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飘有感
《飘》读后感

读《飘》有感“她具有她的家庭那种不承认失败的精神,即使失败就摆在眼前。
她就是凭着这种精神,永远把下巴高高翘起”—————题记“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是出自《飘》的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
这句话,激励着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岁月里沉浮的女主角——郝思嘉,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而这个被我品味数次的故事,也在这句结尾话的余香中令人倍感回味。
郝思嘉,继承了母亲的娇美与端庄的淑女仪态,同时也具有父亲的北方粗犷。
她是含着金匙出生的富家千金,是公子少爷们狂热追求的情场高手,生活看似一帆风顺。
然而,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她头一次体会到了命运的残酷。
首先是她心仪的对象、她以为会与她结为连理的卫希里的闪电订婚——新娘不是她。
然后是终于爆发的南北战争夺走了她为了跟卫希里赌气而与之结婚的査理。
她带着儿子背井离乡去了亚特兰大。
那之后,战争的蔓延又逼迫她回到家,冒着生命危险。
然而,母亲病亡,父亲先疯后亡,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肩上,生活天翻地覆。
并且,她得照顾卫希里的妻子媚兰,只因卫希里的恳求。
战争的灾难还让她差点失去了父母遗留的农庄,她拼了命地把农庄保住,而后因为生活窘迫再婚,丈夫却又身亡了。
她顶住悲伤,努力赚钱,生活逐渐有了好转,然而她做为一个女强人却为人们所唾弃。
最终,她与贯穿了整本书,性格不羁风流、我行我素、却与一直支持帮助她的白瑞德结婚。
但婚后的奢华生活一闪而过,她为白瑞德的女儿的死亡与一个她与卫希里的误会让白瑞德离她而去。
读完之后,我掩卷沉思。
郝思嘉在经历这一切之后,她是用什么力量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呢?白瑞德离开她之时,她在文章末尾想准备用那个老法宝——暂时不去想那些,先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点是郝思嘉的老法宝,不也正是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方法吗?说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有太多太多。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我们唯恐与之照面的恶魔,我们只有从自身心态调整去冲破这些挫折。
我想到,从细微之处想到,我平时如何对待挫折的。
我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哪怕只是第一眼粗略看一眼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都会让我的心猛地缩成一团,逃避到阴暗的角落不去面对。
《飘》阅读感想

《飘》阅读感想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女子斯嘉丽·奥哈拉的坚韧生活和爱情故事。
阅读这部小说,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 坚韧不拔的精神: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格的女性形象。
她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但她并没有被困境击垮,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努力重建家园,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她的坚韧不拔精神令人敬佩。
2. 爱情的无奈与现实:《飘》中的爱情故事让人感慨万分。
斯嘉丽一直钟爱着艾希礼,但艾希礼却爱上了她的朋友梅兰妮。
而斯嘉丽在失去艾希礼后,又嫁给了瑞德·巴特勒。
然而,瑞德并不是她真正爱的人,她始终无法忘记艾希礼。
这种无法圆满的爱情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
3. 对历史的反思:《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和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 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
有
善良的梅兰妮,有狡猾的瑞德,有坚强的斯嘉丽等等。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飘》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还让我们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读《飘》有感(1000字).docx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读《飘》有感在这世界里,传奇人物从来就不缺乏;但仅写一部作品便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可以说是少有的,更何况还是女作家呢?但事实上,在美国,就有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存在。
她的名字想来很多人知道,即使不知道她名字的,也都知道她的作品。
不错,她就是《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飘》在美国一经出版,变成了美国最畅销的书。
1937年,《飘》获得了普利策奖;不仅如此,后来,《飘》经改编成电影,就连电影都成为像《泰坦尼克号》一般的经典著作。
由此可见,《飘》这部作品究竟有多好。
我在玛格丽特·米切尔众多读者中可以说是一个很不称职的读者。
我不算很了解她,也不是她的死忠粉,甚至连她的名字我都一直未记完整过。
但那又如何,这也阻挡不了我对《飘》的热爱。
我爱《飘》,更爱那个大大咧咧,生活激情,敢爱敢恨的郝思嘉。
人们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偏不这么说,我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郝思嘉。
郝思嘉这个角色打破了我们对女主的惯性思维。
在我们的心目中,女主一定是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有骨气,再不济也至少该知书达理;但郝思嘉偏不这样,她虚伪、无知、愚昧、暴躁。
但就是这样糟糕的她成了女主,让我们一干读者又爱又恨。
不得不说思嘉真的很古怪,她的性格本就是一个矛盾体。
她既有从父亲那儿遗传来的粗鲁、暴躁、大大咧咧、敢爱敢恨;也有从母亲埃伦哪儿遗传来的聪明、积极、乐观、美貌、优雅。
当思嘉发生不好的事时,别人在哭泣、在埋怨,而她永远整整衣裙,轻描淡写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因为她相信“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一切都会重新开始的。
再糟糕的事过了今天也就过去了。
明天依旧风和日丽,何须太过在意。
过去了,就不允许自己太过在意。
思嘉出生在南方种植园家庭,但她是个与众不同的女生,她对上流社会那些条条框框有着天生的反感,她讲究现实、实际;认定了就不顾一切的去实现它,根本不顾他人的眼光,管你说什么,我爱怎样怎样。
读《飘》的有感_1

读《飘》的有感_1
《飘》让我感受到了十分浓厚的爱国情怀,从那个古老而古典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无数场激烈的战斗,那些毅力不屈的民族英雄们,以及他们在那极具挑战性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我对大家特有的爱国情怀的深深佩服也越发强烈,这份爱带给了我非常美好的感受,他们用故事向我们展示出他们的英雄气概,勇敢的追求自由,就象一朵美丽的花,朝气蓬勃,花瓣飞舞,撒满了彩色的梦想,使我们胸中充满了无尽的爱国热情!
从这本书中,我深深领悟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直延续下来的那份无私的爱国情怀,也让我感受到了无论身处何种情境,都要以忠诚和担当,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立场的精神贵族。
《飘》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叙事小说,它将中国历史上血染锦绣的斗争场面勾勒得栩栩如生,带给了我们无限的热血,也让我们懂得要守护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断弘扬爱国、敬业、勤俭、团结的精神。
《飘》读后感

《飘》是一部由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和重建时期,一个名叫斯嘉丽的南方女性的生活和成长。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社会背景,吸引了无数读者。
读完《飘》,我被它所展现的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所震撼,同时也对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和命运有了深刻的感悟。
斯嘉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她美丽、聪明、坚强,但同时也自私、虚荣、无情。
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力量和韧性,她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执着让我印象深刻。
斯嘉丽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极端困境中的生存挣扎,也让我对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有了更深的思考。
小说中的南北战争背景为斯嘉丽的命运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悲剧性。
战争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也塑造了她的性格。
斯嘉丽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财富和爱人,但她从未放弃希望,始终坚持着。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感到钦佩,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和坚持的重要性。
同时,《飘》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如奴隶制度、性别歧视等。
这些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影子。
这让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意志坚定,山岳可移——读《飘》有感

意志坚定,山岳可移——读《飘》有感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题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这句脍炙人口的名烟,为莘莘学子们照亮的前进之路。
在闲暇时,我总喜欢在昏黄的灯光下,就这一辈香茗,与书为伴。
我贪婪的汲取着书中的精华,感受着文化的博大。
对于好书,我一律来者不拒,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都了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学名着——《飘》,便被它深深感染了。
《飘》出自美国女作家玛格米特·米切尔之手,是他短暂一生中所着的唯一一部小说。
《飘》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背景,以郝思嘉的三次婚姻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坚强女人的传奇故事。
面对被战火摧毁的家园,倔强的郝思嘉毫不气馁;面对亲人的死亡,她擦干眼泪,强忍悲伤;面对爱人的离去,她永不放弃,重新振作。
郝思嘉是坚强的。
在危难的亚特兰大,她一个人带着即将临盆的媚兰和她自己的孩子韦德,穿过黑夜颠簸而又漫长的泥路。
她虽然害怕,却从不向困难妥协。
回到塔拉,回到被摧毁的面目全非的家园,面对神经错乱的父亲郝嘉乐以及两个病中的妹妹苏伦与卡琳,得知母亲爱伦逝世的噩耗,她虽然感到慌乱无助,但也从不表现在脸上。
她没有屈服于现实,强大的责任感使她顽强的努力着,在那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她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扛起了塔拉农场!“永不言弃”成了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漫漫人生路,坎坷崎岖,或许我会失败,但我不会认输!人生,没有跨不过的河,没有走不过的桥,只要你有如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而人,没有坚定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就不会攀登到胜利的顶峰。
邰丽华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自身缺陷,她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
她的“开花衽”是那样娇艳,那样动人。
她成了世界人民心中的天使。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最好的法宝。
苦难中树起信念的丰碑,风浪里阳气强者的风帆,只要你始终坚持着最初的信念,以自己的意志去克服重重苦难,便能取得生命的辉煌,到达梦想的巅峰。
[《飘》简介]读《飘》有感
![[《飘》简介]读《飘》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090f1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5.png)
[《飘》简介]读《飘》有感读《飘》有感三篇读《飘》有感一人生一世,好比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梦,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剧。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读者诠释了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路,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情”字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有的地位有多重,在“爱”与“被爱”之中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斯佳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让人既想爱又想恨,她一味地追求着自己所谓的爱情,而忽略了那个值得托付一生的男子,就如同娜塔莎一样沉浸在自己认为的美好爱情中而神魂颠倒,失去常理。
也许很多人认为她是幼稚的、愚蠢的,但我欣赏她,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斯佳丽不拘一格,突破传统和道德的限制,是多么惊世骇俗。
她是值得瑞德付出真心去爱的人。
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瑞德又执意去前线,媚兰又将生产,斯佳丽在没有任何依靠下,独自一人带着病妇和小孩冲出火光驶向塔尔兰村庄。
你无法想像一个贵族千金冒着的多大的生命危险做着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或许一个人面临绝境时,他的内心可以强大至斯,超越生死。
和斯佳丽一样,瑞德也是一个不愿受世俗礼教限制的人,他的形象深入我的骨髓,直至内心。
一开始,他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形象完全是一个痞子,然而生死攸关时,他抛却儿女情长,抛下他深爱的斯佳丽奔赴前线,他的男儿本色在那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在他先前的言行中无一不流露出对国家民族的厌恶,但在危急时刻,他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催他去为民族拼搏。
难道说这不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主角吗?我认为媚兰是作为一个好妻子的不二人选,她宽容大度、坚强、重视友情。
她是多么看中与斯佳丽之间的友谊,当她听闻斯佳丽与自己丈夫有染,却还是选择相信斯佳丽,并帮助斯佳丽抵挡流言蜚语。
和一个如此伟大的人成为朋友,都将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的爱能包容你的错误,成就你的美好。
如此美好善良的心,一旦汇聚到一定力量,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我们的心灵又该怎样无尽的宽广?让我们“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读《飘》之白瑞德有感范文5篇

读《飘》之白瑞德有感范文5篇读《飘》之白瑞德有感如果说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是坚强独立的女性代表,那么在思嘉强大起来的过程中,白瑞德是不可或缺的人。
若郝思嘉是玫瑰,那么白瑞德会甘愿做护她周全的花刺。
思嘉与白瑞德是彼此心灵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在生存面前,他无视世俗中的道德,而内心深处不乏善良,二人同是世俗难容的人。
郝思嘉因为强烈的生存欲望而做出的决定,为世俗所唾弃,而白瑞德因为商人的狡诈理智和自身的玩世不恭,而惹人厌弃。
他鄙视男人们的骄傲自大,鄙视无知盲目却还互相吹捧。
他认为有棉花和骄傲就能打仗,他看不起淑女们的做作、没有主见——“那群可怜的小姐们一味地听信她们的嬷嬷,千篇一律,故作娇柔。
“他见解独到,虽料知战争的结果,却并不在道德礼教的约束下颓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搏一条出路。
乱世之中,智与勇往往是相结合的。
白瑞德能如鱼得水,除了他有理智狡猾的头脑,过人的勇气也是必不可缺的。
被捕之后,身处牢狱的白瑞德能与下一秒就可能枪杀他的狱卒喝酒,讲幽默,有关公刮骨疗毒般的风范。
这样有气魄的人,即使身处枪林弹雨定然是义无反顾的,驰骋商场,也足以支撑他做出破常规、“富贵险中求”的决定。
狡诈唯利,几乎是商人们的“通病”。
白瑞德也将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国难财,“在帝国主义时期有许多好钱赚,在帝国主义灭亡时期则可以赚得更多”;义卖会上大家对他闯过封锁线运来物资的行为大加赞扬,他却毫不介意地对思嘉说“如果没有钱,我是绝对不会再去的。
”但当亚特兰大沦陷后,军校出身的他毅然参军。
无疑,尽管嘴上讥讽,外表唯利是图,但他内心依然深深热爱着南方土地,在家园存亡之际懂得何为底线,保护自己的家园,白瑞德灵魂深处是深爱祖国的。
那么对于韩媚兰的尊重,表现的,就是他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韩媚兰,卫希礼的妻子,外表瘦小却有着极其崇高伟大的灵魂,作者曾多次描写其内心光辉是不甚出彩的外表也漂亮起来。
在韩媚兰面前,白瑞德敛起讥讽和玩世不恭,“这时,他的表情变了,黑色的脸孔换上了尊重和温情”并毫不吝惜自己的赞赏“我认为你真是一个勇敢年轻的贵妇人,卫太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读《飘》有感
沂源一中张梅
指导教师:陈明
品《三国》,恢宏滂沱大气魄;论《水浒》,天罡地煞雄姿破;梦《红楼》恣情曳弋离人泪……悠悠中华史,脉脉锦相颂。
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更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风靡全球。
眼前的一切渐渐被取代,还记得“十二橡树”的风光四射吗?那个纤纤玉指,体态极妍,吸引无数俊族的思嘉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个十六岁美貌超群敢爱敢恨的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的熏陶,可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奴隶主的优越生活更养成了她高傲任性和自私的品质。
当她得知意中人艾希里礼和她的表妹媚兰订婚时,极为伤心,他当面向他表明心迹,却遭到拒绝。
她一怒之下嫁给了媚兰的哥哥查尔斯。
不久,查尔斯死在军中。
此时,阅历丰富、精明强干的商人瑞德出现在思嘉的生活中,两人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复杂多变的性格,因此在表面的排斥下内心却相互吸引。
然而战争来了,熊熊的大火燃烧了塔拉庄园,她的过往便如那漫天漂浮的黑色尘土一样,随风而去,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那毫无意义的黑色焦炭,令人绝望,而她还是必须承担母亲病逝、父亲发疯似以及养活家人的种种重
任……这时的思嘉表现出了坚强的一面,单独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战争结束后,思嘉却陷入了困境。
为了金钱,她终于嫁给了瑞德。
可她仍旧迷恋艾希礼,令瑞德伤心欲绝。
后来,思嘉终于明白艾希礼不过是个庸人,但当她在想挽留瑞德的时,瑞德早已心灰意冷,离她而去。
在书的结尾,坚强的思嘉并没有消沉,决心回到塔拉庄园开始新的生活。
《飘》是如此波澜壮阔而又细致入微的宏伟史诗。
思嘉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不单单是她令众人倾倒的美貌,更因为思嘉本身所带给我的巨大震撼。
那种富于韧劲和狠劲的女人。
她忠爱着两个男人,而她却悲惨地谁也不了解。
因为她不了解艾希礼,她错误并痛苦地深爱着他;因为她不了解瑞德,她就在悔恨和幸福的最初失去了他,却不停追寻着梦中的王子,一个并不存在,而靠一个想象中的灵魂和一个无法得到的躯壳生活在思嘉心中的艾希礼。
她又表现出残酷、贪婪、虚荣、冷血。
她毫不倦怠地赚钱。
她是充满矛盾的人,战争使她承受着太多,太多……逼迫她做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事,甚至杀了人。
我仿佛看见了经历跌宕起伏的她站在火车前,无助又彷徨……可又有谁不生活在矛盾中呢?寻寻觅觅,停停走走,矛盾与现实的杂乱一起涌来时,没有谁会保持高度的冷静中。
思嘉却是如此的特立独行,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
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
在绝望的尽头,在命运女神再也不会顾及她时,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
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
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
另一个让我欣赏的则是思嘉的母亲爱伦。
她内心原本的柔弱是由其母亲支持着。
她懂得怎样教自己的女儿怎样微笑才能轻轻抖动那两个酒窝,怎样走路才能让宽裙子摇曳生姿,怎样抬头看男人的脸,然后垂下眼帘,迅速地掀动睫毛,使自己像是在微微地颤动。
她介意掩饰自己的精明。
在跳舞的方面,她教会女儿舞姿翩跹、美丽动人。
爱伦和她的嬷嬷为了这些目标竭尽全力,而思嘉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学的很好。
爱伦看问题更宽容和长远,是一位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思嘉最敬佩的人。
她需要母亲给她安慰,每当母亲在身旁时,思嘉便感到安全,因为只要爱伦在,什么糟糕的事都可以好起来。
这正是天下的母亲,所有的爱都无遗地留给孩子。
瑞德这个人物,我认为他的各种情感最为复杂。
当他第一次以新奇的姿态出现在媚兰和艾希礼的订婚宴席上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玩世不恭、尖酸刻薄的怪异分子。
特别是他无意中听到思嘉关于感情的精彩对白时,表现出的那种
幸灾乐祸,更加称出了他的无赖形象。
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经济头脑和政治远见得到充分的体现。
他投靠机灵买卖获得巨额财产,并疏通了众多有权势的人助其成功。
他有良好的家世,是所谓的上等人,但却与上等人的道德制度格格不入。
他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的傲气,无视一切道德束缚;他的强壮臂膀,愿意承受所有爱的伤害。
他爱思嘉,不同于别人爱她的外表,瑞德因了解而深爱思嘉。
他爱她的倔强、残忍、蛮横、自私。
他有很强烈的责任心有值得令人依靠的铿锵的胸间;他还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漫长的恋《飘》,我在幻想与现实间编制着梦的存在。
我相信一定会有办法与你再一次共舞于风中,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沂源一中高二、29班
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