并确定最佳操作条件。
矿物加工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矿物加工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摘要:矿物加工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它主要是从矿产中经过系列的分离、提纯,从而达到矿物加工的目的,本文通过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来讨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矿物加工;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引言:我国地广辽阔,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进行扩大矿产量时,也要有一个合理的采矿和加工计划。
在选矿时,对于矿物的探测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以及对矿物的加工也要跟上科技的步伐。
对于未来的发展,就应该在相关科技领域的不断研究与开发,使更多的学科融合一起,使得新兴的矿物加工为社会经济作出贡献。
目前我国在矿物加工技术上还有待改进,如分析仪器不能够充分利用,矿物加工应用涉及的学科较多,所以在矿物加工中要综合考虑。
一、矿物加工技术的应用(一)扫描电镜在矿物加工技术当中的应用扫描电镜的原理是以入射电子为激发源,然后在材料的表面进行扫描,在入射电子与研究对象发生作用后产生出电子和光子,最终得到相应的表面形貌和成分。
扫描电镜的应用大至有五个方面,第一个煤气化方面,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制焦温度得出煤焦的情况,并能够加以观察,在煤气化方面的研究结论是,高温下的灰份熔融会对矿物质催化作用有影响,它与矿物质的催化作用是相关联的,当灰份熔解现象产生时,矿物的气化就会有所下降。
第二点煤的燃烧方面,至少有三种功能,一是在对煤的燃烧进行扫描时,可以得出煤的燃烧过程和燃烧程度,二是能够对煤粉的形态以及孔隙的结构进行相关的分析,三是能够得出催化剂对煤粉燃烧的作用以及影响。
第三点对型煤研究方面,这项应用可以对工业型煤微观的结构进行检查,通过对工业型煤微观结构扫描发现,在这些型煤的结构当中有许多孔隙,而孔隙内会有大量的结晶体,通过对结晶体的分析,这些结晶体是由粘结剂水化而成的,它们的状态是凝胶体状态。
第四点灰渣的物相变化和硫的方向变化,在对灰渣的物相进行扫描时,要借助能谱分析、X射线来进行联合分析,才能得出灰渣物相变化及硫的走向。
选矿工艺矿物学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力选矿研究
研究重力选矿过程中矿物 的重力选矿行为和重力选 矿动力学,以及重力选矿 设备的性能和优化。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研究
研究多金属矿中不同金属的分离和提取工艺, 实现艺和技术,提高选矿 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研究
现代选矿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体系,涵盖了矿物学、物理化学、力 学等多个方面。
03
现代选矿工艺矿物学 应用
现代选矿工艺矿物学已经成为了支撑 现代矿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提高矿 石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 支持。
02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现状
矿物学基础理论研究
矿物物理研究
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光学、电学、磁学和 热学等性质,以及这些性质与矿物结构的关系。
矿物化学研究
研究矿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键合方式,以及这些 性质与选矿工艺的关系。
矿物相变研究
研究矿物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变过程和 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选矿工艺的影响。
选矿工艺技术研发
浮选工艺研究
研究浮选过程中矿物的浮 选行为和浮选动力学,以 及浮选剂的分子结构和性 能。
磁选工艺研究
研究磁选过程中矿物的磁 选行为和磁选动力学,以 及磁选设备的性能和优化 。
研究低品位矿的选矿工艺和技术,提高选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03
选矿工艺矿物学展望
矿物学理论创新研究
01
矿物物理研究
02
矿物化学研究
03
矿物工程研究
探究矿物物理性质与选矿工艺的 关系,为优化选矿工艺提供理论 支持。
研究矿物的化学组成与性质,为 开发新型选矿药剂提供理论依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冯晟
发表时间:2019-12-18T10:11:40.8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冯晟
[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强对矿物加工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安徽太平矿业有限公司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强对矿物加工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到了现阶段,我国对于矿物加工的质量要求更高,为了能够提高矿物加工质量,矿物加工也改变了工作的重心,逐步提高对于应用工艺矿物学的研究。
根据资料显示,从十九世纪开始,矿物加工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出来,到了上个世纪矿物加工更是从采矿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技术.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应用;发展
引言
选矿工艺矿物学在矿产资源合理化开发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艺矿物学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工艺矿物学的转变。
因此,本篇文章选择研究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应用及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意义。
1工艺矿物学研究现状
在矿产资源开发趋向于贫、细、杂、新的大背景下,工艺矿物学研究与选矿工艺研究生产实践相结合得愈加紧密,并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外,由于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的应用,加深了对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认识。
下面简单介绍我国选矿工艺矿物学近5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贫、细、杂矿多是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如何合理开发是我国目前矿业领域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低品位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矿物组成、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目的矿物的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根据矿石性质的特点推荐合适的磨矿制度和选矿原则流程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回收指标。
共伴生多金属矿矿石性质复杂,利用光学显微镜、矿物自动分析仪(MLA、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矿石中共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和有用矿物的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在保证主回收金属的选矿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兼顾伴生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价值。
有些矿石由于有价元素以分散形式存在,而且载体矿物本身含量又高,致使有价元素在回收的时候富集比低;此外,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细也是造成矿石难选的主要原因。
目前矿业开发趋向于规模化生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能由于矿石性质的变化或其他因素造成选矿生产指标的不稳定或不理想。
通过研究选矿厂生产过程的原矿、精矿、尾矿、中间产品的矿物组成及其工艺特性,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其生产流程的优化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具有原位、实时、检测限低(10-6)等特点,能实现矿物微区痕量元素分析,在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加深了对元素赋存特征的认识。
白云鄂博稀土矿尾矿中Sc的品位为0.012%,钪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含铁矿物中。
矿石中的锡、铍除了一般以独立矿物存在外,还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铝硅酸盐矿物中。
会泽铅锌矿Ge、Cd、Ga主要富集在闪锌矿中,其中Cd主要以类质同象替换Zn的形式存在于闪锌矿中,而Ge和Ga可能以固溶体形式分布于闪锌矿中。
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磁黄铁矿一般都含有Co和Ni,通过研究发现磁黄铁矿中的Co和Ni以类质同象形式替换Fe。
磷矿中伴生的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胶磷矿中而且主要是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
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金究竟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还是以晶格金形式存在,一直存在争议;通过LA-ICP-MS载金矿物含砷黄铁矿进行分析,推断Au主要以亚微米至纳米级的金矿物存在于黄铁矿中。
2矿物加工应用工艺矿物学的现状
2.1辅助作用
在实际的矿物加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如何选取矿石的问题,加强对于工艺矿物学的重视,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难以选择出合适的矿石,进而解决目前存在的选矿指标不合格的问题。
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有用的矿物分布众多,有的是存在于易磨晶间,还有的是和无用矿物混杂在一起。
所以,在对矿物进行加工的时候,我们要重点关注磨矿细度,采取相关的技术让有用矿物和无用矿物可以分开,尽力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帮助建立相关选矿标准。
每一个矿产品中拥有的有用的矿物数量有多有少,而且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能够检测数量和变化,了解该矿产品中矿物的组成,最后提高每一个矿产品的利用效率,我们必须继续研究工艺矿物学选矿过程及产品。
就比如,在进行矿物加工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用化学分析该块原矿的元素组成,并选出适合加工的原矿。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工作人员选出的产品有时候并不能符合加工的标志,没有加工的价值。
这时候如果可以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该原矿产晶税度小或原矿内有用矿物成分存在于非金属矿物内。
这样可以弥补目前选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双管齐下选择出合适加工的原矿。
2.2指导作用
目前的理论上的选矿标准存在着不明确的地方,有时候利用选矿标准却不能选出合适的原矿,为此可以以工艺矿物学为依托,分析每一块原矿中的具体的物质组成,了解该原矿是否有可选性,这可以为选矿指标从理论走向实际提供技术支持。
3矿物加工应用工艺矿物学的发展趋势
3.1图像处理
目前,我国的工艺矿物学的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关于研究主体、目的和手段都有完善的规定。
在此背景下,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现在的工艺矿物学已经脱离了人工,实现了自动检测,可以用机器分析原矿的组成部分,而且准确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对于原矿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在目前开采过度的背景下,可以供人们加工的原矿越来越少,我国矿产杂乱、贫瘠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如何能够提高原矿利用效率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例如:对于那些很小的铁矿,目前的设备不能使得他们成像,而且工作效率也低,准确性低。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工作人员必须着力研究工艺矿物学,改变原来那种老旧落后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把矿物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联系到一起,提高效率和质量。
例如:为了解决目前光学显微镜的成像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显微镜所呈现出的图片生成专门光学图片,然后传输到电脑中去,利用电脑中的相关软件处理图片,识别不同的颜色,从而了解原矿的组成部分。
这
种处理方法不仅简单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够提高检测效率,最后得出的结果也十分准确。
为选矿提供技术支持。
3.2与检测技术相结合
目前,对于矿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很多,检测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但在其中工艺矿物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因为他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获得原矿的组成部分和相关结构,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的工艺矿物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检测体系。
除了工艺矿物学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检测手段,例如:矿物热差分析法、矿物X射线粉晶检测、黏土矿物电子显微镜检测、无机丰金属材料图谱检测、显微结构图谱系统检测等。
假如工作人员能够在利用这些检测技术的同时和工艺矿物学结合起来,那么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必然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
结语
对于大型矿山规模化的生产,重视矿石性质空间上的变化对选矿生产的影响;选矿生产流程产品的工艺矿物学考察,查找问题,为流程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工艺矿物学特征参数与选矿工艺及指标的关系,实现矿物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强矿物在选矿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全丽娟,张广伟.工艺矿物学在选矿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4.12:68-71.
[2]付强,贾木欣,应平,朱玺.新疆昆仑山某铜锌矿工艺矿物字研究.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