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A.皮毛B.肌肉C.筋D.骨E.脉1.脾主身之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有”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是指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目B.舌C.口D.鼻E.耳3.诸脉者皆属于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为宗脉之所聚”者指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难经》E.《素问》5.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标志着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确立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六淫B.七情C.痰饮D.劳倦E.疠气7.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8.既是外感因素又是易于流行的邪气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9.具有善行数变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病因10.具有重浊黏滞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因A.目B.舌C.口D.鼻E.耳11.“为心之苗”者指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2.“为气出入之门户”者指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B.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C.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13.冲脉的功能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14.跷脉的功能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A.母病及子B.传其所胜C.子病犯母D.传其所不胜E.以上均非15.肝病传胆的传变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6.肝病传心的传变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肝B.心C.脾D.肺E.肾17.“生痰之源”指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8.“贮痰之器”指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阴B.阳C.阴中之阳D.阳中之阴E.阴中之阴19.色泽鲜明为病属于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0.色泽晦暗为病属于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角音B.羽音C.徵音D.宫音E.商音21.属五行中”金”的音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2.属五行中”水”的音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肝B.心C.脾D.肺E.肾23.“气血生化之源”指的脏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五脏24.“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脏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五脏A.赵献可B.张景岳C.吴又可D.李中梓E.吴鞠通25.提出瘟疫的病因为”异气”的医家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6.《瘟疫论》的作者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五脏B.六腑C.肢节D.气血E.经络27.人体的中心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8.联系全身组织器官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行血B.统血C.藏血D.纳气E.主气29.心的功能为(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五脏30.肝的功能为(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五脏A.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B.动极镇之以静C.阴在内,阳之守也D.寒极生热,热极生寒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31.可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32.可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阴阳学说A.善病鼽衄B.善病胸胁C.善病洞泄寒中D.善病风疟E.冬季善病33.《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长夏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34.《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秋季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A.疾病治疗的目的B.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C.论治的前提和依据D.疾病恢复的途径E.以上均不是35.辨证是()。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认识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的常见试题及其答案进行阐述,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

一、阴阳五行学说试题:请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通过消长平衡来维持事物的和谐与稳定。

在医学上,阴阳用于描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

试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有何应用?答案: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类型。

五行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中医中用来解释脏腑功能和相互影响,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二、脏腑经络学说试题:中医如何通过脏腑学说理解人体?答案: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内部的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能够解释和治疗各种疾病。

试题:经络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通道系统的理论,它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和脏腑联系的通道。

经络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气血的流动和脏腑的功能,中医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津液学说试题:气血在中医学中有何重要性?答案:气血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重要概念。

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血则承载着气和营养物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

试题:津液在中医中有何作用?答案: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液,包括体内的各种液体,如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津液有滋养、润泽、调节的作用,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和生理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调整津液的生成和分布来治疗相关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认识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一份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哪项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 遗传因素B. 情志因素C. 饮食因素D. 自然环境答案:B2. “治未病”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则,其核心思想是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后遗症D. 治疗疾病的症状答案:B3.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对应的五行元素是什么?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A, B, C, D5. 中医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A. 外邪侵袭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劳逸失度E. 遗传因素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6.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______。

答案:虚实7.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体现了中医的哪种治疗原则?答案:扶正祛邪四、简答题8. 简述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相反相成的物质构成,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人体生理上,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在病理上,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治疗上,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 解释“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中的应用。

答: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五行相生指的是一种元素能够促进另一种元素的生成,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则是指一种元素能够制约另一种元素,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内容?A. 五行学说B. 阴阳学说C. 八纲学说D. 脏腑学说2.中医基本理论中,阳对应的属性是?A. 寒B. 热C. 阴D. 湿3.中医基本理论中,病因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六淫B. 五劳七伤C. 精神因素D. 饮食不当4.中医中,人体的防御系统被称为?A. 免疫B. 抵抗力C. 气虚D. 抗生素5.中医中,主要用于养生的方法是?A. 针灸B. 推拿C. 草药D. 饮食调养6.下面哪一种中药性质味道偏寒凉?A. 附子B. 生姜C. 人参D. 枸杞7.中医理论中,脉搏的数量和质地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情况?A. 中药的煎煮时间B. 病情的变化C. 饮食的调节D. 灼烧伤的程度8.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医的四诊之一?A. 望诊B. 问诊C. 听诊D. 切诊9.中医中,主要通过哪些方法辨识病情?A. 洗澡B. 摸诊C. 闻诊D. 拉诊10.中医基本理论中,气血的生成与哪一脏腑的功能相关?A. 心脏B. 肺脏C. 肾脏D. 肝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来描述万物变化。

阴阳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进行划分的。

阴阳学说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和养生等方面,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维护身体健康。

2.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来描述和分析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的原理包括相生相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应用于中医诊断、治疗和药物选择等方面。

3.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体器官为基础,研究脏腑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脏腑学说的原理包括脏腑功能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它应用于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和养生等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1—3试卷答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1—3试卷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一)试题一、名词解说 ( 每题 2 分)1.异病同治:是指不一样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出现了同样的病机和同样的证,因此采纳了同样的治疗方法。

2.奇恒之腑:包含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因此类腑,但其功能类脏,主储藏精气,与六腑转变水谷有别,故称为奇恒之腑。

3.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及所产生的各样保护健康的能力,包含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抗病祛邪和恢复自愈的能力。

4.因人制宜:是指同样的疾病,因年纪,性别,体质等特色,拟订适合的方药的治疗原则。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五行的特征,先人称“木曰曲直”,“土爰稼穑” 。

2.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天生之本。

3.足三阳经的走向为重新走足4.费神过分可耗伤精血,损害元气。

5.标本理论在治疗上的应用有: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6.“治未病”包含预防和防变两个方面。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中医学理论系统形成的标记是( A)A. 《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C )A. 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3.震怒致使咳血,属于( D )A. 木克金B. 木乘金C.金克木D.木侮金4.划分脏与腑的主要依照是( C )A. 解剖形态构造B.散布部位不一样C.生理功能特色D.经脉阴阳属性5.“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 B)A. 心主血脉B.心主藏神C.心为阳脏D.心脉相连6.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C )A. 脑B. 三焦C.胆D.脉7.治疗多尿,常用益气之药的机理是( B)A. 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载气8.少阳经主要行于( B)A. 面部B.侧头部C.脸颊部D.头顶和头后部9.孙络是指 ( B)A. 十五别络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C.络脉中最渺小的分支D.十二皮部10.饮食要素对体质有显然影响,嗜食肥甘厚味之品易形成( A)A. 痰湿体质B.阴虚体质C.阳虚体质D.血瘀体质11 六淫中“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C )A. 风邪B.寒邪C.火邪D.燥邪12.湿邪的性质是 ( B)A. 开泄B.重浊C.呆滞D.干涩13.情志内伤,最易损害哪三脏( D )A. 心肺脾B. 心脾肾C.脾肾肝D.心肝脾14.疾病转归取决于( D )A. 阴阳消长B.阴阳转变C.虚实转变D.邪正盛衰15.实证的病机是 ( B)A. 邪盛正虚B.邪盛正不虚C.正虚邪不盛D.正胜邪退16.民风内动与何脏关系较为亲密( C )A. 心B. 脾C.肝D.肾17.阴损及阳的病理状态是指( A)A. 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B. 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C.阴虚为主D.阳虚为主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合用于( D )A. 实寒证B. 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19.男女异诊,老小异治是指( C )A. 因时制宜B.就地取材C.因人制宜D.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起码有两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依据为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化津D.气能摄津E.津能载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经络系统的组成是A.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B.经脉、络脉、经筋、皮部C.经脉、别络、经筋、皮部D.经脉、经别、经筋、皮部E.正经、奇经、经别、皮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致病后可导致肢体屈伸不利,头身疼痛的邪气是A.风B.寒C.湿D.燥E.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少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是A.面额部B.头顶部C.头后部D.头侧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以下不属于燥邪致病特点的是A.燥性干涩B.易伤津液C.燥易伤肺D.易阻遏气机E.凉燥病证与温燥病证不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被称为”一源而三歧”的经脉是A.督、任、冲B.督、冲、带C.任、冲、带D.督、冲、阳维E.带、阳维、阴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7.手厥阴心包经分布在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内侧中线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前缘E.上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8.疠气与六淫邪气最主要的区别是A.发病与季节有关B.发病与地区有关C.病情重笃D.发病急骤E.传染性强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9.在发病过程中,邪气为A.决定是否发病B.决定着疾病的性质C.发病的决定因素D.发病的重要条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0.致病后引起人体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湿E.火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1.六淫邪气致病出现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与哪种邪气关系密切A.风B.暑C.湿D.燥E.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2.以下不属于暑邪致病特点的是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易耗气伤津C.易生风动血D.暑性升散E.暑多挟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3.关于经络的生理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简称为经气B.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C.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D.感应传导作用E.调节机能平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4.劳神过度易伤A.心肝B.肝肾C.脾肾D.心脾E.脾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5.促使疾病向恶化或死亡等不良结局转化病理因素是A.正邪相争剧烈B.正虚邪恋C.正气衰竭,邪气独盛D.正气不足,邪气亦衰E.邪去而正不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6.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内侧前缘分布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7.六淫邪气中纯属外邪的是A.风B.寒C.暑D.湿E.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8.致病后可见干咳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的邪气是A.风B.暑C.湿D.燥E.寒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9.手三阴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腹走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0.具有”离、合、出、入”循行特点的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筋D.十五别络E.十二经别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1.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悲则A.气上B.气下C.气结D.气乱E.气消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2.肾中精气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3.以下影响发病的因素不属于外环境的是A.气候因素B.精神刺激C.地域因素D.生活环境E.精神状态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4.六淫邪气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是A.风B.寒C.暑D.湿E.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5.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为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6.暑邪伤人见气短、乏力的表现,是由于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人,损伤脾胃C.暑易夹湿,气机不畅D.暑邪伤人,损伤津液E.暑性升散,最易耗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7.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喜则A.气上B.气下C.气结D.气缓E.气消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8.瘀血的病症特点,哪种说法不准确A.刺痛B.胀痛C.出血D.瘀斑E.痞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9.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恐则A.气上B.气下C.气结D.气乱E.气消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0.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结E.气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1.饮食五味失宜,引起”脉凝泣而变色”的是A.多食咸B.多食酸C.多食苦D.多食甘E.多食辛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2.能够主管音声、言语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清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3.饮食五味偏嗜,引起”骨痛而发落”的原因是A.多食咸B.多食苦C.多食酸D.多食甘E.多食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4.瘀血所导致的出血特点是A.血色浅淡B.血色暗红,或有血块C.血色鲜红D.伴有腹部胀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5.可引起二便失禁、骨酸痿软、遗精等表现的情志异常是A.过度悲伤B.过度愤怒C.突然受惊D.喜乐过度E.恐惧过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6.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可由气的哪项功能减退引起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温煦作用D.防御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7.手厥阴经络于A.胆B.胃C.小肠D.膀胱E.三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8.关于气和血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为血之主E.血为气之母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9.火热邪气的致病特点是A.炎上B.开泄C.黏滞D.凝滞E.升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0.饮食五味偏嗜,引起”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A.多食咸B.多食苦C.多食酸D.多食辛E.多食甘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1.饮在胸胁,咳逆引痛者称为A.痰饮B.支饮C.悬饮D.溢饮E.留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2.治疗血虚证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3.关于气与津液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气虚导致津液停滞称水停气滞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4.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A.气血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5.与足太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太阳B.足阳明C.足少阳D.手少阳E.手太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6.关于六淫致病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B.既可单独又可两种以上侵袭人体C.既可相互影响又可相互转化D.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E.脏腑功能失调亦可产生六淫邪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7.足少阴经络于A.胆B.胃C.大肠D.小肠E.膀胱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8.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的是A.十五别络B.十二经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奇经八脉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9.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是气的哪项功能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温煦作用D.防御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0.以下不属于寒邪致病特点的是A.寒为阴邪B.易伤阳气C.寒性重着D.寒性收引E.寒性凝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A.心B.肺C.脾D.肝E.肾2.气机的含义为:A.气的运动B.气的运动形式C.气的运动变化D.气的升降运动E.气的出入运动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A.小肠B.胃C.大肠D.脾E.胆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脑B.髓C.脉D.胆E.命门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A.体实者用攻法B.实证用攻C.虚证用补D.虚证用攻E:体弱者用补法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A.不清洁食物B.不卫生食物C.陈腐变质食物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A。

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A.肺B.脾C.肾O.三焦E.肝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A。

气不摄血B.气机逆乱C.血随气脱D.血随气逆E.血随气结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母病及子B.侮其所不胜C.克其所胜D.子病及母E.乘其所胜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A.脾B.大肠C.小肠D.胃E.肝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A.脉B.胆C.脑D.骨E.髓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A.冲脉B.任脉C.带脉D.督脉E.肾经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B.手少阴C.手少阳D.手太阴E.手厥阴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A.寒邪B.湿邪C.其性数变D.其性凝滞E.易致疮疡7.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载气D.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E.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8.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A.惊B.喜C.怒D.悲E.恐9.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A.分清别浊B.吸收水谷精微C.形成粪便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E.排泄糟粕10.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假热象B.实寒证C.很重的虚寒证D.寒热错杂证E.真热假寒证三、X型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A.语声高亢B.呼吸微弱C.语音低怯D.呼吸气粗E.呼吸有力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A.心 B.肺 C.脾 D.肝 E.肾2.气机的含义为:A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D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AD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ADA.脉 B.胆 C.脑 D.骨 E.髓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BD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CE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AD A.寒邪 B.湿邪 C.其性数变 D.其性凝滞 E.易致疮疡7.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CE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载气 D.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E.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8.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ABA.惊 B.喜 C.怒 D.悲 E.恐9.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CEA.分清别浊 B.吸收水谷精微 C.形成粪便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排泄糟粕10.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CA.假热象 B.实寒证 C.很重的虚寒证 D.寒热错杂证 E.真热假寒证三、X型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ADEA.语声高亢 B.呼吸微弱 C.语音低怯 D.呼吸气粗 E.呼吸有力2.下列哪几项是血液的生理功能: ABCA.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B.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C.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D.推动全身脏腑功能活动E.促进人体生长发育3.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ACA.藏而不泻 B.都不勺脏相为表里 C.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D.都没有五行配属 E.实而不满4.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ABCDEA.化火 11.湿郁 C.痰郁 D.食郁 E.血瘀5.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肌腑:ABDA.肝B.胃 C.脾 D.肺 E.心四、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_物质_及其__运动变化。

2.精气乃气中之_精粹,是生命产生的__本原。

3.血为气母的意义为_血能生气和_血能载气。

4.血液正常循行需要气的__推动力和_固摄力_两者的协调平衡。

5.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_化生血液_和_营养全身。

6.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主受盛和化物和__泌别清浊。

7.六淫中,__暑邪_每多挟湿,_火(热)邪_易生风动血。

8.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_阴阳交感_,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_阴阳消长平衡_和阴阳相互转化。

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一般多表现为_刺痛_,痛处_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益甚。

10.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矛盾斗争关系,主要体现为_疾病虚实变化_和_病势的趋向与转归_两个方面。

11.肺主治节,指肺有治理调节_呼吸运动_,全身气机_,血液运行和_津液输布代谢_的生理功能。

12.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常见的是:_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_.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消极的、被动的。

(X)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

(X)3.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

()4.心主血、肝藏血,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并见。

()5.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X)6.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

(X)7.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府”。

(X)8.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

()9.阴阳偏衰主要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0.突然遭受巨大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是由于气脱所致。

(X) 六、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正气 : 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

2.疠气 :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3.乙癸同源: 即肝肾同源。

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与天于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届癸水,故称。

4.亡阳 : 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致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5.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七、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①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为精汁。

胆贮藏精汁,本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与六腑有别,故属奇恒之腑。

②但胆也为中空性器官,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

2.何谓金破不鸣?其常见病因有哪些?肺在五行属金,肺的虚证影响及喉而致失音,谓之“金破不鸣”。

常见病因为肺阴虚或肺气虚。

3.何谓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

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

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4.何谓基本病机?基本病机,即是:①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②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③是系统病机和具体病证病机的基础。

八、论述题(共24分)1.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分)①脾胃:脾胃运化,脾气散精转输。

·②肺:肺主行水。

③肾:肾为水脏,主津液。

④津液代谢,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2.试述结石的致病特点。

(8分)结石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四方面:①多发于六腑等脏器,如胆结石、胃结石、膀胱结石,因六腑为空腔性脏器,易导致结石形成与停留。

②病程较长、症状不定:结石是湿热气血瘀阻,日久煎熬而成,形成过程均较长,并根据结石的大小和停留部位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

③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病理产物,停留在脏腑器官内,多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水谷、水液等运行和排泄。

如胆内结石,影响肝胆气机疏泄及胆汁的正常排泄。

④甚则发生绞痛:结石停留体内,影响气血运行,可见局部的胀痛,酸痛等证,一旦结石梗阻不通,可发生剧烈的绞痛,如胆结石发生梗阻可见右胁腹绞痛牵及右肩部。

3.怎样理解在人体这个整体中,心的主宰地位与五脏作为中心的地位?(10分)中医认为人体内脏、腑、形、窍作为一个系统:心、小肠、舌、脉为心系统;肺、大肠、鼻、皮为肺系统;脾、胃、口、肉为脾系统;肝、胆、目、筋为肝系统;肾、膀胱、耳、二阴和骨为肾系统。

每个系统都以脏为主,即心、肺、脾、肝、肾分别是五脏系统各自的中心。

五脏中,心是最高统帅,所以心对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起主宰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 AA.水地说B.五材说C.元气说D.五方说E.人体之精说2.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

此因:AA 恐则气下B 悲则气消C 惊则气乱D 喜则气缓E 怒则气上3.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C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 以上都不是。

4.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 A朱丹溪 B吴鞠通 C吴又可 D刘完素 E薛生白5.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CA营气 B卫气C宗气 D元气 E谷气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DA汗B尿 C粪D呕吐物 E呼气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C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8.“肝火犯肺”是属于:D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D相侮 E母病及子9.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 C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 C肝失疏泄 D肝升太过 E神不守舍10.肾在液为:BA涎 B唾 C尿 D泪 E涕11.“泻南补北”法适用于:CA肾阴虚而肝阳亢 B肾阴虚而相火动 C肾阴虚而心火旺D心阴虚而心阳亢 E以上均不是12.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DA皮肤 B孔窍C肌肉D关节 E血脉13.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A 风邪B 暑邪C 燥邪D 火邪E 寒邪14.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D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1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C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16.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A.木克土B.火生土C.金生水D.金克木E.水克木1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EA心 B肝 C 脾 D肺 E肾18.“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CA冲、任、带 B任、督、带 C冲、任、督 D督、冲、带E督、冲、跷19.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BA头后部 B侧头部 C头顶部 D前额部 E全头部20.脾之华在:BA毛 B唇 C发 D 面 E爪21.“血之府”是指:CA心 B肝C脉D冲脉E任脉22.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D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E心与肾23.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CA脾 B小肠C胃D大肠 E三焦2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DA饮食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疫疠25.“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B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标E以上均不是26.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EA 肾B肝 C肺 D心 E脾2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DA贲门 B阑门 C魄门 D幽门 E吸门28.《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 AA肾B脾C肺 D膀胱E三焦29.“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C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 E虚证30.“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BA反治 B正治 C治标 D标本兼顾 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最佳答案)1.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ABCE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张从正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CEA生化作用 B滋润作用 C承载作用 D收敛作用 E受纳作用3.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观点,五行中某一行之气太过,则:A制其所胜B侮所不胜 C已所不胜轻则侮之 D五行相克E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AB4.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BDA.补其不足B.损其有余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损者益之5.过劳包括:A 劳力过度B 劳神过度C 房劳过度D 安逸过度E 饮酒过度6.胆又称为:ACDA 中精之府B 孤府C 清净之府D 中正之官E 元神之府7.营气的生理功能:AEA化生血液 B调控体温 C温煦脏腑 D抗御外邪 E营养全身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BCDEA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B直接影响内脏 C发为情志病证D影响脏腑气机 E七情变化影响病情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BCEA主动 B收引 C凝滞 D重浊 E为阴邪,易伤阳气10.气虚可进一步导致: ABCDEA 血虚B 血瘀C 出血D 水停E 津泄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