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大钊的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党史人物故事

党史人物故事

党史人物故事情绪是一个汉语单词,发音为Gǎ nwugrave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的感受和体验,来源于刘翔的《汉代妇女传》;张唐木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人物故事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党史人物故事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

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

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

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

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

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共产党组织。

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

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

人物李大钊作文(精选19篇)

人物李大钊作文(精选19篇)

人物李大钊作文人物李大钊作文(精选19篇)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小编收集了人物李大钊作文,欢迎阅读。

人物李大钊作文篇1今天,我读了《革命先驱李大钊》这篇文章,颇有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李大钊被军阀逮捕,军阀的人逼迫李大钊投降,李大钊不从,而后军阀的人又使用各种酷刑,甚至派他同乡的参谋长杨宇霆来劝降,李大钊依然没有投降。

军阀的人拿李大钊没有办法,决定在1927年4月28日处死李大钊,就这样,李大钊英勇就义了!我认为李大钊是一个大英雄,从他被捕到英勇就义,在军阀的监牢里呆了整整23天,这23天,他不知受尽了军阀的多少折磨,多少酷刑,他都没有说出共产党的秘密,始终就是这四个字“我不知道”,这是何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啊!其实,还有很多人像李大钊这样宁死不屈,如蔺相如宁为玉碎不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夏明翰在凛然就义时更说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军阀虽然绞死了李大钊,但绞不死共产主义,因为他相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英雄如同红花的种子,已经撒遍世界各地!李大钊宁死不屈,我们要向他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保护我们的祖国母亲!人物李大钊作文篇2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现在清明快要到了,我不禁想到他——永垂不朽的李大钊。

他是一个生活在国运艰难的时代的人,他担当起开创历史新纪元的重任。

他以勇敢,执着,不屈为动力。

在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名字。

而他的作品也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要像扬子江,黄河一样,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李大钊在自己的行为上也表现了他所说的精神。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逮捕了,在拘留所里,敌人对他软硬皆施,妄图逼他供出党的秘密。

李大钊坚贞不屈,不仅没有透露出党的机密,他的供词却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

李大钊的青春励志故事

李大钊的青春励志故事

李大钊的青春励志故事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5期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6年回国。

1917年开始任职于北大,先后担任图书部主任、历史系教授、评议员、校长室秘书等职位。

另一方面李大钊积极进行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并最终被捕,英勇就义,时年38岁。

少年束发受书李大钊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

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幼年时,他就听到了鸦片战争等痛心的历史故事。

五岁时,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

在他十一岁那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不久,八国联军侵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

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李大钊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虽然,祖父想让他成为一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他却沿着一个爱国者和革命者的道路前进了。

他决心发愤读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来挽救祖国于危亡之中。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李大钊如是说,他热烈搜寻当时宣传新思想的书刊,贪婪地读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几乎手不释卷。

李大钊少年时代积累了渊博的学识追求真理,焕发着“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思想,这就为他一生壮丽的革命事业种下了根苗。

高筑神州风雨楼1913年,清政府北洋水师“复师之陈迹,渺不可睹”,李大钊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来到日本早稻田大学。

在早稻田大学,他结识了仰慕已久的章士钊,二人时常共同探讨,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旨在从中国攫取巨大利益的“二十一条”要求。

李大钊参加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并被推举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

近代中国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

近代中国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

近代中国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孕育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名人,这些人的成就不仅对于中国,也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叙述一些近代中国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以探究其成功的秘诀,为广大青年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李大钊:不屈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字曼衍,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

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并与陈独秀、鲁迅等人一起在校内成立了“新青年”刊物社团,开始参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宣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成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不少人认为他是中国早期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鼓舞了中国广大青年及工人士兵的斗志。

然而,在他的斗争史上,却充满挫折和磨难。

恶劣的社会环境、困苦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打压和囚禁,都没有能动摇他信仰的坚定。

他始终坚定地认为,革命的胜利需要青年人的奋斗,以智慧换取革命,勇于推行变革,不畏挫折、不屈不挠,才能获得成功。

最终,他在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处决,成为了革命烈士。

二、周恩来:不断追求进步的伟人周恩来,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军事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一个有追求的青年,曾经勇闯东北、潜伏长沙、从事地下工作,并在青岛、天津、上海等地积极参与了无数反帝反封的斗争。

周恩来终其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不断追求进步,他曾经说过:“青年人要不断适应社会,更新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潮流。

”他的追求和信仰最终也感染了整个中国,指引了亿万人民走向了正确的道路,充分证明了他所说的话的正确性。

三、朱德:坚定共产信仰的战地元帅朱德,字云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者之一、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他年轻时在西部山区从事革命活动,并参与了东征、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他的毅力和信仰曾经挽救了红军的危难局面,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历史事件中担任重要角色,是中国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关于李大钊的爱国故事

关于李大钊的爱国故事

关于李大钊的爱国故事【财产仅一块大洋】李大钊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由爷爷一手抚养长大。

爷爷非常重视李大钊的教育。

“从五六岁入私塾,到从日本留学回国,他前后上了18年学。

”李亚中说,李大钊从小便树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大志向。

李亚中说,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工资是140块大洋,后来任教授涨到200块大洋,再加上他在别的大学兼课,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块至300块大洋。

“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

因为没钱安葬,只好举行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捐的形式安葬。

”1921年,*北京支部成立后,李大钊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80块大洋作为活动经费。

此外,他还会向穷学生仗义疏财。

每到发工资时,李大钊就会领回来一把欠条。

后来,为了不让李家断炊,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交给李夫人。

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感染了很多人。

在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募捐中,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也捐了1000块大洋。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

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

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李亚中说,“祖父被杀害后,一家人颠沛流离。

父亲李葆华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协助下东渡日本,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还在日本加入了中国*。

”“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并未获得学位。

【人物简介】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但是*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关于李大钊的爱国故事

关于李大钊的爱国故事

【导语】李⼤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之⼀、着名学者。

李⼤钊有多爱国呢?下⾯是分享的关于李⼤钊的爱国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 【财产仅⼀块⼤洋】 李⼤钊很⼩的时候,⽗亲便去世了,他由爷爷⼀⼿抚养长⼤。

爷爷⾮常重视李⼤钊的教育。

“从五六岁⼊私塾,到从⽇本留学回国,他前后上了18年学。

”李亚中说,李⼤钊从⼩便树⽴了致⼒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志向。

李亚中说,李⼤钊任北⼤图书馆馆长时⼯资是140块⼤洋,后来任教授涨到200块⼤洋,再加上他在别的⼤学兼课,每⽉收⼊⾄少有250块⾄300块⼤洋。

“他去世后家⾥的财产仅有1块⼤洋。

由于没钱安葬,只好举⾏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捐的形式安葬。

”1921年,中共北京⽀部成⽴后,李⼤钊每⽉从⾃⼰的⼯资中拿出80块⼤洋作为活动经费。

此外,他还会向穷学⽣仗义疏财。

每到发⼯资时,李⼤钊就会领回来⼀把⽋条。

后来,为了不让李家断炊,北⼤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从李⼤钊的⼯资中拿出50块⼤洋,交给李夫⼈。

李⼤钊的⾼尚品质感染了许多⼈。

在为李⼤钊举⾏公葬的募捐中,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也捐了1000块⼤洋。

1927年4⽉6⽇,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了李⼤钊等80余⼈。

在狱中,李⼤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

4⽉28⽇,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钊等20位⾰命者绞杀。

李⼤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李亚中说,“祖⽗被杀害后,⼀家⼈颠沛流离。

⽗亲李葆华为躲避抓捕,在友⼈的帮助下东渡⽇本,考取了东京⾼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还在⽇本加⼊了中国共产党。

”“九⼀⼋”事变后,李葆华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并未获得学位。

【⼈物简介】 李⼤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于1889年10⽉29⽇。

1907年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本,⼊东京早稻⽥⼤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产阶级⾰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之⼀,他不仅是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的历史地位。

历史名人故事:李大钊的故事六则

历史名人故事:李大钊的故事六则

历史名人故事:李大钊的故事六则四岁认字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

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

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

开始,每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后来发展到一二十个字。

因为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

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

(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不过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不过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因为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让孩子们劳动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

李大钊对儿子和女儿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吧。

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

”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理应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李大钊教育的故事

李大钊教育的故事

李大钊教育的故事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下面是李大钊教育的故事,请参考!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大钊教育的故事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

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

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

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

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

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

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

耆年,是长寿的意思。

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

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你看这念个啥?”“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李大钊的历史故事
1.专心学习
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可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
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可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
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2.尊重孩子
有一年夏天,李大钊从北京回河北老家歇暑假,给孩子们每人买回一包礼物——笔、
墨和方格字帖。

孩子们很是高兴,立即研墨展帖,端端正正坐在八仙桌前写了起来。

李大
钊的女儿李星华是生平第一次临帖写大字,所以她左临一张,看看不像,右临一张,看看
还是不像,气得她放下笔,躲到后院里偷偷地抹眼泪。

这时李大钊和妻子发现星华在哭,
但摸不清她为什么哭。

妻子正要张口问星华,却被李大钊拦住了。

他说:“女孩子的心理
是很难揣摸的,你要是问她为什么哭,她不会告诉你的,所以不要硬逼着问她。

”妻子莫
名其妙。

李大钊接着说:“我记得在一本什么书上看过: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一不留神,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这个小女孩立即把伤口包了起来,生怕别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
妈发现,直到伤口长好了才给人看。

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这就是女孩的一种自尊心
和好胜心,你明白了吗?”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儿,李大钊把小星华叫来,一同
走到八仙桌前,指着星华写的字帖微笑着说:“你的字写得很好,有点像魏碑帖上的。


为这是你第一次临帖,写得还不大整齐。

笔画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字有的个儿大,
有的个儿小。

要是天天耐心练习,就一定会写好的。

你看,你哥哥写得也不整齐呀,可是
他不着急,沉得住气,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把它慢慢地写好。


3.让孩子们劳动
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

李大钊对儿子和
女儿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吧。

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
人也好。

”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
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

待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

”说完,他和孩子们拿
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

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
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4.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在李大钊故居,悬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这副
对联最早出自明代杨继盛之手。

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而惨遭杀害。

临刑前,他慷
慨地写下这副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请大家注意,杨继盛当初的原作,是“辣手着文章”。

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

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只是在这
副对联中,李大钊地将“辣”字改成“妙”字。

一字之差,李大钊为人谨慎和为文严谨的
特点,就都表现了出来。

我非常喜欢李大钊的一句名言:“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
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李大钊虽然被反动派杀害了,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的业绩,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