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 查找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简答题

文献检索简答题

文献检索简答题1、信息素养或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那些?信息素质是指用户在利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动参与信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理念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强烈的信息意识、系统化的信息理念、综合信息能力等内容。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文献的组成要素?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和需要,把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其中关系而形成的对象实体。

2、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的数据,即信息=数据+处理3、信息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性的实体对象,信息可以被数字化。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的认知和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历练所积累的一切经验的总和。

情报的概念:是被人们所利用的信息、被人们感受并可交流的信息。

文献的概念: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组成要素: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同时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和情报中心收藏的全部馆藏。

3、信息、信息资源包括那些类型?1)信息的类型:从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瞬时发生的声、光、热、电、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缓慢的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信息交流、动物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

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等信息资源类型:根据存储媒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4、文献有那些类型?将文献划分成这些类型的依据是什么?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可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试听型和机读型文献信息源2)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3)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5、数据库的类型?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据库的类型:联机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信息分散、无序等6、何为“核心期刊“?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有那些?核心期刊定义是:在某一学科中,少数期刊覆盖了该学科的大部分文献 ,而多数期刊仅包含该学科的少量文献,这少数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二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

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10.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

参考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

文献检索简答题

文献检索简答题

•1、信息素养或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那些信息素质是指用户在利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动参与信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理念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强烈的信息意识、系统化的信息理念、综合信息能力等内容。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文献的组成要素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和需要,把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其中关系而形成的对象实体。

2、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的数据,即信息=数据+处理3、信息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性的实体对象,信息可以被数字化。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的认知和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历练所积累的一切经验的总和。

情报的概念:是被人们所利用的信息、被人们感受并可交流的信息。

文献的概念: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组成要素: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同时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和情报中心收藏的全部馆藏。

3、信息、信息资源包括那些类型1)信息的类型:从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瞬时发生的声、光、热、电、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缓慢的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信息交流、动物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

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等信息资源类型:根据存储媒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4、文献有那些类型将文献划分成这些类型的依据是什么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可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试听型和机读型文献信息源2)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3)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5、数据库的类型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据库的类型:联机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信息分散、无序等6、何为“核心期刊“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有那些核心期刊定义是 :在某一学科中 ,少数期刊覆盖了该学科的大部分文献 ,而多数期刊仅包含该学科的少量文献 ,这少数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信息检索整理简答题

信息检索整理简答题

1.按信息源存在的形式划分为:个人信息源、组织机构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文献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五种类型。

2.按信息源内容加工深度(文献级别)划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文献。

Eg:私人笔记、底稿、手稿、个人通信等。

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习惯上称作原始文献。

Eg:期刊论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等。

二次文献:是按照特定目的对一定范围或科学领域的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归纳和加工整理重组而成的有系统的有序化的、方便查找使用的浓缩简化产物,即所谓的检索工具。

Eg:目录、索引、文摘、文献数据库等。

三次文献: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而再度出版的文献。

Eg:综述研究类、参考工具类。

3.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意识: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反映人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认识、态度、价值趋向和一定需求。

信息知识: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信息能力: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和交流新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指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

4.信息检索的作用:信息检索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信息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前提5. 信息检索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库。

6.信息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著者途径、题名途径、号码途径、其他途径。

7.信息检索策略:(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目的和要求(2)检索系统和数据库的选择(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4)编制检索表达式、调整检索策略(5)获取原始文献8.查全率:是表示检出的相关文献与全部文献库中实际存储着的相关文献的比例。

信息检索-简答题(整理)较全版本

信息检索-简答题(整理)较全版本

四、简答1. 简述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的关系。

答: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信息检索是通过信息存取系统(即检索工具)来实现的,任何一种信息存取系统都包括信息存储子系统和信息检索子系统,它们是同一事物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而信息存取系统的建设,需要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在信息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是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础。

所以,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2. 简述信息存储的含义及作用。

答:信息存储是指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和排序信息的过程。

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将所采集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二是将这些载体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织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者他人检索的集合体;三是应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高信息存储的效率和信息利用水平。

存储子系统的建设,要求根据一定的原则记录和描述信息或知识载体的内容与形式特征,然后按特征序化成各类信息集合并组织成系统。

信息存储部分是揭示信息特征、整序信息、建设系统的过程。

只有经过记录、描述与组织序化的知识集合,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检索。

因此,信息存储是基础,信息检索是目的。

3.文献的概念及分类4.什么是文献类型标识符,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答:文献类型标识符:标识各种文献类型的符号。

使用范围:仅在含有各种文献类型的目录及其他检索工具中使用。

使用方法:著录在正题名后面,并用中括号“[ ]”括起来。

5.目录:是图书、期刊或其他单位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与报道。

它是以一本书、一种刊物为著录的基本单位,记录图书、期刊、资料等的名称、著者、出版项与馆藏项等内容,并按照一定的编排体例进行编制,但不涉及书中的章节或期刊中具体的文章。

6.信息检索语言7.追溯法:8.文献信息资源9.信息的概念是什么信息有哪些特征10.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11试比较分类语言与主题词语言分类语言是运用概念划分的原理,以分类号为标识,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加以划分和排列,用以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信息的一种检索语言,它又可以分为体系分类语言和组配分类语言以及混合分类语言。

信息检索与利用 简答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 简答题

1.简述文献检索的原理。

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方面。

从信息的存储、组织来说,提取文献的特征进行标引和组织;从信息的检索来说,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快速找到相关的文献。

2.简述学位论文的概念和分类,国内和国外学位论文的检索系统有哪些?参见文献类型-学位论文的介绍,国内的检索系统有三个国外的检索系统比较多,最全面的是PQDD。

1.写出整个检索过程的六个步骤?答: (1) 分析研究课题 (2) 制定检索策略 (3) 选择检索工具 (4) 确定检索途径 (5) 调整检索策略(6)索取原文2.写出五种文献检索常用的途径(检索入口)答:a.题名:注意题名关键词的排序特征b.作者:通常按姓在前名在后方式检索c.分类:我国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一般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进行分类。

d.主题词:主题是指表征文献内容特征、经过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检索者通过检索这些规范的词语来找到所要的文献和情报。

《现代汉语主题词表》e.关键词:直接从文献的篇名或文摘或全文中抽取出来的非规范化检索词。

f.顺序号检索:专利号,标准号,研究报告号。

g.全文检索:h.引文检索:利用被引文献来查找原文献的检索方法。

如:CNKI中国期刊网被引用字段,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引文检索途径。

i.其它:超文本检索,基于概念的自然语言检索,图象等。

3.列出至少五种获取全文或原文的方法?获取原文的方法有:a. 选择全文数据库进行查询b. 含有全文的电子期刊网c. 图书馆互借、复印d. 学位论文档案馆e. 电子邮件向作者或索引编制单位f. 各种课程或研讨会的资源网页g. 付费的文献数据库四大权威检索数据库是哪些,并作简要介绍?答:四大权威检索数据库是指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5800余种。

数据结构-查找分析

数据结构-查找分析

第八章查找一、填空题1.线性有序表(a1,a2,a3,…,a256)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用二分法检索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

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2.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比较大小。

3.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4、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排列。

5.顺序查找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_ __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__ 。

6.在有序表A[1..12]中,采用二分查找算法查等于A[12]的元素,所比较的元素下标依次为____ _____。

7. 在有序表A[1..20]中,按二分查找方法进行查找,查找长度为5的元素个数是_8. 已知二叉排序树的左右子树均不为空,则_______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值,________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9、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得到的序列是序列(填有序或无序)。

10、从有序表(10,16,25,40,61,28,80,93)中依次二分查找40和61元素时,其查找长度分别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1.在表长为n的链表中进行顺序查找,它的平均查找长度为A. ASL=n; B. ASL=(n+1)/2;C. ASL=n+1; D. ASL≈log2(n+1)-1()2.折半查找有序表(4,6,10,12,20,30,50,70,88,100)。

若查找表中元素58,则它将依次与表中比较大小,查找结果是失败。

A.20,70,30,50 B.30,88,70,50C.20,50 D.30,88,50()3.对22个记录的有序表作折半查找,当查找失败时,至少需要比较次关键字。

文献检索简答题

文献检索简答题

•1、信息素养或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那些?信息素质是指用户在利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动参与信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理念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强烈的信息意识、系统化的信息理念、综合信息能力等内容。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文献的组成要素?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和需要,把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其中关系而形成的对象实体。

2、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的数据,即信息=数据+处理3、信息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性的实体对象,信息可以被数字化。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的认知和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历练所积累的一切经验的总和。

情报的概念:是被人们所利用的信息、被人们感受并可交流的信息。

文献的概念: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组成要素: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同时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和情报中心收藏的全部馆藏。

3、信息、信息资源包括那些类型?1)信息的类型:从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瞬时发生的声、光、热、电、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缓慢的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信息交流、动物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

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等信息资源类型:根据存储媒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4、文献有那些类型?将文献划分成这些类型的依据是什么?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可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试听型和机读型文献信息源2)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3)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5、数据库的类型?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据库的类型:联机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信息分散、无序等6、何为“核心期刊“?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有那些?核心期刊定义是:在某一学科中,少数期刊覆盖了该学科的大部分文献,而多数期刊仅包含该学科的少量文献,这少数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集合四、应用题1.名词解释:哈希表【燕山大学 1999 一、4(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9 一、3 (3分)】【首都经贸大学 1997 一、2 (4分)】同义词:【山东大学 1998 二、1 (2分)】【山东工业大学 2000 二、1 (2分)】叙述B-树定义,主要用途是什么?它和B+树的主要差异是什么?【青岛大学 2001 五(5分)】B-树【南开大学 1996 五、4 (3分) 1998 五、4 (4分) 2000 二、2 (2)】【山东大学 2000 三 ( 8分)】平衡二叉树(AVL树)?【南开大学 1996 五、3 (3分) 1998 五、3 (4分)】【厦门大学 1998 四、2 (5分)】平衡因子【西北工业大学 1999 一、2 (3分)】平均查找长度(ASL)【西北工业大学1999 一、3 (3分)】trie树。

【中山大学 1997 一、3 (3分)】2. 回答问题并填空(1)(2分)散列表存储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4分)散列表存储中解决碰撞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其基本思想是什么?(3)(4分)用分离的同义词子表解决碰撞和用结合的同义词表解决碰撞属于哪种基本方法?他们各有何特点?(4)(3分)用线性探查法解决碰撞时,如何处理被删除的结点?为什么?(5)(2分)散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不随( )的增加而增加,而是随( )的增大而增加。

【山东工业大学 1999 四(15分)】3. 如何衡量hash函数的优劣?简要叙述hash表技术中的冲突概念,并指出三种解决冲突的方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6 九、2 (6分)】4.HASH方法的平均查找路长决定于什么?是否与结点个数N有关?处理冲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 2000 一、4 (4分)】5.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中,所有同义词在表中是否一定相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计应用一、8 (5分)】6. 设有一组关键字{9,01,23,14,55,20,84,27},采用哈希函数:H(key)=key mod 7 ,表长为10,用开放地址法的二次探测再散列方法Hi=(H(key)+di) mod 10(di=12,22,32,…,)解决冲突。

要求: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哈希表,并计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东北大学2002 二、2 (5分)】7. 对下面的关键字集{30,15,21,40,25,26,36,37}若查找表的装填因子为0.8,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方法解决冲突,做:(1)设计哈希函数;(2)画出哈希表;(3)计算查找成功和查找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4)写出将哈希表中某个数据元素删除的算法;【东北大学 2001 六 (18分)】8. 设哈希表a 、b分别用向量a[0..9],b[0..9]表示,哈希函数均为H(key)=key MOD 7,处理冲突使用开放定址法,Hi=[H(key)+Di]MOD 10,在哈希表a中Di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在哈希表b中Di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试将关键字{19,24, 10,17,15,38,18,40}分别填入哈希表a,b中,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ASL。

【北京工业大学 1998 三 (8分)】9. 采用哈希函数H(k)=3*k mod 13并用线性探测开放地址法处理冲突,在数列地址空间[0..12]中对关键字序列22,41,53,46,30,13,1,67,51(1)构造哈希表(画示意图);(2)装填因子;等概率下(3)成功的和(4)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北京工业大学 2000 三 (8分)】10. 设一组数据为{1,14,27,29,55,68,10,11,23},现采用的哈希函数是H(key)=key MOD 13,即关键字对13取模,冲突用链地址法解决,设哈希表的大小为13(0..12),试画出插入上述数据后的哈希表。

【南京理工大学 1996 三、3 (5分)】11. 设散列表长度为14 ,散列函数h(x)= ,其中 i为健值中第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若健值的输入顺序为Jan, 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用拉链法处理冲突,要求:(1)构造散列表(2)求出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厦门大学 2001 二、2 (24%/3分)】12. 常用的构造哈希函数的方法有哪些?若在哈希表中删除一个记录,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已知一组关键字为(19,14,23,01,68,20,84,27,55,11,10,79)按哈希函数 H(Key)=Key MOD 13和线性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的方法在地址空间A[0..15]中构造哈希表。

【燕山大学1999 八(14分)】13. 设哈希函数H(k)=3 K mod 11,散列地址空间为0~10,对关键字序列(32,13,49,24,38,21,4,12)按下述两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构造哈希表(1)线性探测再散列(2)链地址法,并分别求出等概率下查找成功时和查找失败时的平均查找长度ASLsucc和ASLunsucc。

【北方交通大学 1998 三(18分)】14. 使用散列函数hashf(x)=x mod 11,把一个整数值转换成散列表下标,现要把数据:1,13,12,34,38,33,27,22插入到散列表中。

(1)使用线性探查再散列法来构造散列表。

(5分)(2)使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

(5分)针对这两种情况,确定其装填因子,查找成功所需的平均探查次数,以及查找不成功所需的平均探查次数。

(5分)【清华大学 1998 五(15分)】15. 已知长度为12 的表(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1)试按表中元素的顺序依次插入一棵初始为空的分类二叉树,试画出插入完成之后的分类二叉树并计算其在等概率查找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2)试用以下两种方法构造两个Hash表,Hash函数H(K)=[i/2],其中i为关键字K中第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x]表示取整数。

a. 用线性探测开放定址法处理冲突(散列地址空间为0~16);b. 用链地址法处理,然后分别求出这两个Hash表在等概率查找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上海海运学院 1996 五(15分)】16. 设散列函数为H(K)=K MOD 13,给定的键值序列为13,41,15,44,06,68,12,25,38,64,19,49,画出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得的哈希表。

【福州大学 1998 三、3 (6分)】17. 设散列函数H(k)=K mod 7,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6,对关键字序列{32,13,49,18,22,38,21}按链地址法处理冲突的办法构造哈希表,并指出查找各关键字要进行几次比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计应用一、5 (5分)】18. 选取哈希函数H(key)=key mod 7,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

试在0-6的散列地址空间内对关键字序列{31,23,17,27,19,11,13,91,61,41}构造哈希表,并计算在等概率下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大连海事大学2001 八 (10分)】19. 设散列函数为H(K)=K MOD 11,解决冲突的方法为链接法,试将下列关键字集合{35,67,42,21,29,86,95,47,50,36,91}依次插入到散列表中(画出散列表的示意图)。

并计算平均查找长度ASL。

【首都经贸大学 1997 三(10分)】20. 已知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A[0..11],散列函数H(k)=k mod 11,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请将下列数据{25,16,38,47,79,82,51,39,89,151,231}依次插入到散列表中,并计算出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合肥工业大学 2000 四、3 (5分)】21. 设输入的关键字序列为:22,41,53,33,46,30,13,01,67, Hash函数为:H(key)=key MOD11。

HASH表长度为11。

试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将各关键字按输入顺序填入Hash表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8 二(10分)】22. 设哈希(Hash)表的地址范围为0~17,哈希函数为:H (K)=K MOD 16, K为关键字,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输入关键字序列: (10,24,32,17,31,30,46,47,40,63,49)造出哈希表,试回答下列问题:(1) 画出哈希表示意图; (2) 若查找关键字63,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比较?(3) 若查找关键字60,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比较?(4) 假定每个关键字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华中理工大学1999 三(10分)】23. 试为下列关键字设计哈希表,要求所设计的表在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不超过2.0。

并请验证你造的哈希表的实际平均查找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CHA,CAI,LAN,WEN,LONG,ZHAO,WU,LIU,CHEN,LI,WANG,CAO,YUN,CHANG,YANG)【清华大学 1996 五】24. 设a,b,c,d,e五个字符的编码分别为1,2,3,4,5,并设标识符依以下次序出现:ac,bd,aa,be,ab,ad,cd,bc,ae,ce。

要求用哈希(Hash)方法将它们存入具有10个位置的表中。

(1)将上述关键字(标识符)构造一个哈希函数,使得发生冲突尽可能地少;(2)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

写出上述各关键字在表中位置。

【南开大学 1998 六 (10分)】25. 对以下关键字序列建立哈希表:(SUN,MON,TUE,WED,THU,FRI,SAT),哈希函数为H(K)=(关键字中第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MOD 7,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求构造一个装填因子为0.7的哈希表;并分别计算出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与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西北大学 2000 二、3 (5分)】26. 设散列表为HT [0..12],即表的大小为m=13。

现采用双散列法解决冲突。

散列函数和再散列函数分别为:H0(key)=key % 13; 注:%是求余数运算(=mod)H i=(H i-1+REV(key+1)%11+1) % 13; i=1,2,3,…,m-1其中,函数REV(x)表示颠倒10进制数x的各位,如REV(37)=73,REV(7)=7等。

若插入的关键码序列为(2,8,31,20,19,18,53,27)。

(1)(8分)试画出插入这8个关键码后的散列表;(2)(5分)计算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AS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