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版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膜整合蛋白:又称内在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

许多膜整合蛋白是兼性分子,它们的多肽链可以横穿膜一次或多次,故称这种蛋白为跨膜蛋白。

跨膜蛋白通过非极性氨基酸部分,直接与膜脂双层的疏水区相互作用而嵌入膜内。

包括单次跨膜、多次跨膜以及多亚基跨膜蛋白三类。

2.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它们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内外两侧。

脂锚定蛋白与脂双层结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位于质膜内表面,与某些脂肪酸或异戊二烯共价结合,另一种是位于质膜外表面,通过与磷脂酰肌醇分子相连的寡糖链共价结合而锚定在质膜上。

3.脂筏:细胞膜内富含鞘磷脂和胆固醇的微结构域,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膜蛋白,大小约70nm,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细胞膜外侧。

与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和物质穿膜运输等密切相关。

4.载体蛋白: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是多次跨膜的蛋白质,与特定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进行物质转运。

5.同向运输:又称为共运输,是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转移方向相同的协同运输。

6.对向运输:指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转移方向相反的协同运输。

7.胞吞作用:又被称为内吞作用,是细胞膜内陷,包围细胞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8.网格蛋白:一种纤维蛋白,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构成二聚体,三个二聚体形成三腿蛋白复合物,覆盖在囊泡表面,形同网格。

9.调节性胞吐: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后先被储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接受细胞外信号刺激时,才启动胞吐过程,将分泌物(酶、神经递质、激素等)释放到细胞外。

10.内膜系统: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互密切联系的膜相结构和细胞器的总称11.信号肽:在新合成的蛋白质的N末端有一段15-30个疏水氨基酸序列,该序列具有引导多肽链在合成过程中转移到内质网膜上并完成蛋白质合成的功能。

12.蛋白质糖基化:指单糖或寡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细胞通讯:信号转导:微管组织中心:细胞衰老:分子伴侣:脂质体:细胞周期:亲核蛋白:细胞培养:核型:受体:第二信使:胞吐作用:生物膜:血影:微粒体:细胞培养:细胞黏着分子的类型:核小体,组蛋白非组蛋白;内质网二、填空:1肝细胞中起解毒作用的细胞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__ ,溶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__。

3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蛋白介导,一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4质子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5NOR位于染色体的__________部位,是________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_____________形成有关。

6真核细胞每一个DNA分子被包装成一条____________,每个有机体的全套染色体中所贮存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赋予组织弹性,___________赋予组织抗张性。

8在组成某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着分选信号,称之为___________,这种信号在完成蛋白质分选功能以后通常被结合在膜上的__________酶切除。

9质膜又称细胞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薄膜。

10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关键反应是PIP2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第二信使,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_,这一信号通路又叫_____________系统。

特别注意:我最后一次课给讲过的那些都没再重复,那些可能更是重点!!!简答与问答:1.列举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2.什么是细胞融合,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哪些?3.癌细胞的基本特性。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分辨率:是指能够区分相近两点的最小距离。

2.原代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或细胞进行首次培养。

3.传代培养:当原代细胞经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将细胞分散,从一个培养器以一定比例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的扩大培养。

4.细胞系:通常来源于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能够在体外无限繁殖、传代。

5.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6.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膜相结构中,除了细胞和线粒体外,那些在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膜相细胞器。

7.生物膜:目前把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

8.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

9.脂质体:为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

10.主动运输: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

11.被动运输:多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溶质穿膜转运时不消耗能量。

12.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中有特定的膜蛋白负责转运细胞代谢产物。

13.Na+-K+泵:又称Na+-K+-ATP酶,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α亚基分子量为120kD,是一个多次穿膜的膜整合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β亚基分子量为50kD,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糖蛋白,并不直接参与离子的穿膜转运。

14.胞吞:细胞摄入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

15.胞吐:细胞排出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

16.受体介导的胞吞:是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选择性高效摄取细胞外特定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17.微粒体:应用超速分级分离的方法,可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直径在100nm左右的球囊状封闭小泡。

18.信号肽: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与穿膜转移的决定因素。

19.信号识别颗粒:参与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以及肽链穿越内质网膜的转移。

20.初级溶酶体:是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21.次级溶酶体: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细胞中大部分物质是由生物大分子组成。

细胞内主要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结构复杂,在细胞内格子执行独特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生物形态与行为的多样化。

2.肽键(peptide bond):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肽键。

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α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α羧基脱水后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肽键属共价键。

3.常染色质(euchromatin):间期核内,一条染色体上的染色质并不是处于完全相同的包装状态,其中相对伸展的形式就是常染色质,它是异染色质之间的浅染区域,由30nm纤维和袢环两个结构层次组成。

4.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在间期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是聚集成簇或团块的高电子密度颗粒以及夹杂其间的浅染区域,这些高电子密度的颗粒团块为异染色质)间期核内,一条染色体上的染色质并不是处于完全相同的包装状态,其中最紧缩的形式就是异染色质。

主要分布于内层核膜下面和核仁周围,并分散于核内各处。

大部分折叠成异染色质的DNA不含有基因,约只有10%基因组包装在其内。

被包装的基因通常不能表达。

对端粒和着丝粒的维持很重要。

(异染色质为高度卷曲紧缩的染色质,大部分为不含有基因的DNA,或所含的基因不进行转录,而常染色质为松解伸展的DNA部分,正在进行活跃的基因转录活动。

)5.组蛋白(histon):是含量最高的一种染色体蛋白质,(其总量相当于DNA的量,分子量较小)含大量带正电的精氨酸和赖氨酸。

可分为:H1、H2A、H2B、H3、H4。

五种组蛋白因其在染色质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两大组:核小体组蛋白(包括H2A、H2B、H3、H4)和H1组蛋白。

核小体组蛋白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盘绕城核小体,H1组蛋白不参与核小体的组建,而是负责把核小体包装成更高一级的结构(在某些种属中可以没有H1)。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1.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及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特性。

2.3.4.液中提纯出针对各种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单一抗体。

5.邻细胞的细胞壁。

6.糖所构成的网路结构。

7.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

8.ATP生成的主要途径。

9.DNA经多次复制而不分开,呈规则并排的巨大染色体,昆虫中的巨大染色体形态特征最为典型。

是卵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

点,但也各有特性,首先,它们均含有一段相当保守的氨基酸序列。

可以与周期蛋白结合,并将周期蛋白作为CDK 激酶。

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程度相对较低,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细胞遇到意外损伤,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而发生的细胞被动死亡形式。

性表达的基因。

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成部位转运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

N端都有一个疏水的氧基酸序列,即称为….。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21.分化程度相对较低,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2.细胞凋亡: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

简答题答:细胞是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除了病毒以外所有有机体由细胞构成。

(2)是代谢与功能单位。

(3)是有机体生长与发展的基本单位。

(4)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它们的不同在于:①照明源不同: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电镜的照明源是电子束;由于电子束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因而电镜的放大率及分辨率显著高于光镜。

②透镜不同:光镜为玻璃透镜;电镜为电磁透镜。

③分辨率及有效放大本领不同:光镜的分辨率为0.2μm左右,放大倍数为1000倍;电镜的分辨率可达0.2nm,放大倍数106倍。

④真空要求不同:光镜不要求真空;电镜要求真空。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双亲媒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一头疏水一头亲水的分子叫做双亲媒性分子。

比如磷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伴随运输co-transport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主动运输的动力不是直接来自ATP水解,而是借助另一种物质的浓度梯度作为动力进行的。

这一类运输方式叫做伴随运输。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内膜系统是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

其中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核膜等细胞器以及细胞质内的膜性转运小泡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内协助其他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的蛋白质分子,其大部分成员属于热激蛋白家族蛋白质分选protein sorting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合成后被运送到细胞的的各个部位。

细胞通过识别蛋白质的分选信号进行运送。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是指直接从生物体内获取组织或细胞进行的首次培养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在体外生存期限有限即不能长期传代的细胞系无限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又称连续细胞系,在体外可以持续生存,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系细胞株cell strain从无限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使之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核质指数NP nucleoplasmic index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的比值NP=Vn/(Vc-Vn)细胞周期cell cycle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叫做一次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一类随细胞周期变化呈周期性出现与消失的蛋白质。

这类蛋白通过活化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而驱动细胞周期的进程细胞周期的R点restriction point R点又称限制点,是哺乳动物细胞周期G1期的重要检查点。

是控制细胞由G1期进入DNA合成期的关键。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

第一章细胞的概论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

第二章细胞膜与物质运输膜转运蛋白(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细胞膜中的一类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既介导被动运输又介导主动运输,通道蛋白仅介导被动运输。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普遍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与被转运物质特异性结合,引起载体蛋白本身构象的改变,介导物质的跨膜转运。

既可介导主动转运,又可介导被动转运。

离子泵(ionic pump):细胞膜上存在的能对某种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跨膜蛋白。

它们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取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某种离子进出细胞,如钠钾泵,钙泵等。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er-mediated endocytosis):被转运的大分子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经过有被小窝的内化而摄取物质的形式,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

其特点有特异性,高效性,选择性,高度浓缩。

第三章细胞内膜系统信号肽(signal peptide):由信号密码翻译出的一段由18-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位于外输蛋白的N-端,可指导外输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一旦进入内质网腔即被切除。

信号肽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在细胞基质中存在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它是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RNA分子组成。

它可先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然后将信号肽-核糖体复合体带到另一个与其识别的粗面内质网膜上的停靠蛋白上,从而使外输蛋白的合成达到定位的目的。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精】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精】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精】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2.中膜体3.细胞融合4.细胞株5.细胞系6.细胞学说7.分辨率8.原位杂交9.原代细胞10.传代细胞11.负染色技术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脂质体2.细胞膜3.细胞连接4.紧密连接5.间隙连接6.CAM7.钙黏素8.选择素9.整联蛋白10.细胞外表面细胞外被11.细胞外基质12.层黏连蛋白13.凝集素14.生物膜15.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导1.细胞识别2.受体3.第二信使4.细胞通讯5.第一信使6.协同运输(cotransport)7.细胞识别(cellrecognition)8.主动运输9.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endocytosis)10.胞吞作用(exocytosis)11.组成型胞吐途径(constitutiveexocytosis pathway )12.调节型胞吐途径(regulated eexocytosispathway)13.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 )14.分子开关(molecularswitches)15.双信使系统(doublemessenger system)16.激酶磷酸化级联反应( phosophorylationcascade)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1.信号肽2.共转移3.后转移4.导肽5.内质网6.溶酶体7.微粒体微体8.内膜系统细胞质膜系统9.细胞质基质10.跨膜运输11.肌质网12.SRP DP13.O-连接糖基化N-连接糖基化14.溶酶体15.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16.调节型分泌途径组成型分泌途径17.融合蛋白18.乙醛酸循环体19.信号肽导肽20.分子伴侣第七章细胞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1.氧化磷酸化2.化学渗透学说3.类囊体4.碳同化5.循环式光合磷酸化6.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7.Q循环8.C4 途径9.导肽10.内共生学说第八章细胞核和染色体1.多线染色体2.拓扑异构酶3.常染色体4.异染色体5.着丝粒6.动粒7.次缢痕8.随体9.核仁10.核仁组织区第九章核糖体1.多聚核糖体2.A位点3.P位点4.核酶5.小分子RNA6.剪接体7.遗传密码8.反密码子9.RNA编辑10.蛋白酶体第十章细胞骨架1.细胞骨架2.微管3.微管组织中心4.中心体5.微丝6.中等纤维7.肌动蛋白8.胞质环流9.微管踏车现象10.成核反应第十一章细胞增值及其调控1.细胞增值2.无丝分裂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周期6.R点7.有丝分裂器8.接触抑制9.cdc基因10.原癌基因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调控1.管家基因2.奢侈基因3.组合调控4.细胞全能性5.终末分化6.隐蔽mRNA7.胚胎诱导8.位置效应9.接触性抑制10.抑癌基因第十三章细胞衰老和凋亡1.Hayflick界限2.凋亡小体3.细胞凋亡4.Caspases蛋白家族5.Bcl-2基因6.P53基因7.Ced基因8.死亡底物9.死亡酶10.自由基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2.研究细胞生物学有何重要的实践意义?3.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5.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6.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7.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8.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P16提要第一段;细胞生物学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

它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主要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细胞起源和进化等。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和细胞器的研究3生物膜和细胞器的研究4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7细胞的起源和进化8 细胞工程P46提要真核结构:1生物膜体系以及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P80提要,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和性能参数1、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和物镜;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聚光镜;机械和支架系统,主要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置和灵活调控。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它由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三个因素决定。

2、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光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光源。

3、倒置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在于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一、名词解释外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质,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和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

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是通过和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从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

和脂肪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内侧,和糖脂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外侧。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和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

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二、简答题1、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膜流动性的因素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和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3)生物膜可以堪称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然而膜蛋白和膜脂之间,膜蛋白和膜蛋白之间及其和膜两侧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

生物学功能:跨膜物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协同作用,胞吞等。

(1)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影响生物膜流动的因素①温度:是影响膜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

膜的骨架成分是脂,在温度低时以晶态存在,在温度高时以液态存在,由液态变为晶态的温度是相变温度,磷脂在晶态时运动大受限制。

②脂肪酸链的长度对流动性的影响:含较多的长链脂肪酸,膜的流动性就低。

③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对流动性的影响: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大,膜的流动性增加。

④胆固醇:胆固醇插在磷脂之间,在相变温度以下,增加胆固醇可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增加胆固醇则降低膜的流动性。

⑤卵磷脂/鞘磷脂比值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和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①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的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非极性尾部相对,以极性头部朝向水相。

这一结构特点为细胞和细胞器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细胞和外界、细胞器和细胞器之间有了一个界面;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结合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的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和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和功能;这些结构特征有利于物质的选择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为多种酶提供了结合位点,同时参和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论述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4)介导细胞和细胞、细胞和基质之间的连接(5)参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6)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有序的进行(7)膜蛋白的异常和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第五章一、名词解释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事先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输。

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协助扩散: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这和简单扩散相同,因此两者都称为被动运输。

质子泵:存在于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细胞质膜上,将质子泵出细胞,建立跨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取代动物细胞Na+的电化学梯度),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的参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特异性传导功能的蛋白质,它能和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

二、简答题1、主动运输的特点和作用特点:1、逆浓度梯度进行 2、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3、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4、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作用:1、保证了细胞或细胞器能从周围环境或表面摄取必须的营养物质 2、能将细胞内的物质或废物排到细胞外 3、能够维持细胞内某些无机离子在细胞内的最适和恒定的浓度2、如何理解被动运输是减小细胞和周围环境的差异,而主动运输是努力创造这种差异。

主要是从创造差异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方面来理解这一说法。

主动运输涉及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和细胞器,并且能够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这种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和细胞器的正常功能来说起三个重要作用:①保证了细胞或细胞器从周围环境中或表面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即使这些营养物质在周围环境中或表面的浓度很低;②能够将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如分泌物、代谢废物以及一些离子排到细胞外,即使这些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高得多; ③能够维持一些无机离子在细胞内恒定和最适的浓度,特别是K+、Ca2+和H+的浓度。

概括地说,主动运输主要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在各种不同生理条件下细胞内环境的快速调整,这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简单扩散:不需要膜蛋白的帮助,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只靠膜两侧保持一定的浓度差,通过扩散发生的物质运输。

协助扩散:特点::①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主动运输:1、逆梯度运输2、依赖于膜运输蛋白3、需要代谢能。

4、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6.比较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性胞吐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答;胞吐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他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根据其过程是否连续将其分为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型胞吐途径。

①组成型胞吐途径是指细胞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状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和之融合的稳定过程。

新合成的囊泡膜的蛋白和膜类脂不断供应质膜更新,确保细胞分裂前质膜的生化功能,囊泡内可溶性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有的成为质膜外周蛋白,有的形成胞外基质组分,有的作为营养成分或信号分子扩散到胞外液。

②调节型胞吐途径是指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糖液、消化酶)储存在分泌泡内,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和质膜融合并将其内含物释放出去的过程。

调节型胞吐途径存在于特殊机能的细胞中,如已知脑垂体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原,这三种分泌产物均分布在各自细胞的可调节性分泌泡中,只有在相应信号刺激下向细胞外分泌,保证特殊生理功能的可调节性第七章分子伴侣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和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和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导肽导肽是新生蛋白N-端一段大约20~80个氨基酸的肽链, 通常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为丰富,细胞质基质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出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细胞质基质。

内膜系统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除细胞器以外的细胞质中胶态的基底物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核苷酸,氨基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1)完成各种中间代谢过程( 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2)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 (3)和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 (4) 蛋白质的修饰;(5) 控制蛋白质的寿命;(6)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7)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2、比较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糙面内质网:多呈排列极为整齐的扁平膜囊状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共同构成的复合机能结构,和细胞核的外层膜相连通。

糙面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

凡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糙面内质网便发达。

在神经细胞中,糙面内质网的发达和记忆有关。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

(1)、脂的合成和转运:光面内质网是脂类合成的主要部位之一。

光面内质网合成细胞所需绝大多数膜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2)、解毒作用:主要在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中进行。

多数和氧化作用有关,使有毒物质由脂溶性转变成水溶性而被排出体外。

(3)、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光面内质网上含有合成胆固醇和转化胆固醇为激素的全套酶系,能合成胆固醇,再将胆固醇氧化、还原、水解进一步转变成各种类固醇。

(4)、Ca2+的调节作用——横纹肌的收缩:储存钙离子,肌质网膜上的Ca2+-ATP酶将细胞质基质中Ca2+ 泵入肌质网腔中储存起来,受到神经冲动刺激,Ca2+释放,肌肉收缩。

Ca2+浓度的变化对运输小泡的形成起调节作用3、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

高尔基体由一些排列较为整齐的扁平膜囊堆叠在一起构成主体,膜囊多呈弓型,膜囊周围有大量的大小不等囊泡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